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设计师,你是否迷茫又着急(双色)

年轻的设计师,你是否迷茫又着急(双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Phil Cleaver(菲尔·克利弗) 著,李强,丁勇,王岩 译
图书标签:
  • 设计
  • 职业规划
  • 设计师
  • 求职
  • 迷茫
  • 成长
  • 经验
  • 行业
  • 就业
  • 技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59470
版次:1
商品编码:11824776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224
字数:2688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设计专业的学生、年轻的设计师、产品设计师、工业设计师等,从事有关创意、设计、视觉等。
  菲尔·克利弗教授(Prof.Phil Cleaver)诚意满满的倾心之作。
  每年写给毕业生的书浩如烟海,但大多过于复杂,华而不实。而这本书,不仅颜值颇高,设计感一流,而且内容精彩丰富,是一本难得的诚意之作。作者Prof.Phil教授是一个屡获殊荣的设计师,是安东尼·弗罗绍格(Anthony Froshaug)的得意门生。1984年,被聘为国际设计师联盟的创意总监。在本书的中文版的编辑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了Prof.Phil教授对版面设计精益求精的高要求。如果你在设计的道路上感到迷茫,如果你渴望自己的设计作品得到客户的认可,或者你仅仅是希望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相信这本书中都会有你想要寻找的答案。

内容简介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设计学生毕业要进入就业市场,他们渴望成功、渴望被得到认可。本书作者以其丰富的经历和成功的经验告诉年轻的设计师们毕业后如何适应设计行业、如果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从而在设计行业获得成功。具体内容包括如何进入设计门槛、设计行业的游戏规则、如何开始你的设计生涯、如何维护关系,以及借鉴公司的制度管理自己等。

作者简介

  菲尔·克利弗教授(Prof.Phil Cleaver),是一名获奖颇丰的设计师,他看待事物的眼光独特。他是安东尼·弗罗绍格的门生。 菲尔于1977 年在五角大楼艾伦·弗莱彻的手下工作;其后, 又在荷兰的TD 公司与维姆·克劳威尔一起工作;和沃尔夫·奥林斯公司的迈克尔·沃尔夫一起工作,这些都使他的设计和排版的技能得到了磨炼。 1984 年,国际设计师联合会聘用他为品牌创意总监。 1987 年,他创建了克利弗兰德设计顾问公司。 自1992 年成立et al 设计顾问公司以来,菲尔已经成为很多大型品牌/ 企业标识、欧洲包装和获奖图书设计的创意推动力。 菲尔是设计师学会的特许会员、Monotype Type 博物馆的创始受托人、国际样式学院的董事会成员,以及皇家艺术学会会员。他是Type Archive 的艺术总监。 同时他运营et al 和 t.r.u (Typogragrahic Research Unit) 公司,也是伦敦密德萨斯大学(Middlesex University) 艺术设计学院创意产业教授。 他早期的排版作品被存档在圣·布莱德的印刷图书馆内,并且他的书的设计被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国立艺术图书馆收藏。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很久以前,当我离开艺术学校的时候就缺少这样一本书;如果当时我读到这本书,那么我事业的起步就会容易许多!

  —— 荷兰著名设计师 克伦威尔(Wim Crouwel)

  祝这本见解独到、充满智慧的书好运。

  —— 五角设计公司 著名设计师 迈克尔?贝鲁特 (Michael Bierut)

  学生必须学会向设计界推销自己的技能,重要的是展示天赋,那么阅读、研究和汲取克利弗教授写的这本指南中的信息和集体性知识吧,这是一本不错的书

  —— Lois/GGK广告公司董事长兼创意总监 乔治?路易斯(George Lois)

目录

1 进入设计公司的大门
15 你的简历
18 你的作品集
21 挑选你的作品
23 选择什么样的版式
27 PDF作品集
28 如何进入设计公司的大门
30 向工作室发邮件
31 主动的重要性
33 打开大门的方法
2 面试
37 拿什么去展示
41 了解设计公司的作品
43 穿什么
45 面试的准备
47 开始面试
50 向面试人提问
53 如何被记住
56 实习
3 游戏规则
60 网格系统
63 排版
66 印刷版式的基本规则
71 设计过程中尺寸适当的重要性
73 使用铅笔和纸张设计的重要性
77 进行专业的展示
79 颜色匹配系统
4 良好的设计习惯
85 绘制黑白LOGO草图
86 时间管理
88 在困难的情况下创作
91 兼顾多项工作的能力
93 检查自己的作品是十分重要的
96 当你第一次拿到照片的时候,你应该做什么
5 与设计者相关的问题
101 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103 经验比分数更重要
105 设计师们应该怎么设计
107 向非视觉专业的人阐述视觉创意
109 管理好客户的预期
6 软件技术
119 怎样批量处理图像
121 怎样设置一个样式表
122 在InDesign软件中怎样设置母版
123 如何管理大量文本和图像
125 如何输入连字符
126 不同类型的文件有不同的用处
128 什么时候使用CMYK和RGB,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130 用什么软件
132 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放大多少倍
133 保存成PDF格式文件、格式化、PDF文件生成
134 什么时候需要修饰照片
135 缩放图像
7 印刷生产
139 怎样书写印刷规格书
140 如何创作印刷精品
141 怎样打包文件并发给印刷厂
142 分辨率与尺度
143 对于印刷来说高分辨率意味着什么
145 如何给书配色
147 不同的印刷样张与如何检查
网8 网页设计技巧
151 网页设计游戏
153 为网页而设计
155 如何用像素进行思考
157 字体的应用
161 线框图
163 SEO和alt标签(搜索引擎优化)
165 使用渐进增强的方法建设网站
167 响应式网页设计
169 分析的力量
170 命名网页文件
173 如何实现抠图
174 为网页图形校正屏幕分辨率
9 与外面的供应商打交道
179 如何与插画师一起工作
182 如何与摄影师工作
184 如何写出有创意的简报
187 如何与印刷人员一起印刷创意简报
189 建立这些关系的价值
10 商业技巧
193 基本的营销技巧
195 写提案
201 付款通知
204 正确的电子邮件礼仪
205 归档所有信件
206 怎样营销你自己和你的观点
209 与客户打交道
11 结束语
215 术语和定义
222 致谢
224 这家伙是谁
225 索引

前言/序言

  简介
  大学毕业后在设计行业的阶梯上迈出重要的第一步绝非易事。在工作室工作与学习时候的情形完全不 同。本书旨在帮助你完成过渡,并且给予你掌握这个庞大的、全新的学习曲线的力量。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设计和广告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因此现在全副武装自己并取得成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我从艺术学院毕业的时候,平面设计作为商业美术中一个全新的词汇还没有进入大众词汇当中。那个时 候,人们还不清楚什么是平面设计,而我也常常有意回避与别人谈论我所从事的这个行业,因为它看起来很复杂,我总是要费一番口舌来解释。当然,现在图形和平面设计的应用如此广泛,无论在哪种媒体中它都已经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词了。
  我一直都是一个特立独行、感性大于理性的人,所以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立场很特别。我没有设立规 则,因为根本不存在规则,如果存在,那我只想打破它们。另外,我在本书中所介绍的知识都是得到平面设计界权威人士认可的。我有三十多年平面设计的工作经验,作品上乘,成功地运营着自己的设计公司, 有在多国工作的经历,现在身为教授,在这个充满创意的行业从事教学工作。
  假如职业设计是一款游戏,而你还没有进入,那么开始游戏就无从谈起。所以,你首先要进入“图形游戏” 当中。本书将指导你如何在设计领域展示自我和技 能,如何顺利渡过各个阶段的关键期和克服可能遇到的困难。
  现在,设计师不仅需要具有设计的能力,还必须成为项目管理者、销售员、客户事务处理员、排版师、画工及美工师。他们需要制定印刷规范并管理印刷工, 另外还要参与印前的印刷生产工作。
  如今,平面设计囊括了过去许多不同的职业。例如, 一个新手需要数年才能成为值得信赖的合成师(排版师)。而对于现在的平面设计师而言,这只是你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平面设计离不开排版,因为在大多数设计工作中排版占 50%。它是必备的技能,对于设计师来说就如同呼吸一样重要。随着技术的进步, 职业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了。
  本书将帮助你在毕业之后顺利进入工作室,并且成为工作室的资深设计师。它将成为你职业生涯第一年中的有益向导和桥梁。
  让这本书陪伴着你,它将成为你职业生涯第一年中学习知识的必备工具,它将是你前进过程中的伴侣和笔记,它将在你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成为你的“护身符”。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年轻的设计师》的图书的简介,该书旨在引导处于职业起步阶段的设计师们清晰定位自我,规划职业路径。 --- 图书名称:《年轻的设计师:迷茫与成长的航标》 图书简介 在瞬息万变的设计行业中,每一个刚刚踏入职场的年轻设计师,都像站在一片广阔而又充满未知的大海前。他们怀揣着对创意的无限热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但很快,现实中的各种挑战与困惑便如潮水般涌来:如何将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地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如何在快速迭代的市场需求中保持设计的独特性和专业性?如何平衡商业目标与个人创作的追求?面对这些问题,许多人感到迷茫、焦虑,甚至自我怀疑。 《年轻的设计师:迷茫与成长的航标》正是一本为所有正处在这一关键转型期的设计师量身打造的实战指南与心灵慰藉之作。本书摒弃了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聚焦于年轻设计师在职业生涯初期最真实、最迫切的需求,提供了一套系统化、可操作的成长框架。 内容深度剖析:从“初出茅庐”到“专业构建” 本书结构清晰,分为三大核心板块,层层递进地剖析了年轻设计师从迷茫期到稳定发展期的关键环节。 第一部分:认知觉醒——直面迷茫与重塑基础认知 本部分着力于帮助设计师建立对行业的准确认识,并进行深度自我剖析。 1. 行业真相与个体定位: 许多初入行者对设计行业的认知停留在光鲜亮丽的案例展示上。本书首先揭示了设计工作背后的真实面貌——包括项目周期的压力、甲方的反复修改、技术工具的迭代速度等。在此基础上,引导读者进行“设计基因”测试,明确自己的核心优势(是侧重用户体验、视觉美感、还是策略思维),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细分领域。 2. 告别“完美主义陷阱”: 许多年轻设计师陷入了对作品“过度打磨”的误区,导致项目延期或错失良机。本书提供了“最小可行产品(MVP)”设计思维在项目初期的应用,教会读者如何设定合理的设计交付标准,区分“足够好”与“完美”的界限,将精力聚焦于真正能产生价值的环节。 3. 学习的陷阱与高效精进: 面对海量的设计教程和工具,如何有效学习成为一大难题。本书提出了“以项目驱动学习”的理念,强调不再盲目追逐潮流软件,而是根据当前手头的项目需求,精准高效地学习所需技能,构建起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知识体系。 第二部分:实战提速——项目协作与专业技能的磨砺 设计不仅是个体创作,更是团队协作的产物。本部分聚焦于提升设计师在真实项目中的沟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以及交付标准。 1. 设计师的沟通哲学: 优秀的设计师往往是出色的沟通者。本书细致拆解了“如何有效地汇报设计方案”,包括如何用数据和逻辑支撑视觉选择,如何巧妙地处理来自非设计背景同事的质疑,以及如何将复杂的概念转化为清晰易懂的语言。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模拟对话场景和邮件模板,帮助读者在跨部门协作中占据主动。 2. 结构化思维与设计流程: 许多迷茫源于对项目流程的掌控感缺失。本书系统讲解了从需求分析、信息架构到原型测试的完整流程,并重点介绍了如何将“结构化思维”融入设计决策过程,确保每一个像素的放置都有其策略依据,而非单纯的个人偏好。 3. 建立个人设计标准与规范: 针对初级设计师容易在不同项目中风格摇摆不定、交付物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本书指导读者如何开始建立自己的“设计规范清单”和“质量自检清单”,确保产出的一致性和专业度,为未来晋升或独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部分:职业远航——长期规划与心智成熟 设计职业生涯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本部分着眼于设计师的长期发展、心态建设和职场情商。 1. 档案的艺术:作品集不再是“作品堆砌”: 本书强调,作品集是设计师的“投资证明”。我们详细指导如何策划和撰写作品背后的故事(Problem, Process, Solution),如何根据目标职位调整作品集的侧重点,以及如何用数据量化设计成果带来的商业价值。 2. 向上管理与导师机制的建立: 如何与上级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如何主动寻找并维护导师关系?本书提供了实用的“向上管理”技巧,教会年轻设计师如何清晰表达自己的职业诉求,并从资深前辈那里获取建设性的反馈,加速成长曲线。 3. 平衡热情与健康:防止职业倦怠: 设计工作的高强度和高创造性需求容易导致倦怠。本书探讨了如何在保持设计激情的同事,合理分配个人时间、管理工作压力,并讨论了如何识别和应对“冒名顶替综合征”(Imposter Syndrome),鼓励设计师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持续保持内心的驱动力。 致读者: 如果你正站在职业十字路口,感到手足无措,疑惑自己的设计方向是否正确;如果你渴望从“画图匠”蜕变为具有影响力的“问题解决者”;如果你希望拥有一份清晰的成长路线图,那么《年轻的设计师:迷茫与成长的航标》将是你桌面上最值得信赖的伙伴。它不会直接给你标准答案,但它会给你提出正确问题的工具,引导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光亮航线。通过这本书,你将学会如何将迷茫转化为动力,将焦虑转化为专注,最终,掌控自己的设计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抓人眼球了,那种明亮的双色搭配,带着一种既现代又略显复古的调调,一下子就让人停下了翻阅的脚步。我本来只是随便在书店里逛逛,想找点设计灵感什么的,结果被这个标题吸引住了——“年轻的设计师,你是否迷茫又着急”。这简直就是对我内心OS的直接喊话啊!我最近确实在职业发展的十字路口徘徊,感觉自己懂了不少理论,但一到实操就手忙脚乱,对未来方向更是感到一片混沌。这本书的排版很干净利落,文字和图片的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看得出来作者在设计美学上是有深厚功底的,不是那种为了塞满内容而堆砌素材的“干货书”。我翻阅了几页,发现它似乎不直接提供“标准答案”,更像是一个资深的行业前辈在跟你促膝长谈,温柔地引导你去审视自己当下的困境。比如,它对“创意枯竭”的探讨,没有用那些陈词滥调,而是从设计师的日常工作流、信息过载的角度去分析,非常有洞察力。那种感觉就像是,终于有人理解了我面对无数设计软件和潮流时那种不知所措的真实状态。这本书如果能帮我梳理一下我那些零散的焦虑,将它们结构化,那它绝对是物超所值。我特别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平衡商业需求和个人风格的实战经验,毕竟,如何在甲方爸爸面前坚持自己的“审美高地”又不至于失业,才是年轻设计师永恒的难题。

评分

我很少会因为一本书而产生强烈的“共鸣”与“行动欲”,但《年轻的设计师,你是否迷茫又着急(双色)》做到了。它成功的关键在于,它直面了“迷茫”这个普遍存在的负面情绪,没有试图去美化它,而是将之视为成长的必经之路,并提供了一套审视和分解这种情绪的框架。书中对如何应对“被拒绝”的经历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它不是简单地教你“如何更好地做PPT”,而是深入到“如何从负面反馈中提取建设性信息,并保护自己的创作自信心”这个层面。那些配图,虽然是简单的双色构成,却极富表现力,例如用色彩的饱和度变化来象征设计师心理状态的起伏,这种视觉隐喻非常高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是一份现成的食谱,而是一套烹饪的底层逻辑。它没有承诺解决所有问题,但它提供了一种看待问题的“新视角”,让我开始用更结构化、更富有远见的方式去规划我接下来三年的设计学习和实践路线图。对于任何感到职业方向不确定、但又充满创作热情的年轻设计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份沉甸甸的礼物。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设计行业书籍,应该具备双重属性:既能提供可操作的工具和方法,又能触及到设计师的内心世界。《年轻的设计师,你是否迷茫又着急(双色)》在这两方面都做得相当平衡。我最近在尝试接一些独立项目,但最大的障碍在于时间管理和界限设定,总是不自觉地把工作时间无限拉长,导致身心俱疲。我翻阅到其中关于“高效能设计师的工作节奏”那一章节时,被其中的一些原则深深吸引。它不是教你用多少个App来管理任务,而是引导你去思考“你真正为之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与你从中获得的成长和满足感是否成正比”。这种从结果导向到过程价值重估的转变,对我触动很大。而且,这本书的装帧和用色选择,本身就是一种设计哲学的体现,那种沉稳又不失活力的双色调,仿佛在提醒我们,即使再迷茫,设计这件事的本质依然是关于秩序和美感的追求。它没有强行灌输最新的软件技巧,而是着眼于更长远的职业发展路径规划,这对于渴望建立长期职业生涯而非昙花一现的创作者来说,价值更高。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语言风格带着一种知识分子特有的克制和精准,读起来非常舒服,完全没有那种为了迎合大众而故意“口语化”的油腻感。我尤其赞赏作者在讨论“设计伦理”和“市场定位”时所展现出的深刻思考。现在的年轻设计师,不仅要会做东西,更要懂得如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书中探讨了如何在遵循商业逻辑的同时,避免成为一个纯粹的“制图机器”,如何去培养那种拒绝平庸的“设计傲骨”,但表达方式又是极其理性的,没有陷入空泛的道德说教。它甚至触及到了如何建立有效的同行交流圈子,而不是陷入无休止的“攀比”和“内耗”的泥潭。当我读到关于“如何定义自己的设计风格的‘最小可行性产品’(MVP)”时,我简直想立刻放下手中的其他资料,重新审视我过去的作品集。这本书更像是一剂清醒剂,让你在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洪流中,停下来问问自己:我究竟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设计师?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是有点打鼓的,因为市面上太多打着“快速成长”、“秘籍”旗号的书,读完之后发现内容空泛到可以忽略不计。但《年轻的设计师,你是否迷茫又着急(双色)》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扎实。它没有用那种浮夸的语气去承诺你“读完就能成为大牛”,而是非常诚恳地探讨了“迷茫”和“着急”这两个状态背后的深层原因。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焦虑感”的剖析,那不是简单的心理辅导,而是结合了设计行业特有的项目周期压力、技术迭代速度和自我价值实现这几个维度来进行的辩证分析。书中对不同设计领域的细微差别也做了区分,比如UI/UX和平面设计在面对职业瓶颈时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让作为一名刚入行不久的跨界设计师的我,感到被真正理解了。我正在尝试构建自己的作品集,但总觉得缺乏一个清晰的叙事主线,而这本书似乎提供了思考如何“讲好自己的设计故事”的底层逻辑。那些双色的插图和图表,不是为了好看而存在的装饰,它们精准地配合文字,帮助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比如“设计思维的螺旋上升模型”或者“反馈回路的健康机制”,阅读体验流畅自然,完全没有阅读那种“枯燥教材”的负担感。

评分

正在看,希望能学到想要的……

评分

比想象中要小,但内容还没开始看,希望不要太坑

评分

非常喜欢

评分

看完深有感触,讲述了很多实在的工作经验

评分

一下买了好多本,书都不错。

评分

一如既往地好!一如既往地好!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能够让人就业

评分

谁知道呢

评分

618不买点东西说不过去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