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16
中國民俗藝術(漢族捲 2015國傢齣版基金)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1. 《中國民俗藝術》(漢族捲)具有學術價值和。20世紀80年代末,鍾敬文先生約請到費孝通、馬學良、王朝聞、常沙娜等在國內外有著巨大影響的學者和藝術傢擔任顧問,開始籌劃編輯齣版大型畫冊《中國民俗藝術(漢族捲)》。可惜2002年鍾敬文先生仙逝,畫冊的齣版便擱置下來。本書現約請現任中國民間文藝傢協會主席馮驥纔先生繼任主編,以完成鍾敬文先生未竟的事業。這本大型畫冊的主創人員都具有高級職稱,凝聚瞭中國學者的心血和學術智慧,其學術性毋庸置疑。
2. 《中國民俗藝術》(漢族捲)具有藝術收藏價值。本畫冊由著名書籍設計師寜成春先生設計封麵和書匣,裝幀精美,高雅大氣。畫冊采用8開的大開本,厚達400多頁,容量大,頗有氣勢。畫冊收入民俗圖片800餘幅,現在畫冊中的大量民俗事象已在我國社會的巨大變遷中消失,這部畫冊成為彌足珍貴的視覺記錄和曆史見證。畫冊由北京市雅昌藝術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印製精美,裝幀精緻,極具收藏價值。
大型畫冊《中國民俗藝術》(漢族捲)由中國民間文藝傢協會主席馮驥纔擔任主編,民俗學泰鬥鍾敬文擔任名譽主編,畫冊分為四大部分(歲時節令、人生儀禮、衣食住行、信仰崇拜),每一部分又分為若乾單元,以精美的圖片為主、簡潔的文字為輔,為讀者展現瞭一幅幅氣勢恢宏的漢族民俗文化藝術畫麵,比較全麵和係統地、原汁原味地保留瞭很多逐漸消失的漢族民俗傳統和民俗文化,具有非常珍貴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
馮驥纔,男,1942年齣生於天津,祖籍浙江寜波慈溪縣(今寜波市江北區慈城鎮),當代著名作傢、文學傢、藝術傢,民間藝術工作者,民間文藝傢,畫傢。早年在天津從事繪畫工作,後專職文學創作和民間文化研究。其大力推動瞭很多民間文化保護宣傳工作。其創作瞭大量優秀散文、小說和繪畫作品。其並有多篇文章入選中小學、大學課本,如散文《珍珠鳥》。曾經擔任天津市文聯主席、國際筆會中國中心會員。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閤會執行副主席,中國小說學會會長,中國民間文藝傢協會主席,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等職。是“傷痕文學運動”代錶作傢,一九八五年後以“文化反思小說”對文壇産生深遠影響。
中國民俗藝術是中國民俗文化的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曆史和獨特的藝術價值。它既富有誘人的藝術魅力,又具有豐厚的生活基礎和文化內涵;它既給人以審美享受,又可成為瞭解中華文明的窗口。此次推齣的大型圖冊《中國民俗藝術(漢族捲)》僅是漢族部分,對於中國56個民族的民俗藝術來說,它隻是全豹之一斑。雖然如此,但在中國,漢族的人口最多,分布的地域最廣,民俗藝術的內容最豐富,所以獨立成捲,率先齣版。至於中國其他民族部分,將作為續編奉獻給讀者。僅就反映漢族的民俗藝術而言,這部圖冊已足以令人贊嘆,誘人遐想。它仿佛是一座琳琅滿目的民俗藝術之宮,從中可以窺見漢族民眾如何珍視、傳承和發展固有習俗,如何彆具匠心地創造民俗藝術,以及在民間生活中如何追求美好的理想和滿足審美的需求。
中國民間藝術,不像一般藝術那樣具有鮮明的獨立性,大多附屬於各種民俗事象之中,也就是說它是伴隨著各種民俗事象而齣現的。藝術與民俗兩者之間具有密切的聯係,相互影響,相互藉鑒,促進瞭中國藝術的發展。民間藝術包括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美術(民間年畫、剪紙、漆畫、皮影、麵塑、泥塑、雕刻等)以及各種民間工藝品(刺綉、編織、陶瓷等)的製作和傳承。民間藝術主要起源於人類生産實踐、日常生活、原始宗教信仰和祭祀,對於人生儀禮、歲時節日、衣食住行、傢族製度、倫理道德方麵起到瞭深刻的影響,並且從多方麵反映齣中國文化的特質。
中國民俗文化的形態,就其大的方麵說來,至少可以分為有形的和無形的兩種。有形的習俗大多依靠習俗形式及傳承者的行為、儀規來錶現;無形的、也是內在的習俗則屬於心意現象。這種深層的民俗意識,需要尋求各種形式加以錶現,通常的媒質和載體就是與各種民俗事象密不可分的民間藝術。正是種類繁多的民間藝術與民俗事象的有機結閤,纔使民俗藝術呈現齣與一般藝術不同的獨有風貌。
隨著時代的變遷,某些民俗意識和民俗活動會逐漸減弱甚至消失,但民俗藝術卻依然具有永久的魅力。南方泥塑大阿福,北方綉品五毒服,産育習俗中的長命鎖,儀禮習俗中的百壽圖,民居建築中的彩繪、磚雕、影壁,以及印織綉品、窗花年畫、彩紮工藝等等,無不具有經久不衰的觀賞價值。古老的儺儀已成過去,但儺麵具、儺儀的活動形式至今依然存在。鍾馗鎮鬼的習俗多有消失,可是鍾馗畫像卻依然留存於世,而且藝術傢們仍在創造著鍾馗的種種
藝術形象。民俗藝術具有長久的生命力,它給予人們的美感往往可以超越它所産生的時代。
當然,任何時代的民俗藝術都有其産生的社會基礎,也有其形成、發展、消亡的曆史過程。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中國民俗藝術為中國民俗文化寫下瞭輝煌的篇章。在遠古,當人們對外界(包括自然的、社會的)造成的疑惑與睏擾還不能認識,也無力與之抗爭的時候,先民們曾藉助於各種民俗活動,強化瞭人類自身的能力,求得心理平衡,獲得精神支柱,達到生息、繁衍的目的。縱觀曆史,人類每前進一步,無不是對進步的肯定和對愚昧、落後的否定。正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曆史辯證法,纔推動瞭中國民俗藝術的發展,使之成為瞭解中華民族生活曆程的一把重要鑰匙。
民俗事象和民俗藝術既是曆史的,也是現實的。作為曆史,它留給人們的是民俗文化的變異;作為現實,它又是民俗文化的新生,引導著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不斷追求。它們所共同引起的是愛鄉愛國的情懷,激勵著神州赤子充滿信心,麵嚮未來!
《中國民俗藝術(漢族捲)》主要以歲時節令、人生儀禮、衣食住行和信仰崇拜等民俗活動為內容,介紹和展示與之相關的民俗藝術。其選材對象兼顧古今,但以近世流傳的民俗藝術為主。
歲時節令是傳統民俗的重要方麵。它的形成與處於農耕文化帶的生産者對於農時季節的觀察與體驗有著直接的關係。歲時習俗是一年之中,隨著季節、時序的變化而形成的民俗事象和傳承,它關係到耕種、收獲、養殖、儲藏等生産環節和寒暑旱澇等天時氣象。在此基礎上再與宗教信仰、民間祭祀等結閤便形成貫穿全年的歲時節令,並以民俗藝術的諸多形式在歲時節令民俗中加以體現。
辭舊迎新的春節,是農曆新年的開始。民眾貼年畫、寫春聯、裱門神、張掛箋、製供品、拭祭器、剪窗花,婦女的絨花頭飾、兒童的節日盛裝以及使室內煥然一新的窗帳綉品等等相映成趣,形成和諧一緻、喜慶吉祥的民俗氣氛。上元燈節,同慶元宵,韆姿百態的彩燈造型,社火花會中的雲車、旱船、竹馬、龍燈、秧歌、高蹺等遊藝錶演及演員的服裝彩繪,也都在特有的民俗藝術中體現瞭人們深刻的民俗意嚮。這些民俗活動,大大提高瞭韆傢萬戶的生活情趣。
人生儀禮是社會民俗事象的重要部分,是人生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以儀禮形式錶現的傳統民俗活動,往往從多方麵反映齣傢庭倫理關係和社會人際關係,在中國民間生活和儀禮民俗中占有重要位置。
人在社會中的存在,是一個生命的過程。圍繞生(誕生禮)、冠(成丁禮)、婚(婚禮)、喪(葬禮)等重大環節産生的禮俗規儀,反映人一生的軌跡,祈祝幸福安康,完成人倫之序,錶達喜慶與哀喪之情。
人生儀禮,貫穿於人們生活過程的始終,在人們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影響深遠。民俗藝術以其生動的形象錶現齣人的生命的起點和終點,為中國傳統的儀禮習俗增添瞭異彩。
衣食住行是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相結閤的基本生活方式。圍繞衣食住行展開的各種民俗活動,是人們生活習慣的錶現。在長期的曆史過程中,由於自然條件、生産水平、生活方式及社會文化因素等條件的製約,形成在服飾、飲食、居住、交通等方麵的穩固的習慣,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深刻的民俗意義。
服飾文化嚮來與時代風尚、民族習慣、地方特色有著密切的關係,因年齡、性彆、季節、職業、身份、用途等不同呈現齣鮮明特點,集中錶現在質料、顔色、款式、佩戴、裝飾等方麵,具有實用和審美的特徵。婦女做針綫所用的鞋花、彩樣、枕綉、帳綉的圖案藍本,以及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民間繪畫中所錶現的服飾,都是服飾民俗藝術的瑰寶。
飲食習俗具有地區特色和民族特色,大體可分為日常飲食、民族飲食、宗教飲食以及喜壽飲食、官宴、民宴等諸多方麵,其中民俗意味最濃的是節日飲食、喜壽飲食和具有獨特風味的地方小吃。眾多的飲食品類及烹調技藝,構成豐富的飲食民俗文化,反映在民俗藝術中,則齣現豐富多彩的民俗畫麵。以街頭餛飩攤、大壺茶湯、車夫飲豆汁、元宵店麵、飯館市招等各種飲食活動為題材的市井風俗畫,其意義已經超齣飲食本身,是民間文化場景的生動寫照。
居住民俗,反映人類文明的進程,從原始的穴居野處,到現代的民居建築,錶現齣不同的曆史地理特徵和民族習俗。現時南方、北方、農村、城市、沿海、山區存在許多不同的居住類型,取材因地製宜,建築格局、房型結構、院落景觀、室內布置、居住起臥均具有不同的民族和地區特色。塔橋寺廟、宮苑陵園、民用建築(廬捨茅廄、倉欄棚圈)各有其實用目的和審美追求,錶現齣傳統的建築習俗心理。建房中的擇基、選日、上梁立柱,以及賀新房都伴隨著許多喜忌習俗,既是時代風尚的見證,又是民俗文化的體現。竈頭畫、炕圍畫、門楣、影壁、簷頭、廊榭,以及桌椅、屏風、箱籠、櫥櫃的裝飾,無不帶有民俗藝術的色彩。各種描繪漁村、山村、街巷、湖區、牧場、市鎮、市民傢庭生活的民間風俗畫,錶現齣社會民俗的豐富多彩。各種建築石雕、磚雕、木雕以及銅鐵鑄品,也以內容廣泛的民間生活為題材,錶現齣民俗藝術與民俗事象的聯係和意蘊。
在豐富的民俗事象中,各種民間工藝製作、民間遊藝、民間體育、交通運輸、商賈貿易,也都在民俗藝術中得到瞭生動的錶現。特彆是民間信仰,諸如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民間諸神信奉、鬼神觀念、生殖崇拜、冥界觀念、占蔔兆驗等更成為民俗藝術多見的題材,並以不同的錶現形式彰顯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
民俗藝術提供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曆史認識價值,更重要的是它對文化變革的要求和思想的誘發,文化價值的參比,以及對移風易俗的促進。民俗藝術作為人類的智慧創造,其藝術價值是久遠的,並且它可為新的民俗藝術的創作提供重要的藉鑒。我們希望本書能夠對中國文化的研究和國際文化的交流起到積極的作用。
《中國民俗藝術(漢族捲)》得到瞭各方麵專傢的支持,他們對編寫工作提齣許多建設性的意見,並提供許多資料。本書的齣版尚屬第一次,我們力求使這本畫冊較全麵地反映中國民俗藝術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水平,希望它能夠得到各方麵的關注,希望它能在走嚮世界的過程中給海內外讀者帶來欣賞的喜悅和學術的補益。
民俗是任何民族(包括氏族、部落等)所不能缺少的傳承生活文化。它不僅有專門的或比較集中的部分(例如婚喪儀禮、年節習尚等),而且廣泛地、或深或淺地存在於生産、日常生活及各種社會組織當中。在人類社會裏,民俗活動差不多像水銀泄地,無孔不入。要探索一個民族的生活文化,忽略瞭對它的風俗、習尚的考察,分明是有缺陷的,甚至於是有些不可能的。
民俗藝術是民族文化的有機成分,也是民俗事象的構成部分。它跟其他民俗事象一樣有著一定的共同性質和特點。因此,現代許多民俗學傢在規定民俗事象的範圍時(也就是規定民俗學搜集、研究的範圍時),大都把民俗藝術列在眾多項目之中。
但是,從另一方麵看,民俗藝術又有自己相對的獨立性——其實民俗藝術內部各個種類,如民間繪畫、民間雕刻及各種民間實用工藝品,也大都各有其相對的獨立性。因此,民俗藝術,既在民俗事象(廣義的)之內,又在民俗事象(相對地狹義的)之外。兩者的關係是復雜而又密切的。在許多場閤,民俗藝術的活動,不僅跟其他民俗事象聯結在一起,往往還是許多民俗事象的載體。
中國民俗藝術十分豐富,它作為民俗活動的關聯者韆姿百態,使人目眩神往。但是,由於過去對民俗藝術缺少應有的重視,目前又值社會變革,傳統生活方式和文化正在迅速發生變化,對於傳統的民俗藝術,如不急加搜集、保存,並有選擇地加以發揚,我們將永遠失去那些不可再得的文化瑰寶。因此,關心民族文化,特彆關心民俗藝術的學者們,一談到這點,無不感到憂心忡忡。
大型畫冊《中國民俗藝術(漢族捲)》的編輯齣版,就是齣於保存和發揚中國民俗藝術這種心願的有力錶現。跟中國民間流傳的資料相比,這項成果還很微小。但是,此舉無疑是很有意義和價值的。它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必然會有更多的後繼者齣現。它預示著未來豐美的收獲。
這部民俗藝術畫冊的齣版,好處甚多。首先是有益於民族傳統藝術的保存和發揚;其次,它將有利於當前新文化的創造、藉鑒與吸收;再次,它還有利於我們對民族藝術文化及其曆史的研究。至於它將喚起世界各地華裔人士對祖國的感情,增進各國人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愛慕,同樣是值得重視的收獲。
中國民俗藝術(漢族捲 2015國傢齣版基金)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