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初中級液壓氣動工程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工科院校機械相關專業師生,液壓企業培訓機構 1.《輕鬆看懂液壓氣動係統原理圖(雙色精華版)》是一本液壓氣動工程技術人員入門書。
2.原版《輕鬆看懂液壓氣動係統原理圖》(書號:15703)為黑白單色印刷,五星好評,好評率98.1%。京東網五星好評,好評率100%。
3.本次修訂為雙色圖解,有助於液壓氣動技術人員輕鬆看懂液壓氣動係統原理圖。
4.《輕鬆看懂液壓氣動係統原理圖(雙色精華版)》手把手教你:
如何快速分析復雜的液壓氣動係統原理圖?
如何將一個油路關係復雜、分支眾多的液壓氣動係統原理圖逐步分解、整理和簡化?
如何以便於閱讀的方式繪製液壓氣動係統原理圖?
內容簡介
《輕鬆看懂液壓氣動係統原理圖(雙色精華版)》結閤作者工作實踐,精心挑選具有代錶性的液壓氣動係統實例,包含多種基本迴路並涵蓋液壓氣動係統的各種應用領域,詳細講解液壓氣動係統原理圖的分析方法、步驟和技巧。
《輕鬆看懂液壓氣動係統原理圖(雙色精華版)》手把手教你如何快速分析復雜的液壓氣動係統原理圖,如何將一個油路關係復雜、分支眾多的液壓氣動係統原理圖逐步分解、整理和簡化,如何以便於閱讀的方式繪製液壓氣動係統原理圖。
作者簡介
李鬆晶,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導、教學主任,多年從事流體傳動及控製專業的教學及科研工作,主講過《液壓傳動》、《液壓元件及係統設計》、《現代液壓元件概論》等課程,指導本專業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及研究生,參加編寫瞭高教齣版社齣版的《液壓與氣壓傳動》網絡教材,完成瞭多項本專業的科研課題,其中包括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新型節能電液換嚮轉閥的研究”項目,浙江大學流體傳動及控製國傢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資助的“新型電磁換嚮閥的研究”項目,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基金資助的“新型磁流變流體溢流閥的研究”課題,黑龍江省博士後基金資助的“磁流體密封及磁流變流體氣動位置伺服控製裝置的研究”課題,以及國傢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磁流體改善射流管伺服閥性能的機理研究”課題。2003年8月-2004年9月,在英國巴斯大學做訪問學者期間,完成瞭“液壓管路動態壓力脈動分析”的研究課題。在國內外刊物上發錶論文50餘篇,其中多篇被SCI、EI及ISTP收錄。
內頁插圖
目錄
模塊一閱讀液壓與氣動係統原理圖的方法及步驟1
1.1概述1
1.2 瞭解係統3
1.2.1 瞭解係統的工作任務3
1.2.2 瞭解係統的工作要求3
1.2.3 瞭解係統的動作循環4
1.3 初步分析5
1.3.1 粗略瀏覽整個係統5
1.3.2 分析元件功能5
1.3.3 給元件重新編號7
1.4 整理和簡化迴路8
1.4.1 簡化迴路8
1.4.2 整理元件8
1.4.3 重新繪製原理圖10
1.5 將係統分解成子係統10
1.5.1 子係統的劃分方法10
1.5.2 子係統命名11
1.5.3 重新繪製子係統原理圖11
1.6 分析各子係統11
1.7 分析各子係統的連接關係14
1.7.1 串聯方式14
1.7.2 並聯方式15
1.7.3 串、並聯方式(順序單動方式)15
1.7.4 復閤方式15
1.7.5 閤流16
1.8 總結係統特點16
1.8.1 動作切換和動作循環17
1.8.2 調速和變速方式18
1.8.3 節能措施19
模塊二汽車起重機液壓係統原理圖分析20
2.1 汽車起重機概述20
2.2 瞭解汽車起重機液壓係統21
2.3 初步分析21
2.3.1 確定係統組成元件及功能22
2.3.2 給元件編號23
2.4 整理和簡化油路25
2.4.1 縮短油路連綫25
2.4.2 省略某些元件27
2.5 將係統分解成子係統29
2.5.1 劃分子係統29
2.5.2 給子係統命名30
2.5.3 繪製子係統原理圖30
2.6 分析各子係統31
2.6.1 垂直支腿(zc)子係統分析31
2.6.2 水平支腿(zs)子係統分析33
2.6.3 迴轉(hz)子係統分析33
2.6.4 伸縮(變幅)子係統分析34
2.6.5 起升子係統分析35
2.6.6 離閤製動子係統分析39
2.7 分析各子係統的連接關係41
2.7.1 工作機構子係統連接關係41
2.7.2 支腿子係統連接方式42
2.7.3 離閤製動子係統連接關係43
2.8 總結整個係統特點及分析技巧43
2.8.1 係統特點43
2.8.2 分析技巧44
模塊三組閤機床液壓係統原理圖分析45
3.1 組閤機床概述45
3.2 瞭解係統的工作任務、動作要求和工作循環46
3.3 初步分析47
3.3.1 確定組成元件及功能47
3.3.2 分析特殊元件49
3.3.3 給元件編號50
3.4 整理和簡化油路53
3.5 劃分子係統54
3.5.1 子係統劃分及編號55
3.5.2 繪製子係統原理圖55
3.6 分析各子係統57
3.6.1 滑颱Ⅰ子係統分析57
3.6.2 滑颱Ⅱ子係統分析60
3.6.3 滑颱Ⅲ子係統分析63
3.6.4 夾緊子係統分析63
3.6.5 定位子係統分析64
3.6.6 工件輸送子係統分析65
3.7 分析各子係統的連接關係69
3.8 總結整個係統特點及分析技巧69
3.8.1 係統特點70
3.8.2 分析技巧71
模塊四推土機液壓係統原理圖分析72
4.1 推土機概述72
4.2 瞭解係統的工作任務和動作要求73
4.3 初步分析74
4.3.1 瀏覽整個係統74
4.3.2 模塊劃分74
4.4 分析各個模塊的組成元件及功能78
4.4.1 轉嚮泵模塊78
4.4.2 轉嚮馬達模塊79
4.4.3 旁通和壓力控製閥組模塊80
4.4.4 工作泵模塊80
4.4.5 工作裝置閥組模塊81
4.4.6 推土器模塊82
4.4.7 裂土器模塊83
4.4.8 轉嚮先導閥模塊83
4.4.9 油箱模塊84
4.5 整理和簡化油路84
4.5.1 縮短油路連綫84
4.5.2 省略元件85
4.5.3 重新繪製原理圖85
4.5.4 元件重新編號86
4.6 將係統分解成子係統88
4.6.1 子係統劃分及命名88
4.6.2 繪製子係統原理圖89
4.7 分析各子係統91
4.7.1 轉嚮子係統分析91
4.7.2 裂土器子係統分析96
4.7.3 推土鏟鏟鬥舉升子係統分析99
4.7.4 推土鏟鏟鬥傾斜子係統分析102
4.8 分析各子係統的連接關係105
4.9 總結整個係統特點及分析技巧105
4.9.1 係統特點105
4.9.2 分析技巧105
模塊五熱壓機液壓係統原理圖分析107
5.1 熱壓機概述107
5.2 瞭解熱壓機液壓係統的工作任務和動作要求108
5.3 初步分析110
5.3.1 粗略瀏覽110
5.3.2 給元件編號111
5.4 整理和簡化油路111
5.4.1 簡化油路連綫111
5.4.2 去掉不必要的元件112
5.4.3 使用等效元件113
5.4.4 繪製等效原理圖113
5.4.5 給元件重新編號116
5.5 劃分子係統116
5.5.1 子係統劃分及編號116
5.5.2 繪製子係統原理圖117
5.6 分析各子係統119
5.6.1 熱壓機子係統分析119
5.6.2 裝闆機子係統分析125
5.6.3 卸闆機子係統分析126
5.6.4 推闆器子係統分析127
5.6.5 擋闆器子係統分析128
5.6.6 同步閉閤子係統分析128
5.6.7 油源子係統分析129
5.7 分析各子係統的連接關係131
5.8 總結整個係統特點及分析技巧132
5.8.1 係統特點132
5.8.2 分析技巧133
模塊六炮塔液壓係統原理圖分析134
6.1 炮塔概述134
6.2 瞭解液壓係統的工作任務和動作要求135
6.3 初步分析135
6.3.1 確定係統的組成元件及功能136
6.3.2 特殊元件分析137
6.3.3 重新編號137
6.4 簡化油路137
6.4.1 縮短油路連綫138
6.4.2 去掉某些元件138
6.4.3 重新繪製油路139
6.4.4 給元件重新編號140
6.5 劃分子係統140
6.5.1 子係統劃分及編號141
6.5.2 繪製子係統原理圖141
6.6 分析各子係統142
6.6.1 油源子係統分析143
6.6.2 高低子係統分析147
6.6.3 方位子係統分析149
6.7 分析各子係統的連接關係153
6.8 總結整個係統特點及分析技巧153
6.8.1 係統特點153
6.8.2 分析技巧154
模塊七汽車氣動係統原理圖分析155
7.1 汽車概述155
7.2 瞭解氣動係統的工作任務和動作要求155
7.3 粗略瀏覽156
7.3.1 確定係統的組成元件及功能156
7.3.2 特殊元件分析158
7.4 整理和簡化氣路162
7.4.1 簡化氣動原理圖162
7.4.2 給元件重新編號162
7.5 劃分子係統163
7.5.1 子係統劃分及編號163
7.5.2 繪製子係統原理圖163
7.6 分析各子係統164
7.6.1 汽車門子係統分析164
7.6.2 刹車子係統分析167
7.7 分析各子係統的連接關係168
7.8 總結整個係統特點及分析技巧169
7.8.1 係統特點169
7.8.2 分析技巧169
模塊八機械手氣動係統原理圖分析170
8.1 氣動機械手概述170
8.2 瞭解轉運機械手氣動係統的工作任務和動作要求170
8.3 粗略瀏覽171
8.3.1 確定係統的組成元件及功能171
8.3.2 特殊元件分析173
8.4 整理和簡化氣路174
8.4.1 簡化氣路連綫174
8.4.2 去掉不必要的元件174
8.4.3 繪製等效原理圖175
8.4.4 給元件重新編號175
8.5 劃分子係統176
8.5.1 子係統劃分及編號176
8.5.2 繪製子係統原理圖177
8.6 分析各子係統178
8.6.1 手臂升降子係統分析178
8.6.2 手臂伸縮子係統分析180
8.6.3 手臂迴轉子係統分析181
8.6.4 真空吸盤子係統分析183
8.7 列寫電磁鐵動作順序錶184
8.8 分析各子係統的連接關係184
8.9 總結整個係統特點及分析技巧185
8.9.1 係統特點185
8.9.2 分析技巧185
模塊九灌裝機氣動係統原理圖分析187
9.1 灌裝機概述187
9.2 瞭解灌裝機氣動係統的工作任務和動作要求188
9.3 粗略瀏覽188
9.4 整理和簡化氣路190
9.4.1 簡化氣路連綫190
9.4.2 去掉不必要的元件190
9.4.3 繪製等效原理圖191
9.4.4 給元件重新編號192
9.5 劃分子係統193
9.5.1 子係統劃分及編號193
9.5.2 繪製子係統原理圖193
9.6 分析各子係統194
9.6.1 灌裝子係統分析194
9.6.2 鏇轉子係統分析196
9.6.3 係統運行控製198
9.7 分析各子係統的連接關係199
9.8 總結整個係統特點及分析技巧200
9.8.1 係統特點200
9.8.2 分析技巧200
參考文獻201
前言/序言
機械傳動係統設計與應用實例解析 本書聚焦於現代機械製造領域中至關重要的兩大核心技術:機械傳動與結構設計。旨在為工程技術人員、機械設計專業學生以及對機械自動化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套係統、深入且注重實踐的知識體係。全書內容緊密圍繞如何高效、可靠地實現能量和運動的傳遞與轉換展開。 第一部分:機械傳動基礎理論的深度剖析 本部分奠定瞭紮實的基礎理論框架,詳細闡述瞭各類機械傳動形式的工作原理、優缺點及適用範圍。 第一章:運動與力傳遞的基礎數學模型 深入探討瞭齒輪傳動、帶傳動和鏈傳動中的運動學和動力學分析。重點解析瞭瞬時速度、角速度的計算方法,以及載荷分配對傳動效率的影響。引入瞭接觸應力、彎麯疲勞強度等關鍵設計參數的計算模型,確保讀者能從理論層麵理解傳動部件的可靠性設計。詳細對比瞭閉式與開式傳動係統的熱平衡與潤滑要求。 第二章:齒輪傳動的精細化設計 本章是傳動設計部分的重中之重。不僅涵蓋瞭標準直齒圓柱齒輪、斜齒圓柱齒輪的幾何尺寸計算、精度等級選擇,還對人字齒輪、蝸輪蝸杆傳動進行瞭深入探討。特彆關注瞭非標準齒輪和特殊變位齒輪的設計技巧,用於解決特殊工作條件下的乾涉和強度問題。內容覆蓋瞭齒麵接觸疲勞壽命評估(Hertz接觸理論的應用)和齒根彎麯疲勞壽命預測(ISO 6336標準解讀)。此外,還係統介紹瞭齒輪箱體的剛度設計和降噪技術,如優化齒廓修形、引入阻尼材料等。 第三章:帶傳動與鏈傳動的優化選擇 針對柔性傳動元件,本章詳細比較瞭V型帶、同步帶和特種工業鏈條的性能差異。重點講解瞭帶傳動的初拉力設定原則,以避免打滑和軸承過載。對於鏈傳動,分析瞭節距、鏈條排數與傳動比的匹配,並深入討論瞭鏈條的漲緊裝置設計(自動與手動)以及在衝擊載荷下的動態特性分析。 第二部分:機械結構與係統集成設計 本部分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的機械係統構建中,強調結構與傳動的有機結閤。 第四章:軸係、軸承與聯軸器的協同設計 軸係作為傳遞動力的主體結構,其強度校核與剛度計算至關重要。本章詳細介紹瞭根據臨界轉速和振動特性來確定軸的直徑和材料選擇。軸承的選型不再局限於基本的靜/動額定載荷計算,而是擴展到高轉速、高溫、重載以及衝擊工況下的壽命預測與潤滑體係設計(如脂潤滑與油循環潤滑係統的構建)。聯軸器的選擇則基於對軸係對中誤差、扭轉剛度及減震降噪的需求進行係統化評估。 第五章:機械裝置的可靠性與壽命分析 本章引入瞭工程實踐中不可或缺的可靠性設計思想。涵蓋瞭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FMEA)在傳動部件設計中的應用。重點講解瞭疲勞極限的確定、纍積損傷理論(如Miner準則)在復雜載荷工況下的應用,以預測機械裝置的實際工作壽命。探討瞭如何通過冗餘設計和關鍵部件的在綫監測技術來提高係統的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 第六章:現代機械傳動係統的數字化建模與仿真 隨著工業4.0的推進,仿真技術成為傳動設計不可或缺的工具。本章詳細介紹瞭如何使用主流的機械設計軟件(如SolidWorks Motion, Adams等)對傳動係統進行多體動力學仿真。內容包括建立精確的摩擦模型、計算係統在瞬態啓動和製動過程中的響應、以及進行模態分析以避免共振。通過具體的案例(如高精度伺服驅動係統的齒隙補償),展示仿真如何指導設計優化,減少物理樣機的迭代次數。 第三部分:特殊傳動與應用案例研究 本部分關注非傳統和高精度傳動技術及其在現代工業中的實際應用。 第七章:高精度與精密傳動技術 深入剖析瞭諧波齒輪傳動、擺綫針輪傳動等小齒隙、高減速比傳動的結構特點和誤差來源。特彆側重於消除或補償齒輪嚙閤間隙(Backlash)的技術,如預緊裝置的設計和柔性元件的應用。此外,詳細講解瞭直綫驅動中的滾珠絲杠與直綫導軌的選型、安裝精度對定位精度的影響。 第八章:工程實踐中的傳動係統故障診斷 本章從維護和運行角度齣發,提供瞭故障診斷的實操指南。係統分類瞭常見的機械傳動故障(如軸承剝落、齒輪斷齒、鏈條過伸等),並結閤振動分析、溫度監測和油液分析等技術手段,指導讀者如何快速準確地定位故障源頭。提供瞭針對性的預防性維護策略和維修更換流程。 全書的編寫風格嚴謹而不失流暢,理論推導清晰,配有大量工程實例圖示和設計錶格,確保讀者能夠將書中的知識直接應用於實際的機械設計項目中,提升解決復雜傳動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