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參與本書編撰的作者,或為高校陶瓷係研究專傢,如楊永善、鄭寜、李正安、邱耿鈺,或為窯廠實踐專傢,如任星航、孟樹鋒等,均為國內陶瓷界的領軍人物,他們的著述詳盡、嚴謹,再配上具體的工藝流程圖,從內容上看,國內同類齣版物難齣其右。2。本書的裝幀設計高雅、厚重,現代感強,印製精美,即便從收藏角度而言,也是很有價值的。
內容簡介
《中國傳統工藝全集·陶瓷(續)》係中國傳統工藝全集(第二輯)的其中一捲,是在第一輯《陶瓷》的基礎上,從曆史概況、工藝材料、成型工藝、裝飾工藝、燒成工藝以及工藝成就、風格特點等方麵齣發,選取曆史上有代錶性的龍泉窯、耀州窯、定窯、磁州窯、鈞窯、德化窯、建水紫陶、醴陵釉下五彩等傳統窯場為研究對象,通過對陶瓷技術和工藝體係的深入認識,追溯其源頭,著力於研究精華之所在,分析技術思維的科學性與閤理性,認識技術思想的實質。溫故而知新,從傳統工藝的成功經驗中,去推究創造的本原和規律,最終更好地繼承和發展優秀的傳統陶瓷工藝。既是曆史經驗的歸納總結,也是民族智慧的傳遞、探索,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理論意義和長遠的生命力。
作者簡介
楊永善,擅長陶瓷藝術、藝術設計。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美術係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陶藝作品《結環》、《晨麯》、《漁趣》、《古風》、《石流》、《升翔》、《雪霽》等多次在國內外大型展覽中展齣,《斜玉》茶具獲1986年全國陶瓷設計一等奬,《彩虹》茶具獲1990年全國陶瓷設計一等奬。齣版有《陶瓷造型基礎》、《中國的陶瓷》、《民間陶瓷》、《說陶論藝集》等。主編《中國現代美術全集·陶瓷捲》。
內頁插圖
目錄
一、內涵豐富的工藝形態
二、順其自然的技術思想
三、技術實施與藝術錶現的融閤
四、本體形式語言的自律
五、傳統工藝認識的深化
第一節 龍泉窯的興起與發展概況
一、龍泉窯的地理位置與環境
二、龍泉窯的齣現與發展
三、自成體係的龍泉窯青瓷
第二節 龍泉青瓷的製瓷原料及其運用
一、龍泉製瓷原料的種類與分布
二、龍泉青瓷的胎質特點
三、龍泉青瓷的釉質特點
四、坯釉原料改革與相得益彰的成功實踐
第三節 龍泉青瓷的成型工藝
一、坯體成型
二、坯體修整與精細加工
三、曆代龍泉青瓷的主要造型與藝術特色
第四節 龍泉青瓷的裝飾工藝
一、刻劃花裝飾
二、印花裝飾
三、貼花裝飾
四、填白裝飾工藝
五、點彩裝飾工藝
第五節 龍泉青瓷的燒成工藝
一、龍泉傳統窯的基本結構及其變遷
二、窯具的種類及裝窯方法
……
結 語
工藝名詞索引
英文提要
英文目錄
後 記
前言/序言
總序
中國的傳統工藝源遠流長,種類繁多,技藝精湛,科學技術和文化內涵極為豐富,其影響遍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所有傳世和齣土的人工製作的文物幾乎都齣自傳統工藝,據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中國古代燦爛多彩的物質文明是由眾多傳統工藝所創造的。即此一端,可見傳統工藝對於民族和社會的發展曾起過何等重大的曆史作用。
傳統工藝的現代價值同樣不容忽視。作為中華民族固有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傳統工藝,既是彌足珍貴的科學遺産,又是技術基因的載體。古老的用作藝術鑄件的失蠟法,經過現代科學技術的改造,躍變成為先進的、規模宏大的精密鑄造行業,這是人們所熟知的科學技術史上推陳齣新、古為今用的範例。許多傳統工藝(諸如宣紙、紫砂、景泰藍、鑼鈸製作等)至今仍在生産中應用,且因其自身工藝特點和文化特質而難以為現代技術所替代。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展、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準的提高,對傳統工藝製品的需求將不斷增長。傳統工藝定將在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提高國民素質、美化人民生活、對外貿易、國際文化交流方麵進一步發揮作用,滿足各階層的多層次需要,從而顯現其科學價值、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
所有文明國度都十分珍視自己的文化史、科學史、藝術史和工藝史。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保護包括傳統工藝在內的民族文化,是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在我國,傳統工藝的保護和繼承發揚同樣麵臨嚴峻的挑戰;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又有再度煥發青春的大好機遇。基於這種情況,我們把傳統工藝的文獻資料整理、考訂、實地考察、模擬實驗等研究成果的編撰、齣版視作我國科學文化事業的一項基礎性建設,既具有存亡續絕的搶救性質,又可對弘揚民族文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實現傳統工藝的現代價值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學術層麵上,對科學技術史、人類學、民俗學等相關學科也有重要意義。
鑒於我國目前尚無傳統工藝的係列著作,中國科學院在“九五”規劃中,特將“中國傳統技術綜閤研究”列為重大科學研究項目。“中國傳統工藝全集”則是這一項目的兩個子課題之一。
本課題係由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主持,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傳統工藝研究會和上海分會協助,第一輯共14捲,包括陶瓷、絲綢織染、釀造、金屬工藝、傳統機械調查研究、漆藝、雕塑、造紙與印刷、金銀細金工藝和景泰藍、中藥炮製、文物修復和辨僞、曆代工藝名傢、民間手工藝和甲胄復原等分捲;第二輯共6捲,包括造紙(續)?製筆、陶瓷(續)、製墨?製硯、農畜礦産品加工、鍛銅與銀飾工藝、中國傳統工藝史要等分捲。為保證編撰質量,特聘一批著名學者為顧問,從全國範圍延請多年從事傳統工藝研究、有較深學術造詣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傢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擔任各分捲的主編、副主編、編委和特約撰稿人。
由於傳統工藝各分支學科的研究基礎和具體條件不盡相同,本書現有的捲目設置和所涵蓋的工藝類目與內容是存在欠缺之處的。我們希望在《全集》各捲推齣之後,在各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繼續予以充實、完善,俾能名實相符,也希望讀者和學界同仁對已齣的各分捲給予批評指教,容我們在修訂再版時補正。
本書在立項和編撰過程中,得到院內外眾多單位和專傢學者的大力支持,大象齣版社慨允承擔齣版任務並予資助,在此謹緻謝忱。
路甬祥
中國傳統工藝全集·陶瓷(續)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