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城记(中国老舍研究会推荐版)

猫城记(中国老舍研究会推荐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老舍 著
图书标签:
  • 老舍
  • 猫城记
  • 中国文学
  • 现当代文学
  • 北京
  • 社会小说
  • 讽刺文学
  • 文学经典
  • 名著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11421
版次:1
商品编码:12016893
品牌:果麦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6-12-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老舍作品中,《猫城记》在海外的知名度仅次于《骆驼祥子》,有日、法、英、德、俄、匈语译本。为老舍赢得声望的同时,也埋下了隐患:作者晚年的诸多遭遇,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已有伏笔。
  "九·一八"事变次年,33岁的老舍发表长篇讽刺小说《猫城记》,借火星上一座荒诞的猫城,以黑色幽默述说了彼时中国的真相。

内容简介

  飞机坠毁在火星,"我"误入火星上zui古的国"猫城",结识了形形色色的猫人:身兼大地主、政客、诗人、军官的大蝎,世事洞明而敷衍的小蝎,只抢迷叶与妇女的猫兵,守着八个小妾的公使太太,杀人不犯法的外国人,打老师的学生,卖文物的学者,起哄为业的党棍,抢着投降的军阀……一声炮响,繁华落尽。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
  小说家,剧作家
  1899年生于北京,原名舒庆春,满族正红旗人
  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其父舒永寿殉国
  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任小学校长
  1920年任京师郊外北区劝学员,后愤而辞职
  1922年受洗为基督徒
  1924年赴伦敦大学任教,正式开始文学创作
  1930年归国,先后执教于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
  1937年奔赴国难,直至抗战胜利
  1946年应邀赴美讲学
  1949年11月归国
  1966年8月24日午夜,含冤自沉太平湖
  太平湖现为北京一处地铁机务段

  其他代表作
  骆驼祥子(1936)
  四世同堂(1944-1948)
  茶馆(1957)
  正红旗下(1962)


精彩书评

  此书成为中国作家对本国社会zui无情的批评。
  --夏志清


  我发现老舍小说中的深度、激情和幽默都是世界性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


  据我接触到的文学情报,目前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沈从文与老舍。--朱光潜


  老舍是市民文学的代表,独特的下层生活经验,使得老舍对北京市民的性格和生活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体会,老舍作品中的爱与恨同市民社会中的爱与恨是一致的。

--陈思和


目录

  P001 自序
  P003 猫人
  P025 迷叶
  P063 猫城
  P155 死国


精彩书摘


  第六章
  三四个月的工夫,我学会了猫话。马来话是可以在半年内学会的,猫语还要简单的多。四五百字来回颠倒便可以讲说一切。自然许多事与道理是不能就这么讲明白的,猫人有办法:不讲。形容词与副词不多,名词也不富裕。凡是像迷树的全是迷树:大迷树,小迷树,圆迷树,尖迷树,洋迷树,大洋迷树……其实这是些决不相同的树。迷树的叶便是那能使人麻醉的宝贝。代名词是不大用的,根本没有关系代名词。一种极儿气的语言。其实只记住些名词便够谈话的了,动词是多半可以用手势帮忙的。他们也有文字,一些小楼小塔似的东西,很不好认;普通的猫人至多只能记得十来个。
  大蝎--这是我的猫朋友的名字--认识许多字,还会作诗。把一些好听的名词堆在一处,不用有任何简单的思想,便可以成一首猫诗。宝贝叶宝贝花宝贝山宝贝猫宝贝肚子……这是大蝎的"读史有感"。猫人有历史,两万多年的文明。会讲话了,我明白过来一切。大蝎是猫国的重要人物,大地主兼政客、诗人与军官。大地主,因为他有一大片迷树,迷叶是猫人食物的食物。他为什么养着我,与这迷叶大有关系。据他说,他拿出几块历史来作证--书都是石头做的,二尺见方半寸来厚一块,每块上有十来个极复杂的字--五百年前,他们是种地收粮,不懂什么叫迷叶。忽然有个外国人把它带到猫国来。最初只有上等人吃得起,后来他们把迷树也搬运了来,于是大家全吃入了瘾。不到五十年的工夫,不吃它的人是例外了。吃迷叶是多么舒服,多么省事的;可是有一样,吃了之后虽然精神焕发,可是手脚不爱动,于是种地的不种了,作工的不作了,大家闲散起来。政府下了令:禁止再吃迷叶。下令的第一天午时,皇后瘾得打了皇帝三个嘴巴子--大蝎搬开一块历史--皇帝也瘾得直落泪。当天下午又下了令:定迷叶为"国食"。在猫史上没有比这件事再光荣再仁慈的,大蝎说。
  自从迷叶定为国食以后的四百多年,猫国文明的进展比以前加速了好几倍。吃了迷叶不喜肉体的劳动,自然可以多作些精神事业。诗艺,举个例说,比以前进步多了;两万年来的诗人没有一个用过"宝贝肚子"的。
  可是,这并不是说政治上与社会上便没有了纷争。在三百年前,迷树的种植是普遍的。可是人们越吃越懒,慢慢的连树也懒得种了。又恰巧遇上一年大水--大蝎的灰脸似乎有点发白,原来猫人最怕水--把树林冲去了很多。没有别的东西吃,猫人是可以忍着的;没有迷叶,可不能再懒了。到处起了抢劫。抢案太多了,于是政府又下了最合人道的命令:抢迷叶吃者无罪。这三百年来是抢劫的时代;并不是坏事,抢劫是最足以表现个人自由的,而自由又是猫人自有史以来的最高理想。


前言/序言

  自序

我向来不给自己的作品写序。怕麻烦;很立得住的一个理由。还有呢,要说的话已都在书中说了,何必再絮絮叨叨?再说,夸奖自己吧,不好;咒骂自己吧,更合不着。莫若不言不语,随它去。
  此次现代书局嘱令给《猫城记》作序,天大的难题!引证莎士比亚需要翻书;记性向来不强。自道身世说起来管保又臭又长,因为一肚子倒有半肚子牢骚,哭哭啼啼也不像个样子--本来长得就不十分体面。怎办?
  好吧,这么说:《猫城记》是个恶梦。为什么写它?最大的原因--吃多了。可是写得很不错,因为二姐和外甥都向我伸大拇指,虽然我自己还有一点点不满意。不很幽默。但是吃多了大笑,震破肚皮还怎再吃?不满意,可也无法。人不为面包而生。是的,火腿面包其庶几乎?
  二姐嫌它太悲观,我告诉她,猫人是猫人,与我们不相干,管它悲观不悲观。二姐点头不已。
  外甥问我是哪一派的写家?属于哪一阶级?代表哪种人讲话?是否脊椎动物?得了多少稿费?我给他买了十斤苹果,堵上他的嘴。他不再问,我乐得去睡大觉。梦中倘有所见,也许还能写本"狗城记"。是为序。
  年月日,刚睡醒,不大记得。


《猫城记》是一部独具匠心的讽刺小说,由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老舍倾注心血创作。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辛辣的笔触和深刻的寓意,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书虽以“猫城”为名,但其所描绘的并非一个与世隔绝的奇幻国度,而是一个映射现实社会百态的寓言世界。它借助一个看似荒诞的舞台,对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弊病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与批判。 故事的主人公,一位来自地球的旅行者,因为一场意外的迫降,被困在了一个名为“猫城”的星球。这个星球的居民,正如其名,以猫的形象存在,却拥有与人类无异的社会结构和行为模式。他们建立了城市,发展了文明,但也因此沾染了与人类文明如出一辙的种种罪恶与劣根性。作者老舍,通过这位“局外人”的眼睛,以一种疏离而又敏锐的观察,为读者展现了猫城社会的种种令人啼笑皆非又深感不安的景象。 猫城的社会,呈现出一幅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的图景。在这里,聪明、正直、有才华的个体往往难以立足,他们被愚蠢、狡诈、虚伪之徒所排挤、压迫,甚至被消灭。城市中的权力结构,被一群目光短浅、贪婪无度的统治者牢牢掌控。他们热衷于内斗,热衷于互相倾轧,却对猫城面临的真正危机视而不睹。政治腐败、官场黑暗,是猫城最触目惊心的特征之一。官员们为了个人的权力和利益,不惜牺牲整个国家的福祉。他们巧舌如簧,擅长阿谀奉承,却毫无实际能力,只会将猫城引向更深的泥潭。 经济状况同样令人担忧。猫城并非没有资源,也并非没有生产力,但由于管理者的无能和社会的畸形,资源被浪费,生产力被阻碍。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大部分猫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少数特权阶层则过着奢靡的生活。这种不公的分配体系,不仅加剧了社会的矛盾,也扼杀了猫城发展的可能性。 文化方面,猫城也显得病态而扭曲。人们不再追求真善美,而是沉迷于虚假的繁荣和表面的光鲜。艺术被沦为政治宣传的工具,思想被禁锢,言论自由荡然无存。知识分子为了生存,不得不戴上面具,迎合当权者的口味,说出违心的话。真正的思想和创造力,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如同枯萎的花朵,难以绽放。 更令人心寒的是,猫城社会的成员普遍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反抗精神。他们习惯于被奴役,习惯于服从,对于不公的待遇,往往选择麻木和忍耐。即使偶尔有零星的反抗声音,也很快被强大的体制所吞噬。这种集体性的精神麻木,是猫城最深沉的病灶,也是作者最痛心疾首的批判点。老舍借此深刻地反思了国民性中的某些弱点,以及个体在群体压力下的异化。 主人公在猫城的经历,可以说是他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映射和体验。他目睹了猫城社会的种种不堪,内心充满了震惊、愤怒和无奈。他试图理解,试图改变,但最终发现,这个星球的病症已经根深蒂固,难以救药。这种无力感,也正是许多在现实社会中试图呐喊却被淹没的个体的心声。 《猫城记》的语言风格,一如老舍先生的写作特色,朴实无华,却又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即使是在描绘如此沉重的主题时,老舍也常常穿插一些幽默的笔调,使得作品在讽刺的尖锐中又不失文学的魅力。他善于捕捉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入微,使得每一个猫城居民都仿佛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他们的愚蠢、他们的狡诈、他们的痛苦,都那样真实可感。 本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其对某个特定社会问题的批判,更在于它所揭示的人类文明普遍存在的困境。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无论在哪个时代,人类社会都可能面临着权力滥用、道德沦丧、精神贫瘠等问题。老舍通过《猫城记》,以一种极具象征意义的方式,提醒着我们,在追求物质文明和科技进步的同时,不能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不能放弃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更不能丧失独立思考和批判的精神。 “猫城”作为一个符号,也引发了读者广泛的解读。有人认为它象征着一个堕落的社会,有人认为它影射了某个特定时代的中国,也有人认为它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可能出现的普遍危机。无论作何解读,都足以证明这部作品的深刻性和启发性。 《猫城记》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中的阴暗面,也照出了社会发展中的弊端。它不是一本轻松愉快的读物,但它绝对是一本值得我们反复品读、深入思考的作品。老舍先生以其过人的才情和深邃的洞察力,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令人不安却又发人深省的“猫城”,它促使我们审视自身,审视我们所处的社会,并思考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落入同样的境地。 本书的“中国老舍研究会推荐版”字样,更是凸显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作为研究和学习老舍作品的典范价值。老舍研究会作为国内权威的研究机构,其推荐意味着这部作品在学术价值、艺术成就以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等方面都得到了高度认可。这意味着读者可以通过此版本,更深入地了解老舍的思想精髓,更准确地把握《猫城记》的艺术特色,从而更全面地认识老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总而言之,《猫城记》是一部集讽刺、寓言、哲思于一体的杰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跨越时空,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一次对人性弱点的无情解剖,一次对社会病症的深刻反思,一次对人类未来的严肃警示。通过阅读《猫城记》,我们不仅能领略老舍先生的文学才华,更能获得一次涤荡心灵、启迪智慧的阅读体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部作品的文字功底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每一个词语的运用都精准到位,仿佛作者手中握着一把雕刻刀,将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打磨得熠熠生辉。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那个特定的年代和地域,那种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冷暖,真实得让人心头一震。尤其是一些细节的描写,细腻到令人惊叹,比如人物走路的姿态、神态的微妙变化,甚至是空气中弥漫的某种味道,都被捕捉得丝丝入扣。这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像是一幅用文字绘制的巨幅风俗画卷,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活的肌理和质感。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语言的驾驭能力,那种看似平实却蕴含深意的叙述方式,总能在不经意间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读完之后,合上书页,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久久不能散去,总觉得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完,很多景没有看透。这绝对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文学佳作,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和发现。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充满了独特的韵味和强烈的地域色彩,读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那种特有的语感、俚语的运用以及对话的自然流畅,都仿佛能让人闻到那个地方特有的烟火气和市井气息。与那些追求纯粹“书面化”表达的作品不同,这里的文字显得鲜活、生动,充满了生命力,仿佛是邻家老友在炉火边娓娓道来,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更难得的是,即便使用了大量充满地方特色的表达,作者依然保证了整体文本的可读性和艺术性,使得非本地读者也能毫无障碍地领略其魅力。这种将地方文化精髓熔铸于文学形式之中的能力,实在令人钦佩,它让作品拥有了一种难以被模仿的、独特的文化标识。

评分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的情感张力构建得非常成功。角色塑造立体而复杂,没有绝对的善恶之分,每个人物都有其光辉和阴暗面,他们的挣扎、妥协与抗争,都让人感同身受。作者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细致入微,将那些隐藏在行为之下的动机和情感纠葛,层层剥开展示给读者。我尤其被那种弥漫在字里行间的宿命感和悲凉气息所打动,它不是那种直白煽情的哭哭啼啼,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关于存在与无常的喟叹。这种情感的渗透是潜移默化的,它通过情节的推进和人物的命运交织,缓缓地,却坚定地占据读者的心房,让人在为他们的命运唏嘘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一种人世间特有的、沉甸甸的美感。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内容构架和叙事节奏掌握得极为高明。它不像有些作品那样平铺直叙,而是采用了多线索交织、时空跳跃的复杂结构,但高明之处在于,无论情节如何蜿蜒曲折,作者总能以一种清晰而有力的逻辑将所有线索最终汇聚到核心主题上,丝毫不会让人感到混乱或迷失方向。每一次关键情节的转折都来得恰到好处,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将读者的好奇心牢牢抓在手中,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来的发展。这种叙事上的张弛有度,就像一位高超的指挥家在掌控着交响乐的力度和速度,时而激昂澎湃,时而低回婉转,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和冲击力。特别是那些悬念的设置和最终的揭示,处理得干净利落,既满足了读者的期待,又留下了深刻的反思空间。

评分

从思想深度上来衡量,这本书无疑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它绝非一部仅仅停留在讲述故事的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了特定社会背景下人性的复杂性与困境。书中探讨的主题是如此的深刻且具有普适性,让人在为书中人物的命运唏嘘的同时,也不得不反思我们自身所处的时代与选择。作者毫不避讳地揭示了那些光鲜外表下隐藏的社会矛盾与人性的弱点,但这种揭示并非是纯粹的批判或消极的抱怨,而是在批判中蕴含着一种深沉的关怀与无奈的理解。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让我们得以审视历史的厚重,并以一种更广阔的视角来理解“我们是谁,我们该往哪里去”这一永恒的哲学命题。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思维被拓宽了,对世事的认知也更加立体和成熟了。

评分

书本质量很好,纸张用的好,包装精美。

评分

还没读,一次买了20本,这个夏天要安静下来。

评分

昨天下单,今天就到,京东物流真是快,喜欢这种感觉,买买买,关键开卷有益,腹有诗书气自华,多看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评!

评分

v刚刚古古怪怪啊啊啊啊啊

评分

这本内容还没看过,书不错,装帧我很喜欢。还买了茶馆和四世同堂。老舍先生的作品是哪个时代里面我最喜欢的了。

评分

慕名已久,趁活动拍下,装帧排版都很精致

评分

物流很好,而且重的东西会帮着送到屋里,感谢配送师傅。

评分

猫城记(中国老舍研究会推荐版)

评分

和莎士比亚的书凑单买的,现在的活动力度好大!上午拍的下午就到了,包装完好,本来不想拆塑封的,毕竟最近没时间读,但又怕里面有问题,于是随手翻翻,暂时没发现什么问题,是一本完整的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