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h分布式存储实战

Ceph分布式存储实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Ceph中国社区 著
图书标签:
  • Ceph
  • 分布式存储
  • 存储系统
  • 云计算
  • 运维
  • 架构
  • 技术
  • 实践
  • 大数据
  • 开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53588
版次:1
商品编码:12018005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基础篇(第1~5章),从Ceph的架构与设计思想讲起,到Ceph存储基石RADOS,CRUSH的本质、原理与关系分析,Ceph的三大存储系统,再到Ceph的可视化管理Calamari。从整体认识Ceph。中级篇(第6~8章),介绍三大存储方式的应用。如文件系统(高性能计算与大数据)、块存储(虚拟化与数据库)和对象存储(云盘与RGW异地灾备)几个热点应用方面进行讲解。高级篇(第9~12章),介绍与Ceph有关的高级应用,如性能调优、自定义CRUSH、缓冲池与纠删码、可视化等。实战篇(第13~14章),讲解实际生产环境中的问题与解决,如常见案例分析、Ceph的运维与排错等。

作者简介

  Ceph中国社区,汇聚中国Ceph分布式系统爱好者,有Ceph线上社区,开展视频授课与培训,并积极开展线下交流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力。社区中的骨干均是来自各大企业的Ceph实践者,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目录

Contents 目录
本书赞誉

前言
第1章 初识Ceph1
1.1 Ceph概述1
1.2 Ceph的功能组件5
1.3 Ceph架构和设计思想7
1.4 Ceph快速安装9
1.4.1 Ubuntu/Debian安装10
1.4.2 RHEL/CentOS安装13
1.5 本章小结16
第2章 存储基石RADOS17
2.1 Ceph功能模块与RADOS18
2.2 RADOS架构20
2.2.1 Monitor介绍20
2.2.2 Ceph OSD简介22
2.3 RADOS与LIBRADOS26
2.4 本章小结31
第3章 智能分布CRUSH32
3.1 引言32
3.2 CRUSH基本原理33
3.2.1 Object与PG34
3.2.2 PG与OSD34
3.2.3 PG与Pool35
3.3 CRUSH关系分析37
3.4 本章小结41
第4章 三大存储访问类型42
4.1 Ceph FS文件系统42
4.1.1 Ceph FS和MDS介绍43
4.1.2 部署MDS45
4.1.3 挂载Ceph FS46
4.2 RBD块存储47
4.2.1 RBD介绍47
4.2.2 librbd介绍48
4.2.3 KRBD介绍48
4.2.4 RBD操作50
4.2.5 RBD应用场景56
4.3 Object对象存储57
4.3.1 RGW介绍57
4.3.2 Amazon S3简介58
4.3.3 快速搭建RGW环境61
4.3.4 RGW搭建过程的排错指南68
4.3.5 使用S3客户端访问RGW服务71
4.3.6 admin管理接口的使用75
4.4 本章小结78
第5章 可视化管理Calamari79
5.1 认识Calamari79
5.2 安装介绍79
5.2.1 安装calamari-server80
5.2.2 安装romana(calamari-client)82
5.2.3 安装diamond85
5.2.4 安装salt-minion86
5.2.5 重启服务87
5.3 基本操作87
5.3.1 登录Calamari87
5.3.2 WORKBENCH页面88
5.3.3 GRAPH页面89
5.3.4 MANAGE页面90
5.4 本章小结92
第6章 文件系统—高性能计算与大数据93
6.1 Ceph FS作为高性能计算存储93
6.2 Ceph FS作为大数据后端存储98
6.3 本章小结101
第7章 块存储—虚拟化与数据库102
7.1 Ceph与KVM102
7.2 Ceph与OpenStack106
7.3 Ceph与CloudStack110
7.4 Ceph与ZStack114
7.5 Ceph提供iSCSI存储 122
7.6 本章小结128
第8章 对象存储—云盘与RGW异地灾备129
8.1 网盘方案:RGW与OwnCloud的整合129
8.2 RGW的异地同步方案133
8.2.1 异地同步原理与部署方案设计134
8.2.2 Region异地同步部署实战137
8.3 本章小结146
第9章 Ceph硬件选型、性能测试与优化147
9.1 需求模型与设计147
9.2 硬件选型148
9.3 性能调优151
9.3.1 硬件优化152
9.3.2 操作系统优化155
9.3.3 网络层面优化161
9.3.4 Ceph层面优化170
9.4 Ceph测试174
9.4.1 测试前提175
9.4.2 存储系统模型175
9.4.3 硬盘测试176
9.4.4 云硬盘测试182
9.4.5 利用Cosbench来测试Ceph185
9.5 本章小结189
第10章 自定义CRUSH191
10.1 CRUSH解析191
10.2 CRUSH设计:两副本实例201
10.3 CRUSH设计:SSD、SATA混合实例207
10.3.1 场景一:快–慢存储方案207
10.3.2 场景二:主–备存储方案214
10.4 模拟测试CRUSH分布217
10.5 本章小结222
第11章 缓冲池与纠删码223
11.1 缓冲池原理223
11.2 缓冲池部署225
11.2.1 缓冲池的建立与管理226
11.2.2 缓冲池的参数配置226
11.2.3 缓冲池的关闭228
11.3 纠删码原理229
11.4 纠删码应用实践232
11.4.1 使用Jerasure插件配置纠删码232
11.4.2 ISA-L插件介绍234
11.4.3 LRC插件介绍235
11.4.4 其他插件介绍235
11.5 本章小结235
第12章 生产环境应用案例237
12.1 Ceph FS应用案例237
12.1.1 将Ceph FS导出成NFS使用238
12.1.2 在Windows客户端使用Ceph FS239
12.1.3 OpenStack Manila项目对接Ceph FS案例242
12.2 RBD应用案例244
12.2.1 OpenStack对接RBD典型架构244
12.2.2 如何实现Cinder Multi-Backend246
12.3 Object RGW应用案例:读写分离方案248
12.4 基于HLS的视频点播方案249
12.5 本章小结251
第13章 Ceph运维与排错252
13.1 Ceph集群运维252
13.1.1 集群扩展252
13.1.2 集群维护259
13.1.3 集群监控266
13.2 Ceph常见错误与解决方案277
13.2.1 时间问题277
13.2.2 副本数问题279
13.2.3 PG问题282
13.2.4 OSD问题286
13.3 本章小结292

前言/序言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到来,全球各行各业逐步借助信息技术深入发展。据悉,企业及互联网数据以每年50%的速率在增长。据权威调查机构Gartner预测,到2020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35ZB,相当于80亿块4TB硬盘,数据结构的变化给存储系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存储这些数据呢?我认为Ceph是解决未来十年数据存储需求的一个可行方案。Ceph是存储的未来!SDS是存储的未来!
  为什么写这本书目前,磁盘具备容量优势,固态硬盘具备速度优势。但能否让容量和性能不局限在一个存储器单元呢?我们很快联想到磁盘阵列技术(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RAID,不限于HDD)。磁盘阵列技术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Disk Group,又称Virtual Disk),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与数据备份能力的技术。磁盘阵列技术既可提供多块硬盘读写的聚合能力,又能提供硬盘故障的容错能力。
  镜像技术(Mirroring)又称为复制技术(Replication),可提供数据冗余性和高可用性;条带(Striping),可提供并行的数据吞吐能力;纠删码(Erasure Code),把数据切片并增加冗余编码而提供高可用性和高速读写能力。镜像、条带和纠删码是磁盘阵列技术经典的数据分发方式,这3种经典的磁盘技术可通过组合方式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读写性能。
  传统的磁盘阵列技术的关注点在于数据在磁盘上的分发方式,随着通用磁盘、通用服务器,以及高速网络的成本降低,使数据在磁盘上的分发扩展到在服务器节点上的分发成为可能。镜像技术、条带技术和纠删码技术基于服务器节点的粒度实现后,这些技术的特点不再局限于单个设备的性能,而是具备“横向扩展”能力。我们暂且认为这是分布式存储本质的体现。
  分布式存储解决了数据体量问题,对应用程序提供标准统一的访问接入,既能提升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又能提高存储整体容量和性能。可以预见,分布式存储是大规模存储的一个实现方向。分布式存储广泛地应用于航天、航空、石油、科研、政务、医疗、视频等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领域。目前行业应用对分布式存储技术需求旺盛,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Ceph是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Sage Weil博士论文的研究项目,是一个使用自由开源协议(LGPLv2.1)的分布式存储系统。目前Ceph已经成为整个开源存储行业最热门的软件定义存储技术(Software Defined Storage,SDS)。它为块存储、文件存储和对象存储提供了统一的软件定义解决方案。Ceph旨在提供一个扩展性强大、性能优越且无单点故障的分布式存储系统。从一开始,Ceph就被设计为能在通用商业硬件上高度扩展。
  由于其开放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Ceph成为了存储行业中的翘楚。这是云计算和软件定义基础设施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个完全软件定义的存储,更重要的是它要为云做好准备。无论运行的是公有云、私有云还是混合云,Ceph都非常合适。国内外有不少的Ceph应用方案,例如美国雅虎公司使用Ceph构建对象存储系统,用于Flickr、雅虎邮箱和Tumblr(轻量博客)的后端存储;国内不少公有云和私有云商选择Ceph作为云主机后端存储解决方案。
  如今的软件系统已经非常智能,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商业硬件来运行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Ceph就是其中之一,它明智地采用商业硬件来提供企业级稳固可靠的存储系统。
  Ceph已被不断完善,并融入以下建设性理念。
  每个组件能够线性扩展。
  无任何单故障点。
  解决方案必须是基于软件的、开源的、适应性强的。
  运行于现有商业硬件之上。
  每个组件必须尽可能拥有自我管理和自我修复能力。
  对象是Ceph的基础,它也是Ceph的构建部件,并且Ceph的对象存储很好地满足了当下及将来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需求。相比传统存储解决方案,对象储存有其独特优势:我们可以使用对象存储实现平台和硬件独立。Ceph谨慎地使用对象,通过在集群内复制对象来实现可用性;在Ceph中,对象是不依赖于物理路径的,这使其独立于物理位置。这种灵活性使Ceph能实现从PB(petabyte)级到EB(exabyte)级的线性扩展。
  Ceph性能强大,具有超强扩展性及灵活性。它可以帮助用户摆脱昂贵的专有存储孤岛。Ceph是真正在商业硬件上运行的企业级存储解决方案;是一种低成本但功能丰富的存储系统。Ceph通用存储系统同时提供块存储、文件存储和对象存储,使客户可以按需使用。
  由于国内许多企业决策者逐渐认识到Ceph的优势与前景,越来越多来自系统管理和传统存储的工程师使用Ceph,并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基于Ceph研发分布式存储产品,为了更好地促进Ceph在国内传播和技术交流,我们几个爱好者成立了Ceph中国社区。目前,通过网络交流群、消息内容推送和问答互动社区,向国内关注Ceph技术的同行提供信息交流和共享平台。但是,由于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过于分散,偶尔编写的文档内容并不完整,导致初学者在学习和使用Ceph的过程中遇到不少疑惑。同时,由于官方文档是通过英文发布的,对英语不太熟悉的同行难于学习。鉴于此,Ceph中国社区组织技术爱好者编写本书,本书主要提供初级和中级层面的指导。根据调查反馈以及社区成员的意见,我们确定了本书内容。
  本书特色在本书中,我们将采用穿插方式讲述Ceph分布式存储的原理与实战。本书侧重实战,循序渐进地讲述Ceph的基础知识和实战操作。从第1章起,读者会了解Ceph的前生今世。随着每章推进,读者将不断学习、不断深入。我希望,到本书的结尾,读者不论在概念上还是实战上,都能够成功驾驭Ceph。每个章节在讲述完基础理论知识后会有对应的实战操作。我们建议读者在自己的电脑上按部就班地进行实战操作。这样,一来读者不会对基础理论知识感到困惑,二来可让读者通过实战操作加深对Ceph的理解。同时,如果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我们建议再重温已阅章节或重做实验操作,这样将会加深理解,也可以加入Ceph中国社区QQ群(239404559)进行技术讨论。
  读者对象本书适用于以下读者。
  Ceph爱好者。
  云平台运维工程师。
  存储系统工程师。
  系统管理员。
  高等院校的学生或者教师。
  本书是专门对上述读者所打造的Ceph入门级实战书籍。如果你具备GNU/ Linux和存储系统的基本知识,却缺乏软件定义存储解决方案及Ceph相关的经验,本书也是不错的选择。云平台运维工程师、存储系统工程师读完本书之后能够深入了解Ceph原理、部署和维护好线上Ceph集群。同时,本书也适合大学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Ceph分布式存储系统或者云计算相关课程的参考书籍,能够带领你进入一个开源的分布式存储领域,深入地了解Ceph,有助于你今后的工作。
  如何阅读本书由于Ceph是运行在GNU/Linux系统上的存储解决方案,我们假定读者掌握了存储相关知识并熟悉GNU/Linux操作系统。如果读者在这些方面知识有欠缺,可参照阅读其他书籍或专业信息网站。
  本书将讲述如下的内容。
  第1章 描述Ceph的起源、主要功能、核心组件逻辑、整体架构和设计思想,并通过实战的方式指导我们快速建立Ceph运行环境。
  第2章 描述Ceph的分布式本质,深入分析Ceph架构,并介绍如何使用LIBRADOS库。
  第3章 描述CRUSH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CRUSH作用下数据与对象的映射关系。
  第4章 描述Ceph FS文件系统、RBD块存储和Object对象存储的建立以及使用。
  第5章 描述Calamari的安装过程和基本使用操作。
  第6章 描述Ceph FS作为高性能计算和大数据计算的后端存储的内容。
  第7章 描述RBD在虚拟化和数据库场景下的应用,包括OpenStack、CloudStack和ZStack与RBD的结合。
  第8章 描述基于Ceph的云盘技术方案和备份方案,描述网关的异地同步方案和多媒体转换网关设计。
  第9章 描述Ceph的硬件选型、性能调优,以及性能测试方法。
  第10章 描述CRUSH的结构,并给出SSD与SATA混合场景下的磁盘组织方案。
  第11章 描述Ceph的缓冲池原理和部署,以及纠删码原理和纠删码库,最后描述纠删码池的部署方案。
  第12章 对3种存储访问类型的生产环境案例进行分析。
  第13章 描述Ceph日常运维细节,以及常见错误的处理方法。
  勘误与支持在本书的写作过程,我们也参考了Ceph中国社区往期沙龙一线工程师、专家分享的经验和Ceph官方文档。我们热切希望能够为读者呈现丰富而且权威的Ceph存储技术。由于Ceph社区不断发展,版本迭代速度快,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技术延后和谬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可将任何意见和建议发送到邮箱devin@ceph.org.cn或者star.guo@ceph.org.cn,也可以发布到Ceph中国社区问答系统http://bbs.ceph.org.cn/。我们将密切跟踪Ceph分布式存储技术的发展,吸收读者宝贵意见,适时编写本书的升级版本。Ceph中国社区订阅号为:“ceph_community”,二维码为:
  欢迎读者扫描关注,“Ceph中国社区订阅号”会定期发送Ceph技术文章、新闻资讯。也欢迎读者通过这个微信订阅号进行本书勘误反馈,本书的勘误和更新也会通过订阅号发布。
  致谢首先要感谢我们社区的全体志愿者,社区的发展离不开全体志愿者们无怨无悔的奉献,正是有了你们才有了社区今日的繁荣,其次要感谢所有支持过我们的企业,是你们的慷慨解囊成就了Ceph中国社区今日的壮大,最后感谢陈晓熹的校稿以及所有为本书编写提供支持、帮助的人。未来,我们也非常欢迎有志将开源事业发扬光大的同学们积极加入我们的社区,和我们一起创造Ceph未来的辉煌。
  序 PrefaceCeph是目前开源世界在存储领域的里程碑式项目,它所带来的分布式、无中心化设计是目前众多商用分布式存储模仿和学习的对象。Ceph社区经过十多年发展已经成为近几年参与度增长最快的开源社区之一,而Ceph中国社区正是背后的驱动力之一。从2015年开始,Ceph中国社区一直努力在国内普及Ceph的生态,并为广大Ceph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平台,使得众多开源爱好者能够进一步了解Ceph的魅力。在过去的10年,开源世界慢慢成为了IT创新的动力,而这10年也是国内技术爱好者受益于开源的最好时间。但是,从开源爱好者到社区的深度参与方面,尤其是在世界级开源项目上,我们还存在大缺失,而这些“沟壑”需要像Ceph中国社区这样的组织来弥补。我很欣喜地看到Ceph中国社区能在最合适的时间成立并迅速成长,而且受到Ceph官方社区的认可。
  Ceph中国社区从论坛的搭建,微信群的建立,公众号的众包翻译和文章分析,到活动的组织都体现了一个开源社区最富有活力的价值。本书正是Ceph中国社区给国内Ceph爱好者的一份正当其时的“礼物”,本书是多位Ceph实战者在Ceph集群运维和问题讨论中形成的经验和锦囊之集合。毫不夸张地说,本书是我目前看到的最棒的Ceph入门工具书,可以帮助对分布式存储或者Ceph不太熟悉的读者真正零距离地接触并使用它。
  王豪迈2016年9月8日

《云原生架构下的存储革新:理论、实践与演进》 前言 在云计算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了深水区,而支撑这一切转型的基石,正是弹性、高效、可靠的存储系统。从传统的集中式存储到如今遍地开花的分布式存储,再到与容器化、微服务等云原生技术深度融合,存储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复杂度和重要性也前所未有地凸显。 本书旨在为广大技术从业者,尤其是对云原生技术和分布式存储感兴趣的开发者、运维工程师、架构师以及系统管理员,提供一本全面、深入且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的参考书。我们并非要重复市面上已有的关于特定分布式存储系统(如 Ceph)的“实战”教程,而是希望从更宏观、更底层的视角,剖析云原生时代下存储系统的本质、演进逻辑、核心技术以及面向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相信,理解存储的“道”,远比掌握某个具体的“术”更为重要。因此,本书将着力于构建读者对分布式存储系统在云原生生态中的定位、作用以及设计理念的深刻认知,从而赋能读者能够独立思考、灵活选型、高效部署并优化各类存储解决方案,最终成为云原生存储领域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第一章:云原生时代的存储新范式 在这一章,我们将跳出具体的存储产品,回溯存储技术的发展脉络,探讨为何云原生会催生出全新的存储需求和范式。 从“存储即服务”到“存储即代码”: 传统存储的局限性:分析集中式存储、SAN/NAS 等传统方案在面对海量数据、弹性扩展、快速部署等云原生场景下的瓶颈。 虚拟化存储的兴起:探讨虚拟化技术如何为存储带来灵活性,以及其与云原生存储的联系与区别。 容器化对存储的挑战与机遇:深入剖析容器生命周期管理、存储卷的动态创建与销毁、状态持久化等问题,以及它们对存储系统的严苛要求。 云原生存储的核心理念:引入“存储即服务”(Storage as a Service)和“存储即代码”(Storage as Code)的概念,阐释自动化、声明式配置、API驱动的存储管理将如何重塑存储的部署与运维模式。 微服务架构下的存储挑战:分析微服务拆分后,服务间数据一致性、分布式事务、数据隔离等带来的存储复杂性。 云原生存储的“七要素”: 弹性与可扩展性: 如何实现存储资源的按需伸缩,应对业务负载的剧烈波动。 高可用与容灾: 确保数据不丢失、服务不中断的设计原则和实现机制。 性能与效率: 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对IOPS、吞吐量、延迟等性能指标的要求。 数据一致性与隔离性: 在分布式环境下保证数据准确性,并为不同应用提供独立的数据空间。 自动化与智能化: 通过编排工具、策略驱动实现存储的自动部署、监控、优化与修复。 多租户与安全性: 如何在共享基础设施上为不同租户提供安全、隔离的存储服务。 成本效益: 在满足性能和可用性需求的同时,最大化资源利用率,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 云原生存储的生态图谱: Kubernetes CSI (Container Storage Interface) 的核心作用:详细解读 CSI 标准如何实现存储系统与 Kubernetes 的解耦,以及其在统一存储接口方面的意义。 主流云原生存储方案概览(非深入介绍):简要提及各类存储方案的设计理念与定位,例如基于分布式对象存储、分布式块存储、分布式文件存储,以及云厂商提供的托管存储服务等,为后续深入理解打下基础。 第二章: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核心理论基础 在理解了云原生对存储的需求后,本章将深入探讨分布式存储系统背后的关键理论和技术。 数据分布与一致性模型: 数据分片(Sharding/Partitioning): 探讨水平分片、垂直分片等策略,以及如何根据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分片方式。 副本(Replication)与纠删码(Erasure Coding): 详细对比副本和纠删码在提高数据可用性、降低存储成本方面的优劣,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 一致性协议(Consistency Protocols): 强一致性(Strong Consistency): Paxos, Raft 等分布式共识算法的原理与应用,以及它们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最终一致性(Eventual Consistency): CAP 定理的深入剖析,以及如何权衡 Consistency, Availability, Partition Tolerance,实现可接受的一致性模型。 顺序一致性(Sequential Consistency)与因果一致性(Causal Consistency): 介绍更细粒度的一致性模型及其应用场景。 分布式文件系统(Distributed File Systems, DFS)的设计哲学: 命名空间(Namespace)与元数据管理(Metadata Management): 探讨分布式文件系统中元数据的高可用、高性能和可扩展性挑战,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如集中式元数据服务器、分布式元数据管理)。 数据读写流程: 分析客户端如何访问分布式文件系统,数据如何在客户端、元数据服务器和数据节点之间流动。 数据本地性(Data Locality)与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 讨论如何优化数据访问路径,提高系统吞吐量,以及负载均衡的重要性。 分布式对象存储(Distributed Object Storage, DOS)的架构与优势: 扁平化命名空间(Flat Namespace): 对象存储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如何通过 Key-Value 模式进行数据访问。 数据存储模型: 块、文件、对象存储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以及对象存储为何适合云原生场景。 一致性与可用性的权衡: 对象存储常采用最终一致性模型,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实现方式。 HTTP/RESTful API: 对象存储 API 的标准化与易用性。 分布式块存储(Distributed Block Storage, DBS)的实现机制: 块级别的数据管理: DBS 如何将逻辑块映射到物理存储,以及数据分块、副本、纠删码在块级别上的应用。 与卷管理的集成: DBS 如何与 Kubernetes 等容器编排平台集成,提供持久化块存储卷。 IO 路径优化: 提高块存储性能的关键技术,如缓存、异步 IO、零拷贝等。 第三章:云原生存储的实现技术与设计模式 本章将聚焦于在云原生环境中实现分布式存储的各种具体技术和常见的系统设计模式。 面向云原生的存储架构演进: 存储池化(Storage Pooling): 将异构的存储资源汇聚成统一的存储池,提供统一的管理接口。 存储虚拟化(Storage Virtualization): 通过软件层将底层硬件抽象化,实现存储的动态分配、迁移和管理。 软件定义存储(Software-Defined Storage, SDS): 强调存储控制逻辑与硬件解耦,通过软件实现存储的功能,为云原生存储奠定基础。 关键组件剖析: 元数据服务: 探讨分布式系统中元数据服务的可靠性、可扩展性设计,如 Paxos/Raft 在元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数据放置策略: 智能的数据放置算法,如何根据数据访问模式、节点负载、硬件属性等因素决定数据的存储位置。 数据迁移与均衡(Data Migration & Rebalancing): 在节点故障、新增节点、容量变化时,如何实现数据的自动迁移和负载均衡。 故障检测与恢复(Failure Detection & Recovery): 强大的故障检测机制,以及快速、自动化的数据恢复流程。 快照(Snapshot)与克隆(Clone): 实现数据备份、版本管理、快速开发测试的利器,及其在分布式存储中的实现原理。 数据压缩与去重(Data Compression & Deduplication): 提高存储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技术。 云原生存储设计模式: Shared-Nothing 架构: 分布式存储系统中最常见的设计模式,每个节点独立承担计算和存储任务,易于扩展。 Shared-Disk 架构: 共享存储介质,由多个计算节点访问,适合某些特定场景。 Shared-Nothing Cluster with Metadata Server: 混合架构,将元数据管理集中,数据存储分布式。 Sidecar Pattern for Storage: 在容器化环境中,通过 Sidecar 模式将存储代理、数据同步等功能与应用容器打包部署。 External Storage Providers: 介绍如何将现有的存储系统(如 NFS, iSCSI)通过 CSI 驱动暴露给 Kubernetes。 数据保护与容灾策略: 多副本与纠删码的融合应用: 如何结合不同策略,在可用性、成本和性能之间找到最优解。 跨可用区(Availability Zone, AZ)与跨地域(Region)的数据容灾: 规划和实现数据的地理分布,应对大规模灾难。 备份与归档策略: 结合云原生技术,实现高效、自动化的数据备份与归档。 第四章:面向未来的云原生存储趋势与挑战 在掌握了云原生存储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后,本章将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探讨当前面临的挑战。 AI/ML 驱动的存储优化: 智能预测性维护: 利用 AI 模型预测硬件故障,提前预警。 动态性能调优: 基于 AI 分析应用负载,自动调整存储参数,优化性能。 智能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根据数据的使用频率和价值,自动进行分层存储和归档。 边缘计算与分布式存储: 应对海量边缘设备的数据挑战: 在网络带宽受限、计算资源有限的边缘环境中,如何部署和管理分布式存储。 边缘存储的本地处理能力: 将部分存储计算能力下沉到边缘,实现低延迟的数据处理。 边缘与核心存储的数据同步与一致性: 复杂的数据同步策略,确保边缘和中心数据的一致性。 新型存储介质与技术: 持久化内存(Persistent Memory, PMem): 极低的延迟,为高性能存储提供新的可能性。 NVMe over Fabrics (NVMe-oF): 将 NVMe 的高性能优势扩展到网络,实现高性能分布式块存储。 存储与计算的融合(Storage-Compute Convergence): 探索将存储与计算节点更紧密地结合,减少数据搬移,提升效率。 存储安全与合规性的新挑战: 零信任安全模型在存储中的应用: 严格的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和加密机制。 数据隐私保护(Data Privacy): GDPR、CCPA 等法规对存储提出的要求。 可审计性与合规性: 确保存储操作的可追溯性,满足行业合规性要求。 开发者体验的进一步提升: 更友好的存储抽象层: 简化开发者与存储交互的复杂性。 Serverless 存储: 进一步解放开发者,使其无需关心存储的底层管理。 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 模糊不同存储类型(块、文件、对象)的界限,提供统一的访问模型。 结语 云原生存储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领域。本书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前沿,力求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清晰的云原生存储全景图。我们鼓励读者在掌握本书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动手实践,不断拥抱变化,成为推动下一代存储技术发展的先行者。 存储的未来,是智能化、服务化、无处不在的。希望本书能成为您在探索这条道路上的得力助手。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我看来,一本值得推荐的技术书籍,首先要具备清晰的逻辑结构和详实的案例支撑。《Ceph分布式存储实战》这样的标题,至少预示了它在这两个方面有着较高的追求。分布式存储系统,尤其是像Ceph这样功能完备的开源项目,其架构之庞大、组件之繁多,很容易让人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迷失。而一本优秀的“实战”书籍,应当能够将复杂的体系梳理得井井有条,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读者逐步深入。更重要的是,它需要提供真实世界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让读者能够看到Ceph是如何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又该如何应对各种挑战。这不仅能加深对技术的理解,更能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本好的“实战”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你在未知的领域中披荆斩棘,最终抵达成功的彼岸。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在IT领域摸爬滚打的技术人员,我深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鸿沟。一本优秀的“实战”类书籍,其核心价值就在于它能有效地弥合这一鸿沟。它不光是告诉我们“是什么”,更是深入到“怎么做”。对于Ceph这样一种功能强大但配置复杂的系统,缺乏实践指导的学习过程,很容易陷入“眼高手低”的窘境。这本书的出现,可能意味着读者可以跟随书中的步骤,亲手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Ceph集群,体验从零开始到稳定运行的全过程。这种“动手”的乐趣和学习效果,是单纯阅读理论书籍所无法比拟的。我相信,这样一本精心打磨的书籍,一定会包含大量作者在实际项目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能够帮助读者规避常见的陷阱,理解那些隐藏在配置选项背后的深层含义,最终成为一名真正能够驾驭Ceph分布式存储的专家。

评分

读一本好的技术书,就像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兵进行深度交流。这本书的标题《Ceph分布式存储实战》,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在当前的IT浪潮中,分布式存储已经从一个技术概念,演变成了支撑海量数据和高并发访问的基石。而Ceph,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其学习曲线一直不容小觑。如果这本书能够真正做到“实战”,那它意味着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包含了作者在实际部署、维护和优化Ceph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难题,以及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我可以想象,书中可能包含了从环境准备、节点安装、集群初始化,到数据冗余策略的选择、性能调优的技巧,乃至故障排查的思路等方方面面。对于那些希望深入理解Ceph,并在生产环境中有效应用它的技术人员来说,这样一本“实战”指南,无疑能极大地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和技术能力,让他们在面对复杂的分布式存储挑战时,更加从容和自信。

评分

最近一直在关注云原生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存储这块。从社区的讨论和一些技术大会的分享来看,Ceph依然是很多大型项目和云平台背后坚实的存储基石。而技术实现往往是冰冷且抽象的,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能够将复杂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甚至能够直接落地执行的指导。一本以“实战”为导向的书籍,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种价值的体现。它意味着作者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者,更是实践的探索者和经验的分享者。这种“实战”的侧重点,也暗示着书籍的内容会更加贴近生产环境的需求,或许会包含很多在实际部署和运维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案。对于开发者、运维工程师以及系统架构师而言,能够获得这样一份详尽的操作指南,无疑是弥足珍贵的。它能帮助他们更自信地面对挑战,更高效地构建和维护分布式存储系统,从而为业务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

评分

一本技术书籍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它能否为读者打开一扇新的大门,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最近有幸拜读了《Ceph分布式存储实战》这本书,虽然我无法在此直接评价书中具体的内容,但从我个人的阅读经验和对分布式存储领域的一贯关注来看,这样一本聚焦于实际操作的书籍,其潜在的价值和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从书籍的标题“实战”二字,我便能预感到其内容必然是紧密围绕着Ceph这款开源分布式存储系统的部署、配置、调优以及故障排查等方面的。在当前云计算和大数据飞速发展的时代,分布式存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Ceph作为业内领先的解决方案之一,其复杂性和深度也常常让初学者望而却步。因此,一本能够提供详实操作步骤、丰富案例分析的书籍,无疑能极大地降低学习门槛,帮助技术人员快速掌握Ceph的核心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这样的书籍,往往能成为技术团队宝贵的参考资料,甚至在项目攻坚的关键时刻,起到“救命稻草”的作用。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Ceph,并将其能力转化为生产力的人来说,一本高质量的“实战”书籍,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你前进的道路上指引方向,让你少走弯路,更有效地达成目标。

评分

评分

时下流行的存储技术,买来学习一下吧

评分

还没看,感觉很贵的

评分

发货快,为拆封

评分

据说不错,很实用

评分

不错可以用的。

评分

不错啊……非常好啊!哟西

评分

是正版,很实用。赶上活动买的,非常划算!超值!

评分

好好好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