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说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社之初即致力于外国文学名著出版,延请国内一流学者研究论证选题,翻译更是优选专长译者担纲,先后出版了“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名著名译插图本”等大型丛书和外国著名作家的文集、选集等,这些作品得到了几代读者的喜爱。
为满足读者的阅读与收藏需求,我们优中选精,推出精装本“名著名译丛书”,收入脍炙人口的外国文学杰作。丰子恺、朱生豪、冰心、杨绛等翻译家优美传神的译文,更为这些不朽之作增添了色彩。多数作品配有精美原版插图。希望这套书能成为中国家庭的必备藏书。
为方便广大读者,出版社还为本丛书精心录制了朗读版。本丛书将分辑陆续出版,先期推出六十种。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年1月
《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是歌德据自身经历写出的书信体小说,描绘了维特的爱情悲剧,抒发出一代青年的苦闷。小说面世后即风行欧洲,掀起一股“维特热”。拿破仑戎马倥偬之际,身边亦带着这本小书。两百余年来,维特的命运感动了一代代青年。
歌德(1749—1832),伟大的德国诗人,“狂飙突进”运动和德国古典文学的杰出代表。代表作有诗剧《浮士德》,长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威廉·迈斯特》等。
杨武能(1938—),重庆人。1957年入南京大学德语专业学习。1978年至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冯至先生研修德语文学,主攻歌德研究。现为四川大学教授。译作有《少年维特的烦恼》《纳尔齐斯与哥尔德蒙》等,有《杨武能译文集》(11卷)行世。已出版论著《歌德与中国》《三叶集》等。
第一编
第二编
编者致读者
译后记
修订后记
关于可怜的维特的故事,凡是我能找到的,我都努力搜集起来,呈献在诸位面前了;我知道,诸位是会感谢我的。对于他的精神和品格,诸位定将产生钦慕与爱怜;对于他的命运,诸位都不免一洒自己的同情泪。
而你,正感受着与他同样烦恼的善良人呵,就从他的痛苦中汲取安慰,并让这本薄薄的小书做你的朋友吧,要是你由于命运的不济或自身的过错,已不可能有更知己的人的话。第一编
一七七一年五月四日
我多高兴啊,我终于走了!好朋友,人心真不知是个什么东西!我离开了你,离开了自己相爱相亲、朝夕不舍的人,竟然会感到高兴!我知道你会原谅我。命运偏偏让我结识了另外几个人,不正是为了来扰乱我这颗心么?可怜的蕾奥诺莱!但我是没有错的。她妹妹的非凡魅力令我赏心悦目,却使她可怜的心中产生了痛苦,这难道怪得着我?然而——我就真的完全没有错吗?难道我不曾助长她的感情?难道当她自自然然地流露真情时,我不曾沾沾自喜,并和大家一起拿这原本不可笑的事情来取笑她么?难道我……唉,这人啊真是一种惯会自怨自责的怪物!而我,亲爱的朋友,我向你保证,我一定改弦更张,绝不再像已往那样,总把命运加给我们的一点儿痛苦拿来反复咀嚼回味;而要享受眼前,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是的,好朋友,诚如你所说:人们要是不这么没完没了地运用想象力去唤起昔日痛苦的回忆——上帝才知道为什么把人造成这个样子——,而是多考虑考虑如何挨过眼前的话,人间的痛苦本来就会少一些的。
劳驾告诉我母亲,我将尽力料理好她那件事,并尽快回信给她。我已见过我姑妈了,发现她远非我们在家所讲的那么个刁婆子,而是一位热心快肠的夫人。我向她转达了我母亲对于扣下一部分遗产未分的不满;她则对我说明了这样做的种种理由和原因,以及要在什么条件下,她才准备全部交出来,也就是说比我们要求的还多……简单讲,我现在还不想具体谈什么;请转告我母亲,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就在这件小小的事情上,好朋友,我再次发现误解与成见,往往会在世界上铸成比诡诈与恶意更多的过错。至少可以肯定,后两者要罕见一些。
再就是我在此间非常愉快。这个乐园一般的地方,它的岑寂正好是医治我这颗心的灵丹妙药;还有眼前的大好春光,它的温暖已充满我这颗时常寒栗的心。每一株树,每一排篱笆上,都是繁花盛开;人真想变成一只金甲虫,到那馥郁的香海中去遨游,去尽情地吸露吮蜜。
城市本身并不舒适,四郊的自然环境却说不出的美妙。也许这才打动了已故的M伯爵,把他的花园建在一座小丘上。类似的小丘在城外交错纵横,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丘与丘之间还构成一道道幽静宜人的峡谷。花园布局单纯,一进门便可感觉出绘制蓝图的并非某位高明的园艺家,而是一颗渴望独享幽寂的敏感的心。对于这座废园已离世的主人,我在那间业已破败的小亭中洒下了不少追怀的眼泪;这小亭子是他生前最爱待的地方,如今也成了我留连忘返的所在。不久我便会成为这花园的主人;没几天工夫看园人已对我产生好感,再说我搬进去也亏不了他。
五月十日
一种奇妙的欢愉充溢着我的整个灵魂,使它甜蜜得就像我所专心一意地享受着的那些春晨。这地方好似专为与我有同样心境的人创造的;我在此独自享受着生的乐趣。我真幸福啊,朋友,我完全沉湎在对宁静生活的感受中,结果我的艺术便荒废了。眼下我无法作画,哪怕一笔也不成;尽管如此,我现在却比任何时候都更配称一个伟大的画家。每当我周围的可爱峡谷霞气蒸腾,杲杲的太阳悬挂在林梢,将它的光芒这儿那儿地偷射进幽暗密林的圣地中来时,我便躺卧在飞泉侧畔的茂草里,紧贴地面观察那千百种小草,感觉到叶茎间有个扰攘的小小世界——这数不尽也说不清的形形色色的小虫子、小蛾子——离我的心更近了,于是我感受到按自身模样创造我们的全能上帝的存在,感受到将我们托付于永恒欢乐海洋之中的博爱天父的嘘息,我的朋友!随后,每当我的视野变得朦胧,周围的世界和整个天空都像我爱人的形象似地安息在我心中时,我便常常产生一种急切的向往,啊,要是我能把它再现出来,把这如此丰富、如此温暖地活在我心中的形象,如神仙似的呵口气吹到纸上,使其成为我灵魂的镜子,正如我的灵魂是无所不在的上帝的镜子一样,这该有多好呵!——我的朋友!——然而我真去做时却会招致毁灭,我将在壮丽自然的威力底下命断魂销。
……
我向来对手边常备的书籍有着严格的挑选标准,它们必须是那种能经受住多次重读、每次都能带来新感悟的作品。这本《名著名译丛书》中的经典,绝对符合我的要求。这次阅读,我主要关注的是其结构上的巧妙安排,作者如何通过不同阶段的书信,逐步推进维特的精神状态,从最初的浪漫主义的狂喜,到后来的沉溺与绝望,整个过程的过渡自然得如同四季更迭,毫无斧凿之痕。书中对社会环境的侧写也相当到位,那些对贵族阶层虚伪做作的鄙夷,对小市民阶层庸俗平庸的嘲讽,都揭示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个体自由精神被压抑的困境。更令人称奇的是,即便跨越了几个世纪,这种对个体价值的追寻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在今天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让人不禁反思我们自己所处的“现代牢笼”究竟是什么。翻译的质量再次值得称赞,它精准地捕捉了原文中那种既高贵又激烈的语调,确保了读者能毫无障碍地进入那个充满哲思与激情的精神世界。这绝对是一本值得被放在书架最显眼位置,时常翻阅的作品。
评分说真的,很少有一本书能让我产生如此强烈的“共情疲劳”——读得太投入以至于需要停下来喘口气,才能继续面对现实生活。本书的文字韵律感极强,即使在描写最悲恸的情节时,也保持着一种近乎咏叹调的美感,这大概是文学大师的功力所在吧。我注意到,书中对自然景物的运用并非简单的背景装饰,而是主人公心境的直接投射:阳光明媚时,万物皆美好;阴雨连绵时,世界便成了灰色的牢笼。这种“移情”的艺术手法,将形而上的哲学思考,通过具象的画面呈现出来,大大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书中维特与友人威廉之间的对话,充满了对人生意义、艺术本质的探讨,这些段落读起来酣畅淋漓,仿佛是与一位才华横溢的智者在深夜促膝长谈。它教会了我,思考的深度和情感的真挚是衡量一个人生命质量的两个重要维度。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不宣扬苦难本身,而是探讨一个人如何带着燃烧的激情去面对必然的局限,这才是它超越时代、恒久流传的真正原因。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拿起这本书,我内心是有些抗拒的,毕竟“名著”这两个字总是自带一种沉重的滤镜,生怕是那种晦涩难懂、需要反复查阅注解才能勉强跟上情节的文字迷宫。然而,实际翻开后,我发现自己完全被维特的“情绪”所俘虏了。这本书的叙事手法非常独特,它更像是一系列书信的集合,这种第一人称的倾诉方式,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代入感和私密性。读者仿佛成了维特唯一的倾听者,分享着他最隐秘的喜悦与最深沉的痛苦。那种对生活的极度敏感,对友谊的珍视,对艺术和哲学的痴迷,都展现了一个极富天赋但又异常脆弱的灵魂的肖像。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绘人物内心矛盾时的那种刀刀见血的剖析,无论是对社会阶层差异的无奈,还是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无解,都处理得极其到位。读到一些激烈的片段时,我甚至能感觉到自己心跳的加速,那种被压抑的情感如同火山爆发前夕的岩浆,在字里行间翻滚涌动。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没有提供任何简单的答案或廉价的安慰,它只是赤裸裸地呈现了青春期和敏感心灵所能承受的极限,让人在阅读后,久久不能平静地思考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评分这次重温,我更倾向于从文学史的角度来审视这部作品的开创性意义。毋庸置疑,它奠定了某种文学基调,影响了后世无数的浪漫主义作家。但抛开历史地位不谈,仅就其叙事技巧而言,也足以令人叹服。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内在矛盾的典型人物,维特既有着对崇高价值的追求,又表现出孩童般的不成熟和对痛苦的逃避。这种真实感,使得人物形象立体丰满,而非扁平的符号。书中关于“人与社会规范”的张力描写,尤其尖锐,它清晰地揭示了任何试图完全超越其时代精神的个体所将面临的悲剧性宿命。每一次阅读,我都会对结局产生不同的理解——是命运的必然,还是个体选择的结果?书中的开放性留给读者巨大的解读空间。精良的译文,使得那些德语中特有的复杂句式和丰富的情感层次得以完美重现,阅读过程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对人类复杂情感的深度探索。这绝非一本轻松愉快的读物,但其带来的精神洗礼,绝对是物超所值的。
评分这本《名著名译丛书:少年维特的烦恼》,拿到手里首先就被它那带着古典气息的书脊设计吸引住了,那种沉甸甸的纸张质感,仿佛能让人触摸到一百多年前的时代脉搏。虽然我过去对这类经典文学一直抱有敬畏之心,觉得它们是高不可攀的象牙塔里的产物,但这次的阅读体验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书中的主人公,那个充满激情与迷茫的年轻人,他的内心挣扎、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以及最终被现实重压下的那种近乎崩溃的情绪,读来让人感同身受,仿佛自己也成了那个在夏绿蒂的微笑中沉沦的局外人。尤其是一些关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那种雨后初晴的清新、林间独处的宁静,简直就像一幅幅精美的油画,让人暂时抽离了现代生活的喧嚣,沉浸在那个纯粹而又痛苦的德意志精神世界里。作者对情感的捕捉达到了令人心惊的精准度,那种爱而不得的煎熬,那种对命运无力反抗的悲凉,文字的张力十足,即使隔着时空的距离,依然能感受到那股灼人的热度。它不仅仅是一本小说,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一个在成长中经历过深刻情感波动的灵魂。我特别喜欢翻译的版本,文字流畅自然,没有那种生硬的“翻译腔”,读起来非常顺口,真正做到了“信、达、雅”的统一,让原著的精髓得以完整地传达。
评分在京东买书放心,已经买的不再买了,有需要的书还会在京东自营上买,因为对京东自营放心
评分包装良好,运送及时,正版好书
评分,,,,,,,,,,
评分给娃买的推荐课外读本,慢慢欣赏
评分好
评分此书内容丰富,以后多买,么么哒!
评分好得很!!!!!!!!!!!!!!
评分正品,经典
评分印刷不错,版本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