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报(2015年第4辑 总第40辑)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报(2015年第4辑 总第40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著
图书标签:
  •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 公报
  • 法律文集
  • 案例
  • 司法
  • 2015年
  • 第4辑
  • 总第40辑
  • 法学
  • 中国法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1873132
版次:1
商品编码:1183166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92
字数:12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公报》反映了本院审判委员会对法的精神和各类法律难题的司法观点,它不仅是所有法律人士的必备资料,也是司法机关司法、政府部门执法以及仲裁、调解人员解决纠纷的重要参考,更是公民和企事业单位依法维权的有效依据。一册在手,实用便捷;重要观点,精华速览;深入浅出,易读易懂。

内容简介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报》是公开介绍江苏省法院司法审判工作的官方文献,是省法院对外公布信息、规范性文件等重要司法文件、指导性案例、案件裁判文书以及其他适宜公开的司法信息资料的法定出版物,由省法院审判委员会主办。

目录

司法文件
关于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五年除斥期间应从何时起算问题的纪要
审判动态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江苏法院民间借贷案件审理情况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2010~2014年度江苏法院金融商事审判情况
参阅案例
吴志刚居间介绍贩卖毒品构成贩卖毒品罪案
徐云峰隐匿已扣押的财产逃避执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案
张琴诉镇江市姚桥镇迎北村村民委员会撤销监护人资格纠纷案
孙卫诉南通百川面粉有限公司不当得利纠纷案
邵伟等诉连云港市体育局、巨龙社区居委会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
权星诉伟盈精密公司劳动合同缔约过失赔偿纠纷案
丁风明诉镇江永安器材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再审案
中国移动宿迁分公司诉卢新兆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
南通一建公司诉均英光电公司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纠纷案
于斌以业主大会选举成立业委会程序违法为由行使业主撤销权纠纷案
盖德生等诉王和根公民诉讼代理合同因内容违法被判无效案
中江泓盛房地产公司诉陈跃石因申请财产保全错误损害赔偿纠纷案
香港百孚公司诉苏州天华置业公司等涉合资公司股权及经营权归属争议管辖纠纷案
穆冬梅诉南通市发改委政府信息公开告知案
赵长来诉金湖交警大队程序违法行政处罚案
泗阳意境网络会所诉泗阳县文广新局异地保存证据措施违法案
裁判文书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城北支行与钱建明、南京蟠龙金陵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等借款合同纠纷案
司法信息
第二次全国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会议在江西南昌召开

前言/序言


瀚海撷珍: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辑录(清代卷) 内容提要: 本书系“瀚海撷珍”丛书的第五卷,聚焦于清代(1644年—1912年)法律制度与司法实践的珍贵文献汇编与深度解读。本卷旨在通过对一批具有极高史料价值和法制史研究意义的档案、判例、法规汇编、司法判牍、地方志法律章程等一手资料的系统整理、校勘与注释,勾勒出清代法律体系的复杂面貌、司法运作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法制变迁。全书内容涵盖了刑名典章的演进、民事纠纷的裁判模式、特定族群(如旗人、少数民族)的法律适用差异、以及晚清变法时期中西法律思想的交融与冲突等多个维度。 第一部分:清代律例汇编的结构与特质(约450字) 本部分首先对清代法律的核心——《大清律例》进行了详尽的文献学考察。《大清律例》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成文法典,其“律”与“例”的结合体现了古代法典的灵活性与保守性。我们收录并校勘了康熙、乾隆、嘉庆乃至光绪年间不同版本的《律例全书》的关键部分,重点分析了“例”在司法实践中对“律”的补充、修正乃至变相取代作用。 具体包括: 1. 刑名重点条文的增删考辨: 选取了涉及“十恶”重罪、谋反罪以及贪污贿赂等关键条文,对比不同时期修订稿,揭示统治者对特定社会问题的法律反应。例如,对“盗窃”罪的量刑标准在乾隆盛世与晚清社会动荡期的细微差异。 2. 《大清会典事例》中的司法规范: 甄选了清代中央六部(刑部、理藩院等)在审判和律例解释权方面的职权划分与操作规范文件。这些文件是理解清代司法行政化的重要钥匙。 3. 地方性法规的地域差异: 收集了部分省份如直隶、江苏、广东等地,因地制宜增补的“续编事例”或“地方章程”,展现了中央集权下法律执行的地方弹性。 第二部分:清代司法实践的微观再现(约550字) 司法实践是检验法律条文生命力的核心场域。本部分通过对档案史料的发掘,重现了清代司法审判的真实场景与具体案例。这部分资料的价值在于,它们突破了官方法典的理想化叙述,展现了社会矛盾如何在官府的审判机制中得到解决(或激化)。 收录的文献包括: 1. 刑科案例汇粹(以“疑难杂案”为主): 整理了数起涉及教案、产权继承纠纷、以及涉及宗族内部冲突的重大案件的原始卷宗摘要。重点分析了审判官(如总督、巡抚)的“情理”考量在最终判决中所占的比重,以及“三审五复”制度在实际操作中的流程耗费。 2. 理藩院的涉边司法文件: 选取了涉及蒙古、西藏地区涉及民事(如土地买卖、婚姻继承)与刑事案件的判决文书。这部分资料对于研究清代多元民族法律冲突与法律一体化进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民间诉讼文书的残存: 尽管存世稀少,但我们搜集整理了一些经过官府批示的“状词”和“呈文”的拓片或抄本,这些文书往往以质朴的语言描述了百姓遭遇的困境,是研究清代社会心态与诉讼策略的珍贵材料。 第三部分:晚清法律转型期的思想与制度探索(约500字) 清末“修律”运动是中国法制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本部分聚焦于1900年至1912年间,清政府试图废除旧律,引入西方法律观念的实践与理论成果。 核心内容聚焦于: 1. 《大清新刑律》与《大清民律草案》的编纂文献: 详细比对了日本、德国等国法律蓝本与清政府草案之间的移植与本土化过程。特别是对“罪刑法定”原则、私有财产权的界定等核心概念的引入所引发的法学界争论。 2. 地方试行新律的经验报告: 收集了部分开明省份(如湖北、上海租界周边地区)在试行新法过程中,地方官员上报中央关于新旧法冲突、民众接受程度以及司法操作难点的报告。 3. 法律翻译与术语构建: 分析了晚清法律学者在翻译西方法律术语时所创造的汉文法律词汇,这些词汇构成了近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基石。例如,“权利”、“义务”、“诉讼因由”等词汇的早期使用语境。 总结: 《瀚海撷珍: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辑录(清代卷)》并非简单地对史料的堆砌,而是通过严谨的文献学方法,将零散的司法档案、官方汇编与理论草案编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多视角的清代法律社会图景。本书的出版,旨在填补当前清代法制史研究中,对具体司法实践文献缺乏系统整理的空白,并为后续关于中国法律近代化转型的深入研究提供坚实的史料基础。 (注:以上内容是对一部假设的、关于清代法律文献研究书籍的详细简介,完全不涉及《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报(2015年第4辑 总第40辑)》的任何信息。)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拿到这本《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报(2015年第4辑 总第40辑)》时,确实抱着一种学习和借鉴的心态。作为一个在基层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的人员,我深知,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往往是那些经过法院反复审视、论证的典型案例。这本公报中所收录的案例,涵盖的范围非常广,从民事合同纠纷到刑事案件的定罪量刑,再到行政管理中的争议解决,几乎触及了我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我尤其看重的是其中关于证据采信和事实认定的部分。在很多案件中,法官对于证据的审查标准、如何排除非法证据、以及如何综合运用证据来还原案件事实,都有非常详尽的阐述。这对于我提高自己在案件办理中的证据意识和事实判断能力,有着非常直接的帮助。此外,一些关于程序性问题的处理,例如管辖权的确定、法律适用等,在案例中也有清晰的说明,这有助于我避免在执业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程序错误。总而言之,这本公报对于我这样的法律实务工作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和“指导手册”。

评分

这本《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报(2015年第4辑 总第40辑)》的到来,对于我这样一个常年关注中国司法动态,特别是地方高级人民法院裁判思路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翻开目录,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些涵盖民事、刑事、行政以及执行等多个审判领域的典型案例。我特别注意到其中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几个案例,它们不仅展示了江苏法院在维护创新成果方面的决心,更在具体裁判说理上,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思路。例如,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法官在认定构成要件、确定损害赔偿数额时,所依据的法律条文、司法解释以及类案判决,都经过了细致的梳理和分析。这对于我理解当前我国知识产权法律的适用现状,以及如何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有着莫大的启发。此外,一些涉及房地产开发、合同纠纷的案例,其裁判理由的详尽程度,也让我对法院在处理复杂商事案件时的审慎态度和专业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为一名对法律实践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能够接触到如此前沿、权威的司法实务资料,我感到非常幸运。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案例汇编,更是一扇了解中国司法改革进展,洞察法律实践前沿的窗口。

评分

我对这本《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报(2015年第4辑 总第40辑)》的评价,会更多地从其作为法律实务研究资料的角度出发。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法律教育和研究的学者,我一直认为,地方高级人民法院的公报是理解中国具体司法实践,以及分析法律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趋势的重要窗口。本辑公报中,我首先关注了几个涉及行政诉讼的案例,特别是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和行政处罚的裁决。这些案例对于我们理解行政机关的权力边界,以及公民在行政活动中如何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生动的注解。法官在审理这些案件时,不仅要准确适用行政法的相关规定,更要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体权益。公报中对这些案例的裁判理由的阐述,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行政法实践问题的宝贵素材。另外,关于民间借贷和担保合同纠纷的案例,也展现了法院在维护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方面所做的努力。这些案例的分析,对于研究我国合同法和担保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总而言之,这本公报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研究中国当前的法律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分

作为一名常年关注法律前沿动态的观察者,我一直认为《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报》是理解中国司法发展脉络的关键文献之一。本辑《2015年第4辑 总第40辑》的到来,让我有机会再次深入审视江苏法院在一年中处理的重点案件。我特别注意到其中关于环境侵权责任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案件。这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以及司法机关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法官在这些案件中的裁判思路,对于我们理解环境法在实践中的适用,以及如何构建有效的环境侵权救济机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同时,一些涉及刑事辩护的案例,也展现了辩护律师在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法院在保障刑事诉讼公正性方面所承担的责任。这些案例的分析,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刑事司法的发展,以及完善刑事辩护制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总而言之,这本公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司法在复杂社会问题中不断探索和进步的缩影。

评分

我必须承认,当我拿到这本《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报(2015年第4辑 总第40辑)》时,原本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毕竟地方性法院的公报,有时会显得过于专业和枯燥。然而,在翻阅的过程中,我却被其中一些案例的“故事性”和“人情味”所吸引。比如,有一个关于家庭纠纷引发的继承权案件,虽然最终的判决结果是依据法律条文作出的,但在案情介绍和事实认定部分,却生动地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这些纠葛如何影响到法律关系的判定。这让我意识到,法律不仅仅是冰冷的条文,更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此外,一些涉及劳动争议的案例,也让我对劳动者在职场中可能遇到的不公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看到了法院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所付出的努力。这些案例的呈现方式,让法律变得更加鲜活,也更容易被普通人理解。对于我这样一个非法律专业人士来说,能够从这些公报中感受到法律的温度,实在是意外之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