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无线电通信电路的集成化和通信系统的小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无线电通信已经开始从模拟转向数字,而且正在向软件型的方向发展。软件无线电通信是无线通信系统和计算技术结合的产物。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和军事等领域。
通信原理和无线通信等课程都是用一种抽象的讲授方法,更加强调理论。这些典型课程中的抽象理论与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为了尽快克服这样的问题,我们建立了开放性的软件无线电实验教学平台,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验室的环境下快速构建验证自行设计的通信系统,而且通过软件的交互性界面帮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概念,并能够从零散知识点的灌输发展到建立“系统”的概念。
将软件无线电技术应用于通信原理的实践教学,不仅能够通过交互性的界面形象的理解概念,而且在实验室的环境中就能够快速构建完整真实的通信系统。本书不仅包括以通信原理教学大纲为主导的核心基础实验内容,还包括了旨在深化理论和实践的扩展实验内容,提供了相关的实验示例,能够进一步发挥实验者拓展、创新的能力。
每个实验,尤其是在基础实验篇中,都在实验原理部分详细阐述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在实验准备中给出了模块的具体功能和接口信号,在数字调制解调系统中还提供了LabVIEW仿真器,可对模块进行仿真验证;在实验操作中则可依据所提供的参数配置在软件无线电平台上进行实验。
第一部分实验基础知识
0.1软件无线电及实验平台介绍
0.2LabVIEW图形化编程语言介绍
0.2.1什么是LabVIEW
0.2.2LabVIEW工具包
0.2.3LabVIEW语言编程风格
0.3NI�睻SRP硬件设备及应用示例
0.3.1NI�睻SRP的构成原理和性能指标
0.3.2NI�睻SRP硬件驱动及函数库
0.3.3NI�睻SRP的一个应用示例
0.4实验设备要求及实验基本步骤
0.5数字调制解调系统的实验说明
第二部分基础实验篇
实验1模拟AM调制解调系统
1.1实验目的
1.2实验原理
1.3实验内容
实验2模拟FM调制解调系统
2.1实验目的
2.2实验原理
2.3实验准备
2.4实验操作
2.5实验拓展
实验3创建AWGN/ISI信道模型及m序列产生
3.1实验目的
3.2实验原理
3.3实验内容
实验4数字通信系统中BPSK/4�睶AM调制与脉冲成型滤波
4.1实验目的
4.2实验原理
4.3实验准备
4.4实验操作
实验5数字通信系统中匹配滤波、BPSK/4�睶AM解调及检测接收
5.1实验目的
5.2实验原理
5.3实验准备
5.4实验操作
实验6数字通信系统中窄带信道中的码元定时恢复
6.1实验目的
6.2实验原理
6.3实验准备
6.4实验操作
实验7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帧检测和频偏校正
7.1实验目的
7.2实验原理
7.3实验准备
7.4实验操作
实验8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信道估计和时域均衡
8.1实验目的
8.2实验原理
8.3实验准备
8.4实验操作
实验9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解码
9.1实验目的
9.2实验原理
9.3实验准备
9.4实验操作
第三部分扩展实验篇
实验10数字锁相位同步提取的LabVIEW仿真
10.1实验目的
10.2实验原理
10.3实验内容
10.4实验拓展
实验11基于自动请求重传的文本信息传输
11.1实验目的
11.2实验原理
11.3实验内容
11.4拓展实验
实验12高灵敏度的包捕获方法对文本信息传输的影响
12.1实验目的
12.2实验原理
12.3实验内容
12.4实验拓展
实验13语音、视频实时通信系统
13.1实验目的
13.2实验原理
13.3实验内容
实验14扩频通信系统
14.1实验目的
14.2实验原理
14.3实验内容
实验15跳频通信系统
15.1实验目的
15.2实验原理
15.3实验内容
15.4实验拓展
实验16OFDM调制和频域均衡
16.1实验目的
16.2实验原理
16.3实验准备
16.4实验操作
16.5实验拓展
实验17采用Schmidl�睠ox算法实现OFDM系统的帧和频率同步
17.1实验目的
17.2实验原理
17.3实验准备
17.4实验操作
附录A数字锁相法符号位同步时钟恢复参考设计
A1数字锁相环位同步恢复建模
A2参考界面设计
A3有/无匹配滤波器的结果比较
附录BAM调制解调检测表
附录CFM调制解调检测表
附录DQAM调制解调系统检测表
参考文献
说实话,我之前对“软件无线电”这个概念并没有一个特别深入的了解,只知道它是一种趋势,能够通过软件灵活地配置和实现各种无线通信功能。所以,当我在看到这本《通信原理实验教程》是以NI软件无线电教学平台为基础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它是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真正领略软件无线电的魅力。我非常好奇这本书在介绍NI平台的使用时,会采用怎样的方式。是会提供详细的安装和配置指南,还是会直接将读者引入实验环节?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我的主要目的是学习通信原理的实验,而不是去钻研复杂的软件开发环境。我希望它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一样,循序渐进地引导我完成每一个实验,即使我之前对NI平台一无所知,也能轻松上手。另外,这本书的定位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这说明它应该具备一定的学术严谨性和系统性。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实验指导,更能深入地阐述每个实验背后的通信原理,并分析实验结果的意义。例如,在进行某个调制实验时,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解释为什么要选择这种调制方式,它的优缺点是什么,在实际通信系统中有什么应用,以及通过NI平台观察到的现象与理论预测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思考题或者讨论环节,那就更好了,这样可以促使我主动思考,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
评分作为一名即将步入大三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通信原理是我专业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通信原理的实验书,但总感觉它们要么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要么过于偏重硬件操作,对原理的阐述不够深入。这本书的亮点在于其“基于NI软件无线电教学平台”,这让我看到了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可能性。我最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否有效地弥补我当前在理解某些通信概念上的不足。比如,在学习卷积码和卷积译码时,我总是很难直观地理解编码和译码的过程,以及它们在提高通信可靠性方面的作用。如果通过NI平台,我能够观察到发送端的编码过程,接收端的译码过程,以及不同码率和约束长度对误码率的影响,我相信我会对这些概念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我同样对书中关于信道估计和均衡的实验部分充满好奇。在实际的无线通信中,信道的非理想性会对信号传输造成严重影响,掌握信道估计和均衡技术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直观的实验来演示这些技术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们如何有效地对抗信道衰落和失真。
评分作为一名正在为毕业设计寻找灵感的通信专业大四学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巩固通信原理知识,并提供实际动手能力的参考书。这本《通信原理实验教程:基于NI软件无线电教学平台》正是我所需要的。我特别看重它所强调的“NI软件无线电教学平台”。这不仅仅意味着我能够接触到前沿的实验设备,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我理解现代无线通信系统是如何通过软件实现的。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数字信号处理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的实验。例如,FIR滤波器和IIR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以及它们在信号滤波和预处理中的作用。我还希望能够看到关于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实验。OFDM作为现代无线通信(如4G、5G)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原理相对复杂,如果能够通过NI平台直观地观察其子载波的划分、调制以及解调过程,相信会大大提高我的理解程度。此外,我希望书中在讲解每个实验时,不仅给出操作步骤,更能深入剖析实验现象背后的数学原理和物理意义,并鼓励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拓展。
评分我是一名即将进入通信工程领域的研一新生,对于如何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我感到有些迷茫。这本《通信原理实验教程:基于NI软件无线电教学平台》的出现,恰好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我非常看重它所提到的“NI软件无线电教学平台”,因为它代表了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关键算法的实验实现,例如,基于DSP的信号生成与处理,以及各种调制解调技术的软件实现。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多径衰落信道的模拟和对抗的实验部分感到好奇。多径效应是无线通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够通过NI平台模拟不同的信道模型,并进行信道估计和均衡的实验,这将有助于我深入理解无线通信的挑战与解决方案。此外,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无线通信系统性能评估的实验,比如误码率、信噪比、吞吐量等指标的测量与分析,这对于我进行未来的科研工作非常有帮助。
评分坦白说,我曾经对通信原理的很多概念感到非常抽象,比如傅里叶变换、卷积、采样定理等等,虽然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但总觉得隔靴搔痒。直到我接触了实验,才稍微有些体会。然而,我之前参与的实验往往局限于一些简单的模拟电路或者数字电路,能够直观展示的现象有限。这本书以NI软件无线电教学平台为基础,这让我看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希望。我非常期待它能够在实验设计上有所突破,能够通过软件无线电平台,将那些抽象的数学模型转化为直观的信号波形、频谱图、眼图等等。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随机信号和噪声的实验,让我能够直观地看到噪声对信号的影响,以及各种抗噪声技术(如匹配滤波、限幅等)的有效性。我还对书中关于错误检测和纠正的实验部分充满兴趣。纠错码是保证通信可靠性的关键,如果能通过NI平台观察到不同纠错码的编码、传输和解码过程,以及它们在降低误码率方面的效果,我相信我会对通信系统的鲁棒性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我一直认为,优秀的实验教材不仅仅是提供操作指南,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这本书的标题中包含了“教程”二字,这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期待。我希望它能够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讲解通信原理,而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例如,在讲解采样和量化时,我希望能够通过NI平台直观地看到连续信号如何被离散化,量化误差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不同量化位数对信号保真度的影响。我还希望能够看到一些生动的比喻或者类比,来帮助我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对于一些复杂的算法,比如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在理论课上听起来总是云里雾里,如果能在实验中通过NI平台可视化地看到信号的频谱,并观察不同参数设置对频谱的影响,相信会比单纯看公式更容易理解。此外,我非常关心这本书的实验设计是否具有代表性和前瞻性。它是否涵盖了当前主流的通信技术,比如OFDM、MIMO等?我希望通过这个实验平台,我能够初步接触到这些前沿的技术,为我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进阶实验或者项目,让我有机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更复杂的场景中,那就更棒了。
评分作为一名对无线通信技术充满好奇的大二学生,我一直渴望能够通过动手实践来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过去,我参加过的实验往往需要自己从零搭建电路,这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很容易因为元件的差异或者操作不当而导致实验失败。这本书以NI软件无线电教学平台为基础,这让我看到了摆脱传统实验模式的希望。我非常期待它能够提供一种更加灵活、高效的学习方式。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数字调制解调技术的实验,比如ASK、FSK、PSK、QAM等,并且能够通过NI平台直观地观察它们在星座图上的表现,以及不同调制方式在相同信道条件下的性能差异。我还对书中关于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实验部分充满期待。我希望能够通过实验来理解它们是如何在保证信息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压缩数据量,以及如何有效地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的错误。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通信协议的简单实现,那就更令人兴奋了。
评分作为一名在通信原理实验课程中摸爬滚打多年的本科生,我对市面上各种教材和实验指导书都算得上是“阅书无数”了。最近拿到这本《通信原理实验教程:基于NI软件无线电教学平台/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我真是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封面上清晰的字体所吸引。书的开本适中,非常适合在实验室翻阅,纸张的质感也很好,印刷清晰,没有丝毫模糊的痕迹,这对于需要仔细辨认电路图和参数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我特别关注的是它所强调的“NI软件无线电教学平台”,这让我对实验的现代化和实际应用充满了期待。过去,我们传统的通信原理实验往往局限于一些比较陈旧的设备,虽然也能理解基本原理,但总感觉与前沿技术脱节。NI软件无线电的引入,意味着我们可以接触到更接近业界实际的工具,这对于培养我们面向未来的工程能力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真正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让我不仅仅是“知道”通信原理,更能“做到”。我期待在书中能够看到清晰的实验步骤,详细的原理讲解,以及能够引发我深入思考的实验拓展内容。对于一些抽象的通信概念,比如各种调制解调方式、信道编码、多址技术等,我一直觉得在纸面上理解起来有些吃力,如果能通过实验平台直观地观察它们的实现过程和效果,相信会大大加深我的理解。这本书能否做到这一点,是我最关心的问题。
评分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通信工程本科生,正在为找工作和进一步深造做准备。在复习通信原理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概念在理论层面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迫切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这本《通信原理实验教程:基于NI软件无线电教学平台》的出现,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我非常看重它所提到的“NI软件无线电教学平台”,因为它能够让我接触到行业前沿的工具和技术。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信息论基础的实验,比如熵的计算,信息传输率的测量,以及信道容量的概念。我还对书中关于差错控制编码的实验部分充满兴趣。我希望能够通过实验来理解卷积码、BCH码、LDPC码等不同类型的纠错码的原理,以及它们在提高通信可靠性方面的作用。我更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与实际通信系统相关的项目,让我有机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更复杂的场景中,比如一个简单的无线通信链路的设计和实现,或者一个物联网通信系统的原型开发,这对于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将大有裨益。
评分我之前接触的一些通信原理实验,常常让我觉得像是在“搭建积木”,完成一些既定的操作,然后得出预期的结果,但却很少思考“为什么”和“怎么样”。这本书的标题中“通信原理实验教程”和“基于NI软件无线电教学平台”的组合,让我看到了一种更具探索性的可能。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会我如何“做”实验,更能引导我“思考”实验。例如,当我们在进行某个调制解调实验时,我希望书中能够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如果改变某个参数,会发生什么?”,“如何才能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等等。NI软件无线电的灵活性,正是提供这种探索机会的绝佳平台。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为什么会这样”的深入分析,不仅仅是给出结论,而是引导我通过实验数据去推导结论。我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关于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如何从实验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这对于培养我们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非常有益。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与实际通信系统相关的案例分析,将实验原理与真实世界应用联系起来,那就更加完美了。
评分能配合硬件一起就最好了,毕竟是本指导手册。凑合看
评分有用!
评分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
评分有用!
评分内容一般般,对实验的过程描述不够细致,
评分质量可以
评分内容一般般,对实验的过程描述不够细致,
评分还可以!!!!!
评分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好书,非常不错!非常值得购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