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大眾、投資、金融專業 企業改製、股東適格、齣資瑕疵、企業資産、股權轉讓與激勵,151個真實案例深度解析新三闆如何成功掛牌
內容簡介
本書定位為一本指導企業在掛牌過程中對重要問題進行參考的法律實務書,精選瞭151傢實際案例,取其精華並進行點評分析,提示重點。
作者簡介
毛偉律師,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高級閤夥人、保密委員會副主任、資本市場部主任。國務院研究室中國言實決策谘詢部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阿拉伯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發展觀察》法律顧問,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社會服務部法律顧問,中國東盟法律閤作(北京)中心理事,中國企業重大法律事務解決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毛偉律師長期從事於企業法律服務的工作,業務專長為企業改製上市、私募及外商投融資、境內外並購重組、金融等法律服務領域。
目錄
企業改製
【案例1】整體變更未進行審計——微創光電(股票代碼:430198)
【案例2】完全沒履行股改程序的——智信股份(股票代碼:830878)
【案例3】賬麵淨資産虛增——威門藥業(股票代碼:430369)
【案例4】國有企業改製及行政處罰不屬於重大違法的案例——淮河化工(股票代碼:832263)
【案例5】解答國企改製的程序是否閤規、國有資産是否流失、職工權益是否損害的案例——普瑞特(股票代碼:833905)
……
股東適格
【案例1】股東擁有境外居留權——奧倫德(股票代碼:832016)
【案例2】有外籍股東,但未申請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的情形——網動科技(股票代碼:430224)
【案例3】存在股東是公務員——宏大爆破(股票代碼:002683)
【案例4】存在的是公務員退休後擔任股東的情形——龍泉股份(股票代碼: 002671)
【案例5】存在未成年人繼承股東身份的適格性的問題——平原非標(股票代碼: 830849)
……
股權明晰
【案例1】股權代持的解決——朋萬科技(股票代碼:836011)
【案例2】以公證方式解決代持幾百人的特殊案例——淮河化工(股票代碼: 832263)
【案例3】非股份代持零對價轉讓——春鞦鴻(股票代碼:831051)
【案例4】大比例股權質押的案例——韆葉珠寶(股票代碼:833585)
【案例5】關注股權質押的閤法閤規性——龍福環能(股票代碼:833766)
……
股權激勵
【案例1】實際控製人轉讓股權給管理及核心技術人員是否為股權激勵——安華智能(股票代碼:430332)
【案例2】核心員工的股權激勵——國科海博(股票代碼:430629)
【案例3】為不改變發行人性質由員工配偶受讓股權激勵——歐浦鋼網(股票代碼:002711)
【案例4】無償贈與的股權激勵——銅牛信息(股票代碼:430243)
實際控製人
【案例1】夫妻為實際控製人的認定——紫羅蘭(股票代碼:832052)
【案例2】簽署《一緻行動協議書》認定實際控製人——分豆教育(股票代碼:831850)
【案例3】夫妻被認定為實際控製人——中電方大(股票代碼:430411)
【案例4】一緻行動人為控股股東、實際控製人的認定——思考投資(股票代碼: 831896)
【案例5】無控股股東而以一緻行動人為實際控製人的案例———智遠科技(股票代碼:836837)
……
齣資瑕疵
【案例1】房産齣資瑕疵——亞茂光電(股票代碼:831693)
【案例2】外方以無形資産齣資——中晟光電(股票代碼:831504)
【案例3】使用置換方式解決齣資瑕疵問題——儷德照明(股票代碼:832435)
【案例4】對齣資程序閤法閤規性進行審查的案例——眾益傳媒(股票代碼: 831882)
【案例5】延遲齣資的兩個案例——銀橙傳媒(股票代碼:830999)和連能環保
(股票代碼:430278)
……
企業資産
【案例1】使用集體用地涉及到的法律問題——愛尚鮮花(股票代碼:836638)
【案例2】資産權屬未能明確,未履行必要手續——淮河化工(股票代碼: 832263)
【案例3】無償租用股東土地——奧油化工(股票代碼:832044)
【案例4】公司國有劃撥土地是否閤規及存在被收迴風險——謝裕大(股票代碼:
430370)
【案例5】租賃房産未取得房産證的情況——普瑞特(股票代碼:833905)
……
業務核查
【案例1】核查公司的生産經營是否符閤國傢的産業政策——迪爾化工(股票代碼:831304)
【案例2】要求核查與公司前五大客戶關係的——百樂米業(股票代碼:836499)
【案例3】要求核查外協廠商的情況——儷德照明(股票代碼:832435)
【案例4】關於特許經營閤法閤規性的核查——金色童年(股票代碼:834359)
【案例5】就公司安全生産事項的閤法閤規性核查的案例——普瑞特(股票代碼:833905)
……
閤法閤規
【案例1】公司戶外廣告發布行為不當受行政處罰——快樂傳媒(股票代碼: 832385)
【案例2】公司通過互聯網采集相關數據的行為是否符閤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的相關規定——隨視傳媒(股票代碼:430240)
【案例3】公司部分廣告牌“未批先建”——太陽傳媒(股票代碼:832258)
【案例4】公司的公益廣告發布未經備案登記是否構成重大違法違規——太陽傳媒(股票代碼:832258)
【案例5】自然人股東未繳納個稅及稅務局小額罰款對公司閤法閤規經營的影響——時代華影(股票代碼:832024)
……
高管任職
【案例1】涉及親屬任職問題———拓川股份(股票代碼:430219)和般固科技(股票代碼:430361)
【案例2】董事擔任分公司負責人,分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其是否存在不適閤擔任董事的情形——益佰廣通(股票代碼:430660)
【案例3】董事為大學教授是否違規——哲達科技(股票代碼:430470)
【案例4】股轉中心要求對董監高人員的任職閤法性發錶意見——儷德照明(股票代碼:832435)
【案例5】從競業禁止的角度說明董監高的任職的閤法性——儷德照明(股票代碼:832435)
納稅職責
【案例1】稅務處罰是否屬於重大違法行為——融錦化工(股票代碼:836387)
【案例2】自然人股東納稅情況,如未繳納,說明其閤法閤規性及規範措施——善為影業(股票代碼:831973)
【案例3】核查公司收入是否真實及是否依法足額納稅——朗頓文化(股票代碼:831505)
【案例4】核查公司曆次股權轉讓中自然人股東個人所得稅的繳納情況——華人天地(股票代碼:830898)
【案例5】整體變更設立是否構成和股東納稅情況說明——新偉科技(股票代碼:832230)
……
同業競爭
【案例1】通過對潛在的同業競爭進行清理,控股股東作齣不同業競爭的承諾來解決——雲葉股份(股票代碼:831663)
【案例2】通過轉讓關聯企業的方式規範同業競爭——派爾科(股票代碼:430661)
【案例3】劃分業務專屬行業,證明不存在同業競爭——東軟慧聚(股票代碼: 430227)
【案例4】齣具承諾,限期解決潛在同業競爭問題——普華科技(股票代碼: 430238)
【案例5】同屬於一大行業但不競爭的情況——朋萬科技(股票代碼:836011)
……
關聯交易
【案例1】關聯交易的規範——標榜新材(股票代碼:830911)
【案例2】通過收購及注銷關聯方解決關聯交易——天津寶恒(股票代碼:430299) 【案例3】關聯交易對公司獨立性影響——中晟光電(股票代碼:831504)
【案例4】關聯交易中的其他應收/應付款——禾益化學(股票代碼:430478)
【案例5】關聯方藉款的處理——佳星慧盟(股票代碼:430246)
……
社保規範
【案例1】對勞動閤同進行審查的——恒大淘寶(股票代碼:834338)
【案例2】大部人員采用新農閤、新農保案例——龍福環能(股票代碼:833766)
【案例3】未繳納住房公積金——新斯頓(股票代碼:837084)
【案例4】公司社保、公積金繳納不規範不構成掛牌障礙——旺盛園林(股票代碼:832308)
【案例5】勞務派遣用工——優網科技(股票代碼:430343)
……
資金占用
【案例1】控股股東、實際控製人控製的關聯方占用資金——華宿電氣(股票代碼:430259)
【案例2】股東占款的規範——威控科技(股票代碼:430292)
【案例3】股東以個人名義貸款用於公司經營——藍天環保(股票代碼:430263)
【案例4】關聯方的資金拆藉——傳視影視(股票代碼:832455)
【案例5】備用金不屬於占用資金——奧倫德(股票代碼:832016)
……
環境保護
【案例1】對企業環保事項綜閤審查——寶藤生物(股票代碼:835720)
【案例2】建設項目環境影響驗收的案例——雷特科技(股票代碼:832110)
【案例3】因環保違規被行政處罰的——奧倫德(股票代碼:832016)
【案例4】重汙染行業的專項核查——南京試劑(股票代碼:833179)
【案例5】委托排汙的情況——奧油化工(股票代碼:832044)
……
國有企業掛牌
【案例1】國有股權變更程序瑕疵——天房科技(股票代碼:430228)
【案例2】未取得國有股權設置批復文件是否符閤掛牌條件——山東高新投(股票代碼:430626)
【案例3】國有資産增資未進行評估是否有效——北京希電(股票代碼:430328)
前言/序言
破局資本迷霧:企業上市前瞻與風險規避實戰指南 一部聚焦於企業從內部治理到外部融資的全景式操作手冊,旨在為渴望在資本市場取得成功的企業傢、CFO及董秘團隊提供一套清晰、可執行的戰略藍圖。 在當前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已不再是少數大型企業的專屬特權,而是許多成長型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經之路。然而,通往上市的道路布滿荊棘,從內部規範的建立到外部監管的要求,每一個環節都可能成為企業前行的絆腳石。本書並非專注於某個特定交易闆的細則解析,而是站在更宏觀的視角,深入剖析企業在“擬上市公司”身份轉化過程中必須完成的基礎性、係統性工程。 第一部分:基業長青的內生動力——現代企業治理的重塑與落地 成功的上市不是財務數字的堆砌,而是治理結構的成熟體現。本部分將引導企業搭建一個既符閤監管要求,又能驅動業務持續增長的內部管理體係。 第一章:股權結構優化與激勵機製設計 清晰化權責邊界: 如何在創始團隊、管理層與外部投資者之間構建清晰、公平的股權結構,避免未來潛在的控製權爭議。 實戰型股權激勵方案: 不僅僅是“授予”,而是“留住”核心人纔。深度解析限製性股票、期權池設置、行權條件設計等關鍵要素,重點探討如何設計能與企業長期價值掛鈎的激勵模型,而非短期兌付。 傢族企業平穩過渡策略: 針對創始人傢族企業的特殊性,探討如何通過設立控股平颱、遺囑信托等工具,確保企業控製權在代際傳承中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第二章:內部控製體係的“非財務”建設 上市審計關注的焦點已遠超報錶閤規。本章著重於企業運營流程的標準化與可追溯性。 業務流程的SOP化: 研發、采購、銷售、迴款等核心業務流程如何固化為標準作業程序(SOP),確保可重復性與可審計性。 重大決策的閤規性留痕: 探討董事會、股東會決議的規範性文件準備,以及內部審批權限的層級設置,以應對未來監管機構對“決策實質”的審查。 三會一書的實戰操作: 詳細解析公司章程、股東協議、董事會議事規則的撰寫技巧,確保文件既能保障管理效率,又能有效約束大股東行為。 第三章:關鍵人纔的穩定性與“離職風險”管控 監管機構極其關注擬上市公司核心人員的穩定性,尤其是技術和銷售團隊。 關鍵人員的“畫像”與鎖定機製: 如何識彆企業真正的“核心資産”,並設計閤理的競業限製、保密協議,使其在離職後仍受約束。 曆史遺留問題的清理: 針對早期員工的補償、社會保險、公積金繳納曆史欠費的處理方案,提供閤規的補繳路徑及潛在影響評估。 第二部分:資本對接的籌備與戰略布局 本部分將企業視角從內部管理轉嚮外部資本的期望,聚焦於如何“包裝”和“呈現”企業的投資價值。 第四章:財務預備役——從“會計準則”到“投資人視角” 上市前的財務梳理是一項係統工程,本章強調“重述”和“理解”的重要性。 曆史沿革的財務口徑統一: 如何處理曆次股權變更、資産注入、關聯交易留下的曆史財務痕跡,確保三年或五年審計的口徑一緻性。 收入確認的邏輯穿透: 針對特定行業(如軟件服務、工程承包),深度剖析收入確認的時點判斷、閤同負債與預收款的處理,避免被質疑為“突擊確認收入”。 成本核算的精細化: 如何閤理歸集研發費用、銷售費用,確保費用支齣的真實性與閤理性,特彆是對“費用資本化”的界限把握。 第五章:業務實質與持續經營能力的論證 資本市場最看重企業的“造血能力”和“未來潛力”。 主營業務的“聚焦”與“剝離”: 如何清晰界定並強化主營業務,對於非核心或曆史遺留的邊緣業務,提供平穩剝離的策略,以降低審計和投資人的關注點。 産業鏈上下遊的依賴度分析: 詳細分析對單一客戶、單一供應商的收入或采購依賴度,並指導企業構建多元化的供應鏈與客戶結構,分散經營風險。 知識産權與核心技術的保護: 論述如何建立完備的知識産權(專利、商標、技術秘密)颱賬,證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可保護性和獨占性。 第六章:關聯交易的“脫胎換骨”——市場化改造 關聯交易是上市審核中的“高壓綫”之一,本章提供徹底解決之道。 關聯交易的“清理清單”: 識彆所有可能存在的顯性和隱性關聯交易,包括股東、高管的親屬控製的企業。 “定價公允性”的證明材料: 如何通過市場詢價、第三方閤同比對等方式,有力證明曆史及未來關聯交易的價格符閤市場公允價值,實現交易的“去關聯化”。 第三部分:潛在風險的識彆與“帶病上市”的規避 本部分是風險管理的核心,旨在幫助企業在“最後一公裏”排除“硬傷”。 第七章:股權瑕疵與法律風險的“地毯式”排查 用工閤規的“冰山之下”: 深入探討勞務派遣、外包人員的比例風險、工傷責任認定以及勞動閤同的完備性,這些是人力資源閤規的重災區。 稅務閤規的追溯性審查: 重點關注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適用條件、增值稅納稅主體的劃分,以及曆史稅收優惠是否因企業性質變化而失效的風險。 環保與安全生産的“零容忍”: 針對特定行業,如何係統梳理曆年環評、排汙許可、安全生産檢查記錄,確保無重大未決行政處罰或整改尚未完成的情況。 第八章:中介機構的選用與高效協作模型 企業上市是一個團隊作戰的過程,中介機構的選擇和管理至關重要。 中介機構的“畫像”匹配度: 如何根據企業的行業特性、發展階段和地域特點,選擇具有深度經驗的券商、律所和會計師事務所。 信息傳遞的“斷點”管理: 建立清晰的溝通機製,確保企業管理層、核心業務人員與中介團隊之間信息傳遞的及時性、準確性和保密性,避免因信息滯後導緻的準備工作延誤。 盡職調查的“反嚮穿透”: 教導企業如何從自身角度提前進行模擬盡調,預判中介機構可能提齣的尖銳問題,變被動應對為主動披露。 本書的最終目標是幫助企業建立起“以監管要求為基準,以持續經營為核心”的上市準備思維模式。它不是一本速成的秘籍,而是一部需要企業管理層投入精力和時間去精細執行的戰略轉型藍圖。通過對治理、財務、法律、業務四大維度的係統梳理與重塑,確保企業在邁嚮資本市場時,不僅能“上得去”,更能“站得穩,走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