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探索辨疑難,實踐以創新,治病為救人,解難必求真”是溫振英教授治學、行醫的原則,因這一原則,溫振英教授發皇古義、融會新知、救人無數。本書記錄瞭溫振英教授治療疾病的經驗方法,以示後學。
內容簡介
《溫振英兒科診療傳真》是溫振英教授畢生經驗的精華,書中論述瞭溫振英教授治療兒科疾病的思想及經驗心得。
作者簡介
溫振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第三、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傢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第二屆首都國醫名師,國傢中醫藥管理局名老中醫藥專傢溫振英傳承工作室、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溫振英名醫傳承工作站導師。李敏,女,1994年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通過十多年來的臨床工作經驗及跟師科研學習成果,結閤眾多醫傢診療、理論之特點,逐步形成自身的中醫診治特色並已在臨床實踐中取得瞭理想效果。李敏臨床擅長運用中醫理論並吸取現代醫學新進展、結閤小兒體質診治疾病,主張“從脾調肺、整體辨治、防治結閤、標本兼顧”;強調兒科重點不僅在疾病治療,更應在預防,要讓小兒少生病、不生病。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學術思想
第一節學術思想淵源/
一、研讀經典/
二、學習近代名傢經驗/
第二節注重整體醫療/
一、整體觀在中醫診病中的體現/
二、中醫治病整體觀/
第三節強調扶正固本/
一、中醫理論觀點/
二、扶正固本的臨床意義/
第四節關注脾胃學說/
一、時時不忘“小兒脾常不足”/
二、中醫脾胃學說在兒科臨床的應用/
第五節注重養陰/
一、病因病機——氣陰不足,衛外不固/
二、防治結閤——益氣養陰,扶正祛邪/
三、重視護理——科學喂養,勿濫用藥/ 第六節重視預防保健/
一、中西醫對“預防醫學”的兩種觀點/
二、中醫預防保健的指導思想/
第七節發展的觀點/
第二章
臨證心得
第一節小兒營養與喂養/
一、新生兒營養與喂養/
二、嬰兒營養與喂養/
三、幼兒營養與喂養/
第二節小兒疾病的常見病因和病理特點/
一、常見病因/
二、病理特點/
第三節小兒疾病的診斷與辨證/
一、小兒四診的特點/
二、四診概要/
三、辨證要點/
第四節治療方法心得/
一、常用內治法/
二、常用外治法/
三、飲食療法/
四、其他療法/
第五節用藥經驗/
一、兒科治療用藥特點/
二、辨病與辨證相結閤用藥/
三、結閤小兒生理、病理特點用藥/
四、選用藥食同源類藥物/ 五、選藥注重“一專多能”/
六、關於酸味藥物有無“閉門留寇”之患/
第六節如何“治未病”/
一、未病先防/
二、已病防變/
第七節飲食保健/
一、正確認識飲食營養和保健/
二、中醫飲食療法/
第三章
小兒呼吸係統疾病臨證體會
第一節小兒上呼吸道感染/
一、臨床錶現及病因病機/
二、治則治法/
三、臨證方藥/
四、驗案舉例/
第二節小兒下呼吸道感染/
精彩書摘
溫老師對於麵部望診有獨到的理解,總結起來有以下幾條。
(1)望診的整體觀。即局部望診必須與整體望診相結閤,對望診所得的判斷也必須與患兒的其他臨床錶現相結閤。以往在兒科麵部望診內容中,紅色代錶熱證。如兒科教科書中描述“若麵紅耳赤、咽痛、脈浮為風熱外感;午後顴紅潮熱、口唇紅赤為陰虛內熱,虛火上炎;若兩顴艷紅如妝、麵白肢厥、冷汗淋灕為虛陽上越,是陽氣欲脫的危重證候”。在臨床上有許多醫生見到小兒兩顴、口唇色紅,均以“肺胃蘊熱”辨證治療。
溫老師認為,臨床見到小兒兩顴、口唇色紅,一定還要結閤其他部位的望診所見互參辨證,以確認“熱”之虛實。如小兒發稀色黃,氣池暗,舌質淡嫩,本是一派脾虛的錶現,臨床再見到兩顴、口唇色紅,應辨證為肺脾氣陰兩虛證,而不能以“肺胃蘊熱”辨證治療。溫老師經多年臨床研究發現,氣池暗,舌質淡嫩伴有兩顴、口唇色紅的小兒在當今臨床非常多見,多為西醫學所說的過敏體質的外在錶現,中醫辨證為“氣陰兩虛”,臨床治療要補益氣陰,一定不能苦寒清熱。
(2)過敏體質兒童的舌麵望診特點。唇黏膜薄而透明,其色澤變化較麵色更為明顯,易於觀察。過敏體質兒童的口唇顔色為嫩紅,即紅而鮮嫩,如塗抹口紅。
過敏體質兒童的舌體偏瘦,舌質較嫩,給人一種鮮亮的感覺,舌色可錶現為紅、淡紅、淡,溫老師將其描述為嫩紅、淡紅嫩、淡嫩,有些兒童舌麵上還可見到裂紋。舌苔可為光剝無苔、少苔、部分剝脫苔或正常舌苔,但以舌苔少或剝脫為多見。
過敏體質兒童的皮膚略顯乾燥、粗糙,在其麵頰靠近耳部皮膚處常可見針尖大小丘疹,形如雞皮疙瘩,丘疹時多時少,不痛不癢,此為類似濕疹的一種錶現,為過敏體質的一個特徵。
有些小兒因唇周皮膚瘙癢,常用舌舔,日久緻口唇、口角皮膚乾燥甚則皸裂,唇周膚色加深錶現為明顯的一圈褐色寬帶環繞於口周。此外,也有麵部皮膚散在斑丘疹者,這都是過敏體質的外在錶現。
(3)舌部望診。舌診非常重要,要細緻觀察。舌質,即舌的本體,又稱舌體,是舌的肌肉和脈絡組織。察舌質,對小兒而言,最主要的是觀察舌色,即舌體的顔色。舌色一般分為淡紅、淡白、紅、絳、青紫五種。不同的顔色說明小兒不同的身體狀況。舌苔,指舌麵上的一層苔狀物。舌苔由脾胃之氣蒸化胃中食濁而産生。由於人體的胃氣有強弱,病邪有寒熱,因此形成瞭各種不同的舌苔。望舌苔主要注意苔質與苔色兩方麵的變化。溫老師認為舌質更能體現機體在氣血陰陽的虛實,而舌苔則更多地錶現病邪的寒熱、機體病理産物的多寡,舌質、舌苔須結閤看待。
臨床常見有剝脫苔的小兒來就診,傢長訴小兒舌苔剝脫時輕時重,但不伴有身體的任何不適,溫老認為這多屬於小兒的先天體質,並非病理狀態,無須用藥治療。但剝脫苔也說明機體陰液相對不足,這樣的小兒較其他孩子更容易齣現所謂的“上火”癥狀,因此,平時生活中應注意少食辛燥傷陰之品,如油炸燒烤、巧剋力、奶酪等,可適當多食些蔬菜及多汁的水果。
(4)咽部望診。溫老師還十分重視小兒咽部望診。兒科門診診病常檢查咽部,是因為小兒多以反復感冒、咽喉炎或扁桃體炎來診。為鑒彆是易感咽炎還是扁桃體炎應檢查咽部。咽部扁桃體大,而且紅腫,同時發熱是急性扁桃體炎的錶現,如果扁桃體肥大而不紅腫,而咽後壁充血有細小淋巴濾泡,同時發熱,說明患兒是經常患扁桃體炎引起扁桃體肥大,現病是急性病毒性咽炎。如果患兒反復感咽炎或扁桃體炎,自覺咽乾咽痛,而就診檢查扁桃體不大,咽後壁光滑,則多可能是患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鼻部分泌物刺激咽喉導緻患兒的不適癥狀,臨床常被誤診為感冒。
……
前言/序言
《溫振英兒科診療傳真》 內容梗概: 《溫振英兒科診療傳真》並非一本簡單的醫案匯編,它更像是一部傳承韆年的中醫智慧結晶,一場跨越時空的師徒對話,一次對生命最深切的關懷。本書以溫振英老中醫數十載臨床實踐為根基,精選其在兒科領域,尤其是在疑難雜癥、危急重癥診療中的真實案例,輔以詳實的辨證論治過程、中藥方劑運用,以及溫老獨特的治療理念和經驗體會。全書洋溢著溫老仁心仁術的光輝,展現瞭一位真正的大醫是如何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精進,並將所學傾囊相授的。 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其收錄的眾多珍貴病案,更在於其背後所蘊含的溫老深厚的理論功底和精湛的臨床技藝。他不僅擅長運用經典方劑,更能在辨證的基礎上,靈活化裁,隨證施治,常常能取得齣人意料的療效。溫老在書中詳細闡述瞭兒科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對不同年齡段患兒的生理病理特點有著獨到的見解,並以此為齣發點,構建瞭係統而又實用的兒科診療體係。 本書特色與亮點: 一、 真實案例,鮮活生動: 本書所收錄的案例,均來自溫振英老中醫親身診治的病患,涵蓋瞭小兒發熱、咳嗽、泄瀉、疳證、驚風、紫癜、川崎病等兒科常見病、多發病,更有不少被他成功治愈的疑難雜癥。每一個案例都詳實地記錄瞭患兒的病史、癥狀、體徵、舌苔脈象,以及溫老細緻入微的診斷過程。患者的年齡、性彆、病程、治療前的狀態,以及治療後的轉歸,都清晰可見。這些真實鮮活的案例,讓讀者仿佛置身於診室之中,親眼見證溫老如何層層剝繭,直擊病竈。 二、 辨證精準,方劑精妙: 溫老在中醫辨證論治方麵,有著極高的造詣。他善於從患兒的神情、麵色、啼哭聲、食欲、睡眠等細微之處,洞察病情。對於復雜的病情,他能迅速抓住病機,進行精準辨證,然後依據辨證結果,遣方用藥。書中對每一個病例的方劑組成、劑量、加減變化,以及藥物的配伍用意,都進行瞭詳細的解釋。讀者可以通過這些案例,學習到溫老如何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經方、時方,甚至自擬方劑,達到“一人一方,對癥下藥”的療效。 三、 理念深邃,醫者仁心: 《溫振英兒科診療傳真》不僅僅是技術的傳授,更是醫德的彰顯。溫老在案例分析中,常常會穿插他對兒科疾病發生原因的深刻思考,對生命健康的珍視,以及對患兒及其傢屬的關懷。他強調“治病必求其本”,注重從整體觀念齣發,調理患兒的髒腑功能,增強其自身免疫力。他反對過度醫療,提倡中西醫結閤,揚長避短。書中流露齣的,是一位老中醫對中醫事業的熱愛,對生命的敬畏,以及對患者的無限慈悲。 四、 經驗傳授,學以緻用: 本書是溫振英老中醫臨床經驗的係統性總結和傳承。它不僅為中醫兒科的臨床醫生提供瞭寶貴的參考資料,也為中醫愛好者提供瞭一個學習和瞭解中醫兒科診療的絕佳途徑。溫老在書中的講解,深入淺齣,通俗易懂,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從中領略到中醫兒科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本書鼓勵讀者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實踐,在臨床中不斷摸索,積纍經驗,最終成為一名閤格的兒科中醫。 五、 傳承之作,時代意義: 在現代醫學飛速發展的今天,中醫兒科依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治療一些慢性病、反復發作的疾病,以及對西醫治療效果不佳的疾病時,中醫的優勢愈加凸顯。《溫振英兒科診療傳真》的問世,恰逢其時,它不僅是對溫振英老中醫學術思想的緻敬,更是對中醫兒科傳承和發展的有力推動。通過本書,溫老的學術思想得以更廣泛地傳播,他的醫術和醫德將激勵更多後學者,為中華傳統醫學的繁榮貢獻力量。 本書適閤讀者群體: 中醫兒科醫生: 學習溫振英老中醫的臨床經驗、辨證思路和用藥技巧,提升臨床診療水平。 中醫內科醫生: 藉鑒溫老在兒科領域的診療方法,拓展醫學視野,提升整體診療能力。 中醫藥院校師生: 作為重要的教學參考書,瞭解中醫兒科的臨床實踐,深化理論學習。 中醫愛好者: 學習中醫養生保健知識,瞭解如何通過中醫調理,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關注兒童健康的傢長: 瞭解中醫在兒童疾病治療中的作用,學習一些基礎的傢庭保健知識。 結語: 《溫振英兒科診療傳真》是一本集學術性、實用性、傳承性於一體的優秀中醫兒科著作。它如同一麵鏡子,照見瞭溫振英老中醫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它又如同一盞明燈,指引著後學者在探索中醫兒科的道路上不斷前行。閱讀此書,不僅能學到實用的診療技術,更能感受到中醫那份深沉的生命關懷和人文情懷。它是一部值得所有關注兒科健康的人們細細品讀的傳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