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 NX10中文版完全自學手冊

UG NX10中文版完全自學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槐創峰,賈雪艷 著
圖書標籤:
  • UG NX10
  • 數控編程
  • 機械設計
  • CAD/CAM
  • 中文教程
  • 自學手冊
  • 軟件操作
  • 工業軟件
  • 製造業
  • 設計軟件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30274
版次:1
商品編碼:11992653
品牌:異步圖書
包裝:平裝
叢書名: CAD/CAM/CAE 自學手冊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725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1.全麵細緻:自學手冊的定位就是細緻全麵,與培訓用書定位區彆很大。
2.可讀性強:精心設計的排版方式增強瞭可讀性,書中實例經典,案例不復雜但是利於理解和掌握。
3. 資源豐富:作者按照本書的特點提供多媒體教學光盤,給齣實例錄像、圖形源文件、結果文件和學習要點,讓讀者抓住要點並進行針對性的學習。
4. 掃碼學習:本書配套的視頻資源可以通過掃碼在綫觀看和學習。

內容簡介

本書以新的UG NX10版本為演示平颱,係統地講解瞭UG NX10的全部知識。全書內容共分6篇25章,第1篇介紹瞭UG NX10相關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技巧;第2篇結閤一係列實踐案例介紹瞭實體建模;第3篇介紹瞭麯麵造型的設計與實現;第4篇介紹瞭工程圖的設計方法與技巧;第5篇介紹瞭鈑金設計中的相關知識和操作步驟;第6篇介紹瞭高級分析中用到的各種核心技能。
為瞭方便廣大讀者更加形象直觀地學習此書,隨書配贈的多媒體光盤中包含瞭全書所有實例的源文件和操作過程AVI文件。
本書內容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各章節既相對獨立又前後關聯。在講解的過程中,作者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給齣瞭全麵的總結和相關提示,以幫助讀者快捷地掌握所學知識。全書內容翔實、圖文並茂、語言簡潔、思路清晰。本書既可作為UG NX初學者的入門教程,也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工具書。

目錄

第1篇 基礎知識篇
第1章 UG NX10入門基礎 2
1.1 UG NX10的啓動 3
1.2 工作環境 3
1.2.1 標題欄 6
1.2.2 菜單 6
1.2.3 功能區 6
1.2.4 工作區 7
1.2.5 坐標係 7
1.2.6 快捷菜單 8
1.2.7 資源條 8
1.2.8 狀態欄 9
1.2.9 全屏按鈕 9
1.3 鼠標+鍵盤 9
1.4 功能區的定製 10
1.5 文件操作 12
1.5.1 新建文件 12
1.5.2 打開文件 13
1.5.3 保存文件 14
1.5.4 另存文件 14
1.5.5 關閉部件文件 15
1.5.6 導入部件文件 16
1.5.7 裝配加載選項 17
1.5.8 保存選項 18
第2章 基本操作 19
2.1 選擇對象的方法 20
2.1.1 “類選擇”對話框 20
2.1.2 “選擇條”工具欄 21
2.1.3 “快速拾取”對話框 21
2.1.4 部件導航器 22
2.2 對象操作 22
2.2.1 觀察對象 22
2.2.2 隱藏對象 24
2.2.3 編輯對象顯示方式 25
2.2.4 對象變換 26
2.2.5 移動對象 28
2.3 坐標係 29
2.4 布局 31
2.5 圖層操作 32
2.5.1 圖層的分類 33
2.5.2 圖層的設置 33
2.5.3 圖層的其他操作 34
2.6 常用工具 35
2.6.1 點工具 35
2.6.2 平麵工具 37
2.6.3 矢量工具 39
2.6.4 坐標係工具 39
2.7 錶達式 40
2.8 布爾運算 43
2.8.1 閤並 44
2.8.2 求差 44
2.8.3 求交 45
第3章 測量、分析和查詢 46
3.1 測量 47
3.1.1 距離 47
3.1.2 角度 48
3.1.3 長度 49
3.1.4 麵 49
3.1.5 體 50
3.2 偏差 50
3.2.1 偏差檢查 50
3.2.2 鄰邊偏差分析 51
3.2.3 偏差度量 51
3.3 幾何對象檢查 52
3.4 麯綫分析 53
3.5 麯麵分析 54
3.5.1 麵分析半徑 54
3.5.2 麵分析反射 55
3.5.3 麵分析斜率 56
3.6 信息查詢 57
3.6.1 對象信息 57
3.6.2 點信息 58
3.6.3 樣條分析 58
3.6.4 B-麯麵分析 59
3.6.5 錶達式信息 59
3.6.6 其他信息 60
第2篇 實體建模篇
第4章 草圖設計 62
4.1 進入草圖環境 63
4.2 草圖的繪製 64
4.2.1 輪廓 64
4.2.2 直綫 64
4.2.3 圓弧 65
4.2.4 圓 65
4.2.5 圓角 66
4.2.6 倒斜角 66
4.2.7 矩形 67
4.2.8 多邊形 69
4.2.9 橢圓 70
4.2.10 擬閤麯綫 70
4.2.11 藝術樣條 71
4.2.12 二次麯綫 73
4.3 編輯草圖 73
4.3.1 快速修剪 73
4.3.2 快速延伸 74
4.3.3 鏡像 74
4.3.4 偏置 75
4.3.5 陣列麯綫 76
4.3.6 交點 78
4.3.7 派生麯綫 78
4.3.8 添加現有麯綫 78
4.3.9 投影麯綫 79
4.3.10 相交麯綫 79
4.4 草圖約束 80
4.4.1 建立尺寸約束 80
4.4.2 建立幾何約束 81
4.4.3 建立自動約束 82
4.4.4 顯示/移除約束 82
4.4.5 動畫模擬尺寸 83
4.4.6 轉換至/自參考對象 84
4.5 綜閤實例—撥叉草圖 85
第5章 特徵建模 91
5.1 通過草圖創建特徵 92
5.1.1 拉伸 92
5.1.2 實例—連杆2 94
5.1.3 鏇轉 95
5.1.4 沿導綫掃掠 96
5.1.5 管道 97
5.2 創建簡單特徵 98
5.2.1 長方體 98
5.2.2 圓柱體 99
5.2.3 實例—滑塊 101
5.2.4 圓錐體 103
5.2.5 球 105
5.2.6 實例—球擺 106
5.3 創建設計特徵 108
5.3.1 孔 108
5.3.2 實例—法蘭盤 111
5.3.3 凸颱 113
5.3.4 實例—支架 114
5.3.5 腔體 117
5.3.6 墊塊 120
5.3.7 鍵槽 121
5.3.8 槽 124
5.3.9 實例—頂杆帽 125
5.3.10 三角形加強筋 131
5.3.11 螺紋 132
第6章 特徵操作 135
6.1 偏置/縮放特徵 136
6.1.1 抽殼 136
6.1.2 實例—漏鬥 137
6.1.3 偏置麵 140
6.1.4 縮放體 141
6.2 細節特徵 143
6.2.1 邊倒圓 143
6.2.2 實例—連杆1 147
6.2.3 倒斜角 150
6.2.4 實例—M12螺栓 151
6.2.5 球形拐角 156
6.2.6 拔模 156
6.2.7 實例—剃須刀蓋 159
6.2.8 麵倒圓 165
6.3 關聯復製特徵 166
6.3.1 陣列特徵 166
6.3.2 鏡像特徵 169
6.3.3 實例—剃須刀 170
6.3.4 鏡像幾何體 181
6.3.5 抽取幾何特徵 182
6.4 修剪 184
6.4.1 修剪體 184
6.4.2 拆分體 185
6.4.3 分割麵 186
6.5 綜閤實例—機蓋 187
第7章 同步建模與GC工具箱 212
7.1 修改麵 213
7.1.1 拉齣麵 213
7.1.2 調整麵的大小 213
7.1.3 偏置區域 214
7.1.4 替換麵 215
7.1.5 移動麵 216
7.2 細節特徵 217
7.2.1 調整圓角大小 217
7.2.2 圓角重新排序 218
7.2.3 調整倒斜角大小 218
7.2.4 標記為倒斜角 219
7.3 重用 219
7.3.1 復製麵 219
7.3.2 剪切麵 220
7.3.3 鏡像麵 220
7.4 GC工具箱 221
7.4.1 圓柱齒輪建模 221
7.4.2 實例—大齒輪 223
7.4.3 圓柱壓縮彈簧 229
7.4.4 實例—彈簧 230
第8章 特徵編輯 233
8.1 編輯特徵參數 234
8.2 實例—連杆3 235
8.3 特徵尺寸 236
8.4 實例—連杆4 236
8.5 編輯位置 238
8.6 移動特徵 239
8.7 特徵重排序 239
8.8 抑製特徵 240
8.9 由錶達式抑製 240
8.10 移除參數 241
8.11 編輯實體密度 242
8.12 特徵迴放 242
第9章 裝配建模 244
9.1 裝配基礎 245
9.1.1 進入裝配環境 245
9.1.2 相關術語和概念 245
9.2 裝配導航器 246
9.2.1 功能概述 246
9.2.2 預覽麵闆和依附性麵闆 247
9.3 引用集 247
9.4 組件 248
9.4.1 添加組件 248
9.4.2 新建組件 249
9.4.3 替換組件 250
9.4.4 創建陣列組件 251
9.5 組件裝配 251
9.5.1 移除組件 251
9.5.2 組件的裝配約束 252
9.5.3 顯示和隱藏約束 253
9.5.4 實例—球擺裝配 254
9.6 裝配爆炸圖 257
9.6.1 新建爆炸圖 257
9.6.2 自動爆炸視圖 258
9.6.3 編輯爆炸圖 258
9.7 對象乾涉檢查 259
9.8 部件族 259
9.9 裝配序列化 260
9.10 綜閤實例—連杆運動機構
裝配 262
第10章 手壓閥設計綜閤實例 268
10.1 底座 269
10.2 膠墊 274
10.3 彈簧 275
10.4 閥杆 277
10.5 膠木球 280
10.6 銷軸 283
10.7 壓緊螺母 285
10.8 手把 291
10.9 閥體 294
10.10 裝配 305
第3篇 麯麵造型篇
第11章 麯綫功能 316
11.1 麯綫 317
11.1.1 基本麯綫 317
11.1.2 直綫 321
11.1.3 圓弧/圓 321
11.1.4 倒斜角 323
11.1.5 多邊形 325
11.1.6 橢圓 326
11.1.7 拋物綫 326
11.1.8 雙麯綫 327
11.1.9 規律麯綫 328
11.1.10 螺鏇綫 329
11.2 派生麯綫 330
11.2.1 偏置 330
11.2.2 在麵上偏置 332
11.2.3 橋接 334
11.2.4 簡化 335
11.2.5 連結 335
11.2.6 投影 336
11.2.7 組閤投影 338
11.2.8 纏繞/展開 339
11.2.9 圓形圓角麯綫 340
11.2.10 鏡像麯綫 341
11.2.11 抽取 341
11.2.12 抽取虛擬麯綫 343
11.2.13 相交麯綫 343
11.2.14 等參數麯綫 344
11.2.15 截麵 345
11.3 麯綫編輯 347
11.3.1 編輯麯綫參數 347
11.3.2 修剪麯綫 347
11.3.3 修剪拐角 349
11.3.4 分割麯綫 349
11.3.5 編輯圓角 351
11.3.6 拉長麯綫 352
11.3.7 麯綫長度 352
11.3.8 光順樣條 353
11.4 綜閤實例—花瓣 354
第12章 麯麵功能 357
12.1 簡單麯麵 358
12.1.1 通過點生成麯麵 358
12.1.2 擬閤麯麵 359
12.1.3 四點麯麵 360
12.1.4 過渡 361
12.1.5 修補開口 362
12.1.6 直紋麵 363
12.1.7 通過麯綫組 364
12.1.8 實例—葉輪 365
12.1.9 通過麯綫網格 374
12.1.10 剖切麯麵 376
12.1.11 藝術麯麵 379
12.1.12 N邊麯麵 380
12.2 復雜麯麵 381
12.2.1 延伸 381
12.2.2 規律延伸 383
12.2.3 輪轂綫彎邊 385
12.2.4 掃掠 386
12.2.5 實例—手柄 388
12.2.6 變化掃掠 394
第13章 麯麵操作和編輯 396
13.1 麯麵操作 397
13.1.1 偏置麯麵 397
13.1.2 大緻偏置 398
13.1.3 可變偏置 399
13.1.4 修剪片體 400
13.1.5 縫閤 401
13.1.6 加厚 402
13.1.7 片體到實體助理 403
13.1.8 實例—吧颱椅 404
13.2 麯麵編輯 417
13.2.1 X型 417
13.2.2 I型 418
13.2.3 擴大 419
13.2.4 更改階次 421
13.2.5 改變剛度 421
13.2.6 法嚮反嚮 422
13.2.7 光順極點 422
13.3 綜閤實例—飲料瓶 423
第14章 飛機造型綜閤實例 436
14.1 機身 437
14.2 機翼 445
14.3 尾翼 451
14.4 發動機 459
第4篇 工程圖設計篇
第15章 工程圖 466
15.1 進入工程圖環境 467
15.2 圖紙管理 469
15.2.1 新建工程圖 469
15.2.2 編輯工程圖 469
15.3 視圖管理 470
15.3.1 基本視圖 470
15.3.2 投影視圖 471
15.3.3 局部放大圖 472
15.3.4 局部剖視圖 474
15.3.5 斷開視圖 475
15.3.6 截麵綫 476
15.3.7 剖視圖 477
15.4 視圖編輯 478
15.4.1 對齊視圖 478
15.4.2 視圖相關編輯 479
15.4.3 移動/復製視圖 481
15.4.4 視圖邊界 482
15.4.5 更新視圖 483
15.5 綜閤實例—創建機蓋視圖 484
第16章 尺寸標注 490
16.1 符號 491
16.1.1 基準特徵符號 491
16.1.2 基準目標 492
16.1.3 標示符號 493
16.1.4 幾何公差符號 494
16.1.5 焊接符號 495
16.1.6 錶麵粗糙度 496
16.1.7 目標點符號 497
16.1.8 相交符號 498
16.1.9 剖麵綫 499
16.1.10 注釋 500
16.2 中心綫 502
16.2.1 中心標記 502
16.2.2 螺栓圓 503
16.2.3 圓形 503
16.2.4 對稱 504
16.2.5 2D中心綫 504
16.2.6 3D中心綫 505
16.3 錶格 506
16.3.1 錶格注釋 506
16.3.2 錶格標簽 507
16.3.3 零件明細錶 508
16.3.4 自動符號標注 508
16.4 尺寸 509
16.5 綜閤實例—標注機蓋尺寸 511
第17章 手壓閥工程圖綜閤實例 520
17.1 閥體工程圖 521
17.2 手壓閥裝配工程圖 529
第5篇 鈑金設計篇
第18章 鈑金基本特徵 536
18.1 進入鈑金環境 537
18.2 鈑金概述 538
18.2.1 鈑金流程 538
18.2.2 鈑金首選項 538
18.3 鈑金基本特徵 541
18.3.1 突齣塊特徵 541
18.3.2 彎邊特徵 541
18.3.3 輪廓彎邊 545
18.3.4 實例—提手 546
18.3.5 放樣彎邊 551
18.3.6 摺邊彎邊 553
18.3.7 實例—基座 553
18.3.8 二次摺彎特徵 557
18.3.9 摺彎 558
18.3.10 法嚮除料 560
18.4 綜閤實例—前後側闆 560
第19章 鈑金高級特徵 564
19.1 衝壓除料 565
19.2 衝壓特徵 566
19.2.1 凹坑 566
19.2.2 實例—電飯鍋蓋 567
19.2.3 實體衝壓 572
19.2.4 筋 573
19.2.5 百葉窗 575
19.3 轉換特徵 575
19.3.1 撕邊 575
19.3.2 轉換為鈑金件 576
19.4 拐角特徵 576
19.4.1 封閉拐角 576
19.4.2 倒角 578
19.4.3 展平實體 578
19.5 綜閤實例—投影機底盒 579
第20章 計算機機箱設計綜閤實例 587
20.1 機箱頂闆 588
20.2 機箱左右闆 597
第6篇 高級分析篇
第21章 建立有限元模型 616
21.1 分析模塊的介紹 617
21.2 有限元模型和仿真模型的建立 617
21.3 求解器和分析類型 619
21.3.1 求解器 619
21.3.2 分析類型 619
21.4 模型準備 620
21.4.1 理想化幾何體 620
21.4.2 移除幾何特徵 621
21.5 材料屬性 621
21.6 添加載荷 624
21.6.1 載荷類型 624
21.6.2 載荷添加方案 625
21.7 邊界條件的加載 626
21.7.1 邊界條件類型 626
21.7.2 約束類型 626
21.8 劃分網格 626
21.8.1 網格類型 627
21.8.2 零維網格 628
21.8.3 一維網格 628
21.8.4 二維網格 629
21.8.5 三維四麵體網格 630
21.8.6 三維掃描網格 631
21.8.7 接觸網格 632
21.8.8 錶麵接觸 633
21.9 創建解法 633
21.9.1 解算方案 634
21.9.2 步驟-子工況 634
第22章 模型編輯與後處理 636
22.1 單元操作 637
22.1.1 拆分殼 637
22.1.2 閤並三角形單元 638
22.1.3 移動節點 638
22.1.4 刪除單元 638
22.1.5 創建單元 639
22.1.6 單元拉伸 639
22.1.7 單元鏇轉 640
22.1.8 單元復製和平移 641
22.1.9 單元復製和投影 642
22.1.10 單元復製和反射 643
22.2 節點/單元信息 643
22.3 分析 644
22.3.1 求解 644
22.3.2 分析作業監視器 645
22.4 後處理控製 645
22.4.1 後處理視圖 646
22.4.2 標識(確定結果) 647
22.4.3 動畫 648
22.5 綜閤實例—柱塞有限元分析 649
第23章 機構分析基礎 654
23.1 機構分析的基本概念 655
23.1.1 機構的組成 655
23.1.2 機構自由度的計算 655
23.2 仿真模型 656
23.3 機構分析的一般步驟 657
23.4 運動分析首選項 657
23.5 連杆及運動副 659
23.5.1 連杆 659
23.5.2 運動副 660
23.5.3 齒輪齒條副 663
23.5.4 齒輪副 664
23.5.5 綫纜副 664
23.5.6 點綫接觸副 665
23.5.7 綫綫接觸副 666
23.5.8 點麵副 666
23.6 連接器和載荷 667
23.6.1 彈簧 667
23.6.2 阻尼 668
23.6.3 標量力 669
23.6.4 矢量力 669
23.6.5 標量扭矩 670
23.6.6 矢量扭矩 670
23.6.7 彈性襯套 671
23.6.8 3D接觸 672
23.6.9 2D接觸 673
第24章 模型準備與運動分析 675
24.1 模型編輯 676
24.1.1 主模型尺寸編輯 676
24.1.2 編輯運動對象 677
24.2 標記和智能點 677
24.2.1 標記 677
24.2.2 智能點 678
24.3 封裝 678
24.3.1 測量 678
24.3.2 追蹤 679
24.3.3 乾涉 679
24.4 解算方案的創建和求解 680
24.4.1 解算方案的創建 680
24.4.2 求解 680
24.5 運動分析 681
24.5.1 動畫 681
24.5.2 生成圖錶 682
24.5.3 運行電子錶格 683
24.5.4 載荷傳遞 683
第25章 運動分析實例 685
25.1 連杆運動機構 686
25.1.1 創建連杆 686
25.1.2 創建運動副 688
25.1.3 動畫分析 691
25.2 活塞 693
25.2.1 創建連杆及運動副 693
25.2.2 動畫分析 697
25.3 汽車發動機氣門 698
25.3.1 創建連杆 698
25.3.2 運動副 699
25.3.3 創建約束 702
25.3.4 創建汽車發動機氣門動畫 704
25.4 剪式韆斤頂 705
25.4.1 運動要求及分析思路 705
25.4.2 創建連杆 706
25.4.3 創建剪式機構運動副 707
25.4.4 創建螺杆機構運動副 710
25.4.5 乾涉檢查 714
25.4.6 轉速和頂起速度的圖錶 716
25.4.7 測量最大頂起高度 718
25.5 球擺 720
25.5.1 運動分析 720
25.5.2 結構分析 723
UG NX10中文版完全自學手冊 內容預覽: 本書是一本麵嚮UG NX10中文版用戶的權威自學指南,旨在幫助您從零基礎入門到精通UG NX10的各項功能,高效地完成三維建模、工程圖設計、麯麵造型、裝配管理、仿真分析等一係列復雜的工程設計任務。本書內容翔實,圖文並茂,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是您學習UG NX10的理想工具。 本書內容結構: 本書分為十二章,係統地涵蓋瞭UG NX10中文版的核心功能和高級應用。 第一章:UG NX10概述與安裝配置 UG NX10簡介: 詳細介紹UG NX10的強大功能、行業應用領域以及其在現代製造業中的重要地位。 軟件安裝與激活: 提供清晰易懂的安裝步驟,幫助您順利完成UG NX10的安裝和激活過程。 用戶界麵與常用操作: 詳細解讀UG NX10的用戶界麵布局,包括菜單欄、工具欄、圖形窗口、導航器等,並介紹基礎的視圖操作、鼠標操作以及快捷鍵的使用,幫助您快速熟悉軟件環境。 參數化設計理念: 深入淺齣地講解參數化設計和模型驅動設計的核心概念,讓您理解UG NX10是如何實現智能化的設計。 第二章:草圖繪製與二維實體建模 草圖繪製基礎: 講解草圖繪製的常用工具,如直綫、圓、弧、矩形、多邊形等,以及約束的應用,包括幾何約束(重閤、平行、垂直、相等、對稱等)和尺寸約束,確保草圖的精確性和可編輯性。 草圖編輯與修剪: 掌握草圖的移動、復製、陣列、鏡像等編輯操作,以及修剪、延伸、圓角等常用修剪工具的使用。 二維基準特徵: 學習創建二維基準平麵、基準軸、基準點和基準坐標係,它們是進行三維建模的基礎。 基礎二維實體: 演示如何將草圖轉化為二維實體,並介紹常用的二維實體創建命令。 第三章:三維實體建模基礎 拉伸特徵: 講解如何通過拉伸草圖創建實體,包括單嚮拉伸、雙嚮拉伸、對稱拉伸等,以及端點處理選項。 鏇轉特徵: 學習如何通過繞軸鏇轉草圖創建實體,掌握鏇轉角度、方嚮等參數的設置。 掃描特徵: 介紹掃描特徵的應用,包括沿路徑掃描、掃掠等,適用於創建復雜的形狀。 抽殼特徵: 演示如何創建薄壁實體,掌握壁厚、圓角等參數的設置。 倒圓角與倒角: 詳細講解如何對模型的邊、麵進行倒圓角和倒角處理,包括常量圓角、變量圓角、等半徑圓角等。 陣列特徵: 學習如何對實體特徵進行綫性陣列、圓形陣列、用戶定義陣列等,提高建模效率。 第四章:高級實體建模技術 特徵編輯與修改: 掌握對已創建特徵進行編輯和修改的方法,包括刪除、復製、移動、鏡像、陣列、更新等,體現參數化建模的優勢。 組閤與減法特徵: 學習如何利用聯閤、差集、交集等布爾運算來組閤或分割實體,創建更復雜的模型。 特徵識彆與利用: 講解如何識彆和利用現有的實體特徵,如孔、槽等,進行二次編輯。 拔模特徵: 掌握如何為模型添加拔模角度,以適應注塑、壓鑄等成型工藝的要求。 肋闆與加強筋: 學習創建模型中的肋闆和加強筋,提高結構的強度和剛性。 用戶自定義特徵: 介紹如何創建和管理用戶自定義特徵,實現常用操作的模塊化。 第五章:麯麵造型基礎 麯麵概念與類型: 介紹麯麵的基本概念、麯麵類型(如自由麯麵、工程麯麵)以及麯麵建模的重要性。 基礎麯麵創建: 講解通過拉伸、鏇轉、掃描、圓角等方式創建基礎麯麵。 麯麵編輯與修剪: 掌握麯麵的延伸、修剪、縫閤、相交等編輯操作。 麯麵造型輔助工具: 學習利用麯麵分析工具,如麯率分析、斑馬綫分析、麯麵連續性分析等,評估麯麵質量。 第六章:高級麯麵造型技術 高級麯麵創建: 深入講解高級麯麵創建工具,如通過麯綫網絡創建、通過點集創建、通過麵創建等,用於構建復雜的自由麯麵。 混閤麯麵: 學習如何混閤使用不同的麯麵創建方法,以達到最佳的造型效果。 麯麵質量優化: 掌握更精細的麯麵質量控製方法,如調整麯麵密度、平滑度等。 麯麵與實體混閤建模: 學習如何將麯麵與實體進行結閤,用於創建包含復雜麯麵的實體模型。 麯麵在裝配中的應用: 探討麯麵模型在産品設計中的應用,如外殼設計、流綫型設計等。 第七章:裝配設計 裝配基礎: 講解裝配的基本概念、裝配文件結構以及裝配策略。 組件的添加與約束: 學習如何將零件添加到裝配中,並使用各種約束(如貼閤、對齊、距離、角度等)來定義組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 組件的移動、復製與陣列: 掌握在裝配環境中對組件進行移動、復製、陣列等操作。 裝配結構的構建: 學習如何構建多層級的裝配結構,管理復雜的裝配關係。 間隙與乾涉檢查: 演示如何進行裝配的間隙檢查和乾涉檢查,確保零件的正確配閤。 替代組件與錶現: 介紹如何創建組件的替代模型以及定義組件的錶現模式。 第八章:工程圖設計 工程圖創建基礎: 講解如何從三維模型創建二維工程圖,包括視圖的創建、投影方式等。 視圖的編輯與管理: 掌握對工程圖視圖進行移動、復製、刪除、尺寸標注、公差標注、形位公差標注等操作。 尺寸標注與符號: 詳細講解各種尺寸標注的類型、標注方法,以及常用工程符號的應用。 明細欄與BOM錶: 學習創建和編輯明細欄,以及生成物料清單(BOM錶)。 圖紙格式與模闆: 講解如何設置圖紙的邊框、標題欄,並創建和應用圖紙模闆。 打印與導齣: 掌握工程圖的打印設置以及導齣為PDF、DXF等格式。 第九章:模具設計基礎 模具設計概述: 介紹模具設計的基本流程和重要性。 分型麵設計: 講解如何根據零件的形狀和拔模方嚮設計閤理的分型麵。 模仁與型腔創建: 演示如何基於零件和分型麵創建模仁和型腔。 澆注係統與冷卻係統: 介紹澆注係統的設計要點,如主流道、分流道、澆口等,以及冷卻係統的設計原則。 頂齣係統: 學習設計頂齣係統,如頂杆、司筒等。 模闆與導柱: 講解標準模闆的選擇與應用,以及導柱、導套的安裝。 第十章:高級模具設計技巧 斜頂與滑塊設計: 詳細講解斜頂和滑塊的結構設計、運動分析以及在UG NX中的實現。 復雜模仁與分型: 探討復雜零件的分型策略和模仁設計方法。 模具組件庫的應用: 介紹如何利用UG NX的模具組件庫,快速選擇和應用標準件。 模具運動仿真: 演示如何進行模具的開閤模運動仿真,檢測潛在的乾涉問題。 模具結構優化: 探討如何通過優化模具結構,提高生産效率和模具壽命。 第十一章:仿真分析基礎 UG NX仿真分析模塊介紹: 簡要介紹UG NX的仿真分析功能,包括結構分析、熱分析、流體分析等。 前處理: 講解如何對模型進行網格劃分、加載約束、施加載荷等前處理操作。 求解與後處理: 演示求解器的運行,以及如何對仿真結果進行可視化分析,如應力分布、變形顯示、溫度雲圖等。 常用仿真類型講解: 針對結構靜力分析、模態分析等進行詳細介紹。 第十二章:UG NX10實用技巧與經驗分享 提高建模效率的技巧: 分享一些提高建模速度和效率的實用技巧,如模闆的使用、快捷鍵的熟練掌握、特徵的閤理組織等。 常見問題解答與故障排除: 匯總UG NX10使用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見問題,並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法。 與其他軟件的交互: 簡要介紹UG NX10與其他CAD/CAM/CAE軟件的數據交換方法。 項目實戰案例: 通過幾個不同行業的典型項目案例,將前麵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並演示實際的應用過程。 學習資源與進階方嚮: 提供進一步學習UG NX10的資源渠道,以及未來可以發展的方嚮。 本書特點: 內容全麵,結構清晰: 從基礎到高級,循序漸進,係統地講解UG NX10中文版的各項功能。 語言通俗易懂,圖文並茂: 大量使用圖示和實例,幫助讀者理解復雜概念。 注重實踐應用: 結閤實際工程設計需求,提供大量操作實例和練習。 涵蓋主流應用領域: 涉及零件設計、裝配設計、工程圖、模具設計等核心應用。 貼近中文用戶習慣: 所有操作演示均基於UG NX10中文版,符閤國內用戶的操作習慣。 資深工程師撰寫: 由具有豐富UG NX應用經驗的工程師精心編寫,確保內容的專業性和實用性。 適用人群: UG NX10中文版初學者,希望係統學習UG NX10功能的工程設計人員。 需要提升UG NX10建模、裝配、繪圖、模具設計等技能的工程師。 希望快速掌握UG NX10軟件,應用於産品開發、模具製造等領域的技術人員。 CAD/CAM/CAE專業院校學生,作為學習UG NX10的輔助教材。 總結: 《UG NX10中文版完全自學手冊》將是您在UG NX10學習道路上的得力助手。通過本書的學習,您將能夠自信地運用UG NX10完成各種復雜的工程設計任務,極大地提升您的工作效率和設計水平。立即開始您的UG NX10自學之旅吧!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在CAD領域摸爬滾打瞭多年的老兵,我一直堅信,工具是為思想服務的,而對工具的精通,是實現高效設計的基礎。UG NX作為業內頂尖的CAD/CAM/CAE一體化軟件,其功能之強大,應用之廣泛,毋庸置疑。然而,許多UG NX的學習資料,要麼是零散的視頻教程,缺乏係統性;要麼是過於簡化的入門手冊,無法滿足進階需求。我曾經也嘗試過一些所謂的“專傢級”教程,但要麼講解過於晦澀難懂,要麼內容陳舊,與最新版本脫節。因此,當我看到《UG NX 10中文版完全自學手冊》這本書時,我帶著一種審視的態度去閱讀。令我驚喜的是,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恰到好處。它不僅詳細講解瞭UG NX 10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還深入剖析瞭許多高級建模技巧和設計流程。更重要的是,它用一種非常易於理解的方式,將復雜的概念和操作步驟清晰地呈現齣來,即使是對於UG NX的初學者,也能快速入門,並逐步進階。

評分

老實說,我以前對UG NX這種專業軟件的學習一直持有一種“畏懼”的態度。總覺得它太高深,不是我這種普通工程師能夠輕易掌握的。我曾經也購買過一些UG NX的教程,但效果都不盡如人意。有些教程過於注重理論,缺乏實操性,學完感覺腦子裏一堆概念,但實際操作起來卻不知所措。有些教程的案例又太過簡單,根本無法應對實際工作中的復雜場景。直到我入手瞭這本《UG NX 10中文版完全自學手冊》,我纔真正體驗到瞭“完全自學”的可能。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得非常閤理,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循序漸進,每一個知識點都講解得非常透徹,而且邏輯清晰,不會讓你感到迷茫。它不像其他教程那樣一股腦地堆砌知識點,而是將復雜的概念拆解成易於理解的小模塊,讓你能夠紮實地掌握每一個環節。書中提供的案例也非常貼閤實際應用,涵蓋瞭多種工程領域的設計需求,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掌握瞭UG NX的操作技巧,還潛移默化地提升瞭自己的設計思維。

評分

在工作需求驅動下,我不得不硬著頭皮去學習UG NX。之前嘗試過一些在綫課程,但總感覺學習進度不自由,而且很多地方講得雲裏霧裏,效率不高。最讓我頭疼的是,很多教程都直接跳到瞭高級應用,讓我這個連基本操作都不熟悉的“小白”感覺更加抓瞎。後來,我同事推薦瞭這本《UG NX 10中文版完全自學手冊》,說是對他幫助很大。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瞭一本,結果真是讓我驚喜連連。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真的做到瞭“完全自學”。它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一些復雜的概念,而是從最基礎的界麵介紹、鼠標操作、快捷鍵使用這些最基本的東西講起,讓我能夠一點點建立起對UG NX的認識。然後,它循序漸進地講解瞭各種繪圖工具、編輯命令、麯麵造型、裝配關係等內容,每一個章節的講解都非常詳細,配閤著大量的圖示和步驟說明,讓我能夠輕鬆理解並掌握。最重要的是,它提供的案例都非常實用,涵蓋瞭我在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學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UG NX的掌握程度有瞭質的飛躍。

評分

我是一名剛踏入工程設計領域不久的大學生,對於UG NX這個軟件,我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同時也感到一絲無從下手。學校的課程雖然涉及UG NX,但講解深度和實踐機會都相對有限,我渴望能夠係統地學習並掌握這項技能。在網上搜尋各種學習資源時,我看到瞭許多 UG NX 的教程,但要麼是更新換代的太快,要麼是針對性不強,讓我不知道該從何開始。直到我偶然間發現瞭這本《UG NX 10中文版完全自學手冊》,我仿佛找到瞭指路的明燈。這本書的編排方式非常人性化,它從零開始,一點一點地引導讀者熟悉UG NX的界麵和基本操作,每一個步驟都清晰明瞭,配閤著大量的實例,讓我能夠邊學邊練,真正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麯麵造型的講解,非常細緻,對於我這種之前對麯麵建模感到頭疼的學生來說,簡直是救星。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UG NX 10中文版的福音!作為一名機械設計新人,剛開始接觸UG的時候,感覺像是在一片迷霧中摸索,各種命令、操作界麵都讓人眼花繚亂,尤其是那個厚重的官方教程,對我這種初學者來說,簡直是天書。我之前嘗試過零散地在網上找一些教程,但它們要麼過於碎片化,要麼講解不夠深入,導緻我學到的知識總是斷斷續續,缺乏係統性。每次遇到問題,都得花費大量時間去搜索,效率低下得讓我一度想放棄。後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書店看到瞭這本《UG NX 10中文版完全自學手冊》,它的封麵設計簡潔明瞭,標題也直擊痛點,立刻吸引瞭我。翻開目錄,看到它涵蓋瞭從基礎的草圖繪製,到復雜的麯麵造型,再到裝配、工程圖等等UG NX的核心功能,並且每個章節都標注瞭詳細的學習目標,讓我對學習路徑有瞭清晰的認識。更重要的是,書中大量的圖文並茂的實例演示,讓我能夠一步一步跟著操作,感受UG NX的強大之處,這種學習方式比單純的理論講解要生動有趣得多,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評分

物流很快,就是要運費,很好用的一本書,慢慢看吧,期望能熟練使用UG軟件。

評分

可以,慢慢學習

評分

好好。。。。。。

評分

昨天中午買的書,今天中午就到瞭,希望自己能好好學!

評分

評分

看銷量滿大的跟風買瞭,看瞭近兩個月感覺不理想,光碟視頻直接看不瞭,再次書中存在好多誤導

評分

還可以比較實用,我現在正在學習,加油!

評分

ok

評分

物流很快,就是要運費,很好用的一本書,慢慢看吧,期望能熟練使用UG軟件。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