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过萧红成名作《生死场》,不敢说读懂萧红。《生死场》是发生在北方村庄的故事,不同于浪漫悲壮的爱国颂歌,萧红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真实质朴的口吻呈现出真实的受难的中国农民。《生死场》是值得多元解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其对人性、女性和底层生活的思考至今直抵人心。
《生死场:萧红小说精选集》精选萧红人生各阶段作品12篇,选篇时间纵贯萧红一生,选篇风格既有“萧红体”也有少见的讽刺小说。萧红的故事和文字如同她本人一样,真实、纯粹、独特。本书还原萧红的经典作品完整原貌,力图展现萧红的字里行间的悲悯和生命力。
萧红作为一个自传性小说作家,从她的创作内容可以窥见萧红漂泊传奇的一生。例如,《广告副手》写她与萧军的的爱情纠葛,《弃儿》写她自己初次有孩子的痛苦和纠结,在《家族以外的人》和《王四的故事》中追忆她的有二伯和老仆人王四……
本书编校自1935年容光书局初版版本,还原萧红独特的散文式诗性文字。
《生死场:萧红小说精选集》精心挑选萧红各创作阶段作品12篇,从成名作《生死场》开始,选取早期作品《广告副手》和《看风筝》,自传性作品《弃儿》,讽刺风格的《太太与西瓜》,经典之作《手》、《北中国》到遗述《红玻璃的故事》(骆宾基撰稿)。
《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也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一。《生死场》以哈尔滨近郊农村为背景,描写“九一八事件”前后赵三、二里半等农民生活和抗日故事:金枝未婚先孕,赵三反抗地主加租却误打了小偷,王婆因儿子死了服毒自杀……萧红敏锐生动地把握住当时北方农民糊涂地生殖,不断面向死亡的盲目生活。
《广告副手》:生病的芹跟恋人蓓力撒谎自己去画广告,却跑去看电影。蓓力担心芹,去接她,却发现了事实……
《弃儿》:本篇是萧红怀孕后在哈尔滨被困东兴顺旅馆的生死经历的重述。蓓力解救被困旅馆腹中隆起的芹,两人贫困潦倒,四处辗转,终于等到芹在医院产下孩子。孩子生下来躺在冰凉的板床上哭了五天。 第六天,芹决定将孩子送人。
《手》:染布匠的女儿王亚明因为有一双黑手和贫困的出身,被班级同学和老师当做下等人对待。王亚明对自己的愚钝毫无掩饰,一心努力学习,但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嘲弄,被赶出寝室睡在走廊直至退学。
《山下》:以重庆嘉陵江畔为背景展开,讲述十一岁的林姑娘帮助逃难的下江人获得报酬。混乱的年头,林姑娘的母亲想趁机给女儿多讨薪酬,却害林姑娘失去工作。
《红玻璃的故事》:萧红逝世前在香港思豪酒店口述,骆宾基记载。
萧红(1911-1942),女,本名张乃莹,笔名悄吟。黑龙江省呼兰县人。民国女作家,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
1932年,二十一岁的萧红与萧军相遇,正式开始文学创作。
1935年,中篇小说《生死场》假托“容光书局”自费印行,作者署名“萧红”,该书鲁迅作序、胡风作读后记,轰动文坛,萧红一举成名。
1936年,只身东渡日本。
1937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战文艺活动,足迹遍布上海、武汉、重庆、香港。
1942年逝世于香港,时年31岁。
代表作:
《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小城三月》
其(《生死场》)影响力是强大的……散文体的,深刻清晰的。
——《科克斯评论》
极具画面感,令人惊叹!……仿佛置身电影中,声音画面皆栩栩如生。
——《纽约客》
卓越不凡……萧红在寥寥数笔之间,让我们看见了人物是如何来到了命运边缘,又是如何被推向了边缘线外。
——《亚洲周刊》
萧红的一生都在漂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我们试图沿着这条轨迹,去重现萧红的人生,去体察一个女人在那个时代的情感和命运。她在文学中找到了个人价值和心灵自由,像“大鹏金翅鸟一样飞翔”,而在人生际遇上则颠沛流离,终于“跌入奴隶的死所”。
——《三联生活周刊》
生死场
广告副手
看风筝
弃儿
太太与西瓜
手
牛车上
家族以外的人?
王四的故事
山下
北中国
红玻璃的故事(遗述)
《生死场》
一只山羊在大道边啮嚼榆树的根端。
城外一条长长的大道,被榆树打成荫片。走在大道中,像是走进一个荡动遮天的大伞。
山羊嘴嚼榆树皮,黏沫从山羊的胡子流延着。被刮起的这些黏沫,仿佛是胰子的泡沫,又像粗重浮游着的丝条;黏沫挂满羊腿,榆树显然是生了疮疖,榆树带着偌大的疤痕。山羊却睡在荫中,白囊一样的肚皮起起落落……菜田里一个小孩慢慢地踱走。在草帽的盖伏下,像是一棵大形的菌类。
捕蝴蝶吗?捉蚱虫吗?小孩在正午的太阳下。
很短时间以内,跌步的农夫也出现在菜田里。一片白菜的颜色有些相近山羊的颜色。
毗连着菜田的南端生着青穗的高粱的林。小孩钻入高粱之群里,许多穗子被撞着在头顶打坠下来。有时也打在脸上。叶子们交结着响,有时刺痛着皮肤。那里是绿色的甜味的世界,显然凉爽一些。时间不久小孩子争斗着又走出最末的那棵植物。立刻太阳烧着他的头发,急灵的他把帽子扣起来。
高空的蓝天,遮覆住菜田上跳跃着的太阳。没有一块行云。一株柳条的短枝,小孩挟在腋下,走路他的两腿膝盖远远的分开,两只脚尖向里勾着,勾得腿在抱着个盆样。跌脚的农夫早已看清是自己的孩子了,他远远地完全用喉音在问着:“罗圈腿,唉呀!……不能找到?”
这个孩子的名字十分象征着他。他说:“没有。”
菜田的边道,小小的地盘,绣着野菜。经过这条短道,前面就是二里半的房窝,他家门前种着一株杨树,杨树翻摆着自己的叶子。每日二里半走在杨树下,总是听一听杨树的叶子怎样响;看一看杨树的叶子怎样动摆?杨树每天这样……他也每天停脚。今天是他第一次破例,什么他都忘记,只见跌脚跌得更深了!每一步像在踏下一个坑去。
土屋周围,树条编做成墙,杨树一半荫影洒落到院中;麻面婆在荫影中洗濯衣裳。正午田圃间只留着寂静,惟有蝴蝶们为着花,远近的翩飞,不怕太阳烧毁它们的翅膀。一切都回藏起来,一只狗也寻着有荫的地方睡了!虫子们也回藏不鸣!
汗水在麻面婆的脸上,如珠如豆,渐渐侵着每个麻痕而下流。麻面婆不是一只蝴蝶,她生不出磷膀来,只有印就的麻痕……
《广告副手》
……
房门大开着,碗和筷子散散乱乱的摊在炉台上,屋子充满黄昏的颜色。
蓓力到报馆送稿子回来一看着门扇,他脸就带上了惊疑的色彩,他心不平静的在跳:
“腊月天还这样放空气吗?”
他进屋摸索着火柴和蜡烛。他的手惊疑的在颤动。他心假装平静无事的跳。他嘴努力平静着在喊:
“你快出来,我知道你又是藏在门后了!”
“快出来!还等我去门后拉你吗?”
脸上笑着,心里跳着,蜡油滴落了满手。他找过外屋门后没有,又到里屋门后:
“小东西,你快给我爬出来!”
他手按住门后衣挂上的衣服,不是芹。他的脸为了不可止的惊疑而愤怒,而变白。
他又带着希望寻过了床底,小厨房,最后他坐在床沿,无意识的掀着手上的蜡油,心里是这样的想:
“怎么她会带着病去画广告呢?”
蜡油一片一片的落到膝盖上,在他心上翻腾起无数悲哀的波。
拿起帽子一种悲哀勇敢的力量推着他走出房外,他的影子投向黑暗的夜里。
门在开着,墙上摇颤着空虚寂寞的憧影,蜡烛自己站在桌子上燃烧。
……
《弃儿》
一个肚子圆得馒头般的女人,独自的在窗口望着。她的眼睛就如块黑炭,不能发光,又暗淡,又无光,嘴张着,胳膊横在窗沿上,没有目的地望着。
“我怎么办呢?没有家,没有朋友,我走向那里去呢?只有一个新认识的人,他也是没有家呵!外面的水又这样大,那个狗东西又来要房费,我没有。”她似乎非想下去不可,像外边的大水一样,不可抑止的想:“初来这里还是飞着雪的时候,现在是落雨的时候了。刚来这里肚子是平平的,现在却变得这样了。”她手续摸着肚子,仰望天棚的水影,被褥间汗油的气味,在发散着。
这次阅读体验,最让我震撼的是作者对时代精神的捕捉和对个体命运的深刻描摹,那种笔触下的悲怆与坚韧交织出的复杂情感,让人读来久久不能平静。她似乎拥有一种近乎残酷的诚实,直视生活最底层的挣扎与光芒,没有任何矫饰或粉饰。每一次阅读,都像是被迫直面某种真实的存在,那种未经驯化的生命力,即便在最绝望的境地里也依然倔强地燃烧着。文字的张力拿捏得极好,有时是平静如水下的暗流涌动,有时则是山崩地裂般的爆发,这种节奏的起伏,紧紧牵引着读者的心绪,让人不得不停下来深思,反思自己与周遭世界的关联。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尤其是那些初刊编校时的文字,展现出一种未经打磨的原始力量。那时的表达或许在现代看来有些生涩或直接,但正是这种“不完美”,反而赋予了作品一种无可替代的生命力。我能清晰地感受到文字在空气中碰撞、呼吸的痕迹,那不是经过千百次雕琢后的光滑圆润,而是饱含热血与汗水的粗粝质感。阅读这些文字时,我需要调动更多的想象力去还原当时的语境,这种主动的参与感,比被动接受标准化的文本要来得更有趣、更具沉浸感。它像一面镜子,照见的不仅是作品本身,还有文字生命力的源头。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精选集”这种形式是抱有一丝保留态度的,总担心会错过一些重要的篇章,但这本书的选篇逻辑非常清晰且富有层次感。它不仅仅是作品的堆砌,更像是一条精心规划的河流,引领读者沿着作者思想和情感的演变轨迹前行。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差异是明显的,但核心的“魂”是贯穿始终的,那种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不公的反抗,是任何时代都无法磨灭的印记。每一次翻到新的作品,都有发现新大陆般的惊喜,仿佛作者在不同的光线下,展示了她多面的灵魂。这种编排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整体的阅读价值和深度。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初次拿到手的时候,那种纸张的质感和油墨的清新气息就立刻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封面设计简洁却充满力量,那种留白的处理方式,让人在翻开之前就对内页的内容充满了敬畏感。内页的排版也看得出是用心考量的,字号大小适中,行间距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尤其是那些初刊编校版的标记,仿佛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特殊的年代,去亲身感受文字诞生的环境。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阅读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不仅仅是文字信息的摄取,更是一种对工艺的欣赏。我个人非常看重书籍的物理体验,而这本精选集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完全称得上是值得珍藏的佳作。
评分从一个纯粹文学爱好者的角度来看,这本精选集无疑是收藏级别的。它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载体,更像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研究者也好,普通读者也罢,都能从中汲取到极为丰富的养分。它提醒着我们,伟大的文学作品是扎根于特定土壤、呼吸着特定空气才能生长的,即便是多年以后重读,其穿透时代迷雾的力量依然惊人。我很高兴能拥有这样一个精心制作的版本,它让我有机会以一种更接近“原貌”的方式,去接触和理解这位伟大作家的精神世界,这是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精神馈赠。
评分萧红,当代中国最伟大的女作家之一,可惜啊,英年早逝!
评分挺好的,下次还会再来,发货速度很快
评分你就能不能别说还行吧?你会
评分618活动给宝宝囤书!一直很喜欢果麦的图书!印刷精美纸质厚实!希望宝宝会喜欢!
评分好看,早就喜欢了
评分随便挑里面萧红的跟他互动合传还没看。
评分商品给力,京东是我购物的主要途径。
评分一起买四本这个是最像新书的 没坏 没折 就是当时到的时候袋子漏了粘了点灰 下次再有满减大家下单要考虑下商品质量和包装了 这次100减50虽然划算 可是拿到商品我并不开心 购物体验很一般
评分高中的老师推荐读的,和同学们一起凑单买了几本,应该是合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