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事典016》收录了《克复安南——明成祖朱棣的惩越战争》、《赵匡胤开国*一战——兵临泽潞平李筠》、《拿破仑的闪电战——1806年耶拿—奥尔施塔特双重会战》和《以上帝之名的征伐——西班牙再征服运动简史》等文章。内容均由相关领域军事、文史爱好者撰写,通过精美的图片、通俗的文字、独到的视角理清历史的脉络,具有通俗性、可读性等特点。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众多历史、战史作家组成,从事古今战争、中外历史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通过精美的图片、通俗的文字、独到的视角理清历史的脉络。
董振宇,一直专研东亚古代历史,对中国、日本、琉球、朝鲜古代史具有涉猎。著有《沈有容传》、《岛津袭来——1609年庆长琉球之役始末》等作品。
慕雨,天涯煮酒论史认证写手,喜欢文史,尤喜宋史,擅长两宋人物传记、宋人逸事、宋词、宋代战争题材写作。曾出版《文治盛世赵匡胤》、《宋朝有个“假”皇帝》、《为什么总挨打:靖康耻的前前后后》、《单挑大宋朝:王安石》、《历史真有故事:两宋风云》等图书。
闻博,爱好人文历史的精算师,特别关注近代和古典欧洲军事史。由于兴趣和专业关系,偏爱从技术、文化及语言等不同角度,对传统历史和军事史进行解读和观察,同时长期游荡海外,喜欢亲临历史发生地考察写作。
不朽如梦,文史爱好者,致力于中国军事历史题材文章写作,并参与《秘密战三千年》、《战争事典》等图书的写作。
前言
克复安南——明成祖朱棣的惩越战争
赵匡胤开国第一战——兵临泽潞平李筠
拿破仑的闪电战——1806年耶拿—奥尔施塔特双重会战
以上帝之名的征伐——西班牙再征服运动简史
安南是越南的古称,从秦到五代,为中国郡县千年之久。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帝国平百越,置南海、桂林、象郡。其中象郡包括今越南中北部,为中国在越南设治之始。秦末中原大乱,赵佗据岭南之地建南越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灭之,分其地为九郡,在越南境内设交趾(今北圻)、九真(今清化、乂安一带)、日南(今中圻)三郡,后又统称为交州,施政设教无异内地。光武帝建武十六年(40年),征侧、征贰姐妹因交趾太守苏定为官贪暴而起兵,越人纷起回应,三年后被马援讨平。
待到五胡乱华,中原板荡,交州亦变乱迭起。梁武帝大同十年(544年),李贲自称南越帝,建国号“万春”,旋被陈霸先所灭。侯景之乱爆发后,陈霸先还军,李贲余党复燃,赵光复称赵越王,李贲之兄李天宝称桃郎王。李天宝死后,李佛子统率其众,于陈宣帝大建三年(571年)驱逐赵光复,自立为帝。隋文帝灭陈后,交州道行军总督刘方在仁寿三年(603年)统军南征,迫使李佛子投降。调露元年(679年),唐高宗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安南之名由此产生。
唐末五代混战不休,安南也不例外。刘隐割据广州,曲颢割据交州。后梁篡唐后,朱温任命刘隐兼任静海军节度使、安南都护。刘隐死后,其弟刘?袭位,六年后称帝,国号“大越”,后改为“汉”,史称“南汉”。不久,南汉进兵交州,灭曲承美。曲氏部将杨延艺(一作杨廷艺)驱逐南汉派遣的交州刺史,自称节度使,后为部将矫公羡所杀。杨延艺之婿吴权起兵攻矫公羡,矫公羡向南汉求援。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吴权败南汉军于白藤江,自立为王,视为安南人脱离中国建国之始。
两宋年间,安南经历了丁、黎、李、陈四朝。宋太祖建国初期,吴权之子吴昌文死,安南群雄蜂起,有大小割据势力十二家,史称“十二使君”。驩州刺史丁部领平定群雄,于开宝元年(968年)建国“大瞿越”,即丁朝,号“大胜明皇帝”。宋灭南汉后,因安南僻处西南一隅且自主已久,于是默认现状,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安南李朝李天祚遣使入贡,因宋南渡后国势不振,宋孝宗为羁縻起见,封李天祚为安南国王,安南正式称“国”。安南独立两百余年,终于得到了中国的正式承认。
蒙元兴起后,骑兵席卷欧亚大陆,武功煊赫无比,但安南陈朝始终顽强反抗,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二十四年(1287年)两败镇南王脱欢。当然,安南之所以能战胜,离不开崖山覆败后逃入安南的宋人鼎力协助。
元末群雄并起,安南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依然紧密。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正月,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就曾遣使至安南,与安南陈朝有接触。当时,朱元璋正与汉王陈友谅相持,回访的安南使者黎敬夫趁机探听到了吴军与汉军的虚实。两年后,陈友谅战事失利,退守武昌,曾派人赴安南请求援军,被安南拒绝。
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新立即派遣尚宾馆副使刘迪简赍诏去安南,但刘氏病逝于南宁,未能到达。同年十二月,明朝再遣汉阳知府易济民颁诏于安南。朱元璋在此诏中申明,大明王朝已推翻蒙元成为正统,将改变蒙元时代的尚武主义,外交奉行怀柔政策,希望安南承认大明王朝的宗主国地位,来朝修贡。
洪武二年(1369年),安南遣少中大夫同时敏、正大夫段悌、黎安世、阮法等入贡明朝,且请封爵。作为明朝建立后第一批入贡的外国使者,安南使臣受到了朱元璋的高度重视。朱元璋看到安南使臣的服饰依然为中华文明式样,十分高兴,便作诗一首:“安南际有陈,风俗不元人。衣冠周制度,礼乐宋君臣。”他还赐了“文献之邦”四字。同时,朱元璋命侍读学士张以宁、典簿牛谅前往安南,封陈日煃(裕宗陈皞)为安南国王,赐驼纽涂金银印,后因陈日煃去世而改封嗣位的陈日熞(杨日礼)。
安南求封和明朝赐封,代表明朝的宗主国地位得到藩国的承认,也为明、安关系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开端。朱元璋曾称:“海外诸国入贡者,安南最先,高丽次之,占城又次之,皆能奉表称臣,合于古制,朕甚嘉焉。”可以看出,洪武初期,明朝与安南的关系比较融洽,但这种融洽的关系不久就因恭定王陈叔明(艺宗陈暊)废君自立、安南与占城(占婆)争端、两国边境纠纷等一系列事件而有所改变。
……
15世纪初,安南权臣黎季犛废原国主陈少帝,大杀陈氏宗室而自立,并意图在西南称霸,甚至多次侵掠明帝国西南边境地区。结果他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明成祖朱棣恢复安南这块中华故土的雄心,从而引出了《克复安南——明成祖朱棣的惩越战争》。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赵匡胤在今河南开封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但政变的成功并不等于赵宋政权真正稳如泰山,还有诸多藩镇仍桀骜不驯,需要其依靠武力来征服。《赵匡胤开国第一战——兵临泽潞平李筠》将再现北宋王朝刚刚建立时的血雨腥风。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横空出世的军事天才拿破仑用一连串的辉煌胜利把西方的战争带入到了现代战争的前夜,《拿破仑的闪电战——1806年耶拿—奥尔施塔特双重会战》将讲述在那个内燃机尚未出现、坦克和飞机连概念都不存在的时代,拿破仑用士兵双腿打出来的“闪电战”。
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了西班牙半岛,而欧洲人的反抗与针对阿拉伯人的宗教战争,持续了长达7个多世纪。最终,阿拉伯势力被逐出半岛,这就是著名的西班牙再征服运动,也将是《以上帝之名的征伐——西班牙再征服运动简史》所要讲述的内容。
初次翻阅《战争事典016》,我就被它的深度和广度所震撼。它所涵盖的战争类型和历史时期之多,让我感到惊叹。这本书的编排方式也十分巧妙,使得不同主题的战争能够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更宏观的历史图景。我个人对那些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战役尤为感兴趣,而这本书似乎正是为此而生。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还包含了对战役进程、参战双方的分析,甚至是对战后影响的探讨。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一本书,更像是在与历史对话,与那些曾经的决策者和参与者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吸引人,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兴趣。我期待着它能够带我走进更多未知的领域,解锁更多历史的密码。
评分《战争事典016》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传递出的那种深刻的历史反思。它不仅仅是在回顾过去的冲突,更是在试图从中提炼出一些普遍的规律和教训。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战争的审慎态度,以及对和平的珍视。这本书似乎在提醒我们,每一次战争的爆发,都伴随着巨大的代价,而那些看似遥远的冲突,其实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喜欢它那种不回避矛盾、不美化战争的叙述方式,它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复杂。这种真实性,反而让读者更能理解战争的深层原因,以及它对人类社会造成的长远影响。虽然我还没有读完,但我已经开始思考,在今天的世界里,我们应该如何吸取历史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更在于它引发的思考,以及它对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启示。
评分这本《战争事典016》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世界里,我手里拿着一份充满细节但又有些模糊的地图。每一次翻阅,都像是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既有对未知的好奇,也有对潜在危险的警惕。我一直对军事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那些决定时代走向的重大战役。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满足了我深入了解那些关键时刻的渴望。它不仅仅罗列战役的名称和时间,更重要的是,它似乎在努力还原当时的氛围——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士兵们眼中闪烁的恐惧与决心,以及那些高居庙堂之上的决策者们,在地图前的那份沉重与焦虑。虽然具体的内容我还没完全消化,但那种沉浸式的体验已经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仿佛能听到战鼓擂动的声音,感受到长矛碰撞的铿锵,甚至能想象出战火纷飞中,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伟大。这本书的厚重感,预示着它将是一段不平凡的阅读体验,我准备好迎接它带来的震撼和启发了。
评分《战争事典016》给我的感受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启示。它不仅仅是关于军队的调动和武器的较量,更是关于人性的考验和文明的碰撞。我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其中复杂因素的细致分析。这本书似乎在告诉我,每一次战争的胜利或失败,都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喜欢它那种不落俗套的叙述方式,它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历史,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能够满足我对军事历史的好奇心,更能够引发我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思考。我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对战争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能够对人类的未来有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读到《战争事典016》的开头,我就被一种宏大的叙事感所吸引。它不像某些文献那样枯燥乏味,而是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我带入一个个历史的节点。那些曾经只存在于课本上的名字,在作者的笔下变得鲜活起来。我感受到了战术的精妙,也看到了战略的深远影响。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讲述“发生了什么”,更试图解释“为什么会发生”。每一次战争的背后,都隐藏着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因素,而这本书似乎在努力剥开这些层层叠叠的迷雾,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历史的脉络。我尤其喜欢那种对细节的刻画,比如某个将军在关键时刻的一个眼神,或者一支军队在绝境中的一次突围,这些微小的瞬间,却往往是决定战局走向的关键。这种对细节的尊重,让整个叙述更加真实可信,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探索下去,看看这本书还能带我领略多少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评分让历史更详细,图文并茂。很好。
评分本书的所有画稿,创作于作者年富力强,风华正茂之时,是紧承《水浒传一百零八将》后,又一部体大艺精、色彩斑斓、风格鲜明的力作。全部画稿,出自戴先生殚精竭虑的艺术构思。戴敦邦先生通过潜心研读经典原著,参考各种故事传说以及佛道经典,打通三界,上穷碧落下黄泉,搜寻笔下人物的精髓。在创作手法上,戴先生既出入《西游记》,又摭拾民间艺术的养料,举凡唐僧师徒佛祖道君天帝神将龙宫水族冥府鬼王妖精霸主,不管是孙悟空横扫寰宇的英雄气概,还是菩萨普渡众生的庄严妙相;不管是须目贲张的四大金刚,还是袅娜多姿的天庭仙女,无不琳琅满目,个性毕现,充满艺术张力又透露出浓厚的民间艺术气息。
评分指文出品,必属精品。一本好的军事历史书!
评分在塞拉西亚会战中,斯巴达人曾引以自傲的公民兵在重大会战中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并遭遇了惨败。此后,斯巴达人在战场上的勇气、技艺与名望都一落千丈。本雅失里擅杀明朝使臣,大将丘福统军十万北伐鞑靼却全军覆没。从此开启了朱棣在14年的时间跨度里,发动五次旨在廓清漠北的远征讨伐战役。从古罗马到中世纪,从独立到殖民海外,尼德兰的土地上涌现出众多风云人物和辉煌事迹。尽在《战争事典034》
评分非常不错的京东自营图书,非常满意,下次再来购买
评分还不错的一套MOOK,对于喜欢古代战争史的我,一直在延续购买,虽然某些期质量参差不齐,但总体还是值得购买。习惯性购买,呵呵
评分几篇文章,个人更喜欢好盔甲和关原两文,喜欢看到作者自己的分析和观点,而不是资料的简单堆砌。
评分指文出品,必属精品!就是价格比以前贵了一点。
评分战争事典是套不错的军史类杂志,有空时拿出来读读,感觉不错。京东618活动购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