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不衰的王小波、李银河经典书信集
爱情、友谊、追忆、思念、温情……
走进文坛怪才的闪耀内心世界
*新修订版,李银河作序
《爱你就像爱生命》是王小波留存至今的非常*面书信作品。在这些珍贵信件中,王小波写尽了对爱人李银河的热烈爱恋、对朋友的惺惺相惜、对生活细节的平实分析……文字集幽默、深情、思考于一身,感人至深。《爱你就像爱生命》完整展现了王小波闪耀内心世界,是一部不可不读的当代书信经典。
王小波(1952-1997),当代 学者、作家。出生于北京,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他的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优秀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溯时间之流而上下,如果我遇见王小波,我会告诉他:你写得很好的东西不是小说,而是你写给妻子的那些信。
——余杰
小波在一篇小说里说:人就像一本书,你要挑一本好看的书来看。我觉得我生命中的收获和幸运就是,我挑了小波这本书来看。我从1977年认识他到1997年与他永别,这二十年间我看到了一本美好、有趣、好看的书。
——李银河
*其怀念王小波,一个真正的独立作家!
——章诒和
他的小说特别有趣,你可以从任何一句开始读起,也可以从任何一句放下,不会想念其他的部分。王小波这个作家的思维方式对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慕容雪村
小波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有趣味。这一点非常基本的阅读要求,长久以来对于我们是一种奢望。第二,说真话。这一点非常基本的做人作文要求,长久以来对于我们是一种奢望。第三,纯粹个人主义的边缘态度。这一点非常基本的成就文章大师的要求,长久以来已经绝少看到。
——冯唐
他代表的精神中国很缺乏。他那种举重若轻的叙事方式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刘瑜
王小波说过,你在家里,在单位、认识的人面前,你被当成一个人看,你被尊重,但在一个没人认识你的地方,你可能会被当成东西对待。我想在任何地方都被当成人,不是东西,这就是尊严。
——柴静
致李银河
诗人之爱
最初的呼唤
爱你就像爱生命
痛 悔
真正的婚姻全是在天上缔结的
请你不要吃我, 我给你唱一支好听的歌
孤独的灵魂多么寂寞啊
我是一只骆驼
我对好多人怀有最深的感情, 尤其是对你
吾友李银河
我现在想认真了
假如你愿意, 你就恋爱吧
美好的时光
去上大学
人为什么活着
你和我是很不同的人
孤独是丑的
我要你, 和我有宿缘的人
没有你的生活
我就要放个震动北京城的大炮仗
目空一切的那种爱
爱情真美
我厌恶模式化的生活
我在家里爱你爱得要命
我好像害了牙痛
夏天好吗
他们的教条比斑马的还多
假如我像但丁或彼得拉那样口齿不灵
哑巴爱
写在五线谱上的信
我怕世俗那一套怕得要死
爱情会妨碍我们两个吗
用你的火来燃烧我
你孤独了
我心里充满柔情
我们的幸福呵, 让它再浓烈些, 再浓烈些吧
我们可以拥有什么样的生活
爱可以把一切都容下
你的爱多么美
心里不安
我记仇了
你是多么傻呀
我们不要大人
爱情是一种宿命的东西
爱也许是神秘的想象力的发作
我们创了纪录
永远『相思』你
我们凭什么
我愿做你的菩提树
自从我认识了你, 所有的人都黯然失色
我最近很堕落
你知道你有多好吗
以后不写就不跟你好了
『多产的作家』
上帝救救她吧
你也这样想我吗
爱情, 爱情, 灿烂如云
静下来想你, 觉得一切都美好得不可思议
我面对的是怎样一颗心呵
爱情从来不说对不起
致其他人
致刘晓阳
致赵洁平
致陈少平
致艾晓明
致魏心宏
致杨长征
致曲小燕
致刘怀昭
致沈昌文
致高王凌
致柯云路
诗人之爱
我和你分别以后才明白,原来我对你爱恋的过程全是在分别中完成的。就是说,每一次见面之后,你给我的印象都使我在余下的日子里用我这愚笨的头脑里可能想到的一切称呼来呼唤你。比方说,这一次我就老想到:爱,爱呵。你不要见怪:爱,就是你啊。
你不在我眼前时,我面前就好像是一个雾沉沉、阴暗的海,我知道你在前边的一个岛上,我就喊:“爱!爱呵!”好像听见了你的回答:“爱。”
以前骑士们在交战之前要呼喊自己的战号。我既然是愁容骑士,哪能没有战号呢。我就傻气地喊一声:“爱,爱呵。”你喜欢傻气的人吗?我喜欢你爱我又喜欢我呢。
你知道吗,郊外的一条大路认得我呢。有时候,天蓝得发暗,天上的云彩白得好像一个个凸出来的拳头。那时候这条路上就走来一个虎头虎脑、傻乎乎的孩子,他长得就像我给你那张相片上的一样。后来又走过来一个又黑又瘦的少年。后来又走过来一个又高又瘦又丑的家伙,涣散得要命,出奇地喜欢幻想。后来,再过几十年,他就永远不会走上这条路了。你喜欢他的故事吗?
最初的呼唤
(以下书信写于1978 年李银河去南方开会期间,当时李银河在光明日报社当编辑,王小波在西城区某街道工厂当工人。)
你好哇,李银河:
你走了以后我每天都感到很闷,就像堂吉诃德一样,每天想念托波索的达辛妮亚。请你千万不要以为我拿达辛妮亚来打什么比方。我要是开你的玩笑天理不容。我只是说我自己现在好像那一位害了相思病的愁容骑士。你记得塞万提斯是怎么描写那位老先生在黑山里吃苦吧?那你就知道我现在有多么可笑了。
我现在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每三二天就要找你说几句不想对别人说的话。当然还有更多的话没有说出口来,但是只要我把它带到了你面前,我走开时自己就满意了,这些念头就不再折磨我了。这是很难理解的,是吧?把自己都把握不定的想法说给别人是折磨人,可是不说我又非常闷。
我想,我现在应该前进了。将来某一个时候我要来试试创造一点儿美好的东西。我要把所有的道路全试遍,直到你说“算了吧,王先生,你不成”为止。我自觉很有希望,因为认识了你,我太应该有一点儿长进了。
我发觉我是一个坏小子,你爸爸说得一点儿也不错。可是我现在不坏了,我有了良心。我的良心就是你。真的。
你劝我的话我记住了。我将来一定把我的本心拿给你看。为什么是将来呢?啊,将来的我比现在好,这一点我已经有了把握。你不要逼我把我的坏处告诉你。请你原谅了这一点儿男子汉的虚荣心吧。我会在暗地里把坏处去掉。我要自我完善起来。为了你我要成为完人。
现在杭州天气恐怕不是太宜人。我祝你在“天堂”里愉快。请原谅我的字实在不能写得再好了。
王小波 5 月20 日
你好哇,李银河:
今天我诌了一首歪诗。我把它献给你。这样的歪诗实在拿不出手送人,我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今天我感到非常烦闷
我想念你
我想起夜幕降临的时候
和你踏着星光走去
想起了灯光照着树叶的时候
踏着婆娑的灯影走去
想起了欲语又塞的时候
和你在一起
你是我的战友
因此我想念你
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
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
你是我的军旗
过去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很麻木。我有点儿两重人格,冷漠都是表面上的,嬉皮也是表面上的。承认了这个非常不好意思。内里呢,很幼稚和傻气。啊哈,我想起来你从来也不把你写的诗拿给我看。你也有双重人格呢。萧伯纳的剧本《匹克梅梁》里有一段精彩的对话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清楚:
息金斯:杜特立尔,你是坏蛋还是傻瓜?
杜特立尔:两样都有点儿,老爷。但凡人都是两样有一点儿。
当然你是两样一点儿也没有。我承认我两样都有一点儿:除去坏蛋,就成了有一点儿善良的傻瓜;除去傻瓜,就成了愤世嫉俗、嘴皮子伤人的坏蛋。对你我当傻瓜好了。祝你这一天过得顺利。
王小波21 日
你好哇李银河:
今天又写信给你。我一点儿也不知道你在干什么,所以就不能谈论你的工作。那么怎么办呢?还是来谈论我自己。这太乏味了。我自觉有点儿厚颜,一点儿也听不见你的回答,坐在这里唠叨。
今天我想,我应该爱别人,不然我就毁了。家兄告诉我,说我写的东西里,每一个人都长了一双魔鬼的眼睛。就像《肖像》里形容那一位画家给教堂画的画的评语一样的无情。我想了想,事情恐怕就是这样。我呀,坚信每一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该是眼前的世界。眼前的世界无非是些吃喝拉撒睡,难道这就够了吗?还有,我看见有人在制造一些污辱人们智慧的粗糙东西就愤怒,看见人们在鼓吹动物性的狂欢就要发狂。……我总以为,有过雨果的博爱,萧伯纳的智慧,罗曼·罗兰又把什么是美说得那么清楚,人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再是愚昧的了。肉麻的东西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被赞美了。人们没有一点儿深沉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成了。你相信吗?什么样的灵魂就要什么样的养料。……没有像样的精神生活就没有一代英俊的新人。
出于这种信念,我非常憎恨那些浅薄的人和自甘堕落的人,他们要把世界弄到只适合他们生存。因此我“愤懑”,看不起他们,却不想这样却毒害了自己,因为人不能总为自己活着啊。我应该爱他们。人们不懂应当友爱,爱正义,爱真正美的生活,他们就是畸形的人,也不会有太崇高的智慧,我们的国家也就不会太兴盛,连一个渺小的我也在劫难逃要去做生活的奴隶。如果我不爱他们,不为他们变得美好做一点儿事情的话。这就是我的忏悔。你宽恕我吗我的牧师?
你没有双重人格,昨天是我恶毒地瞎猜呢。否则你从哪里来的做事的热情呢。这也算我的罪恶之一,我一并忏悔,你也一并宽恕了吧。祝你今天愉快。你明天的愉快留着我明天再祝。
王小波22 日
你好哇李银河:
我今天又想起过去的事情。你知道我过去和你交往时最害怕的是什么?我最害怕你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笑(如果这样的形容使你愤怒我立刻就收回)。我甚至怀疑这是一把印第安战斧,不知什么时候就要来砍掉我的脑袋。因为我知道我们的思想颇有差距。我们的信仰是基本一致的,但是不是一个教派。过去天主教徒也杀东正教徒,虽然他们都信基督。这件事情使我一直觉得不妙。比方说我就不以为“留痕迹”是个毕生目标。我曾经相信只要不虚度光阴,把命运赐给我的全部智力发挥到顶点,做成一件无愧于人类智慧的事情,就对得起自己,并且也是对未来的贡献。这曾经是我的信仰,和你的大不一致吧?那时候我们只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要把生命贡献给人类的事业,绝不做生活的奴隶。
现在我很高兴地告诉你,我的信仰和你又一致了。我现在相信世界上有正义,需要人为正义斗争。我宣誓成为正义的战士。我重又把我的支点放到全人类上。你高兴吗?
总而言之,我现在决定,从现在开始,只要有一点儿益处的事情我都干,绝不面壁苦思了。现在就从眼前做起,和你一样。我发现我以前爱唱高调偷懒,现在很惭愧。
五月二十日《人民日报》第六版登了一篇写茨威格自杀的事情的文章,与第一版黄部长的文章说的仿佛不是一码事。看来《人民日报》的编辑也是一些很有趣的人。茨威格的书我有过一本,就是杨人楩译的《罗曼·罗兰传》。杨先生把作者名译成“剌外格”,念起来好像“狼外婆”。我为这件事笑过好几天,却不想作者有这么悲惨的遭遇。这件事我很能体会。祝你今天愉快。
王小波23 日
你好哇李银河:今天收到你25 日的来信。你的祝福真使我感动,因此我想到了很多事情。你回来我讲给你听。
可是你呀!你真不该说上一大堆什么“崇敬”之类的话。真的,如果当上一个有才气的作家就使你崇敬,我情愿永世不去试一下。我的灵魂里有很多地方玩世不恭,对人傲慢无礼,但是它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害怕黑暗,柔弱得像绵羊一样。只有顶平等的友爱才能使它得到安慰。你对我是属于这个核心的。
我想了一想:是什么使你想起哭鼻子来呢?一定是雨果所说的“幽冥”。这个“幽冥”存在于天空的极深处,也存在于人的思想的极深处,是人类智力所永远不能达到的。有人能说出幽冥里存在着什么吗?啊,有人能。那就是主观唯心主义者和基督教徒。雨果说他是深深敬畏幽冥的。我呢?我不敬畏。幽冥是幽冥,我是我。我对于人间的事倒更关心。
不过说实在的,我很佩服天文学家。他们天天沉溺在幽冥之中,却还很正常。多么大的勇气啊!简直是写小说的材料。
真的一种新学科的萌芽诞生了吗?啊,世界上还真有一些有勇气的人,他们是好孩子。我想到这些年来,人对人太不关心了。人活在世上需要什么呀?食物、空气、水和思想。人需要思想,如同需要空气和水一样。人没有能够沉醉自己最精深智力思想的对象怎么能成?没有了这个,人就要沉沦得和畜生一样了。我真希望人们在评价善恶的时候把这个也算进去呀。我想这个权利(就是思想的权利)就是天赋人权之一。不久以前有人剥夺了很多人的思想的权利。这是多么大的罪孽呀。你也看见了,多少人沉沦得和畜生一样了。到现在我还觉得,好多人只要略动脑子就自以为很了不起了。还有人只要动一动脑子就大惊小怪地自我惊叹起来。这是多么可悲,多么令人苦恼的事情呵。什么学科能评价这个呢?什么学科能够,我就衷心赞美它。
文学这个东西也很费人心力。比方说,我今天想到一件事情,我把它这样写出来:“男人比女人又多了一重自由。你看有的女人为了拿出一副好看的姿势多么折磨自己呀。拐起胳膊,扭动屁股,身子扭啊扭,不光折磨了自己,把看见的人也折磨死了。”这些想法多么令人恶心。可是你要了解别人,不知道这个怎么成呢?我们要明辨是非、评价善恶,要把一切的一切拿到天平上称,多难呀。要对人和社会发一点儿议论就这么费劲。要是先入为主地决定了什么应该赞美、什么应该贬低就容易了。这就是写一流东西的难处。
我觉得我无权论是非,没这个勇气。我觉得你可以。你来救我的灵魂吧。
我整天在想,今天快过去吧,日子过得越快,李银河就越快回来了。你不要觉得这话肉麻,真话不肉麻。祝你愉快。
王小波29 日
……
《百年孤独》,马尔克斯用他那神乎其技的叙事,构建了一个宛如史诗般的家族传奇,加西亚·马尔克斯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词,概括了他笔下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可在我看来,与其说是魔幻,不如说是对人性最深层、最荒诞的洞察。布恩迪亚家族,从创始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狂想开始,就注定了他们的命运充满了不可思议的循环与重复。奥雷里亚诺上校在硝石战争中无数次的失败与胜利,他那在寂寞中锻造的一百个奥雷里亚诺,以及他那对香蕉公司的反抗,都刻画了一个孤独的英雄形象。阿玛兰妲的爱情,如同她那终生未曾完成的裹尸布,充满了隐忍与怨恨,最终将自己禁锢在时间的牢笼里。乌尔苏拉,这个家族的基石,她用她顽强的生命力,见证了家族的兴衰,却也无法逃脱那个注定的轮回。还有那个在孤独中沉沦的奥雷里亚诺·巴比伦,他沉迷于羊皮卷的破解,最终成为了家族宿命的终结者。整个家族,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在孤独、战争、爱情、死亡的漩涡中不断旋转,周而复始,没有出口。我在这部小说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故事,更是人类命运的缩影,我们都在自己的孤独中挣扎,在重复的错误中前行,试图寻找那个虚无缥缈的出口,却往往在轮回中越陷越深。马尔克斯的语言,如同汹涌的河流,带着惊涛骇浪般的冲击力,将我们卷入那个充满奇迹与悲剧的马孔多。
评分《白夜行》,东野圭吾用他那精巧的叙事布局,将一个关于罪恶、救赎与宿命的故事,演绎得惊心动魄,悬念迭起。雪穗和亮司,这两个被黑暗笼罩的孩子,他们的相遇,注定了他们一生都要在阴影中行走。雪穗,那个拥有天使般面容的女子,她的每一次笑容,都隐藏着最深的算计,她的人生,如同一个精心设计的迷局,将所有人都卷入其中。亮司,那个沉默寡言的少年,他用他的爱,用他的保护,为雪穗铺就了一条血腥的道路。他的每一次行动,都充满了决绝与牺牲,仿佛将自己献祭给黑暗,只为换取雪穗片刻的安宁。从他们少年时的一场罪恶开始,他们的命运便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他们用一次又一次的罪恶,去掩盖前一个罪恶,仿佛踏入了一个永无止境的轮回。侦探桐原洋一,他如同一个执着的猎人,在迷雾重重的案件背后,不断追寻着真相,却也一次次地被卷入雪穗和亮司编织的网中。这本书最令人震撼的是,它让我们看到了,当爱与罪恶交织在一起时,会产生多么强大的破坏力。雪穗和亮司之间的羁绊,是一种扭曲而又深刻的爱,它让他们在黑暗中相互取暖,也让他们在黑暗中走向毁灭。东野圭吾的文字,充满了张力,他用层层递进的悬念,将读者牢牢地吸引住,直到最后,那个令人心碎的结局,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的一生,都是在为了彼此,在白夜行。
评分《活着》,余华用一种近乎白描的笔触,讲述了一个男人,福贵,一生的苦难与坚韧。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讽刺意味,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最朴素却又最艰难的祈愿。福贵的一生,仿佛被命运之神遗弃,从一个纨绔子弟,到沦为穷困潦倒的农民,他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妻子,失去了女儿,失去了儿子,甚至连孙子也在他眼前离去。每一次失去,都像一把尖刀,在他本已伤痕累累的心上划下一道更深的口子。然而,他却始终没有倒下,他用他那粗糙的手,继续耕种,继续拾捡生活中的零碎,继续用他那浑浊的眼睛,看着日升日落,看着四季更迭。他没有抱怨,没有愤怒,只是沉默地承受着,沉默地活着。书中那些细节,例如他为女儿求医时的卑微,他为儿子收敛遗体时的麻木,都让我心痛不已。我仿佛看到了中国农民在那个时代所经历的苦难,他们的命运,在时代的洪流中,如同渺小的尘埃,被随意地卷起,又被无情地抛弃。余华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煽情的渲染,却有着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它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更看到了生命的顽强。福贵,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却承载了无数个中国人的苦难与坚持,他让我们明白,活着,本身就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评分读《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笔下的那个青春,像夏日午后突如其来的阵雨,淋湿了整个世界,也淋湿了我的心。渡边君,那个在人群中显得有些笨拙,却又敏感至极的少年,他的人生被直子和绿子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搅乱,也因此,他的人生才显得如此真实和鲜活。直子,那个被悲伤笼罩的精灵,她的忧郁像一片挥之不去的阴霾,将身边的每个人都拖入无尽的迷茫。她的存在,让渡边君深陷于一种难以言说的痛苦,仿佛置身于一个寂静却充满了回响的深渊。而绿子,那个如同阳光般灿烂的女孩,她的热情和活力,却又像一束光,试图穿透直子带来的黑暗。她用最直接、最炽烈的方式去爱,去拥抱,去试图拯救,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与绝望抗争的勇气。故事中那些关于死亡、孤独、爱与失去的探讨,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而是如潺潺流水般自然地流淌,触及了我们内心最柔软、最隐秘的角落。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在某个迷茫的时刻,在某个选择的路口,那种无助,那种挣扎,那种对未知的恐惧,以及对爱的渴望。村上春树的文字,有一种奇特的魔力,它能将最细腻的情感,最深沉的思绪,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出来,直击人心,让人读来,既感到疼痛,又感到慰藉。
评分《围城》,钱钟书先生用他那饱含讥诮与智慧的笔触,描绘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与爱情,将人性的弱点与时代的局限性,展现得淋漓尽致。方鸿渐,一个带着“学士学位”的“废材”,在爱情与事业的围城中进退两难,他的每一次选择,都像是跌入了一个新的泥潭。他与孙柔嘉的婚姻,从最初的试探与依恋,到后来的猜忌与怨恨,充满了国产电影般的荒诞与无奈。他与唐晓芙的纯粹爱情,在现实的压力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唐晓芙的清高与理想,终究无法容纳方鸿渐身上那种根深蒂固的妥协与软弱。而那个“女强人”苏文纨,她的爱,如同毒药,既能诱惑,又能伤害,她对鸿渐的纠缠,更是将这段关系推向了更加复杂的境地。钱钟书先生的语言,如同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将人性的虚伪、自私、懦弱,一层层地剥开,让你看到赤裸裸的现实。他用“围城”这个比喻,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而一旦踏入,便再难逃脱。我在这本书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几个人物的故事,更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困境,他们的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他们在大时代的洪流中,身不由己的挣扎。读完此书,仿佛经历了一场盛大的讽刺剧,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感到一丝悲凉。
评分线装书,好评,线装书,好评,线装书,好评,线装书,好评,线装书,好评,线装书,好评,线装书,好评,线装书,好评,
评分我先看完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作家,再看了一遍王小波的一支特例独行的猪,两位都是了不起的作家,王小波40岁早逝,村上还健在,网易/新浪读书专栏还比较过两位作家,王小波活着的话如何如何
评分哈哈送男友的好的
评分书的装订很有特点,在读!感谢京东神速的物流!
评分图书馆没借到特地来买,这个版本很古色古香
评分好书,浪漫,喜欢
评分此用户未及时填写评价内容,系统默认好评!
评分学怎么哄女朋友
评分我们差不多都是沉默的大多数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