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消化道黏膜病理活检解读(第2版)
定价::240.00元
作者:〔美〕Elizabeth A. Montgomery〔美〕Lysandra Voltag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3048097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内容提要
《消化道黏膜病理活检解读》(第2版)内容全面,中文版将原书肿瘤和肿瘤两册合一,以便于阅读。全书文字简洁,图片丰富,表格实用,注重鉴别诊断,突出实用性。编者特别强调结合临床信息和内镜特征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这种基于形态学特征的综合性诊断是胃肠道活检诊断的基本原则。
本书是病理医师实际工作中常理想的案头参考书,适用于病理医师的日常实际工作,也适合临床医师、进修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校医学生等医学专业人士学习和参考。
文摘
作者介绍
樊祥山,医学博士,病理科行政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消化系统疾病学 组(筹)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病理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病理协作组委员,中国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病理学分会委员,中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江苏省病理学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 培养对象,“十二五”南京市卫生青年培养人才,鼓楼医院学术学科后备人才。《中华消化内镜杂志》通讯编委,《中华病理学杂志》特邀审稿专家,《世界华人消 化杂志》编委,《临床与病理学杂志》中青年编委。以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1项、市局级课题2项,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卫生局重大项目或课题4项。在统计源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以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中文论文40余篇、SCI收录6篇。参编专著2部,参译专著3部。曾先后荣获“江苏省新技术引进一等奖”、“江苏省新技术引进二等奖”和“吴秉铨基金中青 年学者奖”等奖项十余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肿瘤以及泌尿系统肿瘤等的临床病理学诊断和研究。
编辑推荐
该书囊括消化道黏膜病理诊断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每个章节都以相同的组织学构型编写,对具有相同组织学构型的不同形态学差别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以表格的形式列举每种疾病的关键组织学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鉴别诊断特点。方便病理医生对这类疾病的诊断。图文并茂,文字清晰简洁明了。
本书的另一个特色是对于诊断标准目前尚未统一的病变,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诊断和处理方法,方便临床外科医生对这类疾病的处理。
目录
第1章 食管
第2章 胃
第3章 小肠
第4章 结肠
第5章 肛门
第6章 食管
第7章 胃
第8章 小肠
第9章 结肠
第10章 肛门
我是一位从事消化科临床工作的医生,平时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消化道黏膜活检的病理报告,虽然我能理解报告的结论,但有时候对于某些细节的病理机制和诊断思路还希望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的书名“消化道黏膜病理活检解读/第2版”正好切中了我的需求。“解读”二字暗示着这本书会提供更深层次的分析,而“第2版”则表明了其内容的更新迭代,对于我们临床医生来说,掌握最新的诊断标准和研究进展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在常规教科书中可能略显不足的内容,例如关于一些疑难病例的病理鉴别诊断,或者是在某些疾病早期病变中,如何更精准地识别和判断。我尤其希望书中能有关于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等新技术在消化道黏膜活检诊断中的应用介绍。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帮助我更好地解读病理报告,优化临床诊疗方案。
评分我是一位业余的医学爱好者,平时喜欢阅读各种与健康相关的书籍,对消化系统尤其关注。这本书的书名“消化道黏膜病理活检解读/第2版”听起来非常专业,虽然我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所有术语,但我对“解读”和“病理活检”这几个词非常好奇。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了解到在诊断消化道疾病时,病理活检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医生是如何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组织和细胞来判断疾病的?这本书会不会用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一些常见的消化道黏膜病变,比如溃疡、炎症、增生等等,并且解释它们在病理学上有什么区别?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增加我对消化道健康的科学认知,对那些复杂的医学术语不再感到那么陌生,并且能对医生给出的诊断报告有更清晰的理解。
评分我对医学领域,尤其是病理学的知识一直非常感兴趣,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医务人员,但总喜欢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来拓展自己的视野。这本书的标题“消化道黏膜病理活检解读/第2版”吸引了我,尤其是“解读”这个词,暗示着它不仅仅是堆砌枯燥的专业术语,而是会包含一定的解释和引导。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学习到关于消化道黏膜病理活检的基本原理,比如取材、固定、染色等过程。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详细介绍不同消化道疾病在显微镜下的病理特征,比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甚至是早期癌变等。如果书中能够配有高质量的病理图片,并且对图片中的关键点进行清晰的标注和解释,那将极大地帮助我理解这些复杂的病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学习消化道病理知识的一个入门读物,让我能对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实在有点长,让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有点摸不着头脑。“出版社授权正版现货”这几个字,感觉像是卖家在强调商品的真实性,但作为内容本身,我更关心的是它能给我带来什么。翻开目录,看到“消化道黏膜病理活检解读/第2版”,我才大概明白,这是一本关于病理诊断的书,而且是消化道方面的,又更新到了第二版。这让我有些期待,毕竟医学领域发展很快,第二版意味着内容可能更新、更全面。我一直对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通过活检才能确诊的病变,它们的微观世界是怎么样的?病理学家又是如何从显微镜下的细胞形态、组织结构中解读出疾病的真相?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浅出地解答这些疑问?我希望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丰富的图例,帮助我理解那些复杂的病理名词和诊断标准,让我不再仅仅停留在“生病了”的层面,而是能对疾病的本质有更深层次的认知。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消化道健康的人,我对各种胃肠道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最近,我听说了“消化道黏膜病理活检”这个词,觉得这可能是了解疾病深层原因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本书的书名虽然有点拗口,但“消化道黏膜病理活检解读”这个核心信息还是吸引了我。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消化道黏膜活检的最新技术、不同疾病的典型病理表现,以及最新的诊断指南。特别是第二版的更新,让我对内容的时效性抱有更高的期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我之前接触不到的信息,比如一些罕见的消化道黏膜病变,或者是一些正在研究中的新型诊断方法。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真实病例的分析,并详细解读其病理报告,那对我的帮助会更大。我希望它能成为我理解消化道疾病病理层面的一个重要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