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龄要指

修龄要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撰> 著,[明] 冷谦< 编,范崇峰 注
图书标签:
  • 中医
  • 养生
  • 经络
  • 穴位
  • 图解
  • 传统医学
  • 健康
  • 预防保健
  • 修龄
  • 经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35068
版次:1
商品编码:1201531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养生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
字数: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修龄要指》,明代修养家冷谦编撰,养生学著作。全书共一卷九篇,分别是四时调摄、起居调摄、延年六宇诀、四季却病歌、长生一十六字妙诀、十六段锦、八段锦导引法、导引却病歌诀、却病八则,主要阐述养生基本理论和吐纳导引等养生方法,是中医和道家养生经验的总结。本次整理以民国九年(1920)上海涵芬楼影印清道光十一年(1836)安晁氏木活宇排印《学海类编》本为底本。

目录

四时调摄
起居调摄
延年六字诀
吹肾气诀
呵心气诀
嘘肝气诀
咽肺气诀
呼脾气诀
嘻三焦诀

四季却病歌
长生一十六字妙诀
十六段锦法
八段锦导引法

导引却病歌诀
水潮除后患
起火得长安
梦失封金匮
形衰守玉关
鼓呵消积聚
兜礼治伤寒
叩齿牙无疾
升观鬓不班
运睛除眼翳
掩耳去头旋
托踏应轻骨
搓涂自美颜
闭摩通滞气
凝抱固丹田
淡食能多补
无心得大还

却病八则
校注后记

精彩书摘

  《修龄要指》:
  长生一十六字妙诀
  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上十六字,仙家名日十六锭金,乃至简至易之妙诀也。无分于在官不妨政事,在俗不妨家务,在士商不妨本业。只于二六时中,略得空闲,及行住坐卧,意一到处,便可行之。
  口中先须嗽津三五次,舌搅上下腭,仍以舌抵上腭,满口津生,连津咽下,汩然有声。随于鼻中吸清气一口,以意会及心目寂地,直送至腹脐下一寸三分丹田元海之中,略存一存,谓之一吸;随用下部,轻轻如忍便状,以意力提起,使归脐,连及夹脊双关①、肾门一路提上,直至后顶玉枕关,透入泥丸顶内,其升而上之,亦不觉气之上出,谓之一呼。一呼一吸,谓之一息。炁②既上升,随又似前汩然有声咽下,鼻吸清气,送至丹田,稍存一存。又自下部,如前轻轻提上,与脐相接而上,所谓气气归脐,寿与天齐矣。
  凡咽下,口中有液愈妙,无液亦要汩然有声咽之。如是一咽一提,或三五口,或七九,或十二,或二十四口。要行即行,要止即止,只要不忘作为正事,不使间断,方为精进。如有疯疾,见效尤速。
  久久行之,却病延年,形体变,百疾不作,自然不饥不渴,安健胜常。行之一年,永绝感冒、痞积、逆滞不和、痈疽疮毒等疾。耳目聪明,心力强记,宿疾俱瘳,长生可望。如亲房事,欲泄未泄之时,亦能以此提呼咽吸,运而使之归于元海,把牢春汛,不放龙①飞,甚有益处。所谓造化吾手,宇宙吾心,妙莫能述。
  十六段锦法
  庄子曰: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法,养形之秘,彭祖寿考之所由也①。其法自修养家所谈,无虑②数百端,今取其要约切当者十六条,参之诸论,大概备矣。
  凡行导引,常以夜半及平旦将起之时,此时气清腹虚,行之益人。先闭目握固③,冥心端坐,叩齿三十六通,即以两手抱项,左右宛转④二十四,以去两胁积聚风邪;复以两手相叉,虚空托天,按项二十四,以除胸膈间邪气;复以两手掩两耳,却以第二指压第三指,弹击脑后二十四,以除风池邪气;复以两手相提,按左膝左捩,按右膝右捩身二十四,以去肝家风邪;复以两手,一向前一向后,如挽五石弓状,以去臂腋积邪;复大坐,展两手扭项,左右反顾,肩膊随转二十四,以去脾家积邪;复两手握固,并拄两肋,摆撼两肩二十四,以去腰肋间风邪;复以两手交槌臂及膊上连腰股各二十四,以去四肢胸臆之邪;复大坐,斜身偏倚,两手齐向上,如排①天状二十四,以去肺间积邪;复大坐,伸脚,以两手向前,低头扳脚十二次,却钩所伸脚,屈在膝上,按摩二十四,以去心胞络邪气;复以两手据地,缩身曲脊,向上十三举,以去心肝中积邪;复起立,据状扳身,向背后视,左右二十四,以去肾间风邪;复起立齐行,两手握固,左足前踏,左手摆向前,右手摆向后,右足前踏,右手摆向前,左手摆向后二十四,去两肩之邪;复以手向背上相捉,低身徐徐宛转二十四,以去两胁之邪;复以足相扭而行前数十步,复高坐伸腿,将两足扭向内,复扭向外各二十四,以去两足及两腿间风邪;复端坐、闭目、握固、冥心,以舌抵上腭,搅取津液满口,漱三十六次,作谷谷声咽之;复闭息,想丹田火自下而上,遍烧身体内外,热蒸乃止。能日行一二遍,久久身轻体健,百病皆除,走及奔马不复疲乏矣。
  ……

前言/序言

  中医药古籍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学传承数千年的知识宝库,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法、生命理论和医疗经验,不仅对于传承中医学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现代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的源头和根基。保护和利用好中医药古籍,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医学术的必由之路,事关中医药事业发展全局。
  1949年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开展了系统的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1958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在北京成立,负责指导全国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1982年,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召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制定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卫生部先后下达了两批200余种中医古籍整理任务,掀起了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新高潮,对中医文化与学术的弘扬、传承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古籍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以及“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开展中医药古籍普查登记,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珍贵古籍名录,加强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强调继承与创新并重,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2003~2010年,国家财政多次立项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针对性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工作,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设立全国唯一的行业古籍保护中心,影印抢救濒危珍本、孤本中医古籍1640余种;整理发布《中国中医古籍总目》;遴选351种孤本收入《中医古籍孤本大全》影印出版;开展了海外中医古籍目录调研和孤本回归工作,收集了11个国家和2个地区137个图书馆的240余种书目,基本摸清流失海外的中医古籍现状,确定国内失传的中医药古籍共有220种,复制出版海外所藏中医药古籍133种。2010年,国家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资助整理400余种中医药古籍,并着眼于加强中医药古籍保护和研究机构建设,培养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后备人才,全面提高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
《长生箓》 这是一部关于追寻生命永恒奥秘的旷世奇书。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智者仁士,或隐于山林,或游走四方,毕生致力于破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企图窥探那超越凡俗的生命境界。本书便汇聚了他们呕心沥血的研究成果,记录了无数次探寻与实验的艰辛历程。 书中详尽地描绘了古代先贤们对于宇宙运行、天地万物生长消亡的深刻洞察。从日月星辰的周期律动,到四季更迭的自然法则,再到草木生长的枯荣,都蕴含着生命变化的端倪。作者深入浅出地解析了这些宏观与微观世界的联系,揭示了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书中还收录了大量关于养生健体的传统方术和理论。从呼吸吐纳的精妙法门,到食材药材的配伍原理,再到起居作息的合理安排,无不精细入微,旨在通过调养身体,培植元气,达到延缓衰老、强健体魄的目的。书中不仅介绍了各种具体的功法和药方,更阐释了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强调“顺应自然”与“天人合一”的理念。 除了身体上的调养,本书更着重于精神层面的修炼。它探讨了心性对生命的影响,认为情志的波动,欲望的膨胀,都会耗损人的精气神。因此,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清心寡欲、宁静致远、观照内心来达到精神的超脱与平和。各种冥想、静坐、观想的方法被一一记录,旨在帮助读者涤荡尘埃,回归本真。 书中还穿插了大量古老的神话传说、历史轶事以及圣贤的语录,这些内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为了印证和深化书中关于生命奥秘的论述。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在求索生命的道路上,为读者提供灵感和启示。 《长生箓》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部人生哲学。它引导读者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去认识自身的局限,去探索超越凡俗的可能性。书中倡导的是一种积极而审慎的生活态度,一种对生命充满敬畏与热爱的追求。它告诉你,真正的长生,或许并非肉体的永恒不灭,而是精神的升华与智慧的永续。 本书的语言质朴而深刻,夹杂着古朴的韵味,读来仿佛能穿越时空,与那些古代的智者进行灵魂的对话。它适合所有对生命奥秘充满好奇,渴望提升自我,追求更深层次生命意义的读者。阅读此书,你将踏上一段非凡的精神旅程,或许,在这趟旅程中,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通往生命更高境界的钥匙。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修龄要指》的封面设计,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古朴雅致,散发着一种历久弥新的魅力。我还没来得及细读内容,但仅仅是触摸那质感极佳的书页,就能感受到作者或编者在打磨这本书时所下的功夫。我向来喜欢那些能够让人沉浸其中、慢慢体味的著作,而不是那些只追求瞬间的感官刺激的作品。我很好奇,这本书会带我进入一个怎样的精神世界?它会以怎样的方式触动我的内心?我准备好带着一颗平和的心,去探索它所蕴含的知识和思想,去感受文字的力量,去理解作者想要传递的讯息。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吸引了我,那种古朴而又不失精致的风格,让我想起很多珍藏的老书。翻开目录,那一排排充满历史感的书名,仿佛一下子把我拉进了那个年代。虽然我还没有开始深入阅读,但仅仅是浏览,就能感受到作者在文字上的用心。他似乎在用一种非常沉静、内敛的方式讲述着什么,没有激昂的辞藻,也没有哗众取宠的段落,一切都显得那么恰到好处。我喜欢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叙事方式,就像一位老友在耳边轻语,慢慢道来,让你在不经意间就被吸引。我期待着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够体会到作者所构建的那个世界,那里一定有着独特的风景和深刻的思考。包装也很牢固,没有一点破损,这一点值得表扬。

评分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真的有一种“寻到宝藏”的感觉。我一直以来都有收集一些带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书籍的习惯,而这本书的风格,正是我所寻找的。那种厚重感,不仅仅体现在纸张的触感上,更是一种文字散发出来的沉静力量。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从书脊和排版上,就能感受到作者的严谨和对细节的追求。我特别喜欢那些在现代社会中依然能够传承的文化元素,而这本书似乎就承载着这样的使命。我期待它能带我走进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让我能够从中汲取养分,获得启迪。送货的速度也很快,包装也很用心,值得推荐。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跨越时空、引起共鸣的作品情有独钟。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仿佛蕴含着某种古老的智慧或深邃的哲理。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看看作者是如何用文字来诠释这个主题的。从封面到书页的质感,都透着一股扎实的学问气息,不是那种浮光掠影的快餐读物。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位对事物有着细致入微观察和深刻理解的人。我尤其好奇的是,书中会呈现出怎样的故事,是宏大的叙事,还是细腻的情感描写?抑或是某种独特的思想碰撞?无论如何,我都准备好投入其中,去感受文字的力量,去探寻作者所要传达的那些不易察觉的线索。

评分

这本书的整体风格让我感到一种回归传统、沉淀心灵的渴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轰炸,而一本能够让人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的书,就显得尤为珍贵。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从书的装帧设计到纸张的质感,都透露出一种精心打磨的痕迹,给人一种踏实和信赖的感觉。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次精神上的旅行,让我能够暂时逃离现实的喧嚣,去感受文字所带来的宁静与思考。我相信,作者一定在这本书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才能呈现出如此富有质感的作品。

评分

还行吧

评分

很好的啊

评分

学学看看~~

评分

赶上活动,价格实惠,快递员送货迅速,不错。

评分

比较满意,印刷质量很好,物流很快快

评分

到货快,质量好!

评分

赶上活动,价格实惠,快递员送货迅速,不错。

评分

到货快,质量好!

评分

学习拓展只用,书没有包装不说,还窝角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