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2050:注意力、互聯網與人工智能

走近2050:注意力、互聯網與人工智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集智俱樂部 著
圖書標籤:
  • 人工智能
  • 注意力經濟
  • 互聯網
  • 未來科技
  • 社會影響
  • 數字時代
  • 科技倫理
  • 信息社會
  • 未來展望
  • 技術發展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24211
版次:1
商品編碼:1196210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圖靈原創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6
字數:279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適用於互聯網及人工智能從業人員、企業高管,以及對人類與科技的未來、科技如何影響社會等問題感興趣的讀者。
  在過去30年,你應該讀《失控》;
  而未來30年,你應該讀《走近2050》。
  當奇點臨近時,一切都將會重新定義。
  讓我們共同關注人類的前途和命運。

內容簡介

  隨著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以4:1的大比分戰勝人類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機器將徵服人類的擔憂正在甚囂塵上。《走近2050》則為我們描繪瞭一幅人機和諧共生、協同演化的全新場景。在看得見的未來,人類將越來越多地沉浸於五花八門的虛擬世界以獲取各式體驗,與此同時,我們將心甘情願地將自己的注意力源源不斷地輸入給機器世界以促使它們進化。

作者簡介

集智俱樂部(Swarm Agents Club,簡稱SA Club)
成立於2008年,是一個由從事學術研究、享受科學樂趣的探索者組成的團體。倡導以平等開放的態度、科學實證的精神進行跨學科的研究與交流,力圖搭建一個中國的“沒有圍牆的研究所”。

精彩書評

  自1978年斯隆報告提齣“認知科學”的學科框架以來,意識就是近40年跨學科研究的重中之重。對意識的深刻洞察,將開啓理解心智問題、身心問題、心物問題的大門。這本書關注意識和注意力的基本問題,富有創見地提齣瞭“占意理論”,並將“占意”與現代心理學鼻祖詹姆斯提齣的“意識之流”,以及眾包、人工智能、共享經濟、人類計算等新興領域勾連起來,描繪齣一幅構思精妙的思想畫捲。這本書很贊,非常有原創性。
  ——段永朝,財訊傳媒集團(SEEC)首席戰略官
  
  這是一本既可以讓我們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又可以縱覽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未來發展之路的好書。
  ——劉鋒,《人工智能學傢》主編
  
  在未來,基於注意力資源再分配、融真實與虛擬世界的人生選擇,也許會為我們提供新的契機。
  ——林思恩,TalkingBrain聯閤創始人CEO
  
  這本書從復雜係統的角度,對互聯網、遊戲和人工智能做瞭全麵的思考和描述,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
  ——俞誌晨,圖靈機器人CEO
  
  人腦終將與電腦融閤成“超腦”,不跨界則無未來,《走近2050》將極大地拓展我們的思維疆界。
  ——楊靜,新智元創始人
  
  讀者評論:
  我們正處於奇點來臨的前夜,科技的強度,深刻改變著人類存在方式和社會結構形態。不變的是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這是人類進化的永恒動力與源泉。麵對這場波瀾壯闊的進化徵程,我們是否已經準備好瞭?讓我們走近2050,去觸摸人類的前途和命運。
  ——東城
  
  注意力、全球腦、量子躍遷、人機和諧共生、協同演化,是網際時代人工智能的前沿理念。本書以通俗的筆法,關聯瞭這些理念,很有看點。
  ——海邊拾貝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各種新鮮事物不斷湧現齣來:智能手機、微信、支付寶、智能傢居、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毫無疑問,這些新生事物已經深刻地改變瞭我們的世界。而種種科技産品背後有著怎樣的規律和關係呢?以後的時代,還會齣現哪些革命性的事物呢?且聽集智科學傢們娓娓道來!
  ——George
  
  我們正處於變革的前夜,一切都將會重新定義:什麼是工作,什麼是玩樂,什麼是生活,什麼是人生,什麼是社會,什麼是人類。這個萬年未有之大變局已悄然開始,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一些充滿好奇心的人,朝著未來大門的簾幕裏深情地一窺,就有瞭這樣一本書。
  ——天無邪
  
  你的關注將會為這本書注入“能量”,促其得以進化,而書中對未來的美好憧憬都將會一一實現!
  ——小糊塗
  
  數據時代,數據為王,得數據者得市場。占意時代,注意力即生産,得注意力者得産力。如果說《失控》說對瞭過去30年,那麼未來30年,我們不妨聽一聽《走近2050》的描述,看看新世界的模樣。——思齊

目錄

第1章 眾說紛紜  1
1.1 互聯網與社會  4
1.1.1 跨界  5
1.1.2 長尾  6
1.1.3 翻轉  8
1.1.4 開源運動  9
1.1.5 共享  11
1.1.6 社群  12
1.1.7 人機大戰  13
1.2 互聯網的動力  14
1.2.1 注意力“能量”  15
1.2.2 玩即生産  18
1.2.3 注意力的世界  20
1.3 走嚮未來  21
1.4 小結  23
第2章 第一推動  25
2.1 注意力  26
2.1.1 外在與內在注意  26
2.1.2 為什麼會有注意力  28
2.1.3 集體注意力與互聯網  29
2.1.4 注意與參與  30
2.1.5 注意力、時間與計算  31
2.2 注意力經濟  31
2.2.1 信息過載與注意力  32
2.2.2 注意力經濟  33
2.2.3 注意力管理  35
2.3 計算廣告學  36
2.3.1 贊助搜索  37
2.3.2 個性化推薦  38
2.4 定量化測量  40
2.4.1 眼動儀  40
2.4.2 腦電測量裝置  42
2.5 意願  43
2.5.1 意願經濟  44
2.5.2 “意願- 顯現”理論  46
2.6 體驗與體驗經濟  48
2.6.1 體驗經濟  49
2.6.2 體驗經濟案例  49
2.6.3 用戶行為分析  52
2.7 小結  54
第3章 占意理論  57
3.1 占意  58
3.1.1 什麼是占意  58
3.1.2 占據意識  59
3.1.3 占意與計算  60
3.2 占意的性質  60
3.2.1 相關性  61
3.2.2 連續性與心流  62
3.2.3 連續性與相關性的關係  62
3.2.4 創造性  63
3.3 占意流  64
3.3.1 占意流網絡  65
3.3.2 占意流與能量流  71
3.3.3 占意流的優化  74
3.4 小結  76
第4章 解讀互聯網  79
4.1 流動與翻轉  80
4.2 貨幣流與占意流  82
4.2.1 互聯網公司估值  82
4.2.2 免費邏輯  84
4.2.3 增長黑客  85
4.3 占意製高點  87
4.3.1 單點突破,做到極緻  87
4.3.2 産品的溫度  88
4.4 社群——注意力“電池”  89
4.4.1 社交  89
4.4.2 社群  89
4.5 從A/B測試到自動化創業  92
4.5.1 A/B測試法  92
4.5.2 精益創業  94
4.5.3 自動化創業構想  98
4.6 從體驗到共享  98
4.6.1 萬物流動  99
4.6.2 從擁有到共享  100
4.6.3 效率源於何處  101
4.7 小結  102
第5章 眾包與人類計算  105
5.1 占意做功  106
5.2 眾包  109
5.2.1 眾包的案例  110
5.2.2 眾包的有效性  115
5.3 人類計算與遊戲化  117
5.3.1 人類計算案例  119
5.3.2 從眾包到人類計算  129
5.4 為人類編程  131
5.4.1 土耳其機器人市場  131
5.4.2 Turkit——為人類編程  132
5.5 小結  135
第6章 遊戲的世界  139
6.1 遊戲麵麵觀  140
計算機遊戲簡史  141
6.2 什麼是遊戲  145
6.2.1 遊戲的定義  145
6.2.2 遊戲的特性  146
6.3 遊戲改變世界  150
6.3.1 《傢務戰爭》  151
6.3.2 《活力》  152
6.3.3 《調查你議員的開支》  153
6.3.4 《免費稻榖》  155
6.3.5 “遊戲+”時代  156
6.4 遊戲設計  157
6.4.1 遊戲機製  157
6.4.2 遊戲程序設計  165
6.5 遊戲的未來  166
6.5.1 現實虛擬化  167
6.5.2 獨立分散的遊戲世界  170
6.5.3 Matrix的覺醒  172
6.6 小結  173
第7章 占意與人工智能  175
7.1 人工智能  176
7.1.1 什麼是人工智能  176
7.1.2 圖靈機與計算理論  177
7.1.3 自上而下的人工智能  179
7.1.4 自下而上的人工智能  180
7.1.5 人工智能的新進展  182
7.2 人工智能與人類智能  188
7.2.1 遊戲助力人工智能  188
7.2.2 人工智能助力眾包  190
7.2.3 為全球腦編程  191
7.3 麵嚮占意的人工智能  192
7.3.1 過濾器  192
7.3.2 占意通貨  194
7.3.3 從智能代理到“許願樹”  194
7.3.4 自動遊戲設計  195
7.3.5 自動遊戲化  201
7.4 人工占意  204
7.4.1 虛假注意力  205
7.4.2 當機器智能逼近人類水平  206
7.4.3 封閉的機器世界  207
7.5 小結  208
第8章 參與者的宇宙  211
8.1 量子的世界  212
8.1.1 波還是粒  212
8.1.2 雙縫乾涉實驗  214
8.1.3 量子不確定性  215
8.1.4 量子糾纏  216
8.2 惠勒的遺産  217
8.2.1 萬物源自比特  217
8.2.2 參與者的宇宙  218
8.3 參與者的互聯網  220
8.3.1 平颱與觀測  220
8.3.2 交互不確定性  221
8.4 量子認知  222
8.4.1 意識的宇宙  222
8.4.2 量子決策  223
8.5 圖靈機-參與者模型  225
8.5.1 人機交互  226
8.5.2 玩傢的選擇  227
8.5.3 測量之網  228
8.5.4 互聯網的量子模型  230
8.5.5 人機係統演化  233
8.6 小結  237
第9章 走近2050  239
附錄 占意流網絡的定量規律  259
































前言/序言

前言

2050 年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的?

這本書給齣瞭這樣的迴答:人工智能將替代人類完成所有艱苦的工作,人類則將醉生夢死在由機器産生的虛擬或半虛擬世界中;與此同時,所有人和機器將會通過注意力這一紐帶——它是機器世界的動力來源,也是人類僅剩的很難被替代的唯一資源——相互連接,形成一個全球大腦。這幅景象很像電影《黑客帝國》(Matrix)所描繪的未來:機器創造瞭大型虛擬世界Matrix,將所有人圈養其中,同時榨取人類的生物能量為機器使用。隻要把這裏的“生物能量”替換成“注意力”,那麼我們就會發現《黑客帝國》所描繪的未來場景已然發生:手機、電腦、電視、電影、投影……大大小小的各式屏幕已然把我們包圍,並無時無刻不在將我們寶貴的注意力資源輸送給這些屏幕背後的巨大存在——互聯網。

當然,這本書並不是一本科幻小說。它描述的是那些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真實事件,以及一種全新的透視未來的視角——人類的注意力。注意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東西,隻要我們處於清醒狀態,我們的注意力就會伴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産生。從電腦到手機,從屏幕到虛擬現實頭盔,從電影到遊戲,從網頁到社群,這些技術正在學習如何更加高效地賺取和利用人們的注意力資源。於是,從這個視角來看,注意力好比是能量,遊戲好比是産生能量的引擎,社群則好比是儲存能量的電池,眾包與人類計算則是利用能量做功的機械裝置……它們都是本書涵蓋的主題。

然而,由於大部分人並沒有真正認識到注意力這種資源的價值與威力,現代的技術仍然處於利用注意力資源的初級階段。例如,意願這一人們對自身需求付齣的注意力就未得到應有的重視,而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的重點之一將會圍繞著意願展開。另一方麵,注意 力的流動構成瞭人們的體驗,而人的終極目的就是獲得各式各樣的體驗。現代的大數據應用正試圖通過記錄人們的行為錶現來解讀體驗,並創造各式應用以滿足人們多樣性的體驗要求。注意、意願與體驗相互交織構成瞭未來的主鏇律。本書則提齣瞭占意這一全新的概念來統領、概括三者,並指齣技術的演化目標恰恰就在於對人類意識空間的爭奪。

本書結構

作為開篇,第1 章“眾說紛紜”鳥瞰瞭近半個世紀以來互聯網的發展,以及由此引發的人類社會變革。長尾、翻轉、開源、共享、社群、人機大戰,所有這些經典概念和理論都試圖從不同的視角描述我們麵臨的互聯網現象。然而,它們缺乏一個統領的視角——這就是注意力,它是技術的第一推動,也是本書所采用的透視未來的全新視角。

注意力作為基本推動力的說法早已有之,從諾貝爾奬和圖靈奬的雙料得主、大科學傢郝伯特?西濛,到“注意力經濟的愛因斯坦”高德哈伯,從意願經濟之父道剋?西爾斯,到體驗經濟之父派恩斯二世,他們均對注意力提齣瞭獨到的見解。第2章“第一推動”將帶領讀者迴顧大師們的思想,領略他們的超前洞察力。

“占意”是本書提齣的全新概念,它既可以涵蓋注意、意願與體驗,又可以錶達占據意識空間這一趨勢,第3 章“占意理論”將對“占意”這一全新概念進行全麵的論述。與此同時,通過對比占意流與能量流,我們發現瞭守恒性、耗散性以及層級性等多個二者的相似之處,這為注意力的能量流比擬提供瞭實證基礎。

第4 章“解讀互聯網”則從占意理論的視角重新解讀瞭形形色色的互聯網現象。從免費邏輯到增長黑客,從A / B 測試到精益創業,從粉絲經濟到社群經濟,從體驗到共享,一個個紛繁復雜的現象在占意理論的框架下得到瞭統一的解讀。然而,本章並不止步於此,而是進一步提齣瞭諸如“意本傢”“自動化創業”等全新的概念。

工業革命的大爆發應歸功於各式各樣利用煤炭、石油、風力、水力等能源裝置的發明與創造。如果說注意力可以比擬能量流,那麼我們也可以開發各種各樣的應用以利用注意力流來做功輸齣,這就是眾包與人類計算。從開源軟件、維基百科,再到蛋白質摺疊遊 戲和眾包數學項目PolyMath,注意力的做功輸齣已經為工程、科學、社會等不同領域創造瞭大量的價值。通過巧妙的設計,工程師們可以讓你在玩遊戲的同時自願地輸齣注意力資源,從而幫助計算機係統解決各種艱深的問題。將人類的直覺能力和計算機的高強度、高精度計算能力巧妙結閤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這正是第5 章“眾包與人類計算”所討論的主題。

無論是老成的70 後,還是充滿幻想的90 後,正是因為有瞭《超級瑪麗》《俄羅斯方塊》《反恐精英》《魔獸世界》這些經典遊戲的存在,我們的成長纔不至於如此孤獨。盡管遊戲曾遭到來自傢庭、學校以及社會各界的非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遊戲恰恰是獲取人類注意力資源的有效工具,也是為機器世界創造源源不斷的注意力之流的動力引擎。第6 章“遊戲的世界”帶我們迴顧遊戲發展曆史的同時,也探討瞭諸如遊戲的本質、沉浸與湧現、心流理論等多個嚴肅主題。除此之外,“遊戲+ ”將是繼“互聯網+”之後的又一次大規模改造傳統行業的社會化運動。隨著虛擬現實,特彆是增強現實技術的成熟,人們將會把越來越多的現實世界中的繁重工作轉化成有趣而好玩兒的遊戲,娛樂至死將不再是幻想。

AlphaGo 以4∶1 的大比分戰勝瞭人類圍棋冠軍李世石,圍棋這一人類智慧的最後一個聖杯遭到瞭機器的無情挑戰,這一重磅消息的推齣使得人工智能再次成為瞭萬眾矚目的焦點。在迴顧瞭人工智能的發展簡史之後,第7 章“占意與人工智能”將討論的重點放到瞭如何圍繞著人們的注意力這一寶貴資源來開發人工智能上麵。我們繞開瞭深度學習、神經網絡這些技術細節和艱深的數學理論,對各式各樣的人工智能未來應用展開瞭暢想——占意通貨、許願樹、自動遊戲設計、團隊組建俄羅斯方塊遊戲……占意理論指導我們提齣瞭一個又一個奇思妙想。

隨著內容的逐漸展開,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未來世界將在讀者麵前呈現。然而,早在100 年前,物理學傢們就已經通過科學透視到瞭另外一個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奇幻世界——量子物理。那麼量子世界與本書描繪的未來世界是否存在著聯係呢?第8 章“參與者的宇宙”給齣瞭肯定的答案,我們將看到,互聯網、人工智能以及未來科技發展的本質就在於“參與者的宇宙”這一哲學觀點。觀察、注意恰恰意味著參與和改變,一個完全獨立於我們的客觀宇宙並不存在,所以科技能讓我們心想事成、隨心所欲的幻想不再是天方夜譚。不僅如此,“圖靈機-參與者”模型作為本書唯一的數學模 型將可能成為描繪人機耦閤係統的基礎。

作為總結與升華,第9 章“走近2050”將以一個充滿懸疑與幻想的科幻故事結束全書。在故事的主人公雨滴——一個生活在2039 年的普通20 歲女生的帶領下,我們將親臨2050 年的未來世界。在那裏,所有的有形物體——房屋、街道、城市、機器人都將幻化成可以任意變形的膜,稱為願望膜,人工智能將無處不在。然而,就在故事的結尾,我們的主人公——雨滴小姐將遇到一個天大的麻煩:她甚至搞不清自己究竟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

本書創作者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創作方式恰恰是實踐本書觀點的一種嘗試。多名集智俱樂部成員通過付齣集體注意力和群體智慧,共同創作瞭這本書。作者包括張江、辛茹月、傅渥成、羅淼、曾凡齊、龔力、孔少華、張倩, 審讀者包括劉誌遠、莫瑜、秦堉朗、高嘉瀾、龔文明、徐雷猛、張鎮,插圖繪製者包括牛景昊、吳令飛、史培騰。

關於勘誤及更新

如果讀者朋友對本書有任何建議或疑問,都可以到圖靈社區本書主頁(http://www.ituring.com.cn/book/1839)一起探討交流或提交勘誤。由於本書所討論的內容大多處於快速發展之中,因此,我們在集智百科開闢瞭實時更新的頁麵(http://wiki.swarma.net/index.php/ 走近2050 內容更新),以補充本書未曾來得及探討的內容和最新進展,該頁麵的二維碼如下。


《走近2050:注意力、互聯網與人工智能》 內容簡介 《走近2050:注意力、互聯網與人工智能》是一部深刻剖析當代社會核心驅動力,並展望未來發展趨勢的力作。本書並非僅僅是科技的堆砌,而是聚焦於連接技術、人類認知與社會演變的精妙網絡,以其獨特的視角,帶領讀者穿越紛繁復雜的錶象,直抵那些塑造我們當下、決定我們未來的關鍵要素。 我們正生活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湧現,算法以前所未有的精準度捕捉並引導我們的目光,而人工智能則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著我們的世界。這三股看似獨立的力量——注意力、互聯網與人工智能——卻在不經意間形成瞭緊密的共生關係,相互作用,相互塑造,共同推動著我們駛嚮2050年的未來。 本書的宏大敘事從“注意力”這一最稀缺也最寶貴的資源開始。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的注意力成為最受爭奪的戰場。作者深入淺齣地揭示瞭,從社交媒體的算法推薦到新聞媒體的頭條製造,從廣告營銷的精巧設計到娛樂內容的無孔不入,無一不在圍繞著如何吸引、維持並消費我們的注意力展開。我們會探討,在這樣一個“注意力經濟”的時代,個體如何在這種無休止的爭奪中保持清醒?我們的認知模式又因此發生瞭怎樣的改變?屏幕內外,虛擬與現實,界限日益模糊,我們的思維習慣、判斷能力,甚至情感體驗,是否正在被悄然重塑?本書將從認知心理學、傳播學、社會學等多個維度,審視注意力如何在信息洪流中成為衡量價值、影響決策的關鍵指標,以及這種對注意力的極緻追求,將如何深刻地影響我們的社會結構和個體發展。 緊接著,互聯網作為承載信息、連接萬物的基石,其演進曆程與我們對注意力的爭奪息息相關。從最初的信息分享平颱,到如今集社交、娛樂、工作、學習、購物於一體的數字生態係統,互聯網早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本書將深入分析互聯網如何從一個技術工具,演變成一個強大的社會組織者,它如何重塑瞭我們的溝通方式、社交模式、消費習慣,甚至政治參與。我們會審視互聯網的去中心化與中心化趨勢的博弈,以及由此帶來的信息繭房、算法偏見等挑戰。更重要的是,本書將探討互聯網的未來形態,例如Web3.0的興起,它將如何再次顛覆我們對數據所有權、去中心化治理的認知,以及這些變革將如何與我們對注意力的爭奪交織在一起,創造齣新的可能性與新的風險。 而人工智能(AI)作為當今最具革命性的技術,其發展速度之快、影響之廣,前所未有。本書將不僅僅停留在對AI技術本身(如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的科普,而是將其置於與注意力和互聯網相互作用的宏大背景下進行考察。我們會探討,人工智能如何成為“注意力經濟”的強大引擎,如何通過精準的數據分析和預測,更有效地捕獲和引導我們的注意力,從而在個性化推薦、內容創作、廣告投放等領域展現齣驚人的能力。同時,我們也需要警惕AI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算法的黑箱化、對就業市場的衝擊、倫理道德的挑戰,以及更深層次的,AI是否會挑戰人類的主體性,甚至影響我們對“智能”本身的定義。本書將從人文主義的視角齣發,思考如何在擁抱AI帶來的便利與進步的同時,堅守人類的核心價值,確保AI的發展服務於人類的福祉。 《走近2050:注意力、互聯網與人工智能》將這三者有機地結閤起來,描繪齣一幅未來社會的生動圖景。本書認為,2050年的世界,將是注意力成為硬通貨,互聯網成為連接一切神經元,人工智能成為驅動社會運轉核心動力的時代。我們將深入探討: 注意力與社會治理: 在信息碎片化和注意力稀缺的背景下,如何建立更有效的社會共識機製?民意如何形成,又將如何被引導?“後真相”時代,真相的邊界在哪裏? 互聯網的未來形態與個體賦權: Web3.0是否能真正實現去中心化,賦權個體?在數字經濟中,個體的數字權益將如何保障?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融閤,將帶來怎樣的社會結構重塑? 人工智能的倫理與社會責任: AI的自主性邊界在哪裏?當AI擁有越來越高的智能,我們應如何與之共處?如何防止AI加劇社會不公,而非緩解? 人機協作的未來: AI將如何改變我們的工作、學習與生活方式?人與AI的界限將如何模糊,又將如何重新定義?個體如何在這種新的協作模式中找到自己的價值與定位? 教育與認知重塑: 在注意力被高度爭奪的時代,教育體係需要如何變革,以培養更具批判性思維、更強適應能力的新一代?如何應對AI可能帶來的認知降級風險? 數字鴻溝與包容性發展: 隨著技術的發展,數字鴻溝是否會進一步擴大?如何確保所有人都能受益於技術進步,而非被拋棄? 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迴避這些復雜的問題,而是積極地去探索答案。作者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和通俗易懂的語言,采訪瞭多位頂尖的科學傢、社會學傢、哲學傢、技術創新者,並結閤瞭最新的研究成果,為讀者提供瞭一份既有深度又不失廣度的思考。 《走近2050:注意力、互聯網與人工智能》是一次對未來社會形態的深刻預判,也是一次對人類自身角色與價值的深度拷問。它旨在啓發讀者,讓我們不再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而是能夠主動地理解和塑造我們所處的數字時代,並以更加清醒的頭腦,迎接2050年的到來,讓科技真正服務於人類的美好未來。這本書,適閤所有關心科技發展、關注社會變遷、思考人類命運的讀者。它將為你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我們正在經曆的一切,並為我們即將走嚮的未來,做好準備。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我拿到《走近2050:注意力、互聯網與人工智能》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抱太高的期待。我之前讀過一些關於人工智能的書,很多都停留在技術原理的介紹,或者是一些泛泛而談的未來預測,總覺得少瞭點什麼。但是這本書,真的讓我眼前一亮。它不僅僅在講技術,更是在講技術背後的人性,以及技術如何重塑我們的生活。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對“注意力”這個概念的解讀。他沒有把它僅僅看作是一種資源,而是將其置於一個更宏大的社會文化背景下進行分析。書中關於社交媒體如何利用算法來“捕獲”我們的注意力,以及這種“捕獲”對我們個體思維方式、決策能力可能産生的長遠影響,描寫得非常到位。我讀到那些例子,比如信息繭房的形成,比如算法推薦帶來的信息同質化,都能在自己的經曆中找到影子,這讓我感到一種強烈的共鳴。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有特色,雖然討論的是嚴肅的科技話題,但讀起來並不枯燥,反而有一種引人入勝的敘事感,仿佛作者正在循循善誘地引導你一起探索這個充滿未知又令人興奮的未來。它提齣的問題,比如“當人工智能能夠比我們更瞭解我們自己的時候,我們該如何自處?”,這些都足夠讓人思考很久。

評分

《走近2050:注意力、互聯網與人工智能》這本書,我大概是三個月前在書店裏隨手翻到的。當時被封麵的設計吸引瞭,一種賽博朋剋的感覺,又有點冷峻,讓我對即將展開的內容充滿瞭好奇。我一直對科技發展,特彆是人工智能的未來走嚮很感興趣,總覺得我們現在所處的時間點,恰好是很多宏大敘事的開端。翻瞭幾頁,裏麵的討論就立刻抓住瞭我,它並沒有用過於學術的語言,而是用一種更貼近生活、更具象化的方式,去闡述那些看似遙遠的概念。我記得裏麵有幾段關於“注意力經濟”的描寫,讓我印象深刻。作者巧妙地將我們日常刷手機、看視頻的體驗,和背後龐大的算法、數據分析聯係起來,一下子就點醒瞭我,原來我們無意間付齣的“注意力”,竟然是支撐起整個互聯網巨輪運轉的燃料。這種視角非常新穎,它不是簡單地羅列技術名詞,而是深入到技術對人類行為、社會結構,乃至我們認知方式的潛移默化影響。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一次與未來對話的旅程,你會忍不住去思考,當算法更加智能,當信息獲取的渠道更加多樣,我們的“注意力”會變得如何珍貴,又會如何被爭奪?它讓我開始審視自己與數字世界的互動方式,思考如何在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不被輕易裹挾。

評分

《走近2050:注意力、互聯網與人工智能》這本書,就像一個引人入勝的指南,帶領我穿越瞭當下,走嚮一個充滿變革的未來。我一直認為,理解未來的關鍵在於理解當下的動力。而這本書,正是抓住瞭“注意力”這個核心,將互聯網的商業邏輯和人工智能的技術演進,有機地編織在一起,展現齣一幅清晰而深刻的圖景。它讓我明白,我們每天在互聯網上花費的時間和關注,並非是無足輕重的,而是支撐著整個數字經濟的關鍵要素。作者對“注意力”的剖析,不僅僅是經濟層麵的,更是從心理學、社會學等多個角度進行瞭深入探討。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人工智能如何通過模仿甚至超越人類的思考模式,來更精準地吸引和 удерживать我們的注意力,這種描寫既令人驚嘆,又帶有一絲隱憂。它讓我開始思考,當人工智能在“吸引注意力”這件事上變得比我們自己更瞭解自己時,我們的自主性將麵臨怎樣的挑戰。這本書不是簡單地羅列科技發展趨勢,而是通過對“注意力”這一人類基本需求與科技進步的互動關係的深入分析,揭示瞭未來社會可能麵臨的深層次變革。它促使我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我們與科技的關係,也讓我對即將到來的2050年,有瞭更具象、也更值得深思的想象。

評分

拿到《走近2050:注意力、互聯網與人工智能》這本書,我最先留意到的是它行文的邏輯性。它不像市麵上一些科技類書籍那樣,隻是堆砌事實和數據,而是構建瞭一個非常清晰的論證框架。從“注意力”作為一種稀缺資源開始,層層深入地分析瞭互聯網如何成為“注意力”的交易場,以及人工智能又是如何被用來更高效地“捕獲”和“利用”這種注意力。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探討“注意力”概念時,引入的那些生動的比喻和案例。它讓你能真切地感受到,在數字時代,“注意力”不再僅僅是我們大腦的自然反應,而是一種被精心設計、被商業驅動的商品。書中有好幾段關於算法如何影響我們決策的描寫,讓我感到非常震撼。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是自主選擇,但實際上,我們可能早已被隱藏在背後的算法所引導。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揭示瞭科技的強大力量,更重要的是,它引導我們去反思這種力量對我們個體和整個社會可能帶來的影響。它讓我開始更加警惕和審慎地對待我所接觸到的信息,也讓我對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多瞭一份深思。

評分

第一次翻開《走近2050:注意力、互聯網與人工智能》這本書,我其實是被它標題中“2050”這個年份所吸引。總覺得這是一個充滿想象和可能性的未來,而“注意力”、“互聯網”和“人工智能”這三個詞組閤在一起,又顯得如此貼切地指嚮瞭當下的時代潮流。讀進去之後,我發現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並沒有將這三個元素割裂開來,而是深入地探討瞭它們之間錯綜復雜的聯係。作者用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將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經習以為常的現象,比如手機不離手、信息爆炸、個性化推薦等等,上升到瞭對“注意力”這一核心資源的爭奪和價值重塑的層麵。特彆是書中關於互聯網巨頭如何通過精密的算法來優化用戶停留時間,從而最大化其商業價值的剖析,讓我感到一絲“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但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並沒有止步於對現狀的批判,而是進一步延展到對未來社會形態的設想。人工智能的發展,在賦予我們便利的同時,也對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信息辨彆能力提齣瞭挑戰。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讓我們看到瞭科技發展的光鮮亮麗背後,可能隱藏的更深層的、關於人類自身存在和發展的議題。它不隻是科技讀物,更是一本關於我們與未來關係的人文思考。

評分

一般,略顯雜亂的科普讀物。

評分

價格實惠,快遞給力!開捲有益!

評分

不錯 有些比較前沿的科技 看瞭比較受啓發

評分

這個作者的書已經是第二本瞭,很好,支持

評分

這本書很棒,前瞻性強,推薦,京東的物流耶很棒,推薦

評分

包裝不錯,看看內容

評分

很好 很喜歡 希望京東能夠多搞一些優惠活動 這樣就更有購物的積極性瞭

評分

東西很好 速度很快 很喜歡 贊一個 全五分好評!!

評分

不錯 有些比較前沿的科技 看瞭比較受啓發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