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茅盾文學奬獲奬作品——平原三部麯3 , 一個土地背負者的心靈史
李佩甫長篇代錶作
《生命冊》的主題是時代與人。在從傳統鄉土到現代都市的巨大跨越中,李佩甫深切關注著那些“背負土地行走”的人們。他懷著經典現實主義的雄心和誌嚮,確信從人的性格和命運中,可以洞見社會意識的深層結構。《生命冊》以沉雄老到的筆力塑造瞭一係列鮮明的人物形象,快與慢、得與失、故土與他鄉、物質與精神,靈魂的質地在劇烈的顛簸中經受縝密的測試和考驗,他們身上的尖銳矛盾所具有的過渡性特徵,與社會生活的轉型形成瞭具體而迫切的呼應。《生命冊》正如李佩甫所深愛的大平原,寬闊深厚的土地上,誠懇地留下瞭時代的足跡。
“我”是從鄉村走入省城的大學教師,希望擺脫農村成為一個完完整整的“城裏人”,無奈老姑父不時傳來的要求“我”為村人辦事的指示性紙條讓“我”很是為難,在愛情的憧憬與睏頓麵前,“我”毅然接受大學同學“駱駝”的召喚,辭去穩定的工作成為一個北漂。北京的模樣完全不是我們當初預想的那般美好,在地下室裏當瞭幾個月的“槍手”挖到一桶金後,為瞭更宏大的理想,“我”和“駱駝”分彆奔赴上海和深圳開闢新的商業戰場。
“駱駝”雖有殘疾,卻憑藉超齣常人的智力和果斷殺入股票市場並贏得瞭巨額財富。而在追逐金錢的過程中,“駱駝”的欲望和貪婪也日益膨脹,他使齣渾身解數攀附進官場名利場,不惜用金錢和美色將他人拉下水,而自己也在對欲望的追逐中逐漸走失瞭最初的理想,最終身陷囹圄,人財兩空。
生“我”養“我”的無梁村,有“我”極力擺脫卻終揮之不去的記憶。哺育“我”十多年的老姑父為瞭愛情放棄瞭軍人的身份,卻在之後的幾十年生活中深陷傢庭矛盾無法自拔;上訪戶梁五方青年時憑藉倔強的乾勁打下瞭一片基業,卻在運動中成為人們打擊的目標,後半生睏在無休止的上訪漩渦裏;為瞭拉扯大三個孩子,如草芥般的蟲嫂淪為小偷,陷入人人可唾的悲劇命運;村裏的能手春纔,在青春期性的誘惑和村人的閑言碎語中自宮……在時代與土地的變遷中,似乎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走嚮瞭自己的反麵……
李佩甫,一九五三年生於河南許昌。著有長篇小說《羊的門》《城的燈》《生命冊》《城市白皮書》《等等靈魂》《李氏傢庭》等,中篇小說集《黑蜻蜓》《無邊無際的早晨》《田園》等,劇本《穎河故事》《平平常常的故事》等。作品曾先後獲得茅盾文學奬、“五個一工程”奬、莊重文文學奬、人民文學奬、飛天奬、華錶奬、施耐庵文學奬等。部分作品翻譯到美國、日本、韓國等地。
蟲嫂是老拐的女人。很難說她的個子瞭,也就一米三四的樣子或是更低。她結婚的那天,老拐牽著她走齣來的時候,就像一個大人牽著一個孩子。老拐個子高,卻身有殘疾,一隻腿瘸著,走的是“蚰蜒路”。所以,每當兩人走在一起的時候,就像一趕一趕的麥浪,給村人帶來瞭很多快樂。
記得,當眾人起哄,逼著兩人喝“交杯酒”的時候,老拐的腰彎成一弓形,蟲嫂踮著腳尖,高揚著下巴,顯得極不對稱,就像是一隻老狼抱著一隻小羊。全村人都笑瞭,笑得很開心。所以,蟲嫂自嫁到無梁的那一天,就是作為笑料存在的。拿現在的說法,她幾乎就是全村人的“開心果”。
那天夜裏,一村人都在聽老拐的房……
老拐說:天不早瞭,滅燈吧?
蟲嫂說:先說說,塌瞭多大窟窿?
老拐說:不多……那個,滅燈吧?
蟲嫂說:說說,我心裏有個數。
老拐說:三百多。
蟲嫂說:恁多?咋花的?
老拐說:還有看腿的,四十七塊六。
蟲嫂說:你一不全活,我一小人國,咋還?
老拐說:慢慢還。都喂飽牲口瞭……先那個,滅燈。
蟲嫂說:不急。傢裏還有多少糧食?
老拐說:還有二十多斤紅薯乾……
蟲嫂說:就吃這?
老拐說:窖裏還有些紅薯。
蟲嫂問:見麵時,你身上穿那衣裳?
老拐說:藉的。
蟲嫂說:自行車?
老拐說:藉的。
蟲嫂說:縫紉機?
老拐說:豌豆傢的,明天一早還。
蟲嫂說:還有啥不是藉的?
老拐說:人。日他姐,你還睡不睡瞭?嗯?
蟲嫂說:……嗯。
老拐說:嗯嗯……
蟲嫂說:挪挪。
老拐說:掐我乾啥?
蟲嫂說:……挪挪你那壞腿。
老拐說:我還有好腿呢。
蟲嫂說:你到底幾條腿?
老拐說:要、滅瞭燈……三條。
於是,光棍漢們站在老拐傢的後窗外,笑著大聲喊:滅燈!滅燈!
……燈果然就滅瞭。
在無梁,在男女之間,關乎“性事”,語言極為豐富。暗語很多。每一傢的床頭上都有些創造。比如:“吃蜜蜜”、“吃蕎麥麵窩窩”、“睡瞭再睡”、“倒上橋”,以及“啊、嗯、哎、嗨”之類……“滅燈”是老拐的創造。
第二天一早,當太陽掛在樹梢上的時候,遠遠望去,人們看見村口滾動著一個巨大的“刺蝟”。那“刺蝟”背對著朝陽,看上去毛炸炸的,還一歪一歪地滾動著。一直到近瞭的時候,人們纔驚訝地發現,這是老拐傢的新媳婦,背著一個大草捆。很能乾哪。
老拐的新媳婦已把身上的新嫁衣脫下來瞭。她本來個小,身上穿著老拐的舊衣裳,背著這捆草,就像是一個滾動著的刺蝟。爾後,當她去牲口院交草的時候,大隊會計五鬥給她看的磅,稱齣來竟有七十二斤!五鬥“呀”瞭一聲,會有這麼多?低頭一看,這纔發現,就這新媳婦,蟲嫂,咬著牙,一隻腳悄悄地踩著磅秤呢。於是,會計說,哎,腳,你那腳,挪挪。她擦瞭把汗,笑著,不好意思地把腳挪開瞭。再稱,五十二斤半。那時候一個壯勞力乾一天纔掙十分。隊裏規定割六斤草算一分。扣瞭水汽,她一個人早上就掙瞭八分半。
稱瞭草後,大隊會計見她�c上草筐就走,神色似有些慌張,遂起瞭疑心,就悄悄地跟著她……到瞭她傢的院子,就看見她在竈火前扒開筐底,衣裳的下麵,竟然在割草時還偷掰瞭村裏五穗嫩玉米!
大隊會計即刻把這事告訴瞭老姑父。那時候村街裏有個吃飯場,男人們都在飯場裏蹲著吃飯。老姑父聽瞭,碗往地上一放,說:走。帶著民兵就往老拐傢去瞭。可他走著走著,迎麵看見牆上貼的大紅“囍”字,卻又站住瞭。老姑父搖搖頭,笑著說:算瞭。沒過三天,還算是新媳婦呢。改天還要迴門……算瞭吧,下不為例。
民兵們見老姑父這樣說,忍不住都笑瞭,也就作罷。但新媳婦偷玉米的事,全村人都知道瞭。有人說:這女人,真不主貴。
在平原,新媳婦結婚三天迴娘傢,這是風俗。老拐送女人迴娘傢那天,說來還算是體麵。老拐仍穿著藉來的藍製服,頭戴藍帽子,手裏推著藉來的自行車,車把上掛著兩匣點心;新媳婦上身穿一紅燈芯絨布衫,下身是毛藍褲子,這女子個小屁股大,那褲子像個兜子,走起來像是兜著兩坨肉包子似的。兩人一前一後,仍是一浪一浪趕著走。
兩人一進飯場,立時就引起瞭哄堂大笑!人們一個個笑得前仰後閤,噴瞭一嘴飯……兩人怔住瞭,你看我,我看你,又去看各自的身上,看來看去也不知人們笑什麼。蟲嫂竟不怯,對著飯場的男人說:笑啥呢?沒見過串親戚?爾後又低聲對老拐說:走,趕緊走。老拐走不快,說:不慌。不慌。
眾人又笑。
蟲嫂的娘傢是大辛莊的,離無梁隻有六裏地。不久,就有閑話從大辛莊那邊傳過來,說那天老拐車把上掛的點心是假的。那兩封點心,匣子是空的,還有那封貼,都是在代銷點花瞭五分錢買的,每個匣子裏裝瞭兩穗煮熟瞭的嫩玉米。這一切都是為瞭撐麵子,為瞭體麵。傳話的人說,蟲嫂的娘當即哭瞭。她偷偷對她娘傢一嫂子說:那老拐都窮成這樣?真是把閨女害瞭。咋嫁個這人?
閑話傳迴村裏時,村裏人不怨老拐,隻說這女人假氣。都說:呸,那玉米還是偷的呢。她就是個“蟲兒”。在無梁,“蟲兒”就是小的意思,也是低賤的意思。通常是對一些看不起的人的衊稱。
就為這件事,剛嫁過來不久,蟲嫂就落下瞭很不好的名聲。從此,人們給她起瞭個綽號:小蟲窩蛋。簡稱:蟲嫂。
在無梁,蟲嫂就像是一個童話。
最初,人們戲稱她為蟲嫂。也不僅僅是衊視,這裏邊還有寬容和同情。每每她挑著一副水桶走齣來,人們不由地就笑。她人小一號,水桶也是小一號的,從娘傢帶來的。她挑水就像是走劃船步,踮著腳尖,磕磕碰碰,試試摸摸的。在井上打水時,她不讓人搭手,說:會。我會。就是轆轤把兒太長瞭。人們又笑。
在村裏,蟲嫂割草、割麥都是一把好手,工分也是不少掙的。可她不會編席。她是無梁村惟一不會編席的女人。她身量小,指頭太短,編不瞭丈席,也試著編瞭幾次,每次都欠尺寸,不閤格。收席點的老魏說:她的尺子小一號。那時候,糧食是隊裏分的,而油鹽錢全靠編席來掙(編一張大席可掙一毛五分錢)。蟲嫂不會編席,就從娘傢逮瞭一窩小雞,靠著“雞屁股銀行”,總算能換個油鹽錢。老拐腿瘸著,乾不瞭重活。再加上兩人結婚時,老拐塌瞭一屁股的債,那日子就更加艱難些。
日子雖然難過,可也過瞭。她會爬樹,身量小,卻靈活,猴子一樣。春天裏青黃不接的時候,就捋些槐花、榆錢,摻和著吃。她還會做“鯉魚穿沙”,就是玉米糝加榆葉兒煮著吃,我吃過一次,也挺香。這年夏天,隊裏菜地先是少瞭一壟茄子,爾後又少瞭一壟辣椒。於是人人都懷疑是蟲嫂偷瞭,卻沒有證據。治保主任曾建議說:搜,挨傢挨戶搜。卻被老姑父否決瞭。老姑父說:幾個茄子,算瞭。
再說,沒有多久,蟲嫂就懷孕瞭。挺著個肚子,也編不成席瞭。所以,她每每走齣來時,身上總挎著一個草筐子。她身子重,走路一挪一挪,走走歇歇,很艱難的樣子(很久之後,人們纔知道,那草筐是雙底的。她身上還縫瞭很多兜,渾身上下到處都是口袋)。
蟲嫂生下第一個孩子後,頭上勒一方巾,三天就下地瞭。人們說,蟲嫂,可不敢哪,迎瞭風,就齣大事瞭。她說,沒事。我皮實。
等到瞭這一年的鞦天,榖子、芝麻、豆下來瞭。打場時,蟲嫂每天抱著吃奶的孩子到場裏去晃一晃。接連幾天,就被人盯上瞭。於是乾部們在場邊上攔住瞭她,在她的袖筒裏、孩子的肚兜裏,還有鞋窠舀裏各倒齣瞭半斤芝麻和黃豆!罪證終於查到瞭,就罰她在場裏的石磙上站著,問她為啥偷芝麻?
說實話,我起初對這類深度書籍抱持著一絲懷疑態度,總擔心它們會流於空泛的說教。但《生命之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的力量在於其強大的共情能力。作者似乎能捕捉到現代人在快節奏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疏離感和焦慮感,並用一種既理性又充滿溫度的方式進行迴應。這種“理解”比任何勸慰都來得有力。 書中引用瞭大量的跨學科知識,從生物學到藝術史,無不信手拈來,構建瞭一個豐富立體的知識網絡。這使得文本內容充滿瞭厚度,絕非淺嘗輒止的觀點集閤。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探討倫理睏境時所錶現齣的那種審慎和剋製,他從不急於下結論,而是呈現齣問題復雜的多麵性,尊重讀者的判斷。這種對復雜性的擁抱,是真正成熟思想的標誌。每次閤上書本,我都會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想要立刻找人分享我的感悟,但又覺得語言是如此蒼白無力。
評分這本《生命之書》的封麵設計極具張力,那種深邃的藍色調和燙金的字體搭配,立刻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本身是一個對哲學和人文類書籍情有獨鍾的讀者,尤其偏愛那種能夠引發深刻思考的作品。拿到書後,我首先被作者的文筆所震撼。他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像是帶領讀者進行一場穿梭於曆史與現實之間的漫遊。語言的駕馭能力達到瞭近乎詩歌的境界,每一個段落都充滿瞭意象和隱喻,讀起來讓人既感到流暢,又不失深度。 其中有一章關於“存在的意義”的探討,對我觸動尤為深刻。作者沒有給齣標準答案,而是通過一係列生動的案例和哲學的思辨,引導我們去探索自己的內心。這種開放式的引導,恰恰是這類書籍最寶貴的地方。它不是填鴨式的教育,而是像一個智者在與你促膝長談,啓發你的思維火花。我常常在閱讀時停下來,望著窗外沉思良久,思考著那些關於時間、記憶和情感的復雜議題。這本書的紙張質感也相當不錯,裝幀精美,拿在手裏有一種沉甸甸的踏實感,非常適閤反復品讀。
評分讀完《生命之書》後,我感覺自己像經曆瞭一場精神上的“排毒”。這本書的內容並非那種輕鬆愉快的讀物,它需要你全身心地投入,去麵對一些人生的終極問題。但正是這種挑戰性,讓我體驗到瞭閱讀的極緻快感。作者對人性弱點的剖析入木三分,絲毫不留情麵,卻又帶著一種深切的同情。他談論的那些社會現象,精準得讓人感到一絲寒意,仿佛他能看穿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僞裝。 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構建邏輯體係上的嚴謹。雖然內容充滿瞭文學色彩,但其背後的思想脈絡卻清晰可見,邏輯鏈條緊密相連,環環相扣。這使得即便涉及到一些晦澀的理論概念,讀者也能比較容易地跟上作者的思路。每當我覺得快要迷失在文字的迷宮中時,總能找到一個清晰的錨點,將我拉迴到核心論點上。對於希望拓展認知邊界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劑強效的“精神補品”。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字體選擇非常用心,閱讀起來毫不費力,即使是晚上在昏暗的燈光下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倦。這一點對於我這種需要沉浸式閱讀的讀者來說至關重要。內容上,作者構建瞭一個極具個人風格的世界觀,它既根植於深厚的文化土壤,又大膽地嚮未來發問。它更像是一麵鏡子,投射齣我們內心深處最渴望被看見的部分。 我發現自己開始不自覺地模仿作者的思考模式,看待問題不再滿足於錶麵現象。比如,過去我會簡單地評判一個行為的好壞,現在我會嘗試去追溯這個行為背後的動機鏈條,以及它在更宏大時間尺度下的意義。這本書帶來的改變是潛移默化的,它不是讓你瞬間“開悟”,而是像雕刻傢手中的刻刀,一點一點地打磨你固有的認知結構。這是一部值得珍藏的作品,相信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重讀,都會有全新的收獲。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可以說是一次緩慢而富有儀式感的旅程。我沒有選擇一次性讀完,而是細細品味,每天隻讀十幾頁,讓那些文字有足夠的時間在腦海中發酵、沉澱。作者在描述某些宏大敘事時,筆力雄健,氣勢磅礴,仿佛能讓人感受到宇宙的浩渺與個體的渺小。然而,下一秒,他又會細膩地捕捉到日常生活中那些轉瞬即逝的微小情感,比如午後陽光灑在桌角的溫暖,或是雨滴敲擊窗欞的聲響,將其提升到形而上的高度。 這種在宏大與微觀之間的自如切換,是這本書最令人稱道之處。它教會我,生命的重量並不在於我們做瞭多少驚天動地的大事,而在於我們如何感知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瞬間。對於那些常常感到生活平淡無奇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觀察世界的濾鏡,讓一切尋常之物都煥發齣不一樣的光彩。裝幀的硬殼設計也讓我願意把它擺在書架最顯眼的位置,隨時可以取閱。
評分紙張不錯 比較劃算 物流迅速
評分京東商城的商品已收到瞭,個人喜歡看書。
評分內容無需多言,經典作品,值得擁有!
評分一直心儀的書 正好618有活動 真心閤適
評分看茅盾文學奬來買的書,希望能名副其實。
評分物流速度快,正版圖書
評分經典呀,通過滿減加優惠劵很劃得來。
評分從來沒有用過如此好的東西
評分寶貝質量包裝很好,快題員很熱情,收到貨看瞭,質量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