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八百首彩图馆

古诗词八百首彩图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侯蕾 编
图书标签:
  • 古诗词
  • 诗歌
  • 唐诗
  • 宋词
  • 经典
  • 文化
  • 文学
  • 彩图
  • 启蒙
  • 中华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9787511358851
版次:1
商品编码:1193334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18
字数:10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古人说,不读诗词,不足以知春秋历史;不读诗词,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读诗词,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不读诗词,不足以见流彩华章之美。

内容简介

  阅读诗歌,可以提高文化水平和文学修养,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从而实现对心灵和品质的提升。为了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效果,本书还设置了注释、赏析等栏目,将难理解的字句作解释,扫除阅读障碍,对经典名篇的内容与主旨进行传统解析,间或增补一些史实或诗文旧事,有利于读者更深入地领悟传统文化的意蕴。这是一本古典诗词爱好者的枕边书,可作囊中之宝、案上之珍。

作者简介

  侯蕾,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爱好文学写作,从事图书出版工作多年,编辑策划多部畅销图书,如《历史这堵墙》《音乐这扇门》等。

目录

古歌谣
击壤歌 1
伊耆氏蜡辞 1
尧 戒 2
卿云歌 2
南风歌 3
麦秀歌 3
采薇歌 4
饭牛歌 4
忼慷歌 5
去鲁歌 5
获麟歌 6
楚狂歌 6
沧浪歌 7
渔父歌 7
越人歌 8
琴 歌 8
弹 歌 9
易水歌 9
候人歌 9
楚人谣 10
大地之歌 10
婚礼之歌 11
战斗之歌 11
箕子之歌 12
诗 经
关 雎 13
桃 夭 14
汉 广 14
绿 衣 15
燕 燕 15
载 驰 16
硕 人 17
木 瓜 17
黍 离 18
子 衿 18
伐 檀 19
绸 缪 20
蒹 葭 20
无 衣 21
月 出 22
七 月 22
鹿 鸣 24
常 棣 25
采 薇 26
何草不黄 27
葛 覃 28
卷 耳 28
芣 苢 29
草 虫 29
行 露 29
有 梅 30
小 星 30
野有死麇 31
柏 舟 31
击 鼓 32
式 微 32
静 女 33
桑 中 33
相 鼠 34
考 槃 34
氓 35
河 广 36
君子于役 36
葛 藟 36
采 葛 37
风 雨 37
扬之水 38
野有蔓草 38
蟋 蟀 38
山有枢 39
衡 门 40
匪 风 40
东 山 40
四 牡 41
伐 木 42
小 旻 43
玄 鸟 44
楚 辞
离 骚 45
九 歌 59
东皇太一 59
云中君 60
湘 君 61
湘夫人 62
大司命 64
少司命 65
东 君 66
河 伯 67
山 鬼 67
天 问 69
九 章 82
惜 诵 82
涉 江 85
哀 郢 87
抽 思 90
怀 沙 93
思美人 95
惜往日 98
橘 颂 100
悲回风 101
远 游 105
卜 居 111
渔 父 113
汉魏晋南北朝诗
汉 诗 115
刘 邦
大风歌 115
项 籍
垓下歌 116
刘 彻
瓠子歌(其一) 117
瓠子歌(其二) 117
秋风辞 118
梁 鸿
五噫歌 119
秦 嘉
赠妇诗(其一) 119
赠妇诗(其二) 120
乐 府 120
战城南 120
上 邪 121
江 南 121
平陵东 122
陌上桑 122
长歌行 123
东门行 124
饮马长城窟行 124
孤儿行 125
白头吟 126
梁甫吟 127
怨歌行 127
悲 歌 128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 128
枯鱼过河泣 133
古歌(其一) 133
古歌(其二) 133
古 诗 134
行行重行行 134
西北有高楼 134
涉江采芙蓉 135
明月皎夜光 135
冉冉孤生竹 136
迢迢牵牛星 136
客从远方来 137
明月何皎皎 137
魏 诗 138
曹 操
观沧海 138
龟虽寿 138
短歌行 139
王 粲
七哀(其一) 140
陈 琳
饮马长城窟 140
刘 桢
赠从弟 141
曹 丕
杂诗(其一) 142
杂诗(其二) 143
曹 植
送应氏 143
白马篇 144
七步诗 145
阮 籍
夜中不能寐 145
昔闻东陵瓜 146
嵇 康
赠秀才入军 146
晋 诗 147
傅 玄
豫章行苦相篇 147
潘 岳
悼亡诗 148
左 思
咏史(其一) 149
陆 机
赴洛道中作 150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 151
饮酒(其一) 152
杂诗(其一) 152
南北朝诗 153
谢灵运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153
夜宿石门 154
东阳溪中赠答(其一) 154
东阳溪中赠答(其二) 154
鲍 照
梅花落 155
赠故人马子乔(其二) 156
赠故人马子乔(其六) 156
咏 史 157
拟古(其二) 158
沈 约
伤谢 159
江 淹
效古(其一) 160
谢 眺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60
王孙游 161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161
观朝雨 162
玉阶怨 162
吴 均
主人池前鹤 163
山中杂诗 164
徐 陵
关山月 164
庾 信
拟咏怀(其一) 165
拟咏怀(其十一) 166
寄王琳 166
乌夜啼 167
南朝乐府 167
长干曲 167
西洲曲 168
北朝乐府 169
企喻歌(其一) 169
敕勒歌 169
木兰诗 169
唐 诗
骆宾王
在狱咏蝉 171
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72
贺知章
回乡偶书 173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173
张九龄
感遇(其一) 174
感遇(其七) 174
王之涣
登鹳雀楼 175
出 塞 175
孟浩然
夜归鹿门山歌 176
临洞庭上张丞相 176
岁暮归南山 177
过故人庄 177
留别王维 178
宿建德江 178
春 晓 178
王昌龄
塞上曲 179
塞下曲 179
芙蓉楼送辛渐 180
春宫怨 180
长信怨 180
出 塞 181
李 颀
古 意 181
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182
古从军行 183
李 白
月下独酌 183
关山月 184
子夜吴歌 184
长干行 185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85
金陵酒肆留别 186
梦游天姥吟留别 187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188
蜀道难 188
长相思(其一) 189
长相思(其二) 190
行路难 190
将进酒 191
渡荆门送别 192
赠孟浩然 192
送友人 193
登金陵凤凰台 193
静夜思 194
玉阶怨 194
下江陵 194
送孟浩然之广陵 195
清平调(其一) 195
清平调(其二) 195
清平调(其三) 195
王 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96
送 别 197
渭川田家 197
西施咏 197
桃源行 198
山居秋暝 199
汉江临眺 200
积雨辋川庄作 200
鹿 砦 201
竹里馆 201
相 思 201
杂 诗 20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02
渭城曲 203
高 适
燕歌行并序 203
杜 甫
赠卫八处士 204
望 岳 205
佳 人 205
梦李白(其一) 206
梦李白(其二) 206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207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208
兵车行 209
丽人行 210
春 望 211
月 夜 211
别房太尉墓 212
月夜忆舍弟 212
旅夜书怀 213
登岳阳楼 213
野 望 214
蜀 相 214
客 至 215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15
登 高 216
登 楼 216
咏怀古迹(其一) 217
咏怀古迹(其二) 217
咏怀古迹(其三) 218
咏怀古迹(其四) 218
咏怀古迹(其五) 219
江南逢李龟年 219
崔 颢
黄鹤楼 220
长干行(其一) 220
长干行(其二) 220
岑 参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2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22
逢入京使 222
韦应物
送杨氏女 223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224
赋得暮雨送李曹 224
寄李儋元锡 225
滁州西涧 225
张 继
枫桥夜泊 226
孟 郊
列女操 226
游子吟 227
白居易
长恨歌 227
琵琶行并序 229
草 230
宫 词 231
问刘十九 231
刘禹锡
乌衣巷 232
贾 岛
寻隐者不遇 232
元 稹
遣悲怀(其一) 233
遣悲怀(其二) 233
遣悲怀(其三) 234
行 宫 234
杜 牧
赤 壁 235
泊秦淮 235
寄扬州韩绰判官 235
遣 怀 236
秋 夕 236
赠 别(其一) 237
赠 别(其二) 237
金谷园 237
李商隐
蝉 238
风 雨 238
落 花 239
凉 思 239
北青萝 240
锦 瑟 240
无 题 241
隋 宫 241
无 题(其一) 242
无 题(其二) 243
无 题(其三) 243
春 雨 244
无 题(其一) 244
无 题(其二) 245
登乐游原 245
夜雨寄北 246
贾 生 246
金昌绪
春 怨 246
杜秋娘
金缕衣 247
朱庆馀
近试上张水部 248
宫中词 248
唐、宋词
唐 词 249
李 白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249
忆秦娥(箫声咽) 250
秋风清(秋风清) 250
张志和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250
白居易
忆江南(江南好) 251
忆江南(江南忆) 251
长相思(汴水流) 252
花非花(花非花) 252
温庭筠
望江南(梳洗罢) 253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253
韦 庄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253
女冠子(四月十七) 254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254
思帝乡(春日游) 255
冯延巳
谒金门(风乍起) 255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256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256
李 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57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257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258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258
清平乐(别来春半) 259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259
宋 词 260
林 逋
长相思(吴山青) 260
柳 永
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 261
定风波(自春来) 261
雨霖铃(寒蝉凄切) 262
望海潮(东南形胜) 262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263
鹤冲天(黄金榜上) 264
范仲淹
苏幕遮(碧云天) 264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265
张 先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266
千秋岁(数声) 266
青门引(乍暖还轻冷) 267
晏 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67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268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268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269
欧阳修
踏莎行(候馆梅残) 269
生查子(去年元夜时) 270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270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271
王 观
卜算子(水是眼波横) 271
晏几道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272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273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273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274
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274
苏 轼

精彩书摘

  击壤歌①
  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②!
  【注释】①击壤:古时一种游戏。王应麟《困学纪闻》二十引《风土记》曰:“以木为之,前广后锐,长尺三寸,其形如履,先侧一壤于地,遥于三四步,以手中壤击之,中者为上。”②帝:指帝尧。
  【诗解】
  此歌创作时间已不可考。全歌古朴质厚,写出了远古初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纯朴生活。歌谣的大意是:白天出门辛勤地工作,太阳落山了便回家去休息,凿井取水便可以解渴,在田里劳作就可以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多么惬意,帝王的力量对我来说又有什么作用呢!
  ……

前言/序言

  古人说,不读诗词,不足以知春秋历史;不读诗词,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读诗词,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不读诗词,不足以见流彩华章之美。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中极为珍贵的一部分。早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作出了以“诗三百”为代表的优秀诗篇,此后每个历史时期,诗歌创作都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不少名篇佳句脍炙人口,传颂至今。它们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发着我们的心智,滋养着我们的心灵,丰富着我们的精神,陶冶着我们的人格,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这是一本能让你花最少的时间读完最美的古典诗词的经典之作,为你达到“腹有诗书”的境界提供一扇方便之门。书中收录了数百首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具有最高成就的古诗词,有文学史上著名诗人和词人的代表作,有各类题材的作品精粹,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名篇佳句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古典诗词的全貌,能有效地帮助你了解古代名诗名词的概貌和更深入地领悟古典诗词的意蕴。
  《古诗源》是唐之前古诗最重要的选本,由清朝人沈德潜选编。“诗至有唐为极盛,然诗之盛,非诗之源也……则唐诗者,宋、元之上流,而古诗又唐人之发源也。”(沈德潜)故而编选此书。《古诗源》选辑了先秦至隋各个时代的诗歌,也包括一些民歌谣谚。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经典之一。《诗经》不仅记录了我们民族的感情之源,还是我们的语言之源。现代汉语中的许多词汇、成语、典故、谚语、格言都是出自《诗经》。如“切磋”、“琢磨”、“寤寐以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等,举不胜举。
  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楚辞》的产生,开辟了中国文学史上继《诗经》以后的一个新时代。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产生于长江流域的《楚辞》,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先河,给后世文学以深远的影响。
  从汉立到隋灭这漫长的800多年时间里,我国诗歌获得空前发展。如果说短诗是汉诗的锋芒,那么乐府就是汉诗的光辉。东汉末年的动乱时代,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古诗十九首》。它抒写了乱世中人生的悲苦,它将叙事、写景和抒情熔于一炉,它的语言朴实自然而生动妥帖。一方面,《古诗十九首》是五言创作达到成熟的标志;另一方面,它是“建安文学”的先声。
  魏晋南北朝诗具有清劲的风骨、洒脱的精神、深刻的内涵、自然的审美,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代表着我国诗歌的最高水平。王勃、李白、王维、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诗坛巨匠以他们杰出的创作才华成就了唐诗最壮美的光彩,将唐诗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形成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的局面。唐诗可以说是无美不具。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明珠,又像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并称“双绝”。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宋、元、明、清诗和元、明、清词都有很多传世之作,表现了不同时代的文学特点。
  本书以中国文学史为纲,集合了历代诗词著名选本的精华,讲述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个时代的诗词艺术特点。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本书还增设了相关辅助性栏目:作者介绍简单介绍了作者的生平和作品风格,使读者对作者有一个大体了解;注释部分除对难懂的词语进行注释外,还对全部难字进行了注音;译文力求忠于原作,使读者能直接了解原诗词的语言风格;赏析部分介绍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诗词的意境和写作特点,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作品的意义。此外,书中还选配了众多契合诗意词意的图片,给读者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也扩大其想象空间。你需要做的只是跟随本书走入古典诗词美丽清新的世界,感受至美意境,体验诗情人生。


《古诗词八百首彩图馆》图书简介 引言:一扇通往千年诗韵的窗户 在浩瀚的中华文明长河中,古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穿越时空,成为连接古今、触动心灵的永恒篇章。它们是凝练了千年智慧的珠玑,是抒发万丈情怀的墨痕,是描绘锦绣河山的丹青。而《古诗词八百首彩图馆》,便是这样一扇精心打磨的窗户,它以八百首精选的经典古诗词为引,辅以雅致生动的彩图,旨在带领读者走进一个色彩斑斓、意境深远的古典诗歌世界。这不仅仅是一本收录作品的书,更是一次对中华传统文化美学的深度探索,一次与古人对话、感悟人生的旅程。 内容概述:精选八百,意蕴绵长 《古诗词八百首彩图馆》汇聚了自先秦至明清,历朝历代最具代表性、最富艺术价值的八百余首古诗词。编选的标准,不仅注重作品的文学地位和艺术水准,更兼顾了诗词的时代跨度、题材多样性和思想深度。从《诗经》的质朴与浪漫,到楚辞的瑰丽与忧愤;从汉乐府的民生疾苦,到唐诗的辉煌灿烂;从宋词的婉约豪放,到元曲的洒脱通达;再到明清诗词的余韵绵延,本书力求展现古诗词发展的完整脉络和不同风格的独特魅力。 精选的八百首诗词,涵盖了: 抒情言志之作: 如李白的《将进酒》之豪迈,杜甫的《登高》之沉郁,白居易的《长恨歌》之缠绵,李清商的《蝶恋花》之哀婉,辛弃疾的《破阵子》之激昂。这些作品直抒胸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人生感悟以及对国家、对社会的深切关怀。 山水田园之景: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之宁静,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之淳朴,陶渊明的《饮酒》之超然,柳宗元的《江雪》之孤寂。这些诗篇用精妙的笔触勾勒出自然风光的壮美与秀丽,传递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隐逸山林、归隐田园的情怀。 怀古咏史之思: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之沧桑,杜牧的《赤壁》之感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之雄浑。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古迹遗址的追溯与咏叹,表达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体悟,以及对民族精神和历史命运的思考。 边塞征战之歌: 如王昌龄的《出塞》之苍凉,高适的《燕歌行》之悲壮,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之奇绝。这些诗词描绘了战士的英勇无畏,边塞的艰苦环境,以及战争对人民造成的创伤,充满了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和悲壮之美。 男女情爱之韵: 如曹植的《洛神赋》之凄美,温庭筠的《菩萨蛮》之缠绵,秦观的《鹊桥仙》之深情。这些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刻画了爱情的甜蜜与苦涩,以及离愁别绪的无尽思念。 每一首诗词,都经过了严谨的校勘和注释,力求还原其原始风貌和准确含义。注释方面,不仅解释了生僻字词、典故背景,更深入剖析了诗词的艺术手法、情感内涵和思想意境,帮助读者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体会其精妙之处。 彩图为翼:诗画交融,意境升华 《古诗词八百首彩图馆》最大的特色之一,便是其精美的彩图。这些彩图并非简单的插画,而是与诗词内容紧密呼应、相得益彰的艺术创作。画家们深入研读每一首诗词,捕捉其核心意境,用画笔赋予诗句以视觉生命。 写景图: 对于描绘山川景色的诗篇,彩图将呈现出气势磅礴的山峦叠嶂、烟波浩渺的江河湖海、宁静致远的田园风光、或是萧瑟苍茫的边塞景象。这些画面力求真实还原诗人心中的景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与诗人一同感受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写意图: 对于抒发情感、寄托情思的诗篇,彩图则会采用更具写意性和象征性的手法。例如,用一轮孤月表达思念,用鸿雁传书寄托情意,用落花流水描绘愁绪。这些图像将诗人的情绪具象化,让读者在视觉上获得更直观、更深刻的情感共鸣。 人物图: 对于涉及历史人物、典故典故的诗篇,彩图将尽可能还原历史场景,或以艺术化的手法表现人物的神态与情感,如《长恨歌》中杨贵妃的惊鸿一瞥,《赤壁赋》中苏轼的豪迈不羁。 细节图: 针对诗词中描写的具体事物,如梅、兰、竹、菊、明月、孤舟等,彩图也会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让这些意象在读者心中留下更加鲜明的印记。 这些彩图的运用,使得《古诗词八百首彩图馆》超越了单纯的文字阅读体验。它将文字的意境与绘画的视觉美感巧妙融合,形成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读者在品读诗词的同时,也能通过画面获得更丰富、更立体的感官享受,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体味诗词的韵味。 编排体例:精心布局,阅读便捷 本书在编排上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学习需求。 分体分类: 诗词按照体裁(如诗、词、曲)、时代(如先秦、汉魏、唐、宋、元、明清)或主题(如山水、田园、边塞、怀古、送别、爱情等)进行分类编排,便于读者按需查阅和系统学习。 图文并茂: 每首诗词都配有精美的彩图,图文紧密配合,直观生动。 注释与赏析: 每首诗词下方都有详细的注释,解释字词、典故,点明主旨。部分经典作品还会附有简要的赏析,帮助读者理解诗词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索引设计: 设有作者索引、篇名索引,方便读者查找。 价值与意义:穿越古今,传承文脉 《古诗词八百首彩图馆》不仅是一本精美的古诗词读本,更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哲学智慧。《古诗词八百首彩图馆》以生动易懂的方式,将这些经典呈现给读者,有助于激发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提升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经典古诗词是语言艺术的瑰宝,能够极大地丰富我们的词汇,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我们的文学鉴赏水平。通过品读优美的诗句,欣赏精美的图画,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读者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涵养人文情怀和人生智慧: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阅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与古人的心灵对话,感受他们的悲欢离合,学习他们的豁达与坚韧,感悟人生的真谛,从而获得精神的滋养和智慧的启迪。 满足多元阅读需求: 无论是青少年学生,还是对古诗词感兴趣的成年读者,本书都能提供一份高质量的学习和欣赏资源。彩图的设计,尤其适合初学者,能够降低阅读门槛,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结语:一卷在手,诗意盎然 《古诗词八百首彩图馆》如同一坛陈年的美酒,愈品愈醇;又似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意境无穷。它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记住八百首诗词,更是为了让我们在品读这些文字、欣赏这些画面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涤荡,思想的启迪,以及对生活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热爱。 无论您是初次接触古诗词,还是已有一定的积累,本书都将是您探索古典诗歌世界的理想伴侣。让这八百首穿越千年的绝美诗篇,在彩图的映衬下,重新焕发生机,点亮您的生活,滋养您的心灵,成为您人生旅途中永不褪色的文化瑰宝。翻开此书,便是一场诗与画的盛宴,一次跨越时空的深情对话,一段感悟人生、体味美好的诗意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古典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古诗词八百首彩图馆》这本书无疑是我近期的“精神食粮”。我一直认为,学习古诗词,尤其是对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最容易遇到的瓶颈就是文字的晦涩和意境的抽象。而这本书,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最大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它巧妙地将古诗词与精美的彩图有机结合起来。我发现,每当我读到一首诗,脑海中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书中的插画,这些插画不仅仅是装饰,它们更是对诗歌意境的一种视觉化解读。例如,读到杜牧的《江南春》,书中的插图便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江南景象,绿柳依依,花团锦簇,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绝美画面。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诗歌的门槛,让抽象的诗句变得生动形象。而且,书中八百首的选篇数量也相当可观,涵盖了从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性作品,这对于我们系统地学习和了解古诗词的演变非常有帮助。注释方面,也做得相当到位,语言清晰,逻辑性强,而且很多地方还会引申出相关的文化知识,例如解释某首诗的写作背景时,会顺带介绍当时的社会风貌,这让我感觉学习过程既充实又有趣。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给所有热爱古诗词,特别是希望以更轻松、更直观的方式去领略其魅力的读者。

评分

自从收到《古诗词八百首彩图馆》这本书,我几乎是爱不释手。我一直觉得,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往往需要以一种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现,而这本书,正是这样一个绝佳的范例。它不似那些干巴巴的古籍,冰冷的文字堆砌,而是将浓郁的诗情画意融入其中。最让我惊艳的是,每一首诗歌都配有精心绘制的彩图,这些图画的水平之高,让我叹为观止。它们并非简单的插画,而是真正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每一笔、每一色,都恰到好处地烘托出诗歌的意境。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唐诗宋词的诠释,例如《长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书中配的图便是一幅色彩绚丽、人物容貌绝美的仕女图,将杨贵妃的风华绝代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书中描绘的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元宵佳节景象,热闹非凡,却又带着一丝寻觅的落寞。这种图文并茂的阅读体验,极大地增强了我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共鸣。而且,本书的选诗范围也十分广泛,几乎囊括了各个朝代的经典之作,满足了我对古诗词的全方位了解需求。注释方面,也做得非常人性化,通俗易懂,避免了过于专业的术语,让每一个读者都能轻松入门。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引领我穿越时空,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品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评分

这本《古诗词八百首彩图馆》简直是我最近的宝藏!我一直对古诗词情有独钟,但常常苦于难以找到真正贴合我心意的读物。市面上很多古诗词集要么排版枯燥,要么解释晦涩,要么干脆就是没有图。这本书真的做到了“彩图馆”的名号,每一首诗都配有精心挑选的、意境深远的插画,这些画作不仅色彩雅致,构图也十分考究,仿佛能将我瞬间带入诗人的世界。比如读到李白的《静夜思》,画面中一轮明月洒下清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思乡的愁绪;读到王维的《山居秋暝》,则是一幅水墨丹青般的山水画,竹林、流水、落叶,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让人心生宁静。而且,本书的选诗范围也很广,从先秦到明清,涵盖了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经典之作,八百首的量也足够我细细品味。更让我惊喜的是,每一首诗的注释都非常到位,语言通俗易懂,不会像某些版本那样堆砌专业术语,让我这个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诗歌的含义和背景。有时候,我甚至会放下书本,对着图画发呆,想象着诗人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那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沉浸式体验。强烈推荐给所有喜欢古诗词的朋友,这本书绝对会带给你前所未有的阅读享受。

评分

我一直觉得,好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意境的营造。而《古诗词八百首彩图馆》这本书,就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我之前尝试过不少古诗词集,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直到我遇到了它。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无疑是那些精美的插图。我必须说,这不仅仅是“配图”,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插画”,它们与诗歌内容丝丝入扣,相互辉映。例如,读到杜甫的《春望》,画面上残破的城垣、荒芜的宫阙,配合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诗句,那种沧桑感和悲凉感瞬间扑面而来,让我深切体会到诗人身处乱世的无奈。再比如,温庭筠的《望江南》,配图是一幅精致的仕女图,女子眉眼之间带着淡淡的愁绪,回眸望向远方,仿佛真的在思念那“梳洗打扮”的故人,将诗中的“千万恨”具象化了。这本书的选诗也很有意思,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家名篇,还收录了不少风格迥异、但同样精彩的诗歌,让我得以领略到古诗词更广阔的天地。注释方面,也做得非常细致,不仅解释了字词,还对诗歌的背景、创作意图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这对于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诗集,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艺术体验,让人在欣赏文字之美的同时,也能品味到视觉艺术的魅力。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购买《古诗词八百首彩图馆》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类似的图书太多了,很难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然而,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它的开本大小适中,拿在手里很舒服,封面设计也相当典雅,透着一股古朴的气息。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书中精美的彩图所吸引。这些插画的风格非常多样,有工笔细描的,有写意泼墨的,有淡雅素净的,也有色彩浓烈的,但无一例外都与诗歌内容高度契合,并且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比如,读到李清照的词,配图往往是柔美婉约,充满女性的细腻情感;而读到苏轼的豪放词,画面则显得磅礴大气,意境开阔。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本书的选诗也非常有代表性,涵盖了从《诗经》到明清的众多经典,而且标注清晰,方便我查找和阅读。注释方面,我认为是这本书做得非常出色的一点。它不像有些版本那样枯燥乏味,而是以一种比较轻松易懂的方式来解释诗句,甚至还会穿插一些相关的历史典故或文化背景,让我在学习诗歌的同时,也能了解更多历史文化知识。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兼具学术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古诗词读物,无论是作为学习资料还是馈赠佳品,都非常合适。

评分

挺不错,很详细

评分

不错,正版书!

评分

是我想要的书,赞!

评分

很好就是发贷速度不行

评分

不错,很优惠!

评分

包装精美,纸质,精美,只是你好丰富

评分

只能说是每一首诗词有一幅图画,至于图画应不应景是其次,而且注释的也一般般,不算是很经典的书,买来看一看,还凑合

评分

印刷非常精美,内容十分详实。

评分

不错,很厚的一本好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