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力,岑麒祥,林燾 等 編,蔣紹愚,唐作藩,張萬起 等 整理
圖書標籤:
  • 古漢語
  • 字典
  • 漢字
  • 語言文字
  • 工具書
  • 教學
  • 參考
  • 第五版
  • 詞匯
  • 字形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119160
版次:5
商品編碼:11920521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9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中學生,中小學教師,大學中文係學生,社會中等文化水平讀者

北京大學蔣紹愚教授主持修訂

中學生、語文教師、大學中文係學生必備工具書

迄今發行量超過韆萬冊

本次修訂內容主要包括:

1. 增加瞭一些常用的義項。

2. 完善瞭釋義,釋義更精準、易於理解。

3. 更新瞭部分例句,例句更典型,更能幫助讀者理解釋義。

4. 修改瞭引書體例。

5. 根據《通用規範漢字錶》全麵調整瞭字頭和釋義用字。


內容簡介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由著名語言學傢王力、岑麒祥、林燾、戴澧、唐作藩、蔣紹愚等十餘位專傢學者編寫,是學習古漢語的必備工具書。本字典自1979年齣版以來,深受廣大讀者歡迎。第5版延續瞭第4版的特色:專傢學者主持、參與修訂;釋義quan威,審音準確,例句精當,難懂例句附有注解和串講;專設“注意”“辨析”內容,對疑難字詞加以提示和辨析;附錄實用,《中國曆代紀元錶》《古代漢語語法簡介》《怎樣學習古代漢語》等附錄,可供讀者學習參考。本次修訂在常用義項的增補、釋義的完善、字音的審訂、例句的更新和體例的完備方麵做瞭很多工作,可謂在第4版的基礎上精益求精,質量更上一層樓。

主要修訂:

(一)增加字的義項。如“小”字在義項①“小。與‘大’相對”下增加瞭“又小人,卑鄙的人”義項(《詩經·邶風·柏舟》:“憂心悄悄,慍於群~。”)。又如“幸”字在義項④“君主到某處去”下增加瞭“又君主寵幸婦女”義項(《史記·項羽本紀》:“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再如“曖”字疊用時,在原有義項“昏暗不明的樣子”的基礎上,增加瞭“隱隱約約的樣子”(陶潛《歸田園居》詩:“~~遠人村,依依墟裏煙。”)和“溫暖的樣子”(王維《贈裴十迪》詩:“~~日暖閨,田傢來緻詞。”)兩個義項。

(二)完善釋義。如“哇”字義項②“靡曼之音”,第5版改為“淫邪的音樂”,更通俗易懂。又如“晞”字義項②“天明”,第5版改為“天色微明”,釋義更精準。再如“攜”字義項②“分離”,第5版改為“分離,離間”,釋義更準確。

(三)調整字音。如“嶺2”字義項①[嶺巆(hōng)]“山深的樣子”,第5版把“巆”的注音改為“yínɡ”,這是因為:“巆”《集韻》有兩讀:“巆,嶺巆,山深貌。呼宏切。”“嵤,嶺嵤,山深貌。或從營。玄扃切。”《王力古漢語字典》取前一音,亦可;但這裏“嶺巆”是疊韻聯綿字,則當取後一音。

(四)更新例句。如“璆”字義項①“同‘球’。美玉”的例句原為“《國語·晉語四》:‘籧篨濛~。’”改為“劉琨《重贈盧諶》詩:‘握中有懸璧,本自荊山~。’”,改後的例句能更好地幫助讀者理解釋義。又如“訟”字義項⑤“通‘頌’。歌頌,頌揚”的例句原為“《韓非子·人主》:‘背左右之~。’”,改為“《漢書·王莽傳上》:‘深~莽功德。’”,這個例句裏的“頌”做謂語,是它作為動詞的主要語法功能,比原來的例句更典型。再如“毋”字的義項②“無,沒有”的例句原為“《韓非子·顯學》:‘儒俠~軍勞。’”改為“《管子·度地》:‘山之溝,一有水,一~水者,命曰榖水。’原例句在不清楚上下文的情況下不好理解,改後的例句則“毋水”和“有水”對舉,意思非常清楚。

(五)修改引書體例。如《史記》按原書篇名標寫,閤傳、類傳用全稱,不分標舉(例如《史記·西門豹傳》改為《史記·滑稽列傳》)。又如《鹽鐵論》《潛夫論》《世說新語》《顔氏傢訓》等統刪作者。再舉一個例子,“噏”字義項②和“歙”字義項②的書證都是《老子》:“將欲~之,必固張之”,第4版在“噏”字下注明“河上公本”,第5版在“歙”字下增加瞭“王弼本”,這樣讀者就很清楚這兩處用字的不同是版本的區彆。

(六)根據《通用規範漢字錶》對字頭及正文用字做瞭全麵的調整,錶外字不做類推簡化。


作者簡介

原編者王力、岑麒祥、林燾、戴澧、唐作藩、蔣紹愚等都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傢,蔣紹愚教授同時也是本次修訂的負責人。王力著有《漢語史稿》《漢語音韻學》《詩經韻讀》《楚辭韻讀》等。岑麒祥著有《語言地理學的理論和實踐》《語音學概論》《普通語言學》《語言學史概要》《漢語外來詞詞典》等。林燾著有《經典釋文異文之分析》(與陸誌韋閤作)、《關於漢語規範化問題》、《語音探索集稿》等。戴澧著有《中國文字學》等。唐作藩編著有《上古音手冊》《音韻學教程》《漢語語音史教程》等。蔣紹愚著有《古漢語詞匯綱要》《近代漢語研究概況》《唐詩語言研究》《漢語曆史詞匯學概要》等。

目錄

凡例

漢語拼音音節索引
部首檢字錶
(一)部首目錄
(二)檢字錶
字典正文
附錄
(一)中國曆代紀元錶
(二)古代漢語語法簡介
(三)怎樣學習古代漢語



《簡明漢語詞典》(第十版):古今交融,字海探源 一、 緣起與定位:適應新時代的需求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語言文字應用的日益多元化,《簡明漢語詞典》(第十版)應運而生,旨在為當代讀者提供一本兼顧傳統底蘊與現代活力的權威性、實用性參考工具書。本詞典並非對既有學術巨著的簡單翻版,而是在深入剖析當代漢語使用現狀的基礎上,對傳統釋義體係進行革新與精煉。我們深刻認識到,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用戶需要的是一本能夠快速、準確、全麵把握詞義、用法及文化內涵的工具書,而非僅專注於某一特定曆史時期的語料考據。因此,本版詞典的定位是:立足現代漢語,輻射曆史語境,兼顧實用查詢與文化普及的綜閤性中型漢語詞典。 二、 編纂原則與特色 本版詞典的編纂嚴格遵循“科學性、規範性、時代性、易用性”四大原則,力求在嚴謹的學術基礎上,體現齣鮮明的時代特色。 1. 時代性與收詞的廣度:捕捉語言的生命力 本版在收錄傳統核心詞匯的基礎上,將大量近年來湧現的新詞、新語、網絡熱詞(經過嚴格的去蕪存菁程序,篩選齣已進入常用語境的規範化錶達)納入收錄範圍。例如,對“元宇宙”、“內捲化”、“凡爾賽”等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詞匯,我們不僅提供瞭準確的釋義,還對其語源、流行語境及其在不同語體中的適用範圍進行瞭標注。這確保瞭本詞典能夠緊密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為年輕一代和從事新興行業的工作者提供可靠的參考。 2. 釋義的深度與精確性:超越錶層含義 我們的釋義體係著眼於詞匯的“多義性”與“語境依賴性”。對於一詞多義的現象,本版采用更為清晰的層級劃分,避免瞭同義詞的簡單堆砌。 核心義項優先原則: 將最常用、最核心的意義置於首位,便於快速檢索。 語義辨析強化: 對近義詞(如“闡述”與“闡明”,“詫異”與“驚愕”)設置瞭專門的辨析欄目,通過對比其語義側重、感情色彩和使用頻率,幫助讀者準確選用。 語體色彩標注: 詳細標注詞語的語體歸屬(如:書麵語、口語、俚語、文雅語、特定領域用語),防止在不恰當的場閤使用生僻或風格不符的詞匯。 3. 規範的例證體係:活化語言知識 例證是檢驗詞義和用法最直接的載體。本版例證的選材嚴格把關,力求做到: 來源權威化: 大部分例句取材於當代優秀的文學作品、權威新聞報道、官方文件及公認的學術論著,確保語言的規範性。 語境化展示: 例句的設計旨在最大程度還原詞語在實際語境中的功能,而非僅僅是孤立的句子片段。例如,對於結構助詞或特定搭配,我們會展示其典型的句法結構。 簡潔明瞭: 摒棄冗長、復雜的例句,以最短的篇幅展示最核心的用法特徵。 三、 結構設計與用戶體驗 《簡明漢語詞典》(第十版)在結構設計上充分考慮瞭讀者的使用習慣,力求檢索便捷、閱讀舒適。 1. 科學的音序排列與檢索係統 本版依然采用標準的漢語拼音音序排列法,並強化瞭多重檢索路徑: 標準查閱: 以首字拼音為序,清晰標注聲調。 部首檢字法: 提供詳盡的部首索引,便利不熟悉拼音的讀者。 難檢字/異體字附錄: 針對筆畫繁復或書寫不常用的漢字,設置專項查詢錶。 2. 詳盡的詞條結構 每一個完整的詞條均包含以下核心要素(視詞性不同有所調整): 詞條(含規範讀音、聲調): 采用國際通用的IPA輔助標注(尤其針對易混淆的讀音)。 詞性標注: 明確標注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連詞等,並細分其在不同句法結構中的功能。 釋義(多層級): 編號排列,從核心到引申。 辨析/用法提示: 專門指齣容易混淆的用法或習慣搭配。 例證(1-3條): 展現實際應用場景。 3. 附加參考資料:拓展閱讀的橋梁 本詞典在正文後附錄瞭多項實用性參考資料,以增強其工具書的綜閤價值: 常用成語、俗語、諺語精選: 重點收錄當代使用頻率高的成語,並簡要解釋其典故來源或引申義。 漢字筆畫、結構規範錶: 幫助讀者掌握標準漢字的正確書寫結構。 常用標點符號用法指南: 針對現代文書寫中的標點規範提供快速參考。 常用計量單位及專有名詞縮寫對照錶: 適應現代科技、商業領域對規範用語的需求。 四、 總結 《簡明漢語詞典》(第十版)是一部集權威性、規範性、實用性於一體的現代漢語參考工具。它既尊重瞭漢語數韆年積澱的文字規範,又積極擁抱瞭時代發展的最新成果。我們相信,無論對於在校學生、語文工作者、翻譯人員,還是對漢語學習有濃厚興趣的社會大眾而言,本詞典都將是其案頭必備、值得信賴的“語言指南針”。它緻力於幫助每一位使用者在紛繁復雜的語境中,精準把握每一個漢字的內涵與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收錄範圍和釋義的精準度,可以說是令我最滿意的地方。我平時閱讀一些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筆記小說,裏麵經常會遇到一些生僻的、或者在現代漢語中已經徹底消失的詞匯。很多其他字典查起來要麼查不到,要麼給的解釋非常簡略,讓人不得要領。但這本《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即便是那些齣現頻率極低、但在特定語境下至關重要的字,它也能提供非常詳盡的考證和多重義項的解釋。更難得的是,它的例證都選取自那些經典的、具有代錶性的古代文獻,而不是隨便拉湊的句子,這極大地幫助瞭我理解詞義在曆史流變中的細微差彆。每次查閱,我都能體會到編纂團隊在字詞條目的選擇和釋義的打磨上所花費的心血,它不僅僅是一個工具,更像是一位嚴謹的古代語言學導師在身旁指點迷津,讓我的閱讀體驗提升瞭一個檔次。

評分

這本書的另一個突齣優點在於其對古代詞匯的時代感把握得非常到位。我發現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字義,更像是在構建一個古漢語的時間軸。比如,對於一些意義在曆史長河中發生顯著轉移的詞匯,它會清晰地標注齣“先秦”、“漢代”、“唐宋”等不同時期的主流含義,這種分層處理,對於理解古文的語境至關重要。我記得有一次我在閱讀一篇唐詩時,對某個動詞的理解産生瞭睏惑,用其他字典查齣來的意思放在詩句中總覺得有些生硬。翻閱這本《字典》,纔發現那個字在唐代確實有另一層更具文學色彩的用法,而這個用法在宋代之後逐漸淡化瞭。這種對語言生命力的捕捉和記錄,使得這部字典的學術價值和參考價值都得到瞭極大的提升,它不是一本靜止的參考書,而更像是一部活態的古代語言史的縮影。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確實挺考究的,封麵那種淡雅的米黃色配上古樸的字體,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感,讓人感覺這不是一本隨便翻翻的工具書,而是一件值得細品的物件。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上的處理,比如紙張的質地,摸上去有一種溫潤的觸感,即使長時間翻閱,眼睛也不會感到特彆疲勞。內頁的排版也做得相當清晰,字號大小適中,行距疏朗有度,即使是那些比較復雜的古漢字,也能一眼辨認齣其結構。而且,我發現這次的修訂版在版式上似乎做瞭不少優化,相比我以前用的舊版本,空間利用率更高,信息密度卻不顯得擁擠。裝訂方麵也看得齣是用心瞭,開閤自如,不用擔心剛買迴來就散頁。對於我們這些經常需要查閱古籍的讀者來說,一個耐用且閱讀體驗舒適的工具是極其重要的,這本字典在這方麵無疑是下瞭大功夫的,能感受到齣版方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對讀者需求的深刻理解。

評分

我對這本字典的實用性感到非常驚喜,尤其是在麵對一些古代的官職、器物、地名等專有名詞的解釋時。我有時會參與一些古代曆史文獻的整理工作,很多時候,一個字的含義是高度依賴於其所處的特定曆史背景的。其他工具書對這些專有詞匯的處理往往是語焉不詳,導緻我們對曆史場景的還原産生偏差。然而,這部《字典》在這方麵錶現齣瞭驚人的專業性。它不僅對這些詞匯進行瞭解釋,甚至還會簡要提及該詞匯在哪個朝代最為流行,或是其內涵發生瞭怎樣的演變。這種細緻入微的上下文關聯,極大地增強瞭字典的實用價值,讓我能夠更有信心地去解讀那些晦澀難懂的古代文本,確保我在做研究或翻譯時,不會因為對某個關鍵術語的理解偏差而導緻整體判斷失誤。

評分

從一個學習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在編排邏輯上的設計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我最欣賞它對多音字和通假字的特殊處理方式。很多古漢語學習者都會被那些一詞多音、一字多義的現象搞得暈頭轉嚮,但它通過清晰的標注和閤理的排序,將不同讀音和義項分彆歸類,並且會明確指齣哪個讀音或哪個義項是哪個曆史時期的主流用法。特彆是對於那些形近字和音近字的辨析,處理得極為到位,它不僅告訴我們“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是這樣”,這種解釋性的深度,遠超齣瞭普通工具書的範疇。這使得我們在記憶和應用時,能夠建立起更係統、更牢固的知識框架,而不是停留在機械的死記硬背層麵,對於係統學習古文的讀者來說,這是一個無價的財富。

評分

正版圖書,質量不錯,硬皮書角有點皺,但不影響使用。還不錯吧。

評分

特彆好,又厚又大又長又寬又高,沒想到這麼厚這麼大,這裏邊得有多少次兒啊,就是這玩意兒詞典呀

評分

幫彆人買的,還不錯吧!

評分

別買 筆畫少瞭

評分

翻開書還有淡淡的書香味,肯定是正版!大人小孩都喜歡。適閤小學中高年級及以上的孩子看!

評分

詞典很好,組詞很多,有助於小朋友在查詞典中學到知識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包裝沒有緩衝,書角有破損,紙張可以,

評分

挺不錯的,用瞭一段時間。沒有氣味。快遞及時。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