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紫剑 著
图书标签:
  • 互联网金融
  • 金融科技
  • 普惠金融
  • 数字经济
  • 金融创新
  • 风险管理
  • 在线支付
  • 众筹
  • 区块链
  • 金融监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499626
版次:1
商品编码:1198154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教育部《电子商务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编写,是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推荐用书。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以无法估量的速度和能量改变着当代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为金融业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挑战和机遇,互联网金融已成为近年来金融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
  本书依托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应用发展现状和新理论研究成果编写而成,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基础(第1~2章)、运作模式(第3~9章)和风控监管(第10章)3个部分,共计10章。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介绍了“互联网引发的金融变革”和“互联网金融概况”;运作模式部分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和案例说明,介绍了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的基本含义、特点、运作模式、发展现状和趋势等;风控监管部分则从整体上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种类及各类风险的表现形式和成因,并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控制方法和监管机制。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金融、电子商务类专业的学生学习互联网金融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互联网金融从业者以及对互联网金融感兴趣的各行业人士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互联网引发的金融变革
1.1金融发展中的金融功能和金融创新
1.2互联网发展概况
1.3互联网引发的金融变革
第2章互联网金融概况
2.1互联网金融概述
2.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况
第3章金融互联网——信息化金融机构
3.1金融互联网概述
3.2网络银行
3.3网络证券
3.4网络保险
第4章第三方支付
4.1第三方支付概况
4.2第三方支付的运营模式及其影响和趋势
4.3第三方支付的风险防控
第5章P2P网络贷款
5.1P2P网络贷款概况
5.2P2P网络贷款的运营模式
5.3P2P网络贷款的风险控制与监管
第6章众筹
6.1众筹概况
6.2众筹的运营模式
6.3众筹的风险控制与监管
第7章互联网金融门户
7.1互联网金融门户概况
7.2互联网金融门户的运营模式
7.3互联网金融门户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7.4互联网金融门户的风险分析及防范
第8章大数据金融
8.1大数据金融概况
8.2大数据金融的运营模式
8.3大数据金融发展趋势
第9章数字货币
9.1数字货币概述
9.2数字货币的产生、发展和实际应用
9.3数字货币的风险控制与监管
第10章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和监管
10.1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种类和控制方法
10.2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机制和监管模式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互联网金融》:
  1)国外第三方支付发展状况
  (1)美国
  第三方支付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独立销售组织(Independent Sales Organization)制度,简称ISO制度。第三方支付服务商通过和银行、运营商、认证机构等合作,并以银行的支付结算功能为基础,向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支付结算服务和营销增值服务。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金融服务等行业发展迅速,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网上交易十分频繁,原有的销售组织不再适用。由于信用卡和支票在美国已成为主要的线下支付工具,且以银行为主体的网上基础建设和业务流程早已成形,因而到第三方支付企业兴起时,其金融基础建设的改造成本较低,发展很快。目前,以PayPal、MoneyGram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机构在全球第三方支付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另外,美国的相关监管组织体系和监管法规也已发展成熟。美国对于第三方支付采取的是多元化监管方式,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即联邦层次的监管和州层次的监管。每个州可以根据本州的法律制定对第三方网上支付的监管措施,同时,第三方支付企业需要在美国财政部的金融犯罪执行网络进行注册并且接受联邦和州两级反洗钱监管、及时汇报并保存可疑交易记录。总体来说,美国第三方支付机构至少要接受注册、电子转账、消费信用、账单信息、公平贸易、消费者隐私保护、存款保险以及反洗钱等诸多方面的监管。
  (2)欧洲
  欧洲的电子商务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各个国家的发展状况不平衡,呈现从北到南依次递减的状况,北欧国家比如丹麦、瑞典、芬兰、挪威发展比较领先,中欧国家如德国、英国、法国和其他中欧国家的发展处于中等,而意大利、希腊等南欧国家的发展较为缓慢。比较知名的第三方机构有荷兰的GlobalCollect、英国的Worldpay和Ukash等。欧盟规定网上第三方支付媒介只能是商业银行货币或者是电子货币,这就要求第三方支付企业必须获得商业银行的牌照或者电子货币公司的牌照才能开展第三方支付业务。实际上,欧盟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就是通过监管电子货币的交易状况实现的。
  ……
《星河之弈》 在一个遥远的未来,人类的足迹早已遍布银河系的无数星系。古老而神秘的“以太流”网络,如同宇宙中的血管,连接着所有文明,传递着信息、思想,甚至灵魂的共鸣。然而,在这个高度发达的文明交织体中,一场席卷星际的瘟疫——“信息枯萎症”——悄然蔓延。患者会逐渐丧失记忆,思想变得混乱,最终沦为行尸走肉。 故事的主角,艾莉亚·文森特,是星际联合科学院的一名普通历史学家。她性格内敛,对古老文明的研究有着近乎偏执的热情,尤其着迷于那些在“以太流”记录中被遗忘的片段。一天,她在整理一份来自未知星域的尘封档案时,偶然发现了一个被加密的代码片段,其复杂的程度远超她所接触过的任何已知技术。出于好奇,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微薄的资源,开始尝试破解。 随着破解的深入,艾莉亚逐渐揭开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这个代码片段并非某个文明的技术文档,而是一段古老文明——“寂静之歌”——留下的警告。他们曾是银河中最辉煌的文明之一,却因为过度依赖“以太流”的网络,最终被一种未知的“熵”所吞噬,导致整个文明瞬间消亡,只留下一些残缺的“以太流”印记。“信息枯萎症”正是这种“熵”以瘟疫形式的复现,它并非来自外部的攻击,而是“以太流”网络自身在承载海量信息和复杂计算过程中产生的必然衰败。 艾莉亚深知事态的严重性,但她微不足道的身份和有限的资源让她感到无力。她尝试向星际联合科学院的高层报告,但她的发现被视为无稽之谈,被认为是历史学家过度解读的幻想。在绝望中,她回想起“寂静之歌”留下的另一段残缺信息,似乎指向一个传说中的“源点”——“以太流”网络的起源之地,那里或许隐藏着对抗“熵”的关键。 为了拯救无数即将被“信息枯萎症”吞噬的生命,艾莉亚孤身一人,踏上了寻找“源点”的未知旅程。她驾驶着一艘老旧的勘探飞船,穿越未知的星域,躲避着星际海盗的袭击,利用“寂静之歌”留下的模糊线索,在星辰大海中艰难前行。她遇到的不仅仅是宇宙的浩瀚与危险,更是各种形态迥异的外星文明。 在旅途中,她遇到了格拉克斯,一个来自饱受“信息枯萎症”侵扰的行星的战地工程师。格拉克斯身负家仇,对“以太流”网络充满了仇恨,但他却拥有精湛的工程技术和不屈的战斗意志。起初,他对艾莉亚的“古老传说”嗤之以鼻,但在共同面对危险,以及看到艾莉亚对生命的珍视后,他逐渐被她的信念所感染,成为了她最可靠的伙伴。 他们还邂逅了赛琳娜,一位来自被称为“数据精灵”的神秘种族。赛琳娜能够直接感知“以太流”中的细微波动,她通过“数据精灵”的独特方式,为艾莉亚提供了关于“熵”的更深层信息,并指引他们避开了一些危险的“信息陷阱”。 随着旅程的深入,他们发现“熵”并非全然是毁灭性的。它也是宇宙演化和信息更新的一种自然力量,只是在“以太流”网络中,这种力量被失控地放大。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引导”而非“压制”它,如何找到一种平衡,让信息得以流动,但又不至于被“熵”所剥离。 最终,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抵达了传说中的“源点”。那里并非想象中的高科技遗迹,而是一个由纯粹能量构成的奇异空间。在“源点”,艾莉亚和伙伴们了解到,对抗“信息枯萎症”的关键并非技术,而是“理解”与“共鸣”。“以太流”网络的核心并非冰冷的代码,而是无数生命思想的集合。真正的解药,是重新连接那些被遗忘的情感、记忆和故事,让“以太流”重新充满“人性”的光辉,从而稀释和平衡“熵”的力量。 艾莉亚和她的伙伴们,凭借着在旅途中积累的智慧、勇气和彼此之间的信任,成功地将“寂静之歌”留下的、关于“理解”与“共鸣”的古老智慧,通过“以太流”网络传播出去。他们并非拯救了世界,而是点燃了希望的火种,唤醒了沉睡在“以太流”深处的生命力。 《星河之弈》讲述了一个关于知识、勇气、友谊以及在信息洪流中寻找人类本质的故事。它探讨了文明的未来,以及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如何才能不被技术所淹没,而是真正掌握它,并用它来守护我们珍视的一切。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真是期待了好久,一直想找一本能系统梳理清楚到底什么是“互联网金融”的书,毕竟现在这个词太常听到了,从支付到理财,再到贷款,似乎方方面面都被它渗透了。拿到手里迫不及待地翻开了,果然没让我失望。首先,作者在开篇就非常清晰地定义了互联网金融的范畴,并且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案例,让我这个对技术不算特别精通的人也能很快理解。它不是简单地把传统金融搬到线上,而是对金融服务的模式、流程、产品以及风险控制都进行了重塑。书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P2P、众筹、第三方支付、虚拟货币等等细分领域,每个部分都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地揭示了其运作的逻辑和背后的技术支撑。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伴随的风险和挑战,而是将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比如信息安全、监管套利、技术泡沫等等,让我对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知。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像是经历了一次精彩的头脑风暴,对于如何理解当下的金融格局,以及未来金融的发展趋势,都有了醍醐灌顶般的豁然开朗。

评分

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个事物,不能只看它的表面光鲜,更要深入挖掘其内在的肌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出色。它没有落入泛泛而谈的窠臼,而是选取了一些极具代表性的案例,比如某家支付巨头是如何颠覆传统银行的支付体系,或者某款理财产品是如何利用大数据精准推荐给用户的。作者通过对这些案例的细致解剖,展现了技术如何驱动金融创新,以及新的商业模式是如何诞生的。更难得的是,这本书在技术解读方面也恰到好处,不会让非技术读者感到晦涩难懂,又能让有一定技术背景的人看到其精妙之处。例如,关于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作者用非常直观的比喻解释了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性,以及这将如何改变信任的基石。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看一本金融的书,更像是在阅读一部关于技术如何重塑社会各个角落的编年史。它让我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该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辨别真正有价值的创新,而不是被瞬息万变的潮流所裹挟。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成功地将一个看似高深莫测的领域,变得触手可及。作者在构思这本书时,显然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他们最可能遇到的困惑和想要了解的内容。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用户体验”在互联网金融中的重要性分析。它不再仅仅是冰冷的金钱数字,而是关乎用户能否便捷、安全地完成金融操作,以及能否获得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通过大量实际案例的呈现,我看到了互联网技术如何被巧妙地融入到金融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用户满意度。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金融不再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专利,而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大众普及,并且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它不仅是一本关于金融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和适应时代变革的书,它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来读这本书的,因为“互联网金融”这个词确实充满了神秘感和吸引力。没想到,它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很多固有印象。作者非常巧妙地将宏观的金融理论和微观的实际操作相结合,让我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金融业的演进。书中的很多观点都让我眼前一亮,比如关于“数据资产”的概念,以及它如何在互联网金融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数据的价值。另外,作者对于金融科技(FinTech)的解读也非常到位,它不仅仅是互联网和金融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全新的科技驱动的金融生态。在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结合自己使用各种金融APP的经验去对照书中的理论,发现很多现象都有了合理的解释。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循循善诱地向你揭示着金融世界的奥秘,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这个复杂而迷人的领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洞察。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可以用“专业而接地气”来形容。作者并没有选择那些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堆砌,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的语言,将互联网金融的复杂概念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分类和解读,让我能够清晰地分辨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优势以及潜在的风险。比如,在讲述第三方支付时,作者不仅分析了其便捷性,还深入探讨了其在整个支付链条中的角色,以及对传统银行支付业务的冲击。这种深入细致的分析,让我对金融服务从产生到交付的整个过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此外,书中对于监管政策的探讨也十分及时和具有前瞻性,这对于理解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它让我明白,创新与合规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的关系。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当下和未来的金融世界,多了一份从容和自信,不再是那个对新兴金融事物一知半解的旁观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