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電子通信:係統方法

現代電子通信:係統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傑弗裏S.比利斯 著,裴昌幸 譯
圖書標籤:
  • 電子通信
  • 通信係統
  • 現代通信
  • 信號處理
  • 調製解調
  • 無綫通信
  • 信息論
  • 數字通信
  • 通信原理
  • 移動通信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52093
版次:1
商品編碼:12025609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國外電子與電氣工程技術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89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用係統的方法對無綫通信、有綫通信、模擬通信技術和數字通信技術做瞭全麵的闡述,並涵蓋瞭正弦波、電抗和共振等電子技術相關知識。對新一代無綫係統的實現技術(包括3G和4G)進行瞭詳細介紹,其中有限脈衝響應濾波器和數字信號處理、復指數和解析信號、DSP調製/解調、擴頻技術等是其他通信技術教材沒有的內容。本書可作為高等工科院校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專業的本科生教材。

目錄

齣版者的話
譯者序
前言
第1章通信基本概念
1.1概述
1.2通信工作中的分貝概念
1.3信息與帶寬
1.4噪聲
1.5噪聲的指標和計算
1.6故障排除
總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2章振幅調製
2.1振幅調製概述
2.2雙邊帶振幅調製
2.3載波抑製和單邊帶振幅調製
總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3章角度調製
3.1角度調製概述
3.2時域頻率調製
3.3頻域FM
3.4相位調製
3.5噪聲抑製
總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4章通信電路
4.1放大器
4.2振蕩器
4.3頻選電路
4.4混頻和乘法電路
4.5鎖相環和頻率閤成
總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5章發射機
5.1AM發射係統
5.2AM發射機測量
5.3單邊帶發射機
5.4FM發射機
5.5立體聲FM
總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6章接收機
6.1接收機指標
6.2調諧射頻接收機
6.3超外差接收機
6.4直接變頻接收機
6.5解調和檢波
6.6立體聲解調
6.7接收機噪聲、靈敏度和動態範圍的關係
6.8自動增益控製和噪聲控製
總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7章數字通信技術
7.1數字通信簡介
7.2脈衝調製與復用
7.3采樣率與奈奎斯特頻率
7.4脈衝編碼調製
7.5編碼原理
7.6誤碼檢測與糾正
7.7數字信號處理
總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8章數字調製與解調
8.1數字調製技術
8.2調製信號的帶寬
8.3M進製調製技術
8.4頻譜效率、噪聲性能與濾波
8.5復指數信號與解析信號
8.6寬帶調製
總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9章電話網234
9.1概述234
9.2基本電話操作234
9.3數字有綫網絡239
9.4T載波係統和復用245
9.5分組交換網絡251
9.6SS7253
9.7故障診斷256
總結258
習題與思考題259
第10章無綫通信係統260
10.1無綫計算機網絡260
10.2蜂窩電話語音係統269
10.3移動和蜂窩數據網283
10.4無綫安全286
10.5雙工集群無綫電係統289
10.6軟件無綫電292
總結294
習題與思考題295
第11章計算機通信和互聯網297
11.1字母數字碼297
11.2計算機通信300
11.3局域網306
11.4LAN的搭建310
11.5LAN互聯311
11.6互聯網312
11.7IP電話313
11.8接入到網絡314
11.9故障診斷317
總結319
習題與思考題320
第12章傳輸綫322
12.1概述322
12.2傳輸綫的類型322
12.3傳輸綫的電氣特性325
12.4直流電壓傳播329
12.5匹配傳輸綫331
12.6諧振傳輸綫333
12.7駐波比339
12.8史密斯圓圖343
12.9傳輸綫應用350
12.10阻抗匹配和網絡分析353
總結355
習題與思考題356
第13章波的傳播359
13.1電與電磁波的轉換359
13.2電磁波359
13.3非自由空間中的波361
13.4地麵波和空間波傳播363
13.5天波傳播364
13.6衛星通信368
13.7品質因數和衛星鏈路預算分析375
總結379
習題與思考題379
第14章天綫381
14.1基本天綫理論381
14.2半波偶極子天綫382
14.3輻射電阻388
14.4天綫饋綫390
14.5單極天綫392
14.6天綫陣列394
14.7專用天綫396
14.8微波天綫399
14.9微波係統鏈路預算和路徑損耗計算403
總結407
習題與思考題408
第15章波導和雷達411
15.1傳輸係統比較411
15.2波導的類型412
15.3波導傳播的物理圖解414
15.4其他類型的波導415
15.5波導的其他考慮因素417
15.6終端和衰減418
15.7定嚮耦閤器420
15.8波導能量耦閤和諧振腔420
15.9雷達422
15.10微集成電路波導425
15.11故障診斷427
總結428
習題與思考題429
第16章光縴431
16.1概述431
16.2光的特性432
16.3光縴簡介435
16.4光縴的衰減和色散438
16.5光組件441
16.6光縴連接446
16.7係統設計和操作注意事項448
16.8綜閤布綫和施工451
16.9光網絡452
16.10安全455
16.11故障診斷456
總結458
習題和思考題458
附錄AFCC通用無綫電話操作員證書要求460
縮略語462
詞匯錶477

前言/序言

電子通信領域作為該行業業務領域最大和原創應用最多的領域,正在發生根本性轉變。在大規模集成方麵,由於計算機的革命和進步,傳統上由分立元件所構建的模擬電路功能模塊,現在基本上被執行數字信號處理操作的集成電路取代。在係統發生全麵變化的情況下,促使人們必須采取一種新的方法來研究,進而齣現瞭許多與傳統的強調分立電路不同的新課題。本書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介紹功能模塊如何協同工作完成其預定任務,促進對通信係統的深入瞭解。
盡管轉嚮以數字方式實現係統,但其基本概念、約束條件和已有的通信技術在20世紀確定的主題仍保持不變。本書全麵介紹各種形式通信技術,並特彆強調似乎孤立的概念中突齣相互關係的主題因素。 為此, 特彆在前幾章安排瞭框架描述,給齣拓展基礎概念和重要主題的總體概念框架。例如,所有通信係統可以藉助極為重要的特性描述,如:帶寬、功率譜密度以及對係統工作産生影響的因素(例如噪聲)。當從特徵和約束的雙重視角觀察係統時,讀者可以著手建立最初看起來毫無聯係的概念之間的關係。結論是,即使是最先進的、高度集成的係統也是由子係統經過完善思路實現的,隻有熟悉模擬背景知識纔能有好的思路。齣於這一原因,前幾章基本上對調製技術和模擬電路進行討論,即使從模擬到數字領域的轉換也加快瞭進度。對模擬電路中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為在數字領域的工作搭建瞭理解概念的平颱。有瞭這樣的基礎,從模擬到數字概念的過渡要比初次接觸數字電路相對容易。
特色與讀者本書適閤作為電子通信、無綫通信、通信維護或電信專業的教材。數學分析一直維持在代數和三角的水平,但是足以增強對關鍵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傅裏葉級數和復指數錶示的內容參見第1章和第8章。
有幾章中的許多插圖以及章後的習題改編自傑夫端·比斯利和加裏·米勒的《現代電子通信》。那些現在在其第9版中齣現的經典內容,已經成為該領域的標準。正因為如此,它為這本書的係統級方法提供瞭良好的基礎。目前,整個通信係統均為單個集成電路,而不是由多級的許多集成電路和分立元件所組成。過去的五年,廣泛采用數字信號處理(DSP)和軟件無綫電已成為趨勢。相對於同類的教科書或《現代電子通信》以前的版本,本書在數字信號處理和軟件無綫電這兩個主題方麵覆蓋麵更為廣泛。最近五年,許多技術都更接近於實驗室的新穎産品,而不是主流消費産品。總之,本文采取自上而下的觀點,而不是一種側重於由分立元件電路構建齣發的“自下而上”的理念。
本書涉及的主題包括:調製、通信電路、發射機、接收機、數字通信技術、數字調製與解調、電話網、無綫通信係統(短程和廣域無綫通信)、傳輸綫、波的傳播、天綫、波導和雷達,以及光縴係統。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特彆是在基礎章節,讓讀者可以把許多事實和概念統一成一個整體。通過把不成文的概念明確地聯係在一起,希望能幫助讀者從概念層麵拓展認識和加深理解,而不是要求他們依靠大量看似無關的事實死記硬背。
其他主要特點如下。
迴顧瞭某些基本電子學概念。由於課時的限製或差異,可能會導緻學生修完基本電子學及電路課程後很長一段時間纔學習通信課程。考慮到這些實際情況,本書已經擴大瞭最初講授的“電子基礎和設備”(或者“電路”)教程中一些概念的覆蓋麵,包括正弦波、電抗和諧振的性質以及放大類型,供教師選講。
包含的主題和章末的習題與思考題都是專門針對準備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通用無綫電話操作員證書(GROL)考試的內容。在通信行業FCC GROL含金量很高;許多公司用它篩選應聘者,在某些行業(特彆是航空電子設備行業)必須具有GROL。
擴大瞭數字通信和DSP的覆蓋範圍。本書涵蓋最新一代無綫係統應用技術的原理,包括第三代和第四代(3G和4G)無綫數據網。另外,在後續章節已大幅擴充和增加的內容有:數字調製、DSP、有限衝擊響應濾波器、擴頻實現方式、正交頻分復用和多輸入多輸齣(MIMO)組態。
討論瞭其他通信教科書中尚未發現的主題。在其他教科書中要麼簡單介紹或根本沒有齣現的內容,在此做瞭講解或大幅擴充:SINAD(接收機靈敏度)測試,靜噪係統設計,DSP調製/解調、擴頻技術,無綫網絡(包括802.11n、藍牙和ZigBee),增強型數字蜂窩語音網(GSM和CDMA),2W集群無綫係統,軟件無綫電和認知無綫電,腔體濾波器/雙工器/閤路器,阻抗匹配和網絡分析(包括S參數),麥剋斯韋方程以及鏈路預算和路徑損耗計算。
介紹瞭頻率分析的概念和復指數。增加瞭一節討論基於DSP實現的數字調製解調器(現在已成為主流實現技術)背後的某些數學概念。
每門課程都有其核心概念、約束和挑戰。電子通信也不例外, 本書化繁為簡,其中涵蓋瞭大量科研成果和技術。
補充材料與本書配套的實驗教材(ISBN:013301066X)。
測試題庫(計算機測試題庫):這個電子學測試題庫可以用於開發定製的測驗、測試和考試。
在綫PowerPoint演示文稿。
在綫教師資源手冊。
為瞭在綫訪問補充材料,教師需要申請講師訪問代碼。

現代電子通信:係統方法 引言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通信技術已成為連接世界、驅動社會進步的核心力量。從廣播電視的興起,到互聯網的普及,再到如今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電子通信係統不斷演進,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容量、更高的可靠性滿足著人類日益增長的信息需求。然而,理解這些復雜而龐大的係統,絕非易事。它們涉及電磁學、信號處理、網絡理論、計算機科學等多個學科的深度融閤,其內在的邏輯、設計原理以及發展趨勢,需要一個係統性的視角來把握。 《現代電子通信:係統方法》正是應運而生,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結構清晰的學習框架,幫助理解現代電子通信係統的全貌。本書不同於僅僅羅列通信技術細節的教材,而是著力於從“係統”的角度齣發,揭示不同通信模塊之間的相互作用、整體架構的演進邏輯,以及驅動這些係統發展的根本性問題和解決方案。它不是一本關於某個具體通信協議的手冊,也不是一本關於特定硬件組件的介紹,而是一套理解整個通信技術生態的“思維導圖”和“底層邏輯”。 本書獨特之處 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其“係統方法”。這意味著我們將通信係統視為一個有機整體,而不是孤立的技術集閤。我們將深入剖析通信係統的構成要素,如信息源、編碼器、調製器、信道、解調器、解碼器和用戶終端,並詳細闡述它們在整個信息傳輸鏈條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本書將強調這些模塊之間的協同工作,以及它們如何共同優化係統的性能、效率和魯棒性。 例如,在討論信道時,我們不會僅僅停留於噪聲和衰減的數學模型,而是會深入探討不同信道特性如何影響信號傳輸,以及如何通過信道編碼、均衡等技術來對抗這些不利因素。同樣,在介紹調製技術時,我們也不會僅僅列舉AM、FM、PSK、QAM等,而是會分析不同調製方式的優缺點,以及它們在特定應用場景下的適用性。這種係統性的分析,將幫助讀者建立起一種“舉一反三”的學習能力,能夠觸類旁通,理解新的技術和係統。 核心內容概覽 本書內容涵蓋現代電子通信係統的各個關鍵方麵,並以係統性為指導進行組織。 第一部分:通信係統基礎與理論支撐 信息論基石:深入淺齣地介紹信息論的核心概念,如信息熵、信道容量、編碼定理等。理解這些概念是理解通信係統設計極限和優化方嚮的關鍵。我們將解釋香農提齣的通信三大定理,並闡述其在通信係統設計中的指導意義。 信號與係統分析:迴顧和拓展信號與係統的基本理論,包括傅裏葉分析、拉普拉斯變換、Z變換等。這些數學工具是分析和設計通信係統信號處理模塊的必備武器。我們將強調時域、頻域分析的互補性,以及它們在理解調製、濾波等過程中的重要性。 隨機過程與噪聲理論:深入探討隨機過程的統計特性,以及噪聲在通信係統中的錶現形式和影響。理解高斯白噪聲、瑞利衰落等典型噪聲模型,以及如何量化和分析它們的影響,是設計魯棒通信係統的基礎。 第二部分:核心通信係統模塊詳解 信源編碼(數據壓縮):介紹無損和有損數據壓縮技術,如霍夫曼編碼、算術編碼、JPEG、MPEG等。理解信源編碼的原理,有助於理解如何高效地錶示和傳輸信息,從而降低通信帶寬需求。我們將探討不同編碼技術的壓縮率與失真之間的權衡。 信道編碼(糾錯碼):詳細講解綫性分組碼、捲積碼、Turbo碼、LDPC碼等現代糾錯碼技術。本書將著重分析這些碼的編碼和解碼原理,以及它們在提高通信可靠性方麵的重要作用。我們將深入理解糾錯碼的“編碼增益”概念,並分析其在不同信道條件下的性能錶現。 調製與解調:係統性地介紹各種模擬和數字調製技術,包括AM、FM、ASK、FSK、PSK、QAM等。我們將分析它們的頻譜特性、抗噪聲能力以及實現復雜度。本書將深入探討相乾解調和非相乾解調的原理,以及在實際應用中如何選擇閤適的調製方式。 多路復用技術:深入分析時分復用(TDM)、頻分復用(FDM)、碼分復用(CDM)和空分復用(SDM)等技術。理解這些技術如何有效地共享通信信道,是現代通信係統高容量的關鍵。我們將探討不同復用技術的優缺點,以及它們在現代通信網絡中的應用。 均衡技術:講解綫性均衡、非綫性均衡(如MLSE)等技術,以及它們在剋服符號間乾擾(ISI)中的作用。本書將深入分析ISI的成因,以及均衡器如何通過補償信道失真來提高數據傳輸的準確性。 第三部分:現代通信係統架構與應用 數字信號處理(DSP)在通信中的應用:強調DSP在濾波、采樣、量化、編碼、解碼等通信環節中的核心作用。本書將介紹DSP的基本算法和硬件實現,以及其在軟件定義無綫電(SDR)等前沿技術中的地位。 無綫通信係統:深入探討蜂窩通信(2G、3G、4G、5G)、Wi-Fi、藍牙等無綫通信係統的架構和關鍵技術。我們將分析無綫信道的特性、多址技術、功耗管理等問題,並探討5G及其未來演進方嚮。 光通信係統:介紹光縴通信的原理、光器件、調製格式和網絡架構。本書將重點分析光縴通信的優勢,以及其在長距離、大容量傳輸中的核心地位。 通信網絡基礎:講解通信網絡拓撲、路由、交換、擁塞控製等基本概念。我們將觸及TCP/IP協議棧的層級結構,並分析網絡協議的設計原則。 移動通信技術:從係統層麵分析移動通信網絡的發展曆程、關鍵技術(如切換、尋呼、漫遊)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第四部分:前沿通信技術與展望 軟件定義無綫電(SDR):介紹SDR的概念、優勢以及其在通信係統設計和實現中的靈活性。本書將探討SDR如何通過軟件實現傳統硬件難以實現的復雜功能。 認知無綫電(CR):探討CR如何通過智能感知和動態頻譜接入來提高頻譜利用率。我們將分析CR的關鍵技術,如頻譜感知、頻譜分配和頻譜共享。 物聯網(IoT)通信:分析IoT通信的特點和挑戰,以及低功耗廣域網(LPWAN)等技術的發展。我們將探討IoT在智能傢居、智能交通、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的應用前景。 人工智能(AI)在通信中的應用:探討AI技術如何用於優化信道估計、信號檢測、網絡管理、安全防護等通信係統環節。 學習方法與本書特色 本書強調“係統性”的學習方法。我們鼓勵讀者在學習過程中,將各個模塊的知識點聯係起來,理解它們之間的相互依賴和配閤關係。例如,在學習信道編碼時,要思考其如何與調製技術協同工作,以在噪聲環境中保證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在學習多路復用技術時,要思考其如何與信道編碼結閤,實現高效的頻譜利用。 本書摒棄瞭枯燥的數學推導,而是側重於概念的清晰闡述和原理的直觀理解。通過豐富的圖示、案例分析和實際應用場景的介紹,幫助讀者建立起對通信係統運作機製的直觀認識。同時,本書也提供瞭必要的數學工具的背景介紹,以支持讀者對更深層次原理的探索。 目標讀者 本書適閤以下讀者群體: 電子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等相關專業的學生:為他們提供一個係統、全麵、深入的學習平颱,幫助他們打下堅實的通信理論基礎,並瞭解現代通信係統的發展現狀。 通信行業的從業人員:無論您是硬件工程師、軟件工程師、係統集成工程師還是産品經理,本書都能幫助您拓展視野,理解公司産品在整個通信生態中的定位,並能更好地把握行業發展趨勢。 對通信技術感興趣的愛好者:如果您對連接世界的奧秘充滿好奇,渴望瞭解信息是如何在瞬息之間傳遞,本書將為您打開一扇通往現代電子通信世界的大門。 結語 現代電子通信係統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信息時代高速發展的基石。理解這些係統,不僅僅是掌握一門技術,更是理解信息如何流動,理解世界如何連接。 《現代電子通信:係統方法》將引導您穿越紛繁的技術細節,洞察其背後的係統邏輯和設計哲學。通過掌握本書所闡述的係統方法,您將能夠更深刻地理解現有通信技術,更敏銳地洞察未來發展趨勢,並為建設更智能、更互聯的未來貢獻力量。 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探索現代電子通信係統奧秘的旅程,開啓您對這個連接世界的科技之道的全新認知。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非常吸引人,"現代電子通信:係統方法"。我一直對信息如何跨越空間傳遞充滿好奇,而電子通信無疑是現代社會運行的基石。想象一下,我們每天使用的手機、互聯網、電視信號,這些背後都隱藏著多麼精妙的設計和復雜的係統。這本書的題目暗示瞭它不會僅僅停留在單個元器件或者理論的講解,而是會從一個宏觀的、係統性的角度來剖析整個通信領域。這對我來說非常有吸引力,因為我更希望理解的是整體的運作邏輯,而不是碎片化的知識點。我猜想,這本書可能會從通信係統的架構入手,比如講解信號的産生、調製、傳輸、解調和接收等各個環節,並且會強調這些環節之間是如何協同工作的。而且,"係統方法"這個詞組,也讓我聯想到它可能會運用一些模型和工具來分析和優化通信係統,比如可能涉及到信息論、信號處理、網絡理論等交叉學科的知識。我對其中可能涉及到的未來通信技術,比如5G、6G,以及它們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也充滿瞭期待。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為我打開瞭一扇深入瞭解現代社會脈搏的大門。

評分

當我看到《現代電子通信:係統方法》這個書名時,我的腦海裏立刻浮現齣無數關於信息傳遞的疑問。我一直對信息如何在茫茫人中的空間中穿梭,並且保持其完整性和準確性感到著迷。這本書的題目,特彆是“係統方法”這個詞,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介紹通信技術,更是一種處理和分析通信問題的思路。我猜想,它可能會從一個宏觀的層麵,解釋通信係統的基本構成,比如信源、信道、噪聲、接收機等等,然後深入探討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我特彆希望書中能解答一些關於信號如何被編碼、調製,以及這些過程的數學原理。例如,為什麼我們需要調製信號?不同的調製方式有什麼優缺點?如何保證數據在傳輸過程中不丟失或齣錯?此外,“現代”這個詞也讓我期待書中能覆蓋當前最流行的通信技術,比如Wi-Fi、藍牙,甚至是對未來通信技術的一些展望。我對學習如何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的通信係統設計和優化充滿興趣,這本書似乎正是滿足我這種需求的絕佳選擇。

評分

剛拿到《現代電子通信:係統方法》這本書,我的第一感覺是它可能是一本相當有深度的技術專著。書名裏的“現代”二字,預示著它會涵蓋當前最前沿的通信技術和理論,而不是陳舊過時的內容。而“係統方法”則讓我覺得這本書的講解方式會非常有條理,會把復雜的通信過程分解成各個相互關聯的子係統,然後逐一深入剖析。這對於我這種希望構建完整知識體係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尤其對書中可能會涉及到的各種通信協議、編碼技術以及信號傳輸的物理原理感到好奇。比如說,數據是如何被編碼成適閤傳輸的信號,又如何在接收端被準確無誤地還原迴來?噪聲和乾擾是如何影響通信質量的,又有什麼方法可以加以剋服?這些都是我一直想弄明白的問題。而且,作為一個熱衷於技術應用的人,我也期待書中能夠給齣一些實際的工程案例或者解決方案,讓我能夠將書中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聯係起來。我堅信,通過學習這本書,我能夠對電子通信係統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入的理解,從而在工作中有更齣色的錶現。

評分

這本書的題目《現代電子通信:係統方法》一下子就擊中瞭我學習的痛點。我一直覺得電子通信是一個非常龐大且相互聯係的領域,如果僅僅是零散地學習一些技術點,很難形成一個清晰的認知。而“係統方法”這個詞,恰恰說明瞭它會采用一種整體的視角來講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理解,從信號的源頭到最終的接收,整個過程是如何被設計和組織的。比如說,不同的通信方式(如無綫、有綫)是如何適應不同的場景需求的?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經曆瞭哪些轉化,這些轉化背後的原理是什麼?噪聲如何影響通信的可靠性,有哪些技術手段可以降低噪聲的影響?我特彆期待書中能介紹一些通信係統的性能指標,比如帶寬、信噪比、誤碼率等,以及這些指標是如何相互製約和優化的。如果能涉及一些通信係統的建模和仿真技術,那就更好瞭,那將有助於我更直觀地理解復雜的通信原理。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一個係統性學習電子通信的希望。

評分

《現代電子通信:係統方法》這個書名,讓我覺得它是一本能夠幫助我構建完整知識體係的著作。我一直對電子通信的方方麵麵都充滿好奇,但總感覺自己學習的知識點比較零散,缺乏一個整體的框架。這本書的“係統方法”讓我看到瞭希望,它應該能夠把復雜的通信原理梳理得井井有條。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介紹通信係統的各個組成部分,比如信號的産生、編碼、調製、傳輸、解調、解碼等,並且深入講解它們之間的相互聯係和協同作用。我特彆想瞭解,為什麼我們需要進行信號編碼和調製?不同的編碼和調製方式是如何影響通信效率和可靠性的?在信號傳輸過程中,會遇到哪些挑戰,比如噪聲和衰減,又有哪些技術可以剋服這些挑戰?我甚至希望書中能夠介紹一些通信係統的性能評估指標,比如吞吐量、延遲、誤碼率等,以及如何通過優化係統設計來提升這些性能。總之,這本書聽起來就是一本能夠幫助我從宏觀到微觀,全麵理解現代電子通信的寶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