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楚辞》是《诗经》和《楚辞》的合集,收录《诗经》作品三百余篇以及《楚辞》作品三十余篇。为了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诗经》和《楚辞》这两部巨著,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对每篇作品进行了全解、详注,便于读者阅读。
诗 经
风 篇
周南
关雎
樛木
螽斯
桃夭
兔罝
芣苢
汝坟
麟之趾
召南
鹊巢
采蘩
采
行露
摽有梅
小星
江有汜
何彼矣
驺虞
邶风
柏舟
绿衣
日月
雄雉
匏有苦叶
谷风
简兮
泉水
北门
北风
静女
新台
二子乘舟
鄘风
墙有茨
君子偕老
桑中
定之方中
蝃
干旄
卫风
考槃
硕人
氓
芄兰
有狐
木瓜
王风
黍离
扬之水
中谷有蓷
兔爰
采葛
大车
丘中有麻
郑风
将仲子
叔于田
清人
女曰鸡鸣
有女同车
山有扶苏
狡童
褰裳
东门之
风雨
子衿
出其东门
野有蔓草
溱洧
齐风
鸡鸣
还
东方之日
东方未明
南山
甫田
卢令
??
曹风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①?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②,麻衣如雪③。心之忧矣,于我归说④?
【注释】
①於我归处:何处是我的归宿。②掘阅:通“掘穴”,即掘地而出。③麻衣:指古朝服。④说(shuì):通“税”,歇息。
【赏析】
关于《蜉蝣》这首诗,《毛诗序》认为它是一首讽刺曹昭公奢侈的诗,对这种说法,后人看法不一。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本诗的诗意来看,用蜉蝣来讽刺国君的奢侈,其实有一些不伦不类。但是通过蜉蝣来表达贵族阶层的情绪这一观点,却是符合诗意的。
曹国是一个位于齐、晋之间的较小的诸侯国。曹国的曹共公(姬姓,伯爵,春秋时曹国第17位国君)和晋文公(公子重耳)是同时代的人。曹公(曹国君主谥号皆称公)的生活非常腐化,令当时曹国的百姓人民都感到悲观失望。之所以用“蜉蝣”来起兴,是因为曹国有很多湖泊,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宜于蜉蝣生存,那里的人们对于这种生物十分熟悉。再加上当时曹国国力单薄,时常处在大国的威逼之下,这样的国情,也让曹国的士大夫们对人生产生了很多忧惧和伤感。
蜉蝣是一种十分漂亮的小虫。它的身体非常软弱,有一对相对其身体来说非常巨大的、完全透明的美丽翅膀,翅膀上还有两条长长的尾须,所以当它们在空中飞时,姿态就像在跳舞一样,显得纤巧动人。但是蜉蝣又是一种朝生暮死的渺小昆虫,它生长在水泽地带。蜉蝣的幼虫时期是比较长的,有些甚至可以活二三年。但是当它们长成成虫之后,就不饮不食,在空中飞舞交配,在完成繁衍物种延续后代的使命之后就结束生命,成年蜉蝣的生命一般只有一天。因此,古人常用蜉蝣来叹息人生易逝、生命短暂。
喜欢在日落时分成群飞舞的蜉蝣,在繁殖完成之后就会死去,然后坠落在地面上,不用一会,地上就会积成一层厚厚的蜉蝣尸体。即使是这种小生命的死,也会变得引人瞩目,甚至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但是蜉蝣“衣裳楚楚”、“采采衣服”的美丽,并不能掩盖它生命短暂的事实。这首叹息人生短促、生命无常虚幻的诗,表达了曹国人民对于好景不长、年华易老、生命短促、人生不知何处是归宿的伤感悲叹。
本诗将人生和一种弱小的生物联系到一起,将人生比喻为朝生暮死的昆虫,这种比喻可以引起人们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它让人开始思考和探索如何度过这短暂的一生,同时也开始思索自己的行为会对子孙后代产生什么影响。蜉蝣的幼虫期是在水中度过的,它们的育化过程长达五六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蜉蝣积蓄着力量,吸取着能量,壮大着自己,等到有朝一日它们化育为成虫后,就将所有的力量爆发出来。它们披着美丽的外衣,用短暂的生命换来辉煌的一刻,我们不知道蜉蝣的心情,也就不能确认它们对这样的选择是否后悔。诗人借这朝生暮死的小虫写出了脆弱的人生在消亡前的短暂美丽,以及人们对于生命终要面临消亡的困惑。
这样简单的一首诗却有着很强的表现力。蜉蝣小小的翅膀在阳光下显得异常美丽,有一种不真实的艳光,朝生暮死的命运使这种小虫的一生带上了华丽的色彩,这种美丽让诗人深深感喟。他感叹美丽的事物总是会很快消亡,那种昙花一现、浮生如梦的感觉显得十分强烈。所以本诗的情调是消沉的,那种忧愁伤感几乎是深入骨髓的。
《蜉蝣》表达了当时曹国人民“生如朝露,命如蜉蝣”的悲观心态,诗中充斥着“朝生暮死心忧伤”,“我和蜉蝣的归宿其实都一样”的想法。人的生命,最终不过如一场烟花,绽放过,或绚烂,或黯淡,终化为天地间一粒小小尘埃。表面上鲜艳华丽但生命极其短促的蜉蝣,提醒人们要珍惜已有的幸福,不要虚度年华、留下遗恨。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诗经》以其丰富的内涵与深刻的思想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比生动的社会历史画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绽放于世界文学巅峰之上的艺术奇葩。
《诗经》按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在语言技巧、体裁形式、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为我国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文学基础,堪称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源头之一,《诗经》如同黄河一般,一直流淌着,延伸着,不仅抚育、浇灌了世世代代的诗人作家,也浸润了数千年来不同阶层之人的心田。《诗经》中的许多诗句因其美好、内涵丰富、意味深长而为后世的人不断引用,至今仍熠熠生辉。《诗》之风,或泼辣,或讽刺,或含蓄,或蕴藉,纯朴真挚,生趣盎然;《诗》之雅,或幽怨,或铿锵,或清雅,或柔润,言尽意远,激荡心灵;《诗》之颂,或肃穆,或雄健,或虔诚,或谦恭,回旋跌宕,意蕴无穷。
“楚辞”又叫做“楚词”,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方言声韵和文学样式,叙写楚地的历史风情和山川人物,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的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楚辞》是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了历代散文的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不仅讽刺了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也描述了人民劳动生活的情景;不仅反映了劳动人民被剥削压迫的悲惨命运和他们的反抗斗争,也反映了沉重的兵役和徭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可以说,它是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们了解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社会的珍贵资料。
梁启超曾说:“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荼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可见《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之崇高。《楚辞》以其丰沛的激情、瑰丽的想象、惊艳的辞藻和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一直成为后世作家心仪的榜样。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更加活泼,句中有时使用楚地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诗经》和《楚辞》中奇特的想象、朴实奔放的情感,为读者展现了别具一格的魅力。现代人在繁忙紧张的生活中偶尔驻足,读读这些精美的诗文,必然可以从细腻柔婉的诗句中得到启迪。
然而,迄今为止,注释、研究《诗经》和《楚辞》的著作数不胜数,有的旧注过于繁重,初学者无法驾驭,勉强读之,不得要领,反而降低了学习兴趣;有的选目不全,无法全面地掌握诗歌的全貌,不免遗憾;有的版式过于单调,阅读时很容易产生疲劳。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够轻松愉悦、全面有效地了解《诗经》和《楚辞》,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我们推出了这本《诗经·楚辞》。
《诗经·楚辞》是《诗经》和《楚辞》的合集,收录《诗经》作品三百余篇以及《楚辞》作品三十余篇。为了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诗经》和《楚辞》这两部巨著,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对每篇作品进行了全解、详注,同时,配以精美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读者获得丰富的想象空间和高雅的艺术享受。科学简明的体例、典雅流畅的文字、精美珍贵的图片、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多种视觉要素有机结合,全面提升本书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值得你终生收藏、品读。
我一直以为自己对古典诗歌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但《诗经·楚辞》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这本书的内容简直就是一场盛宴,让我应接不暇。那些《诗经》中的篇章,无论是风、雅、颂,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充满了最原始的情感。我仿佛能看到农夫在春日播种时的希望,听到女子在河边浣纱时的轻吟,感受到战士在边关戍守时的孤寂。而《楚辞》则完全是另一种风格,它更加浪漫,更加奇幻。读《九歌》,我仿佛置身于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感受着古人对神灵的敬畏与祈盼。屈原的《天问》,更是让人拍案叫绝,他用诗歌的形式提出了无数关于宇宙、人生、神话的疑问,展现了他非凡的智慧和对真理的无限探索。这本书的编排也很用心,每一篇作品的注释都十分详尽,对于一些生僻的字词和典故都有很好的解释,这对于我这样非专业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帮助。
评分说实话,我最近的生活节奏有点快,常常觉得心力交瘁。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本《诗经·楚辞》,被它古朴的外表吸引了。拿到书的那一刻,就有一种莫名的宁静感。我随机翻开了一页,读到了《诗经》中的一首民歌,文字简单却充满了生活的情趣,读着读着,我紧绷的神经似乎得到了放松。接着,我翻到了《楚辞》的部分,那些瑰丽的词藻,奇幻的想象,一下子就把我带入了另一个境界。尤其是《山鬼》这首,那种神秘而又凄美的意境,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感觉就像是在读一个遥远的故事,一个不属于我的世界,但却能触动我内心最深处的情感。这本书不仅仅是文字,它更像是一种情绪的载体,一种心灵的慰藉。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能有这样一本能让我慢下来,去感受、去思考的书,真的非常宝贵。
评分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阅读材料,不如说是一次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从《诗经》的质朴无华,到《楚辞》的瑰丽奇绝,跨越的是历史的洪流,展现的是中华民族早期精神世界的风貌。翻开《诗经》,我仿佛能听到远古先民的歌声,他们或耕作,或祭祀,或欢笑,或哭泣,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而生动。那些关于爱情、友情、家国的情感,虽然用词古朴,却直击人心。而当我进入《楚辞》的世界,则被一股磅礴的力量所吸引。屈原的《离骚》,那份孤独而执着的求索,那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让我看到了一个伟大的灵魂。他笔下的神话世界,那些绚烂的意象,都充满了无穷的想象力。这本书让我有机会去触摸那些遥远的时代,去理解那些先民们的生活与情感,去感受中华文明最古老、最纯粹的脉搏。
评分这本《诗经·楚辞》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古朴的底纹上,用烫金的隶书写着书名,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艺术的雅致。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温润而厚实,散发着淡淡的书香,让人心生亲近。我一直对古典文学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承载着中华民族早期思想情感的作品。读《诗经》,仿佛能听到先民们在田间劳作时的歌谣,在祭祀时的虔诚,在战争时的激昂,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都通过那些质朴的文字跃然纸上。而《楚辞》则以其瑰丽的想象,磅礴的气势,将我带入了一个神话与现实交织的奇异世界。屈原的《离骚》,那份忧国忧民的情怀,那份孤傲不屈的坚持,至今读来仍让人热血沸腾,深思不已。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窗,让我窥见了那个遥远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感受到了他们最真挚的情感表达。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体悟,仿佛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评分我一直觉得,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从他们的文学作品入手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而《诗经·楚辞》无疑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源头活水,承载了太多早期先民的思想和情感。读《诗经》,我能感受到那个时代朴素而真挚的情感,有爱情的甜蜜,有离别的伤感,有战争的悲壮,有对国家兴衰的忧虑。那些“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伤感,都像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呈现在我的眼前。《楚辞》则更显浪漫主义的色彩,那些瑰丽的想象,磅礴的气势,独特的意象,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屈原对真理的执着追求,那份孤傲与悲壮,至今仍令人动容。这本书的译文和注释也很到位,让我能够很好地理解那些古老的文字,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
评分还可以吧
评分物超所值,便宜实惠,有价值,文化底蕴
评分打算给宝宝起名字的,最后也没用上。
评分纸质真的不错
评分总体外包装有点简陋,但是书的质量不错,值得购买!
评分很好
评分书还可以,不知道版本对不。还有错别字
评分还没有用,看上去质量不错呢。哈哈哈哈哈
评分为了给孩子取名字,也可以增加知识买了这本书。书不错,快递神速!谢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