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文烽火工作室,由众多历史、战史作家组成,从事古今战争、中外历史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通过精美的图片、通俗的文字、独到的视角理清历史的脉络。
爱澜: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会员、民间军史爱好者。自2002年起,在《国际展望》、《舰船知识》等多家刊物上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有《世界重巡洋舰全集》、《世界轻巡洋舰全集》等专著。
历史不是演义,需要在精细考据中大胆求证,才能帮助读者树立一个崭新的历史观,启迪心智,培养阅读的快感。《战争事典》就是这样的好书!
——赵国星,笔名二手翻译小熊猫,新时代出版社编辑,《巨人的碰撞》译者之一
对于战争,人们往往倾向于讨论它的胜负,而不去探究其余。指文烽火编委会的《战争事典》却带着读者透过纸背,探寻战争历史的真实内在。
—张子平,笔名清海,日本神奈川大学历史民俗资料学博士,16—17世纪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者
《战争事典》汇聚古今,融萃中外,指文图书集战事战史于一处,实为战争历史之精品!
——秋李子,言情小说作家,著有《灶下婢》、《世家妇》、《恶女传说》等小说
《战争事典》,既写战争之事,又不离史实之根。客观精到的战争局势分析,更是指文烽火编委会创作精神的精妙所在。
——穆好古,近代史研究者、民国史作者,《辛亥以来蓉属袍哥》、《天府百战》作者
《战争事典》对历史战争的重新挖掘很新颖,让我对观察历史的视角有了新的突破,我相信指文的读者们也会从中受益很多的。
——李楠,历史社科作家,著有《第三帝国》、《鸦片战争》等作品
前言
喋血伊比利亚——法国元帅古维翁·圣西尔的加泰罗尼亚战纪
两晋南北朝中原遗脉专题
仓皇北顾——刘宋第一次元嘉北伐回眸
男儿西北有神州——五胡十六国之前凉世家
常言道“靡不有初”,掌握了大权的宋文帝自然想有一番作为。对一个封建帝王而言,所谓“作为”不过是内修文治和外立武功。正所谓“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所以我们先来谈文治。
首先不得不说,宋文帝继承了一笔不错的政治遗产——“义熙土断”。这是义熙八年(412年)和义熙九年(413年)间,刘裕尚是东晋臣子时主持的。土断的核心就是清查户籍,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将不用交税服役的流民临时户籍(即白籍)改为需要交税服役的国家正式户籍(即黄籍);二是对世家大族虚报户口,藏匿劳力进行清查。土断的结果能使国家增加许多纳税服役的户口,增强国家实力。此前,东晋权臣桓温主持的“庚戌土断”是东晋在淝水之战中取胜的一个重要经济因素。刘裕主持的“义熙土断”通常被认为是东晋南朝时比较彻底的一次土断,大大改善了东晋末年和刘宋初期财政、兵源的供应,保障了晋末宋初的平叛和开疆拓土的需要。由于土断过去仅十多年,因此其良好的作用尚未完全消退。
其次,宋文帝励精图治,着实推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促进政治清明、有益于百姓的举措。元嘉三年五月,宋文帝下诏派遣十六位使臣巡视四方,考察地方官的治绩和作为,听取各地的舆论及治国建议,并督促郡县赈济老人、鳏寡孤独及重度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的人。从已知的巡视官员反馈情况看,这个举动起到了相当正面的作用。
其一,确实有不少问题通过这个渠道反映到了朝廷。比如始兴太守徐豁谈了武吏课税太重、征税年龄起点太低,郡内银矿课税死板、矿工生活艰难,中宿县少数民族俚民聚居区不产银矿却以银课税三大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其二,一批政绩出色的官员得到了奖励。比如“清勤均平,奸盗止息”的宣威将军、陈南顿二郡太守李元德进军号宁朔将军;“廉恪修慎,在公忘私,安约守俭,久而弥固”的彭城内史魏恭子得绢五十匹,谷五百斛;“治政宽济,遗咏在民”的前宋县县令成浦、“在事有方,民思其政”的前鲖阳县令李熙国、“自少清廉,白首弥厉”的山桑县令何道,各得绢三十匹,谷二百斛;徐豁更是以功绩突出,获奖绢二百匹,谷千斛。通过奖励这些人,朝廷树立起了良吏的榜样。
其三,鼓励社会上的良风益俗,提倡节俭,反对浪费。宋文帝对报上来的孝行代表河南秦绵、吴逵,吴兴潘综,梓桐张楚,会稽郭世道、严世期都予以了表彰,批准了富阳县令诸葛阐之禁止与夏至日五色丝穿着相关的风俗。前者很好理解,那么后者呢?
据汉代应劭的《风俗通义》记载,汉代在五月初五日用五色彩丝系在手臂,传说可以延年益寿,辟除鬼邪疾病。南朝宗懍的《荆土岁时记》大致说法相同,但多了彰显妇人养蚕功绩的作用,以及夏至日吃粽子时亦用“练叶插五彩系臂”的提法(练叶即白绢做成叶形)。也就是说,五色丝要从五月初五用到夏至。据说,今日一些地方仍有类似风俗,戴一段时间后烧掉或者抛入河中。古代没有化工产业,彩丝染料取自天然,制作颇费人工。制作出来的彩丝纯粹为了装饰,之后又白白损耗,是有浪费之嫌。然而,民间风俗流传已久,以国家强力手段禁止又稍嫌苛刻,自然不会成功。但是,这一禁令将皇帝反对奢侈浪费的态度明白无误地传达给天下人和各级官吏,有一定积极意义。
其四,推荐了一批隐世的人才,特别是文化人才。明据可查的便有雷次宗、陶潜、刘凝之、宗彧之。雷次宗是儒学大师,对三礼(《仪礼》、《周礼》、《礼记》)和《毛诗》(《诗经》)特别有研究。陶潜就是著名文学家陶渊明。刘凝之以德闻名,与富户出身的妻子甘贫乐道,乐善好施,妻子丰厚的嫁妆都分给了亲朋好友,有余钱或地方官给予的钱都用来周济穷苦人。宗彧之亦以德行和文章著称。虽然这四位都谢绝出仕,但反映了宋文帝在文治方面的态度。后来,在多次努力下,雷次宗终于在元嘉中后期两次出山去建康讲学,影响深远,不能不说这次征召有其积极意义。
此后,宋文帝继续坚持节俭与恤民的方针。元嘉四年(427年)二月,主管皇家车马的车府令建议更换皇帝御辇的车篷,并为车席边缘包裹代表尊贵的紫皮。宋文帝认为竹制的车篷还没有损坏,而紫皮又过于昂贵,所以没有同意。针对各地的水旱疾疫,他却不吝派人赈灾。特别是元嘉四年夏季的京师瘟疫,他不仅派遣医生和发放药品,还对无家属的死难者免费提供棺材,予以收埋。面对自元嘉四年秋开始的大旱灾,他在次年正月下《罪己诏》,认为“责深在予”,要求政府各部门直言朝政不足之处,不得隐讳。
此间,在经济政策上值得大书一笔的,就是他积极筹划铸钱事宜,这是自西晋以来一个半世纪之后又一次官方铸钱活动。尽管元嘉四铢的实际开铸始于元嘉七年(430年)十月,此时第一次北伐已经开始,但讨论和准备应早于此时。根据目前对考古发现的元嘉铸钱陶范和钱币实物的研究,当时开铸的四铢钱有效仿汉武盛世改革之义,虽然多年未铸钱导致铸造技术退步,铜矿资源不足又稍有减重,但新钱仍然厚实足量,有利于市场流通,堪称善政。
宋文帝还给予了帝乡的百姓特殊照顾。这里所说的帝乡,不是彭城县,而是刘裕迁居的丹徒县。丹徒不仅是帝乡,还是刘宋王朝支柱北府兵的重要来源地,当地的乡亲有许多参加过刘裕的起义,甚至倾家荡产追随他南征北战①,为刘宋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封建社会,对这样一片“龙兴之地”给予超常规的政策倾斜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元嘉四年二月,宋文帝来到丹徒县,拜谒祖宗的陵墓。三月初三,他又仿照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事②,在丹徒行宫大宴父老乡亲,并下诏加恩免除丹徒县当年的租布,所有犯了五年以下徒刑的丹徒籍刑犯均立即予以释放,参与开国战事的军人家庭以及现在为将的家庭给予抚恤。当然,宋文帝的政策力度比不上刘邦的世代免除赋税徭役,这是大一统王朝与偏安政权在气度上的差异,更是南朝国家对民户控制力弱、经济实力不强,不允许在福利政策上开口太大的缘故。
除了百姓得益之外,朝廷上层政治的稳定与否也是衡量最高统治者作为的重要标准。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君权交替是不可避免的大事,因此,太子被认为是国之根本(简称国本)。早定国本,确立名分尊卑,被认为是减轻王朝内斗的一种策略。宋文帝接纳了这一观点,元嘉六年(429年)三月二十五日,他立年仅4岁的嫡长子刘劭为太子。
权力分配和运作方面,随着辅政大臣集团被清洗,缺少了共同的敌人,表面团结一致的群体也开始分化,旧有的裂痕显现出来。起初朝廷的政治格局是王弘以录尚书事的身份主掌外朝(即为宰相),王华、王昙首以侍中身份主掌内朝。王华作为王氏不同分支的代表,本就与王弘、王昙首存在微妙的利益争夺,且他一贯功利心重,不甘人下,甚至直截了当感叹“宰相顿有数人,天下何由得治”,对不能大权独揽不满,加剧了内部斗争。幸喜的是,元嘉四年王华病逝,并未造成严重影响。
军事天才、法国皇帝拿破仑回忆西班牙时曾经这样说道:“不幸的西班牙战争使我完蛋。它是一个真正的溃疡,是法国失败的一个原因。”西班牙那块桀骜不驯的土地是怎样如溃疡一般耗干了法兰西帝国的力量与鲜血?《喋血伊比利亚——法国元帅古维翁·圣西尔的加泰罗尼亚战记》将帮助您一探究竟。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五胡崛起各领风骚,中原王朝“衣冠南渡”,形成了长达两百七十多年的东晋与十六国,以及此后的南北朝分裂时代。在这个战乱不休、政权频繁更迭的乱世,收复中原故土、延续华夏文化,一直是很多人的梦想与目标。《两晋南北朝中原遗脉专题》将向您展示那个时代热血男儿的努力与奋斗,其中既有《仓皇北顾——刘宋第一次元嘉北伐回眸》的功败垂成,也有《男儿西北有神州——五胡十六国之前凉世家》的坚韧顽强。
对于我这个军事爱好者来说,《战争事典012》简直是一场盛宴。我平时喜欢研究各种战术战法,以及不同时代军事思想的演变。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百科”属性,内容之丰富,足以满足我这种“挑剔”的读者。我注意到书中对一些战役的分析,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军事部署,而是深入探讨了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甚至是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影响。这种多维度的解读方式,让我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仅仅是看热闹,而是能看到更深层次的逻辑和因果。而且,书中引用的史料和案例都相当考究,很多细节是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这无疑拓宽了我的视野。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叙述的严谨性上做得相当出色,没有过度的夸张和主观臆断,而是以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呈现历史事实。我相信,对于任何一个渴望了解战争真相的读者来说,《战争事典012》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它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且富有洞察力的视角,去审视人类历史上那些硝烟弥漫的时刻。
评分拿到《战争事典012》这本书,说实话,一开始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我接触过的历史军事类书籍不少,很多都流于表面,要么是枯燥的史料堆砌,要么是浮夸的个人英雄主义叙事,很难找到一本能够真正触及历史灵魂的作品。但是,《战争事典012》的出现,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很有讲究,纸张的质感和排版都显得十分用心,这一点就足以看出作者或编辑的严谨态度。更重要的是,我随意翻阅了几页,发现它的叙事方式非常有吸引力。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枯燥记述,而是带着一种讲述故事的韵味,仿佛你能听到战鼓擂动,看到刀光剑影,感受到士兵们的呐喊和恐惧。我尤其关注到其中对一些战役细节的刻画,那些鲜活的描写,让原本冰冷的数字和事件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了人性的温度。我甚至在想,作者是如何做到在保持历史真实性的前提下,又赋予文字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的?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正因如此,我对这本书的后续内容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想要深入其中,去感受那些被历史尘封的真实。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宏大的战争史诗都情有独钟,总觉得那种波澜壮阔的场面,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人性,是任何其他题材都难以比拟的。最近偶然翻到一本《战争事典012》,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单单从它的封面设计,以及封底那几句简洁有力的介绍,就已经深深吸引了我。那种沉甸甸的厚重感,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重量,而封面上的插画,虽然抽象,却隐约透出一种金属的冰冷和硝烟的炽热,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决定世界命运的重大战役。我尤其对其中“事典”二字充满了好奇,这意味着它可能不仅仅是罗列战役的发生时间、地点和结果,更可能是在深入剖析战争的成因、策略、影响,甚至是参战者们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这012卷里,又会是怎样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徐徐展开?是古代文明的铁血碰撞?是中世纪骑士的荣耀与背叛?还是近现代国家机器的冷酷搏杀?一切都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之下,等待我去揭开。
评分我一直认为,好的历史读物,不应该只是冷冰冰的史实罗列,而应该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甚至是引发共鸣。《战争事典012》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本书。我还没有完全读完,但仅凭目前所接触到的内容,就已经让我觉得受益匪浅。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关注战争的结果,更深入地挖掘了战争的“为什么”和“怎么办”。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去思考作者提出的观点,去对比自己已有的认知,甚至去想象如果自己身处那个时代,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战争的对比分析,让我看到了人类战争模式的演变,以及其中不变的逻辑。更重要的是,它没有回避战争带来的残酷和无奈,而是以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去展现战争对个体和社会的深远影响。这种直面历史的勇气,以及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是我在这本书中感受到的最宝贵的东西。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适合军事爱好者,更适合每一个渴望了解人类历史、思考战争本质的读者。
评分读历史,我最怕的就是那种“流水账”式的记录,把事情一件一件地串起来,却失去了灵魂。《战争事典012》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它不是在简单的“讲述”历史,而是在“呈现”历史。我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的文风吸引了。那种流畅的语言,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历史学家在娓娓道来,将那些沉重的历史事件,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细节的捕捉,不仅仅是宏观的战场布局,还有那些细微之处,比如士兵的装备、后勤补给的困境,甚至是战场上的士兵们的一些零散对话。这些小小的细节,却能勾勒出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图景,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厚度。而且,这本书的结构也非常清晰,即使涉及的内容非常庞杂,也能让人清晰地把握主线,不会感到迷失。我能想象,作者在撰写这本书时,一定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去搜集、整理、消化海量的史料,并将其转化为如此引人入胜的文字。我对书中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相信它一定能给我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启发。
评分非常不错的京东自营图书,非常满意,下次再来购买
评分难民潮及其影响一文也比较水,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东西。
评分在明孝陵石雕上刻字的除了熊孩子,还有百年前的美国水兵!从清末到民初,扬子江上竟一直巡弋着美国舰队。 腓特烈皇帝意外身亡、法王腓力二世三心二意、英王理查一世力挽狂澜、萨拉丁横空出世:zui激动人心的一次十字军东征。 1797年“不倦”号VS“人权”号,一场英国巡航舰以小博大、击败法国战列舰的传奇之战,揭示了英国海上霸权的真正根基。 外有清军,内有农民军@,穿插着天灾,步入黄昏的大明帝国做出了最后的挣扎。 越中、加贺、能登三国是上杉谦信一生的重要战场。史料中是如何记述这段历史的呢?
评分618购入的 活动很给力 希望双十一更给力
评分【内容
评分不错,享受到了优惠,书有塑封
评分指文出品必属精品,战争历史方面的好书!
评分644年崇祯皇帝自缢后,南京的政府班底拥戴福王朱由崧为帝,建立弘光政权以抵御南下清军,然而残酷的党政与内耗很快就使它一败涂地,是什么驱使这些人在@危机前展开残酷的内部厮杀?1648—1654年爆发的一场大@,使无数哥萨克人卷入其中,为自由而战。然而这场改变东欧政治格局的@,只是让哥萨克人短暂地脱离了波兰—立陶宛联邦的统治;很快,他们又将落入到另一个枷锁之中——俄国!这就是赫梅利尼茨基大@!始皇政去世后,秦帝国在短短四年间便分崩离析,从陈胜吴广@到刘邦入主关中,为你讲述一段大国逝去、群雄逐鹿的战争岁月。断送辽朝二百余年根基的,除了天祚帝耶律延禧外,还有权臣萧奉先!结合多方史料,为你展现一个接近史实的契丹奸臣。
评分京东图书,大家都知道活动最多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