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Android 5 源代码

深入理解Android 5 源代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骏 著
图书标签:
  • Android
  • Android 5
  • 源代码
  • 深入理解
  • 技术
  • 开发
  • 编程
  • 移动开发
  • 操作系统
  • 计算机科学
  • 书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05951
版次:1
商品编码:11840243
品牌:异步图书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7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新版本Android 5.0
全面讲解了Android 5源程序的核心技术,包括Java Native Interface系统,HAL系统,IPC通信机制,Binder对象和Java接口,init进程和Zygote进程,System进程和应用程序进程,Activity组件,应用程序管理服务,Content Provider、Broadcast系统,电源管理系统,电话系统,短信系统、传感器系统、SEAndroid系统和ART系统等核心知识。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20章,循序渐进地分析了Android系统的基本源代码,依次讲解了Android系统介绍,获取并编译Android源代码,分析Java Native Interface系统,分析HAL系统,分析IPC通信机制,分析Binder对象和Java接口,分析ServiceManager和MessageQueue,init进程和Zygote进程,System进程和应用程序进程,分析Activity组件,应用程序管理服务分析,Content Provider、Broadcast(广播)系统,电源管理系统分析,分析WindowManagerService系统、分析电话系统,分析短信系统、Sensor传感器系统详解、分析SEAndroid系统和分析ART系统等核心知识。本书内容言简意赅,讲解方法通俗易懂,不仅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读者学习,也特别有利于初学者学习。
本书适合Android初学者、Android爱好者、Android底层开发人员、Android应用开发人员学习,也可以作为相关培训学校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用书。

作者简介

李骏,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士。较早进入Android开发领域。有多年的Android开发经验,熟练使用Java和C/C++进行软件开发。熟悉Android层次结构和Linux驱动层的结构及其上的开发,有着丰富的Android底层和驱动层的优化、移植经验,擅长利用JNI技术开发 Android上的应用程序。曾带领团队利用NDK技术成功开发过具有库仑计电池芯片的电池管理软件,以及在Android上成功移植人脸识别程序,目前在凹凸电子担任Android架构师。

目录

第1章 Android系统介绍 1
1.1 Android系统成功的秘诀 1
1.1.1 获取了业界的广泛支持 1
1.1.2 研发阵容强大 1
1.1.3 为开发人员“精心定制” 1
1.1.4 开源 2
1.2 剖析Android系统架构 2
1.2.1 底层操作系统层(OS) 3
1.2.2 各种库(Libraries)和Android
运行环境(RunTime) 3
1.2.3 Application Framework(应用
程序框架) 3
1.2.4 顶层应用程序(Application) 4
1.3 五大组件 4
1.3.1 Activity界面 4
1.3.2 Intent和Intent Filters切换 4
1.3.3 Service(服务) 5
1.3.4 Broadcast Receiver发送广播 5
1.3.5 用Content Provider存储数据 6
1.4 进程和线程 6
1.4.1 什么是进程 6
1.4.2 什么是线程 6
第2章 获取并编译Android源代码 7
2.1 获取Android源代码 7
2.1.1 在Linux系统中获取Android
源代码 7
2.1.2 在Windows平台获取Android
源代码 8
2.2 分析Android源代码结构 10
2.2.1 总体结构 11
2.2.2 应用程序部分 12
2.2.3 应用程序框架部分 13
2.2.4 系统服务部分 13
2.2.5 系统程序库部分 15
2.2.6 硬件抽象层部分 17
2.3 Android源代码提供的接口 18
2.3.1 暴露接口和隐藏接口 18
2.3.2 调用隐藏接口 23
2.4 编译源代码 25
2.4.1 搭建编译环境 25
2.4.2 在模拟器中运行 27
2.5 编译源代码生成SDK 27
第3章 分析Java Native Interface
系统 30
3.1 JNI基础 30
3.1.1 JNI的功能结构 30
3.1.2 JNI的调用层次 30
3.1.3 分析JNI的本质 31
3.2 分析MediaScanner 32
3.2.1 分析Java层 32
3.2.2 分析JNI层 37
3.2.3 分析Native(本地)层 38
3.3 分析Camera系统的JNI 44
3.3.1 Java层预览接口 45
3.3.2 注册预览的JNI函数 46
3.3.3 C/C++层的预览函数 48
第4章 分析HAL系统 49
4.1 HAL基础 49
4.1.1 推出HAL的背景 49
4.1.2 HAL的基本结构 50
4.2 分析HAL module架构 51
4.2.1 hw_module_t 52
4.2.2 结构hw_module_methods_t
的定义 52
4.2.3 hw_device_t结构 53
4.3 分析文件hardware.c 53
4.3.1 寻找动态链接库的地址 53
4.3.2 数组variant_keys 54
4.3.3 载入相应的库 54
4.3.4 获得hw_module_t结构体 54
4.4 分析硬件抽象层的加载过程 55
4.5 分析硬件访问服务 58
4.5.1 定义硬件访问服务接口 58
4.5.2 具体实现 59
4.6 分析Android官方实例 60
4.6.1 获取实例工程源代码 60
4.6.2 直接调用Service方法的
实现代码 61
4.6.3 通过Manager调用Service
的实现代码 64
4.7 HAL和系统移植 66
4.7.1 移植各个Android部件
的方式 66
4.7.2 设置设备权限 67
4.7.3 init.rc初始化 70
4.7.4 文件系统的属性 70
第5章 分析IPC通信机制 72
5.1 Binder机制概述 72
5.2 分析Binder驱动程序 73
5.2.1 分析数据结构 73
5.2.2 分析设备初始化 82
5.2.3 打开Binder设备文件 83
5.2.4 内存映射 85
5.2.5 释放物理页面 89
5.2.6 分配内核缓冲区 89
5.2.7 释放内核缓冲区 91
5.2.8 查询内核缓冲区 93
5.3 Binder封装库 93
5.3.1 类BBinder 94
5.3.2 类BpRefBase 96
5.3.3 类IPCThreadState 97
5.4 初始化Java层Binder框架 99
5.5 分析MediaServer的通信机制 101
5.5.1 MediaServer的入口函数 101
5.5.2 ProcessState 102
5.5.3 defaultServiceManager 103
5.5.4 注册MediaPlayerService 108
5.5.5 分析StartThread Pool和
join Thread Pool 117
第6章 分析Binder对象和Java接口 119
6.1 分析实体对象(binder_node) 119
6.2 分析本地对象(BBinder) 121
6.3 分析引用对象(binder_ref) 129
6.4 分析代理对象(BpBinder) 131
6.5 分析Java接口 134
6.5.1 获取Service Manager 134
6.5.2 分析ActivityManagerService
的Java层 138
第7章 分析ServiceManager和
MessageQueue 151
7.1 分析ServiceManager 151
7.1.1 分析主入口函数 151
7.1.2 打开Binder设备文件 152
7.1.3 注册处理 154
7.1.4 创建Binder实体对象 156
7.1.5 尽职的循环 157
7.1.6 将信息注册到
ServiceManager 162
7.1.7 分析MediaPlayerService
和Client 164
7.2 获得Service Manager接口 169
7.3 分析MessageQueue 171
7.3.1 创建MessageQueue 171
7.3.2 提取消息 171
7.3.3 分析函数nativePollOnce 174
第8章 init进程和Zygote进程 182
8.1 分析init进程 182
8.1.1 分析入口函数 182
8.1.2 分析配置文件 185
8.1.3 分析Service 190
8.1.4 解析on字段的内容 195
8.1.5 init控制Service 197
8.1.6 控制属性服务 204
8.2 分析Zygote(孕育)进程 210
8.2.1 Zygote基础 211
8.2.2 分析Zygote的启动过程 211
第9章 System进程和应用程序进程 224
9.1 分析System进程 224
9.1.1 启动System进程前
的准备工作 224
9.1.2 分析SystemServer 225
9.1.3 分析EntropyService 227
9.1.4 分析DropBoxManager
Service 229
9.1.5 分析DiskStatsService 234
9.1.6 分析DeviceStorageManager
Service(监测系统内存存储
空间的状态) 237
9.1.7 分析SamplingProfiler
Service 239
9.2 分析应用程序进程 246
9.2.1 创建应用程序 246
9.2.2 启动线程池 254
9.2.3 创建信息循环 255
第10章 分析Activity组件 258
10.1 Activity基础 258
10.1.1 Activity状态 258
10.1.2 剖析Activity中的
主要函数 259
10.2 分析Activity的启动源代码 260
10.2.1 Launcher启动应用程序 261
10.2.2 返回ActivityManagerService
的远程接口 262
10.2.3 解析intent的内容 263
10.2.4 分析检查机制 265
10.2.5 执行Activity组件的操作 274
10.2.6 将Launcher推入Paused
状态 279
10.2.7 处理消息 281
10.2.8 暂停完毕 282
10.2.9 建立双向连接 285
10.2.10 启动新的Activity 289
10.2.11 通知机制 291
10.2.12 发送消息 292
第11章 应用程序管理服务——PackageManagerService分析 295
11.1 PackageManagerService概述 295
11.2 系统进程启动 296
11.3 开始运行 296
11.4 扫描APK文件 306
11.5 解析并安装文件 307
11.6 启动系统默认Home应用程序
Launcher 323
11.6.1 设置系统进程 323
11.6.2 启动Home应用程序 324
11.6.3 启动com.android.launcher2. Launcher 330
11.6.4 加载应用程序 333
11.6.5 获得Activity 336
第12章 Content Provider存储机制 341
12.1 Content Provider基础 341
12.1.1 Content Provider在应用
程序中的架构 341
12.1.2 Content Provider的常用
接口 342
12.2 启动Content Provider 343
12.2.1 获得对象接口 343
12.2.2 存在校验 344
12.2.3 启动Android应用程序 348
12.2.4 根据进程启动Content
Provider 348
12.2.5 处理消息 352
12.2.6 具体启动 354
12.3 Content Provider数据共享 356
12.3.1 获取接口 356
12.3.2 创建CursorWindow对象 358
12.3.3 数据传递 361
12.3.4 处理进程通信的请求 362
12.3.5 数据操作 367
第13章 分析广播机制源代码 370
13.1 Broadcast基础 370
13.2 发送广播信息 371
13.2.1 intent描述指示 371
13.2.2 传递广播信息 371
13.2.3 封装传递 372
13.2.4 处理发送请求 372
13.2.5 查找广播接收者 373
13.2.6 处理广播信息 375
13.2.7 检查权限 382
13.2.8 处理的进程通信请求 384
13.3 分析BroadCastReceiver 386
13.3.1 MainActivity的调用 386
13.3.2 注册广播接收者 387
13.3.3 获取接口对象 388
13.3.4 处理进程间的通信请求 390
第14章 分析电源管理系统 392
14.1 Power Management架构基础 392
14.2 分析Framework层 392
14.2.1 文件PowerManager.java 393
14.2.2 提供PowerManager功能 393
14.3 JNI层架构分析 410
14.3.1 定义了两层之间的
接口函数 410
14.3.2 与Linux Kernel层
进行交互 411
14.4 Kernel(内核)层架构分析 411
14.4.1 文件power.c 412
14.4.2 文件earlysuspend.c 414
14.4.3 文件wakelock.c 414
14.4.4 文件resume.c 416
14.4.5 文件suspend.c 416
14.4.6 文件main.c 417
14.4.7 proc文件 417
14.5 wakelock和early_suspend 418
14.5.1 wakelock的原理 418
14.5.2 early_suspend的原理 419
14.5.3 Android休眠 419
14.5.4 Android唤醒 421
14.6 Battery电池系统架构和管理 421
14.6.1 实现驱动程序 422
14.6.2 实现JNI本地代码 422
14.6.3 Java层代码 423
14.6.4 实现Uevent部分 424
14.7 JobScheduler节能调度机制 428
14.7.1 JobScheduler机制的
推出背景 428
14.7.2 JobScheduler的实现 428
14.7.3 实现操作调度 429
14.7.4 封装调度任务 431
第15章 分析WindowManagerService
系统 434
15.1 WindowManagerService基础 434
15.2 计算Activity窗口的大小 435
15.2.1 实现View遍历 436
15.2.2 函数relayoutWindow 446
15.2.3 函数relayoutWindow 447
15.2.4 拦截消息的处理类 466
15.2.5 判断是否计算过 477
第16章 分析电话系统 482
16.1 Android电话系统详解 482
16.1.1 电话系统简介 482
16.1.2 电话系统结构 483
16.1.3 驱动程序介绍 485
16.1.4 RIL接口 486
16.1.5 分析电话系统的实现流程 488
16.2 电话系统中的音频模块 493
16.2.1 音频系统结构 493
16.2.2 分析音频系统的层次 494
16.3 分析拨号流程 501
16.3.1 拨号界面 501
16.3.2 实现Phone应用 504
16.3.3 Call通话控制 507
16.3.4 静态方法调用 510
16.3.5 通话管理 512
16.3.6 dial拨号 514
16.3.7 状态跟踪 515
16.3.8 RIL消息“出/入”口 516
16.3.9 显示通话主界面 517
第17章 分析短信系统 518
17.1 短信系统的主界面 518
17.2 发送普通短信 520
17.3 发送彩信 530
17.4 接收短信 537
17.4.1 Java应用层的接收流程 538
17.4.2 Framework层的处理过程 540
第18章 Sensor传感器系统详解 542
18.1 Android传感器系统概述 542
18.2 Java层详解 543
18.3 Frameworks层详解 548
18.3.1 监听传感器的变化 548
18.3.2 注册监听 548
18.4 JNI层详解 556
18.4.1 实现Native(本地)函数 557
18.4.2 处理客户端数据 561
18.4.3 处理服务端数据 563
18.4.4 封装HAL层的代码 572
18.4.5 处理消息队列 576
18.5 HAL层详解 578
第19章 分析SEAndroid系统 585
19.1 SEAndroid概述 585
19.1.1 内核空间 587
19.1.2 用户空间 588
19.2 文件安全上下文 596
19.2.1 设置打包在ROM里面
的文件的安全上下文 597
19.2.2 设置虚拟文件系统的
安全上下文 600
19.2.3 设置应用程序数据文件的
安全上下文 601
19.3 进程安全上下文 612
19.3.1 为独立进程静态地设置
安全上下文 612
19.3.2 为应用程序进程设置
安全上下文 615
第20章 分析ART系统 621
20.1 对比Dalvik VM和ART 621
20.2 启动ART 623
20.2.1 运行app_process进程 624
20.2.2 准备启动 627
20.2.3 创建运行实例 632
20.2.4 注册本地JNI函数 633
20.2.5 启动守护进程 634
20.2.6 解析参数 635
20.2.7 初始化类、方法和域 641
20.3 分析主函数main 647
20.4 查找目标类 648
20.4.1 函数LookupClass() 648
20.4.2 函数DefineClass() 650
20.4.3 函数InsertClass() 653
20.4.4 函数LinkClass() 653
20.5 类操作 655
20.6 实现托管操作 656
20.7 加载OAT文件 660
20.7.1 产生OAT 660
20.7.2 创建ART虚拟机 661
20.7.3 解析启动参数并创建堆 663
20.7.4 生成指定目录文件 665
20.7.5 加载OAT文件 666
20.7.6 解析字段 668

前言/序言


《Android 5 深度探索:构建与原理》 序言: 在移动操作系统飞速发展的浪潮中,Android 凭借其开放性、灵活性以及庞大的生态系统,已然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移动平台之一。从诞生之初的简陋雏形,到如今功能强大、体验流畅的成熟体系,Android 的每一次迭代都凝聚了无数工程师的心血与智慧。特别是 Android 5.0(Lollipop)的发布,标志着 Android 在设计理念、核心架构以及用户体验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引入了 Material Design 的全新视觉语言,重塑了应用生命周期管理,并在 ART 运行时环境下实现了性能的显著提升。 本书并非对 Android 5.0 源代码进行逐行逐字的详尽解读,那种方式既不现实,也往往淹没在细节之中,难以触及核心。相反,我们致力于以一种更具穿透力和系统性的视角,带领读者深入 Android 5.0 的内部运作机制,理解其核心组件的设计哲学,揭示关键技术背后的原理,并探讨在实际开发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和适配这些特性。本书的目标是帮助开发者和技术爱好者建立起对 Android 5.0 体系的深刻认知,从“如何使用”提升到“为何如此”的境界,从而在 Android 开发领域拥有更强的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部分:Android 5.0 核心架构纵览 本部分将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的 Android 5.0 架构视图,从宏观层面理解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关键层次。 第一章:Android 5.0 架构演进与核心理念 Android 历史回顾: 简要梳理 Android 发展历程,重点回顾 Android 5.0 之前的版本在架构和功能上的关键里程碑,为理解 5.0 的变革奠定基础。 Android 5.0 的设计哲学: 深入分析 Material Design 所带来的视觉和交互上的革新,以及它如何影响系统各层面。探讨 ART 运行时环境带来的性能提升及其背后的考量。 Android 5.0 整体架构图解: 详细解析 Android 5.0 的分层架构,包括 Linux 内核层、HAL 层、Native Libraries、Android Runtime (ART)、Java API Framework 以及 Applications 层。重点介绍各层之间的交互方式和依赖关系。 关键组件的定位: 明确 System Server、Activity Manager、Window Manager、PackageManager 等核心系统服务的职责,以及它们在整个架构中的地位。 第二章:Linux 内核与 HAL 层:硬件的基石 Linux 内核的役割: 强调 Linux 内核作为 Android 底层支撑的重要性,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电源管理、驱动程序框架等。 Android 5.0 特有的内核优化(如果存在,需具体分析): 关注 Android 5.0 在内核层面是否有针对性的改进,例如在 Binder 驱动、内存分配策略等方面的优化。 硬件抽象层 (HAL): 深入理解 HAL 的设计目的——提供一套标准的硬件接口,屏蔽底层硬件差异。 HAL 模块的实现机制: 剖析 HAL 模块的加载、初始化和通信机制,例如通过 Binder IPC 调用。 Binder IPC 机制: 详细讲解 Binder 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在 Android 中跨进程通信的核心作用,以及它如何支撑 HAL 与上层服务之间的通信。 第二部分:Android 5.0 核心组件深度剖析 本部分将聚焦 Android 5.0 的核心系统服务和关键组件,揭示其内部工作流程和技术实现。 第三章:System Server:万物之始 System Server 的启动流程: 详细描述 Zygote 进程如何孵化 System Server 进程,以及 System Server 如何创建和管理其他核心系统服务。 核心服务注册与管理: 深入理解 Activity Manager Service (AMS)、Package Manager Service (PMS)、Window Manager Service (WMS)、Notification Manager Service (NMS) 等关键服务的注册、启动和生命周期管理。 Binder Binder 服务的交互: 分析 System Server 如何通过 Binder IPC 与其他进程(如应用程序进程)进行通信。 System Server 的高可用性与容错机制: 探讨 System Server 如何处理服务崩溃以及其自身的健壮性设计。 第四章:Activity Manager Service (AMS):应用生命周期的守护者 Activity 栈的管理: 详细解析 AMS 如何管理应用程序的 Activity 栈,包括 Activity 的创建、销毁、暂停、恢复等状态转换。 Intent 的解析与匹配: 深入理解 Intent 的工作机制,以及 AMS 如何根据 Intent 的信息找到并启动目标组件。 任务 (Task) 的概念与管理: 解释 Task 的概念,以及 AMS 如何管理 Task 的生命周期,包括 Task 的合并、后退栈等。 进程管理与调度: AMS 如何与 Activity Manager 协同工作,进行应用程序进程的启动、回收和优先级管理。 BroadcastReceiver 的分发机制: 讲解 AMS 如何处理 Broadcast Intent 的分发,以及 BroadcastReceiver 的生命周期。 第五章:Window Manager Service (WMS):绘制视觉的魔术师 Surface Flinger 与 Window Manager 的协同: 阐述 WMS 如何与 Surface Flinger 协同工作,完成窗口的创建、布局、绘制和合成。 窗口的 Z-Order 与图层管理: 解释窗口的堆叠顺序 (Z-Order) 是如何确定的,以及 WMS 如何为每个窗口分配 Surface。 触摸事件的传递: 深入解析触摸事件从用户输入到 WMS,再到最终应用程序的处理流程。 窗口的动画与过渡效果: 探讨 WMS 如何支持窗口的动画和过渡效果,以及 Material Design 动画的实现原理。 屏幕截图与录制: 分析 WMS 如何支持屏幕截图和录制功能。 第六章:PackageManager Service (PMS):应用的注册与管理 APK 的解析与安装: 详细阐述 PMS 如何解析 APK 文件,提取应用信息(如 Manifest、资源等),并完成应用的安装过程。 应用程序组件的注册与发现: 讲解 PMS 如何注册和管理应用程序中的 Activity、Service、BroadcastReceiver、ContentProvider 等组件。 权限的管理与检查: 深入分析 Android 的权限模型,以及 PMS 如何处理应用权限的声明、授予和运行时检查。 应用程序的更新与卸载: 阐述 PMS 如何处理应用程序的更新和卸载操作。 第三部分:Android 5.0 运行时与关键技术 本部分将深入探讨 Android 5.0 的运行时环境,以及在开发中至关重要的技术细节。 第七章:Android Runtime (ART):性能的飞跃 ART 的前身 Dalvik 及其局限性: 回顾 Dalvik 虚拟机的工作方式,并分析其在启动速度和运行时性能上的不足。 ART 的核心设计理念: 深入解析 ART 的 Ahead-Of-Time (AOT) 编译机制,以及它如何通过预编译提高应用启动速度和运行效率。 ART 的编译过程: 详细介绍 ART 的 DEX 文件到本地机器码的编译过程,包括 `dex2oat` 工具的作用。 ART 的垃圾回收 (GC) 机制: 探讨 ART 中 GC 的改进,以及它对应用性能和流畅性的影响。 ART 的优势与挑战: 分析 ART 带来的性能提升,以及其在应用大小、首次启动时间和存储空间方面的权衡。 第八章:Intent 与消息机制:组件间的通信桥梁 Intent 的深入解析: 再次强调 Intent 在 Android 组件通信中的核心地位,包括显式 Intent 和隐式 Intent。 Intent Filter 的匹配规则: 详细解释 Intent Filter 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过 Intent Filter 实现隐式 Intent 的匹配。 BroadcastReceiver 的工作原理: 深入理解 BroadcastReceiver 的注册、发送、接收和生命周期。 Local Broadcast Manager: 讲解 Local Broadcast Manager 在同一进程内高效发送广播的机制。 Message Queue 和 Handler: 深入剖析 Android 的消息机制,包括 Looper、MessageQueue、Handler 和 Message,以及它们在多线程通信中的作用。 第九章:Content Provider:数据的共享与访问 Content Provider 的设计目的: 阐述 Content Provider 如何实现跨应用程序的数据共享和访问。 Content URI 的结构与使用: 详细介绍 Content URI 的构成,以及如何使用它来标识和定位数据。 CRUD 操作: 详细讲解 Content Provider 支持的 Create, Read, Update, Delete (CRUD) 操作,以及 `query`, `insert`, `update`, `delete` 方法的实现。 Cursor 的作用: 解释 Cursor 在读取查询结果时的作用,以及如何遍历和处理查询结果。 Content Observer: 讲解 Content Observer 如何实现数据变化时的通知机制。 第十章:进程与线程管理:性能调优的关键 Android 的进程模型: 解释 Android 的进程隔离模型,以及不同进程的生命周期和优先级。 线程的创建与管理: 探讨 Android 中线程的创建方式,以及主线程 (UI 线程) 和工作线程的区别。 线程安全与同步机制: 讲解在多线程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并发问题,以及如何使用锁、同步关键字等机制来保证线程安全。 AsyncTask 的使用与局限性: 分析 AsyncTask 的工作原理,并讨论其在 Android 5.0 之后的维护和替代方案。 HandlerThread 与 IntentService: 介绍 HandlerThread 和 IntentService 在异步任务处理中的应用。 第四部分:Android 5.0 中的高级特性与实践 本部分将聚焦 Android 5.0 引入的一些重要新特性,以及在实际开发中需要关注的方面。 第十一章:Material Design 的深入实践 Material Design 的核心原则: 详细解读 Material Design 的阴影、运动、响应式布局、色彩系统等核心设计原则。 View 的属性与自定义: 讲解如何利用 Material Design 提供的 View(如 CardView, RecyclerView)及其属性实现视觉效果。 Transition API: 深入理解 Android 5.0 引入的 Transition API,以及如何实现流畅的 Activity 和 Fragment 之间的过渡动画。 Vector Drawable: 介绍 Vector Drawable 的优势,以及如何在 Android 5.0 中使用它来实现可伸缩的矢量图形。 ConstraintLayout(虽然在 5.0 之后流行,但可以回顾其设计理念的萌芽): 探讨布局的演进,为理解更现代的布局方式打下基础。 第十二章:后台任务与服务:持久化与效率 JobScheduler: 详细介绍 JobScheduler 的工作原理,它如何根据条件(网络、电量、空闲等)智能地调度后台任务,以优化电量消耗和网络使用。 SyncAdapter: 讲解 SyncAdapter 在实现数据同步时的作用,以及它如何与 Content Provider 结合使用。 WakeLock 与后台进程管理: 探讨 WakeLock 的使用,以及如何合理地避免不必要的后台唤醒,保证设备电量。 后台服务的优化策略: 针对 Android 5.0 及更高版本的后台限制,提供优化后台服务的建议。 第十三章:内存管理与性能优化 Android 内存结构: 解释 Android 应用程序的内存分配模型,包括 Dalvik/ART Heap、Native Heap 等。 内存泄漏的检测与分析: 介绍 LeakCanary 等工具的使用,以及如何通过 Android Studio 的 Profiler 检测和分析内存泄漏。 内存优化技巧: 提供 Bitmap 优化、对象池、避免不必要的对象创建等内存优化实践。 CPU 使用率分析: 讲解如何使用 Profiler 分析 CPU 使用率,识别性能瓶颈。 ANR (Application Not Responding) 的分析: 探讨 ANR 的产生原因,以及如何通过日志分析定位问题。 第五部分:Android 5.0 的开发实践与未来展望 本部分将回归开发实践,并对 Android 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第十四章:Android 5.0 开发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适配 Material Design 的挑战: 总结在适配 Material Design 时遇到的常见兼容性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ART 兼容性问题: 探讨在 ART 环境下可能遇到的与 Dalvik 不同的行为,以及如何解决。 权限适配: 针对 Android 5.0 的权限模型,提供实际开发中的权限申请和管理建议。 设备碎片化问题: 讨论在不同设备和 Android 版本上的适配策略。 第三方库的集成与冲突: 提供在项目中管理和解决第三方库冲突的经验。 第十五章:Android 开发的未来趋势 Jetpack Compose: 展望声明式 UI 框架 Jetpack Compose 的发展,及其对未来 Android UI 开发的影响。 Kotlin 在 Android 开发中的地位: 探讨 Kotlin 语言的优势,以及它在 Android 开发中的普及趋势。 性能优化与用户体验的持续关注: 强调在快速迭代的技术环境中,对性能和用户体验的持续打磨是开发者永恒的追求。 其他前沿技术展望: 简要提及 AI/ML 在移动端的应用,以及可能的其他技术发展方向。 结语: 《Android 5 深度探索:构建与原理》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实用的 Android 5.0 学习路径。我们相信,通过对本书内容的学习和实践,您将能够更自信地驾驭 Android 开发,更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并为构建出色的 Android 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技术的世界瞬息万变,但对原理的深刻理解,将是应对变化、持续进步的永恒利器。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拿起这本书之前,我对Android 5.0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知道一些框架和API,但对于其背后的实现原理一直模糊不清。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Android系统深层次的认知。作者在梳理系统架构时,逻辑清晰,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启动流程开始,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进程间通信、UI渲染、内存管理等关键模块。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Binder机制的讲解,它没有止步于说明Binder是什么,而是详细阐述了其设计理念、实现细节,以及在Android系统中的广泛应用,这对我理解Android的分布式系统特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内存管理和垃圾回收机制的剖析,也让我受益匪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优化应用的内存使用。书中对一些关键服务的分析,如PackageManagerService、LocationManagerService等,也展现了Android系统的高度集成和模块化设计。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Android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点,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不仅仅是技术文档的堆砌,更饱含着作者对Android系统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评分

作为一名在Android开发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一直渴望能够深入了解Android系统的核心。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这个需求。作者对于Android 5.0源代码的解读,可以说是鞭辟入里,将那些晦涩难懂的代码逻辑,通过精炼的文字和图示,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最初的Bootloader启动,到Kernel的初始化,再到System Server的启动和各种核心服务的注册,每一个环节都分析得十分透彻。我尤其对书中关于IPC(进程间通信)机制的讲解印象深刻,Binder的精妙设计,以及它在Android系统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在书中得到了详尽的阐述。此外,书中对Android UI系统的剖析,从View的绘制到SurfaceFlinger的工作原理,也让我对Android应用的视觉呈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阅读此书,我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Android系统的架构和设计思想,更能从中汲取解决实际开发问题的灵感和方法。这本书无疑是Android开发者提升自身技术深度的绝佳读物。

评分

我一直觉得,要真正掌握一项技术,就必须了解它的“前世今生”以及“内在肌理”。对于Android而言,这意味着要深入研究它的源代码。这本书便是我通往这个目标的一块重要垫脚石。作者以一种非常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方式,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进Android 5.0的源代码世界。他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代码,更是深入分析了代码背后的设计哲学和演进逻辑。从系统服务的注册和启动,到四大组件的生命周期管理,再到各种硬件服务的抽象和调用,书中都有非常详尽的论述。我特别赞赏作者对Android权限管理和安全机制的深入解读,这对于理解Android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同时,书中对Android的内存管理和进程调度策略的分析,也让我对如何优化应用性能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知识宝藏,它为我打开了Android系统开发的新视野,让我对Android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知。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远超我的预期。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宏大的技术展览馆,而作者则像一位博学的解说员,为我一一揭示Android 5.0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奥秘。他不仅仅是罗列知识点,而是将技术细节与系统设计理念融会在字里行间。对于Android系统如何管理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如何处理多任务切换,如何实现高效的图形渲染,书中的讲解都让我茅塞顿开。我尤其喜欢作者对系统服务的理解方式,他没有将它们仅仅看作是独立的模块,而是深入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协同工作,这对于理解Android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书中对ART虚拟机的工作原理的深入剖析,更是让我对Android应用的性能有了全新的认识。读这本书,我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以一种批判性和探索性的眼光去看待Android系统。它激发了我对Android底层技术更深层次的求知欲,并为我未来的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评分

这本书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向导,引领我穿越Android 5.0那庞大而复杂的源代码迷宫。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解Android的精髓并非仅仅是熟悉API的使用,更是要深入到其内核的每一个角落。作者以抽丝剥茧般的细致,剖析了Android 5.0各个核心组件的内部工作机制,从启动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到Binder机制的巧妙设计,再到ActivityManagerService和WindowManagerService的职责划分,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书中大量的代码片段,并非简单的堆砌,而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注释,直观地展示了Android系统的运行逻辑。尤其是对ART(Android Runtime)的解析,更是让我豁然开朗,理解了Java代码是如何在Android设备上高效执行的。对于每一个渴望从“使用者”蜕变为“开发者”的Android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不仅提升了我对Android系统整体架构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看懂”和“思考”源代码,为我后续的深入学习和问题排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曾一度觉得Android的源代码如同一本天书,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通往理解的桥梁。

评分

书做活动的时候买比书店便宜太多了

评分

东西收到以后马上查看,发现与图片描述一致,超级喜欢,卖家发货速度很快,服务也很到位,给老板点个赞,下次还会来购买!东西收到以后马上查看,发现与图片描述一致,超级喜欢,卖家发货速度很快,服务也很到位,给老板点个赞,下次还会来购买!

评分

一般般吧,经典的书都介绍过,没特别有用。

评分

书是脏的,被人踩过!差评差评!!!发货还特慢

评分

书写的不好,不容易懂

评分

书好厚

评分

书做活动的时候买比书店便宜太多了

评分

好~~~~~~~~~~~~~~~~~~~~~~~~~~~~~~

评分

写的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