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特邀专论】
他山之石——近25年来影响美国外交史研究的四个新视角和方法 / 夏亚峰
【专题研究】
论1954年中国对印度支那停战政策的缘起与演变 / 牛军
英国政府参与解决第一次台海危机的政策研究 / 耿志
张莘夫事件与二战后初期的中苏国共关系 / 肖瑜
【青年学者论坛】
“革命”与“中立”之间:中国对老挝初期政策探析——以第二次日内瓦会议筹备阶段为核心的考察 / 冯一鸣
苏共二十大后德国统社党对中共经验的引进——群众路线在民主德国研究之一 / 陈弢
对1960-1961年苏联向中国“逼债”一说的辨析——参考与东欧国家相关的新史料 / 童欣
“政经分离”:1960年代中蒙贸易关系的历史考察 / 金泉
生不逢时:对苏中友好协会的历史考察(1957-1969)/ 艾苏
冲绳军用土地问题的形成(1952-1955)/ 张建伟
【书评·书介】
冷战史史料学的入门之作——《冷战史研究档案资源导论》评介 / 张民军
【档案研究信息】
从“涉密调查”到“驱而不逐”——以美国档案重建钱学森案件中的两个核心细节与过程(1950-1953)/ 吕成冬、张现民
越南国家档案馆及馆藏简介 / 黎皇灵、游览
泰国国家档案馆冷战时期泰中关系档案介绍 / 赵文杰
“粤籍华侨与冷战国际关系”学术研讨会综述 / 江艺鹏
【口述历史】
朝鲜战争中转入朝鲜人民军的中国朝鲜族参战军人采访录: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朝鲜族参战军人采访录(五)/ 徐龙男、全毅
上海小三线口述史选编(三)/ 徐有威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深蓝色的背景搭配泛黄的古旧地图,仿佛直接把我带回了那个充满紧张与对抗的时代。我本来对冷战的了解仅限于一些零散的电影和新闻片段,但翻开这本书,立刻就被作者扎实的史料和严谨的逻辑所吸引。比如,书中对柏林墙修建前后的详细描写,不仅仅是事件的陈述,更深入地剖析了当时东德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他们内心的挣扎与期盼,以及这种分裂对普通家庭造成的无法磨灭的伤痕。我尤其被其中一段关于一位东柏林家庭试图通过秘密隧道逃往西柏林的叙述所打动,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们每一步的惊险与不安,以及最终成功后的复杂情绪,那是一种混合着自由喜悦与亲人分离痛苦的复杂情感。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历史不仅仅是宏大的国家博弈,更是无数个体命运的交织与沉浮。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冷战的起源,不再是简单地归结于意识形态的对抗,而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维度进行梳理,展现了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感到非常震撼,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冷战历史的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演进的深刻思考。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叙述历史事件,而是试图从更宏观的视角去解读冷战的意义和影响。他探讨了冷战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比如太空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核武器的出现如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同时,他也深入分析了冷战对国际关系模式、全球化进程以及文化交流产生的深远影响。书中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的展望,以及对未来国际关系走向的思考,都极具前瞻性。我从中看到了历史的周期性,也感受到了人类文明在不断挑战与冲突中寻求进步的力量。这本书让我对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会聚焦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较量,但令我惊喜的是,作者将视角拓展到了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书中对第三世界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发展,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在冷战大背景下的独立与抗争,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印度在冷战时期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分析,作者详细梳理了尼赫鲁政府是如何在两大阵营之间巧妙周旋,既争取到了发展援助,又保持了国家的主权独立。书中对一些具体区域性冲突的分析也十分到位,比如中东地区的复杂局势,如何受到冷战东西方势力插足的影响,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长期而棘手的矛盾。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冷战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它塑造了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的许多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西方和东方两大阵营的对立。
评分我一直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充满好奇,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探究的欲望。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他善于运用大量的史实和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但又不会显得枯燥乏味。相反,他通过对关键历史人物的生平侧写,以及对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的挖掘,将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描绘得栩栩如生。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古巴导弹危机部分的处理,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描述双方的对峙,而是深入分析了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当时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以及他们如何在一系列失误和误判中,最终避免了一场可能毁灭世界的核战争。书中还引用了大量解密的档案资料,这使得整个叙述更具说服力。我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个惊心动魄的时刻,感受到了人类在核阴影下求生的渺小与伟大。这本书让我对国家间的权力平衡、外交策略以及地缘政治的演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智慧与抉择的史诗。
评分我一直对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斗争和宣传战非常感兴趣,而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通过对当时各种宣传媒介的分析,比如电影、广播、报纸,以及各种艺术作品,生动地展现了双方是如何试图影响本国和世界人民的思想的。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文化冷战”的章节所吸引,作者详细介绍了西方通过音乐、电影、文学等方式,向东欧国家输出西方价值观,以及苏联如何通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艺术形式进行反击。书中还引用了一些具体的宣传口号和案例,比如“铁幕”一词的出现,以及双方在太空竞赛中所进行的宣传战,都让我对那个时代的反差和对抗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意识形态的较量并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它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情感。
评分好
评分很不错的书籍,值得购买
评分这一套不错,买的已经差不多了。
评分终于出版了,现在网上把有些书的价格都抄的离谱了!这本书现在我已经买下了,现在我来给它写段评论吧! 先从哪里说起呢?还是先从它的品相说起吧!也就是先从它的外表说起吧!这本书的品相还是很好的,绝对的是全品书。也就是说封面很平很新,没有折角,印刷精致美丽大方,当然就很漂亮啦。要说到品相好,还得说说它的正文啊!每一页上都有字呢!每个字都能看清楚呢!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每页都很规整,没有脱页、漏页的现象出现呢!每个字印刷的都很精细呢。好的,现在品相已经评论完了,至此品相这一个环节还是可以打个很高的分呢。 说完了品相,接下来我们该评论些什么内容呢?是书的内容?还是书的包装?还是书的运输?还是书的价格呢? 我觉得还是先从书的内容说起吧!基于以上几点我给这本书一个好评。
评分这一套不错,买的已经差不多了。
评分冷战国际史研究这个书已经出版到二十一期了,有个四五年五六年了,这种坚持不容易,点赞!
评分可以…………
评分国际冷战史研究系列杂志之一,好书值得一读
评分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