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常识》共分为十二个章节,系统介绍了俄罗斯的地理、历史、旅游、美食、民俗、政治、军事、经济、科技、宗教神话等各方面的内容。《俄罗斯常识》以通俗易懂、轻松幽默的文字详尽盘点了去俄罗斯不能错过的热门旅游景点、探险胜地、人气美食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切合实际地解读了赴俄罗斯旅游、留学的各种注意事项,并为大家客观、系统地介绍了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人文等领域的成就。是读者朋友,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了解俄罗斯、体味俄罗斯的精彩读本。
刘吉,80后自由作家,华中科技大学历史学硕士,称自己为“历史异见者”。长期对俄罗斯的历史和现实进行聚焦思考,视角敏锐。文风独特,观点新颖,应邀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专业文章,被同行誉为“真的假俄罗斯人”。
第1 章 地跨欧亚的冰雪国度——地理篇
1. 俄罗斯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002
2. 俄罗斯大部分领土处于亚洲,却为何被称为欧洲国家? 003
3. 俄罗斯拥有哪些世界之“最”? 004
4. 俄罗斯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005
5. 俄罗斯有哪些气候特征? 006
6. 俄罗斯有哪些著名的河流和湖泊? 007
7. 俄罗斯的母亲河是哪条河? 007
8. 俄罗斯有哪些丰厚的自然资源? 008
9. 俄罗斯为什么被誉为“世界加油站”? 009
10. 俄罗斯国旗有着怎样的历史沿革? 010
11. 俄罗斯国徽有着怎样的故事? 011
12. 俄罗斯国歌有着怎样的故事? 012
13. 俄罗斯为什么被称为“战斗民族”? 012
14. 俄罗斯的人口有哪些特点? 013
第2 章 在分裂和统一中强大——历史篇
1.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谁? 016
2. 俄罗斯是如何逐步走上统一道路的? 016
3. 彼得一世改革包括哪些内容? 017
4. 彼得堡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018
5. 叶卡捷琳娜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019
6. 俄罗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是谁领导的? 020
7. 亚历山大一世为何被称为“两面神”? 021
8. 1861 年为什么是俄罗斯历史上划时代的一年? 022
9. 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会被刺杀身亡? 023
10. 亚历山大三世为何被称为“加特契纳的囚徒”? 024
11. 列宁是怎样成长为职业革命家的? 025
12. 布尔什维克是怎样诞生的? 026
13. 十月革命是怎样爆发的? 026
14.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怎样诞生的? 027
第3 章 过目难忘的风情——旅游篇
1. 俄罗斯有哪些著名的旅游区? 030
2. 俄罗斯有哪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031
3. 俄罗斯能给人带来好运的景点有哪些? 032
4. 俄罗斯最难征服的景点有哪些? 033
5. 俄罗斯最美的岛屿有哪些? 034
6. 俄罗斯有哪些阴森恐怖的荒宅? 035
7. 俄罗斯冻原探险游必备的绝招有哪些? 036
8. 莫斯科有哪五大浪漫去处? 038
9. 莫斯科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剧院? 039
10. 冬宫博物馆有哪些值得一观的景观? 040
11. 诺夫哥罗德为什么被称为“古罗斯博物馆”? 041
12. 贝加尔湖畔有哪些自然奇观? 041
13. 你了解海参崴的前世今生吗? 042
14. 堪察加半岛吸引游客的七大亮点是什么? 043
第4章 停在舌尖的味道——美食篇
1. 俄罗斯人一日三餐吃什
第3章 过目难忘的风情——旅游篇
6. 俄罗斯有哪些阴森恐怖的荒宅?
俄罗斯有一些著名的荒宅,在被长久遗忘后重回人们的视野,成为旅游的好去处。
旧日豪宅
这座废弃的豪宅坐落在荒芜之地,离最近的居住点楚克洛马村也有约8 千米。它曾是一处漂亮的豪宅,充满生气,建在大村庄奥斯塔谢沃。豪宅仿照俄罗斯风情建造,独具匠心地融合了斯拉夫和拜占庭的建筑风格。这座豪宅如今看起来更像俄罗斯惊悚影片里的鬼屋。该地位于科斯特罗马地区,距莫斯科东北550 千米。
郊区谷仓
这个谷仓在20 世纪初建于乌拉尔地区的车里雅宾斯克市郊区。这座巨大的8 层建筑一完工就成为城市的象征。在当地1 ~ 2 层的住宅房屋簇拥下,它算得上是摩天大楼。目前这里新设立了安保严格的停车场,使得进入谷仓非常不容易。谷仓现位于车里雅宾斯克市的中央贸易广场(莫斯科以东1770 千米),可乘飞机或西伯利亚大铁路前往。
妇产医院
这座建筑建于18 世纪末,在1812 年卫国战争期间用作部队医院,专门照顾英勇抗击拿破仑及其法国军队的俄罗斯军人。该医院从最初建成就是地区性的全科医院,在20 世纪下半叶成为妇产医院,并于2009 年关闭修缮。热衷于探索废弃场地的民众经常来这里参观。这家医院位于弗拉基米尔州,在莫斯科以东186 千米处。
北方皇冠酒店
北方皇冠酒店原本应该是一座雄壮的5 星级酒店,拥有247 间客房以及豪华的咖啡厅、前台、走廊、露台,总面积达5 万平方米。然而,工程在进行到90% 时,却在1995 年突然停工。从此以后,它就一直废弃。神秘事件爱好者认为,北方皇冠酒店的厄运应该与圣彼得大主教伊恩的去世有关:他在1995 年于该酒店举行的圣彼得堡银行5 周年招待会上死亡。酒店位于圣彼得堡市卡尔波夫卡河堤道37 号。
凶宅
这座美丽的废弃豪宅位于圣彼得堡市工业区的瓦西里耶夫斯基岛上,在街上显得非常不起眼。有关这幢建筑还流传着神秘的故事:据说著名吸血鬼德古拉的镜子就封存在墙壁内的某个密室内。在当地的传说中,这面镜子在20 世纪从存放着吸血鬼德古拉骨灰的威尼斯宫带回。镜子来到这座豪宅后不久,房主的孙女就突然死亡。十月革命后,镜子被送到当地基洛夫文化宫,后又被送回这座豪宅。在豪宅里相继死了两个人后,他们决定把镜子封存在豪宅的某个密室内,至今尚未有人找到。这座豪宅位于圣彼得堡制革大街27 号。
哥特式城堡
这座城堡在二战前被一所机械技术学校暂用。它在20 世纪中叶成为度假中心,城堡的屋顶和部分墙壁后因厨房大火而被完全烧毁。如今,这座建筑已被彻底废弃。该城堡距离莫斯科200 千米,靠近苏多格达市的一座小镇(距离约3 千米)。
斯大林格勒布景
这其实不算是真正被废弃的地方。这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是导演费多尔?邦达尔丘克拍摄影片《斯大林格勒战役》时于圣彼得堡附近所修的布景。整个城镇建在萨佩尔尼村废弃的军事基地上,被认为是规模最大的军事影片拍摄布景。该景区可免费进入,位于列宁格勒地区的萨佩尔尼村(圣彼得堡东南30 千米处)。
第五章 绵延不断的传统——风俗篇
8. 俄罗斯套娃有什么趣味来历?
14 世纪至今,最早起源于俄罗斯古镇扎戈尔斯克(谢尔吉耶夫镇的旧称)的套娃,由于世世代代工匠精湛的雕刻和绘画技巧以及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积淀,受到世界各国朋友的喜爱。经过不断的发展,套娃的素材也越来越丰富,除了童话人物外,历史人物、权贵政要甚至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成为创作的对象。按照肚子里含有小娃娃个数的不同,套娃分成5 件套、7 件套、12 件套、15 件套等。
关于俄罗斯套娃的来历,流传着以下四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俄罗斯民族有两家表亲相邻,表兄妹从小一起长大,后来表兄远走他乡,由于思念家乡的表妹,每年便做一个木娃娃,而且做的木娃娃一年比一年大。数年后,他回到家乡,将木娃娃送给了表妹,后人称之为套娃,又叫吉祥娃娃。
第二种说法是,在旧时的俄罗斯农村,Matryona 和Matriosha 是两个非常普通的妇女的名字。学者们指出,这两个名字中含有拉丁词根“mater”,意思是母亲。听到这个名字,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大户农民家庭里的母亲,通常是一个健壮能干、略有些肥胖、且生了很多孩子的俄罗斯妇女形象。而胖嘟嘟的木娃娃肚子里又藏着这么多小娃娃,于是Matryoshka(套娃的英文)就自然而然成了雕刻精致、色彩鲜亮的木娃娃们的名字了。
第三种说法是,套娃是在18 世纪初从日本传入俄罗斯的,至今已有300 多年的历史。经过俄罗斯人的不断琢磨和改良完善,才有了今天形态各异、制作精美的套娃,而且成为俄罗斯特有的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
第四种说法是一种更为现实的说法,也是人们现在更倾向的一种说法:套娃最早的创意就是为了取悦孩子而做成的木头娃娃,孩子们都喜欢童话故事,于是故事里著名的人物、动物都被做成了娃娃。随着时间的推移,套娃逐渐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大小不一的娃娃一个套着一个,让人更觉有趣。
前言 听!这是俄罗斯的心跳
俄罗斯,“地球村”的常务理事之一。相比于美国,俄罗斯的历史并不短。相比于中国,俄罗斯的历史并不长。
在风云激荡的世界潮流中,俄罗斯如何成就了今天的角色?一个雄踞寒地却内心火热的俄罗斯,在其千百年的对外交往史中,到底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毫无疑问,俄罗斯的内心极其丰富。历史上,俄罗斯人的祖先来自东欧草原上东斯拉夫人之罗斯部族。在大约公元882 年,俄罗斯的先祖成立了自己的君主制国家——基辅罗斯,首都是基辅。1236 至1240 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西征基辅罗斯,基辅罗斯人第一次尝到了国破家亡的滋味。
从15 世纪末伊凡三世赶走蒙古人,到16 世纪30 年代西瓦里三世时俄罗斯统一国家基本形成,再到1547 年伊凡四世加冕沙皇,改称俄罗斯帝国,前后不过几十年而已。从此,俄罗斯迈上了一条通往世界强国之路。这条路既包括“十月革命”和“苏联”这些为今人所熟悉的符号,也包括“叶利钦”和“普京”。
除去意识形态的争论,苏联仅仅是更统一、更强大的俄罗斯而已。换句话说,脱掉意识形态的外衣,今日的俄罗斯,便是昨日的苏联,这一点是看国土面积,也是看经济和军事实力,更主要是看气质。
相比于历史的浩荡起伏,俄罗斯的自然环境更像是在向全世界坦白自己的真实。广袤的东欧平原、西伯利亚平原,绵延的高加索山脉、乌拉尔山脉,配以山地林立的险峻、高原挺立的倔强,共同诉说了俄罗斯人粗犷面容背后的深邃;可达100℃的高低温差,道出了俄罗斯人究竟能有多大的脾气;贝加尔湖的清澈,伏尔加河的绵长,流淌着俄罗斯的渴望和气魄。
从历史走进现实,真正能彰显一个国家或民族情怀的,莫过于衣食住行和言谈举止。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信什么,忌什么,怀念什么,习惯什么,凡此种种的日常表现,是牵动俄罗斯人神经的存在感。俄罗斯人的存在感,为所有去俄罗斯的外人发出了信号——除去自然风光的吸引力,留意俄罗斯的风土人情,是优游俄罗斯的不二法宝。
俄罗斯有着特别深厚的皇帝和革命传统,即剧烈的国家与民族的分裂和融合记忆,这样的成长背景注定了俄罗斯的政治衍生方式不同于欧美,也不同于任何一个国家,注定要走一条适合自己的政治之路。经济之路也是一样——在俄罗斯,一边计划,一边市场,以我为主,看上去是其最大心愿。
世人都说俄罗斯是“战斗的民族”,可战斗本身并没有褒贬之义。俄罗斯和太多国家发生过战争,俄罗斯和土耳其之间的战争,俄罗斯和日本之间的战争
书的封面设计,简洁而富有艺术感,仿佛一位来自远方的艺术家,用最纯净的色彩描绘出他眼中的俄罗斯。当我捧起这本书,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油然而生,仿佛它一直就应该在我手中。我翻开扉页,作者的名字并不显眼,但他的文字却有着一种独特的力量,能够轻易地抓住我的眼球。我开始阅读,发现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他能够用最平实的语言,讲述最动人的故事;他能够用最客观的视角,展现最真实的情感。我能感受到作者对俄罗斯这片土地的热爱,以及他对这个民族深沉的理解。他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带领我一点一点地去探索俄罗斯的内心世界。这本书,将是我与俄罗斯进行深度对话的开始,它将让我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有血有肉的俄罗斯。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它的“真诚”。封面设计没有丝毫的炒作,就是最质朴的呈现,仿佛是在说:“我就是我,请用心来读我。” 我小心翼翼地翻开,作者的文字如同涓涓细流,缓缓地流淌进我的心田。他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去堆砌,也没有用煽情的语调去渲染,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着关于俄罗斯的点点滴滴。我能感受到作者对这个民族深沉的爱,以及他对这个国家复杂性的深刻理解。他没有回避历史的伤痛,也没有回避现实的挑战,而是用一种更加成熟和理性的视角,去展现一个真实的俄罗斯。这本书,将是我理解俄罗斯文化、历史和人民的一扇窗口,它将带领我去感受那个民族独特的魅力,去理解他们坚韧的性格和浪漫的情怀。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便被它散发出的独特气质所吸引。它没有浮夸的宣传,也没有耀眼的头衔,但它自带一种朴实无华的光芒,仿佛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等待着有心人去发掘其内在的价值。书的装帧很有年代感,仿佛是从尘封的图书馆深处挖出来的一般,这反而让我觉得它更加真实,更加可靠。翻开扉页,我看到了作者的署名,一个我并不熟悉的 escritor,这让我更加好奇,究竟是怎样的力量,让他花费如此心血,去描绘这个遥远的国度。我试着阅读了几页,文字流畅而富有张力,仿佛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我眼前展开。我能感受到作者对俄罗斯这片土地的热爱,以及他对这个民族深沉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更是情感的传递,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俄罗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文化魅力和人文关怀的俄罗斯。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厚重感”。不是指它的物理重量,而是它传递出来的一种历史的厚重、文化的底蕴以及作者深邃的思考。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大气,没有丝毫的浮夸,仿佛是在暗示着,内容本身才是最值得关注的。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作者的文字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故事的俄罗斯。他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既有历史的宏观视角,又不失对个体命运的关怀。我能感受到作者对这个民族情感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这个国家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他没有将俄罗斯简单地标签化,而是用一种更加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去展现这个民族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将是我重新认识俄罗斯的一块重要拼图,它将帮助我打破原有的刻板印象,去发现一个更加真实、更加生动的俄罗斯。
评分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它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位沉默的智者,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待着与我进行一场深入的灵魂对话。它的外表并不张扬,但却透露出一种岁月的沉淀感,封面设计简约却极富内涵,仿佛是作者用最纯粹的笔触勾勒出的对俄罗斯的理解。我拿起它,沉甸甸的分量让我感到一种踏实,仿佛我手中握着的,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无数个关于俄罗斯的故事和情感。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文字的排版很舒服,没有压迫感,反而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开始阅读,发现作者的文笔极其细腻,他能够用最平实的语言,讲述最深刻的道理;他能够用最客观的视角,展现最真实的情感。我能感受到作者对俄罗斯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以及他对这个民族复杂情感的细腻捕捉。这本书,将是我通往俄罗斯内心深处的一扇窗户,它将带领我去感受那个民族独特的韵味,去理解他们坚韧的性格和浪漫的情怀。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的书。熟悉,是因为在无数的新闻报道、电影电视中,俄罗斯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广袤的西伯利亚,雄伟的芭蕾舞,冷峻的政治斗争,以及那些极富感染力的音乐。陌生,则是因为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始终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立体的俄罗斯。我渴望了解更深层次的东西,了解这个国家为何如此复杂,为何如此充满矛盾。而这本书,似乎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钥匙。它的厚度本身就预示着内容的丰富与翔实,字里行间流淌的,不仅仅是冰冷的事实,更是温度与情感。我看到扉页上作者的名字,一个我并不熟悉的名字,这反而让我更加期待,因为这意味着我将接触到一个全新的视角,一个未经雕琢的、真实的存在。我仿佛看到作者,在寒冷的冬日,坐在昏黄的灯光下,一字一句地敲打着这些文字,用他的心血和智慧,试图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更加清晰、更加深刻的俄罗斯。这本书,将是我理解这个民族的起点,是我探索其文化根源的阶梯。
评分一本厚重的书,书页泛黄,散发着纸张特有的陈旧气息,触感粗糙而实在。封面设计朴实无华,没有华丽的插图,只有简洁的文字,却仿佛蕴含着某种深沉的力量。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俄文,像一幅古老的地图,引导着我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虽然我尚不精通俄语,但文字的韵律和字里行间的力量,却能穿越语言的障碍,触动我内心深处的好奇。我知道,这本书是一扇门,推开它,我将进入一个充满神秘和传奇的国度。它不仅仅是关于俄罗斯的知识,更是关于俄罗斯的灵魂,是这个民族千百年来积累的情感、思想和经历的沉淀。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探寻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故事,去感受那片广袤土地上人民的生活,去理解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这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我将不仅仅是阅读,更是去感受,去思考,去与历史对话。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带给我如同穿越时空般的体验,让我仿佛置身于红场之上,聆听克里姆林宫的回响,感受贝加尔湖的宁静,品味伏特加的醇厚。
评分这本书的外观,朴实无华,却自带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它不像那些光鲜亮丽的畅销书,而是像一个埋藏在历史角落里的宝藏,等待着有缘人去发现。我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一股淡淡的纸张香气扑面而来,让我瞬间平静下来。作者的文字,如同一条涓涓细流,缓缓地流淌过我的心田,没有激烈的言辞,却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我能感受到作者对俄罗斯这片土地的热爱,以及他对这个民族深邃的思考。他没有刻意去歌颂,也没有刻意去批判,而是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语气,为我展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俄罗斯。我仿佛看到了作者,在某个寒冷的夜晚,独自坐在书桌前,用他全部的热情和智慧,为我描绘着这个古老国度的灵魂。这本书,将是我理解俄罗斯文化、历史和人民的绝佳向导。
评分封面的设计,简单到近乎粗糙,但正是这种不加修饰的风格,反而吸引了我。它不像那些市面上充斥着花哨封面和煽情标题的书籍,它有一种沉静的力量,仿佛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默默地讲述着他所经历的一切。我小心翼翼地捧起它,书页的质感传递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仿佛每一页都承载着一段被时光打磨过的记忆。我翻阅目录,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主题,从历史的脉络到文化的精髓,从地理的辽阔到民族的性格,每一个标题都像一颗小小的火种,点燃了我心中对俄罗斯的无限遐想。我试图想象作者在撰写这些文字时的情景,或许是在一个飘雪的清晨,或许是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他用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将这个庞大而复杂的国家,一点一滴地呈现在我的面前。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知识的书,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它将带领我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个古老民族的呼吸,去聆听他们内心深处的呐喊。
评分封面设计低调而富有质感,没有过多的修饰,反而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静而强大的力量。我捧起这本书,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扑鼻而来,让我瞬间沉浸在一种阅读的氛围之中。翻开书页,我看到了作者用一种深邃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为我展开了一个关于俄罗斯的宏大叙事。文字间流淌着的是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的敬畏,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我仿佛看到了作者,在异国他乡,用他饱含深情的文字,为我描绘着这个民族的苦难与辉煌,他们的爱与恨,他们的坚韧与浪漫。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立体、更加有血有肉的俄罗斯。我期待着,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够与作者一起,深入探索这个古老国度的灵魂,感受那片土地上人民的心跳。
评分这套书挺实用的
评分很好
评分不错,简洁易懂.
评分很好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的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不错,简洁易懂.
评分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