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控製理論及MATLAB實現

自動控製理論及MATLAB實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濤 主編 著,張濤 主編 編
圖書標籤:
  • 自動控製
  • 控製理論
  • MATLAB
  • 自動控製理論
  • 係統分析
  • 控製係統設計
  • 現代控製理論
  • 信號與係統
  • 數學建模
  • 仿真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293375
版次:1
商品編碼:11948711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創新型人纔培養"十三五"規劃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28
字數:5248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可作為自動化專業本科生的教科書,也可作為相關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及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多年一綫教學經驗的總結,適閤本專科自動化和相關專業必修課程

內容簡介

本書係統地介紹瞭經典控製理論的基本內容,著重於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論述。全書共分8章:自動控製係統的基本概念、控製係統的建模、控製係統的時域分析法、控製係統的根軌跡法、控製係統的頻率響應法、控製係統的校正、非綫性控製係統、離散控製係統。 本書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體現瞭科學性與實用性。為瞭科學地、驗證理論內容,在每章都加入瞭Matlab的具體應用實例。為瞭便於讀者深入理解書中所述的重要概念,每章都列舉瞭一定數量的例題和習題,供練習之用。二是適閤語碼轉換式雙語教學。在每節中都為重要的技術術語加注瞭英文詞匯,每節末都加入瞭重點概念和術語的中英文對照錶,便於學生為閱讀外文專業文獻積纍詞匯量,進而切實地提高雙語教學水平。

作者簡介

    張濤,博士,副教授,主講自動控製原理、電路原理、計算機控製技術等多門課程,主持和參與多項省部級教學建設項目。科研方麵,主要從事先進控製理論及電動汽車方麵的研究工作,主持參與瞭*傢級、省部級科研課題6項,齣版專著多部,發錶論文20餘篇,其中Sci檢索3篇,Ei檢索17篇。

目錄


第1章 自動控製係統的基本概念 1
1.1 自動控製係統的定義 1
1.2 自動控製係統的分類 4
1.2.1 運動與過程控製係統 4
1.2.2 開環與閉環控製係統 4
1.2.3 定值、隨動與程序控製係統 6
1.2.4 綫性與非綫性控製係統 7
1.2.5 連續與離散控製係統 8
1.3 自動控製係統的性能評價 8
1.4 自動控製理論的發展概況 10
小結 13
習題 13
第2章 控製係統的建模 15
2.1 控製係統微分方程的建立 16
2.1.1 簡單係統微分方程的建立 16
2.1.2 復雜係統微分方程的建立 18
2.2 非綫性數學模型的綫性化 21
2.3 傳遞函數 24
2.3.1 傳遞函數的定義 24
2.3.2 傳遞函數的特點 25
2.3.3 傳遞函數與理想單位脈衝響應的關係 26
2.3.4 係統典型環節的傳遞函數 28
2.4 係統框圖與傳遞函數 33
2.4.1 框圖的組成 33
2.4.2 係統框圖的建立 33
2.4.3 框圖的等效變換 35
2.4.4 控製係統的傳遞函數 40
2.5 信號流圖和梅遜公式的應用 42
2.5.1 信號流圖的概念 42
2.5.2 信號流圖的術語和性質 43
2.5.3 梅遜增益公式及其應用 45
2.6 利用Matlab建立數學模型 48
小結 51
習題 51
第3章 控製係統的時域分析法 54
3.1 控製係統的時域性能指標 54
3.1.1 典型輸入信號 54
3.1.2 控製係統時域性能指標 57
3.2 一階係統的時域分析 59
3.2.1 一階係統的數學模型 59
3.2.2 一階係統的單位階躍響應 59
3.2.3 一階係統的單位斜坡響應 61
3.2.4 一階係統的單位拋物綫響應 61
3.2.5 一階係統的單位脈衝響應 62
3.3 二階係統的時域分析 62
3.3.1 二階係統的數學模型 62
3.3.2 二階係統的單位階躍響應 64
3.3.3 欠阻尼二階係統的性能分析 67
3.3.4 二階係統的單位脈衝響應 71
3.3.5 二階工程最佳參數 72
3.4 高階係統的時域分析 73
3.4.1 高階係統的單位階躍響應 74
3.4.2 閉環主導極點 75
3.5 綫性係統的穩定性分析 75
3.5.1 穩定性的基本概念 76
3.5.2 綫性係統穩定的充分必要條件 77
3.5.3 綫性係統穩定的必要條件 78
3.5.4 勞斯穩定判據 78
3.5.5 赫爾維茲穩定判據 81
3.5.6 勞斯判據的應用 82
3.6 控製係統的穩態誤差 84
3.6.1 穩態誤差的定義 84
3.6.2 係統類型與輸入作用下的穩態誤差 85
3.6.3 擾動作用下的穩態誤差 88
3.6.4 提高係統穩態精度的方法 90
3.7 Matlab在時域分析法中的應用 90
3.7.1 單位脈衝響應和單位階躍響應 90
3.7.2 單位斜坡響應 92
3.7.3 任意函數作用下係統的響應 93
3.7.4 Simulink中時域響應舉例 95
小結 96
習題 96
第4章 控製係統的根軌跡法 99
4.1 根軌跡的基本概念 99
4.1.1 根軌跡的概念 99
4.1.2 根軌跡與係統性能 100
4.1.3 根軌跡的幅值條件和相角條件 101
4.1.4 根軌跡增益與係統開環增益的關係 102
4.2 繪製根軌跡的基本法則 103
4.3 廣義根軌跡的繪製 114
4.3.1 參量根軌跡 114
4.3.2 零度根軌跡 117
4.4 用根軌跡分析閉環控製係統的性能 120
4.4.1 用根軌跡分析係統的穩定性 120
4.4.2 用根軌跡分析係統的動態性能 121
4.4.3 用根軌跡分析係統的穩態性能 122
4.4.4 附加開環零、極點的作用 124
4.5 Matlab在根軌跡法中的應用 126
小結 131
習題 131
第5章 控製係統的頻率響應法 135
5.1 頻率特性 135
5.1.1 頻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135
5.1.2 由傳遞函數確定係統的頻率響應 137
5.2 對數坐標圖 139
5.2.1 典型因子的伯德圖 140
5.2.2 繪製開環係統伯德圖的一般步驟 148
5.2.3 最小相位係統與非最小相位係統 149
5.2.4 係統的類型與對數幅頻特性麯綫低頻漸近綫的對應關係 150
5.3 極坐標圖 153
5.3.1 典型因子的乃氏圖 153
5.3.2 極坐標圖的一般形狀 157
5.4 乃奎斯特穩定判據 160
5.4.1 幅角原理 160
5.4.2 乃奎斯特穩定判據 162
5.4.3 乃氏判據應用於滯後係統 168
5.5 相對穩定性分析 170
5.5.1 增益裕量 171
5.5.2 相位裕量 171
5.5.3 相對穩定性與對數幅頻特性中頻段斜率的關係 173
5.6 頻域性能指標與時域性能指標間的關係 175
5.6.1 閉環頻率特性及其特徵量 175
5.6.2 二階係統時域響應與頻域響應的關係 177
5.7 傳遞函數的實驗確定 181
5.8 Matlab在頻率響應法中的應用 182
5.8.1 用Matlab繪製伯德圖 183
5.8.2 用Matlab繪製乃奎斯特圖 186
小結 190
習題 191
第6章 控製係統的校正 195
6.1 係統的設計與校正問題 195
6.1.1 被控對象 195
6.1.2 性能指標 195
6.1.3 係統帶寬的確定 197
6.1.4 係統校正方式 198
6.2 綫性係統的基本控製規律 199
6.2.1 比例控製規律 200
6.2.2 比例―微分控製規律 200
6.2.3 積分控製規律 200
6.2.4 比例―積分控製規律 201
6.2.5 比例―積分―微分控製規律 201
6.3 串聯校正 202
6.3.1 超前校正 203
6.3.2 滯後校正 208
6.3.3 滯後―超前校正 214
6.4 反饋校正 220
6.4.1 利用反饋校正改變局部結構和參數 221
6.4.2 利用反饋校正取代局部結構 222
6.5 復閤校正 223
6.5.1 前饋校正與反饋控製組成的復閤控製 223
6.5.2 擾動補償校正與反饋控製組成的復閤控製 225
6.6 Matlab在串聯校正中的應用 226
小結 233
習題 234
第7章 非綫性控製係統 236
7.1 非綫性控製係統概述 236
7.1.1 研究非綫性控製理論的意義 236
7.1.2 非綫性係統的特徵 238
7.1.3 非綫性係統的分析與設計方法 240
7.2 常見非綫性及其對係統運動的影響 241
7.2.1 非綫性特性的等效增益 241
7.2.2 常見非綫性因素對係統運動的影響 243
7.3 非綫性元件的描述函數 245
7.3.1 描述函數的基本概念 246
7.3.2 非綫性元件描述函數的舉例 247
7.3.3 用描述函數法分析非綫性控製係統 252
7.4 非綫性係統的相平麵分析 255
7.4.1 相平麵的基本概念 255
7.4.2 綫性二階係統的相軌跡 256
7.4.3 繪製相平麵圖的等傾斜綫法 258
7.4.4 非綫性係統的相平麵分析 260
7.5 Matlab在相平麵分析中的應用 265
小結 269
習題 270
第8章 離散控製係統 272
8.1 離散控製係統的概念 272
8.2 信號的采樣與復現 275
8.2.1 采樣過程 275
8.2.2 采樣定理 276
8.2.3 零階保持器 278
8.3 Z變換與Z反變換 280
8.3.1 Z變換 280
8.3.2 Z變換的基本性質 283
8.3.3 Z反變換 286
8.4 脈衝傳遞函數 288
8.4.1 串聯環節的脈衝傳遞函數 289
8.4.2 閉環係統的脈衝傳遞函數 291
8.5 差分方程 295
8.5.1 差分的定義 295
8.5.2 差分方程概述 295
8.5.3 用Z變換法求解差分方程 296
8.5.4 用迭代法求解差分方程 297
8.6 離散控製係統的性能分析 299
8.6.1 離散控製係統的穩定性分析 299
8.6.2 閉環極點與瞬態響應的關係 302
8.6.3 離散係統的穩態誤差 305
8.7 Matlab在離散控製係統中的應用 307
8.7.1 利用Simulink分析和設計離散控製係統 307
8.7.2 利用Matlab函數分析和設計離散控製係統 312
8.7.3 利用SISO分析工具分析和設計離散控製係統 312
小結 314
習題 314

前言/序言

前 言

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工業全麵現代化的支撐,而工業現代化的基礎就是自動化,從而“自動控製理論”就成為高等院校許多學科共同的專業基礎,且越來越占有重要的位置。

“自動控製理論”是專門研究有關自動化係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一門課程。本書係統而全麵地介紹瞭經典控製理論的基本內容。主要內容包括自動控製基礎知識、控製係統的建模、控製係統的時域分析法、控製係統的根軌跡法、控製係統的頻率響應法、控製係統的校正、非綫性控製係統和離散控製係統。這些內容都是被國內外高校公認的關於自動控製理論的基本內容。

本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體現瞭科學性與實用性。為瞭科學地驗證理論內容,在每章都加入瞭Matlab的具體應用實例。為瞭便於讀者深入理解書中所述的重要概念,每章都列舉瞭一定數量的例題和習題,供練習之用。

本書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適閤語碼轉換式雙語教學。在每節中都為重要的技術術語加注瞭英文詞匯,每節末都加入瞭重點概念和術語的中英文對照錶,便於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專業詞匯的滲透,使學生在學習本課程的同時逐步增加專業詞匯量,方便學生更好地閱讀外文專業文獻,進而切實提高雙語教學水平。

本書由張濤、王娟和杜海英擔任主編,唐建波、馬彪和宋鵬擔任副主編。全書共分為8章,其中第1、5章由張濤執筆,第2、6章由王娟執筆,第3、4章由杜海英執筆,第7章由唐建波執筆,第8章由馬彪執筆,每章的Matlab應用部分由宋鵬執筆。本書由徐國凱教授擔任主審。研究生徐凱、馬雪寒和龍雨飛承擔瞭部分繪圖和文字處理工作,在此錶示感謝。

書中參考和藉鑒瞭同類教科書的精華,為此對原書作者深錶謝意。

本書可作為自動化專業本科生的教科書,也可作為電子信息類或其他與控製有關的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及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一定會有一些不妥之處,懇請廣大讀者和同行專傢批評、指正。



《現代係統辨識與建模》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瞭現代係統辨識理論及其在實際工程問題中的應用。係統辨識作為連接理論模型與實際數據之間的橋梁,在理解、預測和控製復雜動態係統方麵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全麵而係統的工具和方法,以應對現實世界中係統模型不確定性、噪聲乾擾以及數據非綫性等挑戰。 全書共分為四個主要部分,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掌握係統辨識的核心概念和高級技術。 第一部分:係統辨識基礎 本部分首先從係統建模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紹瞭幾類常見的係統模型,包括綫性時不變(LTI)係統模型,如脈衝響應模型、傳遞函數模型、狀態空間模型等,並闡述瞭不同模型錶示形式的優缺點及其適用範圍。接著,本書詳細介紹瞭係統辨識的基本框架,即從觀測到的輸入輸齣數據齣發,通過一定的算法估計齣係統的模型參數。這裏會重點講解數據預處理的重要性,包括噪聲濾除、數據平滑、歸一化等技術,這些步驟對於獲得準確可靠的模型至關重要。隨後,本書將引入幾種基礎的辨識算法,如最小二乘法(LS)及其改進算法,例如遞歸最小二乘法(RLS),並詳細解析其原理、算法流程及局限性。此外,還會討論模型結構的選擇問題,即如何根據係統特性和辨識目標來確定模型的階數或參數數量。 第二部分:參數估計與模型結構辨識 本部分將深入探討參數估計的各種技術。除瞭第一部分提到的最小二乘法,本書還會詳細講解最大似然估計(MLE)及其在辨識中的應用。針對非綫性係統,本書將介紹非綫性最小二乘法(NLS)以及基於迭代優化的方法。此外,還將引入更魯棒的估計方法,如M估計和LMS算法,以應對異常值或非高斯噪聲的影響。 在模型結構辨識方麵,本書將重點關注如何自動確定模型的最佳階數或結構。這包括信息準則(如AIC、BIC)的應用,以及基於交叉驗證的方法。對於復雜的係統,可能會涉及模型的選擇準則,例如如何在多個候選模型中選擇最適閤描述係統的模型。本部分還將探討黑箱模型辨識方法,即不對係統內部機製做任何先驗假設,僅通過輸入輸齣數據進行建模。 第三部分:高級辨識技術與模型評估 本部分將拓展至更高級的辨識技術,以應對更復雜的係統和更具挑戰性的辨識任務。例如,對於存在噪聲且難以獲得精確模型的情況,本書將介紹卡爾曼濾波(Kalman Filter)及其擴展形式(EKF、UKF)在狀態估計和係統辨識中的應用,以及粒子濾波(Particle Filter)在處理非綫性非高斯係統時的優勢。 此外,本書還將關注模型評估與選擇。辨識齣的模型需要經過嚴格的評估纔能用於實際應用。因此,本書將詳細介紹模型驗證的方法,包括殘差分析、預測誤差分析、獨立樣本驗證等。還將討論模型的泛化能力問題,即模型在未用於訓練的新數據上的錶現。對於模型之間的比較,本書將引入一些量化的評價指標,並提供選擇最佳模型的策略。 第四部分:特定領域應用與展望 在本書的最後部分,我們將聚焦於係統辨識在不同領域的實際應用案例。這些案例將涵蓋但不限於: 生物醫學工程: 例如,利用係統辨識技術對生理信號(如心電圖、腦電圖)進行建模和分析,以輔助疾病診斷或監測。 環境工程: 建立氣候模型、水質模型或汙染物擴散模型,以預測環境變化並製定相應的控製策略。 經濟金融: 構建時間序列模型,預測股票價格、通貨膨脹率等經濟指標。 機器人與自動化: 對機器人動力學模型進行辨識,以實現更精確的運動控製和路徑規劃。 通信係統: 辨識信道特性,以優化信號傳輸和接收。 通過這些具體案例,讀者將能夠更直觀地理解係統辨識理論的實踐價值,並學會如何將其應用於解決實際工程問題。 本書在內容組織上,力求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每章都會提供清晰的原理闡述,並通過詳細的數學推導來支撐理論。同時,書中會穿插一些經典的算例,用以說明算法的執行過程。為瞭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辨識技術,本書將強調對算法的直觀理解,並引導讀者思考不同方法之間的聯係與區彆。 本書適閤於自動化、控製工程、電氣工程、機械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環境工程等領域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從事相關領域研究和開發的工程師。掌握本書內容,將能幫助讀者有效地從實驗數據中提取有用的係統信息,構建準確可靠的係統模型,為進一步的分析、控製和優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自動控製理論及MATLAB實現》,對我而言,絕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一直對控製理論中的“魯棒性”和“穩定性”這些概念深感興趣,但往往在實際應用中,它們抽象而難以捉摸。我非常希望書中能夠詳細闡述這些理論在MATLAB環境下的具體實現方式。例如,在魯棒控製的章節,我期望看到如何利用MATLAB的Robust Control Toolbox來分析係統的魯棒性,如何設計齣能夠抵抗模型不確定性和外部擾動的控製器。書中可能涉及如何利用極點配置、LMI(綫性矩陣不等式)等方法來設計魯棒控製器,並能通過仿真來驗證這些控製器的性能。同樣,在穩定性分析方麵,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示如何利用MATLAB的各種函數來計算係統的李雅普諾夫函數,如何判斷係統的穩定性,以及如何分析係統在不同工況下的穩定性邊界。這對於確保控製係統的安全可靠運行至關重要。我尤其看重書中關於“模型不確定性”的處理方法,以及如何在MATLAB中建立和分析這些不確定性模型。通過具體代碼和仿真實例,我希望能夠更直觀地理解這些抽象的概念,並將它們應用到我的實際工程設計中,從而構建齣更加穩定可靠的自動化控製係統。

評分

這本書,我剛翻開,就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我一直覺得,理論的學習最終要落到實踐上來,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我特彆感興趣的是書中關於“離散時間係統”和“數字控製器設計”的部分。在實際的工業自動化係統中,我們往往處理的是離散的信號和數字控製器。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講解如何將連續時間係統轉換為離散時間係統,以及如何設計數字PID控製器、數字濾波器等。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在MATLAB中進行離散化處理的具體函數和步驟,例如Z變換、奈奎斯特采樣定理的應用等。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夠展示如何利用MATLAB來設計各種數字濾波器,以滿足特定的信號處理需求,例如去除噪聲、平滑信號等。此外,對於數字控製器設計,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關於如何利用MATLAB來分析數字控製係統的時域和頻域響應,以及如何進行控製器參數的整定。我相信,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學習,我能夠更有效地設計和實現數字化的自動控製係統,更好地滿足現代工業對控製精度和實時性的要求。

評分

最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地梳理自動控製理論,並且能夠將理論與實際工程應用相結閤的書籍,偶然間看到瞭這本《自動控製理論及MATLAB實現》,我個人覺得它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齣色。我尤其對書中“先進控製技術”那一章節的內容感到好奇。雖然我的工作經驗主要集中在傳統的PID控製領域,但我一直對模糊控製、神經網絡控製、自適應控製等更高級的控製策略感到著迷。我相信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讓我能夠領略這些前沿技術的魅力,並且通過MATLAB的實現,理解它們的工作原理和適用範圍。我設想,在學習模糊控製時,書中可能會提供一些構建模糊規則庫和隸屬度函數的實例,以及如何利用MATLAB的Fuzzy Logic Toolbox來實現模糊控製器。同樣,對於神經網絡控製,我期待書中能夠講解如何構建神經網絡模型,如何進行訓練和優化,以及如何將其應用於控製係統中。這些先進的控製技術往往能夠解決傳統控製方法難以應對的復雜問題,例如係統模型不精確、環境變化等。因此,我非常看重這本書能夠將這些先進的理論概念,通過具體的MATLAB代碼和仿真實驗,以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讓我能夠真正地掌握這些強大的工具。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突破技術瓶頸,為我今後在更復雜的控製係統設計和優化方麵提供堅實的基礎和新的思路。

評分

我之所以對這本《自動控製理論及MATLAB實現》如此期待,是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本理論書籍,更是一本能夠指導實踐的工具書。作為一名在機器人領域工作的研究人員,我深知精確的運動控製是實現機器人功能的核心。因此,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非綫性控製”和“最優控製”的章節。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講解各種非綫性控製策略,比如反饋綫性化、滑模控製等,並且提供它們在MATLAB中的實現方法。這些方法對於控製具有復雜動力學特性的機器人非常重要。同時,我也對最優控製理論非常感興趣,特彆是如何利用MATLAB來求解最優控製問題。我設想書中可能會介紹如龐特裏亞金最小值原理、動態規劃等經典的最優控製方法,並提供利用MATLAB的優化工具箱來求解各種約束條件下的最優控製問題。例如,如何設計最優軌跡規劃,如何最小化能量消耗等。我相信,通過對這些章節的學習,我能夠更有效地設計齣高性能的機器人控製算法,解決機器人運動規劃、軌跡跟蹤等難題,從而推動機器人技術的進步。

評分

作為一名在工業自動化領域工作多年的技術人員,我一直都在尋找能夠兼顧理論深度與實踐操作的書籍。《自動控製理論及MATLAB實現》這本書的標題立刻吸引瞭我。我深知,在實際的工業生産中,自動化控製係統的穩定性和精確性至關重要,而這些都離不開紮實的理論基礎和熟練的工具運用。這本書似乎恰好彌補瞭許多傳統教材的不足,它不僅講解瞭自動控製的基本原理,還將其與MATLAB這一行業內廣泛使用的工具相結閤。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係統辨識”和“模型預測控製”的章節。在許多實際項目中,我們麵臨的係統往往不夠清晰,甚至模型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這時就需要通過係統辨識來獲取係統的動態模型。而模型預測控製(MPC)作為一種先進的控製策略,在處理多變量、約束條件復雜的係統中展現齣強大的優勢。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如何在MATLAB中進行係統辨識的具體步驟和代碼示例,以及如何基於辨識齣的模型來設計和實現MPC控製器。例如,如何定義預測時域和控製時域,如何設置約束條件,以及如何通過仿真來評估MPC的性能。我相信,通過對這些內容的深入學習,我能夠更好地應對復雜的工業控製場景,設計齣更魯棒、更高效的控製係統,從而提升生産效率和産品質量。

評分

拿到這本《自動控製理論及MATLAB實現》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閱瞭目錄,其中關於“係統辨識”和“狀態估計”的部分引起瞭我極大的興趣。在很多工程實際中,我們很難直接獲得被控對象的精確模型,往往需要通過實驗數據來辨識係統的動態特性。我期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各種係統辨識方法,例如最小二乘法、最大似然法等,並提供在MATLAB中實現這些方法的具體代碼和仿真示例。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講解狀態估計的理論,特彆是卡爾曼濾波及其變種,如擴展卡爾曼濾波(EKF)和無跡卡爾曼濾波(UKF)。這些技術在處理帶有噪聲的測量數據,並估計係統內部狀態時至關重要。我設想書中會清晰地闡述卡爾曼濾波的原理,並提供在MATLAB中實現這些濾波器的完整代碼,包括如何處理不同類型的噪聲,如何優化濾波器的參數以獲得最佳的估計效果。我相信,通過對這些章節的學習,我將能夠更有效地處理實際工程中數據不確定性的問題,為控製係統的設計和優化提供更準確的係統信息。

評分

這本《自動控製理論及MATLAB實現》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啓迪,更是實踐的指南。我特彆看重書中關於“強有力的穩定性分析方法”和“控製器綜閤設計”的章節。我知道,在控製係統設計中,保證係統的穩定性是首要任務,而魯棒穩定性更是至關重要。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如Nyquist穩定性判據、Bode圖法、Nyquist穩定性判據、根軌跡法以及現代控製理論中的Lyapunov穩定性理論等,並且能夠展示如何在MATLAB中應用這些方法來分析係統的穩定性,包括在存在參數不確定性和外部乾擾時。更重要的是,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綜閤設計高性能控製器的指導,例如PID控製器、超前/滯後補償器、超前-滯後組閤補償器等。我設想書中會結閤MATLAB的圖形界麵和命令行工具,演示如何根據係統的性能指標(如穩定性、響應速度、超調量等)來選擇和調整控製器參數,從而實現最優的控製效果。我相信,通過係統地學習這些內容,我將能夠更加自信地設計齣滿足嚴格工程要求的控製係統。

評分

我一直認為,一本好的技術書籍,不僅僅要傳授理論知識,更要能夠激發讀者的思考和探索欲。《自動控製理論及MATLAB實現》這本書,正是這樣一本讓我充滿期待的書。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係統辨識的工程實踐”和“先進控製策略在實際應用中的挑戰與機遇”的章節。雖然理論上對係統辨識和一些先進控製策略有所瞭解,但我更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貼近實際工程案例的討論。例如,在係統辨識部分,我期望看到關於如何處理測量噪聲、如何選擇閤適的模型結構、如何驗證辨識結果的準確性等實際操作的經驗之談。而在先進控製策略方麵,我希望書中能夠結閤一些具體的工業場景,比如化工過程控製、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來探討這些先進控製策略(如模糊邏輯控製、神經網絡控製、模型預測控製等)在實際應用中遇到的挑戰,例如計算復雜性、參數整定睏難、對係統模型的依賴性等,並探討如何剋服這些挑戰,抓住其帶來的機遇。這種理論與實際相結閤的深入探討,將極大地提升我將所學知識應用於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

評分

這本書,我剛拿到手,還沒來得及細細研讀,但光是看目錄和前言,就讓我對接下來的學習充滿瞭期待。作為一個在自動控製領域摸爬滾打瞭幾年的工程師,我深知理論知識的紮實與實踐能力的結閤是多麼重要。這本書的標題“自動控製理論及MATLAB實現”恰恰點明瞭這一點,它不像一些純理論的書籍那樣枯燥乏味,也不像一些純粹的編程手冊那樣缺乏深度。我特彆看重它將抽象的控製理論概念,通過MATLAB這樣一個強大的工具直觀地呈現齣來。我設想,當我深入學習其中關於係統建模的章節時,一定能夠結閤MATLAB的Simulink環境,構建齣各種復雜的動態係統,並通過仿真來驗證理論的正確性。例如,在學習PID控製那一章時,我希望能看到如何用MATLAB來調整PID參數,觀察係統響應的變化,甚至是如何處理實際工程中常見的非綫性特性帶來的挑戰。這本書似乎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平颱,讓我能夠將書本上的公式和圖錶,轉化為計算機裏可執行的代碼和可視化的麯綫。我相信,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不僅能夠更深刻地理解自動控製的精髓,更能夠將這些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在我的工作中遊刃有餘。尤其是在項目研發過程中,能夠快速地搭建模型,進行仿真分析,並找到最優的控製策略,這無疑會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項目成功率。我非常期待書中關於各種經典控製方法(如根軌跡法、頻率響應法、狀態空間法等)在MATLAB中的具體實現。

評分

對於我這樣一名正在攻讀碩士學位的學生來說,《自動控製理論及MATLAB實現》這本書無疑是一本非常寶貴的學習資料。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多變量係統控製”和“模型降階”的章節。在實際的復雜工程係統中,往往涉及多個輸入和多個輸齣,傳統的單變量控製方法難以應對。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講解多變量係統的分析方法,例如傳遞函數矩陣、傳遞函數張量等,並提供在MATLAB中如何處理這些多變量係統錶示的方法。同時,我也對模型降階技術非常感興趣。對於一些高階的復雜係統,直接進行控製設計可能會非常睏難。我希望書中能夠介紹各種模型降階技術,例如平衡截斷法、Hankel奇異值分解等,並提供在MATLAB中如何實現這些降階方法。我相信,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學習,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處理復雜的多變量控製係統,並能夠對其進行有效的簡化和控製,為我的畢業論文和未來的研究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

主要是講自控理論的,matlab和simulink寫的不多

評分

每天催,7天瞭,我的發票還沒有開始郵寄。

評分

發貨速度快,就是包裝比較簡單。

評分

每天催,7天瞭,我的發票還沒有開始郵寄。

評分

發貨速度快,就是包裝比較簡單。

評分

書連基本包裝都沒

評分

前三章至少有兩處錯誤。

評分

前三章至少有兩處錯誤。

評分

書連基本包裝都沒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