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粮食战争
定价:32.00元
作者: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9-01
ISBN:9787111251484
字数:
页码:22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粮食,国家的根基,岂能不慎?粮食,经济的命脉,岂能不识?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中国人民大学粮食问题专家周立教授历经一年“田野调查”探究的粮食战争的本源,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20多年商战中对粮食问题的深刻领悟,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全程鼎力支持,跟踪报道,大角度,广视野,深探究。
内容提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粮食价格飞涨。粮食,终于演化成一种悄无声息的武器。现在的粮食危机,是一场富国通过不合理的“国际规则”,向穷国转嫁经济危机的财富掠夺。它不是流血的战争,但结果可能比流血更残酷。粮食是经济的命脉,它的力量是足够惊人的,世界粮食计划署在2008年4月22日发表声明说,粮价上涨就像一场“沉默的海啸”,使全球1亿多人深陷贫困之中,世界粮食计划署正面临着成立45年来*的一次挑战。在这次挑战中,中国是能独善其身还是会陷入困境?世界的经济是会继续蓬勃发展还是转向下坡路?本书将一一给出答案,并能让读者对粮食战争有更清晰深入的了解。
目录
前言
第1章 粮食战争已经打响
告别廉价粮食时代
高粮价刺痛了谁?
13组数据快速梳理本轮国际粮食危机
令人担忧的世界人口增长
疲弱的美元也吃粮?
粮食是怎么“吃”人的?
探析粮食危机诱因
粮荒威胁全球安全
国际粮食救援行动告急
第2章 美国的“粮食武器”
扭曲的美国农业补贴制度
食物营养结构被严重扭曲
对食物链条的全过程控制
“食物帝国”的生意经
“食物帝国”背后的“食物巨人”
食物的政治化
历史上的粮食冷战
谁在控制着我们吃什么
美国为何要当食物帝国
美国为何要强行补贴全世界
富人的垃圾桶和穷人的胃
第3章 生物能源战略
现代战国策:美国的乙醇战略
玉米的“前世今生”
谁动了我们的粮食?
富人的汽车吃掉穷人的面包
生物燃料的命运
生物燃料背后的道德风险
第4章 当粮食也变成金融品
农产品期货的起源与发展
四大跨国粮商垄断世界粮食交易
大粮商的“趁火打劫”
谁在投机粮价?
第5章 中国的粮食与粮市
杂交水稻,谱写绿色神话
中国从受援国到援助国
以粮为纲
财政直补种粮农民
五谷的命运
转基因产品的“身份”
谁拿走了粮价上涨中的红利?
国际热钱窥伺中国粮市
高盛来中国养猪为哪般
中国粮食安全绝不是高枕无忧
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农业的贡献
第6章 豆争之惑
当黄金豆变成伤心豆
“洋大豆”发迹史
“洋大豆”的中国攻略
“洋大豆”的“致命武器”
大豆产业遭遇外资“控盘”危机
中国大豆的“绿色”招牌
第7章 “粮”策在何方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及其分布
“粮食欧佩克”
全球粮食会议寻找应对高粮价“良方”
亚洲反思农业政策
减小流通成本,把利润留在农民手中
水道上的黄金
第8章 农村新型合作组织
双峰县里的“新组织”
“土地托管”是颠覆还是升华?
梨树县人的“小银行”
合作社有没有“死穴”
会诊“合作社”
后记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粮食战争》我读完后,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 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一直以为战争离我们很遥远,最多也就是新闻里看看那些激烈的画面,但这本书却把我拉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战场——餐桌上的硝烟。作者用极其生动且不失严谨的笔触,描绘了在全球粮食供应这条看不见的战线上,各国如何围绕着土地、水源、技术和贸易展开一场场无声的较量。我尤其对书中对“粮食安全”这一概念的深度剖析印象深刻,它不再是简单的“够吃就行”的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国家主权、地缘政治甚至全球格局的维度。书中提到的那些关于跨国粮商的操纵、转基因技术带来的争议、以及发展中国家在粮食生产上的脆弱性,都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每天碗里的每一粒米、每一口面。作者并没有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抛出了更多的问题,引导读者去思考,去认识到这场“战争”的复杂性与紧迫性。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想想自己作为消费者,在这样的体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的一顿饭,又是否在不经意间成为了这场宏大叙事中的一个微小注脚。这本书就像一记警钟,敲响了人们对粮食问题的麻木,迫使我开始关注那些隐藏在平静表象之下的暗流涌动,为那些生活在饥饿边缘的人们感到忧虑,也为未来粮食供应的不确定性而担忧。
评分这是一本能够让你坐立不安的书,一本能唤醒你内心深处对食物和生存最根本敬畏的书——《粮食战争》。 我承认,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粮食安全”的理解非常浅薄,以为只要超市里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我们就永远不必担心下一顿饭。然而,作者却用极其详尽的资料和极具说服力的论证,将我置于一个全新的视角。他不仅仅是在讲述全球粮食生产和消费的现状,更是在剖析那些隐藏在背后,看不见的“战争”:资源争夺的白热化,技术壁垒的坚固,信息不对称的鸿沟,以及人性中最复杂的情感——贪婪、恐惧、自私与互助,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扮演的种种角色。我尤其对书中对于“食物主权”的探讨感到震撼,它让我明白了,拥有生产粮食的能力,并不仅仅是为了温饱,更是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尊严和自主。那些关于跨国公司如何影响当地农业政策,以及一些国家如何依赖进口粮食而陷入被动局面的案例,都让我感到脊背发凉。这本书没有提供廉价的慰藉,它呈现的是一个真实且充满挑战的世界,它迫使我反思,在享受便利的现代生活的同时,我们是否正在以一种不易察觉的方式,参与着这场无声的“粮食战争”。
评分《粮食战争》这本书,彻底刷新了我对“饥饿”的认知。 在我过去的印象里,饥饿似乎是历史书上才会出现的词汇,是那些遥远的贫困地区才会面临的困境。然而,这本书却用冰冷的数据和鲜活的案例,将饥饿这个概念拉近到我身边,甚至可以说,它就隐藏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中。作者并没有回避那些令人不安的事实,他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导致全球粮食危机的深层原因,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到地缘政治冲突如何切断供应链,再到资本逐利如何加剧贫富差距,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令人窒息的循环。我特别被书中关于“粮食武器化”的论述所吸引,它让我意识到,粮食不仅仅是生存的必需品,更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政治工具。那些关于国家之间为争夺稀缺资源而进行的博弈,关于一些国家利用粮食援助来施加影响力的手段,都让我感到一种强烈的危机感。读完这本书,我不再仅仅满足于知道“哪里有饥饿”,而是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有饥饿”,以及“我们能做些什么”。它让我明白,解决粮食问题,绝不仅仅是施舍那么简单,它需要的是系统性的变革,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是每一个个体对粮食价值的重新认识。
评分《粮食战争》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关于粮食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人类生存智慧与挑战的深刻反思。 作者没有停留在对现状的简单描述,而是将历史的纵深感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粮食史诗。我被书中对不同文明如何应对饥荒的策略,以及那些曾经辉煌却因粮食危机而衰落的古老文明的故事所深深吸引。这些历史的案例,不仅仅是枯燥的知识点,更像是一面面警示的镜子,映照出现代社会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作者对于粮食科学、农业技术以及国际贸易规则的分析,也让我对这些看似专业的问题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他没有简单地赞美或批评,而是揭示了这些领域背后所蕴含的权力博弈和伦理困境。读到那些关于粮食囤积、价格操纵以及人道主义援助被政治化的情节时,我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粮食问题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贫困、冲突、环境、科技以及人类的贪婪和智慧,都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它促使我跳出小我的视角,去理解全球性挑战的宏观图景。
评分说实话,《粮食战争》这本书让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同时也激起了我内心深处的某种责任感。 在阅读之前,我总以为粮食生产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只要努力耕种,总会有收获。但这本书却像一把利刃,撕开了这份平静的假象,让我看到了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和脆弱的生态平衡。作者以一种近乎百科全书式的严谨,为我们展示了从土地退化、水资源枯竭到生物多样性丧失,再到极端天气频发,这些看似独立的危机,是如何共同作用,将全球粮食体系推向危险的边缘。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双刃剑效应的探讨印象深刻,它既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升,也可能导致对环境的过度索取和对传统耕作方式的破坏。读到那些关于小型农户的艰难生存,以及他们如何被大型农业企业挤压的章节时,我感到非常心疼。这本书并没有提供轻松的解决方案,而是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这种认识,虽然带来一丝焦虑,但同时也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这本书促使我开始思考,作为消费者,我是否在用自己的选择,无意中加剧了这些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