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诗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张海鸥教授作序推荐。
2.作者专业,来自高校专业教师,长期从事古典诗词研究。
3.体例科学。作品、作者简介、注释、鉴赏、插图。
4.融工具书和文学赏析读物为一体,实用性强。
《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以著名词曲理论家任中敏先生编选的《元曲三百首》为底本,卷帙选目一仍其旧。共收元代曲作家102家(含无名氏35家),元曲共计330首,其中小令310首,套数20套。《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收有与所收曲内容相关的插图,冀图从另一侧面反映元代社会的风土人情与时代风貌。《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附录部分介绍了曲律的基本知识,谨供读者参考使用。
《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之元曲作品遵照任中敏《元曲三百首》的选目编排次序,包括曲作家小传、曲作原文以及鉴赏文字等。每首曲作的鉴赏文字在1000字左右,篇幅较长的篇目则控制在2000字以内,务求行文简练,达意为主。鉴赏大致包括如下内容:作品背景、内容讲析、艺术特色、后世影响等。诗中疑难词句,一般在赏析文章中略作解释,亦可单独标出,视情况而定。注释主要包括难懂字词、名物、典故等,注释务求明白晓畅,简洁易懂。每位元曲作家附一二百字的小传,主要介绍生卒年、籍贯、生平事迹、主要作品等,注重吸收近年学术研究的新成果。
中华诗文鉴赏辞典类图书是一套重在普及、雅俗共赏的图书。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古典诗词源远流长,荟萃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诗经》算起的三千多年诗史中,名家辈出,璨若群星;佳作纷呈,争奇斗艳,散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学习、赏析古典诗词是代代国人乐此不疲的幸事。我社组织的这套鉴赏类丛书,选目更精,辞赏文字更注重原作内容的串讲,少一些枯燥无味的考据,在解释清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再引导读者进行艺术欣赏。
陈鹏,博士,副教授,现任教于河南师范大学,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研究,主讲有精品视频公开课《<水浒传>英雄谱》,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伯颜
喜春来(金鱼玉带罗裥扣)
张弘范
喜春来(金妆宝剑藏龙口)
元好问
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
王恽
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倪瓒
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折桂令(草茫茫秦汉陵阙)
凭阑人(客有吴郎吹洞箫)
虞集
折桂令(鸾舆三顾茅庐)
张鸣善
水仙子(铺眉苫眼早三公)
孟防
天净沙(星依云渚溅溅)
关汉卿
沉醉东风(伴夜月银筝凤闲)
碧玉箫(盼断归期)
大德歌(风飘飘)
四块玉(旧酒投)
四块玉(自送别)
白朴
庆东原(忘忧草)
驻马听(凤髻蟠空)
寄生草(长醉后方何碍)
沉醉东风(黄芦岸白蘋渡口)
醉中天(疑是杨妃在)
一半儿(云鬟雾鬓胜堆鸦)
马致远
水仙子(春风骄马五陵儿)
拨不断(叹寒儒)
拨不断(菊花开)
拨不断(酒杯深)
落梅风(夕阳下)
落梅风(心间事)
落梅风(人初静)
落梅风(实心儿待)
落梅风(蔷薇露)
落梅风(因他害)
小桃红(画堂春暖绣帏重)
金字经(絮飞飘白雪)
金字经(夜来西风里)
折桂令(咸阳百二山河)
拨不断(布衣中)
拨不断(莫独狂)
庆东原(明月闲旌旆)
清江引(樵夫觉来山月底)
清江引(林泉隐居谁到此)
清江引(西村日长人事少)
四块玉(酒旋沽)
四块玉(采药童)
四块玉(睡海棠)
四块玉(画不成)
四块玉(美貌娘)
四块玉(带野花)
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
拨不断(立峰峦)
王伯成
喜春来(多情去后香留枕)
王实甫
山坡羊(云松螺髻)
十二月过尧民歌(自别后遥山隐隐)
杨果
小桃红(采莲人和采莲歌)
小桃红(采莲湖上棹船回)
刘秉忠
干荷叶(干荷叶,色苍苍)
干荷叶(干荷叶,色无多)
干荷叶(南高峰)
王和卿
醉中天(弹破庄周梦)
一半儿(鸦翎般水鬓似刀裁)
一半儿(别来宽褪缕金衣)
盍西村
小桃红(玉簪金菊露凝秋)
小桃红(万家灯火闹春桥)
小桃红(绿云冉冉锁清湾)
小桃红(杏花开后不曾晴)
陈草庵
山坡羊(晨鸡初叫)
……
最近闲来无事,翻开了这本《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说实话,起初并未抱有太大的期待,毕竟市面上的这类书籍也不少。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才发现这本书着实不同凡响。它不像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专著,更像是一位饱学之士在娓娓道来,用充满智慧和情感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元曲的辉煌时代。辞典的编排方式非常人性化,它不仅仅是罗列曲目和注释,更重要的是,它为每一首曲子都注入了灵魂。作者对词句的理解,对情感的揣摩,都恰到好处,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我特别喜欢辞典中对那些生活化场景的描绘,比如描写市井繁华的曲子,辞典的解读就充满了烟火气,让我感觉元曲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曾是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喜怒哀乐。而且,辞典对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元曲特色都有详尽的介绍,比如南方的小令和北方的杂剧,在语言风格、情感表达上都有微妙的差异,通过辞典的梳理,这些差异便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我曾因为某首曲子中的某个典故而困惑,辞典里都能找到详尽的解释,这种“随问随答”的便捷,让我得以更顺畅地沉浸在阅读之中,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愉悦感。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对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元曲,抱有一腔热情的普通爱好者来说,《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无疑是一份意外的惊喜。我一直觉得,读古人的作品,尤其是一些经过时间沉淀的经典,如果不加以引导,很容易止步于字面,无法体会其深层的美感。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缺憾。它并非简单地提供翻译或解释,而是深入到作者创作的语境中,去挖掘每一个词语、每一处意象背后的文化积淀和情感寄托。我最看重的是辞典对于曲子背后故事的挖掘,例如,有些曲子看似写景,实则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时事的感慨,辞典都能一一点破,让我豁然开朗。读到一些描写边塞风光的曲子,辞典中的注释和赏析,让我仿佛置身于茫茫大漠,听见马蹄声声,感受到那种壮阔与苍凉。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辞典在品鉴时,并没有回避那些比较晦涩难懂的词汇或典故,而是耐心解释,并将其与整首曲子的意境联系起来,使得这些“难点”反而成为了理解作品的“切入点”。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方式,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得到了美的享受,完全没有那种“啃书”的枯燥感,而是像在与一位老友对话,一起品味文学的甘醇。
评分这本《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简直就是我踏入元曲世界的一扇绝佳之窗。之前,我总觉得元曲的语言比较俚俗,不如唐诗宋词那样雅致,所以一直提不起太大兴趣。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辞典的编撰者显然是深谙元曲的精髓,他们并非简单地将三百首曲子罗列出来,而是对每一首作品都进行了深入的“解剖”和“赏析”,让我看到了元曲独特的生命力。举个例子,我读到几首描写爱情的元曲,本来觉得有些陈词滥调,但在辞典的解读下,我才发现其中蕴含的真挚情感和细腻笔触,让我为之动容。辞典在解释词句时,也非常注重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含义,这样一来,很多过去觉得难以理解的句子,也就变得生动形象起来。我特别欣赏辞典里对不同作者创作风格的对比和分析,比如,同样是写离愁别绪,不同作者的表达方式却大相径庭,这让我对元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辞典的排版设计也很合理,曲文、注释、赏析层层递进,逻辑清晰,阅读起来非常流畅。我曾尝试着跟着辞典的引导,自己去朗读和体会几首曲子,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感觉自己真的能捕捉到其中的韵味了。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烈探求欲的普通读者,《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给了我一次非常愉悦的文化之旅。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提供了多少冷僻的知识点,而在于它如何将那些曾经被认为是“高冷”的文学作品,变得鲜活、可亲。我尤其喜欢辞典对元曲中那些充满市井气息的描写的解读,它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悲欢离合,这些都被浓缩在了短短的曲子里。辞典的赏析部分,语言非常生动,有时甚至带有些许幽默感,这让我在理解作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轻松的阅读氛围。它并非一味地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最贴近读者的方式,去讲述元曲的美。我曾对一些曲子中出现的俚语或方言感到困惑,辞典里都能找到恰当的解释,并且将其与整首曲子的情感基调联系起来,让我能更全面地理解作者的意图。而且,辞典在对一些曲子进行分析时,还会涉及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或社会风俗,这让我对元曲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能体会到作品的深刻内涵。总而言之,这本辞典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点燃我对元曲兴趣的火种。
评分初拿到这本《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古朴典雅的装帧,沉甸甸的手感,仿佛握住的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穿越时空的回响。我是一名对古典文学怀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平日里虽也涉猎些诗词曲赋,但总觉得隔着一层薄纱,难以真正领略其精髓。这本辞典的出现,恰似一位通透的引路人,为我揭开了元曲世界的层层迷雾。翻开首页,便被那精心编排的条目所吸引,每一首曲子都附有详细的背景介绍、作者生平、以及字词的注释,这些都是我在其他版本中鲜少见到的。更难得的是,辞典还对每首曲子的艺术特色、思想内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语言通俗易懂,却又不失学术的严谨。我尤其欣赏辞典对于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元曲的区分和解读,让我能更清晰地感受到关汉卿的豪放,马致远的清逸,白朴的细腻。例如,读到《天净沙·秋思》时,辞典中对其“枯藤,老树,昏鸦”的意象逐一解析,让我仿佛能看见作者羁旅天涯的孤寂身影,更能体会到那“断肠”二字的沉重。这种细致入微的解读,极大地激发了我对元曲的探索欲,让我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品味。
评分买了一大堆好书,孩子很喜欢。
评分书很好,很喜欢这个
评分春节临近,还担心要年后才能发货。没想到头天下单,第二天上午就收到了,京东就是可信!
评分给孩子订的工具书,正版的,非常好,省去上书店的时间!
评分一共买4本书!不求做到多好,只希望能提高孩子的一点点文学素养!
评分午间一杯茶,诗词中与时空对话,无比惬意。书质量不错,京东自营发货很快
评分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评分不是全集,305首选了205首,比一般的诗选多;内容不错,对此其他版本,解读准确得多,头两篇关雎、葛覃就可以看出。
评分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