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先烈诗章

重读先烈诗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 著
图书标签:
  • 先烈诗篇
  • 革命先驱
  • 诗歌鉴赏
  • 红色文化
  • 文学史
  • 经典诗词
  • 爱国主义
  • 文化传承
  • 诗歌解读
  • 历史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16786
版次:1
商品编码:11931451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5
字数:1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习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把烈士那些感人至深的文章、诗文、家书编辑成册,用于干部教育,让各级干部常常看、常常思、常常反求己身。”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配合相关纪念活动和中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选取革命先烈诗章100首,编辑《重读先烈诗章》一书,以大力弘扬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为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提供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生动、有说服力的教材。

★本书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主持编撰,诗歌的赏析部分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和《诗刊》杂志分别组织撰写,中国国家博物馆和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等单位提供了珍贵的烈士未刊诗歌手稿,使本书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重要的文献价值。

内容简介

  《重读先烈诗章》收录了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28年间为中国革命牺牲的100位革命先烈写作的诗歌。全书按照烈士牺牲的时间先后排序,诗歌的作者既有李大钊、瞿秋白、恽代英等党的重要领导人,也有余祖胜、古承铄等大批普通的青年革命者,诗歌表现了革命先烈忧国忧民、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和愿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境界,展现了革命先烈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作者简介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为中共中央宣传部内设机构,主要负责规划、部署全局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配合中央组织部做好党员教育工作,负责编写党员教育教材,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和改进群众思想教育工作。


内页插图

目录

1. 李慰农 游采石乘轮出发

2. 王尽美 无情最是东流水

3. 李大钊 口占一绝

4. 田波扬 我 要

5. 赵世炎 远望莫斯科

6. 帅开甲 扫尽人间贱丈夫

7. 蔡济黄 诗一首

8. 杨 超 就义诗

9. 袁玉冰 二十初度感怀

10. 周文雍 绝笔诗

11. 欧阳梅生 和《城南留别》

12. 王幼安 就义诗

13. 王达强 勉 励

14. 邓雅声 绝命诗(之一)

15. 夏明翰 就义诗

16. 陈逸群 狱中杂吟(之一)

17. 向警予 溆浦女校校歌

18. 刘象明 宝塔诗

19. 熊亨瀚 客中过上元节

20. 汪石冥 牙刷柄题壁诗(之一)

21. 俞昌准 慰各地遭压迫的工农同志们

22. 朱也赤 就义诗(之一)

23. 何挺颖 再寄谢左明

24. 彭 湃 起义歌

25. 陈 昌 诗一首

26. 陈毅安 答未婚妻

27. 罗学瓒 自 勉

28. 蓝飞鹤 绝命诗

29. 李司克 诗一首

30. 姚伯壎 诗一首

31. 何孟雄 狱中题壁

32. 龙大道 狱 中

33. 欧阳立安 无 题

34. 邓恩铭 诀 别

35. 恽代英 狱中诗

36. 古公鲁 无 题

37. 周逸群 工农团结歌

38. 谭寿林 土地革命山歌(节选)

39. 蔡和森 诗一首

40. 杨匏安 狱中诗

41. 蔡上林 遣 怀

42. 古宜权 追悼烈士歌(节选)

43. 聂永晖 题 扇

44. 赵博生 革命精神歌

45. 邓中夏 胜 利

46. 张静源 香山春风诗

47. 王泰吉 困顿漫语(之一)

48. 陈寿昌 诗一首

49. 吉鸿昌 就义诗

50. 黄治峰 诗一首

51. 何叔衡 诗一首

52. 刘伯坚 带镣行

53. 瞿秋白 赤潮曲

54. 方志敏 诗一首

55. 宋铁岩 前进诗(节选)

56. 吕大千 狱中遗诗

57. 宣侠父 诗一首

58. 李延平 游击队

59. 冯志刚 浪潮歌

60. 杨靖宇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歌

61. 赵敬夫 远征颂

62. 萧次瞻 读《感赋》有感敬和原韵(之一)

63. 程晓村 给同志

64. 袁国平 和毛主席长征诗

65. 吴建业 遗 嘱

66. 黄 诚 亡 命

67. 刘 英 给妻子的题辞

68. 刘铁之 诗一首

69. 杨道生 狱 中

70. 陈法轼 狱中诗

71. 蒲 风 热望着

72. 王凌波 诗一首

73. 林基路 囚徒歌

74. 朱学勉 有 感

75. 张 侃 我们的血

76. 陈 辉 诗一首

77. 李少石 南京书所见

78. 吕惠生 留取丹心照汗青

79. 叶 挺 囚 诗

80. 关向应 征 途

81. 车耀先 自誓诗(之一)

82. 罗世文 无 题

83. 李贯慈 哭辽东

84. 续范亭 绝命诗

85. 谢士炎 就义诗

86. 高 波 狱中诗

87. 任 锐 重庆赴延安途中口占寄儿

88. 陈国桢 除夕同台湾同志登汶阳山

89. 余文涵 铁窗明月有感

90. 宋学芬 感 事

91. 陈 然 我的“自白”书

92. 蓝蒂裕 示 儿

93. 白深富 花

94. 黎又霖 狱中诗(之一)

95. 古承铄 无 题

96. 何敬平 把牢底坐穿

97. 刘国鋕 就义诗

98. 许晓轩 赠 别

99. 余祖胜 向遥远的地方思念

100. 周从化 仗剑虎山行

后 记

精彩书摘

李大钊


口占一绝

壮别天涯未许愁,

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

高筑神州风雨楼。


李大钊(1889—1927),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曾组织建立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筹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负责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1927年被奉系军阀逮捕后英勇就义,时年38岁。这首1916年春创作于日本的《口占一绝》,是诗人以百折不回的雄健之心,穿越沧海,誓挽狂澜的爱国宣言。“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一个“壮”字,引领全篇,气势逼人。面对衰败的祖国、凄冷的现实,他没有颓唐,更无暇愁闷,而是一反情境、语境的限制,于孤苦之境作豪放之语。“痛饮黄龙府”,这个源自民族英雄岳飞的经典故事,被作者巧妙生发,赋予了重整河山、再造中华的强烈象征和丰富寓意,最终在诗的结句,托举出“高筑神州风雨楼”的宏伟愿景。李大钊曾说过:“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他的生命和诗歌,就是这种高尚价值观的践行。尽管38岁就牺牲在绞刑架下,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为主义而来,为主义而去”,直至今日仍亮耀天宇,诠释着追求真理的赤诚和无悔。


瞿秋白

赤潮曲

赤潮澎湃,

晓霞飞涌,

惊醒了

五千余年的沉梦。

远东古国,

四万万同胞,

同声歌颂

神圣的劳动。

猛攻, 猛攻,

捶碎这帝国主义万恶丛!

奋勇, 奋勇,

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

无论黑、白、黄, 无复奴隶种!

从今后, 福音遍天下,

文明只待共产大同。

看!

光华万丈涌。


《赤潮曲》是瞿秋白在生前远眺共产主义的光芒普照大地,向全中国四万万同胞发出的热血澎湃、激情飞扬的呐喊与邀约。瞿秋白(1899—1935),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曾参加领导五四运动,曾任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1935 年2 月在福建长汀被捕后英勇就义,时年36 岁。他受俄国革命感染而创作的这首《赤潮曲》,发表在1923 年的《新青年》杂志上,同时由另一位共产党人许地山谱曲。《赤潮曲》直接吸收了《国际歌》的表现方式,如同号角、闪电和枪弹,能迅速调动人们的情绪,深刻地鼓舞人们的信心。这首《赤潮曲》在革命青年中不胫而走,广为传唱,被誉为中国的《国际歌》。这期间,瞿秋白还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莫斯科的赤潮》,文中有这样几句:“十月革命爆发,莫斯科成了世界革命的中心,这几天是赤潮高涨的时候。”将《赤潮曲》与这段话相互对照,让我们既能看到瞿秋白作为我党先驱的高大形象,也能看到我党早期革命家的理想与襟怀。


余祖胜

向遥远的地方思念

抬起我沉痛的头,

遥望着那远远的天边,

没有谁向我唱出有力的歌声,

为什么是那样软弱,

我们为什么都停留在阴暗的地方?


不要把眼泪流在破烂的衣上,

都有着一个完整的灵魂,

应该放开我们的歌喉,

唱出我们的悲愤,

为什么自己的天边永不给我一个召唤?


流着那苦痛的眼泪,

我们应该尊惜最后的一滴,

让它在微笑的时候流出来,

我们不要沉醉静的宇宙,

玩味着那美的浪漫的蒂克。


我整起了我的旅囊,

向着那自由的领域,

跨过那黑暗崎岖的道路,

明天,我第一个看见东方发出的曙光。


这首诗创作于1947年9月29日,抒发了对黑暗现实的悲愤和抗议,表达了对光明新世界的憧憬和追求。作者余祖胜(1927—1949),早年做过童工,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因叛徒出卖被捕。重庆解放前夕,被国民党杀害于渣滓洞集中营,时年22岁。1946年,余祖胜失学在家,他在彷徨和苦闷当中开始写诗歌,并以苍扉为笔名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丐童》一诗。他同情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想尽力帮助他们,但因自身能力所限,只能把这种愿望和情绪表达在诗歌当中。此后,他又陆续写了大量诗歌,以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这首诗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全诗共四小节,头两节以诘问方式描写旧社会的黑暗和人们处于白色恐怖下的苦闷焦虑,表达了一个独立完整的灵魂渴望自由和光明的心声。后两节号召人们起来反抗,表现出作者高度的觉悟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整起了我的旅囊”,说明他已经付诸行动,前进在革命道路上。“那自由的领域”是作者的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跨过那黑暗崎岖的道路”喻指斗争的艰苦曲折与坚持奋斗的决心。“明天,我第一个看见东方发出的曙光”表露了作者对革命必胜的信心。这首诗先抑后扬,从现状的沉痛到自身的觉醒,再到进一步付诸实际行动,层层递进,极具号召力。

前言/序言


魂牵壮志,墨落丹心——《重读先烈诗章》 在这浩渺的时光长河中,总有一些不灭的星辰,以其灼热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激励着后世的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重读先烈诗章》正是这样一部凝聚着先烈们铮铮傲骨与赤子深情的诗集,它并非是冰冷的史书,更非枯燥的说教,而是以最质朴、最动人的诗句,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赞歌,让我们得以穿越时空的阻隔,与那些曾经为了理想、为了民族、为了自由而燃烧的灵魂,进行一次深刻而感人的对话。 翻开这本诗集,你仿佛推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门,门后,是无数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他们曾是热血青年,曾是风华少年,也曾是饱经风霜的长者。在各自的时代背景下,他们或肩负民族的救亡重担,或追求信仰的光辉,或投身革命的洪流,或默默奉献于祖国的建设。他们的生命轨迹或许各不相同,但他们心中都燃烧着共同的火焰:对国家深沉的爱,对人民无私的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而诗歌,便是他们抒发内心最真实情感的载体,是他们将胸中万语千言化为字字珠玑的绝佳方式。 《重读先烈诗章》收录的诗篇,是那个风雨如晦年代的真实写照,是无数革命者心灵深处的呐喊与低语。这里的每一首诗,都仿佛凝结着一个故事,一段血泪史,一种不屈的精神。你或许会读到,在条件艰苦的斗争岁月里,一位年轻的战士,在冰冷的战壕中,以满腔的热血和对故乡的思念,写下了“家书抵万金,寸心寄北风”的愁绪,也写下了“敌人纵强悍,我志比天高”的豪情。他的笔触或许粗糙,字句或许不甚华丽,但字里行间流淌的,是对家人的牵挂,对革命必胜的信念,以及即便身处绝境,也绝不屈服的战士情怀。 你也会读到,在革命胜利的曙光初现之时,一位老革命家,回首往昔的峥嵘岁月,感慨万千,写下“弹指一挥间,沧海变桑田。忆昔血与火,如今国旗鲜”的壮丽诗篇。他的诗中,没有过多的渲染,却能让你感受到那份跨越时代的厚重感,感受到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艰辛与辉煌,感受到一个民族浴火重生的磅礴力量。他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历史的宏大画卷,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重读先烈诗章》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所记载的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更在于它所展现的人性深度与精神高度。这里有对战友生死离别的悲痛,有对敌人残暴行径的愤慨,有对未来社会的无限憧憬,也有对自身信仰的坚定捍卫。那些在生死关头,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的英雄们,他们的诗歌,没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只有对使命的担当和对人民的承诺。例如,在一首诗中,诗人或许会这样写道:“头可断,血可流,革命理想不能丢。为了人民幸福故,甘洒热血酬九州。”寥寥数语,却道出了何谓真正的忠诚,何谓无畏的牺牲。 这本书并非仅仅是收集零散的诗歌,而是通过对这些诗篇的精心遴选和编排,力求勾勒出先烈们精神世界的完整图景。它会带领读者,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走向沉寂无声的牢房;从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走向默默无闻的科研前沿。无论在何种环境下,无论面对何种困境,先烈们的诗歌,始终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传递着蓬勃的生命力。 《重读先烈诗章》也让我们看到了,即使在最压抑、最艰难的时刻,诗歌也能够成为心灵的慰藉,成为反抗的武器,成为希望的火种。那些在狱中,面对酷刑而不屈的革命者,他们用仅有的笔墨,写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洒脱,写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坚韧。他们的诗,不是为了取悦他人,更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为了在绝境中,点亮自己的心灯,照亮他人的路。 阅读《重读先烈诗章》,你会发现,先烈们并非高高在上的神祇,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有着儿女情长,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正是这份普通,才让他们的选择更加伟大,他们的牺牲更加震撼。在那些写给亲人的信件中,他们或许会流露出对家庭的歉疚,对爱人的思念,但当祖国需要,人民需要时,他们又会毫不犹豫地将个人情感置于身后,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置于首位。这种大义凛然,这种情操高尚,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重读先烈诗章》是一面镜子,它让我们得以审视自身,反思当下。在和平年代,我们或许难以想象当年先烈们所经历的苦难,但他们的诗篇,却以最直接的方式,将那段历史和那种精神传递给我们。当我们为生活中的小挫折而抱怨时,当我们为眼前的利益而迷失方向时,翻开这本书,读一读那些用生命铸就的诗句,我们或许会重新找回内心的力量,找回前进的方向。 这本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一本诗集,更在于它是一份沉甸甸的嘱托,一份关于如何做一个正直、有担当、有情怀的人的嘱托。先烈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为我们铺就了通往幸福的道路,他们用他们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精神的丰碑。而《重读先烈诗章》,正是这丰碑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它们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却依然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每一次重读,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些诗章中,我们能够看到历史的脉络,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更能够触摸到那些鲜活的灵魂。他们用诗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这些遗产,超越了物质的财富,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 《重读先烈诗章》,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力量的传递。它让我们明白,为何我们要铭记历史,为何我们要珍爱和平,为何我们要为理想而奋斗。它以最朴实无华的语言,传递着最深刻的道理;以最真挚的情感,唤醒着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合上书页,那些诗句依然在脑海中回荡,那些身影依然在眼前浮现。它们如同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它们如同号角,激励着我们勇敢地面对挑战。在《重读先烈诗章》的精神指引下,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更有担当、更有情怀、更有力量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或许就是对先烈们最好的告慰,也是对我们自己最好的期许。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重读先烈诗章》,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宛如一座沉甸甸的宝藏,静静地躺在书架上,却能激荡起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涟漪。它不仅仅是一本诗集,更是一段段血与泪交织的历史画卷,是无数英魂用生命铸就的呐喊与歌唱。当我翻开第一页,仿佛就穿越了时空,置身于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耳边回响着战鼓的轰鸣,眼前浮现着硝烟弥漫的战场,心中涌动着压抑不住的悲壮与激昂。作者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将那些早已化作尘土的生命,重新赋予了温度和色彩。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年轻的面庞,看到了他们眼中闪烁的理想之光,也看到了他们在绝境中依然不屈的脊梁。那些诗句,有的短小精悍,如同划破夜空的流星,瞬间点亮了黑暗;有的则绵长婉转,如同涓涓细流,渗透进心灵最隐秘的角落。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都让我对“先烈”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不再是历史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存在,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敬仰的灵魂。

评分

《重读先烈诗章》是一次令人心潮澎湃的旅程。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历史并非遥不可及,那些曾经的英雄,他们的精神依然鲜活地存在于我们之中。本书的结构非常巧妙,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那个特殊的时代,感受先烈们的心路历程。从最初的慷慨激昂,到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再到最终的视死如归,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诗歌解读上的深度和广度,不仅仅是简单的背景介绍,而是深入挖掘了诗歌背后所蕴含的时代背景、人物情感以及深远的意义。这使得读者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诗句,更能理解其背后所承载的沉重历史和伟大精神。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也经历了一次精神上的升华,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敬畏,对家国有了更强的归属感。

评分

毫无疑问,《重读先烈诗章》是一部能够触动灵魂的作品。它以一种极为独特的方式,将那些沉睡在历史深处的诗篇重新唤醒,并赋予它们全新的生命力。作者的笔触如同拥有魔力,能够轻易地拨动读者心弦最深处的情感。我被书中一些诗歌所描绘的场景深深吸引,那些充满力量的画面感,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而且,本书在叙事方式上也非常多样,既有直接的诗歌呈现,也有作者的深入解读,更有一些引人深思的评论。这种多维度的呈现方式,使得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也更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历史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信念、关于勇气、关于爱国的书。每一次翻阅,都会有新的感悟,每一次回味,都能获得新的力量。

评分

《重读先烈诗章》带给我的震撼,是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的。它就像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那些伟岸身影背后的真实情感,那些在历史的洪流中被忽略的个体命运。我尤其被其中一些描写个人情怀的篇章所打动,那些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片段,在战火纷飞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和动人。这些诗章,没有刻意渲染宏大的叙事,却在最平凡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最真挚的情感,最深刻的思考。它们让我意识到,每一个被载入史册的英雄,也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牵挂和思念,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正是这份深沉的爱与对家国的眷恋,支撑着他们在最艰难的时刻,选择了牺牲与奉献。这种将宏大叙事与个体情感巧妙结合的处理方式,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人性的温度,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禁潸然泪下,又倍感力量。

评分

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著作。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轰炸,很少有时间去深入地思考。而《重读先烈诗章》就像一股清流,引导我放慢脚步,去聆听那些来自远方的声音。作者的选材和编排非常有匠心,每一首诗歌都仿佛经过精心挑选,既有代表性,又能在情感上形成层层递进的感染力。我喜欢其中一些诗歌的语言风格,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力量;有些则意象丰富,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读来仿佛身临其境。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牺牲”的意义。它不是简单的付出,而是一种深刻的责任,一种对未来的承诺。那些在困境中依然选择坚持和奋斗的精神,是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们当下最需要汲取的精神财富。

评分

每到困难就看看,有种力量

评分

今天最应重读和回忆的感人心脾,励人心志的文字和精神!

评分

还可以

评分

什么鬼?_?

评分

很不错的书,活动阅览室使用,好书,多读书,多看书

评分

书本很好,不错,就是开本太大。

评分

看了一个小时,觉得没必要再看了。

评分

好书值得一读

评分

东西不错,送货也很快,慢慢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