 
			 
				  《建设工程监理资料管理与表格填写范例》一书依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建筑工程施工主梁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 185-2009)、《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 698-2009)进行编写。
  《建设工程监理资料管理与表格填写范例》适用于建设工程项目监理管理人员,同时也可作为高校教材使用。
第1章 概述
1.1 监理资料的形成1
1.2 监理资料的编写(制)原则
1.3 监理资料归档
1.4 施工资料的基本规定
1.5 施工资料常见的填写通病
第2章 监理单位编制的资料
2.1 监理规划
2.2 监理实施细则
2.3 监理月报
2.4 监理会议纪要
2.5 监理工作日志
2.6 监理工作总结
2.7 监理通知单
2.8 监理抽检记录
2.9 工程暂停令
2.10 工程延期审批表
2.11 费用索赔审批表
2.12 工程款支付证书
2.13 旁站监理记录
2.14 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资料
2.15 竣工移交证书
2.16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2.17 工作联系单
2.18 工程变更单
1
第3章 监理单位审签的建筑与结构工程施工资料
3.1 施工测量记录
3.2 施工物资资料
3.3 施工记录资料
3.4 施工试验资料
第4章 监理单位审签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通风空调工程施工资料
4.1 施工物资资料
4.2 施工记录资料
4.3 施工试验记录
第5章 监理单位审签建筑电气、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资料
5.1 施工记录
5.2 施工试验记录
第6章 监理单位审签竣工质量验收资料
6.1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监理单位审核
6.2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核查记录》监理单位审核
6.3 《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监理单位审核
6.4 《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监理单位审核
6.5 《单位工程竣工预验收报验单》监理单位审核
参考文献
这本书的编排逻辑很有趣,它不是完全按照工程的流水时间线来组织的,而是根据资料的类型和功能来划分的,这反而让查找变得更有效率。我注意到,它对“不合格项整改通知单”和“工程联系单”的范例描述得非常到位。在工程实践中,这两类文件是最容易出现笔误或信息缺失的,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工程进度的控制。这本书里提供的模板,在设计上就巧妙地规避了这些常见错误,比如,它会明确要求填写“整改的预期完成日期”,而不是模糊的“尽快完成”。这种对时间节点的精确要求,是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的关键。我个人对其中关于“监理旁站记录”的规范化填写印象深刻,它不仅教你记录什么,还教你如何客观、公正地描述现场情况,避免主观臆断,这对保障监理报告的客观性至关重要。如果这本书能在不同专业(如土建、安装、市政)的资料侧重点上再做一些差异化的侧重说明,那就更贴合我们多样化的工作需求了。但即便如此,它依然是目前市场上少有的兼顾规范性和实用性的典范。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点犹豫,担心它会不会又是一本“空话连篇”的理论教材,毕竟在建设工程这个领域,纸上谈兵的事情太多了。但我错了,这本书的价值恰恰在于它的“接地气”。它仿佛就是把过去十几年工程监理的实践经验,硬生生地浓缩成了这几百页的内容。我尤其欣赏它对不同阶段资料的管理侧重点做了细致的区分。比如,在开工准备阶段,它非常详细地列出了需要收集的资质文件清单,并注明了哪些文件是需要原件存档,哪些可以留存复印件,这种区分度在实际工作中非常实用。再比如,在钢筋隐蔽工程验收部分,它提供的表格模板设计得非常科学,能够清晰地记录下验收人员的意见和整改要求,使得责任划分一目了然。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提升的地方,那就是在电子化管理趋势下,如果能增加一些关于如何利用BIM或项目管理软件来辅助资料归档和检索的章节,那就更具有前瞻性了。总的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工程监理新手快速上手的利器,老手也能从中找到优化工作流程的灵感。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严谨的体系感”。它不仅仅是零散表格的堆砌,而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资料管理思维框架。从资料的形成、流转、审批到最终的归档,每一步都有明确的规范和示例作为支撑,这对于规范新入职员工的操作流程非常有帮助。我对比了几个我手头上已有的项目资料范例,发现这本书提供的方法论,能够有效地减少因为人员变动带来的资料管理断层问题。我特别关注了关于工程计量和支付申报的资料部分,这往往是项目资金流动的关键点,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结算纠纷。书中对“工程量核定单”的填写要求非常细致,包括现场复核的签证流程和记录方式,这一点处理得非常到位,体现了作者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专业素养。如果说还有改进空间,我希望作者能在后续版本中加入一些关于“电子签章”和“数字化归档标准”的探讨,毕竟现在很多项目都已经推行了电子化管理,提前布局相关知识会更有利于我们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和实践的工程监理实务指南。
评分我是一个偏爱视觉化学习的人,通常对纯文字的工具书兴趣不大,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还算不错。虽然它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图册,但图表和表格的穿插使用,大大减轻了阅读的枯燥感。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盖章签字的流程图,它的描述清晰简洁,让人一眼就能明白审批的路径和需要哪些部门的配合。这本书的深度也令人满意,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填空”层面,而是深入到了“为什么这样填”的深层逻辑。例如,在对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的解释中,它详细说明了为何监理工程师必须对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进行复核,这体现了监理工作的技术内核。我特别喜欢它对“索赔资料的初步收集”这一环节的提示,很多监理人员在项目初期往往忽略了对潜在索赔证据的收集和固定,这本书的提醒非常到位,显示了作者对工程风险管理的深刻理解。如果能增加一个附录,专门收录一些常见的法律法规条文引用索引,或许能让它在作为案头参考书时更具权威性。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朴实,一看就是那种务实、注重实效的工具书。打开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目录结构,这让我对它期望值很高,希望能快速定位到我需要的知识点。我目前在一家工程咨询公司工作,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处理大量的监理资料,从前期准备到竣工验收,每一份文件的规范性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在后续的审计或验收环节遇到麻烦。这本书的排版很舒服,字体大小适中,不像有些专业书籍那样密密麻麻让人望而生畏。它似乎特别强调实操性,而不是单纯的理论阐述。我特意翻阅了其中关于变更记录和会议纪要的部分,发现它不仅提供了表格的模板,还给出了如何填写关键信息的详细指引,比如变更原因的表述要点、各方签字的顺序等等,这些细节对于一线人员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如果它能在现场质量控制记录这块能再增加一些典型的案例分析,说明哪些情况是必须记录的,哪些可以酌情简化,那就更完美了。整体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监理在手把手教我如何避免踩坑,非常值得手边常备。
评分怎么跟以前的不一样呀
评分实用
评分有些表格都不是最新版的!
评分不错啊啊啊不错啊啊啊不错啊啊啊不错啊啊啊不错啊啊啊不错啊啊啊不错啊啊啊不错啊啊啊不错啊啊啊不错啊啊啊
评分怎么跟以前的不一样呀
评分可以。。。。。。。。。。。。。。
评分实用
评分是正版,值得购买
评分是正版,值得购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