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机的艺术 [Die Kunst, über Geld nachzudenken]

证券投机的艺术 [Die Kunst, über Geld nachzudenke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 著,郑磊 译
图书标签:
  • 投资
  • 金融
  • 股票
  • 投机
  • 心理学
  • 市场分析
  • 经济学
  • 价值投资
  • 风险管理
  • 交易策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45606
版次:1
商品编码:12030474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大投机家科斯托拉尼精选集
外文名称:Die Kunst, über Geld nachzudenken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4页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投资大师科斯托拉尼股市箴言

一段股市精彩人生的回放
一位伟大的投资家的遗赠

内容简介

?以短期或是长期的眼光来看,情况绝没有像“好的股票升,差的股票跌”这么简单,有时情况甚至相反。股价下跌时,一家上市公司仍然可以实现不错的利润,可以分给股东可观的红利,同时也可以有良好的前景,而只有在供不应求时,股价才会上涨,这是股市逻辑的独一命题。
看看你的周围,这里所有的东西都取决于一件事:就是看傻瓜比股票多,还是股票比傻瓜多。
没有资金,无论怎样看好行情,形势怎样乐观,哪怕经济正进入繁荣时期,股市也不可能上升。如果人们手中没有多余资金,他们也不会去买股票。可以说,资金是股票市场的生命之源。但仅仅有资金,市场仍不能运行。
如果行情看涨,那么即使是差劲的股民也能赚到钱;但如果行情下跌,即便是棒的人,也不能获利。所以首先要考虑大市行情,然后才是选择股票。只有那些投资股票20年以上的投资者,才可以不考虑大市的行情。

作者简介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 
1906年生于奥匈帝国(现在的匈牙利),13岁随家人移居维也纳后,曾于法国、美国从事证券投资,着迷于欧洲各种证券的变化,展开了其绚丽多彩的投机人生。科斯托拉尼35岁时就赚得足以养老的财富,之后常年定居德国和法国,但过人的精力使他不甘就此退休,转而宣传推广证券投机的艺术,游走西欧各国,特别是在德国和法国各地开办咖啡馆证券投资讲座,并为德国经济评论杂志《资本》供稿长达25年。同时,他还写书出版。他一生共出版了13本国际畅销著作。被誉为欧洲的沃伦·巴菲特和证券教父;全球金融投资类百万畅销书作者;20世纪股市见证人、20世纪金融史上成功的投资者之一。

译者
郑磊 
资深资本市场专业人士,现任香港某知名投行的资产管理董事。郑磊博士钻研行为金融十余年,非常推崇科斯托拉尼的投资哲学,已出版的投资心理和行为金融专著有《与羊群博弈》《新常态股市投资智慧》等,并为国内读者译介了英、日、法文版投资心理著作。

目录

推荐序 投机大师的告白
第1章 金钱的魅力 1
金钱与道德 2
金钱:自由世界的价值尺度 4
成为百万富翁需要赚多少钱 8
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 9
如何在短期内成为百万富翁 12
投机是艺术而非科学 13
我一直都是投机者 14
第2章 我眼中的交易界 18
投机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 19
投机还是不投机 23
经纪人:只关注交易 26
理财经理:管理亿万财富 27
金融巨头:幕后操纵者 27
套利者:正在灭绝的种群 28
股票玩家:交易所的赌徒 30
投资者:交易所的马拉松赛跑者 34
投机者:具有长远眼光的战略家 36
第3章 投机靠什么 42
投机的机会与风险 43
债券:一个重要性超过想象的投机工具 44
外汇:过去比今天更有意思 48
大宗商品:投机者对投机者 56
有形资产:收藏家还是投机者 60
不动产:只适合大投机者 62
股票:天生就是投机工具 64
第4章 交易所是市场经济的神经系统吗 66
交易所的诞生 67
资本主义的神经系统 73
交易参与者的聚集地 76
世界历史的一面镜子 78
经济的温度计 78
第5章 是什么使股市波动 80
股市的逻辑 81
有关供求的命题 82
第6章 市场长期的影响因素 84
区分小调还是大调 85
和平至关重要 85
长期的经济发展 87
第7章 市场中期的影响因素 99
资金+心理作用=市场发展趋势 100
中期发展趋势是不重要的 103
通货膨胀:反通胀会伤及市场 106
通货紧缩:证券交易所的最大灾难 108
中央银行:利率的独裁者 109
债券:股市的竞争对手 114
外汇:美元在做什么 117
大众心理 118
第8章 股市心理 120
懦弱还是固执,这是一个问题 121
资金 122
想法 124
耐心 128
运气 129
科斯托拉尼的鸡蛋 130
繁荣与崩盘:一对分不开的搭档 148
17世纪的郁金香灾难 149
数学毁掉了法国 153
1929年:股市崩溃的内因 156
成功法则:“反其道而行” 165
关于性格刚强 170
做多还是做空,并非原则性问题 173
第9章 在信息丛林中 189
信息:投机者的工具 190
既成事实现象 191
信息社会 199
建议、推荐和谣言 200
股票专家:从神奇的犹太法师到数学家 202
内部消息 209
第10章 从股市中赚钱 213
正确选择股票 214
成长型行业:致富的机会 215
股票的公允价格 217
逆转股:浴火重生的凤凰 218
分析师的废话 219
行情图表:能赚但必赔 220
第11章 资金管理者 225
由第三者承担风险的投资者 226
投资基金:众多投资者的巴士汽车 227
对冲基金:名字就意味着诈骗 229
投资顾问:他们的欢乐就是客户的痛苦 231
财产受托管理者:资金管理者中的定做裁缝 233
第12章 为投机新手而写 234
忘记失败,从头开始 235
时间不是问题 237
名望带来的拖累 238
交易所、爱情和对交易所的爱 239
十要 248
十诫 249

精彩书摘

  《证券投机的艺术》:
  回到家后,电话响了,他却懒得去接。传真机也响了,他也懒得去看一眼。在这天晚上他没有发什么电传,收到的电传他也没有看,他不再关心国外交易的收盘价格了。纽约、芝加哥、布宜诺斯艾利斯也从他的脑海中消失了。
  午夜时分,他还不能入睡。过去一切又一幕幕地闪过他的脑海。乏味无聊的生活,没有欢笑,虽然充满了冒险,却只是交易场上的冒险,没有一点世俗的快乐。辗转反侧直到早上,他终于想清楚了,他无法说服自己不再去见她。他决定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
  时间仿佛停滞了,他万分焦急地等待交易所开盘的时间,可那位年轻的姑娘还是不见踪影,这令他十分沮丧。他的同事们也第一次发现,他开始对股票交易以外的东西发生兴趣了。收盘的钟声响起,他就心不在焉地离开了。
  啊,她在那儿,在交易监管人、她的父亲的包间里。通过开着的窗户,他看见她正对着一面镜子梳理她金色的长发。突然,他们的眼光相遇了,仿佛碰撞出了火花。他好像在对她说:“等着我。”而她仿佛在回答:“好的!”在回家的路上,他经历了一场大彻大悟。到家时,他已做出了决定。他立刻投入工作。当生活来临时,他终于要抓住它了。一连数日,他不停地工作,发出电传和订单,但这回却不是为了继续开始新的投机生意。恰恰相反,他开始清理他的一切业务,卖掉他的牛市股,抛出他的熊市股。他在一周内结束了他的国内业务。然后,他飞往国外,拜访他的生意伙伴,清理账目,收缴钱款,解除业务,结束生意。
  在他旅行的最后一晚,他终于完全结清了账目。
  他收拾好行李,并拿起他的返程机票。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他决心把所有的钱存入银行,不再去做投机生意。当然,他还要去一次交易所。他要去监管人的包间,找到那位姑娘,握住她的手,再也不松开。他想和她一块儿过上童话般的生活,他憧憬着未来……“终于找到你了,我已经四处打电话,找了你一个星期啦!”原来是他的一位老友,也是经纪人兼投机商,他们曾经一块儿工作过。
  “你想象不到,”这个人继续说,“我发现了这一世纪最赚钱的一桩生意!”“我对此不感兴趣,我已经不干这一行了。”“你疯了吧?这绝非明智之举,我们没时间浪费了,你听我说,是有关……”“你听我说,你会立刻发现……”他还想阻止,但这位老兄已兴奋地说起来。
  “我们必须购买皮革,在纽约股票交易所购进皮革,这绝对没错。虽然现在股价已经高了,但它还会上升,并会持续上升许多。俄国人正在尽其全力购进皮革,在世界各地的交易所,加拿大、阿根廷,都能看见他们派去的人,这会令皮革短缺,德国的鞋厂甚至会因为缺乏原料而停工。”这位经纪人兴奋地大谈起来,他属于这一类人,一旦被某个点子振奋起来,就会拼命地论证这一观点,直到把别人说服。
  “你要知道,”他继续说道,“牛皮的价格变化不会受其他商品影响。牛皮是一种副产品,人们不会因为皮革短缺,只会因为肉类供应,才会屠宰公牛。
  通常说来,如若原料的价格上涨,生产量也会相应增加,比如说铜,前几年铜价格上升时,那些早已停产的铜矿也有人去开采了,同样的事也发生在橡胶和威士忌上。谁知道,说不定镍的生产也会被价格影响,而产量大增呢,但屠宰厂就不会多杀一头牛,甚至数量还会降低。现在人越来越爱吃小牛的肉,在美国,猪肉、鱼肉、鸡肉吃得越来越多。再说,素食者的人数还在持续上升,你不难发现,牛皮供应量的上升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我们能发现什么呢?是无法估量的需求的上升,俄国人现在正拿着它们出口,用鱼子酱和龙虾换来的外汇在干什么呢?他们尽其所能购买牛皮。就说一个士兵吧,他的靴子、鞋底、腰带、枪械这些都得用皮革制成。靴子还有夏天穿的,冬天穿的,不同种类,这才是一个士兵。这世上又有多少士兵呢?有多少部队需要从头到脚装备起来,又有多少穷国,那儿的人还是没有鞋穿。现在你不会认为我在信口开河了吧!各种理由,滔滔不绝,地理经济学、国际政治学,都是为了论证一个观点,必须购进皮革。”“在现今这种紧张的国际环境下,亲爱的朋友,我们绝不要错过这笔生意,只要一旦燃起战火,牛皮销量就会立刻上升的。”“我完全赞成你的话,但是必须重申,我已经不做投机生意了。”“那好吧,我不说什么了,但如若你有什么高见,请立刻联系我,这是我的电话号码……”
  ……

前言/序言

推荐序
投机大师的告白
1999年2月,当安德烈·科斯托拉尼和我开始编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是他的最后一本书了。然而我却没想到,我的前言同时也成了悼词。
1999年9月14日,安德烈·科斯托拉尼以93岁高龄在巴黎逝世。腿部骨折引发的一系列疾病,使他孱弱的身体不堪重负。
然而,他仍存活在他的作品中。包括你面前的这本书在内,他共写了13本书。这些书在全球卖出了约300万册。他的专栏文章曾在《资本》杂志上出现过414次—第一次刊登在1965年3月刊上,题目是“一个投机者的自白”,最后一次刊登在1999年的10月刊上。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还能为2000年的1月刊写专栏文章。“《资本》杂志已经向我保证过了,但是谁能给它保证呢?”他以他惯用的诙谐口吻说道。
1964~1998年,安德烈·科斯托拉尼做了不计其数的报告,上过无数次电视节目。然而,不论他出现在哪里,是在达沃斯的经济论坛上还是在耶弗尔的大众银行,在交易所还是在哈拉尔德·施密特主持的节目中,他都一如既往的幽默、风趣、好斗。
他是投资大师。然而如果谁期望从科斯托拉尼这位投资名家这里得到有效的建议,那他也会失望。“不要期望任何建议”,他在每次报告的开头都这样讲。没有什么建议,那一直都是银行或者其他利益群体试图向群众抛售股票的诡计。然而在他35年接受采访的记录里他却给出了很多建议。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去药店买一些安眠药,吃下它,然后买下一篮子的国际蓝筹股,再睡上几年。谁要是听从了这条建议,将会体验到安德烈·科斯托拉尼之前预言的奇妙的惊喜。
他最明智的建议是给年轻父母的:投资孩子的教育!这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听起来像是慷慨激昂的陈词滥调,然而在安德烈·科斯托拉尼这里,却因为他的亲身经历而有了分量。18岁时,父母把他送到巴黎一位交好的投资中介人那里学习金融。多亏了当时的教育,他们最小的儿子科斯托拉尼才能在他们因战争和政治运动倾家荡产的时候,资助他们在瑞士安享晚年。
“享受生活”,这是安德烈·科斯托拉尼给一位开着奥迪A8穿过布达佩斯的听众的建议。这是科斯托拉尼谨记的原则,他几乎一直遵循到去世。科斯托拉尼生前尽情地享受了生活。他喜爱古典音乐,观看瓦格纳的《纽伦堡歌唱家》和理查德、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不下百次。他不仅从中获得愉悦,也加深了对音乐家的了解。听听古典音乐,抽一支好烟,想一想股市,这是他最大的乐趣。但出于健康原因,之后他不得不戒了烟。
科斯托,我们这些朋友这么称呼他。他享受的不仅仅是惬意的生活,还有他的“工作”。正如观众需要他一样,他也需要观众。这给了他肯定,使他感到自己还年轻。在采访和讨论中他总被问道:为何他的精力如此充沛。他的答案是做“精神体操”。然而他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听音乐和思考已不再能对抗衰老。他强迫自己,在1998年仍然做了30多场报告,参加了许多电视节目,接受了多场采访。虽然乘坐飞机、火车或者汽车出行,包括最后走上演讲台的步伐越来越艰难,但是科斯托拉尼从来都不坐讲座筹办者给他准备的舒适的沙发椅。当他用双手撑住演讲台时,开始口若悬河,之后是60~90分钟精彩幽默的演讲,其间喝彩声不断。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是德国两代交易所投机者崇拜的偶像,但他却没有一点儿明星的架子。当有年轻人向他要亲笔签名时,他总是出人意料地回答道:“我可不是摇滚明星。”然后他就会满足他们的愿望,在他们的入场券、纸币或者T恤上签个名。
他把自己称为“股票市场的传教士”,而当他不是作为游说者奔波在旅途上时,就会和妻子住在巴黎,或是在他的第二故乡—慕尼黑。在那里,他中午会去海波帕萨基的咖啡馆,晚上则到马克西米连大街的“正宗罗马”餐馆或是“牡蛎酒家”。但是在他眼中,最好的餐馆还是在巴黎。中午他会去玛波夫道的安德烈私家菜馆(Chez André)。他说这家餐馆有巴黎最好的牡蛎,餐后甜点一般是巧克力蛋挞或者奶油千层饼。接下来他会去香榭丽舍大街的富凯(Fouquet)咖啡馆。除了战争年代,他从1924年起一直是那里的常客。按照惯例,他下午会小睡一觉,晚上去该城一家最有名的啤酒馆。他特别喜欢蒙帕纳区的“穹顶啤酒馆”(La Coupole),30年代那儿著名的繁荣景象他也见识过。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从1917年开始就一直与金钱和交易所打交道,但他却不是一个物质至上主义者。令他高兴的并不是他通过投机赚取的金钱,而是他通过思考得到的真理。他自信地称自己为投机者。对他来说,投机是一种智力挑战。他与金钱保持着一段安全的距离,在他看来,这是成为一个成功投机者的首要前提。科斯托拉尼既不吝啬,也不挥霍金钱、炫耀财富。钱对他来说,只是为达到目的而采用的手段。他在被纳粹迫害逃出巴黎时,是金钱给了他帮助;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是金钱给了他最好的医疗救治。他更看重这一点:是金钱使他能过上舒适的生活。如果一场戏剧或音乐会特别令他着迷,他就会坐飞机赶去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欣赏,但是能省钱的地方,他还是尽可能地节省。因此,他经常会把一些讲座举办者送给他的一等舱票换成二等经济舱票,这样他就可以省下钱为自己的私事买飞机票了。他总是说,反正他很瘦,太宽的位子也坐不满。
但“世界公民”科斯托拉尼首先享受到的是财富给他带来的经济上的自主权。这种自主权对他来说是健康之外最重要的财富和最大的奢侈:一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自主权,同时也是一种不必做自己不愿做的,不必说自己不愿说的自主权。他先后在20世纪70年代和IOS基金骗局做斗争,80年代和金融院外游说集团斗争,90年代反对德意志联邦银行和新市场。不管他进行什么斗争,他一直是一个“为了信仰而斗争的人”。他的一些批评者认为他树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其实这种猜想是错误的。谁比我更了解他呢?即使是在一般的谈话中,他也会为了自己的信仰和别人发生激烈争论,就像他在他的专栏和报告中一贯表现出的那样。一个女记者问他是否想回到20岁,他回答说:“20岁?你在开玩笑吧!我想回到80岁,这样的话,我还会有10年时间跟联邦银行做斗争。”
科斯托拉尼早在奥斯卡·拉封丹之前就说过,“我的心在左边跳动”,但是这句话还没完,“当然我的头脑是向右转的,并且我的钱包早就在美国了”。数十年的交易所经验告诉他,在经济中,实践和理论相距是很远的。
《证券投机的艺术》是安德烈·科斯托拉尼最后的遗产。从1999年年初到他去世,这本书成了他创作的重心。他待在巴黎的寓所里,足不出户,集中全力写这本书。他欠读者的,和每位作者一样,以他特有的方式在最后完成书稿时写一篇前言。
由德国电话股份公司股票行情催生的新一代股票投机者,在他心中分量尤重。德国人对股票投资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他对此明确地表示欢迎,但是日益严重的赌博瘾也使他担忧。科斯托拉尼想在这本书中谈谈他对投资和投机的理解,而不是仅局限于当天的买卖投机、把握买卖时机、止盈或止跌。
在《未来的清算》(Bilanz der Zukunft)一书的引言中,他坦承已经有几年不去交易所了。因为他害怕“上帝”会在那儿发现他,并想:“怎么那个老科斯托还在那儿?他应该到我这里来,我也非常需要他。他的老朋友早就等着他了,他的位子还空着呢。”但是不论“上帝”何时把他带走,只要他能听到他的朋友、学生和读者说“科斯托当然是正确的”,那么他一定会感到很快乐。
亲爱的安德烈,愿你在天国早点找到自己的位子。有空时就看一眼交易所吧。你会看到,不管悲观者怎样想,交易所总会继续证明你的乐观是正确的。










史蒂芬·黑斯


《金融博弈论与市场效率前沿研究》 书籍简介 本书聚焦于当代金融市场的复杂结构、行为金融学的最新突破以及信息经济学在资本市场中的应用,深入剖析了现代金融体系在信息不对称、理性预期失效与市场摩擦存在下的动态演化规律。全书立足于宏观经济学原理与微观博弈论模型,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严谨的分析框架,用以理解资产定价的内在机制与投资者决策的非线性影响。 第一部分:现代金融市场的结构性挑战与信息流动力学 本部分首先回顾了有效市场假说(EMH)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边界,并引入了“行为摩擦”和“信息粘性”的概念,挑战了传统随机游走模型的解释力。 第一章:信息不对称环境下的资产定价模型重构 探讨了在信息传播非同步性(Asymmetric Information Arrival)背景下,资产价格如何快速吸收新信息并形成均衡。重点分析了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Grossman-Stiglitz Paradox)在异质性信念(Heterogeneous Beliefs)市场中的修正形式。我们构建了基于贝叶斯更新的投资者模型,展示了当信息获取成本不为零时,市场价格如何系统性地偏离基本面价值,形成暂时的“信息溢价”或“信息折扣”。特别关注了“噪音交易者”和“知情交易者”的互动,以及他们在不同波动率水平下的策略切换。 第二章:金融市场中的网络效应与传染机制 本章将金融市场视为一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运用网络科学的工具来分析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与系统性风险。详细阐述了“资产负债表传导机制”(Balance Sheet Contagion)和“流动性传导机制”(Liquidity Contagion)。通过构建基于强/弱连接的网络拓扑模型,模拟了特定机构的违约事件如何通过抵押品链和共同风险暴露迅速扩散至整个系统,并研究了监管干预(如压力测试)对网络弹性的影响。 第二部分:行为金融学的量化前沿与认知偏差的定价效应 本部分摒弃了纯粹的理性人假设,转而深入研究投资者的心理认知偏差如何系统性地影响资产回报和市场异象。 第三章:损失厌恶、前景理论与套利约束的交织 本章详尽考察了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在量化投资中的实证检验。重点在于量化“损失厌恶系数”在不同资产类别(股票、债券、衍生品)中的差异。随后,将此认知偏差与“套利约束”(Arbitrage Constraints)相结合,解释了为何某些基于基本面的错误定价能够持续存在。我们引入了“交易成本敏感度”作为衡量套利难度的关键参数,并分析了在市场恐慌时,套利者被迫平仓对价格的放大效应。 第四章:情绪指标的构建与“羊群行为”的建模 探讨了如何从非结构化数据(如新闻情绪、社交媒体讨论量)中提取可量化的市场情绪指标(Sentiment Indicators)。本章超越了简单的正负向得分,构建了多维度情绪指数,区分了“羊群追随”(Herding toward consensus)和“反向从众”(Contrarian behavior)。通过高频数据分析,我们识别了不同投资者群体(如机构、散户)对情绪指标反应的异质性,并构建了描述群体动态的元胞自动机模型,预测极端情绪下市场的超调(Overshooting)行为。 第三部分:衍生品市场、风险度量与最优对冲策略 本部分关注金融工具的定价与风险管理,特别是如何在高不确定性环境下构建有效的对冲策略。 第五章:随机波动性模型与局部随机波动率(SLV)的实证拟合 系统回顾了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的局限性,并深入探讨了随机波动性(Stochastic Volatility, SV)模型(如Heston模型)如何更好地拟合波动率微笑(Volatility Smile)和偏度(Skew)。本章侧重于局部随机波动率(SLV)模型的构建,该模型允许波动率依赖于资产价格水平本身。通过实际期权数据拟合,展示了SLV模型在刻画市场恐慌时波动率迅速上升的动态特性上的优越性。 第六章:极值理论在尾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本章探讨了传统VaR(风险价值)度量在处理罕见、极端事件时的不足。引入了极值理论(Extreme Value Theory, EVT),特别是Peaks-Over-Threshold (POT) 方法,来更准确地估计资产组合在“黑天鹅”事件中的潜在损失。通过计算具有特定置信区间的“预期缺口”(Expected Shortfall, ES),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更稳健的资本规划建议,并对比了基于EVT和基于历史模拟法的风险暴露差异。 第四部分:政策干预、监管博弈与市场微观结构 本部分将视角抬升至监管层面,分析宏观政策与市场微观结构互动产生的非预期后果。 第七章:高频交易、微观结构与市场质量 分析了高频交易(HFT)对订单簿(Order Book)动态的影响。研究了HFT如何通过提供流动性(做市)和“掠夺性”策略(如延迟套利)对市场质量(如买卖价差、深度)产生的复杂影响。本章通过模拟不同的订单执行机制(如中心化匹配、去中心化交易所),评估了不同微观结构下信息抵达速度与执行滑点(Slippage)之间的权衡。 第八章:央行政策预期与资产价格的非线性反应 探讨了中央银行(如美联储)前瞻性指引(Forward Guidance)如何通过影响市场对未来利率路径的预期来影响资产价格。利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非预期的货币政策公告对不同期限债券和股票板块的冲击效应。特别关注了“政策信道中的信心传导”问题:如何区分市场对政策工具本身的反应与对央行信心的反应,以及这种反应如何受到媒体和市场预期的放大或削弱。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跨越传统金融学、行为经济学与复杂系统科学的综合分析框架,帮助专业人士和高级研究人员应对二十一世纪金融市场的多重挑战。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门槛相当高,它更像是写给那些已经经历过多次市场洗礼的“幸存者”的备忘录,而非新手入门指南。作者的语言风格极其凝练,常常是一句话便蕴含了常人需要花费数月才能体悟的教训。书中对于“情绪纪律”的描述,与其说是方法论,不如说更接近于一种近乎苦修的生命哲学。他详细剖析了那些顶尖交易员在极端压力下是如何维持认知清晰的,这其中涉及到的心理调适和生理控制,远超出了普通投资者的想象范畴。我发现,越是深入阅读,就越发觉得自己的知识体系存在巨大的漏洞。书中所揭示的那些关于“概率坍塌”的场景,令人后背发凉,因为它精确地描绘了在黑天鹅事件面前,所有基于常理的预测是如何瞬间土崩瓦解的。这本书迫使你直面自己的“知识的傲慢”,并接受市场永远比你更强大的事实。与其说是在学习投机技巧,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深层次的自我认知修炼,每一次翻页都是对现有信念的一次敲打与重塑。

评分

这本书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它如何将看似枯燥的金融学理论,包裹在一层充满洞察力的历史叙事之中。作者的叙述节奏如同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时而低沉蓄势,时而高亢激昂,完美地映射了市场情绪的起伏。我惊喜地发现,他对“认知偏差”的分类细致入微,远超出了标准教科书的范畴,甚至触及到了文化和代际差异对交易决策的影响。特别是关于“信息稀释”的章节,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效率。作者强调的不是信息的“多寡”,而是信息的“纯净度”与“时效性”的完美平衡,这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受邀进入一位隐居智者的书房,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提问和侧面的观察,引导你自行抵达真理的彼岸。它不是一本让你立即投入实战的书,而是一本让你在实战之余,能够停下来反思、沉淀,并将经验转化为智慧的永恒指南。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握着一把更锋利、也更沉重的工具,深知使用的边界在哪里。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简直是独树一帜,带着一种近乎文学作品般的疏离感和历史的厚重感。它避开了所有时髦的术语和花哨的图表,转而深入挖掘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反复验证的交易哲学。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市场周期转换时所使用的意象——那种地质变迁般的缓慢与不可逆转。他似乎在暗示,市场的每一次狂热或萧条,都不过是宇宙宏大节奏中的一次小小喘息。其中关于“观察者效应”的论述让我茅塞顿开,我们试图预测市场,但我们的预测行为本身也在塑造市场,形成一种永恒的、互相纠缠的悖论。这种深刻的自省精神贯穿全书,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沉思的乐趣。我常常在读完一个小节后,会放下书本,凝视窗外良久,试图将书中所描绘的抽象概念投射到现实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告诉你明天哪个板块会涨,而在于培养一种能够穿越时间迷雾、看清事物本质的“第三只眼”。它对知识的敬畏和对市场的谦卑态度,是当下浮躁金融圈极其稀缺的品质。

评分

与其说这是一本关于金融的书,不如说它是一部关于人性弱点的深刻社会学著作。作者行文的逻辑跳跃性极大,时而如同冷酷的统计学家,抛出冰冷的概率模型;时而又化身为哲学家,探讨“贪婪的边界”和“恐惧的阈值”。初读时,我感觉有些吃力,因为它要求读者具备极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去构建作者在脑海中描绘的那个“非对称风险空间”。书中对“锚定效应”的论述尤其精辟,它不仅仅局限于价格的锚定,更深入到投资者自我认知的锚定,一旦你深信自己是“聪明人”的那个瞬间,陷阱就已经设下了。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探讨风险管理时所采用的类比手法,他将投机行为比作在高速公路上超速驾驶,强调的不是避免事故的技巧,而是对自身反应极限的清醒认知。全书充满了挑战性的观点,它迫使你不断地质疑自己过去所有成功的经验,因为在作者的体系里,成功往往是更深层次失败的前兆。阅读过程如同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峰,沿途的风景震撼人心,但每一步都必须踩稳,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简直是一场智力上的探险。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对于市场心理的剖析达到了近乎病态的精准。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消化完其中关于“噪音过滤”的部分,它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信息价值的判断标准。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宏观经济数据,在作者的解读下,瞬间化为操盘手手中锋利的武器。书中大量引用了历史上那些鲜为人知的交易案例,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枚精心打磨的棋子,最终指向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结论:市场并非理性的集合,而是一群被欲望和恐惧驱使的个体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耐心资本”的定义,那不是简单的等待,而是一种深植于骨髓的、对趋势的绝对信仰。读完后,我发现自己看待盘面波动的心态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那些曾经让我夜不能寐的小幅震荡,现在看来不过是背景的嗡鸣声,真正决定胜负的是对长期航道的把握。这本书并非教你如何快速致富的“秘籍”,而更像是一部写给未来大师的“内功心法”,需要反复揣摩,才能体会其中三味。那种通过抽丝剥茧发现市场本质规律的快感,是其他任何同类书籍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

吾消费京东商城数年,深知各产品琳琅满目。然,唯此宝物与众皆不同,为出淤泥之清莲。使吾为之动容,心驰神往,以至茶饭不思,寝食难安,辗转反侧无法忘怀。于是乎紧衣缩食,凑齐银两,倾吾之所有而能买。东哥之热心、快递员之殷切,无不让人感激涕零,可谓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世界充满爱。待打开包裹之时,顿时金光四射,屋内升起七彩祥云,处处皆是祥和之气。吾惊讶之余甚是欣喜若狂,呜呼哀哉!此宝乃是天上物,人间又得几回求!遂沐浴更衣,焚香祷告后与人共赏此宝。人皆赞叹不已,故生此宝物款型及做工,超高性价比之慨,且赞吾独具慧眼与时尚品位。产品介绍果然句句实言,毫无夸大欺瞒之嫌。实乃大家之风范,忠义之商贾。

评分

包装好。运输及时,物流给力。

评分

凯恩斯虽在金融市场大获成功,但毕竟生于维多利亚时代,逝于半世纪前,不禁令人质疑,分析他的股市技巧,未必有助于现代投资者。在投机盛行的当下,探讨凯恩斯的投资原则,还有意义吗?

评分

非常不错的商品,京东的物流也特别快,收到了非常满意。下次还会在京东购买。

评分

巴菲特,彼得林奇都是投资界的大神,好好拜读一下他们的书,很有收获哈

评分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评分

京东的书有些质量还不错,有些简直不忍直视,纸质太差了,感觉像是盗版的!价格变化也比较大,凡是有优惠价格就会提高,但打折完整体还是比平时便宜!希望京东用好的纸质,看书的心情也会好很多……

评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评分

大师经典,正版书,物流速度很快。唯一不满就是,物流包装也太渣了,就不能裹一层泡泡塑料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