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技术

图解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维俊 编
图书标签:
  • 汽车维修
  • 自动变速器
  • 变速箱
  • 图解
  • 技术
  • 维修
  • 汽车技术
  • 汽车保养
  • 故障诊断
  • 机械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62509
版次:1
商品编码:11940588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324
字数:29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汽车维修人员、汽车维修专业的师生作为汽车维修的参考书使用,也适合汽车维修企业相关的管理人员参考阅读。
双色印刷,用“图”讲解,清晰明了,通俗易懂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电控自动变速器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讲述了电控自动变速器各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原理及部件的检测方法,同时又对电控自动变速器常见的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总结。
本书大的特点是“以图进行讲解”,减少了没有必要的文字叙述。同时具有内容新、系统性强、实用性强等优点。
本书适合汽车维修人员、汽车维修专业的师生作为汽车维修的参考书使用,也适合汽车维修企业相关的管理人员参考阅读。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自动变速器的基础知识 001
第一节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与分类 /002
一、自动变速器的特点 /002
二、自动变速器的组成 /003
三、自动变速器的分类 /009
第二节 自动变速器挡位及控制开关功能介绍 /016
一、各挡位介绍 /016
二、自动变速器各种控制开关的介绍 /019
三、自动变速器工作的基本原理 /023
第三节 自动变速器的使用与维护 /025
一、自动变速器的正确使用 /025
二、自动变速器保养的注意事项 /028
第二章 液力变矩器及油泵结构原理与检修 031
第一节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原理与检修 /032
一、液力变矩器的作用 /032
二、液力变矩器的安装位置 /032
三、液力变矩器的组成 /033
四、液力变矩器的工作过程 /040
五、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041
六、液力变矩器的检修 /043
七、液力变矩器的常见故障 /044
第二节 油泵的结构原理与检修 /046
一、油泵的作用 /046
二、油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047
三、油泵的分解 /051
四、油泵的组装 /052
五、油泵零件的检查 /052
第三节 自动变速器油液的使用与检查 /054
一、ATF的功能 /054
二、ATF的特性 /055
三、油液的检查 /055
第三章 变速机构的结构原理与检修 059
第一节  变速机构的结构原理 /060
一、普通齿轮式变速机构 /060
二、行星齿轮式变速机构 /061
三、无级变速结构 /069
第二节 换挡执行元件的结构原理与检修 /072
一、离合器 /072
二、制动器 /082
三、单向离合器 /088
第三节 自动变速器典型的变速系统 /093
一、辛普森行星齿轮变速系统 /093
二、拉维娜式行星齿轮变速系统 /115
三、定轴式自动变速器 /126
四、无级变速器 /134
第四章 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 143
第一节 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44
一、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 /144
二、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基本过程 /145
第二节 常见阀体的结构和功用 /145
一、主调压阀 /145
二、第二调压阀 /148
三、节气门阀 /148
四、断流阀 /151
五、速控阀 /152
六、换挡阀 /154
七、手控制阀 /159
八、强制降挡阀 /159
九、锁止离合器控制阀 /161
十、缓冲阀 /164
十一、定时阀 /164
十二、单向节流阀 /166
十三、调节阀 /167
十四、蓄压器 /168
十五、滤清器 /169
第三节 油路分析举例 /170
一、A341E自动变速器油路分析 /170
二、01M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 /182
第四节 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的检修 /196
一、阀体的分解 /196
二、阀体零件检修 /200
三、阀体的装配 /200
四、检修阀体时的注意事项 /202
五、液压系统的维修 /203
六、自动变速器壳体的检修 /204
七、更换自动变速器阀体总成 /204
第五章 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 207
第一节 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08
一、电控自动变速器与液控变速器的区别 /208
二、电控自动变速器的优点 /210
三、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 /211
四、电控系统的基本控制原理 /213
五、电控变速器的ECU常见的控制功能 /214
第二节 电控系统常见部件的结构原理及检修 /224
一、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224
二、车速传感器 /228
三、输入轴转速传感器 /233
四、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234
五、液压油温度传感器 /237
六、进气压力传感器 /238
七、曲轴位置传感器 /240
八、行驶模式选择开关 /245
九、空挡启动开关 /246
十、强制降挡开关 /248
十一、超速挡开关 /249
十二、制动灯开关 /251
十三、动力转向压力开关 /252
十四、开关电磁阀 /253
十五、脉冲线性电磁阀 /255
十六、换挡手柄锁止电磁阀 /257
十七、流量调节电磁阀 /257
第三节 电控系统分析举例 /258
一、A341E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 /258
二、01M自动变速器的电控系统 /262
第六章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  271
第一节 自动变速器维修基础知识 /272
一、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原则 /272
二、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的一般步骤 /273
三、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前的准备工作 /275
四、检修自动变速器的注意事项 /275
第二节 自动变速器几个重要的试验 /276
一、失速试验 /276
二、油压试验 /279
三、时滞试验 /283
四、手动换挡试验 /284
五、道路试验 /285
第三节 自动变速器常用的故障检修方法 /290
一、直观检查法 /290
二、自诊断法 /293
第四节 自动变速器典型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302
一、汽车不能行驶故障的诊断 /303
二、不能升挡故障的诊断 /304
三、无超速挡故障的诊断 /306
四、自动变速器打滑故障的诊断 /308
五、换挡冲击过大故障的诊断 /309
六、升挡过迟故障的诊断 /311
七、无倒挡故障的诊断 /313
八、挂挡后发动机怠速易熄火故障的诊断 /314
九、跳挡故障的诊断 /315
十、不能强制降挡故障的诊断 /316
十一、液压油易变质故障的诊断 /318
十二、无前进挡故障的诊断 /319
十三、无锁止故障的诊断 /320
十四、无发动机制动故障的诊断 /321
十五、自动变速器异响故障的诊断 /323

前言/序言


《解码传动:现代汽车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与故障诊断》 本书并非直接针对“图解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技术”,而是专注于深入剖析现代汽车自动变速器(AT)的核心奥秘,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且极具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解框架。我们旨在揭示隐藏在精密机械与复杂电子控制系统背后的驱动逻辑,让你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核心内容概述: 第一部分:自动变速器纵览与基础原理 自动变速器的演进与分类: 回顾自动变速器从早期技术到如今多种类型(如液力自动变速器AT、双离合变速器DCT、无级变速器CVT、以及日益普及的电驱动变速系统)的发展历程。我们将详细阐述不同类型变速器在结构、传动方式、工作特点上的差异,帮助你建立清晰的认知图谱。 液力变矩器的精妙设计: 液力变矩器作为AT的核心部件,其在传递动力、缓冲震动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本书将深入解析泵轮、涡轮、导轮(定子)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如何通过液压油的流动实现扭矩放大和离合器分离/结合。你将理解液力变矩器在起步、加速和低速行驶中的关键作用。 行星齿轮组的机械智慧: 行星齿轮组是AT实现多档位切换的基石。我们将详尽解析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和齿圈之间的啮合关系,以及通过离合器和制动器组合控制不同组件的相对运动,从而实现不同传动比的巧妙设计。通过生动的图示和案例,让你彻底掌握行星齿轮组的工作模式。 液压控制系统的脉络: 液压控制系统是AT的“神经系统”。本书将深入介绍油泵、阀体(液压控制单元)、电磁阀、油路设计等关键组成部分。你将了解油液如何在阀体内部流动,通过电磁阀的精确控制,驱动离合器和制动器,从而实现平顺的换挡过程。 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智能决策: 现代AT的换挡逻辑和性能优化离不开ECU的智慧。我们将解析ECU接收来自车速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档位传感器等输入信号,并根据预设的换挡策略,发出指令控制电磁阀,实现高效、舒适的换挡。 第二部分:不同类型自动变速器的深入解析 传统液力自动变速器(AT)详解: 聚焦于最常见的液力自动变速器,详细讲解其结构组成、工作流程,以及不同档位(P、R、N、D、S、L、M等)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双离合变速器(DCT)的革命: 剖析DCT的工作原理,包括两套离合器、两套输入轴如何协同工作,实现动力不中断的快速换挡。我们将探讨干式与湿式DCT的区别及其优劣。 无级变速器(CVT)的无限可能: 深入理解CVT通过锥轮和钢带(或链条)实现无级变速的独特机制,解析其在燃油经济性和平顺性方面的优势。 电驱动变速系统的崛起: 探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中采用的电驱动变速系统,包括单速减速器、多速变速器以及差速器的集成设计,阐释其与传统AT的根本区别。 第三部分:常见故障现象与诊断思路 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解析: 针对换挡冲击、顿挫、异响、漏油、油温过高、无法挂挡、锁档等典型故障,提供深入的分析。 诊断工具与方法: 介绍常用的诊断设备(如OBDII扫描仪、诊断电脑)及其使用方法,演示如何读取故障码、查看数据流,并进行传感器信号检测。 数据流分析的艺术: 强调数据流分析在诊断中的重要性,教授如何解读关键参数(如油压、转速、传感器电压、换挡电磁阀状态等),从而精准定位故障源。 液压系统与电子控制系统的交叉诊断: 引导读者理解液压和电子控制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学会从两个层面进行交叉排查,避免陷入单一的诊断思维。 油液分析的价值: 阐述变速器油的颜色、气味、杂质等信息对于判断内部磨损和故障的重要性。 本书的特色与价值: 原理与实践深度结合: 本书并非简单罗列维修步骤,而是从根本原理出发,让你理解“为什么”这样工作,再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如何”进行诊断。 逻辑清晰的知识体系: 章节设置合理,层层递进,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应用,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图文并茂的阐释: 巧妙运用大量的原理图、结构图、流程图,将抽象的机械与电子概念可视化,降低理解难度。 理论指导实践: 提供的诊断思路和分析方法,是指导实际操作的宝贵财富,帮助你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面向未来: 关注行业前沿,对新兴的电驱动变速系统进行介绍,为读者提供前瞻性的视野。 《解码传动:现代汽车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与故障诊断》将帮助你超越表面的维修操作,真正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内在逻辑,成为一名更专业、更自信的汽车技术人才。无论你是汽修从业者、爱好者,还是对汽车技术充满好奇的学生,本书都将是你深入了解自动变速器世界的理想伴侣。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对汽车充满热情的普通车主,虽然我不太懂机械,但每次看到自动变速器换挡时那种顺畅的感觉,就觉得非常神奇。一直想了解一下它是怎么工作的,但又担心太专业的东西看不懂。偶然间在书店看到了这本《图解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技术》,封面上的各种图让我觉得很亲切,就买回来了。翻开书,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书中的图画太多太精美了,而且都是经过精心绘制的,比那种模糊的实拍图要清晰多了。我最喜欢的就是书中对液力变矩器的介绍,以前只知道它能让车子在怠速时发动,但具体怎么实现的,我一点都不知道。这本书里有好几张图,详细展示了里面的叶片是怎么工作的,油是怎么流动的,看图就能明白个大概,感觉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还有关于自动变速箱内部那些齿轮组的图,一开始看有点眼花,但跟着书里的讲解,一步步来看,再加上不同颜色的标注,我竟然也看懂了一点点,比如为什么挂D挡车子会往前走,挂R挡会往后退。书里还对比了不同类型的自动变速箱,比如CVT和双离合,图上能看到它们之间结构上的区别,这一点我很受用,以后买车的时候,对变速箱的类型也能有个大概的了解了。虽然我不是专业维修人员,但这本书让我对我的爱车有了更深的认识,不再觉得它只是一个会动的机器,而是里面藏着好多有趣的“小秘密”。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非常吸引我,用了大量精美的插图,把原本抽象的汽车自动变速器结构图变得直观易懂。我一直对汽车机械原理很感兴趣,尤其对那个号称“汽车的心脏”的变速器更是充满了好奇。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汽车维修的书籍,但大多都是文字描述,枯燥乏味,而且很难理解。自从翻开这本《图解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技术》后,我感觉找到了救星。书中的每一张图都标注得非常清晰,每一个零件的功能、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都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娓娓道来。比如,关于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我以前看了很多文字描述都一知半解,但这本书通过几个关键步骤的分解图,加上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的“秘密”。还有行星齿轮组,这个我之前一直觉得是最复杂的概念,但通过书中色彩鲜明的插图,以及不同颜色来区分不同部件的运动方向,让我瞬间茅塞顿开。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类型自动变速器(如AT、CVT、DCT)的对比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工作机制都有详细的讲解,这让我对市面上各种车型搭载的变速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基础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虽然我目前还没有自己动手维修的机会,但至少在面对一些小问题时,我能初步判断原因,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束手无策。这本书真的让我从一个对变速器“只闻其名”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了一个“知其所以然”的爱好者。

评分

作为一名汽车爱好者,我一直对现代汽车的复杂技术充满好奇,特别是自动变速器,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一项“黑科技”。以前我总觉得它是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藏着无数精密的齿轮和电子元件,让人望而却步。直到我发现了这本《图解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技术》,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它的“图解”二字,真的是名副其实。它用大量的、高质量的插图,将自动变速器内部的复杂结构一一呈现出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液力变矩器内部油液流动的示意图,那种动态的演示,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动力是如何通过油液传递的。还有对行星齿轮组的讲解,书里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和箭头,清晰地展示了在不同挡位下,齿圈、太阳轮、行星架的运动轨迹和组合方式,这比我以前看过的任何文字描述都要直观。我甚至觉得,就算没有文字说明,光看图也能理解个七七八八。书中的插图不仅仅是静态的,有些还展示了部件的运动过程,这对于理解那些动态的工作原理非常有帮助。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CVT变速器的工作原理的讲解,那种通过锥轮和钢带(或链条)实现无级变速的巧妙设计,通过精细的图示,变得一目了然。还有DCT双离合变速器,那种双离合器协同工作的机制,在书中也有详细的剖视图和工作流程图,让我对它的换挡速度之快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汽车技术,尤其是这种复杂的机械结构,原来可以如此有趣和高效。

评分

我是一名汽车维修店的小老板,店里主要做一些日常保养和简单的维修,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车子都配备了自动变速器,客户有这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自动变速器的维修书籍,但很多都侧重于理论,或者是一些非常高深的诊断流程,对于我们这种需要快速解决实际问题的店来说,帮助不是很大。这本《图解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技术》真的让我眼前一亮。书中的图解实在太给力了,非常直观,而且覆盖了市面上主流的几种自动变速器类型。我最看重的是书中对一些关键部件的拆解图和组装示意图,比如对阀体、离合器片、制动带等易损件的清晰展示,以及它们在总成中的位置和工作状态,这能帮助我快速定位故障点。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常见的故障代码和对应的图解分析,这对于我们日常诊断非常有帮助。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液力变矩器内部结构的详细讲解,这部分是自动变速器中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之一,书中通过精美的剖视图,让我对它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对判断变矩器是否损坏非常有价值。还有对CVT变速器的钢带和锥轮的讲解,以及DCT双离合变速器的离合器分离和结合过程的图示,都非常有针对性。这本书让我觉得,即使是面对一些复杂的自动变速器问题,只要有好的图解和清晰的讲解,也能迎刃而解。

评分

我是一名即将退休的老技师,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见证了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自动变速器的出现,可以说是革命性的进步。虽然我之前也维修过很多不同类型的变速器,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特别是电子控制的介入,感觉有些吃力。当我偶然看到这本《图解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技术》时,我感到非常惊喜。这本书的图解质量非常高,非常写实,而且对关键部件的内部结构展示得非常到位。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液力变矩器内部叶片的角度和形状的细致描绘,这能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它如何实现扭矩的放大和缓冲。对于行星齿轮组,书中用清晰的图示展示了不同挡位下,齿轮的啮合和分离,这比我以前依赖的经验判断要更加直观和准确。而且,书中对现代自动变速器中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和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也有一定的图解说明,这对我理解这些“新玩意儿”很有帮助。我看了书中关于CVT变速器的钢带和锥轮的讲解,也看到了DCT双离合变速器的离合器片和执行机构的图示,这些都让我对这些新型变速器的结构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本书虽然有大量的图解,但文字讲解也简洁明了,并且非常注重实际维修的指导意义。我觉得,这本书对于年轻的技师来说,是学习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宝典,而对于像我这样的老技师,也是一次很好的知识更新和巩固的机会。

评分

我是一名对汽车工程技术充满好奇心的博主,我的读者群里有很多和我一样,对汽车内部运作机制非常感兴趣的朋友。我一直在寻找一本既能深入讲解自动变速器技术,又不会过于枯燥的书籍,直到我发现了《图解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技术》。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的图解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是市面上同类书籍中非常罕见的。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的阐述,它通过一系列动态的示意图,将油液的流动、能量的传递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这个看似简单的部件是如何实现动力耦合的。对于行星齿轮组的讲解,书里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和箭头,形象地展示了齿轮的啮合方式和运动方向,这使得原本非常复杂的传动关系变得简单易懂。我还会利用书中的插图来制作我的科普视频,比如分解讲解AT的换挡过程,或者对比CVT和DCT的工作差异。书中的插图不仅详细,而且非常有逻辑性,能够一步步地引导读者理解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可以作为一本“图解版”的自动变速器百科全书,它涵盖了AT、CVT、DCT等多种主流变速器类型,并且对它们的关键部件、工作流程进行了深入的图文解析。我的读者们对这本书的反馈也非常好,他们都表示,通过这本书,对自动变速器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也对汽车技术有了更深的兴趣。

评分

我是一名汽车销售顾问,我经常需要向客户介绍不同车型的技术亮点,其中自动变速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卖点。我之前对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了解有限,很多时候只能机械地背诵一些销售话术,缺乏深入的理解。自从阅读了《图解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技术》后,我的销售工作变得更加自信和专业。这本书的图解真的太出色了,它能够用最直观的方式解释最复杂的概念。我经常会利用书中的插图来向客户解释不同类型自动变速器的特点,比如,我可以清晰地展示CVT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告诉客户为什么它的换挡过程如此平顺,以及它在燃油经济性方面的优势。我也可以用书中关于DCT双离合变速器的图解,向客户解释它为什么能够实现更快的换挡速度,以及它带来的运动驾驶体验。书中对液力变矩器的图解,也让我能够更好地解释AT变速器的平顺性和舒适性。这本书让我能够用更形象、更易懂的方式与客户沟通,而不只是流于表面。我甚至会把书里的关键图例分享给客户,让他们对我们销售的车型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知识,也让我对汽车技术有了更浓厚的兴趣,这对于我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帮助。

评分

我是一名汽车工程专业的学生,目前正在学习传动系统相关的课程,其中自动变速器是重点也是难点。我之前阅读过一些理论书籍,但很多概念都比较抽象,很难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的机械结构联系起来。当我看到这本《图解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技术》时,我立刻被它丰富的图解吸引了。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将理论知识与直观的视觉呈现完美结合。书中对AT、CVT、DCT等不同类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都配有非常详细和精美的插图,而且这些插图并非简单的示意图,而是包含了大量的细节,能够清晰地展示出各个部件的形状、尺寸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液力变矩器内部的剖视图,它清晰地展示了涡轮、泵轮、导轮的相对位置,以及油液在其中的流动路径,这对于理解动力传递和扭矩放大过程至关重要。还有对行星齿轮组的讲解,通过不同颜色的标记和箭头,清晰地展示了不同挡位下,齿轮的啮合方式和传动比的变化,这为我理解AT的换挡逻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的图解风格非常适合我们这些需要理解具体机械结构的学生,它帮助我将抽象的理论概念具象化,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自动变速器的内部工作机制。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可以作为我学习相关课程的有力补充,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更加直观的学习方式。

评分

我是一名刚入行的汽车维修技师,刚开始接触自动变速器维修的时候,感觉压力特别大,因为这部分技术确实比手动挡要复杂得多,而且很多时候都需要专用的诊断设备和大量的实操经验。机缘巧合下,我朋友向我推荐了这本《图解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技术》。我拿到书后,首先被它丰富的图例所震撼,可以说,几乎所有的重要部件、总成以及工作流程,都有非常详细的插图,而且这些插图不是简单的零件照片堆砌,而是经过了精心的绘制和标注,能够清晰地展现出部件的内部结构和运动状态。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液力变矩器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的讲解,它通过多张剖视图,一步步地展示了涡轮、导轮、泵轮之间的关系,以及油液在其中的流动路径,这让我对这个“动力传输器”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理解。此外,书中对于行星齿轮组的讲解也是点睛之笔,利用不同颜色的箭头和图示,清晰地展示了不同档位下,齿轮的啮合方式和传动比的变化,这对于理解AT的换挡逻辑至关重要。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讲解了不同类型自动变速器的核心部件,比如CVT的钢带或链条,DCT的双离合器结构,并且配有大量的细节图,这对于我们这些实际操作人员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料。而且,书中在讲解完基本原理后,还穿插了一些常见的故障现象和初步的诊断思路,虽然不够深入,但对于新手入门来说,已经提供了很好的指引。这本书让我觉得,学好自动变速器维修,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关键在于找到对的学习方法和资料。

评分

我是一名汽车设计爱好者,我对汽车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探索欲,尤其是那些隐藏在车身之下的复杂机械结构。在我看来,自动变速器就是汽车工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极大地提升了驾驶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当我翻开这本《图解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技术》时,我就被它精美的图解所吸引。书中对自动变速器各个组成部分的描绘,几乎达到了艺术品的级别。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液力变矩器内部的详细剖视图,它不仅展示了叶片的形状和角度,还通过流体力学的示意图,展现了油液在其中的流动轨迹,这让我对动力的传递过程有了非常直观的理解。对于行星齿轮组的讲解,书中用到了非常巧妙的图示和颜色标记,将原本复杂的齿轮啮合关系清晰地呈现出来,让我能够轻松理解不同挡位下的传动比变化。我还会仔细研究书中对CVT变速器中钢带或链条与锥轮的接触方式的描绘,以及DCT双离合变速器中离合器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图解。这些细节的展示,让我对自动变速器的精密设计和制造工艺有了更深的敬意。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维修,更是关于理解自动变速器是如何被设计出来,以及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它让我看到了机械工程的智慧和美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