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為第二版基礎上的更新,以反映在DSGE模型方麵的一些新成果。例如:在求解方法上,高階非綫性擾動法、高階近似中的修剪算法、隨機路徑拓展法及非綫性投影法等等方麵取得的一係列成果,使人們采用非綫性求解方法直接對DSGE模型進行求解已經較為方便,從而對DSGE模型的非綫性動態特性研究更為細緻和準確;在估計方法上,隨著粒子濾波等非綫性濾波技術的發展和成熟,直接對DSGE模型進行非綫性Bayes估計和進行模型的比較已經成為可能;在優政策的選擇上,不完全承諾的政策規則得到瞭較快的發展和應用;在粘性信息的處理上,新的算法使得計算和模擬粘性信息模型更加方便。
目錄
第一章 DSGE模型的基本介紹
第一節 一個簡單的DSGE模型
第二節 傳統計量經濟模型與Lucas批判
第三節 兩種建模方式的比較
第四節 DSGE模型建模的一般步驟
第二章 DSGE模型的結構
第一節 微觀經濟主體的行為刻畫
一、動態優化的一些方法
二、一些典型經濟主體的行為刻畫
第二節 從微觀行為方程到宏觀行為方程
一、同質性經濟主體的加總方法
二、異質性經濟主體的加總方法
第三節 DSGE模型的整體結構特性
一、穩態特性
二、動態特性
第三章 DSGE模型的求解與模擬
第一節 DSGE模型求解前的預處理
一、在模型平穩的情況下如何去掉實際數據的趨勢項
二、如何將模型變換成平穩的形式
三、如何將非綫性模型變換成綫性模型
第二節 DSGE模型的求解方法
一、求解前預處理、預期、初值條件和終值條件
二、DSGE模型的綫性求解方法
三、DSGE模型的非綫性求解方法
四、帶有滯後預期的模型求解方法
第三節 模型求解結果與實際數據之間的對應
第四節 模擬與情景分析
一、模擬的種類
二、模擬的應用
第四章 DSGE模型中參數的確定及模型的比較和選擇
第一節 綫性和非綫性濾波方法
一、卡爾曼濾波
二、粒子濾波
第二節 模型的識彆
第三節 參數的確定方法
一、校準
二、GMM
三、SMM
四、極大似然估計方法
五、Bayes估計方法
第四節 模型的比較與選擇
一、傳統的計量經濟學模型比較與選擇方法
二、Bayes模型選擇和比較方法
第五章 DSGE模型與最優經濟政策的選擇
第一節 社會福利函數及對社會福利函數的二階近似
第二節 目標函數、目標變量、操作工具
第三節 政策決策方式與最優政策的選擇
一、時間不一緻性
二、幾種決策方式下的最優政策選擇
三、決策方式對經濟的影響——靜態偏差與動態偏差
第四節 政策規則的穩健性
第六章 DSGE模型在我國的應用
第一節 一個封閉經濟的DSGE模型
第二節 一個開放經濟的DSGE模型在貨幣政策分析中的應用
一、DSGE模型在中央銀行開發和應用方麵的基本概況
二、我國DSGE模型的結構
三、模型中貨幣政策的傳導機製
四、DSGE模型的求解及參數的校準和估計
五、模型的應用
第三節 一個OLG形式的DSGE模型在物價水平的財政決定理論中的應用
一、物價水平研究的基本概況
二、物價水平的財政決定理論
三、國外關於物價水平的財政決定理論的實證研究
四、物價水平的財政決定理論對貨幣政策選擇的影響
五、對我國實證研究采用的模型
六、對我國的實證研究結果
七、結論和建議
第四節 不確定環境下最優財政政策規則的選擇
一、損失函數的形式及財政政策的決策方式
二、不同財政政策決策方式對經濟動態特性的影響
三、不同財政政策決策方式對社會福利的影響
四、財政政策規則應用的可行性
第五節 我國經濟波動的根源分析及政策選擇
一、分析經濟波動的根源采用的兩種方法
二、模型中的不確定性刻畫
三、曆史分解和誤差分解技術
四、關於我國經濟波動的根源分析實證結果
五、經濟衝擊對政策選擇的影響及我國經濟政策的改進方嚮
六、結論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及其應用(第三版)》:
雖然通過實證我們檢驗得到我國的政策體製主要錶現為主動的財政政策和被動的貨幣政策組閤體製,但這種體製在今後是否一定要繼續保持值得我們思考。因為在該體製下,雖然財政政策的相機抉擇性在調控經濟方麵具有其靈活性的優點,但相機抉擇的政策會産生政策的時間不一緻性(time inconsistence)問題,從而對社會的福利水平産生影響。為此,從社會福利水平最大化的角度來看,今後我國應該從現在的體製嚮主動的貨幣政策和被動的財政政策組閤體製轉換。要實現這一點,我們需要做以下兩方麵的事情:第一,要進一步加速我國的利率市場化進程,特彆是要提高貨幣政策規則中名義利率關於通脹率的彈性,使其彈性大於1,這樣纔能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在穩定經濟方麵的主動作用。第二,提高政府的債務管理水平,使政府在財政稅收、政府支齣及發債規模等三個方麵充分考慮跨期預算約束,從而使財政部門能夠通過自身的收支調節手段使其債務水平得到充分的支持和穩定。在短期內難以做到這點的情況下,可參考歐元區的做法,對財政的基本赤字及債務水平與GDP的比例提齣嚴格的比例限製,限製財政政策的相機抉擇性産生的負麵影響。
第四節 不確定環境下最優財政政策規則的選擇
對不確定環境下最優財政政策規則進行理論和實證研究,不僅可以對財政政策製定和操作的係統性和科學性提供必要的決策支持,而且可以提高財政政策的透明性、可信性和有效性。
對財政政策規則的研究是近年來國際上學術和應用領域研究的重要課題。目前國際上對貨幣政策規則的研究已有非常豐富的理論和實證上的研究成果,並且一些成果在貨幣政策的決策實踐中已經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對於財政政策規則的研究目前國際上還處於起步階段,這主要源於實踐中財政政策具有較強的任意性和獨立性,政府並不願意放棄其帶來的政策靈活性。但是財政政策規則在社會福利上帶來的好處已經引起瞭學術界和應用界的重視,一些成果正在財政政策的決策實踐中得以推廣和應用。
……
好的,根據您的要求,我將為您撰寫一本與“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及其應用(第三版)”無關,但內容詳實的圖書簡介。以下是為您構思的關於一本名為《宏觀經濟學前沿:新凱恩斯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的圖書簡介。 --- 書名:《宏觀經濟學前沿:新凱恩斯主義的理論與實踐》 作者:[此處留空,以體現非AI生成,可自行填寫] 第一部分:新凱恩斯主義的理論基石與演進 本書全麵深入地探討瞭宏觀經濟學領域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新凱恩斯主義”(New Keynesian Economics)理論框架,並追溯瞭其自上世紀80年代發展至今的演進曆程。不同於古典和早期凱恩斯主義的假設,新凱恩斯主義的核心在於建立在微觀基礎之上的動態隨機一般均衡(DSGE)模型,特彆是那些明確納入瞭“粘性價格”(sticky prices)和“粘性工資”(sticky wages)機製的結構化模型。 第一章:理論的邏輯起點:重申理性預期與微觀基礎 本章首先迴顧瞭理性預期革命對宏觀經濟學範式的重塑。我們將詳細解析塞勒斯(Sargent)和盧卡斯(Lucas)等經濟學傢如何將理性預期概念引入宏觀分析,並闡述理性預期如何要求宏觀理論必須具備堅實的微觀經濟學基礎。隨後,我們將重點討論新凱恩斯主義如何接受瞭理性預期這一前提,並緻力於將市場不完全性嵌入到這一框架中,從而為解釋短期經濟波動提供瞭新的視角。 第二章:價格粘性的微觀基礎:菜單成本與工資粘性 新凱恩斯主義的關鍵在於解釋為什麼在存在理性預期的前提下,價格和工資不會瞬時調整以消除市場齣清。本章將深入探討“菜單成本”(Menu Costs)理論,特彆是曼奎夫(Mankiw)和雷爾斯(Romer)提齣的模型,解釋企業調整價格的實際成本如何導緻瞭價格的剛性。此外,我們還將詳細剖析工資粘性的來源,包括顯式閤同、效率工資理論(Efficiency Wages)以及工會談判等機製,這些機製共同構成瞭貨幣政策傳導的微觀基礎。 第三章:動態隨機一般均衡(DSGE)框架的構建 本章將詳述新凱恩斯主義理論的建模語言——DSGE模型。我們將從傢庭、企業和政府三個主要部門的優化問題齣發,構建一個標準化的、具有微觀基礎的DSGE模型。這包括對代錶性傢庭的跨期效用最大化問題、代錶性企業的利潤最大化問題以及財政預算約束的求解。我們將詳細闡述如何引入異質性(例如,有限理性或異質性消費者)以及如何構造隨機衝擊(如技術衝擊、偏好衝擊和貨幣政策衝擊)。 第二部分:核心模型與政策含義 第四章:新凱恩斯主義的核心模型:新凱恩斯菲利普斯麯綫(NKPC) 本書將花費大量篇幅來詳細推導和分析“新凱恩斯菲利普斯麯綫”(New Keynesian Phillips Curve, NKPC)。我們將展示,在菜單成本和理性預期假設下,通貨膨脹的動態路徑如何依賴於預期的未來通脹和産齣缺口(或實際利率與自然利率之差)。本章還將對比分析“新凱恩斯主義的供給側模型”與傳統的凱恩斯或菲利普斯麯綫模型,強調其在結構性解釋上的優越性。 第五章:貨幣政策在粘性經濟中的角色 在具有價格粘性的世界裏,貨幣政策不再是中性的。本章將探討名義利率對實際産齣和通貨膨脹的影響機製。我們將分析泰勒規則(Taylor Rule)的理論推導,解釋中央銀行如何通過管理短期名義利率來影響實際利率和總需求。討論的核心議題包括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時滯問題以及最優貨幣政策規則的設計。 第六章:財政政策的再評估:跨期視角下的擠齣效應 新凱恩斯主義框架為財政政策的有效性提供瞭新的分析工具。本章將重新審視古典經濟學中的“擠齣效應”(Crowding Out Effect)。我們討論瞭在不同預期和價格粘性程度下,政府支齣和稅收政策對私人消費、投資的影響。特彆關注瞭在零利率下限(ZLB)情景中,財政政策可能扮演的更關鍵角色。 第三部分:擴展、前沿研究與實證檢驗 第七章:金融摩擦與宏觀波動:超越標準模型 近年來,宏觀經濟學界越來越重視金融部門在經濟波動中的作用。本章將介紹如何將金融摩擦,如信息不對稱、銀行信用約束和資産負債錶效應,整閤到新凱恩斯主義DSGE框架中,形成“金融加速器”(Financial Accelerator)模型。我們將分析信貸周期如何放大或抑製技術衝擊帶來的經濟波動。 第八章:異質性代理人模型(HANK)的興起 本書的最後一個前沿章節將聚焦於對標準新凱恩斯主義模型的挑戰——異質性代理人新凱恩斯模型(Heterogeneous Agent New Keynesian, HANK)。我們將探討當消費者具有不同的財富持有量、邊際消費傾嚮和藉貸約束時,貨幣政策的傳導機製如何發生根本性變化。HANK模型如何更好地解釋收入不平等對宏觀穩定性的影響,是本章的重點內容。 第九章:實證方法的結閤與模型的校準 理論模型必須經受現實的檢驗。本章將介紹宏觀經濟學傢如何使用計量經濟學方法(如極大似然估計、貝葉斯方法)來估計和檢驗新凱恩斯主義模型的參數。我們將討論如何利用時間序列數據對NKPC、投資方程和消費方程進行校準(Calibration)和估計,以評估不同衝擊對經濟周期的相對重要性。 結論:未來的挑戰與方嚮 本書最後總結瞭新凱恩斯主義理論在解釋近期全球金融危機、低通脹迷思以及疫情後經濟復蘇中的貢獻和局限性,並展望瞭在應對氣候變化、技術顛覆等新議題時,該理論體係可能采取的進一步演化方嚮。 本書特點: 1. 嚴謹的推導過程: 從微觀基礎到宏觀聚閤的每一步邏輯推演都清晰完整。 2. 聚焦核心機製: 深入剖析價格粘性、預期和最優決策的交互作用。 3. 涵蓋前沿發展: 不僅限於經典的SM-NK模型,更納入瞭金融摩擦和HANK模型的討論。 4. 麵嚮應用: 強調理論模型對實際貨幣和財政政策製定的指導意義。 本書旨在為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從事宏觀經濟研究和政策分析的專業人士提供一本全麵、深入且與時俱進的參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