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董纯才传
:50.00元
作者:方晓东
出版社:暂无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50416444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董纯才同志是我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党的文化教育事业,对自然科学的宣传和普及,对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建设和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经验,对我国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史料扎实严谨,叙事简洁生动,并有数十幅珍贵的新老照片与人物故事互为补充;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董纯才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和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的光辉历程。
目录
引言
章走出西塞山
一、出生在爱国书香世家
二、受到“五四”精神启蒙
三、秉承父训业从教育
第二章师承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一、晓庄学校里的大学生
二、参与组建生物研究室
三、担任生活指导员
四、“科学下嫁”运动中的主将
第三章立志革命寻找党
一、热血沸腾的晓庄
二、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三、找到了共产党
第四章延安,吸引人的圣地
一、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二、和徐特立同吃同住
三、受到毛主席关注
四、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五章参加陕甘宁边区文教建设
一、编写抗日课本
二、担任边区师范校长
三、投身整风运动
四、参加大生产运动
第六章主政东北教育部
一、主动请缨“闯关东”
二、从改革旧教育着手
三、办好中学,培养革命知识分子
四、建立新型正规化教育制度
五、建设人民的新教育
第七章走上中央教育部领导岗位
一、任重而道远的新职务
二、为培养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成员而努力
三、发展小学教育要“两条腿走路”
四、重视师范教育
五、重视成人教育
六、创办中央教育行政学院
七、支持和推进文字改革
第八章从领导岗位到平民生活
一、委曲求全作检讨
二、下放凤阳“五七”干校
三、闲居西平房
第九章为教育科学研究上下求索
一、主持创办和重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二、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
三、推动开展现代教育家研究
四、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
五、主持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
第十章深入实际从事教育改革实验与调研
一、建立学制改革实验基地
二、为推动教育改革进行调查研究
三、提出实施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的重要建议
第十一章心系科学普及事业
一、为繁荣科普创作无私奉献
二、努力追寻和探索科普理论
三、支持创办中国农函大
四、结集出版科普著作
第十二章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一、关心和扶持后学晚辈
二、支持家乡教育事业
三、后岁月
附录一:董纯才年表
附录二:主要参考著作和论文目录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完这本书,我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的是一种关于“传承”的思考。它并非是那种宏大叙事的、关于民族或国家命运的传承,而是更加个体化、更加温情脉脉的。我看到了“董纯才”先生在人生旅途中,如何将自己的经验、智慧,甚至是某种精神特质,传递给下一代,或者影响了他所处的那个小环境。这种传承,可能体现在一句箴言,一个榜样,或是一种处事态度。它不张扬,却影响深远,如同涓涓细流,滋养着生命,塑造着品格。这本书让我反思,在我们自己的生命中,我们又在传承着什么?又在被什么所影响?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事,更是一种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讨,引发了我对自身生命轨迹和与他人连接方式的深度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在初见时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它并非那种常见的、带有明显故事线或人物标签的书名,而是显得内敛而富有深意。“董纯才”这三个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仿佛不是一个普通的现代人名,而是承载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而“传”字,更是直接点明了这是一部传记,勾起了我想要深入了解这位“董纯才”先生生平的强烈愿望。我脑海中开始勾勒出他的形象,他可能是一位在某个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人物,也可能是一位经历了跌宕起伏、饱经沧桑的普通人。他的“纯”是否意味着品德高尚,他的“才”又体现在何处?是学识渊博,还是技艺精湛?这些疑问如同种子,在我的心田里悄然生根发芽,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书页,去寻找答案。书名本身传递出的信息,就像一扇紧闭的门,而我,则是一个迫切想要推开它,一探究竟的探险者。我期待的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的生平记述,更是一种人生智慧、一段历史剪影,甚至是某种精神的传承。
评分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在语言运用上的那种“恰到好处”的功力。它没有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也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以一种平和、晓畅的方式,娓娓道来。然而,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语言,却能精准地捕捉到人物的情感,细腻地描绘出场景的氛围。读到某些段落时,我仿佛能身临其境,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波澜,或是置身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叙述方式,让我不自觉地沉浸其中,跟着作者的笔触,去体验、去感悟。它没有强行灌输,而是通过文字的张力,引导读者自行体会,去发现字里行间隐藏的深意。这种高级的叙事技巧,让我对作者的功底深感佩服,也让我更加珍视阅读的过程,因为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的获取,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评分从封面设计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没有采用时下流行的、过于花哨的插图或鲜艳的色彩,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沉稳、经典的风格。或许是深色的底色,搭配上简洁的字体,又或许是某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但无论具体形式如何,它都在传递一种“值得细读”的信息。这种设计语言,往往暗示着内容的深刻性与严肃性,避开了可能吸引眼球但内容空泛的作品。我喜欢这样的设计,因为它尊重读者的智识,相信读者能够从内在的品质中发现价值,而非仅仅被表面的浮华所吸引。这种对细节的考究,也让我对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相信作者和出版社在这个项目中投入了相当的心力,力求在各个层面都达到一定的水准。封面就像是这本书的“敲门砖”,而这本书的封面,无疑成功地敲开了我心中对它好奇的大门。
评分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对细节的关注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洞察。作者并没有止步于记录事件的发生,而是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挖掘他们行为背后的动机,去展现他们经历磨难时的挣扎与坚韧。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在作者的笔下,却被赋予了生命,成为了理解人物性格和人生轨迹的关键。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绘人物情绪时所展现出的敏锐度和同理心,仿佛作者自己也曾是故事中的一员,能够感同身受地去描绘那些喜怒哀乐。正是因为这些真实而生动的细节,我才觉得这位“董纯才”先生不再是一个模糊的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温度、有思想的鲜活个体。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传记,不只是历史的堆砌,更是人性的深度挖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