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博弈,正如邱吉爾所言:“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中國目前的處境,內有經濟衰落、金融危機的睏局,外有領土爭端、軍事戰備的煩惱,如何在內憂外患中成功博弈並突圍,將事關未來中國的興衰與榮辱。本書以中國與周邊鄰國政治博弈為核心,詳盡地分析瞭東亞乃至世界格局的未來走勢,也便於讀者掌握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國傢行政、金融經濟、民生領域的政策調整。
本書從地緣政治、金融經濟、軍事戰略等角度齣發,分彆講述瞭俄羅斯、土耳其、澳大利亞、日本、朝鮮、濛古等國錯綜復雜的曆史矛盾、領土爭端、政治博弈等。全書用事實和數字說話,以全球金融、時政熱點為背景,包括瞭敘利亞內戰中的俄土爭端、美國發起的“貨幣戰爭”、朝鮮半島核危機、剋裏米亞脫烏入俄等焦點新聞背後的大國博弈,也涉及瞭中國自建航母的戰略意義。詳盡的資料,鮮明的觀點,將大國博弈的陰謀和真相赤裸裸地展現給讀者,讓我們在深入淺齣的說理中明白瞭影響世界格局變遷的曆史規律。
王偉,鬼榖工作室主筆。工科齣身,自由撰稿人、時評人,曾做過金融公司的投資顧問。機緣巧閤,站在瞭幾個領域的交叉點上,故善以曆史、地緣和經濟等多個視角,對國內外戰略問題進行綜閤分析。在《世界軍事》雜誌刊有係列連載《秦漢帝國》,此外在《中國國防報》等媒體亦常有時評刊載。
第一章 地緣政治之俄羅斯
話說俄羅斯(一)
2.5個衛國戰爭 / 002
葉利欽的選擇 / 008
從潰敗到後撤 / 013
統閤有道 / 017
力自地起——強力部門對普京新政的推動 / 030
話說俄羅斯(二)
從“7500億強軍計劃”看新普京時代 / 036
尚未消除的潛在威脅 / 038
第二章 地緣政治之土耳其
由來已久的結構性問題 / 046
從凱末爾到埃爾多安的微妙轉變 / 048
埃爾多安的睏局 / 051
第三章 地緣政治之澳大利亞
邊緣之地 / 056
美澳同盟 / 058
刻舟求劍 / 060
第四章 地緣政治之日本
日本的“代理人”國策
近代日本為什麼能免於被殖民 / 064
當不成“獵物”就當“代理” / 067
“蝙蝠”效應 / 069
既是“拐杖”也是“枷鎖”的美日同盟 / 071
三分外交,七分內政
——簡評日本成立國傢安全保障會議
“體製問題” / 076
“是,首相” / 080
“再也不能這樣過” / 084
從“基本盤”看未來中國海軍的定位——兼論中日危機
從地緣角度說說中國“需要什麼” / 087
“基本麵”與海陸並重 / 093
“遼寜”號航母對中國的意義 / 097
第五章 地緣政治之朝鮮半島
地緣視角下的朝鮮半島——兼論中國的形勝之地
以地緣看中國 / 102
朝鮮半島背後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 107
曆史上中國對朝戰略的兩次失誤 / 110
話說朝核危機
緣起 / 120
目的 / 124
損益 / 133
應對 / 136
開城工業園 / 142
第六章 地緣政治之濛古
大國的背麵之陰
體量巨大的“小國” / 148
遠東地緣政治的應力點 / 153
麵團戰術 / 157
第七章 地緣政治之歐洲
歐洲的“戰國棋局”(一)
“國”與“天下” / 164
螃蟹效應 / 166
依“格”說“勢” / 171
歐洲“戰國棋局”(二)
疆界、國傢、民族 / 176
“福禍相依” / 179
第八章 貨幣戰爭
“土八路”的貨幣戰爭
首戰不利——中央蘇區時代的失敗 / 186
土氣沒瞭,戰鬥力也沒瞭 / 190
美元遊戲其實並不新鮮 / 192
貨幣戰爭,“正”字為本 / 194
從“黃金大潰敗”說起
攪擾天下的“79號” / 196
暴雨梨花針遇到擂鼓甕金錘 / 203
金融危機與美國的對外戰略 / 206
商道求安——以“大安全觀”說海外投資安全
“撤僑”背後的無奈——海外投資麵臨多重威脅 / 211
何為“大安全”觀 / 213
不可或缺的非官方機構 / 216
法規先行 / 218
第九章 軍事戰略
從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說大國之戰的三種模式
“大國對抗”與“局部戰爭” / 222
“狡兔三窟”與“孤注一擲” / 225
從“影子”到“真身“的戰爭 / 228
剋裏米亞、烏剋蘭與俄羅斯
女皇的“嫁妝” / 230
刀尖上的哲學 / 235
“山姆”的陽謀 / 237
說說“彈道導彈打航母”
現代戰爭中的“弩” / 240
彈道導彈打航母“靠譜”嗎? / 244
帶刃的外交——漫說“伐交”
“長刀”與“短劍” / 250
金帛收買,匕首隨之 / 253
美式伐交 / 256
從齣兵敘利亞看俄羅斯的軍事文化
“惡劣”的地緣環境 / 258
必攻不守 / 260
有仇必報 / 263
地緣政治之土耳其
由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所引發的政治危機,不齣意外的話將占據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各個媒體的重要版麵。而在人們把關注點放在俄羅斯和土耳其之間的軍事、經濟領域的數據對比的同時,另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卻往往為人們所忽略——任何一國的對外政策,本質上都是其國內政治的延生産物。
可以說,國際事務其實都是:三分外交,七分內政。而要看清一個國傢的內部問題,最好的方式則是迴顧總結其曆史,從“基本盤”入手。
由來已久的結構性問題
凡事欲知其所往,必先知其所來,對於土耳其來說自然也不例外。
一切還要推迴到奧斯曼帝國時期: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徵服瞭君士坦丁堡,一個新帝國就此誕生瞭。她跨越博斯普魯斯海峽,一隻腳踏在亞洲,另一隻腳則踏在歐洲,這便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此之後帝國的版圖日愈擴大,最終在16世紀步入巔峰,橫跨歐、亞、非三大洲。奧斯曼帝國在當時完全占據瞭“世界島”的中心地帶,這最終迫使西歐放棄瞭與東方的陸上商路,從而歪打正著的開啓瞭大航海時代……
而在自蘇萊曼一世去世後的200多年時間裏,奧斯曼帝國開始逐步走上瞭下坡路。1517年,奧斯曼帝國海軍在勒班多戰役中被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聯閤艦隊打敗,從此失去瞭對地中海的控製權;十七至十八世紀,奧斯曼帝國在與奧地利帝國、俄羅斯帝國交戰中迭遭失敗,勢力進一步轉衰——九次俄土戰爭幾無勝績,失地韆裏。隨著國運的衰敗,至十九世紀初,奧斯曼帝國境內民族解放運動開始興起,巴爾乾半島諸國先後獨立,英、法、俄、奧也相繼開始爭奪其領土,阿拉伯半島上各行省的離心力也開始增強……
在衰落的錶徵之下,隱患的則是奧斯曼帝國一直以來的“結構性”問題。某種程度上說,奧斯曼帝國與中國的明、清兩代帝國存在著類似的睏局。奧斯曼帝國自立國之初,就奉行政教閤一的機製,蘇丹也是帝國的哈裏發(宗教領袖),伊斯蘭教成為把帝國治下不同民族的民眾統一起來的紐帶。
這種體製,在保持帝國統一的同時,也賦予瞭教士階層以極大的權力。日久天長,便形成瞭居於自身利益的宗教保守派。這個階層將君主與民眾徹底的割裂開來,使得國傢治權分散、中央財政弱化,在麵對新興崛起的西方國傢時,自然會落瞭下風,這種情形類似明末的東林黨對皇權的架空。隨著與西方國傢接觸的增多,奧斯曼帝國內部也齣現瞭新興的精英階層,他們主張參照西方進行改革,這一點與同一時期東方的清帝國以及日本非常類似,而宗教保守勢力也同樣對此進行瞭空氣嚴苛的打壓。
而所不同的是,在奧斯曼帝國,宗教保守階層其實更接近底層社會,新興精英則主要集中於西化的知識分子和新軍中的軍官階層。這樣一來,主張世俗化和現代化的新興改革派就始終存在一個問題——不接地氣。
從凱末爾到埃爾多安的微妙轉變
事實上,這個問題在中東地區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不止土耳其,後來走上相對世俗化改革道路的埃及、敘利亞、伊拉剋、利比亞等國傢,他們的變革過程其實都大同小異,都是由軍官團主導革命,之後由軍方主政,通過比較強硬的手段來壓製宗教保守派,從而實現國傢世俗化。
凱末爾正是這一“經典”模式的開創者。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上麵提到的奧斯曼帝國的結構性問題,在宗教保守勢力的掣肘下始終無法得到解決,在英法兩國的聯閤進攻之下,帝國最終分崩離析。而對土耳其民族來說,這種過程也可以稱之為“否極泰來”。伴隨著帝國的崩潰,蘇丹和宗教保守勢力都遭遇到瞭重創,由凱末爾領導的新軍軍官團得以崛起,於是有瞭凱末爾革命與土耳其共和國的誕生。
1931年4月,由土耳其國父凱末爾正式提齣“六大原則”——共和主義、民族主義、大眾主義(平民主義)、世俗主義、國傢主義以及改革主義。此後“六大原”於1937年被寫入土耳其憲法,其實質即在於通過世俗化,最終實現土耳其的現代化。
前麵說到:相對於軍官團,事實上宗教力量與底層民眾的聯係更為密切,因此凱末爾在土耳其推進世俗化的過程其實是相當酷烈的,正是這種對宗教集團的強力打壓,為後來土耳其的變局埋下瞭伏筆。
在完成國內整肅的同時,土耳其在軍方的領導下開始迅速嚮西方靠攏。土耳其地跨歐亞,掌握著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博斯普魯斯海峽,這成瞭土耳其“脫亞入歐”戰略最大的本錢——1948年土耳其加入經閤組織;1949年加入歐洲委員會;1950年為瞭錶示自己嚮西方靠攏的決心,土耳其參加“聯閤國軍”齣兵朝鮮;1952年正式加入北約,後來的古巴導彈危機(1962年),起因真是美國在土耳其部署針對蘇聯的中程導彈;1963年歐共體與土耳其簽署瞭接受土為“歐共體聯係成員國”的《安卡拉條約》,條約規定在經過17年的過渡期後,可以考慮土耳其正式入盟。
而讓土耳其新興精英沒有料想到的是,正是他們所最求的“脫亞入歐”導緻瞭自己最終被邊緣化,進而導緻土耳其國內齣現“逆世俗化”。凱末爾為土耳其設計的政治體製比較特殊,他並沒有建立傳統意義上的軍政府【凱末爾以法律的形式嚴禁現役軍人參政】,而是建立瞭西方式的民主政府,而其特殊之處在於,土耳其軍方一直在“監督民主”。更直白點說,為瞭脫亞入歐,土耳其必須要搞一套與西方社會匹配的政治體製,但自奧斯曼時代所帶來的結構性問題,導緻瞭軍方必須時不時施加一些“外力”,纔能保證土耳其不至於脫離世俗化的軌道,而最激烈的方式,就是政變。自共和國建立至今,土耳其軍方先後發動過四次政變,最近的一次是在1997年。
當然,站在第三方角度來說,對此你也說不齣個對錯,隻能說存在即有他的道理。1950年曼德列斯領導下的民主黨上颱,之後立刻對議會進行大清洗,軍人齣身的議員比例從1/2直降到1/25,隨後宗教保守主義開始重新得勢,新政府對上街抗議的青年學生采取嚴厲鎮壓,最終導緻5人死亡,正是這次事件導緻1960年土軍方第一次政變。
我一直認為,要理解一個復雜的問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從它的源頭開始追溯。這本書的“第一本書”這個定位,讓我看到瞭它可能承擔的這樣一個責任——為讀者構建一個關於世界格局的認知基礎。我期待它能帶領我迴顧國際關係發展曆程中的幾個關鍵節點,比如兩次世界大戰對現有格局的影響,冷戰時期的兩極對峙如何塑造瞭世界秩序,以及冷戰結束後,我們是如何一步步走嚮當前這個多極化、信息化時代。我希望它能迴答一些根本性的問題,比如,為什麼民族國傢會成為國際社會的基本單位?國際法和國際組織在其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權力在國際關係中是如何分配和轉移的?而“大國之略”這個部分,我猜想它會著重分析那些長期以來在國際舞颱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幾個大國,比如美國、中國、俄羅斯,甚至是歐洲的某些集體力量,它們各自有著怎樣的曆史淵源、文化基因和戰略考量,以及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響瞭它們的外交政策和國際行為。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理解,這些看似獨立的大國行為,其實是相互關聯、相互作用,共同構成瞭我們今天所見的世界。
評分說實話,我一直對那些過於宏大敘事或者充滿意識形態色彩的書籍有些抗拒。我更偏愛那種能夠深入細節,從一個個具體案例齣發,最終引申齣普遍性規律的講述方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做到這一點,它不是簡單地羅列各國之間的關係,而是能夠通過剖析一些關鍵性的曆史事件、重要的國際條約,或者一些具有代錶性的國傢戰略,來展現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演變。比如,它能否詳細地解釋一下,曆史上某一次重要的衝突是如何改變瞭地區力量的平衡?或者,某個國傢在某個關鍵時期采取的經濟或外交政策,又是如何影響瞭它在世界舞颱上的地位?我特彆好奇“大國之略”這部分,它是不是會像庖丁解牛一樣,將大國博弈的復雜性層層剝開,讓我們看到那些隱藏在錶象之下的真實意圖和策略?我希望它能避免枯燥的說教,而是能用生動的故事、鮮活的人物,甚至是精彩的引證,來吸引讀者。如果能有一些地圖、圖錶來輔助理解,那就更好瞭。總之,我希望這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堆砌,更是一次智慧的啓迪,能夠幫助我建立起一套理解國際政治的“方法論”。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國際關係中的那些“為什麼”總是充滿好奇,但往往找不到滿意的答案。比如,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跨國組織?它們真的有用嗎?為什麼有些國傢總是傾嚮於采取閤作,而有些國傢卻總是充滿對抗?這種關於世界格局的疑問,讓我感到既睏惑又著迷。這本書的名字——“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書”,讓我覺得它有可能提供一條清晰的路徑,來解答我的這些疑惑。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簡單地描述當前的世界格局,而是能夠深入淺齣地解釋格局是如何形成的,以及這些格局的背後有哪些深層的驅動力。特彆是“大國之略”這個部分,我非常期待它能揭示那些隱藏在國傢行為背後的戰略智慧,以及這些戰略是如何在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中被製定和實施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理解,為什麼我們會看到某些聯盟的形成,某些地區的衝突,以及某些經濟政策的齣颱。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教會我如何從一個更加宏觀和理性的視角去審視這些事件,而不是被單一的信息源所左右,從而能夠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
評分我是一個喜歡從宏觀到微觀,再從微觀迴到宏觀的思考模式的人。對於“世界格局”這個概念,我始終覺得它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我們每天都在接觸和討論,陌生,是因為要真正“看懂”它,卻又覺得睏難重重。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窗,讓我能夠從一個更高的維度來審視整個世界。我期待它能夠梳理齣世界格局演變的主要脈絡,並且能夠清晰地勾勒齣當前格局的主要特點。特彆是“大國之略”這個副標題,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我希望能在這部分看到對不同大國戰略的深度剖析,瞭解它們是如何權衡自身利益與國際責任,如何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運用各種手段來維護和提升自身地位的。我希望它能讓我明白,那些看似簡單的國際新聞背後,往往蘊含著深刻的國傢戰略和長遠的考量。這本書如果能夠幫助我理解,為什麼各個大國會有各自的“棋局”,以及這些“棋局”是如何相互交織,共同影響著世界的走嚮,那將是我最大的收獲。我希望它能給我提供一種觀察和理解世界的方式,讓我不再隻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能夠主動地去分析和思考。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對我這個一直對國際政治有點懵懂,但又渴望瞭解世界為何如此運作的人來說,簡直是一場及時雨。我常常在新聞裏看到各種國際事件,聽著那些復雜的地緣政治術語,心裏總有一種“霧裏看花”的感覺。想找一本能夠撥開迷霧,讓我真正“看懂”世界格局的書,卻總是在堆砌概念、術語或者充斥著個人觀點的書海中迷失。這本書的標題就直擊痛點——“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書”,這給我一種踏實感,仿佛它就是我尋覓已久的那個起點。我希望它能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循序漸進地講解那些看似遙遠卻又實實在在影響著我們生活的國際關係。我期待它能讓我明白,為什麼有些國傢會聯閤,有些國傢會對抗,為什麼曆史上的那些事件會産生深遠的影響,以及當下這些錯綜復雜的局勢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邏輯和驅動力。最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從中獲得一種分析和思考世界的方式,不再是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能夠自己去判斷、去理解,甚至對未來的走嚮能有一些自己的洞察。這本書的副標題“大國之略”也暗示瞭它會聚焦於那些具有決定性影響力的國傢之間的博弈,我非常期待它能揭示這些大國如何運用戰略去實現自己的目標,以及這些戰略是如何塑造瞭我們今天所見的世界。
評分正在看第一本,關於地緣政治的論述相當精闢,通俗易懂,看完之後頗令人思考,這樣的書應該給更多有誌於思考的人閱讀。
評分很好的貨品,值得推薦呀!大傢快買吧!
評分好,圖文並茂,值得購買
評分包裝完好 內容還沒來得及看
評分作者簡介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作者簡介
評分包裝好。快遞快。內容也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