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00集)

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00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一至五庭 著
图书标签:
  • 刑事审判
  • 法律参考
  • 案例分析
  • 法庭辩论
  • 证据规则
  • 刑法
  • 诉讼法
  • 司法实践
  • 法律实务
  • 法学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1880901
版次:1
商品编码:1175044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5
字数:345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刑事审判参考》是由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一、二、三、四、五庭合作主编的业务指导性连续读物。本书以其独有的指导性和实践性成为了全国各级司法机关中从事刑事诉讼工作的侦查、检察、审判人员及刑事律师的必备书籍。

目录

【指导案例】
杨治山内幕交易案[第1019号]
--如何理解内幕交易犯罪案件中的"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主要罪行"万志尧邬小骋
王新明合同诈骗案[第1020号]
--在数额犯中,行为既遂部分与未遂部分并存且分别构成犯罪的,如何准确量刑罗鹏飞
钟小云非法经营案[第1021号]
--未经许可经营现货黄金延期交收业务的行为如何定性林勇康
尹宝书故意杀人案[第1022号]
--如何理解和适用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一般不判处死刑的法律规定张怡嘉赵英东
李某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案[第1023号]
--一审判处被告人死缓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仅有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出上诉的情形,对刑事部分应当适用何种程序审理田楠
李万华故意杀人、盗窃案[第1024号]
--对无法排除其他人作案可能的案件能否核准死刑张剑
钟兆桂、伍斯云等故意伤害案[第1025号]
--原判因错误认定被告人具有自首或者立功情节而减轻处罚的,重审纠正后能否据此加重被告人的刑罚钟莉范冬明
肖胜故意伤害案[第1026号]
--因不满医院治疗效果而持刀伤害医护人员的,如何定性曾琳
沈青鼠、王威盗窃案[第1027号]
--刑罚执行期间发现漏罪,判决作出时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的情况如何处理沈磊舒平锋
王雲盗窃案[第1028号]
--刑罚执行期间发现漏罪,判决作出时原判刑罚已执行完毕的情况如何处理王永兴
乐姿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第1029号]
--在无法准确认定经济损失、用户数量的情况下,如何认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后果严重"李晓
韩亚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第1030号]
--上游犯罪尚未依法裁判,但查证属实的,是否影响对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认定李晖周米娜樊俊晓桓旭
凌文勇组织他人偷越边境、韦德其等运送他人偷越边境案[第1031号]
--如何区分组织他人偷越边境罪与运送他人偷越边境罪以及如何认定运送他人偷越边境罪既未遂形态曾鸣
聂凯凯容留他人吸毒案[第1032号]
--旅馆经营者发现客人在房间内吸毒不予制止,是否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吴笛
叶布比初、跑次此尔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第1033号]
--毒品犯罪中,有地位、作用突出的嫌疑人在逃的,是否影响对被告人死刑的适用杨军
姚某贩卖毒品案[第1034号]
--不满18周岁的人因毒品犯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其再次实施毒品犯罪的,是否能够认定为毒品再犯陈胜友
李梦杰、刘辉贩卖毒品案[第1035号]
--立功等从轻处罚事实的认定是适用严格证明标准还是优势证明标准韩锋王星光
朱莎菲贩卖毒品案[第1036号]
--被告人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同案犯,但同案犯未被作为犯罪处理的,能否认定被告人构成立功蔡连德黄辛杨柳
杨文博非法持有毒品案[第1037号]
--因形迹可疑被盘查时发现持有可疑物品,在被带至公安机关接受调查时如实供述了非法持有毒品事实的,是否成立自首崔艳丽
【立法、司法规范】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
与适用裴显鼎苗有水刘为波郭慧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发布第九批指导性案例的通知
关于办理死刑复核案件听取辩护律师意见的办法
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第十一批)的决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规定》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
印发《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安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禁止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和"伪基站"设备的规定
【刑事政策】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经验交流】
全国法院刑事庭审调查评比工作总结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课题组
【实务探讨】
对我国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中若干问题的思考韩晋萍
共同犯罪人之间相互窝藏、包庇的,是否以窝藏、包庇罪定罪处罚陆建红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司法疑难问题探析李静然
【大案传真】
周建华受贿案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刑事审判参考》第1~100集指导案例索引

精彩书摘

  《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00集)》:
  《纪要》第九条规定:“毒品犯罪中,部分共同犯罪人未到案,如现有证据能够认定已到案被告人为共同犯罪,或者能够认定为主犯或者从犯的,应当依法认定。”《纪要》第九条第二款还规定:“对于确有证据证明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不能因为其他共同犯罪人未到案而不认定为从犯,甚至将其认定为主犯或者按主犯处罚。”根据上述规定,即便确有证据证明是主犯,在对其按主犯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时,特别是适用死刑时,从“慎刑”的角度出发,也有必要和其他未到案共同犯罪人进行地位、作用的比较,以确认其是否是地位、作用最为突出的主犯,是否需要对全部罪行按照最严厉的刑罚予以惩处,甚至判处死刑。本案中,考虑到在逃的阿有沙务系毒品犯罪提议者,出资和筹资明显多于跑次此尔,直接与境外毒贩当面洽谈毒品交易,安排叶布比初汇款,指挥毒品运输,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比跑次此尔更为突出,在阿有沙务未归案的情况下,对跑次此尔的处理应当留有余地。
  ……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不同主题图书的详细简介,旨在提供丰富而引人入胜的内容描述,不涉及您提到的特定书籍。 --- 历史的褶皱:一部关于近代欧洲社会变迁的史诗 作者: 维克多·施特劳斯 页数: 780页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远见出版社 内容简介: 《历史的褶皱:一部关于近代欧洲社会变迁的史诗》并非简单的时间线叙事,而是一次深入骨髓的社会结构解剖。施特劳斯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细腻的文学笔触,带领读者穿越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大陆。本书的核心在于揭示那些驱动历史巨轮滚滚向前的无形力量:工业化进程中阶层分化的加剧、启蒙思想的辐射如何重塑政治信仰,以及民族主义的兴起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身份认同。 本书的叙事视角独具匠心,它巧妙地平衡了宏观的政治经济变动与微观的个人生活体验。例如,在论述城市化进程时,作者并未止步于工厂数量的统计,而是通过对曼彻斯特、巴黎和柏林底层工人家庭书信的引用,展现了新工业生活带来的精神困境与希望。关于“启蒙的遗产”,施特劳斯不再将其视为一个纯粹的哲学概念,而是考察了它如何在咖啡馆的辩论、小册子的流通,乃至革命的街垒中具体化、激进化。 全书分为五大部分:“旧制度的黄昏”、“蒸汽与钢铁的黎明”、“理性的反噬与浪漫的觉醒”、“帝国的交响曲与民族的裂痕”以及“走向深渊的边缘”。其中,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的“和平的恐怖”的分析尤其深刻。作者认为,表面上的和平掩盖了错综复杂的联盟体系、军备竞赛的内在逻辑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的泛滥,最终导致了那场毁灭性的冲突。 施特劳斯特别关注技术进步的双刃剑效应。他对电报、铁路等新技术的社会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这些技术在连接世界的同时,也加速了信息战的准备和国家控制力的强化。对于文化领域,本书也给予了足够的篇幅,考察了印象派、象征主义等艺术流派如何成为对僵化社会秩序的无声反抗。 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详实的历史资料和严谨的论证,更在于其提供了一种理解现代性起源的复杂框架。它提醒我们,历史不是一条笔直的道路,而是无数选择、偶然事件和深层结构矛盾相互交织的产物。对于任何希望洞察西方文明根基的读者而言,这都是一部不可或缺的案头之作。 --- 硅基的沉思:人工智能伦理与未来社会重构 作者: 艾琳·陈(Eileen Chen) 页数: 512页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未来视界出版集团 内容简介: 《硅基的沉思》是一部对当前科技发展浪潮进行深刻反思的权威论著。艾琳·陈,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治理专家,并未沉溺于技术奇观的赞美,而是将焦点置于人工智能(AI)系统大规模部署所带来的深层哲学、法律和社会伦理挑战。 本书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框架,探讨了“智能”的边界、自主性决策的责任归属,以及算法偏见对社会公平的侵蚀。陈博士开篇即提出“黑箱困境”的紧迫性,分析了深度学习模型在医疗诊断、金融信贷乃至司法判决中“不可解释性”的潜在风险。她详尽阐述了训练数据中的历史偏见如何被技术放大,从而固化甚至加剧了现存的社会不平等。 在“决策权的让渡”一章中,作者对自动驾驶汽车、自主武器系统等前沿应用进行了尖锐的伦理剖析。她挑战了“效率至上”的观点,主张必须建立一个清晰的、可审计的“人类干预阈值”。这并非是要求停止技术进步,而是呼吁在技术设计之初就嵌入“以人为本”的原则。 《硅基的沉思》的另一个亮点是对“后工作时代”的社会契约重构的探讨。陈博士认为,随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预期到来,大规模的职业替代将不再是边缘问题,而是核心挑战。她细致地评估了全民基本收入(UBI)、再培训机制以及“人类价值工作”的界定等多种社会调适方案,并探讨了这些方案背后的哲学基础——即人类在不再以传统劳动定义自身价值时,如何维系尊严与意义。 本书的语言风格冷静而富有穿透力,避免了晦涩的专业术语,确保了复杂概念的易读性。陈博士通过大量前沿案例研究——从面部识别技术的滥用,到大型语言模型生成虚假信息的机制——将理论思考与现实冲击紧密结合。 对于政策制定者、技术开发者以及所有关心未来社会走向的公众而言,《硅基的沉思》是一份必要的警醒录和行动指南。它迫使我们直面一个核心问题:我们究竟希望人工智能构建一个怎样的世界?以及,我们准备为这个世界付出何种代价? --- 东方药典的奥秘:从草本智慧到现代科学的融合之路 作者: 李明远 页数: 650页 装帧: 函装 出版社: 医药文化基金会 内容简介: 《东方药典的奥秘》是一部融合了深厚文化传承与严谨现代科学视角的巨著,旨在系统梳理并科学阐释以中医为代表的东方传统医药体系的精髓。李明远教授,一位享誉国际的植物化学家兼医学史学者,用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宏伟的编纂工作。 本书摒弃了将传统医药简单神秘化的倾向,而是以一种审慎的、跨学科的方式进行挖掘。它不再仅仅是药材的图鉴,而是一部关于人类适应自然、理解生命复杂性的百科全书。 全书分为“本草的哲学基础”、“经典方剂的结构解析”、“物质基础的化学验证”以及“现代临床的桥接实践”四个部分。在哲学基础部分,作者详细解读了“气”、“阴阳五行”等概念在理解疾病发生与人体动态平衡中的作用,并将其与现代生物学中的稳态理论进行了富有洞察力的比较。 最引人注目的是“经典方剂的结构解析”部分。李教授团队利用先进的色谱分析和质谱技术,对如《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经典复方进行了深入的化学指纹图谱绘制。书中展示了大量图表,揭示了传统“君臣佐使”配伍模式背后,不同活性化合物之间协同增效(或拮抗作用)的复杂化学机制。例如,对麻黄汤的分析,不仅重现了其经典功效,更明确了其中数种生物碱协同作用的剂量关系。 此外,本书还专门辟章探讨了“道地药材”的地理因素与活性成分含量的关联,科学量化了土壤、气候、采收时节对药效的影响。这为传统经验的标准化提供了一条可行的科学路径。 在实践应用方面,李教授没有回避传统医学在面对急性重症时的局限性,而是聚焦于其在慢性病管理、亚健康调理和疾病预防中的独特优势,并提供了多个对照临床试验的摘要,展示了其在特定疾病领域的疗效潜力。 《东方药典的奥秘》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宏大的视野,为东西方医学的有效对话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它不仅是对古老智慧的致敬,更是对未来整合医学发展方向的深刻探索。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法律专业的学生,对于《刑事审判参考》这个系列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每一期都像是集结了最新的司法动态和前沿的审判理念,总第100集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个人认为它在梳理和总结过去司法实践的经验方面,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本书给我的初步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案例汇编,更像是一个浓缩的司法智慧库。在课堂上,老师常常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而这本书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绝佳的平台。我猜想,里面一定会包含许多具有指导意义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在理解法律条文的适用、把握司法解释的精神,以及应对复杂疑难案件方面,都会有极大的帮助。我尤其期待其中对于新类型犯罪的探讨,以及在证据采信、定罪量刑等方面可能出现的争议与解决思路。这本书的出版,对我而言,不仅是学习资料的补充,更是对自身法律素养的一次深度淬炼。

评分

这本《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00集)》的书名,就透着一股子专业性和权威性。我不是法律界人士,但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促使我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刑事审判的信息。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人一种沉稳、严谨的感觉,没有过多的花哨,但却显得非常大气。初拿到手,就能感受到它是一本厚实、有分量的书。我尤其看重案例的参考价值,因为很多时候,理论知识再丰富,不如一个生动的案例来得直观。我猜想,这第一百集的集结,必然会包含许多具有典型意义的、对后世审判产生影响的案例。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学习到一些关于法律的智慧,理解法律在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它就像是一个法律的“百科全书”,等着我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评分

我一直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复杂性颇感兴趣,尤其是在法律的框架下,那些充满戏剧性又发人深省的故事,总能引起我的强烈共鸣。《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00集)》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故事性。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刑事案件的报道,但总觉得隔靴搔痒,不够深入。《刑事审判参考》给我的直观感受是,它将那些抽象的法律条文,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变得有血有肉。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虽然朴素,却有一种沉静的力量,仿佛在诉说着无数案件背后的人生百态。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这一百集的积累中,有哪些案件能够触动我的神经,让我去思考,去反思。我希望它能提供给我一个观察社会、理解法律的独特视角,让我看到,法律不仅仅是冰冷的规则,更是维护公平正义、守护个体权利的最后一道屏障。

评分

我是一名对社会治理和法律体系运行机制充满好奇的普通市民。平时我关注新闻,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刑事案件,但往往都是片段式的报道,缺乏系统性的了解。《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00集)》这本书,从名称上看,就预示着它可能包含着大量经过筛选和提炼的、具有代表性的刑事审判案例。我拿到这本书之后,粗略地翻了一下,整体的排版和印刷质量都相当不错,文字清晰,内容看起来也很专业。我期待它能够帮助我更清晰地理解刑事司法的运作流程,了解在实际的审判过程中,证据是如何被收集和质证的,法律条文是如何被解释和适用的,以及法官是如何在权衡各种因素后做出判决的。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我国的刑事司法体系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判断能力。

评分

《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00集)》这本书,我拿到手之后,着实被它的厚重感和封面设计所吸引。整体风格偏向严谨,封面采用了一种深邃的蓝色调,搭配烫金的标题,显得既专业又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我是一个对法治进程比较关注的普通读者,平时也会看一些与法律相关的纪录片和新闻报道,所以当我知道有这样一个汇集了案例精华的系列时,就毫不犹豫地入手了。打开书本,纸张的触感也相当不错,有一定的厚度和韧性,翻阅起来不会有廉价感。页码的排布也很清晰,索引的部分做得也很细致,对于想要快速查找特定内容的人来说,这会是一个很大的便利。尽管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其中的具体内容,但仅从书籍的装帧和初步的翻阅感受来看,它就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第一印象。我期待它能提供给我对刑事审判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希望通过真实的案例,去感受法律在实践中的运作。

评分

共同犯罪人之间相互窝藏、包庇的,是否以窝藏、包庇罪定罪处罚陆建红

评分

李某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案[第1023号]

评分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安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评分

参考书,送货到家,性价比高

评分

《刑事审判参考》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二、三、四、五庭合作主编的业务指导性连续读物。本书以其独有的指导性、权威性和实践性成为了全国各级司法机关中从事刑事诉讼工作的侦查、检察、审判人员及刑事律师的必备书籍。

评分

一直要用的工具书,还会再买,而且价格便宜,可能是因为在边疆,就是送货慢了些!

评分

--旅馆经营者发现客人在房间内吸毒不予制止,是否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吴笛

评分

好书。。。。。。。。。。。。。。。。。。。。

评分

--一审判处被告人死缓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仅有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出上诉的情形,对刑事部分应当适用何种程序审理田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