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蓝皮书:中国西北发展报告(2016)

西北蓝皮书:中国西北发展报告(201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建龙 著
图书标签:
  • 西北发展
  • 区域经济
  • 中国西北
  • 发展报告
  • 经济地理
  • 政策研究
  • 蓝皮书
  • 西部发展
  • 区域发展
  • 战略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华恒桃李书刊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暂无
ISBN:9787509787359
商品编码:1184184156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西北蓝皮书:中国西北发展报告(2016)

:79.00元

作者:高建龙

出版社:暂无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09787359

字数:337000

页码:3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2015年,西北五省区在经济下行压力和严峻复杂的维稳形势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综合平衡,紧紧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努力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保持了经济平稳增长和社会大局稳定。
2016年,在新常态的特征日益突出的环境条件下,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大民生改善和扶贫开发力度,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西北地区的繁荣稳定。

内容提要


本书总结了2015年西北五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并对2016年西北五省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回顾了“十二五”期间西北五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聚焦了“十三五”期间西北五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思路和重点任务;从法治与民族团结、民生、生态文明三个方面法对西北五省的法治、宗教、就业、社会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目录


Ⅰ 总报告
1 2015年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及2016年展望【李晓霞 周 潇 郭德海】/001
  一 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报告/002
  二 西北地区社会发展报告/017

Ⅱ 战略篇
2 新疆“十二五”发展回顾及“十三五”前景展望【王宏丽】/030
3 “十二五”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回顾及“十三五”展望【白宽犁 刘晓惠】/049
4 甘肃省“十二五”发展回顾与“十三五”展望【罗 哲】/066
5 青海省“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发展思路【杨时民 肖向东 杜青华 刘亚州 李之隆】/082
6 宁夏经济新增长点:“十二五”分析与“十三五”建议【段庆林】/096

Ⅲ 法治与民族团结篇
7 法治新疆建设研究报告【王 磊 陈 琪】/111
8 法治陕西建设研究报告【郭兴全 韩 伟 蔡 军】/121
9 法治甘肃建设研究报告【侯万锋】/134
10 法治化背景下青海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研究【参看加 吉乎林】/146
11 法治宁夏进程中的社会稳定问题研究【李保平】/156
12 陕西宗教慈善活动调查报告(2012~2014)【李继武】/163
13 甘肃省民族宗教的阶段性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马亚萍】/176
14 青海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马进虎】/190

Ⅴ 民生篇
15 新疆促进就业的对策及路径研究【张小玲】/201
16 陕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张芙蓉 杨红娟】/216
17 甘肃省就业创业问题研究【何 苑】/229
18 青海藏区影响青年就业的因素分析与政策建议【朱学海】/245
19 宁夏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研究报告【杨永芳 陈 诺】/255

Ⅵ 生态文明篇
20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治理研究【陈鲲玲】/267
21 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283
22 甘肃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研究【刘伯霞 王建兵】/298
23 生态文明背景下青海三江源区生态经济发展形势及其路径研究【苏海红 李婧梅】/312
24 “美丽宁夏”建设成效及路径研究【李文庆】/325

作者介绍


高建龙,男,汉族,196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教授。曾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党校任副校长,现任新疆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兼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理论专家库特约宣讲员、自治区人民政府立法咨询专家委员、新疆经济学会副会长、新疆财经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区域经济发展等。近年来,主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新疆稳定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新疆依托密集型能源资源,推动跨越式发展的对策研究”等新疆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三项,委托研究课题多项。担任新疆社会科学院院长以来,撰写研究报告多篇,研究成果为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任主编的新疆社科院《要报》、《专报》、《舆情信息》对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已获得中央和自治区领导批示近40篇,多次获中宣部舆情局的表彰。王磊,男,汉族,1972年2月出生,陕西人,中共党员,民商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员。曾任新疆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科研外事处处长,现任杂志社社长。兼任新疆师范大学民商法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新疆地方法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多年来,围绕法学领域热点问题、紧密联系新疆实际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承担完成了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疆‘伊吉拉特’的现实危害及对策研究”,两项新疆社科基金项目“新疆周边国家外商投资法律环境研究”,主持完成了自治区财政厅委托项目“新疆财政就业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研究”,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课题“新疆暴力恐怖犯罪的法律对策研究”、“新疆民生保障法律促进机制研究”等20余项委托项目。作为学科带头人,组建并带领多个科研团队紧紧围绕新疆稳定有关法律问题展开研究,从理论层面和实践角度剖析新疆反恐反分裂以及“去*化”等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攻关现实热点、难点,深入基层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将科研成果中的重要观点凝练成20余篇研究报告,通过《要报》、《专报》等上报上级部门和领导,其中多篇要报被领导部门批示或采纳,如《关于处置大规模群众聚集游行事件的若干建议》被中宣部舆情局采用。西北蓝皮书摘要

文摘


序言



西北蓝皮书:中国西北发展报告(2016) 书籍简介 《西北蓝皮书:中国西北发展报告(2016)》是一部全面、深入、前瞻性地分析和评估中国西北地区(主要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个省、自治区)在2015年至2016年初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综合性研究报告集。本书由多位国内顶尖的区域发展战略专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地理学者联合撰写,旨在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西北地区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同时也为国内外企业、研究机构和关注西部开发的群体提供权威、详实的数据支持和深度解读。 本报告集秉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区域特色,注重政策前瞻”的研究原则,紧密围绕国家“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宏观背景,聚焦“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地区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对区域发展的宏观环境、核心产业、民生改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以及制度创新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与剖析。 第一部分:宏观环境与发展态势评估 报告首先对2015年至2016年初中国西北地区整体的发展环境进行了描摹与评价。这部分内容详细分析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对西北地区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外部因素对依赖资源型产业的西北经济体带来的冲击与调整压力。 在发展态势评估方面,报告运用了一系列定量分析方法,对比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在GDP增长速度、产业结构优化、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等关键经济指标上的表现。特别关注了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变化,分析了传统重工业(如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在去产能背景下的转型路径,以及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各省区的发展潜力与实际进展。报告指出,虽然整体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的内生动力正在逐步增强,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第二部分:重点产业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支撑西北地区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并对区域内部的协调性进行了评估。 能源化工与传统产业升级: 鉴于西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报告详尽分析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产业在环保约束日益趋紧和新能源冲击下的困境与出路。研究了“油头化尾”的产业链延伸战略,以及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中的定位。报告重点考察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等示范区的转型升级路径,探讨了循环经济和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应用情况。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互联互通: 2015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全面落地和加速推进的关键一年。报告将大量篇幅用于分析西北地区作为向西开放的战略门户所面临的机遇。详细评估了中欧班列(长安号)等国际物流通道的运行效率、辐射范围和带动效应。对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核心城市的国际枢纽地位建设、口岸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进行了专门研究,并提出了优化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建议。 现代农业与生态友好型产业培育: 报告关注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特色农产品(如优质牛羊肉、马铃薯、中药材)的品牌化建设和产业链延伸进行了案例分析。同时,深入探讨了生态旅游、清洁能源(光伏、风电)等非资源依赖型产业在区域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和发展潜力。 第三部分:社会民生与可持续发展焦点 发展不仅是经济指标的增长,更体现在人民福祉的提升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上。本部分聚焦于西北地区在社会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关键议题。 脱贫攻坚与社会保障体系: 报告全面梳理了2015年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在西北五省区的实施情况,尤其关注了甘肃定西、青海玉树等深度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进展、面临的瓶颈(如就业、教育资源短缺)以及地方政府的创新实践。此外,对区域医疗卫生体系的均衡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也进行了评估。 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管理: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极端脆弱,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发展的核心瓶颈。报告运用遥感和GIS数据,分析了区域内主要河流径流量变化、重点生态工程(如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的绩效评估。特别关注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敏感性问题以及新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紧迫性。 人口结构与人力资源开发: 报告研究了区域内人口流动趋势、城镇化进程中的“大城市病”与“乡村空心化”并存现象。针对区域内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质量,以及与产业升级需求匹配度的问题,提出了深化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议,以支撑未来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 第四部分:政策环境与制度创新观察 本部分侧重于评估和展望影响西北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自贸区建设与对外开放格局: 报告详细分析了新疆申报设立自贸区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探讨了陕西自贸区、甘肃兰州新区等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功能定位差异,以及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激活区域开放的内生动力。 区域合作机制的深化: 研究了关中—天水经济带、黄河上游生态经济区等跨省区合作机制的运行成效,分析了行政区划边界对要素自由流动的制约,并提出了深化区域协同治理的模式建议。 总结与展望 《西北蓝皮书:中国西北发展报告(2016)》的结论部分,综合了前述所有章节的研究成果,对“十三五”初期西北地区的发展定位进行了战略性重申。报告明确指出,西北地区正处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时期,能源基地、生态屏障和向西开放桥头堡的三大战略功能必须协同发力。它为理解2016年前后中国西部开发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提供了权威的学术支撑和翔实的数据支撑。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西北蓝皮书:中国西北发展报告(2016)》的封面设计,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种权威性和专业性。深邃的蓝色背景,沉稳而富有力量,象征着广袤的西北大地,而“蓝皮书”的字样则直接点明了其官方调研报告的性质。2016年,正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深水区,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如火如荼地展开的时期。我一直对西北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它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我购买这本书,是希望能够通过它,深入了解在那个特定年份,中国西北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维度上所呈现出的真实面貌。我期望它能提供翔实的数据、深入的分析,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我能够窥见一个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的中国西北。对于我这样一个渴望全面了解中国区域发展动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沉甸甸的厚重感,深蓝色的底色搭配烫金的“西北蓝皮书”几个大字,再配上“中国西北发展报告(2016)”这几个小字,一股官方、严谨的气息扑面而来。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感觉它不是那种可以随意翻翻看看的消遣读物,而是需要坐下来,带着一份研究的态度去仔细品读的。我之所以购买这本书,主要是出于我对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文化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浓厚兴趣。西北,这个在很多人印象中可能还停留在“边疆”、“荒漠”等刻板印象中的区域,事实上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承载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任,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挑战。2016年这个时间点,也正值国家大力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时期,相信这本书的出现,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观察和理解这一时期西北发展的重要视角。从书名就能感受到,它并非一家之言,而是汇聚了多方研究成果的报告,这让我对内容的翔实性和客观性充满了期待。

评分

这本《西北蓝皮书:中国西北发展报告(2016)》的封面,简洁而大气,深蓝色的主色调给人一种沉稳、可靠的感觉,“中国西北发展报告”几个字则直接点明了其内容核心。2016年,是我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积极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一年,西北地区在此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之所以选择购买这本书,是因为我对中国西北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希望了解其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2016年这一时期,西北地区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走进真实的西北,感受这片土地的脉搏。

评分

一拿到《西北蓝皮书:中国西北发展报告(2016)》,我就被它扎实的封面和清晰的标题所吸引。这本书的份量感十足,预示着其内容的丰富与深刻。2016年,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关键一年,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西北地区作为向西开放的前沿,其发展状况和未来走向备受瞩目。我购买这本书,是出于对中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好奇,以及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效果的关注。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关于西北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环境保护、民生改善、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最新信息和权威解读。我特别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具体案例和数据分析,让我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西北地区在这一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各地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西北地区,更是关于中国如何平衡区域发展、实现整体富强的宏观视角的一个缩影。

评分

刚拿到《西北蓝皮书:中国西北发展报告(2016)》时,我被它厚实的装帧和内页的纸张质感所吸引。翻开它,不是那种轻松跳跃的叙事,而是以一种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的学术报告风格呈现。虽然我不是专门从事西北地区研究的学者,但作为一名关心国家发展、对区域经济学有一定了解的普通读者,我对这本书所能提供的分析和洞察充满好奇。2016年,中国西北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国家一系列的宏观政策,如“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对西北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本书,从题目来看,就应该聚焦于这一时期的实际发展状况,而非宏观的概念性探讨。我期待它能展现出西北地区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发展、民生改善、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地区如何发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与周边国家开展合作,构建陆海联通的经济走廊,这些都是我特别关注的亮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