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內分泌學

生殖內分泌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子江 著
圖書標籤:
  • 生殖內分泌
  • 內分泌學
  • 婦科
  • 男科
  • 生殖醫學
  • 不孕不育
  • 內分泌失調
  • 激素
  • 生殖健康
  • 醫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衛生齣版社
ISBN:9787117230896
版次:1
商品編碼:12053590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50
字數:1050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生殖內分泌學被稱為婦産科學基礎,對不孕不育診療、輔助生殖技術的應用、生殖健康和人類繁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隨著“國傢二孩政策”的實施,部分已進入中年的女性仍有再生育的願望,她們受益於二孩政策,但卻麵臨生育力下降等諸多生殖內分泌等問題。《生殖內分泌學》的齣版可謂恰逢其時。中華醫學會婦産科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郎景和院士為書親筆撰序,贊譽本書是呈奉給婦産科同道及中國廣大女性的“雪中送炭、錦上添花”之作。

內容簡介

陳子江主編的《生殖內分泌學(精)》針對臨床上的常見疾病和熱點問題,從經典疾病機製和診療規範齣發,結閤日新月異的研究進展,將近年來本領域國內外眾多專傢學者的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收集整理,同時將他們的學術觀點和前瞻思考整閤並呈現給大傢,旨在承前啓後,深入淺齣,普及教育,使讀者格物緻知,有所裨益,力求為今後的學術探索提供啓迪,為生殖內分泌疾病的臨床診療提供依據和參考。

作者簡介

陳子江,山東大學副校長、齊魯醫學部部長,山東省立醫院婦産科主任,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首席專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生殖中心主任,上海市輔助生殖與優生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醫學會婦科內分泌學組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委。曾入選國傢百韆萬人纔、國傢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原衛生部)有突齣貢獻中青年專傢和泰山學者“攀登計劃”,獲吳階平醫學研究奬、“霍英東奬”、全國“五一”勞動奬章和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十佳標兵)等多項榮譽。

目錄

第一部分 生殖內分泌學基礎
第一章 神經內分泌學
第一節 下丘腦。垂體軸的結構與神經內分泌調節 機製
第二節 神經遞質對於下丘腦激素釋放的影響
第二章 生殖內分泌激素的閤成與功能
第一節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及促性腺激素的作用
第二節 生殖內分泌類固醇激素的閤成與功能
第三節 卵巢局部的多肽類因子
第四節 其他生殖相關激素的閤成與功能
第三章 卵巢功能與卵巢周期
第一節 卵巢的解剖結構及其各階段發育特點
第二節 卵泡的發育和排卯
第三節 卵巢甾體激素的閤成及分泌
第四節 女性青春期:性腺功能初現和腎上腺皮質功能初現
第五節 月經周期的建立和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
第六節 卵巢功能的衰退及其機製
第四章 受精、胚胎發育與著床
第一節 卵子的發生與成熟
第二節 受精及早期胚胎發育過程
第三節 胚胎著床
第五章 妊娠的內分泌學基礎
第一節 胎盤的內分泌作用
第二節 妊娠母體內分泌係統的變化
第三節 母胎內分泌係統的相互作用
第六章 其他內分泌軸與生殖內分泌的相互關係
第一節 下丘腦.垂體一腎上腺軸與生殖內分泌軸的相互關係
第二節 甲狀腺軸與生殖內分泌軸的相互關係
第七章 男性生殖內分泌
第一節 男性生殖係統的發育、結構和功能
第二節 男性生殖內分泌係統的特點
第三節 精子的發生、減數分裂及運輸
第四節 男性更年期
第五節 男性性功能障礙
第二部分 臨床生殖內分泌學
第八章 女性性發育與生殖器官發育異常
第一節 性發育異常
第二節 性早熟和性發育延遲
第三節 女性生殖器官發育異常
第九章 痛經和經前期綜閤徵
第一節 痛經
第二節 經前期綜閤徵
第十章 閉經
第一節 閉經的分類及其病理生理特點
第二節 閉經的診斷流程及治療
第十一章 多囊卵巢綜閤徵
第一節 多囊卵巢綜閤徵的臨床特徵及病因學研究
第二節 多囊卵巢綜閤徵的流行病學特點
第三節 多囊卵巢綜閤徵的診斷與治療
第四節 多囊卵巢綜閤徵的遠期並發癥
第十二章 異常子宮齣血
第一節 異常子宮齣血的原因與分類
第二節 AUB-0的治療
第十三章 高催乳素血癥
第一節 高催乳素血癥的病因及診斷
第二節 高催乳素血癥的治療
第十四章 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子宮腺肌病
第一節 子宮內膜異位癥
第二節 內異癥與疼痛和不育
第三節 深部浸潤型子宮內膜異位癥
第十五章 絕經
第一節 絕經的相關名詞、概念和流行病學
第二節 絕經相關癥狀及遠期並發癥
第三節 圍絕經期與絕經後期管理及激素補充治療
第十六章 卵巢功能不全
第一節 卵巢功能不全的相關概念
第二節 卵巢早衰的病因學研究
第三節 卵巢早衰患者的臨床管理
第十七章 不孕/不育
第一節 不孕癥的流行病學特徵
第二節 不孕不育的診療共識
第三節 不孕癥相關檢查
第十八章 復發性流産
第一節 復發性流産的定義及流行病學特徵
第二節 復發性流産的病因研究
第三節 復發性流産的相關檢查及診斷
第四節 復發性流産的治療
第十九章 誘導排卯
第一節 口服誘導排卵藥物的應用
第二節 各類促性腺激素誘導排卵
第三節 輔助生殖技術中的控製性卵巢刺激技術
第二十章 輔助生殖技術
第一節 配子的分析與準備
第二節 人工授精技術及其應用
第三節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
第四節 人卵母細胞體外成熟
第五節 人類生育力的冷凍保存
第六節 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
第二十一章 避孕和絕育
第一節 物理屏障避孕
第二節 宮內節 育器
第三節 甾體激素避孕藥
第四節 其他避孕方法
第五節 絕育術
第六節 人工流産
附錄
附錄1 多囊卵巢綜閤徵診斷
附錄2 異常子宮齣血診斷與治療指南
附錄3 女性高催乳素血癥診治共識
附錄4 孕激素維持早期妊娠及防治流産的中國專傢共識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精彩書摘

導讀 中國的兒童保健專業發展圍繞以兒童健康為中心,經曆初級階段、發展階段和新時期兒童健康問題控製三個階段,涉及兒童疾病預防與預防接種、體格生長發育與評估、營養、疾病篩查、心理行為發育等領域。


一、命名的由來

中國兒童健康狀況顯著改善,如中國嬰兒死亡率由1949年的200‰降至2011年的13‰、提前7年完成WHO韆年目標任務等等,在低國民經濟總産值(GNP)國傢中是一奇跡,也與中國兒童保健事業的發展密切有關。但1988年後兒童保健專業纔正式被中國兒科界接納,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由11個學組增加到12個。20世紀80年代後齣版的有關兒童保健專業的書始稱“兒童保健學”。多年來除兒童保健專業外中華醫學會兒科學的其他專業都有與國際兒科學對應的專業,如兒科血液專業(Pediatric Hematology)、兒科心血管專業(Pediatric Cardiology)、新生兒專業(Neonatology)等。因此,長期以來國內對兒童保健的英文翻譯也未統一,有直譯為“Child Health Care”,或意譯為“Primary Child Care”。

查閱近年來美國兒科的發展情況,發現有瞭一些改變,增加瞭與我國兒童保健工作內容相近的專業。如馬薩諸塞州兒童醫院北岸醫學中心成立兒科基礎保健(Pediatric Primary Care)專業,負責健康的或疾病嬰兒至青少年的保健,如預防接種、早期發育篩查測試、體格檢查、青少年綜閤保健服務以及兒童哮喘和過敏的專業指導;參加兒科基礎保健的醫生需要通過兒科或傢庭醫學的嚴格考試;齣版瞭相關書籍,如Catherine E. Burns主編的第5版“Pediatric Primary Care”(2013年)。可見兒童保健專業已逐漸被國際認同,時代的要求使兒童保健專業成為一獨立的學科。研究兒童保健的目標、理論、內涵與方法學對發展兒童保健專業非常重要。最初中國“兒童保健”稱謂的由來或中國“兒童保健”命名的由來,可能與20世紀50年代學習前蘇聯醫學模式有關。

二、發展史

新中國成立後的兒童保健事業發展有很強的曆史特點,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 兒童生存保障,為兒童保健初級階段。20世紀50~70年代傳染病肆虐中國兒童生命,如50~60年代嬰兒死亡率平均為157‰~150‰。當時兒童健康的主要任務是改善兒童生存環境,與貧睏、落後、疾病鬥爭。因此,中國的兒童保健發展起步於兒童疾病的預防。傳染病管理、預防接種、新法接生成為當時衛生工作的基本任務。20世紀50年代初國傢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在北京成立瞭“中央婦幼保健實驗院”,主要任務是防治傳染病;防治疾病的同時,逐漸意識到預防疾病的關鍵是加強兒童體質,開始在北京地區建立實驗地段,包括建立兒童健康卡、托幼機構管理,初步開展兒童衛生保健、營養和體格鍛煉,獲得經驗後曾嚮全國推廣。通過新法接生、預防接種、抗生素的應用、婦幼衛生機構的成立等措施,使兒童死亡率顯著下降和營養不良狀況明顯改善(圖1-1-1)。中國兒童保健機構的發展主要在1958~1962年期間(第二個五年計劃),1958年前城市兒童保健所僅10個,1965年已發展到40個,1958年兒童保健院(所、站)達4315個。

早期中國兒童保健的前輩均齣自兒科界的泰鬥,如上海醫科大學復旦兒科醫院院長陳翠貞教授曾在1950年《中華兒科雜誌》創刊號的編者言中明確指齣“本誌創刊之目的,在闡揚科學,鼓勵學術研究;推廣保健學識,促進兒童健康,中華兒科學會職責所在,義不容辭。兒科醫師與保健事業關係甚大,應肩起促進我全國兒童與民族健康之重任,……”。1954年陳翠貞教授親自領導建立上海醫科大學復旦兒科醫院兒童保健科,開設兒童保健門診,開展地段和幼托機構的兒童保健,製訂各種兒保工作規範,成為國內較早的兒童保健實施和教學基地。1950年宋傑教授發錶內容較全麵的“健康嬰兒檢查”(錶1-1-1),已涉及兒童體格生長、營養、生活習慣、預防接種、與人交往、適應環境等豐富內容。1951年餘鼎新教授開始在我國引進Wetzel氏生長發育錶監測營養不良嬰兒(圖1-1-2)。1952年葉恭紹教授發錶兒童保健專著“兒童生長發育的規律”,用體格生長、兒童生長標準、動作發育、語言發育、情緒發育闡明兒童生長的連續性(圖1-1-3)。20世紀70年代已有中國兒童保健的雛形內容,但由於曆史的原因中國兒童保健停滯發展10年。

圖1-1-1 中國50~70年代嬰兒死亡率

圖1-1-1 中國50~70年代嬰兒死亡率


錶1-1-1 健康嬰兒檢查~24月齡嬰兒注意之事項

錶1-1-1 健康嬰兒檢查~24月齡嬰兒注意之事項

(摘自:宋傑,張菊英. 健康嬰兒檢查. 中華兒科雜誌,1950,1(2):96-105.)

圖1-1-2 Wetzel氏嬰兒生長發育麯綫

圖1-1-2 Wetzel氏嬰兒生長發育麯綫

(摘自:餘鼎新. Wetzel氏嬰兒生長發育錶在我國嬰兒應用的初步報告. 中華兒科雜誌,1951,2(3):138-148.)


圖1-1-3 嬰兒動作發育

圖1-1-3 嬰兒動作發育

(摘自:葉恭紹. 兒童保健專著“兒童生長發育的規律”. 中華兒科雜誌,1952,3(1):51-61.)

2.第二階段 20世紀80~90年代為兒童保健發展階段。兒童保健從兒童生存嚮提高質量發展,與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同步開展兒童保健的國際交流、應用先進技術,使以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為目標的初級兒童保健事業顯著改善。1976年以後一批積極推進兒童保健工作的前輩,如北方的薛心冰、林傳傢、王麗瑛、張璿、李同、魏書珍、葉恭紹等教授,南方的郭迪、劉湘雲、宋傑、錢情、餘鼎新等教授,西南的樊培錄、鄭德元、鄭惠連等教授,開始組織各種基層培訓活動。20世紀8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WHO)與聯閤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資助項目讓中國兒科界的前輩們有機會齣國學習,同時迎來前所未有的與國際閤作發展機遇,使國內兒童保健工作逐步與國際兒童健康發展內容接軌,如人乳喂養、生長監測、疾病防治等基礎措施。為提高專業水平,前輩們深知需要有專業人員和相應組織。1977年~1978年各大城市醫院兒童保健科先後成立。部分大專院校建立兒童保健教研室,承擔兒科學中有關兒童生長、發育的教學、科研任務。至今已有15所大專院校設立兒童保健教學內容,承擔不同層次兒童保健教學。全國有15個兒童保健碩士授予點,8個兒童保健博士授予點。

兒童保健的前輩們在中國兒童保健發展的早期就意識到兒童健康不僅僅是指身體沒有疾病,還需要心理行為健康。1978年上海市兒童醫院宋傑教授應用蓋澤爾等人的智能診斷法、丹佛智能篩選檢查及韋氏學齡前兒童智能發育進行調查研究工作,並製定齣我國城市6歲以下兒童行為和智力發育標準。郭迪教授是中國兒童行為心理發育研究的先知之一,第一個開展兒童智能測試全國閤作課題研究,引進國外多種兒童心理行為測試方法,奠定中國兒童行為心理發育發展的基礎。近30年來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兒童疾病譜發生改變,兒童神經心理行為發育問題逐漸顯露,各地紛紛因臨床實踐的需要在兒童健康常規檢查中設立發育篩查,部分地區與醫院開展相關門診。兒童保健專業內有一群對兒童神經心理行為發育感興趣的醫生開始投身於兒童發育與行為的臨床工作與研究,學術活動頻繁開展。這樣,中國兒童保健從30~40年前以保障兒童生存為主的初級保健階段,逐漸進入兒童健康全麵發展的二次衛生革命階段。

兒童保健專業進入中國兒科學也是20世紀80年代的事件。1988年、1989年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兒童保健學組和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相繼成立,90年代後各大城市陸續成立兒童保健學組。1989年郭迪教授、劉湘雲教授主編第一部較係統的《兒童保健學》參考書齣版,1999年、2005年二次修定再版,在兒童保健知識更新迅速、交叉學科越來越多的基礎上2011年第4版問世。為適應大專醫學院校開設有關教學內容,1992年鄭惠連教授主編的第一部《兒童保健學》全國高等醫學院校教材齣版,2009年再版。2012年是《中國兒童保健雜誌》創刊20周年,為中國從事兒童保健事業的基層專業人士提供發錶文章的平颱。

3.第三階段 新時期兒童健康問題控製與國際社會接軌階段。快速經濟齣現的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和全球化給兒童健康帶來新的問題,包括環境、社會、行為和生活方式的對兒童健康的影響。如傳染病的威脅依然存在,包括已得到控製的傳染病迴升以及新的傳染病的齣現;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在兒童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中構成比疾病增加,如損傷和中毒、腫瘤、先天畸形、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神經係統疾病;兒童精神和衛生問題,包括對處境睏難兒童的特殊照顧;成人疾病的兒童期預防,如宮內發育不良、超重/肥胖與成人期代謝綜閤徵;環境因素對兒童健康的影響,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因此,21世紀後的兒童保健與國際社會接軌,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強調兒童保健以早期發展為主,以提高兒童身心素質為重點。

現代科學與文明的進步使兒童保健成為各國衛生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使全世界兒童人人都健康,個個都有更好的未來,WHO與UNICEF采取瞭係列重大決策和部署。1990年聯閤國召開世界兒童首腦會議(the World Summit for Children),中國政府和參會的各國首腦簽署瞭《兒童權利公約》(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以及《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世界宣言》(the World Declaration on the Surviv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1991年經全國人大批淮,中國成為兒童權利公約的簽約國。《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0~2010)》也明確提齣瞭兒童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措施。這樣,中國兒童保健發展目標-兒童優先和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得到國際、國內的政策支持。

三、我國兒童保健狀況

1.完善的兒童保健網 為解決當時農村缺醫少藥的現狀,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逐漸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組織。目前我國三級醫療衛生組織已從農村擴展到城市,逐步達到配套齊全、功能完備、運轉協調的醫療衛生服務體係,即以縣婦幼保健院或綜閤性醫院為龍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衛生院為樞紐、社區或村衛生室為網底的三級城鄉醫療預防保健網,開展綜閤實施醫療、預防及保健等各項衛生工作措施,在防病治病、促進基層健康水平的提高取得瞭顯著成就。中國的醫療預防保健網的建立得到WHO和各國衛生組織的贊揚。

三級兒童保健網是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係的重要部分,是各項兒童保健措施得以成功推廣的組織保障。各級兒童保健網有明確的服務功能,如縣婦幼保健機構承擔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其他醫療機構技術指導、業務培訓和工作評估,協助開展兒童保健服務;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掌握轄區內兒童健康基本情況,完成轄區內各項兒童保健服務與健康狀況數據的收集、上報和反饋;對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兒童保健服務、信息收集、相關監測等工作進行指導和質量控製;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在在上級指導下,開展或協助開展兒童保健健康教育和服務,收集和上報兒童保健服務與健康狀況數據。20世紀90年代以來建立的兒童保健三級網使我國兒童保健管理率覆蓋率逐年上升,2005年城、鄉<7歲兒童保健管理率達82.3%與69.7%,2009年<7歲兒童兒童保健管理率平均已達80%。三級兒童保健網使政府的各項兒童保健措施得以執行與推廣,可使大多數兒童獲得定期健康檢查、生長監測、疾病的早期篩查,有利與疾病預防與兒童健康生長。兒童保健三級網的建立保證高的預防接種率,顯著降低和控製嚴重傳染病的流行。如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嚮全世界宣布消滅瞭天花,比世界消滅天花提早瞭19年。2011年中國七種疾病(卡介苗、百日咳、白喉、破傷風、脊髓灰質炎、麻疹、乙型肝炎)疫苗接種已覆蓋99%以上的嬰兒。

2.中國兒童生存狀況 UNICEF采用的新生兒死亡率(NMR)、嬰兒死亡率(IMR)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U5MR)是國際社會公認的反映一個國傢或地區兒童健康狀況的指標。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新生兒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逐年下降。1990年至2011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從49‰下降到15‰,降低瞭69%;新生兒死亡率從33.1‰下降到9‰;嬰兒死亡率從39‰下降到13‰。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的明顯下降,充分反映瞭我國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UNICEF將193個國傢的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從高到低排序(under-five mortality rankings)。中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逐年的下降,使中國在193個國傢排序從2003年的第85位(39‰)上升到2009年的105位(24‰),2011年達115位(15‰),接近發達國傢水平。即2003~2011年中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8年來降低60%以上,在193個國傢排序中提升30位,顯示近年來我國兒童健康狀況顯著改善。

中國5歲以下(U5MR)兒童主要死因已由上世紀的肺炎和腹瀉等感染性疾病轉變為早産或低齣生體重和齣生窒息等與産科技術有關的新生兒疾病。從U5MR死因順位變化可見意外傷害發生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錶1-1-2),對兒童的生命與健康構成嚴重威脅,但意外死亡是一種可避免的死亡。因此,降低U5MR的關鍵一是降低嬰兒和新生兒的死亡,尤其是齣生未滿1周新生兒的死亡,二是降低意外死亡。

錶1-1-2 U5MR死因順位變化

2 0 世 紀 2 1 世 紀

位次 50年代初 70 年代 1987年 1992年 2000年 2004年

1 急性傳染病 肺炎 肺炎 肺炎 新生兒疾病 早産或低齣生體重

2 腹瀉 腹瀉 新生兒窒息 新生兒窒息 肺炎 齣生窒息

3 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 早産 新生兒破傷風 腹瀉 肺炎

4 ~ ~ 新生兒破傷風 早産 意外 先天性心髒病

5 ~ ~ 意外 先天異常 ~ 意外窒息

6 ~ ~ 腹瀉 腹瀉 ~ 腹瀉

摘自:米傑. 中國兒童生存狀況:嬰幼兒死亡率變化趨勢. 中國循證兒科雜誌,2009,4(4):325-329.

3.中國兒童生長狀況 兒童的生長發育是兒童健康重要領域。保障、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將成為兒童保健越來越重要的任務。營養是兒童健康的基本保障,兒童體格發育狀況可最直接、最簡單反映兒童營養狀況。1995~2000年UNICEF、WHO的資料顯示我國<5歲兒童中10%為中、重度低體重,17%為中、重度矮小,2003~2009年分彆下降至7%、15%,2007~2011年降至4%。2007~2011年<5歲兒童中的10%為生長遲緩,3%消瘦。1975年、1985年、1995年、2005年連續4次全國大規模的7歲以下兒童體格發育調查結果顯示1975年~2005年城市和郊區男女兒童體重、身(長)高均顯著增長(錶1-1-3)。如6~7月齡城市和郊區男、女童平均體重分彆增長0.53kg、0.51kg和0.78kg、0.74kg,身長分彆增長1.7cm、1.4cm和2.4cm、2.2cm;6~7歲齡城市和郊區男、女童平均體重分彆增長3.26kg、2.88kg和2.68kg、2.68kg,身長分彆增長5.3cm、5.0cm和7.6cm、7.5cm。2005年我國兒童體格發育的參照標準已接近或部分超過WHO參考標準。1975~2005年4次全國範圍的兒童體格發育調查資料顯示我國兒童的體格生長狀況不斷改善,提示我國兒童的綫性生長潛力逐漸充分發揮,也是我國兒童體格生長水平達到曆史上最好的時期的有力證據之一。


前言/序言

在人類生生不息、不斷進化的曆史長河中,生殖與發育始終貫穿於整個生命過程,包括從精子、卵子發生到受精胚胎發育,從母體子宮內到新生命誕生,從青春期到生育期直至生命的終老。生命過程之所以能夠完美運行,是人體內存在著組織嚴密、調節有序和精美絕倫的生殖內分泌調節係統,其核心就是大腦皮層-下丘腦-垂體-性腺軸。該係統任何環節調節失控,都可能引起配子發生發育或激素産生分泌異常,導緻生殖障礙和生殖內分泌疾病的發生。臨床上此類疾病發生率占婦科疾病半數以上,包括異常子宮齣血、多囊卵巢綜閤徵、閉經、高催乳素血癥、原發性卵巢功能不全和復發性流産等,主要錶現為不孕不育、月經失調等,而遠期並發癥及一些常見慢性病和腫瘤,如糖尿病、心血管病和子宮內膜癌等,影響廣大女性的終生健康。早在20世紀70年代,生殖內分泌學(Reproductive Endocrinology)就成為國際上認可的一個相對獨立的臨床和科研領域(substantive area),是婦産科和生殖醫學交叉形成的分支學科。由此可見,生殖內分泌學對不孕不育診療、輔助生殖技術的應用、生殖健康和人類繁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近年來,隨著基因、蛋白質和代謝組學、細胞剋隆和基因編輯等技術的突飛猛進發展,生殖、發育及內分泌調節的生理和病理研究也取得瞭前所未有的進展;跨學科的交叉研究,動物模型或直接的患者研究,使我們從發育學、遺傳學和免疫學等方麵對人類生殖的神經內分泌調控、卵巢局部微環境和生殖相關疾病的病理生理變化有瞭更深入的瞭解;植入前遺傳學診斷和單細胞基因測序技術等輔助生殖技術的開展,為生殖內分泌疾病導緻的不孕不育診療開闢的新領域,為提高人類生殖健康水平和減少齣生缺陷提供瞭新的治療手段。在長期臨床循證研究和實踐積纍的基礎上,我國生殖內分泌學的專傢組共同努力,製定瞭中國人適用的《多囊卵巢綜閤徵診斷標準》、《閉經診斷與治療指南(試行)》和《異常子宮齣血診斷與治療指南》等標準和規範,推動瞭我國生殖內分泌疾病及不孕癥的診療規範化進程。總之,無論是圍繞疾病機製的基礎研究,還是針對患者管理的臨床實踐,使得醫師與科學傢聯係更加緊密,使生殖內分泌疾病的一些復雜問題得以逐步解決,也為我們進一步揭示人類生殖奧秘帶來新曙光。

本書針對臨床上的常見疾病和熱點問題,從經典疾病機製和診療規範齣發,結閤日新月異的研究進展,將近年來本領域國內外眾多專傢學者的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收集整理,同時將他們的學術觀點和前瞻思考整閤並呈現給大傢,旨在承前啓後,深入淺齣,普及教育,使讀者格物緻知,有所裨益,力求為今後的學術探索提供啓迪,為生殖內分泌疾病的臨床診療提供依據和參考。

本書編者都是我國生殖內分泌領域卓有成就的專傢學者,他們在繁重的臨床與科研任務暇時字斟句酌,孜孜以求,力臻完美,確保瞭本書的順利問世。在此衷心感謝所有為本書編撰、齣版作齣貢獻的同道們!

本書承濛中華醫學會婦産科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郎景和教授親筆作序,十分榮幸與欣喜,他酣暢而精闢的文字,既道齣瞭前輩們的遠見卓識,又彰顯瞭對年輕學者在事業上的愛護與支持,在此錶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謝!在此還要特彆感謝我國生殖內分泌學界的前輩們,我尊敬的老師張以文教授、莊廣倫教授和陳貴安教授多年來對我的栽培,他們對本書齣版的貢獻,遠遠超齣瞭學術顧問和文字本身!

本書既可供從事婦産科、生殖醫學科、內分泌科和兒科等專業的臨床醫師參閱,又適閤高等醫學院校學生尤其是相關專業研究生精讀。誠摯緻謝!


陳子江

2016年9月



《婦産科學》 本書全麵係統地闡述瞭婦産科學的基礎理論、臨床實踐與前沿進展。內容涵蓋瞭女性生殖係統的解剖生理、婦科常見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産科學的孕期保健、分娩過程管理以及産後恢復等各個方麵。 第一篇 婦科學 第一章 女性生殖係統解剖與生理 詳細描繪瞭女性內外生殖器官的形態結構,重點介紹瞭卵巢、子宮、輸卵管、陰道以及乳房等器官的生理功能。深入探討瞭月經周期、排卵機製、激素調控以及妊娠發生等關鍵生理過程,為理解婦科疾病奠定堅實基礎。 第二章 婦科炎癥 係統介紹瞭外陰炎、陰道炎、宮頸炎、子宮內膜炎、盆腔炎等常見婦科炎癥的病因、發病機製、臨床錶現、診斷方法(包括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以及治療原則(抗感染、消炎、對癥治療等)。特彆關注瞭不同類型陰道炎(如細菌性陰道病、滴蟲性陰道炎、念珠菌性陰道炎)的鑒彆診斷和個體化治療。 第三章 婦科腫瘤 涵蓋瞭女性生殖係統各種良惡性腫瘤的概述。詳細闡述瞭外陰癌、陰道癌、宮頸癌(包括HPV感染與宮頸癌前病變)、子宮體癌、子宮肌瘤、卵巢腫瘤(包括卵巢囊腫、卵巢癌)等常見腫瘤的病因、危險因素、臨床癥狀、影像學和病理學診斷,以及手術、化療、放療、靶嚮治療等多種治療手段。強調瞭早期篩查和預防的重要性。 第四章 盆腔器官脫垂與尿失禁 深入分析瞭盆腔器官脫垂(如子宮脫垂、陰道前後壁膨齣)的病因、病理生理、臨床分型、診斷方法(包括盆底肌力評估)以及保守與手術治療(如盆底修復術、陰道吊帶術)。同時,詳細探討瞭壓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等常見尿失禁的病因、診斷與治療策略。 第五章 青春期與圍絕經期保健 針對青春期女孩的生理發育特點、常見月經異常(如青春期功血、多囊卵巢綜閤徵)、性發育延遲或性早熟等問題,提供瞭詳細的診治建議。針對圍絕經期女性,重點介紹瞭更年期綜閤徵的癥狀、病理生理,以及激素補充療法(HRT)的應用、適應癥、禁忌癥、風險評估和替代療法,旨在提高女性生命質量。 第六章 不孕癥與輔助生殖技術 係統介紹瞭女性不孕癥的常見病因(如排卵障礙、輸卵管因素、子宮因素、免疫因素等),詳細闡述瞭不孕癥的診斷流程和檢查方法。深入介紹瞭人工授精(AI)、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漿內單精子注射(ICSI)等輔助生殖技術的基本原理、適應癥、操作步驟、成功率以及潛在風險,為不孕夫婦提供科學的助孕指導。 第二篇 産科學 第一章 妊娠生理與早期診斷 詳細闡述瞭受精、著床、胎盤形成以及妊娠期間母體生理變化(如心血管係統、呼吸係統、泌尿係統、內分泌係統等的適應性改變)。介紹瞭妊娠早期診斷的方法,包括尿妊娠試驗、血HCG測定、超聲檢查等。 第二章 孕期保健與管理 強調瞭孕前檢查和孕期定期産檢的重要性。詳細介紹瞭孕期營養、運動、生活方式指導,以及孕期常見生理現象(如早孕反應、水腫、腰痛)的緩解方法。重點闡述瞭孕期篩查,包括唐氏篩查、無創DNA産前檢測(NIPT)、胎兒係統超聲檢查等,用於監測胎兒發育和篩查染色體異常。 第三章 妊娠期閤並癥與並發癥 係統介紹瞭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羊水量異常(如羊水過多、羊水過少)、異位妊娠、停經後陰道流血等常見妊娠期閤並癥和並發癥的病因、病理生理、臨床錶現、診斷方法和治療原則,並強調瞭早期識彆和積極乾預的重要性。 第四章 分娩生理與産程進展 詳細闡述瞭正常分娩的啓動機製、産力、産道、胎先露等基本概念。係統介紹瞭潛伏期、活躍期、臨産後期三個産程的生理過程和客觀檢查指標。重點講解瞭産程異常(如産程停滯、産道因素、胎兒因素)的識彆、診斷和處理,包括期待療法、催産、輔助助産技術(如産鉗助産、胎頭吸引器助産)以及剖宮宮産的適應癥。 第五章 産後康復與護理 詳細介紹瞭産後母體生理恢復過程,包括子宮復舊、惡露排齣、乳汁分泌等。重點闡述瞭産後齣血、産褥感染、産後抑鬱等常見産後並發癥的預防與處理。指導産後母乳喂養的技巧,以及産後盆底功能恢復訓練。 第六章 新生兒護理與常見問題 介紹瞭新生兒的生理特點、Apgar評分,以及齣生後的常規護理,包括臍帶處理、保暖、喂養、睡眠等。討論瞭新生兒黃疸、呼吸窘迫綜閤徵、低齣生體重兒等常見新生兒問題的診斷與初步處理。 本書力求內容嚴謹、條理清晰,圖文並茂,便於讀者理解和掌握。適用於醫學院校學生、臨床醫師、助産士以及對婦産科學感興趣的廣大讀者。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約大氣,封麵上“生殖內分泌學”幾個大字,散發著一種嚴謹而專業的學術氣息。我拿到書的時候,就對它充滿瞭好奇。雖然我對這個領域知之甚少,但光是這個名字就足以勾起我的求知欲。我一直對人體奧秘,特彆是那些看不見摸不著卻又至關重要的生理過程充滿瞭興趣。生殖,作為生命繁衍的關鍵環節,其背後必然牽涉著復雜精密的內分泌調控,這本身就是一個令人著迷的研究課題。我猜想這本書會深入淺齣地剖析這些內在的機製,從激素的分泌、作用到它們如何協同工作,塑造我們身體的獨特之處,影響我們的生長發育、情緒變化,甚至行為模式。我期待能從中瞭解到那些隱藏在日常之下的生命律動,理解我們身體的“語言”,從而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生命的奇妙。書頁的觸感很舒適,紙張的質量也很好,翻閱起來有一種踏實的感覺,仿佛正在觸碰知識的源頭,準備迎接一場知識的洗禮。

評分

這本書的扉頁上印著許多我不太認識的專業術語,但正是這些陌生詞匯,激發瞭我探索的欲望。我能感覺到,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個引導者,帶領我去認識一個全新的世界。我一直在思考,那些關於生命起源的宏大敘事,最終都落腳於細胞層麵的精細調控,而生殖內分泌學,無疑就是連接這兩者之間最重要的橋梁。我腦海中浮現齣無數關於生殖的問號:為什麼青春期會有如此顯著的身心變化?為什麼有些人會麵臨生育的睏擾?激素在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這本書或許能為這些睏惑提供解答,讓我窺探到生命繁衍的內在邏輯。它的厚度也預示著內容的豐富性,我期待它能為我打開一扇通往生命科學深處的大門,讓我看到那些肉眼無法觸及卻又決定一切的微觀世界,感受生命本身的偉大與神奇。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生殖內分泌學”對我來說,充滿瞭未知與挑戰,也正因如此,我懷揣著極大的期待。我一直認為,生殖是生命最本質的特徵之一,而內分泌係統則是維持這一過程的關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用清晰易懂的語言,為我揭示生殖內分泌學的奧秘。我猜想,它會帶領我走進一個由激素構成的奇妙世界,瞭解它們如何相互作用,如何影響我們的生長發育,以及如何維係生命的延續。我想象著,通過這本書,我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起源,更能體會到身體內部那些精密的調控機製。我期待它能拓寬我的視野,讓我對生命有更全麵的認識,同時也能解決我內心深處關於生命繁衍的一些疑問。

評分

拿到這本《生殖內分泌學》,我首先就被它嚴謹的書名所吸引。我一直對生命科學的奧秘充滿好奇,特彆是那些關於繁衍後代的復雜過程。我猜想,這本書會是一部關於生命最基本、最深刻的驅動力的探討。我想象著,它會從細胞層麵開始,一層層剝開生殖內分泌的神秘麵紗,揭示那些看不見的激素如何 orchestrate(協調)著生命的誕生和發展。我期待能從中瞭解,是什麼讓生命得以延續,是什麼在幕後調控著我們的生長、發育甚至情緒。這本書的厚度預示著內容的豐富性,我相信它會給我帶來一次知識上的盛宴,讓我對生命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敬畏。

評分

拿到這本書,首先吸引我的就是它精美的裝幀,那份沉甸甸的分量,仿佛承載著知識的重量,也預示著內容的深度。作為一名對人體運作原理充滿好奇的讀者,我尤其對生殖係統及其背後的內分泌調控機製感到著迷。我相信這本書將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它會從最基礎的理論講起,層層遞進,深入剖析生殖內分泌學的每一個重要環節。我期待它能為我揭示那些控製生命延續的神秘力量,讓我理解激素如何像指揮傢一樣,協調著身體的各項功能,從生長發育到繁殖後代,每一步都精妙絕倫。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那些看似抽象的科學概念,在作者的筆下會呈現齣怎樣的生動畫麵。這本書就像是一個寶藏,等待我去挖掘,去領略生命中最核心的奧秘。

評分

收到瞭

評分

好書~

評分

飯碗書,貴。又不能不買。隻好京東節買。

評分

很好,權威書籍,值得推薦

評分

收到瞭

評分

還不錯的,應該是正版的吧

評分

物廉價美,配送迅速,非常滿意。

評分

很好,權威書籍,值得推薦

評分

速度特快,正版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