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学术交流医学英语教程》是“医学英语基础课程系列教材”中的一本拓展教材,旨在供各层次生物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和从业人员进行以国际学术交流为目的的医学英语运用能力训练。全书以赴美访问学者张小伟的留学经历为主线,逐一覆盖包括“应对面试与面签”、“从事实验窒研究”、“观摩医院医疗”、“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体验全英文课堂”等生物医学相关专业留学生主要经历的各个目标情景,以源自实地的第一手材料作为基本素材,进行学术交流医学英语的要点归纳、难点解析和实战训练,旨在针对目标情景为读者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学术交流医学英语教程》基于“目标需求分析”编写而成,力求兼顾真实性与实用性,可用于针对生物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医学英语教学,也可用作生物医学领域从业人员出国留学前进行医学英语综合能力强化训练的自学教材,亦可作为其针对国际学术会议等其他学术交流形式进行医学英语专项能力强化训练的参考书。
内页插图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备战留学之旅
一、联系留学单位
1.与目标导师的通信和电话Interview
2.与留学单位国际中心的信函往来
二、获取签证
1.准备面签材料
2.对话签证官
第二章 走进生物医学实验室
一、这里是实验室
1.实验室实景呈现
2.实验室标识
二、实验室岗前培训ABC
1.实验室行为准则
2.实验室人员岗前必修课
3.培训内容
三、从实验室到学术厅
1.实验台上的操作步骤
2.学术厅里的Lab Meeting
第三章 走进医院
一、这里是医院
1.医院实景呈现
2.医院的布局分科与人员类别
3.医院标识
二、病房文书ABC
1.诊断报告
2.出院小结
3.病房点餐菜单
三、医院里的经典讨论——Case Discuassion
第四章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一、这是国际学术会议
1.会议广告与邀请函
2.会议指南与会议议程
3.国际学术会议实景呈现
二、国际学术会议的“头盘”——Keynote Speech
1.临床研究型学术报告
2.基础研究型学术报告
三、国际学术会议的“甜品”——Poster Presentation
1.壁报写作攻略
2.壁报展示边听边练
第五章 走进课堂
一、课程介绍与总结
1.课程介绍
2.课程总结
二、讲述基本术语与概念
三、讲述基础生物医学知识
四、讲述疾病相关知识
五、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授课
六、探索医学数据的规律
七、采访与讨论式的授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 备战留学之旅
第二章 走进生物医学实验室
第三章 走进医院
第四章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第五章 走进课堂
附录二 视听材料原文
第一章 备战留学之旅
第二章 走进生物医学实验室
第三章 走进医院
第四章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第五章 走进课堂
附录三 官方邀请函与DS-2019表
一、官方邀请函
二、DS-2019表
附录四 数学及统计学常用符号英文读法与常见表达中英对照
一、常用符号英文读法
二、常见表达中英对照
前言/序言
在生命科学蓬勃发展的21世纪,生物医学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医学生在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的各个阶段中,随着专业知识的丰富、学术水平的提高,将获得越来越多的参加各种形式的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学术交流医学英语教程》是“医学英语基础课程系列教材”中的一本拓展教材,旨在供各层次生物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和从业人员进行以国际学术交流为目的的医学英语运用能力训练。全书以赴美访问学者张小伟的留学经历为主线,逐一覆盖包括“应对面试与面签”、“从事实验室研究”、“观摩医院医疗”、“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体验全英文课堂”等生物医学相关专业留学生主要经历的各个目标情景,以源自实地的第一手材料作为基本素材,进行学术交流医学英语的要点归纳、难点解析和实战训练,旨在针对目标情景为读者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本书以两条相互交织的线索贯穿始终:一条线索是“明”的,即张小伟的留学经历。张小伟是我们身边众多生物医学专业留学生的化身,他的留学经历颇具代表性。张小伟的书中身份是“医学博士、北京某医院肿瘤科医生、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他带着读者经历了留学美国的生物医学专业人士可能遭遇医学英语困境的各个场景。另一条线索是“暗”的,即学术交流医学英语的基本内容,包括与目标导师及签证官交流必备医学英语、生物医学实验室交流必备医学英语、医院交流必备医学英语、国际学术会议必备医学英语以及生物医学课堂必备医学英语等。本书将“明”线与“暗”线交织在一起,随着张小伟经历的各个留学目标场景的呈现,为读者精要展示相应的医学英语知识和技能要点,并重点解析,辅以习题,力求使备战留学的生物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和从业人员“亲历”留学现场并参加实战演练,在实际运用中提高自己的医学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我们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及斯坦福医院为基本取材地点,同时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对实地素材加以补充,使学术交流医学英语的基本内容通过来源于目标情景的素材得以生动呈现。
本书大量选用了与各章节主题相关的视听材料,均以二维码形式呈现。其中第四,五章更是选用了多个时长达30分钟以上的视频材料,旨在真实地再现国际学术会议与生物医学课堂的全景。这些“长篇大论”的视听素材为读者提供了类似的学术交流项目的仿真训练平台。
学术交流的艺术:构建清晰、精确、有影响力的医学英语沟通 《学术交流的艺术》是一本专为广大医学专业人士、研究人员、研究生及致力于提升自身英语学术沟通能力的学习者量身打造的实用指南。本书旨在帮助您掌握在日益全球化的医学领域中,进行有效、严谨、富有说服力的学术交流所需的各项核心技能。我们深知,在科研发现、临床实践、国际会议以及学术出版等多个环节,清晰、准确且富有吸引力的英语表达至关重要。本书不属于任何特定的医学学科,而是聚焦于能够跨越学科界限、普适于所有医学领域学术交流的语言要素与沟通策略。 本书内容概览: 第一部分:学术写作的基石——构建严谨的表达体系 本部分将深入剖析医学学术写作中的关键要素,从概念的精准界定到句子的逻辑构建,再到段落的连贯组织,为您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词汇与术语的精确运用: 医学英语拥有庞大且专业的词汇库。本书将引导您深入理解常用医学术语的精确含义、细微差别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恰当使用。我们不会局限于简单的词汇列表,而是通过大量的例句分析、同义词辨析以及易混淆词的对比,帮助您精准表达复杂的医学概念,避免因用词不当而造成的歧义。例如,我们将详细探讨 "disease"、"disorder"、"condition"、"syndrome" 等词的用法差异,以及 "efficacy"、"effectiveness"、"efficiency" 在药学和临床研究中的精确含义。 句子结构的清晰与简洁: 冗长、复杂的句子是学术写作中的常见障碍。《学术交流的艺术》将教授您如何运用各种句型,使其在保持信息完整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清晰易懂。我们将分析长难句的构成原因,并提供拆分、重组的技巧,以及如何运用主动语态、被动语态的恰当场景。本书将强调“一句话一个核心观点”的原则,帮助您构建逻辑严密、信息密度适中的句子。 段落的逻辑组织与衔接: 一个优良的段落是信息传递的最小单位。本书将深入讲解段落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支持性细节(Supporting Details)以及结论句(Concluding Sentence)的构建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将重点介绍如何运用各种连接词、过渡短语,实现段落之间的平滑过渡,构建清晰的逻辑链条,使整篇文章如行云流水般流畅。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的段落(如描述性段落、论证性段落、比较性段落)的特点及组织模式。 学术写作的规范与风格: 医学学术写作有其独特的规范和风格要求,如客观性、准确性、避免主观臆断、使用礼貌和尊重的语言等。《学术交流的艺术》将详细阐述这些规范,并提供范例,帮助您养成严谨的学术写作习惯。我们将讨论如何恰当使用缩略语、数字、单位,以及如何避免口语化表达和非正式用语。 第二部分:学术交流的实践——从论文到演讲的全面提升 本部分将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涵盖医学学术交流的多种重要形式,包括研究论文写作、文献综述、会议演讲、海报展示以及口头报告等。 研究论文的结构与写作技巧: 无论您是撰写原创研究、病例报告还是综述文章,本书都将为您提供全面的指导。我们将逐一解析研究论文的标准结构(IMRAD格式: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and Discussion),并详细阐述每个部分的写作要点、常用句型和必备信息。您将学会如何构建引人入胜的引言,清晰描述研究方法,准确呈现研究结果,并进行深入、有见地的讨论。 文献综述的深度与广度: 文献综述是展示您对某一领域研究现状的全面掌握,并为您的研究确立理论基础的重要环节。《学术交流的艺术》将教授您如何有效地检索、筛选、评估和整合学术文献,如何组织和批判性地分析已有研究,并清晰地阐述研究的空白和您的研究的意义。 会议报告与口头陈述的魅力: 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是展示您研究成果、拓展学术视野的重要途径。本书将指导您如何设计结构清晰、逻辑严谨的口头报告,如何准备简洁扼要的幻灯片,以及如何自信、流畅地进行陈述。我们将提供实用的演讲技巧,包括如何控制语速、运用肢体语言、与听众互动,以及如何应对问答环节。 海报展示的视觉冲击力与信息传递: 学术海报作为一种直观的展示形式,其成功与否在于信息的有效传达和视觉的吸引力。《学术交流的艺术》将教会您如何设计精美的海报,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提炼核心信息,以及如何在海报前进行有效的交流和答疑。 学术论文的投稿与审稿: 了解学术期刊的投稿流程、审稿机制以及如何撰写回复审稿人的信件(Response to Reviewers),是成功发表论文的关键。《学术交流的艺术》将为您揭示这些环节的奥秘,并提供实用的建议,帮助您提高论文被接受的几率。 第三部分:学术交流的深度——提升影响力与跨文化沟通 本部分将超越基础的语言和技巧,深入探讨如何提升学术交流的影响力,以及如何在多元文化的学术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沟通。 论证的逻辑性与说服力: 仅仅陈述事实是不够的,您需要构建强有力的论证来支持您的观点。《学术交流的艺术》将教授您各种论证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等,并指导您如何运用证据、数据、逻辑推理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批判性思维与学术质疑: 学术研究的进步离不开批判性思维。《学术交流的艺术》将鼓励您培养对已有研究的质疑精神,学习如何识别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跨文化学术交流的敏感性: 在全球化的学术环境中,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习惯至关重要。《学术交流的艺术》将为您提供关于文化差异在学术交流中的表现,以及如何避免因文化误解而造成的沟通障碍的指导。 学术伦理与诚信: 严谨的学术伦理是学术交流的基石。《学术交流的艺术》将强调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包括避免抄袭、数据造假等行为,并阐述学术贡献的恰当归属。 本书特色: 案例丰富,贴近实践: 本书汇集了大量来自不同医学领域的真实学术交流案例,包括论文片段、会议演讲摘要、海报设计样例等,让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应用。 语言精炼,讲解透彻: 避免空泛的理论阐述,每一点都力求做到言简意赅,并辅以清晰的解释和示范。 循序渐进,易于掌握: 体系化地构建知识框架,从基础的语言表达,到复杂的学术交流形式,层层递进,帮助不同水平的学习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实用性强,立竿见影: 每一章都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和练习,学员可以立即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学术活动中,并看到成效。 《学术交流的艺术》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学术伴侣。它将帮助您克服语言障碍,提升表达能力,自信地参与到全球医学学术的交流与合作中,最终为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贡献您的智慧与力量。无论您是刚刚起步的研究生,还是经验丰富的资深学者,本书都将是您在学术旅程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