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包括唐五代筆記四種。
《奉天錄》四捲,唐趙元一撰。此為現今僅存的唐人記載“奉天之難”的專書。大體按日紀事,錄功臣勛業及逆臣言行等,敘述詳盡,可與正史相參或備史之闕,是瞭解奉天之變的第一手文獻。
《新輯玉泉子》。唐佚名撰《玉泉子》,多記晚唐士人言行,兼及政治製度、社會風俗、科舉婚嫁等軼聞。間或誇飾命定之說,雜錄談噱之語。
《中朝故事》二捲,南唐尉遲偓撰。載晚唐宣、懿、僖、昭諸朝舊聞。上捲多君臣事跡及朝廷製度,下捲多神異怪幻之事。
《金華子雜編》二捲,南唐劉崇遠撰。雜記晚唐以來門閥積習、科場舊聞、士人軼事等,亦頗涉神怪靈異之事。
夏婧,復旦大學中文係古典文獻專業博士,目前從事博士後研究。博士論文《清編〈全唐文〉研究》。近期發錶有《唐梁載言〈十道誌〉輯校》(刊《國學研究》)、《曾慥 〈 類說 〉 引 〈 玉泉子 〉 佚文辨正》(刊《古籍整理研究學刊》)、《清編〈全唐文〉稿、抄本及〈校檔〉述要》(刊《文獻》)等論文。
翻開《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奉天錄(外三種)》,我並沒有抱著“一口氣讀完”的期待,而是把它當作一本可以隨時翻閱、慢慢品味的“工具書”來對待。而事實證明,我的這種方式非常適閤這套書。 《奉天錄》這個部分,給我最大的感覺是它的“包羅萬象”。從政治事件的記錄,到人物的評價,再到一些社會風俗的描述,幾乎涵蓋瞭當時生活的方方麵麵。我尤其喜歡其中對於一些關鍵曆史人物的生動刻畫,這些記載讓我覺得他們不再是書本上冰冷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個體。 我經常會把書中的內容作為我其他曆史閱讀的補充。比如,當我讀到一些關於唐宋時期某個重大事件的論述時,我會翻開這套書,看看《奉天錄》裏是否有相關的原始記載,或者是否有提供一些不同的視角。這種相互印證、相互補充的過程,極大地加深瞭我對曆史的理解。 而且,筆記的形式也為我的研究提供瞭很多便利。作者在記錄時,往往會注明資料的來源,或者加入一些自己的見解。這讓我能夠更清楚地瞭解史料的形成過程,也為我進一步的探究指明瞭方嚮。雖然我不是專業學者,但這種學習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也在參與到曆史研究的進程中。 總之,《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奉天錄(外三種)》是一套非常紮實、非常有價值的史料著作。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深入瞭解唐宋曆史的窗口,也為我們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奠定瞭基礎。我非常慶幸自己擁有這套書,也相信它會成為我學術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夥伴。
評分坦白說,初次接觸《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奉天錄(外三種)》這套書,我心裏其實是有些忐忑的。我承認自己對曆史的瞭解還停留在比較錶麵的階段,擔心這些“史料筆記”會太過晦澀難懂,甚至枯燥乏味。然而,事實證明我的顧慮完全是多餘的。 這套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的“真實性”和“細節性”。不同於那些經過加工和提煉的曆史讀物,這裏的文字仿佛是曆史的原始碎片,沒有太多的修飾,卻充滿瞭生命力。當我看到那些關於官員們日常生活、朝堂上的點滴細節,甚至是民間流傳的逸聞趣事時,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旁觀者,而是融入到瞭那個時代之中。 《奉天錄》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充滿瞭一種莊重感,但書中呈現的內容卻遠不止於此。我尤其對其中涉及的一些政治事件的側麵描寫感到驚嘆。比如,某個大臣是如何在不經意間說齣一番改變局勢的話,又或者某位帝王在某個看似平常的日子裏,做齣瞭一個具有深遠影響的決定。這些細節,往往是我們在宏大敘事中容易忽略的,卻恰恰是構成曆史肌理的關鍵。 雖然書中記載的內容有些需要反復琢磨,但這種“費點力氣”去理解的過程,反而讓我更有成就感。每解決一個疑點,每串聯起一個事件,都像是在考古現場找到一件珍貴的文物。而且,筆記的形式也意味著作者個人的觀察和思考,這讓內容更加立體,也更能引發讀者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套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去審視唐宋曆史。它讓我明白,曆史並非隻有那些波瀾壯闊的大事件,更是由無數個細微的瞬間、平凡的人物所構成。對於想要深入瞭解曆史、感受曆史溫度的讀者,我強烈推薦這套《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奉天錄(外三種)》。
評分我一直覺得,真正吸引人的曆史,不是那些被書寫得如同小說般跌宕起伏的“故事”,而是那些隱藏在字裏行間、需要讀者自己去挖掘和體會的“綫索”。《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奉天錄(外三種)》這套書,恰恰就是這樣一本引人入勝的寶藏。 我最欣賞的是它提供的“第一手”視角。《奉天錄》這部分內容,在我看來,更像是一份時代的“快照”,記錄瞭當時發生的一些重要事件,但更重要的是,它還捕捉到瞭許多不那麼“正式”卻異常珍貴的細節。比如,一些官員的日常奏報,或者是一些文人墨客在酒桌上的談笑,這些看似瑣碎的記載,卻能讓我們窺見那個時代的真實脈搏。 對於我這樣一個曆史愛好者來說,閱讀這套書的過程,與其說是“閱讀”,不如說更像是一場“偵探遊戲”。我需要對照著書中的不同記載,去推敲事件的真實性,去揣摩人物的真實動機,去理解那些隱藏在文字背後的復雜關係。這種主動參與式的閱讀體驗,讓我感到非常愉悅,也讓曆史變得更加鮮活和有趣。 書中的文字風格,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點。它沒有教科書般的生硬,也沒有小說的華麗辭藻,而是透露著一種質樸和真誠。讀著讀著,我仿佛就能感受到作者當時的心境,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氛圍。這種跨越時空的共鳴,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曆史讀物都難以提供的。 總而言之,《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奉天錄(外三種)》不僅僅是一套史料匯編,它更像是一把鑰匙,為我們打開瞭通往唐宋時期曆史深處的無數扇小門。我非常享受在這些門後探索和發現的過程,也相信其他讀者也會從中獲得獨特的閱讀體驗。
評分第一次翻開這套《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奉天錄(外三種)》,就覺得一股撲麵而來的曆史厚重感,簡直讓人瞬間穿越迴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作為一名對唐宋曆史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些能夠深入瞭解當時社會風貌、人物事件的資料,而這套書恰恰滿足瞭我這個願望。 《奉天錄》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神秘感,似乎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曆史細節。翻閱書頁,那些古樸的文字,雖然需要花些精力去理解,但每當讀懂一段,都會有一種撥開迷霧、窺見真相的驚喜。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一些宮廷秘聞、大臣奏摺的記載,這些零散的片段,就像是一塊塊拼圖,逐漸勾勒齣當時政治鬥爭的復雜和微妙。 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史實,而是帶有某種評論和思考,對曆史事件的因果關係、人物的動機心理都進行瞭細緻的揣摩。這種“筆記”的形式,不像正史那樣嚴謹刻闆,卻更顯生動鮮活,仿佛能聽到古人的嘆息、爭論和感悟。對於我這樣非專業人士來說,這種方式更容易親近曆史,也更容易被曆史所打動。 盡管我不是專業的曆史學者,但能夠接觸到這樣一套經過精心整理、充滿研究價值的史料,實屬難得。我常常會反復閱讀某些章節,試圖從中體悟更深層次的含義。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發現和體會。這套書不僅僅是閱讀,更是一種與曆史對話、與古人交流的過程。 總而言之,《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奉天錄(外三種)》是我近期最滿意的一次閱讀體驗。它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唐宋曆史深處的大門,讓我得以一窺那個時代的真實麵貌。對於所有熱愛曆史、渴望瞭解真相的讀者來說,這絕對是一套值得珍藏的寶藏。
評分第一次接觸《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奉天錄(外三種)》,我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詞就是“驚喜”。我一直認為,真正能觸動人心的曆史,往往蘊藏在那些被主流敘事所忽略的角落裏,而這套書恰恰就是這樣的存在。 《奉天錄》這個書名,聽起來就帶著一種古老而神秘的韻味。翻開書頁,我立即被其中那些質樸而真實的文字所吸引。這些內容,沒有經過後人的大量解讀和潤色,更像是曆史的直接迴聲,讓我仿佛置身於那個遙遠的年代,親耳聽到古人的言談和心聲。 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一些細節的描繪。比如,某個官員在奏章中不經意流露齣的無奈,又或者某個文人在詩句中含蓄錶達的感慨。這些片段,雖然微小,卻能反映齣當時社會最真實的情感和狀態,也更能打動我內心深處。我常常會因為這些細小的筆觸,而對某個曆史人物産生全新的認識。 這套書的價值,還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多維度”的視角。它不僅僅關注瞭那些重大的曆史事件,更關注瞭事件背後的人物,關注瞭當時的社會風貌,甚至是人們的情緒和思想。這種全方位的呈現,讓曆史不再是枯燥的年錶,而是一個生動立體的世界。 總而言之,《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奉天錄(外三種)》帶給我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曆史閱讀體驗。它讓我看到瞭曆史的肌理,感受到瞭曆史的溫度,也讓我對唐宋時期有瞭更深刻、更全麵的認識。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瞭解曆史的讀者,這套書都絕對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評分《新輯玉泉子》。唐佚名撰《玉泉子》,多記晚唐士人言行,兼及政治製度、社會風俗、科舉婚嫁等軼聞。間或誇飾命定之說,雜錄談噱之語。
評分曆代筆記叢刊,有活動的都買瞭。
評分AmaLia roDriGueSAmaLia roDriGueS好好珍惜現在擁有的AmaLia roDriGueSAmaLia roDriGueS好好珍惜現在擁有的AmaLia roDriGueSAmaLia roDriGueS好好珍惜現在擁有的AmaLia roDriGueSAmaLia roDriGueS好好珍惜現在擁有的
評分好書,最近難得靜下心
評分繁體竪版還是中華書局
評分麟颱故事輯本
評分在實體店看上瞭這個東西,一直想買可惜太貴又不打摺,迴傢決定上網看看,果然有摺扣。毫不猶豫的買下瞭,速度果然非常快的,從配貨到送貨也很具體,快遞非常好,很快收到瞭。外包裝非常精緻,推薦大傢購買。 打開他,裝幀精美,很乾淨,看起來非常舒服,非常的驚喜,讓人看得欲罷不能,每每捧起它的時候,似乎能夠感覺到製作者毫無保留的把作品呈現在我麵前。
評分此書極好,值得購買,值得擁有,值得收藏。
評分好書收藏,是經典的曆史文籍,領略大師的風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