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药为纲,分门别类悉述张锡纯用药特点
以经解经,原汁原味反映张锡纯临证经验
本书汇集张锡纯临证应用山茱萸的理、法、方、药、医案与医话,辑山茱萸方剂30余首,医案百余则,医案涉及内、外、妇、儿等近60种病证。可作为中医各家学说辅导参考用书,也适合临床、文献研究者对张锡纯使用的药物进行专题研究参考之用,更适合中医各科临床工作者、中医爱好者系统研究学习张锡纯用药经验之用。
第一章 药效与用法………………………………………………1
第一节 药性功效………………………………………………………1
第二节 配伍……………………………………………………………4
第三节 用法……………………………………………………………6
一、用量………………………………………………………………………6
二、禁忌………………………………………………………………………6
三、鉴别………………………………………………………………………6
第二章 方剂………………………………………………………8
保元寒降汤………………………………………………………8
保元清降汤………………………………………………………8
补络补管汤………………………………………………………8
补脑振痿汤………………………………………………………9
参赭镇气汤………………………………………………………10
定心汤……………………………………………………………10
敦复汤……………………………………………………………10
干颓汤……………………………………………………………12
固冲汤……………………………………………………………12
急救回阳汤………………………………………………………13
既济汤……………………………………………………………14
加减八味地黄汤…………………………………………………14
加味理中地黄汤…………………………………………………15
加味左归饮………………………………………………………15
金匮肾气丸………………………………………………………16
来复汤……………………………………………………………18
清降汤……………………………………………………………18
曲直汤……………………………………………………………18
薯蓣纳气汤………………………………………………………19
温病遗方…………………………………………………………20
息风汤……………………………………………………………20
醒脾升陷汤………………………………………………………22
益瞳丸……………………………………………………………22
玉烛汤……………………………………………………………23
振中汤……………………………………………………………23
镇摄汤……………………………………………………………23
治喘证方…………………………………………………………24
治寒盛火焰方……………………………………………………25
治脱肛方…………………………………………………………25
治遗精方…………………………………………………………26
治元阳浮越方……………………………………………………26
资生通脉汤………………………………………………………27
滋膵饮……………………………………………………………28
第三章 医案………………………………………………………30
第一节 内科医案………………………………………………………30
感冒………………………………………………………………30
伤寒………………………………………………………………31
温病………………………………………………………………33
咳嗽………………………………………………………………39
喘证………………………………………………………………43
心悸………………………………………………………………50
胸痹………………………………………………………………50
不寐………………………………………………………………52
神昏………………………………………………………………52
痫证………………………………………………………………54
抽搐………………………………………………………………55
呕吐泄泻…………………………………………………………55
腹痛………………………………………………………………55
痢疾………………………………………………………………57
头痛………………………………………………………………58
眩晕………………………………………………………………63
中风………………………………………………………………65
颤证………………………………………………………………67
淋证………………………………………………………………68
白浊………………………………………………………………68
小便不禁…………………………………………………………69
血证………………………………………………………………71
消渴………………………………………………………………78
汗证………………………………………………………………79
虚损………………………………………………………………81
大气下陷…………………………………………………………86
痿证………………………………………………………………88
腿痛………………………………………………………………88
危证………………………………………………………………90
霍乱脱证…………………………………………………………91
奔豚………………………………………………………………94
第二节 妇科医案………………………………………………………95
月经量多…………………………………………………………95
闭经………………………………………………………………96
崩漏………………………………………………………………98
月经未来…………………………………………………………98
妊娠恶阻…………………………………………………………99
滑胎……………………………………………………………100
妊娠温病………………………………………………………100
产后下血………………………………………………………103
产后痞满………………………………………………………104
产后汗证………………………………………………………105
产后脱证………………………………………………………106
产后心悸死亡…………………………………………………106
第三节 儿科医案……………………………………………………106
温病……………………………………………………………106
呕吐……………………………………………………………110
惊风……………………………………………………………112
汗证……………………………………………………………112
脱肛……………………………………………………………115
第四节 外科医案……………………………………………………115
疝气……………………………………………………………115
外伤……………………………………………………………116
第五节 五官科医案…………………………………………………117
视物不清………………………………………………………117
白喉……………………………………………………………117
第六节 其他医案……………………………………………………118
左臂热…………………………………………………………118
坐时左半身下坠………………………………………………119
骨中雷响………………………………………………………119
调理善后………………………………………………………119
第一章 药效与用法
第一节 药性功效
山萸肉味酸性温,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因得木气最厚,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故又通利九窍,流通血脉,治肝虚自汗,肝虚胁疼腰疼,肝虚内风萌动,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与他酸敛之药不同,是以《本经》谓其逐寒湿痹也。其核与肉之性相反,用时务须将核去净,近阅医报有言核味涩,性亦主收敛,服之恒使小便不利,椎破尝之,果有有涩味者,其说或可信。(《医学衷中参西录.山萸肉解》)
山茱萸得木气最厚,酸收之中,大具开通之力,以木性喜条达故也。《神农本草经》谓主寒湿痹,诸家本草多谓其能通利九窍,其性不但补肝,而兼能利通气血可知,若但视为收涩之品,则浅之乎视山茱萸矣。(《医学衷中参西录.治气血郁滞肢体疼痛方.曲直汤》)
又如山萸肉,其酸温之性能补肝敛肝,治肝虚自汗,以固元气之将脱,实能挽回人命于至危之候。药房多酒浸蒸黑用之,其敛肝固气之力顿减矣。如此者实难枚举,此所以愚于药品多喜生用,以存其本性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五期.例言》)
而愚临证数十年,于屡次实验中,得一救脱之圣药,其功效远过于参芪,而自古至今未有发明,其善治脱者其药非他,即山萸肉一味大剂煎服也。盖无论上脱、下脱、阴脱、阳脱,奄奄一息,危在目前者,急用生净萸肉(药局中恒有将酒浸萸肉蒸熟者,用之无效)三两,急火煎浓汁一大碗,连连温饮之,其脱即止,脱回之后,再用萸肉二两,生怀山药一两,真野台参五钱煎汤一大碗,复徐徐温饮之,暴脱之证约皆可救愈。(《医学衷中参西录.少阴病白通汤证及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山萸肉能固脱,又能通利九窍。(《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女科方.安冲汤》)
单用山萸肉数两,治气虚汗脱。(《医学衷中参西录.复相臣哲嗣毅武书》)
萸肉既能敛汗,又善补肝,是以肝虚极而元气将脱者服之最效。愚初试出此药之能力,以为一己之创见,及详观《神农本草经》山茱萸原主寒热,其所主之寒热,即肝经虚极之寒热往来也。特从前涉猎观之,忽不加察,且益叹《本经》之精当,实非后世本草所能及也。又《本经》谓山茱萸能逐寒湿痹,是以前方可用以治心腹疼痛。四卷曲直汤用以治肢体疼痛,为其味酸能敛。二卷中补络补管汤用之以治咳血吐血。再合以此方重用之,最善救脱敛汗,则山茱萸功用之妙,真令人不可思议矣。(《医学衷中参西录.治阴虚劳热方.来复汤》)
又有至要之证,其病因不尽在肝,而急则治标,宜先注意于肝者,元气之虚而欲上脱者是也。其病状多大汗不止,或少止复汗,而有寒热往来之象。或危极至于戴眼,不露黑睛;或无汗而心中摇摇,需人按住;或兼喘促。此时宜重用敛肝之品,使肝不疏泄,即能堵塞元气将脱之路。迨至汗止、怔忡、喘促诸疾暂愈,而后徐图他治法。宜重用山茱萸净肉至二两(《本经》山萸肉主治寒热即指此证),敛肝即以补肝,而以人参、赭石、龙骨、牡蛎诸药辅之。(《医学衷中参西录.论肝病治法》)若其人每日出汗者,无论其病因为内伤、外感、虚热、实热,皆宜于所服汤药中加生龙骨、生牡蛎、净山萸肉各数钱,或研服好朱砂五分,亦可止汗,盖以汗为心液,朱砂能凉心血,故能止汗也。(《医学衷中参西录.论肺病治法》)。
……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求知欲。张锡纯,这位近代中医的巨匠,他的用药经验,尤其是对经典名方的创新和运用,一直是我学习的重点。而这本书聚焦于“山茱萸”,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山茱萸,这味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但它在张锡纯的医术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又是如何被他灵活运用的,这其中的奥秘,我一直非常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阐述张锡纯对于山茱萸药性的理解,以及他在不同临床情境下,如何利用山茱萸来治疗各种疾病。例如,在治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肾虚症状时,他如何运用山茱萸?在治疗崩漏不止、泄精带下等虚证时,他又会如何处方用药?
评分收到这本书,一种莫名的兴奋感油然而生。我一直以来都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史颇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医家。张锡纯先生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宝库。而这本书以“山茱萸”作为切入点,这让我感到十分新颖。山茱萸,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其功效多样,如何在一代名医的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这其中的学问一定非常深厚。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张锡纯在不同疾病治疗中,对山茱萸的独特见解和运用方式,比如,在治疗哪些特定的病证时,他会优先选择山茱萸,又会如何与其他药物配伍,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那些能够深入挖掘传统医学宝库,并将古老智慧发扬光光的著作,都怀有极大的敬意。这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这一愿望。张锡纯,作为近代中医的巨匠,其用药之道,尤其是对某一味药的精深运用,往往能够揭示出中医辩证论治的精髓。而“用山茱萸”,这个看似狭窄的切入点,恰恰是研究张锡纯用药思想的绝佳窗口。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分析张锡纯在不同病症中,如何巧妙地运用山茱萸,是纯用,还是配伍,其剂量如何把握,何时用,何时忌,这些细节都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把钥匙,打开我认识张锡纯用药体系的大门。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张锡纯先生那睿智而慈祥的面容,仿佛他正娓娓道来,分享着他数十年行医的心得。我一直对张锡纯先生的医术推崇备至,他的“理性”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思想,是他最宝贵的财富。而这本书聚焦于“山茱萸”,这味药看似寻常,却在张锡纯的运用下,定能展现出其不凡的价值。我迫切想知道,张锡纯先生是如何看待山茱萸的?是将其视为补肝肾的良药,还是收涩固精的圣品?抑或是,他赋予了这味药更深层次的解读?书中是否会包含他对于山茱萸药性和临床应用的独到见解,以及那些载入史册的经典医案?我希望能从书中获得更深入的理解,而非简单的药物介绍。
评分这本书的到来,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中医智慧殿堂的大门。我对张锡纯这位医家的崇敬由来已久,他的理论和实践,对后世中医影响深远。而“用山茱萸”这个主题,更是让我感到新奇和充满兴趣。山茱萸,作为一种我们生活中并不陌生的中药材,如何在张锡纯的手中焕发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这其中必然蕴含着非凡的医理。我期待书中能够从宏观到微观,层层剥开山茱萸的奥秘。首先,是其药性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定位,然后是如何根据不同的体质、病位,灵活运用其补益、固涩、收敛等多种功效。我希望书中不仅有理论的阐述,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详细的医案分析,让我们看到张锡纯是如何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并取得显著疗效的。
评分我对中医的理解,始终停留在理论的学习阶段,总觉得缺少一些实践的灵动。这本书的题目“张锡纯用山茱萸”,恰好点醒了我,我渴望从这位伟大的医家身上,学到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山茱萸,这味药的药性是什么?它在张锡纯的认知里,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猜想,书中一定会详细阐述张锡纯对山茱萸药性、功效的独特解读,并辅以大量的临床案例,展示他是如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山茱萸来治病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解析张锡纯是如何通过对山茱萸的配伍,来达到补益肝肾、固精止带、收敛止血等多种功效的,以及在不同的病症中,他又是如何通过剂量和配方的调整,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吸引人,简洁却不失古朴,墨色的字体在米白色的背景上显得庄重典雅。光是看到书名“张锡纯用山茱萸”,就激起了我内心深处对中医传统智慧的探寻欲。我一直对古代医家的临证经验颇感兴趣,尤其是像张锡纯这样被誉为“近世医宗之光”的人物,他的用药心得更是值得反复研读。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很好,纸张的触感温润,油墨的印制清晰,翻阅起来有一种踏实的仪式感。我把它放在书架上,它就像一个静默的智者,散发着淡淡的书卷气,让我时常想去翻开它,去领略那位医家是如何将一味寻常的山茱萸,在手中化为妙手回春的良药。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张锡纯对于山茱萸药性的独到见解,它究竟在哪些方剂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又是如何根据不同的病症调整其用法的?这些都是我迫切想要了解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而有力量,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张锡纯,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传统中医的智慧和力量,而“用山茱萸”这个副标题,更是激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位医家的精髓,需要深入到他对于具体药物的运用上。山茱萸,这味看似寻常的药材,在张锡纯手中,会展现出怎样的神奇效果?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地解析张锡纯对于山茱萸的独特认识,包括其性味、归经、功效,以及他如何将其运用到不同的方剂中。例如,他是否会根据不同的病症,调整山茱萸的用量,或者与其他药物进行特殊的配伍?我渴望从中学习到他精湛的临证经验。
评分在我心中,张锡纯先生是近代中医的泰斗,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一直是我学习的楷模。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他用药智慧的绝佳机会。特别是“用山茱萸”这个主题,让我眼前一亮。山茱萸,这味药我们耳熟能详,但它在张锡纯先生的眼中,究竟有着怎样的特别之处?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张锡纯先生对山茱萸的独到见解,包括其药理特性,以及在不同病症中的临床运用。例如,在治疗肝肾不足引起的种种病症时,他又是如何凭借山茱萸的补益作用,达到疗效的?在处理一些出血、滑脱等病症时,山茱萸的收涩固精功效又是如何被他巧妙发挥的?这些都是我迫切想要了解的内容。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一种久违的学术探究的冲动涌上心头。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位医家的思想,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方剂罗列,更要深入其用药的逻辑和思维方式。张锡纯用山茱萸,这简单的几个字背后,隐藏的必然是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我猜测书中会详细解析山茱萸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并且会结合大量的医案,来展示张锡纯如何凭借对山茱萸药性的精准把握,解决各种疑难杂症。比如,在治疗肝肾亏虚方面,山茱萸的补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在治疗滑精、遗尿等症时,它又如何发挥固涩的功效?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对此有深入的探讨,而不是简单地将医案拼凑。我对书中对于山茱萸在具体方剂中的配伍、剂量、煎煮方法等细节的阐述,充满了期待。
评分书非常好,适合学习医案分析。
评分一套书就差这一本了也不贵,赶上特假期买那就更便宜了,可书便宜也得有量买书得有度,连续几年我买能买上百本都束之高阁,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完
评分印刷精美,看着很爽,学习中医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伤寒论太重要了。
评分买到了得好好学习
评分书是好书,鼓励自己好好读吧。送货及时,推荐购买!
评分给家里的嫂子买的医药书!真便宜!下次我也买本看
评分包装完整,字迹清晰,非常好。
评分还不错,京东物流挺好的,挺快的,下雨天也给送过来了,非常感谢!活动买的图书,督促自己好好学习!中医想好好学习!
评分很好,很给力!很好,很给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