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披露了希特勒及纳粹在1933年至1945年期间,以强行购买、没收、查抄、抢夺等手段在德国以至整个欧洲搜集、霸占美术作品的过程,以及战后这些艺术品的命运,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揭示了希特勒及纳粹的罪行。在对收藏这些艺术品的林茨博物馆所进行的研究中,本书作者、柏林历史学家首次利用了一份财产目录——那是希特勒1938年至1945年间让人编制的——据此能够精确地分析希特勒及其代理人的收藏计划。一份遗物清单显示,191件收藏品在1945年后不翼而飞,至今下落不明。本书最后,详细叙述希特勒对美术的兴趣和劫掠美术品的过程以及部分艺术品的现状;并附1945年后不知去向的191幅作品的图片。
哈恩斯-克里斯蒂安·罗尔,德国波恩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自2002年至今在柏林自由大学国际文化公共媒体交流史研究室工作,著有本书及《铁腕收藏人:赫尔曼·戈林的搜罗》。
鸣谢
一、林茨收藏的研究
二、作为画家和艺术品收藏人的“元首”
三、注入旧收藏中的新血液——维也纳序幕
四、汉斯-波色年代——幻景和攫获
五、赫尔曼·福斯年代——“元首”的主管
六、同盟国对艺术品的管理
七、美国大兵是艺术品劫匪吗?
八、林茨特别任务的收藏
九、艺术品的来源和提供
十、艺术品商人——帮凶和同谋
十一、艺术品的下落——归还
十二、收藏者的风格
十三、林茨特别任务——幻景和罪行
附录 遗失的林茨特别任务的艺术品目录
译后记
一、林茨收藏的研究
1963年5月28日,在科隆的雷姆佩尔兹(Lempertz)拍卖行拍卖了画家路德维希·克瑙斯(Ludwig Knaus)的1幅画。这幅标题为《狂欢节的喧闹》(Faschingstreiben)的小幅画作是画家1893年的作品。这幅产生于19世纪慕尼黑画派传统的油画,并非以它的艺术水准引人注目,而更多的是由于它的历史。1941年,慕尼黑的女画商玛丽亚·迪特里希(Maria Dietrich)买下了这幅画并在一个月以后把它转卖给了希特勒。这幅油画战后原本在联邦德国1962年从第三帝国的“破产堆”接收过来的数千幅画品之中,当时的波恩政府曾决定,将接收来的一部分画品拍卖,而这幅《狂欢节的喧闹》就在被拍卖的画品之列。对于雷姆佩尔兹拍卖行来说,这幅油画是老相识了,因为这家科隆的拍卖行曾经在1940年把它印在一本图册中拍卖过一次,现在它又一次参加拍卖。
路德维希-克瑙斯这幅画作的命运很典型地展示了,德国以及国际上的画商们在希特勒艺术收藏的组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怎样重要的作用。本项研究就是围绕希特勒的艺术癖好和那些借此狠赚了一把的人们展开的。国际画商参与促成希特勒的收藏,假使不是至今涉及“第三帝国”的艺术收藏所暴露出的那么多问题有待解释的话,就很可能只被看做纯学术性的问题。
……
读下去,我才真正体会到“幕后”运作的复杂性。很多历史事件的表象总是光鲜亮丽,但这本书却毫不留情地揭开了那些光环之下的政治角力、个人恩怨以及艺术品征用与销毁背后的残酷逻辑。叙事节奏把握得相当到位,时而紧凑,如同一场惊心动魄的追捕;时而舒缓,如同在冰冷的大理石展厅里进行一次漫长的沉思。尤其是关于某些特定艺术流派的“净化”过程,作者没有停留在简单的谴责,而是深入挖掘了那些执行者、思想家和既得利益者之间的微妙关系网络。这种多维度的观察角度,让原本抽象的“文化政策”变得鲜活可感,充满了人性的挣扎与扭曲。
评分最让我震撼的是它所带来的历史反思的深度。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一堆史实和图片,它引导我们去思考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当美学标准被单一的政治意志所绑架时,艺术的生命力何以维系?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清晰地展示了艺术品在被意识形态污染后,其本体价值是如何被扭曲、挪用乃至最终消解的。读完合上书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它像一面冷峻的镜子,映照出权力对文化深层结构的侵蚀力量,也让人更加珍视今天我们所拥有的文化自由和多元性。这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和深思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功力。它并非单纯按照时间线索推进,而是采用了主题式的切入,围绕着“征集”、“伪造”、“展示”和“流散”这几个核心概念展开论述。这种非线性的组织方式,虽然在初期需要读者集中精力去构建知识框架,但一旦掌握了其内在逻辑,便能更清晰地理解那个时代艺术生态的碎片化与系统性破坏。书中穿插的那些专业术语和历史名词,都有详尽的注释或背景补充,使得即便是对该领域了解不深的读者,也能顺利跟上节奏,不会因为术语的密集而感到挫败。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联系点。
评分这本书刚到手,沉甸甸的,光是纸质和装帧就让人感觉挺有分量的。我一直对那个特定时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艺术领域是如何被意识形态深刻影响和塑造的。翻开第一页,那种扑面而来的学术气息和严谨的态度就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作者在引言部分就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宏大的叙事框架,清晰地阐述了研究的起点和目标,这对于理解后续复杂的内容至关重要。我特别欣赏的是作者在梳理史料时所展现出的那种近乎苛求的细致,各种档案、信件、会议记录被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建出一个立体而非扁平的图景。这绝不是一本简单的图录,更像是一部深入骨髓的社会史和权力运作史的剖析。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也令人印象深刻。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晦涩难懂,相反,它拥有着一种近乎文学性的流畅和张力。尤其是在描绘那些被权力机构控制的艺术家们的心路历程时,笔触显得尤为细腻和富有同情心,但又始终保持着客观的立场,没有陷入过度煽情的泥潭。例如,其中一段描述某次秘密的“鉴定会”,对现场紧张气氛的渲染,读起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能感受到空气中凝固的恐惧和野心。这种叙述的张力,让原本厚重的历史题材变得引人入胜,读起来完全没有负担,反而有一种不断探寻真相的驱动力。
评分送货快,慢慢看。
评分一直信任京东网的产品,发票开具也非常及时!
评分书非常的好,快递也非常快,最喜欢在京东买东西,真棒
评分虽然没有优惠券 喜欢的书还是毫不犹豫的买了 哈哈
评分新知文库23:第三帝国的艺术博物馆(二版)
评分很好,很不错,非常满意,特别喜欢
评分物流速度快,包装给力。内容没得说。好,非常给力
评分京东自营,正版,好评。
评分在实体店精挑细选图书,在京东商城放入购物车,等待大促,大量屯书,京东送货快,售后方便快捷又无后顾之忧。大爱京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