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理查德?D.威科夫的作品集,包含其四部著作:《盤口解讀技術》《我是如何交易並投資股票及債券的》《華爾街40年投機與冒險》《投機藝術和生活感悟》。無論你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市場專傢,還是一位剛剛入門的新手,都可以讀一讀威科夫的著作。雖然威科夫的著作寫於20世紀初期,但是這些著作中有關投資的理念和準則,對於今天的投資者來說仍然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依然是把握zui佳進入和退齣的zui有價值的參照。
本書是理查德?D.威科夫的作品集,包含其四部著作:《盤口解讀技術》《我是如何交易並投資股票及債券的》《華爾街40年投機與冒險》《投機藝術和生活感悟》。本書既有他的經典投資技術分享,其特有的交易思想和方法,也有他的自傳,從門外漢到證券行傢的傳奇經曆。讀者可以在瞭解他的經曆的同時,也學習到他的投資方法。
理查德?D.威科夫(Richard D. Wyckoff) 20世紀初期享譽世界的投資大師,一生極具傳奇色彩,中學沒畢業就齣來打工,在股市曆經沉浮,終於成為一代投資大師。威科夫先生為《報價機雜誌》(Ticker Magazine)【後更名為《華爾街雜誌》(The Magazine of Wall Street)】撰稿多年,是為價格運動的研究貢獻zui多的美國人之一。其代錶作有《盤口解讀技術》《我是如何交易並投資股票及債券的》《華爾街40年投機與冒險》等。
目錄
第一篇盤口解讀技術1
第一章引言2
第二章初步建議13
第三章股票列錶分析25
第四章止損訂單、交易規則34
第五章成交量及其重要性48
第六章市場技術64
第七章沉悶的市場和他們的機會78
第八章把圖錶作為嚮導和指標90
第九章日內交易和長期持有98
第十章例證與建議107
第十一章有待剋服的障礙——可能的利潤114
第十二章收盤,給學生的建議120
第十三章兩天的交易127
第十四章適用於較寬波段的規則129
第二篇我是如何交易並投資股票及債券的131
第十五章我的關於投資和交易的第一課132
第十六章在經紀公司和齣版行業非常賺錢的經驗139
第十七章我購買某些股票和債券的原因146
第十八章挖掘賺取利潤的機會152
第十九章投資礦業股的一些經驗156
第二十章成功投資的基礎162
目錄//第二十一章投資零星股的故事168
第二十二章我在交易和投資時遵守的規則173
第二十三章預測未來的發展前景177
第二十四章“嚮下攤平成本”的真相180
第二十五章關於遠見和判斷的一些結論183
第二十六章保護你的本金189
第二十七章為什麼在華爾街虧損數百萬193
第二十八章瞭解誰是股票持有者的重要性198
第三篇華爾街40年投機與冒險201
第二十九章初入股海202
第三十章往日的華爾街207
第三十一章初識門道211
第三十二章晉級的預兆219
第三十三章由此轉變221
第三十四章股災和經濟蕭條224
第三十五章經濟迴暖231
第三十六章穩步上升235
第三十七章證券交易大廳240
第三十八章自由飛翔248
第三十九章內幕消息250
第四十章找尋客戶261
第四十一章熊市來臨265
第四十二章牛市初期269
第四十三章研究莊傢275
第四十四章行情反轉286
第四十五章市場恐慌289
第四十六章套牢大空頭301
第四十七章盤口技術解讀303
第四十八章為騰飛做準備314
第四十九章新的業績319
第五十章謝絕邀請321
第五十一章選擇最佳閤夥人323
第五十二章戰爭前的市場325
第五十三章開展融資業務327
第五十四章因戰爭而發財330
第五十五章大量賣空交易332
第五十六章開展唱片業務340
第五十七章與200萬美元擦肩而過349
第五十八章專業人員358
第五十九章利弗莫爾及其操盤術360
第六十章零散交易計劃371
第六十一章我的雜誌374
第六十二章利弗莫爾與“內幕操縱”375
第六十三章追憶金融大鰐380
第六十四章大崩盤382
第六十五章積勞成疾390
第六十六章兩個心願391
第四篇投機藝術和生活感悟395
第六十七章什麼是投機396
第六十八章絕對的規則399
第六十九章規則條件401
第七十章生活404
譯者後記417
第二十九章 初入股海
1888年 第一份工作——華爾街信使——小小經紀行和它的客戶
聽傢中老人講,我的預産期是1873年10月1日。但也許當時我經過瞭認真考慮,認為在這一天來到人世是不吉利的。因為整個華爾街彌漫著一種恐慌情緒。
大銀行傑伊?庫剋公司倒閉瞭。股票交易所被關閉瞭。事故的製造者和受害者傑伊?古爾德正在散布謠言,說更大的災難將要降臨。
我猜想我的父親當時可能正在用保證金交易,在股票市場做多,我若這個時候來到人世隻會增加大傢的激動情緒。因此,盡管我的全套服裝都已準備好,護士小姐也各就各位,但我卻猶豫瞭一下。
我注定是要在華爾街謀生的,而現在證券交易所都被關閉瞭,我看不齣在這時齣生有什麼益處。因此,我有意把我的齣生日期推遲到11月2日。那時證券交易所已經重新開放,恐慌已經過去瞭。
14歲時,我從布魯剋林的一所公立學校畢業,在中學裏我僅讀瞭一天的課程就匆匆結束瞭我的學習,然後到一傢律師事務所做勤雜工,每周收入3美元。
美中不足的是,我的一位堂兄他並不比我懂得更多,但他每周能賺4美元。為什麼他的薪水是一周4美元,而我卻隻有3美元?我心裏不服氣,尤其是我當時剛剛過瞭15歲生日。所以,我開始尋找每周能賺4美元甚至更多薪水的工作。後來,我得到瞭一個這樣的工作。
像我一樣尚未成年就開始在華爾街工作是一個相當好的打算。這樣你就不用像其他人做投資那樣冒險。
1888年12月10日,星期一早上,我應聘成為海澤德—帕剋公司的股票投遞員,這傢公司是證券交易所的會員。帕剋先生安排瞭一位身材高大的同事接待我。他叫尼爾,身體壯得像個警察。他的任務是讓我逐步熟悉工作內容。
那一天的雨可真大!尼爾和我步履艱難地送交股票、核對支票、存款核賬,最後我們兩人都被雨淋得渾身濕透。
當然,這一切都是尼爾在做,我隻是跟著學。我們一邊走,他一邊跟我講解我們不斷塞進小窗口的紙片是什麼,為什麼那個小窗口後麵藏著的人會給我們上萬美元的支票來換這些紙片。我們一直這樣做,拿到瞭一大堆支票,總額幾乎達到10萬美元。然後我們來到第四國民銀行,把這令人驚愕的一大筆錢交給那裏的齣納員——他鬍子微翹,長著令人驚奇的紅頭發和眉毛。
這樣做瞭3天後,公司認為我對業務已經很熟悉瞭,於是就讓我獨自一人去做這些事情。從那時起,我開始瞭解真正的——即使隻是一小部分的——華爾街運行機製。
做一名華爾街的投遞員可比做一名律師事務所的勤雜工體麵多瞭!不僅如此,帕剋先生支付給我優渥的薪金——20美元的月薪!我終於打敗瞭每周賺4美元的堂兄!
那一周結束後,我卻沒有拿到薪水,我完全不清楚是什麼情況。星期一早上,我鼓起勇氣嚮老闆詢問員工薪水是按周還是按月支付(我是唯一的員工)。
帕剋先生說:“你可以自由選擇。”然後他拿起一支鉛筆,在紙上計算並說:“如果你想要按周支付,那麼前26周每周支付你4美元61美分,後26周每周支付你4美元62美分。”
我大緻估算瞭一下,每月20美元就是5美元一周。不過,我還是願意拿4美元加上60美分的零頭。
海澤德—帕剋公司在米勒大廈內,米勒大廈是當時華爾街的建築奇跡。它的周圍都是三、四層的又髒又破的老房子,隻有部分建築超過它的高度,例如百老匯大街111號的物産交易所大樓、波利爾大樓,以及我後麵將會介紹的百老匯大道3號一棟13層建築,還有11層的老交易所大樓,我過去曾站在它的樓頂從高處俯視整個城市。米勒大廈的一樓有亨利—剋魯公司和H.P.金施密特公司。在我們這層樓,嚮上兩段樓梯,是約翰—布拉古德公司、泊斯特—弗拉格公司(那時還是一個非常小的公司)、德紐菲維利公司、諾伯�裁匪固毓�司,以及約瑟夫�參摯爍缸庸�司;樓下是I.&S.;沃爾姆瑟公司、J.& W. 塞利格曼公司和查斯�埠仗毓�司。
交易所對麵轉角處的寬街25號是懷特豪斯公司,在同一大廈內,還有寬街28號的喬西—古尼兄弟—哈爾卡登公司。史賓瑟—塔斯剋公司占據瞭16號西聯大廈整整一層樓,這是一棟裝有電梯的像鬆鼠籠子一樣的磚塊結構建築。
在寬街和華爾街交叉處的拐角,矗立著德雷剋塞爾—摩根公司的白色大理石辦公樓。高露潔公司和C.I.哈德遜公司位於華爾街36號;A.M.迪德公司和巴利剋—艾莉曼公司在18號;齊默爾曼—弗西公司在拐角處的11號;E.& C.魯道夫公司在納瑟街7號。
哈裏曼公司的辦公室在百老匯大道120號的老交易大樓上。多米尼剋—迪剋曼公司在百老匯大道74號,菲洛斯—戴維斯公司在70號,R.P. 弗洛沃公司在街對麵的52號。H.L.霍頓公司和瓊斯—肯尼特—霍普金斯公司在百老匯大道56號的老交易法庭大樓上。拉登伯格—塔爾曼公司和沃瑟曼兄弟公司位於交易所南側像舊倉庫一樣的建築裏。
股票投遞員不僅要知道這些公司的地址以及證券交易所目錄本上所有其他公司的地址,而且還必須熟悉從寬街到百老匯,從華爾街到鬆街,從交易所到比弗街等的便捷路綫。股票投遞員還必須知道每個公司所在的樓層,以及齣瞭電梯以後當麵臨許多條路的時候該選擇走哪條。
經過緩慢的兩層電梯,轉過走廊來到第五個房間就到瞭我們公司。公司位於一個用鬍桃木牆隔開的長3米寬6米的前廳,裏麵有幾個營業窗口。廳內有一個長約8英尺的高颱、一個高大的保險箱、一颱放在窗戶之間的老式的股票價格自動收報機。傢具包括兩張搖椅,就如夏季經常在公寓陽颱上看到的那種,一張雙人辦公桌,一個水冷卻器,一個盥洗颱,一些大衣掛鈎。這就是我們公司的所有設備,除此之外就是那個應該在9:30來上班的新來的勤雜工。除非有很多業務(這種情況很少),一般下午4點他就可以下班瞭。
我的兩個雇主,海澤德和帕剋在內戰前都供職於費米爾公司。海澤德擔任齣納員,帕剋則管理政府債券。帕剋畢業於耶魯大學,身上還帶著書捲氣。兩人都很不錯,他們有著廣泛的人脈和很好的聲譽,有一些資金,也很熟悉證券經紀業務。
帕剋過去常坐在一個用木頭和藤條製作的扶手搖椅上,當市場活躍時,他會劇烈地來迴晃動搖椅;當市場蕭條時,他習慣把腳翹得高高的,一邊看著股票報價紙帶,一邊唱著“小安妮魯尼”或“雙人自行車”。
他過去常為自己一次性交易數百股股票。他喜歡交易阿欽森公司的股票——既做多也做空。但有時他也交易每股價格高達100美元的股票——雖然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股票價格這麼高的並不多。
海澤德白天都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度過,當時他在紐交所的會員資格已經價值約20 000美元。自從改組進南方鐵路之後,他主要交易“RT”,“RT”是當時裏士滿終端在股票行情記錄紙帶上的縮寫;他還專做鎳闆股份,當時隻賣十幾美元。我認為他之所以挑選這兩隻作為他最喜愛的股票,是因為它們每漲8個點就很令人高興瞭,如果能漲15個點就簡直讓人欣喜若狂瞭。
公司的另一項業務是“洗”布法羅—羅切斯特—匹茲堡鐵路股。我們會齣售100股股票給某一公司,這傢公司又會在一兩天內迴售給我們。這一過程持續瞭幾年,當時該股在華爾街屬於那種交易不活躍的低價股,這樣一來就為這個“小不點”公司創造瞭許多交易。我想肯定有人用該股辦瞭抵押貸款,因此他希望每周二和周四能在行情報價欄裏看到它的名字,以便把它作為在銀行的抵押。我猜這個人是股票證書號為13號和23號的主人,因為每次總是這兩個號上麵訂個賣單遞進我們辦公室。一會兒後,它會與我們的賣單一起被遞齣去,那張可憐的老舊卡片上又多瞭四個釘孔,看上去就好像被鳥槍擊穿瞭幾次。不過,負責所有這些“虛假銷售”的範德比爾特似乎感到很滿意。
海澤德—帕剋公司的很多客戶在這時都虧損瞭,但是大部分客戶能夠承受這種損失。投資者和投機者很容易區分。投機者中最活躍的是一個身材瘦高的人,他鼻子瘦長,走路時習慣左肩朝前,所以他走進我們辦公室的時候就像螃蟹一樣橫行著。他在股票市場摺騰來摺騰去,虧損瞭很多錢,因為他總是在正確的時間選擇瞭錯誤的股票,或者在錯誤的時間選擇瞭正確的股票。
還有G先生,如果他還活著,一定快到百歲瞭。他是一個有點吝嗇的人。他那頂原本黑色的圓頂帽子,已經戴得有點泛綠瞭,帽帶也很髒。那不閤身的衣衫顯得很破舊,滿是灰塵和汙跡,似乎快要破瞭。他的眼鏡用一段印度麻綫固定在翻領扣眼上。他的褲子似乎總是鬆鬆垮垮,一副要掉下來的樣子。他專門投資高等級債券。他購買債券時咬緊牙關,緊閉雙唇,你可以想象他購買每1 000美元債券時把錢攥得緊緊的樣子。他談起他的債券,就像它們是他的寵物,滔滔不絕,並且口水四濺。沒有人知道在他的保險箱裏有多少金邊證券。
另一個客戶是從布魯剋林來的受人尊敬的蕾絲製造商艾伯特?G����?��詹寜斯,他是一位頭發雪白、麵色紅潤、對待辦公室員工像慈父一般的長者。他常購買大量的債券,有時他買的債券利息支付都成問題。他沒有進行股票投機,他的兒子—奧利弗—一個英俊的小夥子,卻喜歡進行股票投機。他常這樣談論他的兒子的投機行為:“他會得到教訓的。”
還有寶拉?拉維拉,與其他客戶相比,他總是買得少說得多,似乎他總是比那些聽他說話的人知道更多關於鐵路的統計數據。但是,有一次我捕捉到瞭他關於紐約中央鐵路紅利率的一個錯誤,我剛查過這個紅利率,並且確信自己是正確的,為此他輸給我一頓晚餐。
身材高大強壯,長著濃密鬍子的剋裏坦登先生也是我們公司的客戶,他總是來去匆匆。他曾經在弗米利公司開設瞭一個賬戶,買入雷丁三期收入債券,在當時價值300美元,後來他不斷增持加倉,直到有一天這個賬戶價值超過瞭250 000美元。但是此時他不會清倉獲利,因為他想要賺取100萬美元。現在,他雖進進齣齣我們的辦公室,但在他名下隻有少數低價債券和極少量交易的股票。
這些客戶非常有趣,讓我很感興趣,也給瞭我很多的啓示。我見過許多像他們一樣的客戶,但極少仍然留在我的記憶中。
前言
獻給我的妻子
她的鼓勵、幫助和信任讓我到達瞭比較理想的狀態。
作者的話
本書所述是本人對股票報價紙帶解讀譯者注:也就是投資者常用的盤口分析。一生至今研究的成果。追求的就是從股票交易中獲利……反應遲鈍、優柔寡斷的人不適閤這個行業。你必須堅決果斷……意誌力是絕對必要的,另外還要遵守紀律、集中精力、善於學習以及處事冷靜。你付齣的努力能否取得成果,就看你是否意誌堅強且持之以恒。
序言一
三十三年來,我一直是證券市場的學生。作為幾個交易所的會員、債券交易者、交易者和投資者,我與成韆上萬的交易者和投資者都有著十分密切的接觸。
十五年來,我編輯並齣版瞭《華爾街雜誌》,在我寫到這裏的時候,這份雜誌的發行量比世界上任何一本金融雜誌的發行量都要大。
這些經驗不僅讓我擁有瞭鑽研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機會,而且也掌握瞭所有與之相關的知識。這讓我觀察到影響市場的推動力,以及對市場活動和市場波動有著很大影響的人為因素。
根據這些經驗,我總結瞭一些交易和投資的方法,我采用瞭這些方法,而且其中有些方法已經固定下來。我在本書後麵會展示一些方法。
我寫作本書的目的有兩個。首先,我知道有成韆上萬的新手發現證券市場是一個巨大的技術機器,這個機器太復雜瞭,以至於許多人不能明白其中奧妙。我一直在努力,讓人們消除這種想法——我必須反復強調一個事實,那就是無論是在華爾街,還是在其他行業,最關鍵的就是常識,還必須結閤一些研究和實戰經驗。我也嘗試過以一種簡單易懂的方法來闡述在這個領域取得成功的條件。
再者,我在寫作第一本書《報價紙帶解讀研究》的時候意識到:把自己的觀點寫下來,把規則都清晰地總結齣來,這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優勢。
基於以上兩個原因,我認為把我的方法有條理地寫齣來是有價值的。
理查德?D.威科夫
序言二
一位青年正坐在一間燈火昏暗的房間裏沉思。他低垂著頭,眼神疲倦,麵前一頁頁的紙上寫滿瞭算式,他偶爾把紙推開,盯著前麵光禿禿的牆壁發呆。他周圍的桌子、地闆上堆滿瞭報紙、書和大量的統計數據。每日市場報告在他的麵前堆積如山,此時他的心早已飛齣這個小房間,飛到證券交易所、華爾街、鐵路、偉大的産業、股票市場這些令他癡迷的東西上瞭。
他能揭開股市之謎嗎?這是個問題。有人這麼做過。他腦海中劃過一長串著名投資傢的名字。為什麼他沒有找到他們成功的秘訣?
如果他能解決這個問題,那他的工作將比阿拉丁的神燈更神奇。他那微薄的資本會開始顯得微不足道,如果年收益率為6%,那麼12年後其資本可以翻一番。但如果他每年的年收益率是20%、30%,甚至是50%呢?再假設增加的收益又以同樣的速率增長呢?他那微薄的資本,將成長為一座高山。
如何纔能做到這點呢?對這個巨大的問題他現在瞭解得還很少。所以他必須學習。巨大的工作量、艱苦的學習都不能阻礙他。他要集中所有時間和精力,剋服一切睏難,全力以赴地做這件事。
萬事開頭難,他可能需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纔能有一點兒進展,更需要花費數年的時間纔能達到目標。但與這一偉大的博弈相比,這點努力又算得瞭什麼呢?
夜已深,這位青年還坐在他的小房間裏沉思。他知道他選擇瞭正確的道路。隻要認真學習、不懈努力、耐心嘗試,他一定會取得成功。
理查德?D.威科夫
長期以來,我總是在尋找一種能夠幫助我“看透”市場的工具,而不是被市場“迷惑”。這套《威科夫理論大全集》正好滿足瞭我的需求。威科夫理論的核心,在於理解市場的“供求關係”和“操盤手行為”,而這套書將這些概念解釋得淋灕盡緻。我尤其對書中對“市場信號”的解讀印象深刻,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成交量變化,或者價格的微小波動,在威科夫理論的視角下,都可能隱藏著重要的信息。書中的案例分析,涵蓋瞭各種不同的市場環境和品種,讓我能夠看到理論的普適性。我特彆喜歡書中的“問答”環節,作者用非常接地氣的方式解答瞭許多交易者在實踐中遇到的睏惑,讓我感覺像是在與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對話。這套書不僅僅是關於交易技術,更是一種交易哲學。它教會我如何保持耐心,如何觀察,如何等待最佳的進場時機,而不是被市場的短期波動所乾擾。讀完這套書,我感覺自己對市場的理解不再是“碰運氣”,而是有瞭一套清晰的分析邏輯和決策依據。它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更高級交易境界的大門。
評分不得不說,這套《威科夫理論大全集》的深度和廣度是令人驚嘆的。我一直覺得,真正有價值的投資理論,一定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而威科夫理論無疑就是其中之一。這套書將威科夫先生的經典著作進行瞭係統性的梳理和解讀,並且加入瞭許多現代化的案例分析,讓古老的理論煥發齣瞭新的生命力。書中對“市場周期”的劃分和分析,以及不同階段的特徵和交易策略,讓我對市場的宏觀走嚮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操盤手意圖”的解讀,它讓我明白,價格的波動並非隨機,而是背後有強大的力量在操控。理解瞭莊傢的思維方式,也就等於掌握瞭理解市場的鑰匙。書中的“九點法則”、“三段法則”等,雖然看似簡單,但蘊含著深刻的交易智慧,在實際應用中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特彆推崇書中關於“風險控製”和“倉位管理”的章節,這部分內容往往被很多交易者所忽視,但卻是決定交易成敗的關鍵。這套書不僅教你如何“看對”,更教你如何“活下來”。它是一部關於交易的百科全書,每一個章節都充滿瞭智慧的閃光點,值得反復閱讀和品味。
評分坦白講,《威科夫理論大全集》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對傳統技術分析的認知。我之前總覺得,技術指標隻是提供瞭一些概率性的信號,並不能真正揭示市場的內在邏輯。但是,威科夫理論,尤其是這套包含瞭豐富內容和深度解析的“大全集”,讓我看到瞭技術分析的更高維度。書中對“原因與結果”、“供應與需求”等核心概念的闡釋,以及如何通過價格行為和成交量來解讀市場“主力”的意圖,簡直是如同撥雲見日。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多方與空方力量對比”的分析印象深刻,它讓我明白,市場的每一次波動,都是多空雙方較量的結果。通過對成交量的細緻觀察,結閤價格的運動軌跡,我們能夠更好地判斷齣誰在占據優勢。書中的案例分析,涵蓋瞭不同類型的市場行情,讓我能夠看到理論的普適性和有效性。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橫盤整理”階段的講解,這部分內容往往是交易者最容易忽視,也是最容易犯錯的地方。而威科夫理論卻將其提升到瞭戰略高度,教會我們如何在這個階段識彆機會,規避風險。這套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交易者建立起一種“讀懂市場”的能力,從而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做齣更明智的決策。
評分在我看來,《威科夫理論大全集》是一部能夠真正改變交易者命運的書。它不是那種“告訴你買什麼,賣什麼”的短期緻富秘籍,而是一套能夠讓你真正理解市場運作本質的係統性理論。我一直認為,沒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再好的技術指標也隻是空中樓閣。威科夫理論,特彆是這套百科全書式的著作,為我構建瞭一個堅實的理論體係。書中關於“價格行為”的剖析,以及如何通過“日K綫”的形態來推斷“莊傢意圖”,簡直是讓我茅塞頓開。我尤其推崇書中對“吸籌”和“派發”階段的詳細描述,這讓我能夠識彆齣市場的底部和頂部區域,從而在最有利的時機進場或離場。書中的圖錶分析,不僅僅是簡單的圖形識彆,更是對背後邏輯的深刻解讀,讓我能夠理解“為什麼”價格會這樣走。每一次閱讀,都能發現新的亮點,感覺自己對市場的理解又加深瞭一層。這套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交易者建立起一套獨立的思考體係,不再被市場的噪音所乾擾,而是能夠冷靜地分析,理性地決策。對於任何渴望在投資市場中長期生存並取得成功的交易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不可或缺的。
評分這套《威科夫理論大全集》是市麵上為數不多的能夠將威科夫理論講透徹的著作。我之前也閱讀過一些關於威科夫理論的書籍,但總是覺得碎片化,難以形成一個完整的體係。這套“大全集”則不同,它係統地梳理瞭威科夫理論的各個方麵,從理論基礎到實戰應用,麵麵俱到。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價格行為”的深入剖析,它不僅僅是看K綫形態,更是去理解K綫背後的“故事”。通過成交量和價格的配閤,去判斷“莊傢”的意圖,這是威科夫理論的核心魅力所在。書中的圖錶分析,可謂是精彩紛呈,每一個案例都經過瞭精心的挑選和標注,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理論是如何在實際市場中得到驗證的。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市場周期”的講解,它幫助我理解瞭市場的宏觀運行規律,從而能夠更好地把握中長期的投資機會。讀完這套書,我感覺自己對市場的理解不再是“看天吃飯”,而是有瞭一套係統性的分析框架和決策流程。它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更高級交易境界的大門,讓我能夠更自信地麵對市場的挑戰。
評分作為一名在市場摸爬滾打多年的老股民,我見過太多的起起落落,也嘗試過無數的交易方法。坦白講,很多時候感覺自己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即使偶爾抓到一波行情,事後復盤也未必能完全理解其背後的邏輯。直到我遇到瞭這套《威科夫理論大全集》,我纔感覺自己找到瞭“北”。這套書將威科夫理論的精髓,以一種係統化、結構化的方式呈現齣來,讓人能夠清晰地把握其核心思想。書中對“道氏理論”、“甘氏理論”等其他經典理論的融閤與升華,讓我看到瞭不同理論之間的聯係與互補,形成瞭一個更完整的市場分析框架。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多方與空方力量對比”的分析,這不僅僅是看價格的漲跌,更是去理解是誰在主導市場,是買傢還是賣傢。通過成交量的變化,結閤價格的形態,去判斷雙方力量的消長,從而預測未來的走勢。這套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提供瞭一套分析工具,更重要的是培養瞭一種“思考市場”的方式。它讓我明白,交易不是簡單的概率遊戲,而是對人性和市場行為的深刻洞察。書中大量的圖文並茂的分析,更是將理論具象化,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讀完這套書,我感覺自己對市場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颱階,不再是零散的知識點,而是形成瞭一個清晰、連貫的思維體係。
評分這套《威科夫理論大全集》是我近期閱讀過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金融類書籍。我之前嘗試過許多不同的交易方法,但總感覺缺少瞭點什麼,未能形成一個完整、連貫的交易體係。直到我接觸到威科夫理論,並深入閱讀瞭這套“大全集”,我纔找到瞭答案。書中的內容,從基礎理論到高級應用,循序漸進,邏輯嚴謹,讓我能夠清晰地理解威科夫理論的精髓。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成交量”和“價格”之間關係的深入探討,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技術分析,更是對市場“供需博弈”的深刻洞察。書中列舉的案例,無論是經典的老圖還是現代的市場走勢,都極具代錶性,能夠幫助我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緊密結閤。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市場結構”的講解,它幫助我理解瞭市場的不同階段,以及在每個階段應該采取的交易策略。閱讀這套書,不僅僅是學習一種交易方法,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它讓我能夠跳齣短期的價格波動,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理解市場的長期趨勢。這套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交易者建立起自信,不再盲目跟隨,而是擁有獨立分析和判斷的能力。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拿到這套《威科夫理論大全集》時,我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畢竟,威科夫理論聽起來有些“老派”,我更習慣於當下流行的各種量化模型和AI交易係統。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自己大錯特錯瞭。這套書展現齣的智慧,是跨越時代的,它揭示瞭人性在市場中的永恒規律。書中對於“市場結構”的構建,以及如何通過價格和成交量的配閤來判斷趨勢的演變,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橫盤整理”階段的詳盡分析,這部分內容往往是許多交易者最容易忽視,也是最容易犯錯的地方。但威科夫理論卻將其提升到瞭戰略高度,揭示瞭莊傢如何利用這些看似“沉悶”的時間來積蓄力量,為下一輪的爆發做準備。讀完這些章節,我纔真正明白,為什麼很多時候趨勢會突然齣現,而之前卻毫無徵兆。這套書不僅傳授瞭“術”,更重要的是傳授瞭“道”,讓我能夠從更高的維度去審視市場,理解那些隱藏在價格波動背後的“意圖”。書中的圖錶分析部分,更是精彩絕倫,每一個案例都經過瞭精心的挑選和標注,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理論是如何在實戰中得到驗證的。這種“由錶及裏”的分析方法,讓我受益匪淺,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被市場牽著鼻子走的散戶,而是開始能夠主動地去“閱讀”市場。
評分作為一名對市場有深入研究的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一種能夠幫助我理解市場“幕後”力量的書籍。《威科夫理論大全集》正好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威科夫理論,以其對“操盤手意圖”的深刻洞察而聞名,而這套書更是將這一理論發揚光大。書中對“供求關係”的分析,以及如何通過成交量的變化來判斷“吸籌”和“派發”的過程,簡直是讓我茅塞頓開。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市場結構”的講解,它讓我理解瞭市場的不同階段,以及在每個階段應該采取的交易策略。書中的案例分析,涵蓋瞭各種不同的市場環境和品種,讓我能夠看到理論的普適性。我特彆推崇書中關於“多方與空方力量對比”的分析,它讓我明白,市場的每一次波動,都是多空雙方較量的結果。通過對成交量的細緻觀察,結閤價格的運動軌跡,我們能夠更好地判斷齣誰在占據優勢。這套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交易者建立起一種“讀懂市場”的能力,從而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做齣更明智的決策。它不僅僅是一本交易書籍,更是一本關於理解人性、理解市場運行規律的智慧寶典。
評分這套《威科夫理論大全集》簡直是我投資生涯的一盞明燈。我一直以來都在尋找一種能夠真正讓我理解市場運作邏輯的係統性方法,而不是那些僅僅停留在技術指標錶麵的“秘籍”。市麵上充斥著各種交易策略,但很多都過於片麵,要麼忽略瞭基本麵,要麼忽略瞭操盤手的意圖。威科夫理論,尤其是這套集閤瞭深度解析和實際應用的“大全集”,徹底改變瞭我對交易的認知。它不僅僅是關於價格和成交量,更是關於“誰在買,誰在賣,以及他們為什麼這樣做”。書中對“原因與結果”、“供應與需求”、“價格行為”的剖析,如同庖丁解牛,將復雜的市場波動還原到最根本的驅動力。我尤其欣賞其中對“吸籌”和“派發”階段的細緻講解,這幫助我識彆齣那些潛在的啓動行情,而不是追漲殺跌。每次閱讀,都能從中挖掘齣新的洞見,感覺自己像是在和市場的“大莊傢”進行一場智慧的博弈。書中列舉的案例,無論是曆史經典還是近期市場,都極具代錶性,讓我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閤,反復推敲,加深理解。閱讀這套書的過程,也是一次自我審視和提升的過程,它迫使我去思考,去分析,去質疑,而不是盲目地跟隨。對於任何渴望在金融市場中獲得持續成功,並希望建立自己獨立思考能力的投資者來說,這套書絕對是必不可少的。它所蘊含的智慧,超越瞭時間,是真正“磨不掉”的價值。
評分沒有圖片隻要文字可以看看
評分工具書,紙張不錯,運達速度很快
評分感謝快遞小哥
評分買瞭好多書,京東配送真好,質量也是正版,一個字買買買!!!
評分經典閤集,正版。
評分正是我需要的。好評!
評分質量好,速度快。
評分老用戶瞭,一直以來都會支持你的!
評分還沒怎麼看,隻是前段時間在新華書店看瞭一下,感覺還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