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安全管理(第三版)

現代安全管理(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羅雲,許銘 編
圖書標籤:
  • 安全管理
  • 風險管理
  • 職業健康安全
  • 應急管理
  • 安全工程
  • 安全文化
  • 事故預防
  • 法規標準
  • 管理學
  • 工業安全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54412
版次:3
商品編碼:11887203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安全健康新知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5
字數:394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可供政府安全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企業安全管理人員閱讀,也是生産經營單位負責人安全培訓和高校、科研單位安全科技人員以及安全工程專業大學生的重要參考書。
  1.國內安全管理專傢羅雲教授主編
  2.探討瞭係統的安全管理理論、論述瞭實用的安全管理方法、介紹瞭成功的安全管理經驗。全書涵蓋安全管理理論、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管理經驗及藉鑒三大篇。
  3.具有知識性、科學性、通俗性的特點,可供政府安全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企業安全管理人員閱讀,也是生産經營單位負責人安全培訓和高校、科研單位安全科技人員以及安全工程專業大學生的重要參考書。

內容簡介

  《現代安全管理》(第三版)是《安全健康新知叢書》(第三版)的一個分冊。
  《現代安全管理》(第三版)探討瞭係統的安全管理理論、論述瞭實用的安全管理方法、介紹瞭成功的安全管理經驗。全書涵蓋安全管理理論、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管理經驗及藉鑒三大篇,內容包括:安全管理哲學與原理、安全係統科學原理、安全法學理論、安全教育學原理、安全經濟學原理、安全文化建設理論與方法、安全行為科學理論、安全生産係統戰略、安全管理模式、風險管理技術、安全管理技術、國外安全管理經驗、中國香港及颱灣安全管理經驗、中國大陸安全管理實例、行為科學管理實例、安全法治管理案例等。
  《現代安全管理》(第三版)具有知識性、科學性、通俗性的特點,可供政府安全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企業安全管理人員閱讀,也是生産經營單位負責人安全培訓和高校、科研單位安全科技人員以及安全工程專業大學生的重要參考書。

作者簡介

  羅雲,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傢安全生産理論專傢組成員;
  全國總工會勞動保護專傢顧問組組長;
  公安部安防協會專傢成員;
  國傢民航總局安全專傢;
  國傢安監總局培訓指導委員會專傢;
  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理事;
  世界安全聯閤會會員(World Conference on Safety Science);
  中國少兒基金會“安康計劃”專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北京市安全生産專傢;
  《中國安全科學》、《勞動保護》、《現代職業安全》、《當代礦工》、《安全》、《安全環保學報》、《安全環境工程》等雜誌編委。

目錄

上篇安全管理理論
第一章安全管理哲學與原理/2
第一節國傢領導人的安全哲學思想2
第二節我國安全生産方針的哲學理解3
第三節從曆史學的角度認識安全哲學5
第四節基於思維科學的安全哲學7
第五節安全管理原理8
一、安全管理公理(Safety Management Axiom)8
二、安全管理定理(Safety Management Theorem)10
第六節安全管理的發展11
一、安全管理理論的發展12
二、安全管理模式的發展12
三、安全管理技術的發展13
第二章安全係統科學原理/15
第一節安全係統論原理15
一、係統科學基本理論16
二、係統基本分析16
三、安全係統的構成16
四、安全係統的優化17
第二節安全信息論原理18
一、基本概念18
二、安全信息的功能18
三、安全信息的分類19
四、安全信息應用的方式、方法20
五、安全信息的質量與價值22
六、安全信息的處理技術——安全管理信息係統23
第三節安全控製論原理23
一、一般控製論原理23
二、安全管理的一般控製原則24
三、安全管理策略的一般控製原理24
四、預防事故的能量控製原理24
五、事故預防與控製的工程技術原理25
第四節安全協調學原理26
一、組織協調學原理26
二、專業人員保障係統的協調原理29
三、安全經濟投資保障協調閤理機製32
第三章安全法學理論/33
第一節安全生産法規的性質與作用33
一、安全生産法規的概念33
二、安全生産法規的特徵34
三、安全生産法規的本質34
四、安全生産法規的作用35
五、我國的安全生産法治對策及任務36
第二節我國安全生産的法律法規體係37
一、我國安全生産法律基本體係37
二、安全技術法規37
三、職業健康法規39
四、安全管理法規42
第三節我國安全生産標準體係46
一、安全生産標準的分類與體係46
二、安全生産標準的作用47
三、安全生産國傢標準頒布狀況48
第四節我國主要的安全生産法規50
一、《憲法》與安全50
二、《刑法》與安全51
三、《安全生産法》52
四、《消防法》54
五、《特種設備安全法》54
第五節國際主要的安全生産法規內容簡介54
一、ILO《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係導則》54
二、ILO《預防重大工業事故公約》56
三、ILO《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公約》56
四、ILO《建築業安全衛生公約》57
五、ILO《職業安全和衛生及工作環境公約》57
第四章安全教育學原理/58
第一節一般教育原理與安全教育學基礎58
一、教育的本質58
二、教育的機理58
三、學習與教育的規律59
第二節安全教育的目的60
第三節安全教育學的基本原則60
第四節安全教育模式及技術61
一、安全教育方法61
二、安全教育的閤理設計62
三、安全教育的技術62
第五節企業安全教育的對象、目標與內容62
一、企業決策層(法人及決策者)的安全教育63
二、企業管理層的安全教育64
三、企業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66
四、企業普通員工的安全教育67
五、職工傢屬的安全教育71
第六節安全工程學曆教育72
一、我國安全工程類專業的基本情況72
二、師資與學科建設74
三、發達國傢的工業安全學曆教育74
第五章安全經濟學原理/76
第一節安全經濟學投入産齣原理76
一、安全經濟規律的基本分析77
二、綜閤分析與推論77
三、安全效益分析78
四、安全經濟學原則78
第二節事故損失分析原理78
一、事故經濟損失計算的基本理論78
二、事故損失估算的技術79
三、非經濟損失的價值估算81
四、事故賠償的理論82
五、事故損失的抽樣調查研究83
第三節安全投資的理論分析85
一、安全投資抽樣調查分析85
二、閤理安全投資的分析87
三、安全經濟的激勵理論88
第四節安全效益分析原理92
一、安全微觀經濟效益的評價92
二、安全宏觀經濟效益的評價94
第六章安全文化建設理論與方法/97
第一節安全文化的起源與發展97
第二節安全文化術語及概念98
第三節安全文化的範疇100
一、安全文化的形態體係100
二、安全文化的對象體係101
三、安全文化的領域體係101
第四節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理論與方法102
一、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基本原理102
二、企業安全觀念文化建設103
三、企業安全行為文化建設105
四、企業安全製度文化建設109
第五節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四個一”工程118
一、一本安全文化手冊118
二、一個安全文化發展規劃(綱要)119
三、一套安全文化測評工具121
四、一係列安全文化建設載體123
第六節企業安全文化測評技術126
一、測評方法及工具126
二、測評指標體係127
三、測評指標及權重128
第七章安全行為科學理論/131
第一節安全行為科學基本理論132
一、安全行為科學的研究對象132
二、安全行為科學的研究任務134
三、研究安全行為的方法134
四、安全行為科學的理論基礎135
五、安全行為科學的研究內容135
第二節人的行為模式136
一、人的生理學行為模式——自然屬性模式136
二、人的心理學行為模式——社會屬性模式137
第三節影響人行為的因素分析138
一、影響人的安全行為的個性心理因素138
二、影響人的行為的社會心理因素139
三、影響行為的主要社會因素140
四、環境、物的狀況對人的安全行為的影響140
第四節事故心理指數分析140
一、事故原因與人的心理因素140
二、導緻事故的心理分析141
三、事故心理結構及控製141
第五節安全管理的行為激勵143
一、激勵理論143
二、安全行為的激勵144
第六節安全行為科學應用理論145
一、用行為科學分析事故原因和責任145
二、在安全管理中運用行為科學146
三、安全宣傳與教育中運用行為科學146
四、安全文化建設用行為科學來指導146
五、塑造良好的安全監管人員心理品質147
第八章安全生産係統戰略/148
第一節戰略與係統基本概念148
一、戰略思維基本概念148
二、係統思想的基本概念150
三、戰略思維與係統思想的有機結閤152
第二節戰略係統方法對安全監管的作用及意義155
一、戰略係統方法提升監管能力及效果155
二、掌握戰略係統方法對安全監管的意義156
第三節安全生産監管戰略係統模型156
一、安全生産監管戰略分析156
二、安全生産監管機製優化157
三、安全生産監管方法創新158
中篇安全管理方法
第九章安全管理模式/162
第一節宏觀、綜閤的安全生産管理模式163
一、國傢安全生産管理機製163
二、國傢安全生産管理體製的發展163
三、我國安全生産管理機製的建立164
第二節企業安全管理模式166
一、對象化的安全管理模式166
二、程序化的安全管理模式167
第三節安全生産標準化167
一、安全生産標準化的發展曆史168
二、安全生産標準化的原理168
三、安全生産標準化的要求170
四、安全生産標準化的評審175
第十章風險管理技術/177
第一節風險管理概述177
一、風險管理的概念177
二、風險管理與安全管理178
三、風險管理的內容179
第二節風險辨識方法182
第三節風險分級評價方法183
一、風險評價方法的選擇原則183
二、風險分級評價的基本理論模型184
三、風險評價的類型184
四、風險分級評價的基本方法185
五、風險評價分級189
六、關聯及組閤風險評價技術190
第四節風險預警預控技術191
一、“三預”基本理論191
二、“六警”基本理論192
三、風險預警預控方法論194
第五節RBS/M——基於風險的監管196
一、RBS/M的理論基礎196
二、RBS/M理論的應用原理及模式198
三、RBS/M理論的應用方法及實證200
第十一章安全管理技術/203
第一節人因安全管理203
第二節物因及隱患安全管理206
一、生産設備安全管理206
二、現場隱患管理207
三、危險源管理208
四、消防安全管理212
五、交通安全管理213
六、現場安全管理方法214
第三節環境因素安全管理221
第四節安全管理綜閤測評技術223
一、指標體係的設計223
二、指標權重的設計225
三、測評工具的設計227
第五節特種設備政府安全監管績效測評方法227
一、特種設備政府安全監管績效測評(KPI)概述227
二、特種設備生産單位安全業績測評指標體係228
三、特種設備檢測檢驗機構安全業績測評指標體係230
四、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安全業績測評指標體係233
五、特種設備監察部門安全業績測評指標體係236
第六節基於風險的特種設備分類監管策略239
一、設備管理相關理論239
二、分類監管策略體係思路242
三、基於風險分級的檢驗檢測方案研究246
下篇安全管理經驗及藉鑒
第十二章國外安全管理經驗/250
第一節國際勞工組織與職業安全衛生管理250
一、國際勞工組織及目標250
二、國際勞工組織的任務及特點251
三、國際勞工組織的職業安全衛生國際監察252
四、國際勞工組織的工作252
第二節德國的安全管理經驗253
一、積極推進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係進展253
二、建立綜閤的管理體係254
三、強化實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係統254
四、明確職業安全衛生係統負責人的職責255
五、發揮勞動安全專傢的作用255
六、重視未來發展研究256
第三節日本安全生産管理經驗256
一、安全生産監督管理集中、統一、高效256
二、法規完善,注重服務256
三、工傷保險與安全監督管理有機結閤257
四、充分發揮安全科學技術研究單位和社團中介機構的作用257
五、有效的安全監督管理措施257
六、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特點258
第四節國際殼牌石油公司的安全管理259
一、管理層對安全事項做齣明確承諾259
二、明確、細緻、完善的安全政策260
三、明確各級管理層的安全責任260
四、設置精明能乾的安全顧問261
五、製定嚴謹而廣為認同的安全標準262
六、嚴格衡量安全績效262
七、實際可行的安全目標及目的262
八、對安全水平及行為進行審查263
九、有效的安全訓練263
十、強化傷亡意外事故調查及跟進工作264
十一、有效的管理運行及溝通264
第五節美國杜邦公司的安全管理265
一、對安全的認識265
二、杜邦的安全哲學267
三、杜邦公司的安全目標267
四、杜邦的安全信仰267
五、杜邦公司的安全管理原則267
六、明確安全具有壓倒一切的優先理念268
七、安全人人(層層)有責268
八、杜邦不能容忍任何偏離安全製度和規範的行為268
第六節美國石化企業的安全管理268
一、強化法規268
二、改進裝備269
三、發展軟科學269
第十三章中國香港及颱灣安全管理經驗/270
第一節中國香港特區的安全管理270
一、政府重視職業安全衛生的管理工作270
二、強調企業經營者的安全承諾270
三、推行全社會的《職業安全約章》271
四、建立全麵的安全管理製度271
五、香港的十四項安全管理元素272
六、香港推進十四項管理主要元素應用於工業經營以外的組織272
第二節颱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273
一、提高安全認識273
二、重視職業安全衛生策略與原則273
三、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與生産管理結閤,強調員工參與274
四、把職業安全衛生事業變成企業的基本管理目標274
第十四章中國大陸安全管理實例/275
第一節城市安全生産模式創新實例275
一、“安如泰山”安全生産模式創建背景275
二、“安如泰山”安全生産模式創建的思路276
三、“安如泰山”安全生産模式的內涵276
第二節企業安全管理模式案例278
第三節安全管理係統工程設計案例279
第四節企業安全管理評估標準範例281
第五節企業安全方針實例282
第十五章行為科學管理案例/284
第一節安全環境對工作心理的作用284
第二節美國公司推行的“自我管理”284
第三節用行為科學分析事故行為的實例285
一、情緒心理與安全285
二、事故臨界心理剖析286
三、動機與行為關係的事故實例287
四、挫摺發生後對情緒和行為的影響288
第四節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實例289
一、安全核心理念範例289
二、企業先進安全文化形象圖騰設計範例290
第十六章安全法治管理案例/293
第一節刑事處罰案例293
第二節事故仲裁案例294
第三節行政責任追究與處分案例297
參考文獻/301

前言/序言


現代安全管理(第三版)圖書簡介 導言:構築現代企業安全治理的基石 在當今復雜多變、風險交織的商業環境中,安全不再是簡單的閤規要求,而是決定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隨著全球化、數字化和工業化的深入推進,傳統、碎片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已難以為繼。企業需要一套係統化、前瞻性、具備韌性的安全管理體係來應對日益嚴峻的各種挑戰,包括自然災害、人為失誤、技術故障乃至恐怖主義威脅等。 《現代安全管理(第三版)》正是為滿足這一時代需求而精心編撰的權威著作。本書深度融閤瞭管理學、風險科學、工程技術與信息安全等多個學科的前沿理念,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全麵、實用且具有前瞻性的現代安全管理框架與操作指南。 第一部分:現代安全管理理念與基礎框架 本部分聚焦於安全管理哲學的重塑與體係構建的基石。 1. 安全管理範式的演進與重構: 本書首先梳理瞭安全管理思想從“事故控製”嚮“風險預防”及“韌性構建”的演進曆程。詳細闡述瞭當前主流的安全管理哲學,強調“本質安全”和“主動安全”的核心地位。重點剖析瞭基於係統論、控製論的安全係統觀,指齣安全管理是一個動態、開放的復雜巨係統,而非孤立的流程集閤。 2. 全生命周期的風險管理體係(LRM): 風險管理是現代安全管理的核心。《第三版》係統介紹瞭涵蓋項目識彆、風險評估(包括定性與定量分析)、風險應對策略(規避、轉移、減輕、接受)到風險監控與審計的完整閉環流程。特彆引入瞭對“黑天鵝”事件和“灰犀牛”風險的識彆與壓力測試方法,提升企業對極端事件的預判能力。章節深入探討瞭如何利用先進的數學模型和統計工具,量化和可視化風險敞口。 3. 安全文化與組織行為學應用: 安全文化的塑造被視為持續改進的內生動力。本書詳細探討瞭如何通過領導力承諾、員工參與、有效溝通以及績效激勵機製來構建積極、強健的安全文化。內容包括安全認知偏差的識彆、建立“無責報告”機製的實踐路徑,以及如何利用組織行為學原理,將安全規範內化為員工的日常習慣。 4. 法規遵從與職業健康安全(OHS)集成: 本部分詳細解讀瞭國際公認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係標準(如ISO 45001)的核心要求及其在實踐中的落地方法。不僅涵蓋瞭傳統的作業安全與職業衛生,更加入瞭對新興職業病風險(如長時間遠程工作帶來的心理健康風險)的關注。同時,強調瞭如何將安全法規遵從納入企業日常運營的自動化監控流程中,實現“閤規即運營”。 第二部分:麵嚮復雜係統的安全工程與技術應用 本部分側重於將管理理論應用於具體的工程實踐和技術領域,強調技術賦能下的安全保障。 5. 人因工程與操作安全優化: 人是安全鏈條中最關鍵也最易齣錯的一環。本書深度剖析瞭人機交互設計中的安全冗餘、認知負荷管理以及疲勞與注意力分散對操作績效的影響。提供瞭基於人因分析與報告技術(HART)的方法論,用於係統性地識彆和消除設計缺陷導緻的操作錯誤。 6. 過程安全管理(PSM)的深化與擴展: 針對高風險行業,PSM(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是重中之重。《第三版》對PSM的十二要素進行瞭細緻的闡述,重點提升瞭對工藝危害分析(PHA)技術的應用深度,如What-If/Checklist、HAZOP(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的實施要點,以及變更管理(MOC)在復雜技術迭代中的嚴密性要求。 7. 應急響應與業務連續性規劃(BCP/DR): 麵對突發事件,快速、有序的響應能力是降低損失的關鍵。《第三版》提供瞭一套構建全麵應急響應框架的步驟,包括情景分析、資源調配、跨部門協同機製的建立。業務連續性規劃部分,則強調瞭恢復時間目標(RTO)和恢復點目標(RPO)的科學設定,以及如何進行周期性的災難恢復(DR)演練與評估。 8. 現代信息與網絡安全融閤(Cyber-Physical Safety): 隨著工業物聯網(IIoT)和智能製造的普及,物理安全與信息安全的邊界日益模糊。本章詳細探討瞭如何將信息安全風險納入整體安全管理體係,重點關注工業控製係統(ICS/SCADA)的脆弱性、供應鏈安全風險,以及數據安全在安全決策過程中的保護策略。 第三部分:安全績效評估、審計與持續改進 本部分關注安全管理的量化、反饋與迭代優化機製。 9. 安全績效衡量與指標體係構建: 本書強調“沒有衡量,就沒有管理”。詳細區分瞭滯後指標(Lagging Indicators,如事故率)與領先指標(Leading Indicators,如安全檢查完成率、近因分析深度)。提供瞭構建平衡計分卡(BSC)應用於安全管理的具體模型,確保評估的全麵性和前瞻性。 10. 安全審計與體係的有效性評估: 係統介紹瞭內部審計、第二方審計和第三方認證審計的流程、方法與關注重點。重點在於如何從“閤規性檢查”轉嚮“有效性評估”,即檢驗管理體係是否真正地在實踐中降低瞭風險,而非僅僅停留在文件層麵。 11. 安全改進的持續學習機製: 基於事故和未遂事故的深入調查(如事件樹分析ETA、故障樹分析FTA),是實現係統改進的關鍵。《第三版》闡述瞭如何構建一個知識管理係統,確保從一次事件中獲得的教訓能夠被快速、有效地轉化為組織知識,並固化到流程和培訓中,形成“從失敗中學習”的良性循環。 結語:麵嚮未來的安全韌性 《現代安全管理(第三版)》不僅是一本理論教材,更是一份實戰手冊。它要求管理者跳齣單一安全領域的局限,以全局、係統的視角,將安全管理視為一種持續投資,而非單純的成本支齣。本書旨在培養新一代安全領導者,使其能夠駕馭技術變革,有效應對不確定性,最終實現企業的卓越運營與可持續發展。通過本書的學習與實踐,讀者將能構建一個具有高度適應性和內在安全性的現代管理體係。

用戶評價

評分

與市麵上其他一些行業內的權威著作相比,這本書在案例分析的豐富性和說服力上明顯處於下風。安全管理的精髓在於經驗的總結和教訓的汲取,沒有生動、貼近實際的案例支撐,再好的理論也隻是空中樓閣。書中引用的案例數量太少,且大多是高度抽象的、經過“淨化”處理的通用情景,缺乏細節和背景信息的描述,這讓讀者很難將其與自己工作場景中的真實睏境聯係起來。一個優秀的案例應該能體現齣決策的掙紮、資源的限製以及非預期後果,從而激發讀者的批判性思維。遺憾的是,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相當保守,似乎是害怕披露過多細節,結果反而削弱瞭內容的衝擊力和教育意義,讓學習過程變得枯燥乏味,難以激發深入研究的興趣。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一言難盡,封麵設計得過於樸素,幾乎沒有任何視覺上的亮點,讓人在書架上很難注意到它。內頁的紙張質量也一般,字跡在某些光綫下有些模糊,閱讀體驗大打摺扣。更讓人感到睏擾的是,目錄的編排顯得有些混亂,知識點的邏輯跳轉不夠順暢,初次接觸這個領域的讀者可能會覺得抓不住重點,難以形成係統的認知框架。比如,在討論風險評估方法時,從理論到實踐的過渡顯得有些生硬,缺乏足夠的案例支撐來幫助讀者理解抽象的概念。而且,排版上似乎也存在一些問題,段落之間留白不足,字體大小時常變化,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非常容易疲勞。總的來說,這本書的“外在錶現”和閱讀體驗,與它所承載的主題深度和專業性似乎不太匹配,給人一種“內容不錯但包裝和呈現方式需要大幅改進”的印象。如果能在這方麵下功夫,相信能吸引更多對安全管理感興趣的讀者。

評分

我花瞭大量時間研究瞭書中關於應急響應流程的那幾個章節,坦白說,內容顯得有些陳舊和理論化瞭。它羅列瞭一堆標準化的步驟和原則,這些在任何一本基礎管理學教材中都能找到影子,缺乏針對當代復雜多變的安全挑戰所特有的創新思路和前沿實踐。比如,在提到信息安全事件處理時,書中描述的流程似乎停留在多年前的範式中,對於快速響應、自動化取證以及跨部門協作的數字化工具和方法論幾乎沒有提及。這使得這本書在指導實際工作時顯得力不從心,更像是一份過時的操作手冊。真正優秀的專業書籍,應該能夠預見未來的趨勢,並提供應對新風險的思維工具,而不是僅僅復述已經被廣泛接受的舊知識。期望能看到更多關於“韌性組織構建”以及“安全文化重塑”的深度剖析,而非停留在錶麵的流程梳理上。

評分

這本書的理論深度和廣度都存在明顯的不足,尤其在跨學科整閤方麵錶現得尤為突齣。安全管理本身就是一個高度綜閤性的領域,它需要融閤工程學、心理學、法律法規乃至經濟學等多方麵的知識。然而,我閱讀下來,感覺作者的視角過於集中在某個單一的維度,比如偏重於流程閤規,而忽略瞭人的因素在安全事件中的核心作用。例如,在探討安全意識培訓時,書中隻是簡單地強調瞭“培訓的重要性”和“定期進行”,卻沒有深入探討如何設計有效的行為乾預策略,如何利用行為科學原理來真正改變員工的習慣和決策模式。這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論述方式,使得整本書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都大打摺扣。讀完後,我感覺對安全管理的認知並沒有得到質的飛躍,更多的是知識點的堆砌。

評分

我嘗試將書中的一些新概念與我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實際難題進行對接,發現映射關係非常弱。例如,書中提到瞭“動態安全邊界”的概念,聽起來很前沿,但在隨後的章節中,作者似乎沒有給齣任何工具或框架來幫助管理者構建和維護這種邊界。這就像是介紹瞭一個高級餐廳的菜單,但卻沒有提供任何菜品描述或價格信息,食客無從下手。對於那些希望通過閱讀來解決具體管理痛點的實踐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往往是“方嚮性指導”而非“戰術性支持”。它成功地指齣瞭“應該做什麼”,但鮮有提及“如何具體操作,以及在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阻力是什麼”。這種高屋建瓴卻缺乏落地細節的寫作風格,使得這本書更像是一份學術研討的綜述,而非一本麵嚮廣泛管理者的實用指南。

評分

一下子買瞭很多本書,粗看一下內容不錯,還需要一段時間慢慢看。

評分

好書,值得看看

評分

好,印刷、排版好,內容也不錯………………

評分

內容和質量都不錯!

評分

一下子買瞭很多本書,粗看一下內容不錯,還需要一段時間慢慢看。

評分

還不錯

評分

!!!!!!!

評分

!!!!!!!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