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理斯多德<詩學><修辭學>》收集瞭羅念生先生翻譯的亞理斯多德的文藝理論著作《詩學》和《修辭學》以及一篇古希臘佚名者的《喜劇論綱》。
羅念生(1904.7.12—1990.4.10),我國享有世界聲譽的古希臘文學學者、翻譯傢,從事古希臘文學與文字翻譯長達六十載,翻譯齣版的譯文和專著達五十餘種,四百餘萬字,成就斐然。他譯齣荷馬史詩《伊利亞特》(與王煥生閤譯),古希臘三大悲劇傢埃斯庫羅斯、歐裏庇得斯和索福剋勒斯的悲劇作品、阿裏斯托芬的喜劇作品,以及亞裏士多德的《詩學》《修辭學》、《伊索寓言》等多部古希臘經典著作,並著有《論古希臘戲劇》《古希臘羅馬文學作品選》等多部作品,對古希臘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做齣瞭不可磨滅的貢獻。為奬掖羅念生先生對於希臘文化在中國的傳播所做齣的卓越貢獻,1987年12月希臘zui高文化機關雅典科學院授予其“zui高文學藝術奬”(國際上僅4人獲此奬)。1988年11月希臘帕恩特奧斯政治和科技大學授予其“榮譽博士”稱號(國際上僅5人獲此殊榮)。
詩 學
譯者導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修辭學
譯者導言
第一捲
第一章
修辭術與論辯術——修辭術課本編纂者——或然式證明——“證
明”——修辭式推論——修辭術的功用
第二章
修辭術的定義——三種或然式證明——演說者的性格——聽眾的心
理——例證法——修辭式推論——必然的事——或然的事——確
實的證據——或然的證據——例子——通用部目——專用部目
第三章
政治演說——訴訟演說——典禮演說——各種演說的目的——命題的
題材——事情的大小
第四章
政治演說所討論的問題——財政問題——戰爭與和平問題——城邦的
保衛問題——進齣口問題——立法問題
第五章
幸福的定義——幸福的成分
第六章
好事的定義——好事——好東西——成問題的好東西
第七章
更好更有用的東西——好東西的定義——本原——因——有智力的人
的判斷
第八章
民主政體——寡頭政體——“賢人”政體——獨頭政體——君主
製——獨裁製——各種政體的目的——各種政體的性格
第九章
稱贊與譴責的對象——高尚的事的定義——各種美德——正直——勇
敢——節製——慷慨——豪爽——大方——見識——各種高尚的
事——稱贊與規勸——誇大法——比較法
第十章
控告與答辯——害人的定義——有意的行動——害人的原因——行動
的原因
第十一章
快感的定義——愉快的事物——欲念——迴憶——期望——報復——
遊戲——榮譽——變化——求知——藝術作品——知識——滑稽
的事物
第十二章
害人者的心情——害人者的種類
第十三章
法律——特彆法——普通法——無意的行動——有意的行動——選
擇——不成文法——公平法——不幸事件——錯誤——罪行
第十四章
罪行的大小——演說技巧
第十五章
不屬於藝術本身的或然式證明——法律的利用——古代的見證——神
示——諺語——近代的見證——契約——拷問——發誓
第二捲
第一章
演說者的品質——判斷者的心情——見識——美德——好意——情
感——發怒者的心情——發怒的對象——發怒的原因
第二章
忿怒的定義——輕視——刁難——侮慢——發怒者的心情——發怒的
對象——發怒的原因
第三章
溫和的定義——溫和的態度——使人變溫和的心情
第四章
友愛的定義——朋友——人們所喜愛的人——敵視——憎恨
第五章
恐懼的定義——可怕的事——可怕的人——畏懼的心情——膽量——
使人壯膽的事物——使人壯膽的心情
第六章
羞恥的定義——無恥的定義——使人感到羞恥的事物——使人感到羞
恥的情況
第七章
慈善的定義——需要——令人感謝的人——非慈善的行動
第八章
憐憫的定義——憐憫的心情——能引起憐憫的事物——恐怖
第九章
憤慨——使人感到憤慨的事物——憤慨的心情
第十章
忌妒的定義——感到忌妒的人——使人感到忌妒的事物
第十一章
羨慕的定義——羨慕的對象
第十二章
年輕人的性格——欲念——樂觀——勇敢——心誌——交遊
第十三章
老年人的性格——多疑——膽怯——自私
第十四章
壯年人的性格——適中
第十五章
高貴齣身的人的性格——傢族的退化
第十六章
富人的性格——奢侈
第十七章
當權者的性格——認真
第十八章
判斷者——通用部目
第十九章
可能的事——已經發生的事——將要發生的事——大事小事
第二十章
例子——曆史事實——比喻——寓言
第二十一章
格言的定義——補充語——格言的用處
第二十二章
修辭式推論的方法——證明式修辭式推論——否定式修辭式推論
第二十三章
證明式修辭式推論的二十一個部目——否定式修辭式推論的七個部目
(第22—28 部目)——最受歡迎的三段論
第二十四章
假冒的修辭式推論的幾個部目
第二十五章
反駁——提異議的方式
第二十六章
誇大——縮小
第三捲
第一章
風格——朗讀——散文的風格
第二章
風格的美——普通字——本義字——隱喻字——附加詞——指小詞
第三章
風格的弊病——濫用雙字復閤名詞——濫用生僻字——濫用附加
詞——濫用隱喻字
第四章
明喻——類比式隱喻
第五章
語言的正確性的五個要求
第六章
使風格具有分量的六個辦法
第七章
錶現情感的風格——錶現性格的風格——風格的適閤性
第八章
散文的節奏——派安節奏
第九章
連串句——環形句——對立子句——等長句——相似句
第十章
巧妙的話——隱喻
第十一章
生動性——隱喻——騙局——明喻
第十二章
筆寫的文章的風格——論戰的演說的風格
第十三章
“提齣”——或然式證明——序論——結束語
第十四章
序論
第十五章
消除反感的十二個辦法
第十六章
陳述的方式——陳述的速度——錶現性格的陳述——錶現情感的陳述
第十七章
爭論之點——證明——反駁
第十八章
發問的四種好時機——迴答的方法——譏笑
第十九章
結束語的四種作用——重述論點
譯後記
喜劇論綱
譯者導言
喜劇論綱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羅先生畢生緻力於希臘文的翻譯,算是最權威的一個瞭,覺得比苗立田主編的翻譯好
評分年貨節囤貨,新的一年繼續充電。
評分中古中國的門閥大族主導瞭中國數個世紀,關於他們在十世紀的完全消失,長期以來睏擾著曆史學者。在本書中,譚凱利用新的數據手段分析瞭大批量的史料,解開瞭他們消失的謎團。他通過所掌握的地理信息係統(GIS)和社會網絡分析手段,係統地探究瞭近數十年前齣土的數韆方碑誌,其中大部分從未被學者研究過。譚凱廣泛地采用瞭摘自墓誌、散文和詩歌中的軼事,來豐富其論證,從而將一韆年前的男女形象變得鮮活起來。《中古中國門閥大族的消亡》揭示瞭在七至八世紀的社會、經濟和製度變遷下,唐代門閥大族比我們之前所認為的更加成功。隻有在880年黃巢占領長安後伴隨而來的三十年大動亂時期,他們的政治影響力纔因大範圍的肉體消滅而崩潰
評分“子爵前配夫人金氏,十六年前早已過世。繼配夫人李氏彆無生育。金氏夫人死時,佩荑小姐,年纔五歲,子爵憐愛異常,命我一人貼身侍奉小姐。我們尹氏門中,先祖代代,都是閔府傢人,我的丈夫尹石虎,也是閔府中司事。我從前本有一個小兒,……”
評分炎陽何杲杲,曬我山頭苗。土崩苗已死,
評分——這其中的情節,客人,你可明白瞭?——我那英兒,他便在那年六月十一的晚上死的。那天午飯過後來瞭一位靜安寺的沙彌,麵交石虎書信一封。石虎隨即齣門去瞭,我隻以為是子爵有事叫他,等到半夜過後,他纔踉踉蹌蹌跑瞭迴來。不多一刻,又聽得有人叫門。我齣去開門看時,兩個寺僧嚮我叫道:
評分第一章 墮落天使:49歲時的羅素“我的腦子現在不如從前。我已經過瞭最佳年齡,因此現在自然受人贊美瞭。”接近50歲生日那段時間,這是羅素常常掛在嘴上的那種詼諧的自謙之辭。1921年12月3日,他齣席瞭在劍橋大學求學時認識的老友(這時已是事業有成的富裕律師)查爾斯·桑格在切爾西舉行的宴會,對坐在身旁的弗吉尼亞·伍爾夫說瞭上麵這一番話。置身於這樣的朋友中間,羅素不禁深刻地意識到這個事實:30年前,他和桑格一起學習數學;與那時相比,他已經變瞭許多。弗吉尼亞·伍爾夫語氣溫和,一直在旁邊催促(伍爾夫當天夜裏在日記中寫道,“伯迪是熱情的自我主義者,這一點起到積極作用”),於是他開始反思齣現在他身上的這些變化。他告訴她,他依然認為,數學是“最高貴的藝術形式”,然而它不是他本人希望重新從事的那種藝術瞭:“人50歲時大腦變得呆闆;再過一兩個月,我就50歲瞭。”(實際上,他次年5月纔滿50歲)他說,他可以撰寫更多哲學著作,但是“我得掙錢”,於是從那以後,他的大多數著述都是有人付費的報刊文章。他
評分☆一套《羅念生全集》,一座奧林匹斯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