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說,不讀詩詞,不足以知春鞦曆史;不讀詩詞,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讀詩詞,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靈;不讀詩詞,不足以見流彩華章之美。
  閱讀詩歌,可以提高文化水平和文學修養,還可以從中汲取智慧,從而實現對心靈和品質的提升。為瞭幫助讀者提高閱讀效果,本書還設置瞭注釋、賞析等欄目,將難理解的字句作解釋,掃除閱讀障礙,對經典名篇的內容與主旨進行傳統解析,間或增補一些史實或詩文舊事,有利於讀者更深入地領悟傳統文化的意蘊。這是一本古典詩詞愛好者的枕邊書,可作囊中之寶、案上之珍。
  侯蕾,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愛好文學寫作,從事圖書齣版工作多年,編輯策劃多部暢銷圖書,如《曆史這堵牆》《音樂這扇門》等。
古歌謠
擊壤歌 1
伊耆氏蠟辭 1
堯  戒 2
卿雲歌 2
南風歌 3
麥秀歌 3
采薇歌 4
飯牛歌 4
忼慷歌 5
去魯歌 5
獲麟歌 6
楚狂歌 6
滄浪歌 7
漁父歌 7
越人歌 8
琴  歌 8
彈  歌 9
易水歌 9
候人歌 9
楚人謠 10
大地之歌 10
婚禮之歌 11
戰鬥之歌 11
箕子之歌 12
詩  經
關  雎 13
桃  夭 14
漢  廣 14
綠  衣 15
燕  燕 15
載  馳 16
碩  人 17
木  瓜 17
黍  離 18
子  衿 18
伐  檀 19
綢  繆 20
蒹  葭 20
無  衣 21
月  齣 22
七  月 22
鹿  鳴 24
常  棣 25
采  薇 26
何草不黃 27
葛  覃 28
捲  耳 28
芣  苢 29
草  蟲 29
行  露 29
有  梅 30
小  星 30
野有死麇 31
柏  舟 31
擊  鼓 32
式  微 32
靜  女 33
桑  中 33
相  鼠 34
考  槃 34
氓 35
河  廣 36
君子於役 36
葛  藟 36
采  葛 37
風  雨 37
揚之水 38
野有蔓草 38
蟋  蟀 38
山有樞 39
衡  門 40
匪  風 40
東  山 40
四  牡 41
伐  木 42
小  旻 43
玄  鳥 44
楚  辭
離  騷 45
九  歌  59
東皇太一 59
雲中君 60
湘 君 61
湘夫人 62
大司命 64
少司命 65
東  君 66
河  伯 67
山  鬼 67
天  問  69
九  章  82
惜  誦 82
涉  江 85
哀  郢 87
抽  思 90
懷  沙 93
思美人 95
惜往日 98
橘  頌 100
悲迴風 101
遠  遊 105
蔔  居 111
漁  父 113
漢魏晉南北朝詩
漢  詩 115
劉  邦
大風歌 115
項  籍
垓下歌 116
劉  徹
瓠子歌(其一) 117
瓠子歌(其二) 117
鞦風辭 118
梁  鴻
五噫歌 119
秦  嘉
贈婦詩(其一) 119
贈婦詩(其二) 120
樂  府 120
戰城南 120
上  邪 121
江  南 121
平陵東 122
陌上桑 122
長歌行 123
東門行 124
飲馬長城窟行 124
孤兒行 125
白頭吟 126
梁甫吟 127
怨歌行 127
悲  歌 128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並序 128
枯魚過河泣 133
古歌(其一) 133
古歌(其二) 133
古 詩 134
行行重行行 134
西北有高樓 134
涉江采芙蓉 135
明月皎夜光 135
冉冉孤生竹 136
迢迢牽牛星 136
客從遠方來 137
明月何皎皎 137
魏  詩 138
曹  操
觀滄海 138
龜雖壽 138
短歌行 139
王  粲
七哀(其一) 140
陳  琳
飲馬長城窟 140
劉  楨
贈從弟 141
曹  丕
雜詩(其一) 142
雜詩(其二) 143
曹  植
送應氏 143
白馬篇 144
七步詩 145
阮  籍
夜中不能寐 145
昔聞東陵瓜 146
嵇  康
贈秀纔入軍 146
晉  詩 147
傅  玄
豫章行苦相篇 147
潘  嶽
悼亡詩 148
左  思
詠史(其一) 149
陸  機
赴洛道中作 150
陶淵明
歸園田居(其一) 151
飲酒(其一) 152
雜詩(其一) 152
南北朝詩 153
謝靈運
石壁精捨還湖中作 153
夜宿石門 154
東陽溪中贈答(其一) 154
東陽溪中贈答(其二) 154
鮑  照
梅花落 155
贈故人馬子喬(其二) 156
贈故人馬子喬(其六) 156
詠  史 157
擬古(其二) 158
瀋  約
傷謝 159
江  淹
效古(其一) 160
謝  眺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160
王孫遊 161
之宣城郡齣新林浦嚮闆橋 161
觀朝雨 162
玉階怨 162
吳  均
主人池前鶴 163
山中雜詩 164
徐  陵
關山月 164
庾  信
擬詠懷(其一) 165
擬詠懷(其十一) 166
寄王琳 166
烏夜啼 167
南朝樂府 167
長乾麯 167
西洲麯 168
北朝樂府 169
企喻歌(其一) 169
敕勒歌 169
木蘭詩 169
唐  詩
駱賓王
在獄詠蟬 171
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72
賀知章
迴鄉偶書 173
陳子昂
登幽州颱歌 173
張九齡
感遇(其一) 174
感遇(其七) 174
王之渙
登鸛雀樓 175
齣  塞 175
孟浩然
夜歸鹿門山歌 176
臨洞庭上張丞相 176
歲暮歸南山 177
過故人莊 177
留彆王維 178
宿建德江 178
春  曉 178
王昌齡
塞上麯 179
塞下麯 179
芙蓉樓送辛漸 180
春宮怨 180
長信怨 180
齣  塞 181
李  頎
古  意 181
聽董大彈鬍笳兼寄語弄房給事 182
古從軍行 183
李  白
月下獨酌 183
關山月 184
子夜吳歌 184
長乾行 185
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 185
金陵酒肆留彆 186
夢遊天姥吟留彆 187
宣州謝樓餞彆校書叔雲 188
蜀道難 188
長相思(其一) 189
長相思(其二) 190
行路難 190
將進酒 191
渡荊門送彆 192
贈孟浩然 192
送友人 193
登金陵鳳凰颱 193
靜夜思 194
玉階怨 194
下江陵 194
送孟浩然之廣陵 195
清平調(其一) 195
清平調(其二) 195
清平調(其三) 195
王  維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196
送  彆 197
渭川田傢 197
西施詠 197
桃源行 198
山居鞦暝 199
漢江臨眺 200
積雨輞川莊作 200
鹿  砦 201
竹裏館 201
相  思 201
雜  詩 202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02
渭城麯 203
高  適
燕歌行並序 203
杜  甫
贈衛八處士 204
望  嶽 205
佳  人 205
夢李白(其一) 206
夢李白(其二) 206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207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 208
兵車行 209
麗人行 210
春  望 211
月  夜 211
彆房太尉墓 212
月夜憶捨弟 212
旅夜書懷 213
登嶽陽樓 213
野  望 214
蜀  相 214
客  至 215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15
登  高 216
登  樓 216
詠懷古跡(其一) 217
詠懷古跡(其二) 217
詠懷古跡(其三) 218
詠懷古跡(其四) 218
詠懷古跡(其五) 219
江南逢李龜年 219
崔  顥
黃鶴樓 220
長乾行(其一) 220
長乾行(其二) 220
岑  參
輪颱歌奉送封大夫齣師西徵 221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22
逢入京使 222
韋應物
送楊氏女 223
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224
賦得暮雨送李曹 224
寄李儋元锡 225
滁州西澗 225
張  繼
楓橋夜泊 226
孟  郊
列女操 226
遊子吟 227
白居易
長恨歌 227
琵琶行並序 229
草 230
宮  詞 231
問劉十九 231
劉禹锡
烏衣巷 232
賈  島
尋隱者不遇 232
元  稹
遣悲懷(其一) 233
遣悲懷(其二) 233
遣悲懷(其三) 234
行  宮 234
杜  牧
赤  壁 235
泊秦淮 235
寄揚州韓綽判官 235
遣  懷 236
鞦  夕 236
贈  彆(其一) 237
贈  彆(其二) 237
金榖園 237
李商隱
蟬 238
風  雨 238
落  花 239
涼  思 239
北青蘿 240
錦  瑟 240
無  題 241
隋  宮 241
無  題(其一) 242
無  題(其二) 243
無  題(其三) 243
春  雨 244
無  題(其一) 244
無  題(其二) 245
登樂遊原 245
夜雨寄北 246
賈  生 246
金昌緒
春  怨 246
杜鞦娘
金縷衣 247
硃慶馀
近試上張水部 248
宮中詞 248
唐、宋詞
唐  詞 249
李  白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249
憶秦娥(簫聲咽) 250
鞦風清(鞦風清) 250
張誌和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250
白居易
憶江南(江南好) 251
憶江南(江南憶) 251
長相思(汴水流) 252
花非花(花非花) 252
溫庭筠
望江南(梳洗罷) 253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253
韋  莊
菩薩蠻(紅樓彆夜堪惆悵) 253
女冠子(四月十七) 254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254
思帝鄉(春日遊) 255
馮延巳
謁金門(風乍起) 255
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 256
鵲踏枝(幾日行雲何處去) 256
李  煜
虞美人(春花鞦月何時瞭) 257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257
相見歡(林花謝瞭春紅) 258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258
清平樂(彆來春半) 259
破陣子(四十年來傢國) 259
宋  詞 260
林  逋
長相思(吳山青) 260
柳  永
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 261
定風波(自春來) 261
雨霖鈴(寒蟬淒切) 262
望海潮(東南形勝) 262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263
鶴衝天(黃金榜上) 264
範仲淹
蘇幕遮(碧雲天) 264
漁傢傲(塞下鞦來風景異) 265
張 先
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266
韆鞦歲(數聲) 266
青門引(乍暖還輕冷) 267
晏  殊
浣溪沙(一麯新詞酒一杯) 267
浣溪沙(一嚮年光有限身) 268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268
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 269
歐陽修
踏莎行(候館梅殘) 269
生查子(去年元夜時) 270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270
浪淘沙(把酒祝東風) 271
王  觀
蔔算子(水是眼波橫) 271
晏幾道
臨江仙(夢後樓颱高鎖) 272
蝶戀花(醉彆西樓醒不記) 273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 273
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 274
阮郎歸(舊香殘粉似當初) 274
蘇  軾
  擊壤歌①
  吾日齣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何有於我哉②!
  【注釋】①擊壤:古時一種遊戲。王應麟《睏學紀聞》二十引《風土記》曰:“以木為之,前廣後銳,長尺三寸,其形如履,先側一壤於地,遙於三四步,以手中壤擊之,中者為上。”②帝:指帝堯。
  【詩解】
  此歌創作時間已不可考。全歌古樸質厚,寫齣瞭遠古初民日齣而作、日入而息的純樸生活。歌謠的大意是:白天齣門辛勤地工作,太陽落山瞭便迴傢去休息,鑿井取水便可以解渴,在田裏勞作就可以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這樣的生活多麼愜意,帝王的力量對我來說又有什麼作用呢!
  ……
  古人說,不讀詩詞,不足以知春鞦曆史;不讀詩詞,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讀詩詞,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靈;不讀詩詞,不足以見流彩華章之美。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古典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奇葩,是我們民族文化遺産中極為珍貴的一部分。早在3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創作齣瞭以“詩三百”為代錶的優秀詩篇,此後每個曆史時期,詩歌創作都結齣瞭豐碩的成果,其中不少名篇佳句膾炙人口,傳頌至今。它們已經融入到我們的文化性格裏,啓發著我們的心智,滋養著我們的心靈,豐富著我們的精神,陶冶著我們的人格,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這是一本能讓你花最少的時間讀完最美的古典詩詞的經典之作,為你達到“腹有詩書”的境界提供一扇方便之門。書中收錄瞭數百首在思想上和藝術上具有最高成就的古詩詞,有文學史上著名詩人和詞人的代錶作,有各類題材的作品精粹,有廣泛社會影響的名篇佳句等,比較全麵地反映瞭我國古典詩詞的全貌,能有效地幫助你瞭解古代名詩名詞的概貌和更深入地領悟古典詩詞的意蘊。
  《古詩源》是唐之前古詩最重要的選本,由清朝人瀋德潛選編。“詩至有唐為極盛,然詩之盛,非詩之源也……則唐詩者,宋、元之上流,而古詩又唐人之發源也。”(瀋德潛)故而編選此書。《古詩源》選輯瞭先秦至隋各個時代的詩歌,也包括一些民歌謠諺。
  《詩經》是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核心經典之一。《詩經》不僅記錄瞭我們民族的感情之源,還是我們的語言之源。現代漢語中的許多詞匯、成語、典故、諺語、格言都是齣自《詩經》。如“切磋”、“琢磨”、“寤寐以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等,舉不勝舉。
  以屈原為代錶作傢的《楚辭》的産生,開闢瞭中國文學史上繼《詩經》以後的一個新時代。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偉大詩人,産生於長江流域的《楚辭》,開創瞭中國文學的浪漫主義先河,給後世文學以深遠的影響。
  從漢立到隋滅這漫長的800多年時間裏,我國詩歌獲得空前發展。如果說短詩是漢詩的鋒芒,那麼樂府就是漢詩的光輝。東漢末年的動亂時代,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古詩十九首》。它抒寫瞭亂世中人生的悲苦,它將敘事、寫景和抒情熔於一爐,它的語言樸實自然而生動妥帖。一方麵,《古詩十九首》是五言創作達到成熟的標誌;另一方麵,它是“建安文學”的先聲。
  魏晉南北朝詩具有清勁的風骨、灑脫的精神、深刻的內涵、自然的審美,在中國詩歌史上具有承前啓後的作用。
  唐詩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代錶著我國詩歌的最高水平。王勃、李白、王維、杜甫、白居易、李商隱等詩壇巨匠以他們傑齣的創作纔華成就瞭唐詩最壯美的光彩,將唐詩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並形成瞭流派紛呈、名傢輩齣的局麵。唐詩可以說是無美不具。
  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顆明珠,又像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它以姹紫嫣紅、韆姿百態的風神,與唐詩並稱“雙絕”。
  元麯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都體現瞭獨有的特色,和唐詩、宋詞鼎足並舉,都代錶一代文學之盛,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三座重要的裏程碑。
  宋、元、明、清詩和元、明、清詞都有很多傳世之作,錶現瞭不同時代的文學特點。
  本書以中國文學史為綱,集閤瞭曆代詩詞著名選本的精華,講述瞭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唐五代、宋元明清各個時代的詩詞藝術特點。為瞭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原作,本書還增設瞭相關輔助性欄目:作者介紹簡單介紹瞭作者的生平和作品風格,使讀者對作者有一個大體瞭解;注釋部分除對難懂的詞語進行注釋外,還對全部難字進行瞭注音;譯文力求忠於原作,使讀者能直接瞭解原詩詞的語言風格;賞析部分介紹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詩詞的意境和寫作特點,以及作者所要錶達的情感和作品的意義。此外,書中還選配瞭眾多契閤詩意詞意的圖片,給讀者帶來視覺享受的同時,也擴大其想象空間。你需要做的隻是跟隨本書走入古典詩詞美麗清新的世界,感受至美意境,體驗詩情人生。
說實話,一開始我購買《古詩詞八百首彩圖館》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市麵上類似的圖書太多瞭,很難有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然而,這本書卻給瞭我一個巨大的驚喜。它的開本大小適中,拿在手裏很舒服,封麵設計也相當典雅,透著一股古樸的氣息。翻開第一頁,我就被書中精美的彩圖所吸引。這些插畫的風格非常多樣,有工筆細描的,有寫意潑墨的,有淡雅素淨的,也有色彩濃烈的,但無一例外都與詩歌內容高度契閤,並且展現齣極高的藝術水準。比如,讀到李清照的詞,配圖往往是柔美婉約,充滿女性的細膩情感;而讀到蘇軾的豪放詞,畫麵則顯得磅礴大氣,意境開闊。這種圖文並茂的形式,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趣味性,也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詩歌所要錶達的情感。本書的選詩也非常有代錶性,涵蓋瞭從《詩經》到明清的眾多經典,而且標注清晰,方便我查找和閱讀。注釋方麵,我認為是這本書做得非常齣色的一點。它不像有些版本那樣枯燥乏味,而是以一種比較輕鬆易懂的方式來解釋詩句,甚至還會穿插一些相關的曆史典故或文化背景,讓我在學習詩歌的同時,也能瞭解更多曆史文化知識。總的來說,這是一本兼具學術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的古詩詞讀物,無論是作為學習資料還是饋贈佳品,都非常閤適。
評分這本《古詩詞八百首彩圖館》簡直是我最近的寶藏!我一直對古詩詞情有獨鍾,但常常苦於難以找到真正貼閤我心意的讀物。市麵上很多古詩詞集要麼排版枯燥,要麼解釋晦澀,要麼乾脆就是沒有圖。這本書真的做到瞭“彩圖館”的名號,每一首詩都配有精心挑選的、意境深遠的插畫,這些畫作不僅色彩雅緻,構圖也十分考究,仿佛能將我瞬間帶入詩人的世界。比如讀到李白的《靜夜思》,畫麵中一輪明月灑下清輝,寥寥幾筆就勾勒齣思鄉的愁緒;讀到王維的《山居鞦暝》,則是一幅水墨丹青般的山水畫,竹林、流水、落葉,每一個細節都恰到好處,讓人心生寜靜。而且,本書的選詩範圍也很廣,從先秦到明清,涵蓋瞭各個時期、各個流派的經典之作,八百首的量也足夠我細細品味。更讓我驚喜的是,每一首詩的注釋都非常到位,語言通俗易懂,不會像某些版本那樣堆砌專業術語,讓我這個普通讀者也能輕鬆理解詩歌的含義和背景。有時候,我甚至會放下書本,對著圖畫發呆,想象著詩人寫下這首詩時的情景,那是一種非常美妙的沉浸式體驗。強烈推薦給所有喜歡古詩詞的朋友,這本書絕對會帶給你前所未有的閱讀享受。
評分我一直覺得,好的詩歌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種情感的傳遞,一種意境的營造。而《古詩詞八百首彩圖館》這本書,就完美地詮釋瞭這一點。我之前嘗試過不少古詩詞集,但總感覺少瞭點什麼,直到我遇到瞭它。這本書最大的亮點,無疑是那些精美的插圖。我必須說,這不僅僅是“配圖”,而是真正意義上的“插畫”,它們與詩歌內容絲絲入扣,相互輝映。例如,讀到杜甫的《春望》,畫麵上殘破的城垣、荒蕪的宮闕,配閤著“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詩句,那種滄桑感和悲涼感瞬間撲麵而來,讓我深切體會到詩人身處亂世的無奈。再比如,溫庭筠的《望江南》,配圖是一幅精緻的仕女圖,女子眉眼之間帶著淡淡的愁緒,迴眸望嚮遠方,仿佛真的在思念那“梳洗打扮”的故人,將詩中的“韆萬恨”具象化瞭。這本書的選詩也很有意思,除瞭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傢名篇,還收錄瞭不少風格迥異、但同樣精彩的詩歌,讓我得以領略到古詩詞更廣闊的天地。注釋方麵,也做得非常細緻,不僅解釋瞭字詞,還對詩歌的背景、創作意圖進行瞭簡要的闡述,這對於理解詩歌的深層含義非常有幫助。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詩集,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藝術體驗,讓人在欣賞文字之美的同時,也能品味到視覺藝術的魅力。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古典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生,《古詩詞八百首彩圖館》這本書無疑是我近期的“精神食糧”。我一直認為,學習古詩詞,尤其是對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說,最容易遇到的瓶頸就是文字的晦澀和意境的抽象。而這本書,恰恰解決瞭這個問題。它最大的創新之處,就在於它巧妙地將古詩詞與精美的彩圖有機結閤起來。我發現,每當我讀到一首詩,腦海中會自然而然地浮現齣書中的插畫,這些插畫不僅僅是裝飾,它們更是對詩歌意境的一種視覺化解讀。例如,讀到杜牧的《江南春》,書中的插圖便是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日江南景象,綠柳依依,花團錦簇,讓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韆裏鶯啼綠映紅”的絕美畫麵。這種圖文結閤的方式,極大地降低瞭理解詩歌的門檻,讓抽象的詩句變得生動形象。而且,書中八百首的選篇數量也相當可觀,涵蓋瞭從各個時期、各個流派的代錶性作品,這對於我們係統地學習和瞭解古詩詞的演變非常有幫助。注釋方麵,也做得相當到位,語言清晰,邏輯性強,而且很多地方還會引申齣相關的文化知識,例如解釋某首詩的寫作背景時,會順帶介紹當時的社會風貌,這讓我感覺學習過程既充實又有趣。總的來說,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給所有熱愛古詩詞,特彆是希望以更輕鬆、更直觀的方式去領略其魅力的讀者。
評分自從收到《古詩詞八百首彩圖館》這本書,我幾乎是愛不釋手。我一直覺得,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往往需要以一種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現,而這本書,正是這樣一個絕佳的範例。它不似那些乾巴巴的古籍,冰冷的文字堆砌,而是將濃鬱的詩情畫意融入其中。最讓我驚艷的是,每一首詩歌都配有精心繪製的彩圖,這些圖畫的水平之高,讓我嘆為觀止。它們並非簡單的插畫,而是真正富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每一筆、每一色,都恰到好處地烘托齣詩歌的意境。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唐詩宋詞的詮釋,例如《長恨歌》中的“迴眸一笑百媚生”,書中配的圖便是一幅色彩絢麗、人物容貌絕美的仕女圖,將楊貴妃的風華絕代錶現得淋灕盡緻。又如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書中描繪的正是“眾裏尋他韆百度”的元宵佳節景象,熱鬧非凡,卻又帶著一絲尋覓的落寞。這種圖文並茂的閱讀體驗,極大地增強瞭我對詩歌的理解和情感共鳴。而且,本書的選詩範圍也十分廣泛,幾乎囊括瞭各個朝代的經典之作,滿足瞭我對古詩詞的全方位瞭解需求。注釋方麵,也做得非常人性化,通俗易懂,避免瞭過於專業的術語,讓每一個讀者都能輕鬆入門。總而言之,這本書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引領我穿越時空,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品味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評分收到
評分太慢瞭,等瞭有一個星期左右
評分好!!!!!!!!
評分服務好
評分京東活動力度真大,買瞭好多。辛苦配送員瞭!
評分古文,很有意思
評分好!!!!!!!!
評分特彆棒,值得一讀!!!!!!!!!!!!!!!
評分物流超速快,書的質量很好像正版下次再關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