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理论知识结构完整性,重视实践前瞻性环节;
内容基于流行的ARM Cortex-A9处理器,丰富实用的项目开发案例;
所有实验均可通过FS-JTAG仿真器;
+FS4412硬件平台验证
作为一种32位高性能、低成本的嵌入式RISC微处理器,ARM目前已经成为应用*广泛的嵌入式处理器。目前Cortex-A系列处理器已经占据了大部分中高端产品市场。在全面介绍Cortex-A9处理器的体系结构、编程模型、指令系统及开发环境的同时,以基于Cortex-A9的应用处理器??S5PV210为核心,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及相关接口技术。接口技术涵盖了I/O、中断、串口、存储器、PWM、A/D、DMA、IIC、SPI、Camera、LCD等,并提供了大量的实验例程。
秦山虎、刘洪涛
《Struts架构开发入门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
《Eclipse架构开发入门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
《征服Ajax Web2.0开发入门与项目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
《Word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Powerpoint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计算机培训中级教程》(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年
《微机原理》(北京商务出版社) 1999年
第1 章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 
1.1 嵌入式系统概述
1.1.1 嵌入统简介
1.1.2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1.1.3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 
1.2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1.2.1 嵌入式系统硬件组成 
1.2.2 嵌入式系统软件组成
1.3 嵌入式操作系统举例
1.3.1 商业版嵌入式操作系统
1.3.2 开源版嵌入式操作系统 
1.4 嵌入式系统开发概述 
1.5 学好微处理器在嵌入式学习中的重要性
1.6 本章小结 
1.7 练习题
第2 章 嵌入式ARM 技术概论
2.1 ARM 体系结构的技术特征及发展
2.1.1 ARM 公司简介 
2.1.2 ARM 技术特征
2.1.3 ARM 体系架构的发展
2.2 ARM 微处理器简介
2.2.1 ARM9 处理器系列
2.2.2 ARM9E 处理器系列 
2.2.3 ARM11 处理器系列 
2.2.4 SecurCore 处理器系列
2.2.5 StrongARM 和Xscale 处理器系列VI
2.2.6 MPCore 处理器系列 
2.2.7 Cortex 处理器系列
2.2.8 最新ARM 应用处理器发展现状 
2.3 ARM 微处理器结构
2.3.1 ARM 微处理器的应用选型
2.3.2 选择ARM 芯片的一般原则
2.3.3 选择一款适合ARM 教学的CPU
2.4 Cortex-A9 内部功能及特点
2.5 数据类型
2.5.1 ARM 的基本数据类型
2.5.2 浮点数据类型
2.5.3 存储器大/小端
2.6 Cortex-A9 内核工作模式
2.7 Cortex-A9 存储系统
2.7.1 协处理器(CP15)
2.7.2 存储管理单元(MMU)
2.7.3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2.8 流水线
2.8.1 流水线的概念与原理 
2.8.2 流水线的分类 
2.8.3 影响流水线性能的因素 
2.9 寄存器组织
2.10 程序状态寄存器 
2.11 三星Exynos4412 处理器介绍
2.12 FS4412 开发平台介绍
2.13 本章小结 
2.14 练习题
第3 章 ARM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 
3.1 ARM 处理器的寻址方式 
3.1.1 数据处理指令寻址方式
3.1.2 内存访问指令寻址方式
3.2 ARM 处理器的指令集
3.2.1 数据操作指令 
3.2.2 乘法指令
3.2.3 Load/Store 指令
3.2.4 跳转指令
3.2.5 状态操作指令 
3.2.6 协处理器指令 
3.2.7 异常产生指令
3.2.8 其他指令介绍
3.3 本章小结
3.4 练习题 
第4章 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1 GNU ARM 汇编器支持的伪操作
4.1.1 伪操作概述
4.1.2 数据定义(Data Definition)伪操作 
4.1.3 汇编控制伪操作 
4.1.4 杂项伪操作 
4.2 ARM 汇编器支持的伪指令
4.2.1 ADR 伪指令 
4.2.2 ADRL 伪指令 
4.2.3 LDR 伪指令 
4.3 GNU ARM 汇编语言的语句格式 
4.4 ARM 汇编语言的程序结构
4.4.1 汇编语言的程序格式
4.4.2 汇编语言子程序调用
4.4.3 过程调用标准AAPCS 
4.4.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举例
4.5 汇编语言与C 语言的混合编程
4.5.1 GNU ARM 内联汇编
4.5.2 混合编程调用举例
4.6 本章小结 
4.7 练习题 
第5 章 ARM开发及环境搭建 
5.1 仿真器简介 
5.1.1 FS-JTAG 仿真器介绍
5.1.2 ULINK 介绍
5.2 开发环境搭建 
5.2.1 XP 环境安装FS-JTAG 工具 
5.2.2 开发板硬件连接 
5.2.3 USB 转串口驱动安装 
5.2.4 Putty 串口终端配置 
5.3 Eclipse for ARM 使用 
5.4 在开发环境中添加FS4412 工程 
5.5 编译工程 
5.6 调试工程 
5.6.1 配置FS-JTAG 调试工具 
5.6.2 配置调试工具 
5.7 本章小结 
5.8 练习题 
第6 章 GPIO 
6.1 GPIO 功能介绍 
6.2 Exynos4412-GPIO 控制器详解 
6.2.1 GPIO 功能描述 
6.2.2 GPIO 特性
6.2.3 GPIO 分组
6.2.4 GPIO 常用寄存器分类 
6.2.5 GPIO 寄存器详解 
6.2.6 GPIO 寄存器封装 
6.3 GPIO 的应用实例
6.3.1 GPIO 实例内容和原理 
6.3.2 GPIO 实例硬件连接
6.3.3 GPIO 实例软件设计 
6.3.4 GPIO 实例代码 
6.3.5 GPIO 实例现象
6.4 本章小结
6.5 练习题 
第7 章 ARM异常及中断处理 
7.1 ARM 异常中断处理概述
7.2 ARM 体系异常种类
7.3 ARM 异常的优先级
7.4 ARM 处理器模式和异常
7.5 ARM 异常响应和处理程序返回 
7.5.1 中断响应的概念
7.5.2 ARM 异常响应流程 
7.5.3 从异常处理程序中返回
7.6 ARM 的SWI 异常中断处理程序设计
7.7 本章小结
7.8 练习题 
第8 章 FIQ和IRQ 中断 
8.1 ARM 中断控制器简介 
8.1.1 中断软件分支处理(NVIC 和GIC)
8.1.2 硬件支持的分支处理(VIC)
8.2 通用中断控制器(GIC)
8.2.1 GIC 功能模块 
8.2.2 GIC 中断控制器中断类型 
8.2.3 GIC 中断控制器中断状态 
8.2.4 GIC 中断处理流程
8.3 Exynos4412 中断源 
8.4 Exynos4412-GIC 寄存器详解 
8.5 GIC 中断应用实例 
8.5.1 GIC 中断实例内容和原理 
8.5.2 GIC 中断实例硬件连接 
8.5.3 GIC 中断实例软件设计 
8.5.4 GIC 中断实例代码 
8.5.5 GIC 中断实例现象 
8.6 本章小结 
8.7 练习题 
第9 章 通用异步收发(UART)接口 
9.1 通用异步收发(UART)接口简介 
9.1.1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概念 
9.1.2 异步串行方式的特点 
9.1.3 异步串行方式的数据格式 
9.1.4 同步串行方式的特点 
9.1.5 同步串行方式的数据格式 
9.1.6 波特率、波特率因子与位周期 
9.1.7 RS-232C 串口规范 
9.1.8 RS-232C 接线方式 
9.2 Exynos4412-UART 控制器详解 
9.2.1 UART 控制器概述 
9.2.2 UART 控制器框架图
9.2.3 UART 寄存器详解 
9.3 UART 接口应用实例 
9.3.1 UART 接口实例内容和原理 
9.3.2 UART 实例硬件连接 
9.3.3 UATR 实例软件编写 
9.3.4 UART 实例调试和运行现象 
9.4 本章小结 
9.5 练习题 
第10 章 PWM 定时器 
10.1 定时器和PWM 简介 
10.1.1 定时器概述 
10.1.2 脉冲宽度调制(PWM)概述 
10.2 Exynos4412-PWM 定时器详解 
10.2.1 PWM 定时器概述
10.2.2 PWM 定时器寄存器详解 
10.2.3 PWM 定时器双缓冲功能 
10.2.4 PWM 信号输出
10.3 PWM 定时器应用实例一:定时触发 
10.3.1 定时触发实例内容和原理
10.3.2 定时触发实例硬件连接 
10.3.3 定时触发软件设计和代码
10.3.4 定时触发实例现象 
10.4 PWM 定时器应用实例二:PWM 输出 
10.4.1 PWM 输出实例内容和原理
10.4.2 PWM 输出实例硬件连接
10.4.3 PWM 输出软件设计
10.4.4 PWM 输出实例现象
10.5 本章小结
10.6 练习题
第11 章 看门狗定时器 
11.1 看门狗简介
11.2 Exynos4412 看门狗定时器详解
11.2.1 看门狗定时器概述
11.2.2 看门狗定时器寄存器详解
11.3 看门狗定时器实例
11.3.1 看门狗定时器实例内容和原理
11.3.2 看门狗定时器实例软件设计
11.3.3 看门狗定时器实例代码
11.3.4 看门狗定时器实例现象
11.4 本章小结 
11.5 练习题 
第12 章 RTC 定时器 
12.1 RTC 定时器简介
12.2 Exynos4412-RTC 定时器详解 
12.2.1 RTC 定时器概述 
12.2.2 RTC 定时器寄存器详解 
12.2.3 BCD 码 
12.3 RTC 定时器实例 
12.3.1 RTC 定时器实例内容和原理
12.3.2 RTC 定时器实例软件设计 
12.3.3 RTC 定时器实例代码 
12.3.4 RTC 定时器实例现象 
12.4 本章小结 
12.5 练习题 
第13 章 A/D 转换器 
13.1 A/D 转换器原理 
13.1.1 A/D 转换基础 
13.1.2 A/D 转换的技术指标 
13.1.3 A/D 转换器类型 
13.1.4 A/D 转换的一般步骤 
13.2 Exynos4412- A/D 转换器概述 
13.2.1 A/D 转换器概述 
13.2.2 A/D 转换器特点 
13.2.3 A/D 转换器寄存器解析 
13.3 A/D 转换器应用实例 
13.3.1 A/D 转换器实例内容和原理 
13.3.2 A/D 转换器实例硬件连接 
13.3.3 A/D 转换器实例软件设计 
13.3.4 A/D 转换器实例代码 
13.3.5 A/D 转换器实例现象 
13.4 本章小结 
13.5 练习题 
第14 章 I2C 总线 
14.1 I2C 总线协议
14.1.1 I2C 总线协议简介 
14.1.2 I2C 总线协议内容 
14.2 Exynos4412-I2C 控制器详解 
14.2.1 I2C 控制器概述II
14.2.2 I2C 控制器框架图 
14.2.3 I2C 控制器寄存器详解 
14.2.4 I2C 控制器操作流程 
14.3 I2C 接口应用实例 
14.3.1 I2C 实例内容和原理 
14.3.2 I2C 实例硬件连接 
14.3.3 I2C 实例软件设计 
14.3.4 I2C 实例代码 
14.3.5 I2C 实例现象 
14.4 本章小结 
14.5 练习题 
第15 章 SPI 接口 
15.1 SPI 总线协议 
15.1.1 SPI 总线协议简介 
15.1.2 SPI 总线协议内容
15.2 Exynos4412-SPI 控制器详解
15.2.1 SPI 控制器概述 .
15.2.2 SPI 控制器时钟源控制 
15.2.3 SPI 控制器寄存器详解
15.3 SPI 接口应用实例 
15.3.1 SPI 实例内容和原理 
15.3.2 SPI 实例硬件连接
15.3.3 SPI 实例软件设计
15.3.4 SPI 实例代码
15.3.5 SPI 实例现象
15.4 本章小结 
15.5 练习题
前 言
随着消费群体对产品要求的日益提高,嵌入式技术在机械器具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信息通信业、信息服务业等领域得到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并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ARM 作为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嵌入式RISC 微处理器,已得到最广泛的应用。目前,Cortex-A 系列处理器已经占据了嵌入式处理器大部分的中高端产品市场,尤其是在移动
设备市场上,几乎占据了绝对垄断的地位。
伴随着基于Android、IOS 系统的智能硬件应用发展,ARM 也越来越被大家所了解和接受,企业对ARM 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各高校也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设置了相关课程。但建立一套完整的嵌入式教学课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如何和企业需求相结合,更是高校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目前市场上的嵌入式开发相关书籍大多是针对研发人员编写的,并不太适合高校教学使用。北京华清远见科技信息有限公司长期以来致力于嵌入式培训,为市场输送了大量的嵌入式人才。为了普及嵌入式技术,公司计划着手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编写一套嵌入式教材。教材的内容涵盖ARM 体系结构、接口技术、Linux 操作系统、Linux C 语言及Linux 应用开发实训。本书重点讲解ARM 体系结构及接口技术部分。
在学习本书之前,读者需要掌握数字电路、C 语言等基础知识。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掌握ARM 体系结构和基于Cortex-A9 核心的Exynos4412 处理器常见硬件接口的开发方法。
本书以Exynos4412 处理器为平台,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各个主要环节。本书侧重实践,辅以代码讲解,从分析的角度来学习嵌入式开发的各种技术。本书使用的工具是FS-JTAG 仿真器。FS-JTAG 是华清远见研发中心为了推进Cortex-A9 ARM 处理器的教学,提高合作企业及合作院校广大技术爱好者和培训学员的学习效率,研发出的低价的可以支持Cortex-A9 的ARM 仿真器。
本书将嵌入式软/硬件理论讲解和嵌入式实验实践融合在一起,全书共15 章。其中,第1 章为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组成及嵌入式开发概述。第2章为ARM 技术概述,讲解了ARM 体系结构、应用选型及编程模型等。第3 章为ARM 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重点介绍了ARM 指令集。第4 章为ARM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主要介绍了GUN ARM 汇编伪操作、GNU ARM 汇编支持的伪指令、汇编语言与C 语言的混合编程。第5 章为ARM 开发环境搭建,包括Eclipse 环境介绍、FS-JTAG 仿真器使用等。第6 章为GPIO 编程,介绍了GPIO 的概念及Exynos 4412 的GPIO 操作方法。第7 章为ARM 异常及中断处理,介绍了ARM 处理器的异常处理的先关概念和异常处理流程。第8 章为FIQ 和IRQ 中断,着重讲解了编程中最常用的FIQ 和IRQ 中断,以及Exynos4412ARM 处理器开发详解:基于ARM Cortex-A9 处理器的开发设计IV的中断控制器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第9 章为串行通信接口,介绍了串行通信的概念及Exynos4412 串口的操作方法。第10 章为PWM 定时器,介绍了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和PWM定时器的操作方法。第11 章为看门狗定时器,介绍了看门狗定时器接口的操作方法。第12 章为RTC 定时器,介绍了RTC 定时器接口的操作方法。第13 章为A/D 转换器,介绍了A/D 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及Exynos4412-A/D 控制器的操作方法。第14 章为I2C 接口,结合MPU6050 姿态传感器,讲解了I2C 协议和Exynos44p12 的I2C 控制器开发方法。第15 章为SPI 接口,结合CAN 控制器芯片MCP2515,介绍了SPI 总线协议和Exynos4412-SPI 控制器开发方法。
本书的出版要感谢华清远见嵌入式培训中心的无私帮助。本书的前期组织和后期审校工作都凝聚了培训中心几位老师的心血,他们认真阅读了书稿,提出了大量中肯的建议,并帮助纠正了书稿中的很多错误。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对于本书的批评和建议,可以发表到www.farsight.com.cn 技术论坛。
编 者2016 年5 月
我是一名刚入行嵌入式开发不久的新手,对于 ARM Cortex-A9 这样的高性能处理器,一直感到有些敬畏。然而,《ARM处理器开发详解:基于ARM Cortex-A9处理器的开发设计》这本书,却如同一个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将我带入了 ARM 处理器的世界。这本书最让我感到兴奋的是,它不仅讲解了处理器的理论知识,更注重实际的开发设计。书中关于时钟域(Clock Domains)和复位(Reset)机制的详细描述,对于初学者理解硬件系统的启动和运行至关重要。我曾因为对复位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敏感性理解不清,而导致系统启动失败。本书中关于复位序列、时钟分频器以及时序要求的解释,为我提供了清晰的指导。此外,书中对中断控制器(GIC)的详解,包括中断向量、优先级、边沿触发和电平触发等概念,让我能够更好地设计和实现中断服务程序(ISR),确保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作者在书中还提到了许多实际开发中容易遇到的陷阱和注意事项,例如关于内存对齐、数据缓存失效以及指令缓存预热等问题,这些宝贵的经验之谈,大大避免了我走弯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大量的图例和流程图,让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我感觉就像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一起学习一样。
评分不得不说,《ARM处理器开发详解:基于ARM Cortex-A9处理器的开发设计》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一名长期在嵌入式领域摸爬滚打的技术人员来说,简直是一场及时雨。我从事的领域一直紧密围绕着 ARM 架构,但此前总觉得对 Cortex-A9 这款主流的高性能处理器,在理解上总隔着一层纱。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将那层纱揭开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处理器的低功耗设计和电源管理方面所做的详尽阐述。在如今对能效比要求越来越高的嵌入式设备设计中,这一点尤为重要。书中关于动态电压频率调整(DVFS)、时钟门控(Clock Gating)、电源门控(Power Gating)等技术的讲解,让我对如何在软件层面最大化地利用硬件的省电特性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尝试将书中所学到的优化策略应用到我正在开发的一个便携式设备项目中,结果令人欣喜——设备的续航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同时性能也并未受到明显影响。此外,本书对于系统总线架构(如 AXI 总线)的讲解,也让我对数据在处理器、内存和外设之间的高速传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解这些总线协议的工作原理,对于设计高效的数据流和避免总线瓶颈至关重要。书中通过大量的框图和时序图,将复杂的总线交互过程可视化,让我不再为这些抽象的概念而头疼。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思考,如何去理解,如何在看似复杂的技术背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评分作为一名对嵌入式系统性能优化充满追求的工程师,《ARM处理器开发详解:基于ARM Cortex-A9处理器的开发设计》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对 ARM Cortex-A9 处理器微架构的精细剖析。作者在讲解分支预测(Branch Prediction)和指令乱序执行(Out-of-Order Execution)时,运用了大量的图示和逻辑流程图,将这些现代处理器设计的核心技术呈现得清晰明了。我曾一度对如何优化代码以适应处理器的乱序执行特性感到困惑,而本书提供的理论框架和实际代码优化建议,让我得以更有效地利用处理器的执行能力,减少流水线停顿(Pipeline Stalls),从而显著提升程序的运行速度。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指令流水线(Instruction Pipeline)和执行单元(Execution Units)的章节。作者详细介绍了流水线的深度、各阶段的功能以及如何通过指令调度来最大化流水线利用率。这对于我进行性能瓶颈分析和代码优化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指导。书中还讨论了关于指令预取(Instruction Prefetching)和数据预取(Data Prefetching)的策略,这对于提升程序执行的流畅性至关重要。我曾利用书中的知识,在实际项目中成功地减少了因数据依赖和指令依赖导致的性能损失。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参考书,更是一本能够帮助开发者深入理解处理器工作原理,从而进行高效优化的“武功秘籍”。
评分我一直对嵌入式系统的底层开发充满热情,尤其是 ARM 架构,而《ARM处理器开发详解:基于ARM Cortex-A9处理器的开发设计》这本书,则是我近年来阅读过的关于 ARM Cortex-A9 最为系统和深入的一部著作。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我惊叹。作者在描述处理器与内存交互的细节时,花了很多篇幅讲解内存控制器(Memory Controller)和外部内存接口(如 DDR),这对于理解系统整体性能瓶颈非常关键。我曾遇到过由于内存访问延迟过高而导致的应用性能下降问题,通过阅读本书中关于内存时序、刷新周期、预充电等概念的解释,我才恍然大悟,并找到了优化内存配置的方向。书中对于缓存(Cache)的设计和工作原理的阐述更是深入人心。它不仅仅讲解了 L1、L2、L3 缓存的层级结构,更深入到缓存行(Cache Line)、写策略(Write Policies)、替换算法(Replacement Algorithms)以及缓存一致性协议(Cache Coherency Protocols)等核心细节。我曾经尝试过自己实现一个简单的内存管理器,但由于对缓存行为的理解不足,导致了不少性能问题。而本书的讲解,让我对如何编写能充分利用 CPU 缓存的代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对于提升程序的执行效率至关重要。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十分实用,作者通过实际的开发场景,展示了如何运用书中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大大增强了我的学习效果。
评分在阅读《ARM处理器开发详解:基于ARM Cortex-A9处理器的开发设计》之前,我对 ARM Cortex-A9 的理解主要停留在其基本功能和应用层面。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令人惊叹的深度,将我带入了处理器的内部世界。作者对异常处理(Exception Handling)和中断(Interrupts)的阐述尤为精彩。在嵌入式系统中,稳定可靠的异常和中断处理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石。本书详细解释了不同类型的异常(如重置、未定义指令、SMC 调用、prefetch abort、data abort、IRQ、FIQ 等)以及它们是如何被处理器识别、处理,并最终通过异常向量表跳转到相应的处理程序。我曾因为对中断优先级和嵌套中断处理机制理解不深,而导致系统中出现一些难以复现的 bug。通过阅读本书,我才真正理解了全局中断使能/禁用、中断控制器(GIC)的配置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优先级冲突等关键问题。此外,书中对存储器保护单元(MPU)和内存管理单元(MMU)的对比讲解,也让我对如何在不同安全级别和内存访问权限下设计系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对于开发需要多任务、多用户或者需要隔离关键代码的嵌入式系统至关重要。本书的写作风格严谨而不失趣味,将复杂的技术概念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度和学习的兴趣。
评分《ARM处理器开发详解:基于ARM Cortex-A9处理器的开发设计》这本书,对于我而言,是一次知识的“洗礼”。它不仅仅提供了关于 ARM Cortex-A9 处理器的技术细节,更重要的是,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具有逻辑性的知识体系。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协处理器(Coprocessor)接口和扩展性的章节。Cortex-A9 支持用户自定义协处理器,这为在处理器内部集成专用硬件加速器提供了可能。本书详细讲解了协处理器寄存器、指令以及与主处理器的数据交换机制。这让我得以思考如何在未来的产品设计中,通过集成定制化的协处理器来解决特定的计算难题,从而实现性能上的飞跃。此外,书中对调试接口(如 JTAG)和调试技术的深入探讨,也为我日后的开发调试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了解如何使用调试器来单步执行代码、查看寄存器状态、设置断点以及跟踪内存访问,是高效解决嵌入式系统bug的关键。我曾受益于书中关于逻辑分析仪和示波器在硬件调试中的应用介绍,这让我能够更全面地从硬件层面去分析问题。这本书的严谨性体现在其对每一个细节的深入挖掘,而其易读性则体现在作者对复杂概念的清晰解释和丰富的图示运用。
评分坦白说,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ARM处理器开发详解:基于ARM Cortex-A9处理器的开发设计》,但这本书的质量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关于 ARM Cortex-A9 处理器开发的“哲学指南”。作者在书中对于功耗优化和性能调度的平衡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不仅介绍了硬件层面的电源管理技术,更重要的是,结合软件层面,阐述了如何通过精细化的任务调度、算法优化以及动态频率和电压调整(DVFS)来在性能和功耗之间取得最佳平衡。我曾在设计一个对功耗极其敏感的物联网设备时,陷入了性能和续航的困境,而本书提供的分析方法和优化思路,为我指明了方向,让我能够设计出更加高效和节能的产品。书中关于性能计数器(Performance Counters)的讲解也十分实用。通过利用性能计数器,我可以对程序的执行过程进行精细化的监控和分析,找出性能瓶颈所在,例如缓存未命中率、分支预测失败率、流水线停顿等,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本书的语言风格既专业又易懂,即使是对于一些晦涩的技术概念,作者也能通过恰当的比喻和详实的案例来解释清楚。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 ARM Cortex-A9 开发者提供了一本不可或缺的宝藏。
评分《ARM处理器开发详解:基于ARM Cortex-A9处理器的开发设计》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部关于 ARM Cortex-A9 处理器开发的“百科全书”。它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我的预期。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内存屏障(Memory Barriers)和内存模型(Memory Model)的讨论。在多核处理器系统中,如何保证不同核心之间对共享内存的访问顺序和一致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本书详细解释了 DMB(Data Memory Barrier)、DSB(Data Synchronization Barrier)和 ISB(Instruction Synchronization Barrier)等内存屏障指令的作用,以及它们在实现原子操作和同步机制中的重要性。这对于我开发多线程或多进程的嵌入式应用至关重要,能够避免由于竞态条件(Race Condition)而导致的错误。此外,书中还探讨了不同处理器核心之间的通信机制,如通过共享内存、信号量和事件标志等方式,这为构建分布式嵌入式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本书的章节组织逻辑清晰,每一部分都承接上一部分的内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即使是对 ARM 架构有一定了解的开发者,也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更深入的理解。
评分这本《ARM处理器开发详解:基于ARM Cortex-A9处理器的开发设计》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用醇厚的声音娓娓道来,将ARM Cortex-A9这颗复杂却又充满魅力的心脏,剖析得淋漓尽致。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这本书的,当时我正面临着一个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棘手项目,需要对底层的处理器硬件有更深入的理解,而市面上充斥着大量泛泛而谈的资料,真正能触及核心、深入骨髓的却少之又少。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其严谨的结构和详实的内容所吸引。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指令集或寄存器,而是从Cortex-A9架构的宏观设计理念出发,逐步深入到微观的执行单元、缓存机制、中断控制器等关键组件。每一章节都像是一个精心搭建的知识积木,前一章的基础为后一章的理解铺平了道路。尤其是在描述流水线、乱序执行、分支预测等现代处理器核心技术时,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图示和生动的比喻,将原本晦涩难懂的概念变得如同亲眼所见。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高度仿真的处理器内部,看着指令如何被解码、调度、执行,数据如何在缓存和内存之间流动,每一次的推断和分支预测是如何影响着整体性能。书中对内存管理单元(MMU)和缓存一致性(Cache Coherency)的讲解更是让我受益匪浅,这对于构建稳定高效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至关重要。我曾多次在调试中遇到内存访问异常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而本书提供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为我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大大缩短了故障排查的时间。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宝藏,它不仅提升了我对ARM Cortex-A9的认知深度,更重塑了我对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全局观。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理解 ARM Cortex-A9 处理器内部工作机制的书籍,而《ARM处理器开发详解:基于ARM Cortex-A9处理器的开发设计》无疑是我的不二之选。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介绍 Cortex-A9 的功能特性,而是深入到其核心架构的每一个细节。作者对于指令集架构(ISA)的阐释非常清晰,通过大量的汇编代码示例,我得以窥见机器指令是如何被转化为一系列的微操作,然后在处理器内部高效执行的。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 NEON 协处理器和浮点单元(FPU)的章节。在我的项目中,涉及到大量的信号处理和多媒体计算,而 NEON 的向量指令集和 FPU 的浮点运算能力,是提升性能的关键。本书详细介绍了 NEON 的寄存器结构、指令格式以及如何利用 SIMD(单指令多数据)技术实现数据并行化,这让我能够更有效地优化我的代码,充分发挥硬件的潜能。此外,对于中断处理机制的深入分析,也为我构建可靠的实时操作系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曾苦恼于中断延迟和优先级管理问题,而本书提供的详细解释,包括中断向量表、中断控制器(GIC)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编写高效的中ຢ代码,为我解决了许多实际难题。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平实易懂,即使面对复杂的概念,作者也总能用恰当的词语和清晰的逻辑将其解释清楚,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或困惑。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 ARM Cortex-A9 处理器开发感兴趣的开发者,它绝对是一本物超所值的技术书籍。
评分不错,,,,。。。。。。
评分了解嵌入式,先从此入手。
评分就一本简单普通介绍汇编指令及一些io规格的书,泛泛而谈,类似大学教科书,和开发扯不上什么关系
评分了解嵌入式,先从此入手。
评分质量不错的!
评分可能更适合基于A9做开发的人,就是写的感觉不详细,特别是体系结构方面
评分没车买书都把书两边弄坏
评分可能更适合基于A9做开发的人,就是写的感觉不详细,特别是体系结构方面
评分写的很详细,很好的一本书,实用,参考性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